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钢专题二:我国废钢供需分析.pdf
全球商品研究 煤焦钢 兴证期货 .研发产品系列 废钢专题 二 : 我国废钢 供需 分析 2019 年 2 月 26 日 星期 二 内容提要 在 废钢系列专题(一) : 废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中,我们 从废钢的定义、分类、废钢加工设备以及废钢在 钢厂中的应用等方面,详细 阐释了 废钢的基础知识。在 本篇专题中,我们将 深入 探讨我国废钢 供给与需求 的现状 及 未来发展。 未来由于工艺提升的影响 , 我国下游行业加工废钢和自产废钢增加量将 十分有限 , 预计未来废钢 产生量 的爆发 点 将大部分来源于折旧废钢 。 根据 预估 , 2019 年 我国 废钢 供给量预计可达 2.5 亿吨 ,其中 1.5 亿吨 将来自于社会废钢,至 2021 年 我国废钢供给量预计可突破 3亿吨 ,其中社会废钢将 超过 2 亿吨 。 近两年 来钢铁行业利润高企, 但 同时又受到环保限产的制约,钢厂通过 提高 矿石品位以及添加废钢的方式来扩大产量 , 因此废钢消费增速较快。 废钢 在长流程 钢厂中 的应用比例非常有限,因此未来废钢需求的增长点将来自于电弧炉 钢厂 。 伴随产业升级政策和环保政策的持续落地,电炉钢产能 将 逐步扩大,废钢需求量将持续放量。 兴证期货 .研发 中心 黑色研究团队 李文婧 从业资格编号: F3024409 投资咨询编号: Z0010649 韩倞 从业资格编号: F3010931 投资咨询编号: Z0012908 联系人 蒋馥蔚 021-68982745 jiangfwxzfutures 专题 报告 专题报告 1. 我国废钢地域 分布特征 在废钢 系列专题一:废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中 ,我们 阐述了废钢的分类,废钢来源于折旧性废钢铁(社会废钢)、生产性废钢铁(自产废钢)、以及进口钢铁,其中前两种废钢多来源于基建、民用等设备替换以及钢厂自营生产过程中的废钢铁渣等。 从地域上来看,废钢主要来源于三大废钢圈: 1. 长三角废钢圈:以江苏苏南为中心的区域集中了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群和废钢回收企业群,长三角废钢市场上承京津唐,下接珠三角,是中国废钢市场走向的晴雨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和高速发展的区域,因此对钢铁的需求也十分巨大,是中国废钢供应和需求的集中地。 2. 渤海湾废钢 圈:拥有临沂金属工业园,地处苏、鲁、豫三省的交接地带,是连接华北华东的重要枢纽。此外天津子牙环保产业是一个重要的进口废金属拆解工业园。 3. 珠三角废钢圈:珠三角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最快,其长足发展要始于1987 年, 1992 年后废金属进口拆解要从宝安向其他地区转移,最终在南海、清远、博罗等地形成了强大的废金属进口、拆解、回收、再利用的产业群。 2. 废钢供给 2.1 自产废钢产量 自产废钢(又称生产性废钢)主要来自于钢厂内部生产过程,包括了切头、切尾、切边、报废品、铸余、钢渣回收等等。自产废钢的产生量以粗钢产量为基础,受到钢材产生率或收得率( 1-厂内废钢产量 /粗钢产量)的影响。 据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 2017 年 我国自产废钢量为 4216 万吨 ,较 2016 年 减少 214 万吨 。 自产废钢统计数据来自钢铁工厂,较为准确,因此采用自产废钢产生率来判断趋势 较为 准确 。从自产废钢产生率来看, 2008-2017 年期间较为稳定,分布在 4.68%-6.88%的区间内,平均约 5.24%。从数据可以看出,近 几年钢铁生产工艺并没有太大改善,因此企业内的收得率波动较小,自产废钢产生量趋于平缓。 专题报告 图 1:粗钢产量、 自产废钢产量及产生率 数据来源 :兴证期货研发部 我国粗钢增长率在 2005 年曾达到一个峰值,增长率达 30%, 2018 年我国粗钢产量 突破 9 亿吨 , 达 9.28 亿吨, 创下新高。 2018 年 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 已经 基本完成, 政策核心 已然从 “去 产能 ”转为 “严禁 新增 ”,因此 明年新增高炉产能有限。 2018 年 钢铁行业生产受环保限产因素 影响 较大,全年高炉开工率低于 2017 年 水平,但由于钢铁 行业 利润较高,刺激钢厂 生产 ,为提高产量,钢厂 在 入炉料品位以及废钢 用量上 进行调节,提高了 铁水 产量 , 这也是 2018 年 粗钢产量增加的原因 。 在 宏观存在 较大不确定性,需求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钢铁行业 价格 重心可能回落,粗钢产量较 2018 年 不会有明显增长。我们 采用 2018 年 粗钢产量为基数,预计 2019 年 自产废钢量可达 4864 万吨 。 2.2 社会废钢产量 自 2002 年以来,我国社会废钢虽然有涨跌波动,但总体趋势是上涨的,2016 年社会废钢为 4645 万吨,同比增长 555 万吨。 2017 年前我国还存在大量 被中频炉用来 熔炼 “地条钢 ”的 废钢,这部分废钢 并不在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数据之内。 