2019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及展望报告.pdf
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及展望报告( 2019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9年 3月 版权声明 本 报告 版权属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 本 报告 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 “ 来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 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 言 2018 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消费基础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 3 年 保持在 50%以上 , 是 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 “主力军” 。信息消费作为 新兴的 消费领域, 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满足 人民 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 着 重要作用 。 本报告在 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暨综合指数报告( 2018 年)的 基础上 继承和创新 ,结合宏观经济和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新应用的变化,总结了信息消费发展五大新特征: 一是 信息消费需求强劲释放 ,2018 年 信息消费规模 (初步测算) 约 5 万亿 。 二 是创新生态日益成熟,线上线下 融合 成为主流消费方式。 三 是新兴 信息 消费群体加速崛起, 90 后年轻消费力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四是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高速的 信息基础设施、 便捷的 智慧物流 和 移动支付为信息消费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共享付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 共享经济更加规范有序发展,视频、音乐、游戏、教育等领域的付费模式加速兴起。 同时 ,深化了信息消费发展指数研究, 增加了新的分析维度,总结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信息消费发展特点 。 2019 年, 随着 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演进升级、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活跃创新和制造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居民信息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我国信息消费将 延续 快速 增长态势 ,为持续扩大内需、 推动经济 向高水平 发展 贡献 更 大力量 。 目 录 一、信息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 . 1 二、我国信息消费呈现扩容提质态势 . 3 (一)信息消费需求强劲释放 . 4 (二)信息消费创新生态日益成熟 . 4 (三)新兴信息消费群体加速崛起 . 6 (四)信息消费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 7 (五)共享付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 11 三、信息消费发展指数持续走高 . 12 (一)指标体系构成及测算方法 . 12 (二)全国信息消费发展情况 . 13 (三)区域信息消费发展情况 . 16 四、信息消费发展展望 . 19 (一)消费提质升级趋势加快 . 19 (二)融合创新应用持续迸发 . 21 (三)新型智能硬件成为竞逐焦点 . 22 (四)政策推进营造良好环境 . 23 附件:信息消费发展指数测算方法 . 25中国 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及展望报告( 2019) 1 一 、信息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 信息消费是 消费的子集, 根据消费的定义,我们认为 信息消费是指居民或政府为满足个人或公共需要在核算期内购买使用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可分为信息产品消费和信息服务消费。其中,信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数字家庭等各类联网产品;信息服务包括通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应用服务等。 同时, 通过互联网平台(电商、 O2O 等)、移动支付等手段,信息消费可以极大的带动其它领域的消费,促进网络购物、网上外卖、在线旅游、共享出行、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消费蓬勃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生态。 从国际研究看 ,国外 对信息消费的认识比较模糊,没有对信息消费进行明确的界定,缺乏专门从消费角度来研究信息消费的 系统思路 ,缺少归纳提炼普适性理论的综合研究。目前跟我国 信息消费 概念比较相近的是 OECD 在 Internet Economy Outlook 2012 中 提 到的 ICT支出( ICT spending) 1, 包括企业和消费者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服务和通信几方面的支出。 OECD 统计的 ICT 支出是总需求的概念,包括居民 消费、政府 消费和企业对最终产品与服务的投资,其范围和口径比我国 信息消费 概念 大,但可看出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需求处于不断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加强的总趋势。 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消费发展, 随着 我国 居民收入水平 不断提高 和消费结构 的深刻变革,我国 消费需求总量 快速 提升、 结构向高端不断1 OECD 提出的 ICT 支出,其统计方法是抽样调查,数据发布的频率少, 2012 年之后发布的 Digital Economy Outlook 2015、 Digital Economy Outlook 2017报告中均未提及该指标。 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及展望报告( 2019) 中国 信息通信研究院 2 迈 进。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既 是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 的必经之路 ,更是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客观要求。 信息消费有力推动供给体系质量变革。 信息消费加速了 信息技术产业供需互动和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持续加强,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 产品和服务 加速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2018 年 ,软件 业务 和互联网 业务 收入 同比增速 分别为 14.2%和 20.3%,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同时,信息消费 广泛渗透到商贸、交通、娱乐、餐饮、医疗等领域,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深度融合与创新,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壮大数字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例如, 智能零售改变了原有由生产端向销售端层层推进式的 传统供应模式 , 形成 了 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 新 供应链模式, 使得生产方式 向精细化、柔性化方向加速转变 。 信息消费发展 促进 经济运行效率变革。 信息消费打破了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消费与供给的精准匹配,有力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 。 例如,海尔公司借助互联网积极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不同的搭配制造家电。