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区块链与AI产业研究报告.doc
2019区块链与 AI产业研究报告 目 录 一行业概述 6.1 区块链概述 -1 -2 6.1.1 基本定 义 6.1.2 发展历程 6.1.3 核心技术 6.1.4 社会价值 -2 -2 -2 -3 6.2 AI概述 -3 6.2.1 基本概念 6.2.2 基本分类 6.2.3 属性要素 -3 -3 -3 二融合发展契机 -5 5.1 时代机遇 - 6 趋势背景 技术背景 -6 -6 5.2 技术互补 - 6 区块链数据载体驱动 AI快速 “ 发育 ” - 6 “ 链 ” 功能之于 AI的追踪与优化 - 7 智能化的分布式自治组织 AI DAO - 7 智能区块链网络模块 - 8 5.3 区块链通证模式赋能 AI - 9 通证模式 - 9 赋能意义 - 9 赋能形式 - 10 5.4 对 AI生态的影响 - 11 生态现状 - 11 产业链影响 - 11 经济模式影响 - 12 三案例举证解析 - 13 4.1 发展现状 -14 4.2 关联项目分类 -14 4.2.1 开发类 -14 4.2.2 供应链管理 -14 目 录 4.2.3 分布式 AI计算 -14 4.2.4 虚拟娱乐类 -15 4.3 特殊案例与场景 -15 4.3.1 基于区块链的聊天机器人 -15 4.3.2 企业用户数据画像 -15 四融合发展痛点 -17 3.1 技术发展瓶颈 -18 3.2 产业链生态不完善 -18 3.3 全球政策环境不成熟 -18 3.3.1 立法监管政策落后 3.3.2 产业支持力度不一 -18 -19 3.4 资本环境不健康 -19 3.5 人类认知受限 3.6 应用场景 单调 -19 -19 五未来畅想 - 20 2.1 开启数字经济时代 2.2 创造高维数字文明 -21 -21 六风险提示 - 22 1.1 概念炒作 -23 1.2 价值观背离 -23 1.3 生态治理缺失 1.4 监管环境落后 1.5 发展体系失控 1.5.1 技术失控 1.5.2 应用失控 -23 -23 -24 -24 -24 七总结 - 25 序 言 每当站在美丽的地球上,仰望广袤而又神秘的宇宙星空,总会油然而生的感思,人类何其渺小,不管是与无边无际的宇宙相比,还是与无穷无尽的时间 而言,都让人心生茫然,甚至不觉间潸然泪下。在如此场景下,也许我们会想起西方哲学三个永恒的命题: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可能我们很多人一生都在为此苦苦思索;也可能更多人终其一生,都不得其解。 古老的东方佛学释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博大而又悠远的意境,会让我们心里取得些许安宁。但人类总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对未知的渴望,对宇宙的渴望。日月星辰的造物主宇宙已经拥有了约 138亿年的生命历程,而人类诞生至今不过区区百万年, 纵使相较而言人类看似微小如尘埃,但人类又何曾放弃过与其相抗衡,哪怕是背负 “逆 天而行 ” 之生命大任。 爱因斯坦、霍金、笛卡尔、莱布尼茨、康德等人类的碳基佼佼者们,一次次用思想撞击宇宙奥秘之门,试图通过智慧与科技开启这道通往未来之门。相对论、量子论等就是人类的 “ 智慧足迹 ” 。而数理逻辑、科技探索,从来都是人类不曾放弃探索的信仰之利器。 今天诞生的区块链与 AI不仅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社会,为其极大的变革赋能,而且更加重 要的是又一次将人类推到了世界的心怀。不禁发问:世界是什么?也许区块链和 AI已经 告诉了人类答案,数字即世界,准确讲这可能不像答案,更像是一种映射的哲思。 区块 链无穷的生产关系变革能量、 AI无尽的智能生产力创造势能,两者背后投射的都是 数字革命力,而两者的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不仅将会掀起人类数字经济时代大浪潮, 而且也会将人类推向一个更高维的数字文明。 那时,人类再仰望浩渺宇宙,也许灵魂深处会多一丝慰藉。 行 业 概 述 11 区块链概述 111 基本定义 广义: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狭义:将数据区块计算打包,然后依据时间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 同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 112 发展历程 2008年中本聪发布了比 特币的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之后于 2009年 1月 3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第一个区块,由此创始区块正式诞生。 区块链本质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其起源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而在以太坊提出的智能合约的基础上,区块链以及伴随其诞生的数字加密货币行业达到了顶峰状态。 113 核心技术 分布式账本技术 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共识机制 P2P 网络协议智能合约 114 社会价值 在凯文凯利的失控一书中提到,并行分布式计算非常适用于感知、视觉和仿真领域,并且其处理复杂性的能力要好于以体积庞大、运算速度超快的串行计算机为基础的传统超级计算机。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自由自治特征,不仅能够极大的释放人类的生产力,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 12 AI概述 121 基本概念 AI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目前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分支, 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具体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 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该领域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涉及学科包含有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 语言学等。 122 基本分类 强 AI:具备思维、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此外,其还具有高度 的知觉、自我意识等能力。 弱 AI:不具备自主意识,不能够智能化的推理和解决随机问题。 123 属性要素 机器深度学习 计算机神经科学 机器感知、视觉与语言识别自然语言处理 情 感 计 算 计算机创造 融 合 发 展 契 机 二 21 时代机遇 211 趋势背景 本质上讲,区块链与 AI有很强的共性,即均基于算力、算法,如果再 通透的讲其实就是数字化。展开来讲,目前人类正处于一场发展维度的大迁徙,也即是数字化迁徙。从工业到信息、从物理到数字、从低维到高维。而区块链与 AI是这场人类数字化维 度迁徙的重要工具与技 术,同时也是机遇与趋势。 212 技术背景 区块链被喻为改变人类生产关系的前沿科技技术,将与 AI、大数据、 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开创更大的价值空间, 同时加快新兴技术商业落地应用。 AI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学习的过程,而大量的数据则是其 成长的 “ 沃土 ” ,但目前 AI的发展遇到的主要瓶颈就是数据短缺与数据 无法彻底贯通。 现下区块链不仅提供了一种安全 而透明的大数据技术处理方案,更重要的是为 AI开创了一个无边际限制的数据流形式。基于长效的数据流,进 而AI利用智能编码系统从其收集的信息中学习和提升。 22 技术互补 221 区块链数据载体驱动 AI快速 “ 发育 ” 由于区块链固有的加密技术特征,所以其上的数据是高度安全的,因此也意味着区块链非常适合保存私密的个人数据。同时由于其分 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