2017 年原 用于 中频炉 的 废钢 量转入表内,造成 2017年 社会废钢量大幅上升 。根据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 2017 年 我国社会废钢量为 11030 万吨,较 2016 年 增加 了 两 倍以上 。 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0.0010, 000.0020, 000.0030 , 00 0.0 040, 000.0050, 000.0060 , 00 0.0 070, 000.0080, 000.0090, 000.00粗钢产量 自产废钢产量(万吨) 自产废钢产得率专题报告 图 2:中国社会废钢 产生量 万吨 数据来源 : 钢联数据 , 兴证期货研发部 社会废钢来源于下游行业的生产废钢以及老旧废钢折旧回收。下游生产废钢(加工废钢)是指钢材在应用到下游过程中的切边、切角、边角料等,常见于建筑、汽车和造船业等。因此,下游废钢的产生量和下游消费量关系非常大。根据钢 联数据显示,我国行业用钢结构稳定,建筑行业用钢量最大, 2013 年 -2017 年平均用钢量约占总用钢量 61%。机械行业次之,约占总用钢量 18%,其次为汽车行业和造船行业。 2017 年我国建筑行业用钢量为 4.13 亿万吨,机械行业用钢 1.24 亿万吨,汽车行业用钢量 6400 万吨。 根据公开资料 显示, 不同行业钢材的实际收得率差别较大,建筑行业钢材收得率较高一般在 97%以上,而汽车行业由于板型复杂,收得率仅 70%左右,机械行业的钢材普遍收得率在 80%左右,家电行业在 95%左右。 在此 我们采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 翁宇庆 的 计算方法, 按照 当年钢产量的 6%来计算加工废钢产生量, 因此推算 2019 年因下游生产带来的废钢量约为 5570 万吨。随着近年来冶炼工艺提升,钢铁产品加工技术更加成熟,零部件能够更匹配机械制造业的需要,因此加工废钢产量占比会相对稳定甚至减少。综上,由于我国下游行业消费需求结构较为稳定,并且能够冶炼出更高质量的钢铁产品,因此我国加工废钢的占比会相对稳定。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01-01-01 2002-01-012003-01-01 2004-01-01 2005-01-01 2006-01-01 2007-01-01 2008-01-01 2009-01-01 2010-01-01 2011-01-01 2012-01-01 2013-01-012014-01-01 2015-01-01 2016-01-01 2017-01-01中国废钢产量:社会采购(年) 万吨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 年专题报告 图 3: 2017 年 中国 各行业 用钢量 百万吨 数据来源 : 钢联 数据, 兴证期货研发部 我国下游行业加工废钢和自产废钢未来增加量由于 工艺提升的影响,增加量有限,预计未来废钢爆发产生量将大部分来源于折旧废钢,而折旧废钢量又取决于过去几十年的钢材消费累积。根据钢联数据显示,建筑、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等行业均从 2008 年 -2010 年进入用钢加速期,虽然建筑行业钢材的寿命周期会长达 50 年,但汽车、机械、造船、家电等行业平均使用年限约为 10 年 -15 年,以此推算 2020 年以后我国废钢供应量将加快增长。具体来看,不同行业的回收率也差别较大,汽车、家电中的废钢基本可以做到 85%以上的回收,而建筑行业的废钢回收比例要大大低于平均水平,因此未来最值得关注 的折旧废钢将来自于汽车、造船等行业的拆解。 图 4:钢材下游各行业 用钢增速同比 % 数据来源 : 钢联 数据, 兴证期货研发部 15.2 12413648.812413.4造船行业用钢量(年) 管道行业用钢量(年)建筑行业用钢量(年) 汽车行业用钢量(年)集装箱行业用钢量(年) 机械行业用钢量(年)家电、五金行业用钢量(年)-20-1001020304050607080建筑行业用钢量:同比(年) 机械行业用钢量:同比(年)汽车行业用钢量:同比(年) 造船行业用钢量:同比(年)家电行业用钢量:同比(年)专题报告 图 5:中国钢材 表观消费量 数据来源 : 钢联 数据, 兴证期货研发部 在发达国家,折旧废钢的产生量的经验公式是本国 17 年前钢材消费量的 70%。 由于 17 年前( 2001 年),我国正处于钢材表观消费量快速增长阶段,因此预示未来几年我国折旧废钢产生量也将快速增长。 2003 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 2.75 亿吨,以此推算, 2021 年我国折旧废钢产生量约为2.18 亿吨。 表 1:国产废钢 供给量预测 (万吨) 国产 废钢总量 2017 2018E 2019E 2020E 2021E 自产废钢 4216 4864 4864 4864 4864 社会废钢 加工 11030 5570 5570 5570 5570 老旧 11800 14700 19200 21800 共计 15246 22234 25134 29634 32234 数据 来源:兴证期货研发部 2.3 废钢进出口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废钢进口数据显示, 20152017 年我国进口废钢数量相对稳定。