信息消费改善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慧养老等新型信息服务的发展,有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涉农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等应用快速推广,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 2018 年 ,全国 农村网络零售额达 1.37 万亿元,增长 30.4%, 有力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中国 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及展望报告( 2019) 3 脱贫 。 信息消费驱动经济增长动力加速变革。 信息消费有效拉动 了 内需、带动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动力变革。一方面,信息消费成为扩内需的重要保障。信息消费的发展顺应了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有效释放了内需潜力。近年来,信息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不断扩大,对 GDP 增长贡献稳步提升。另一方面,信息消费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随着消费主体快速扩张和移动电商、 O2O、分享经济等新模式的快速发展, 信息消费 为社会创造了更多、更便捷的就业机会。据统计, 2018 年我国信息消费直接 带动 就业岗位达到 220万个,间接 带动 就业岗位达到 520 万个。 图 1 信息消费促进经济 高质量 发展的 传导 模型 二 、 我国 信息消费 呈现 扩容提质 态势 2018 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消费基础作用继续巩固, 全 年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76.2%,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及展望报告( 2019) 中国 信息通信研究院 4 技术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信息消费供给质量和供给水平不断提高,总体呈现加快发展、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 一) 信息消费 需求强劲 释放 信息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我国 ICT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018 年总产值突破24 万亿,同比增长 超 10%。 ICT 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更多适应信息消费升级的有效供给,激 发人们对优质信息及相关衍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信息消费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经初步测算, 2018 年 我国信息消费规模 约 5 万亿, 占最终消费支出比重达 10%, 同比增长 超10%,约为同期 GDP 增速的 2 倍, 成为 有效 拉动内需 , 助力 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信息服务消费占比过半 , 电信业、互联网和软件业等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不仅创造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内容 供给 ,极大释放了居民信息消费潜力 , 还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 催生了 智能零售、数字创意内容、在线教育、医疗健康等大量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不断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推动信息服务 消费 快速增长 。截至 2018 年底,信息服务消费 占信息消费总规模的比重 约 52%左右。 ( 二 ) 信息消费创新生态日益成熟 从信息服务看 ,线上线下融合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方式。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交通出行、商贸零售、医疗养老等各个领域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闭环,不断满足大众个性化需求。以智能零售为中国 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及展望报告( 2019) 5 例,从最初的萌芽摸索阶段步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传统零售业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支付场景等方面发生系列变革,形成由传统人工运营转向全链路数字化运营,极大丰富了消费场景,改善了消费体验,有效推动了消费提质升级和社会价值提升。 2018 年“双 11” 各大电商平台首次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全渠道购物模式,成交数据再创新高,当天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 3000 亿元。 全年我国 网上 零售 额达 9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23.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 23.6%。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 2 2014-2018 年 全国网上零售额及同比增速 情况 从信息产品看, 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多形态智能硬件平台生态日益成熟,形成了涵盖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的完备消费链条。我国智能终端品牌建设成绩显著,本国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根据 IDC 公布的数据, 华为、小米、 OPPO 进入2.7 3.9 5.2 7.2 9.0 49.7% 33.3% 26.2% 32.2% 23.9% 0%10%20%30%40%50%60%01234567891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全国网上零售额(万亿元) 同比增速 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及展望报告( 2019) 中国 信息通信研究院 6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前 5 席 ,市场占有率由 2016 年的 20%大幅提升至2018 年的 31.5%。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产品层出不穷,市场规模均达到数十亿到百亿元级别,消费级无人机等产品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表 1 2018 年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市场占有率 排名 厂商 出货量( 百万台 ) 市场占有率( %) 1 三星 292.3 20.8 2 苹果 208.8 14.9 3 华为 206 14.7 4 小米 122.6 8.7 5 OPPO 113.1 8.1 其他 462 32.9 数据来源: IDC ( 三 ) 新兴信息消费群体加速崛起 受收入、年龄、文化水平、地域等因素不断分层和分级,中国消费正在分层分级基础上不断升级。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 2018 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显示,数字化与商业模式创新正在激发新的购买力,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催生别具一格的消费市场。 80 后扛起了中国互联网消费中流砥柱的大旗,但 90 后年轻消费力正在迅速崛起,线上人均消费持续走高,成为本轮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小镇青年”群体消费潜力巨大。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以 90 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不再具有整齐划一的特征,他们的生活观和 消费观更为个性,展现出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