但相比较 2004 年 -2014 年进口数据,近年我国进口废钢数量下降幅度较大。 2017 年我国进口废钢 232 万吨,较 2016 年同比增长 7.41%,仅相当于 2011 年我国废钢进口量的 1/3, 2018 年 我国废钢进口量仅为 134 万吨。废钢 进口数量减少主要由于以下 两个 原因:一、我国 进入 钢铁折旧 加速期 , 废钢 数量将 迅速增加 ,并且通过完善加工体系,提高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01-01-012002-01-01 2003-01-01 2004-01-01 2005-01-01 2006-01-012007-01-01 2008-01-01 2009-01-01 2010-01-01 2011-01-012012-01-01 2013-01-01 2014-01-01 2015-01-01 2016-01-012017-01-01中国钢材表观消费量 万吨专题报告 行业 准入原则,废钢质量也将得到较大改善 。 二 、 自 2018 年 12 月 31 日起,废五金类、废船、废汽车压件、冶炼渣、工业来源废塑料、废光盘破碎料、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以回收铝为主的废电线等 16 个 品种固体废物将被禁止进口,从政策 上进口废钢难度 逐步 升级。 图 6:中国废钢 进出口数量 万吨 数据来源 : 钢联 数据, 兴证期货研发部 与进口情况相比,中国废钢出口量在 2017 年之前数额非常小,年均约1000 吨左右。而 2017 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据统计约有 220 万吨废钢出口,几乎与进口数量持平,出口同比增长超过 200%。中国出口数量从 2017年 5 月份开始增加, 2017 年 8 月 -11 月是高峰阶段,这是由于国内打击中频炉,取缔“地条钢”,导致大量废钢毛料堆积,为寻找出路,废钢开始大量出口。虽然 2017 年四月以来我国废钢出口是井喷现象,较往年有大幅上升,但就绝对值来讲量还是非常少的,从出口单价上来看,平均每月废钢出口金额单价不高,废钢出口关税仍保持 40%左右,有很大可能是因为一些贸易商为使用低税出口用低价报关形式出口到国外(也涉及走私问题)。 2018 年废钢出口量 锐减为 33 万吨 , 主要 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废钢出口 40%的关税仍然存在,高税阻碍出口,第二是海关对废钢出口的把控更加严格, 2018 年 6 月海关对废钢走私出口问题有联合行动,涉案金额有 48 亿元,涉及的出口数量为 160 万吨。第三,国内大力促进电弧 炉产能建设,废钢未来需求可观。因此这种废钢出口井喷的状况并不会维持太久。 2.4 政策推动 短期供给增加,行业周期 保障 长期供给 自 2005 年起,国家针对中频炉关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05 年发改委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提出要淘汰地条钢、普碳钢、不锈钢冶炼的工频和中频炉。(注:“地条钢”生产自中频炉熔化废钢,再倒入铸铁模0501001502002503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废钢进口 废钢出口专题报告 具内冷却而成,不进行其他任何化验分析,因此非常粗糙质量很差,属于不合格产品。) 2006 年 1 月,发改委强调要加快淘汰并禁止中频感应炉等落后冶炼设备。 2015 年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既强调 供给又关注需求,要点是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补短板。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打击中频炉,限制新增产能等,来落实供给侧改革。 2016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关停生产“地条钢”的企业。 2016 年 10 月,工信部发布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要求全面取缔地条钢,关停并拆除 400 立方米以下的炼铁高炉(符合规定除外)、 30 吨以下转炉以及 30 吨以下的电炉等落后生产设备。2017 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理事大会,要求 6 月 30 日前全部关停“地条钢”企业。 根据 2018 年工信部统计数据, 2017 年 1.4 亿吨 “地 条钢 ” 全部出清。 2016 年我国中频炉消耗废钢量达 7800 万吨,与转炉和电炉废钢消耗量总和基本持平,关停后转入转炉和电炉企业生产,短期废钢供给增加。2017 年原用于中频炉的废钢量转入表内,造成 2017 年社会废钢量大幅上升, 2017 年我国社会废钢量为 11030 万吨,较 2016 年增加了两倍以上。 表 2:国家发布的 关于中频炉 的 系列政策 时间 发布单位 发布政策 政策 内容 2005 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淘汰地条钢、普碳钢、不锈钢冶炼的工频和中频炉 2006.01 发改委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加快淘汰并禁止新建中频炉等落后技术设备 2016.10 工信部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 全面取缔生产“地条钢”的中频炉、工频路产能 2017.01 发改委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运用价格手段促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 对钢铁行业限制类、淘汰类装置所属企业生产用电执行差别电价,其中:淘汰类加价标准由每千瓦时 0.3元提高至 0.5 元,限制类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 0.1 元。 2018 国务院 2018 年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2018 工信部 关于做好 2018 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 巩固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成果,严谨新增产能,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 数据 来源:兴证期货研发部 长期来看,受钢铁行业周期影响,我国废钢供给端将持续放量。废钢专题报告 供给与钢铁积蓄量显著相关,根据废钢铁产业“十三五”规划数据显示, 2015 年底,我国钢铁积蓄量达 80 亿吨左右,数额巨大的积蓄量将提高废钢资源量。此外,根据前文分析,我国钢铁下游行业多数于 2001-2002 年前后消费速度激增,其中建筑行业钢材的寿命周期会长达 50 年,汽车、机械、造船、家电等行业平均使用年限约为 10 年 -15 年,汽车等行业的循环周期刚刚开启,预计未来社会废钢将加速放量。根据废钢铁应用协会估算,到 2020 年我国钢铁积蓄量可达 100 亿吨, 2030 年可达 132 亿吨。未来二十年我国废钢资源将非常丰富,可达 3 亿吨以上,因此废钢比的提升是未来必然的趋势。 表 3:我国 社会钢铁蓄积量 (亿吨) 年份 蓄积量 年份 蓄积量 2015 72.4 2023 113.4 2016 78.5 2024 117.1 2017 84.6 2025 120.4 2018 90.2 2026 123.3 2019 95.3 2027 126.4 2020 100.2 2028 129.1 2021 104.7 2029 131 2022 109.1 2030 132.6 数据 来源: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 黑色金属矿产资源强国战略研究 、兴证期货研发部 3. 废钢需求 2001 年 -2011 年十年间,中国废钢消耗量逐年增长, 2011 年 -2016 年消耗总量略有下降,但整体平稳。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 2017 年我国废钢消耗总量为 14791 万吨,比 2016 年增加了 5781 万吨,增幅 64.2%,废钢比为 17.8%,同比增长 6.7%。 2018 年上半年废钢消耗总量 8772 万吨,同比增长 40%,废钢比为 19.4%。 2016 年以来废钢消耗量的增速预示着大规模应用废钢的时代已经到来。 专题报告 图 7:中国废钢消耗总量 万吨 数据来源 : 钢联 数据, 兴证期货研发部 3.1 长流程炼钢 废钢消费情况 2017 年之后 ,高炉中 开始 添加 废钢。 2017 年 钢厂利润非常好, 螺纹钢生产 利润 可达 1000 元 /吨 以上, 高行业 利润刺激高炉开工率。但 2017 年 受环保限产影响较大,严格控制高 炉 开工进度, 为 提升产量,钢厂只能在 入炉 矿 石 品位上 和 添加废钢比例中提升产量。 部分企业通过高炉入炉料,或者通过往铁水沟中加入废钢来提高产量。 2017 年上半年,由于打击中频炉,导致部分废钢如轻薄料等价格大幅下降,受成本优势影响,许多钢企纷纷提高废钢使用配比,同时十月份之后受到限产政策影响,北方部分钢厂生产受限,继续使用废钢增加产量,通过高炉或者转炉前添加废钢的比例可以达到 12%左右, 河北唐山地区 添加比例可提升至 20%以上水平 。 但 长流程 使用废钢限制较多 ,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 添加废钢量上升空间非常小, 存在上限 ,主要是 由于转炉炼钢非常注重铁水的温度,如果加入过量的废钢导致铁水温度下降,则会消耗更多的焦炭,增加生产成本。 其次 , 废钢 价格 逐渐上涨,废钢作为原料的成本优势逐渐减少 , 受 钢厂利润刺激,当钢厂利润下 降 时,钢厂会减少对废钢的使用, 转而使用 铁矿石 。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01-01-012002-01-01 2003-01-01 2004-01-01 2005-01-01 2006-01-01 2007-01-01 2008-01-01 2009-01-012010-01-01 2011-01-01 2012-01-012013-01-01 2014-01-01 2015-01-01 2016-01-01 2017-01-01中国废钢消费:废钢消耗总量(年) 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