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docx
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整合种业资源,增加种业投入,强化监管,确保玉米种子产业安全和质量安全。快速提升我市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的制种玉米生产基地,加快市域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 “育繁推一体化 ”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作物种业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 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2、基本思路 按照 “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 ”基地建 设要求,以 “做优基地、做强企业、做亮品牌、做精产业、做大市场、打造州市一体化种联网 ”为抓手,以优势基地、优势企业、优势科技资源、优势项目和信息资源整合为重大措施,通过配套完善种子监管服务体系、种子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种子加工能力提升工程、基地信息化示范工程和新品种培育创新工程,即 “二大体系、四大工程 ”配套建设,通过 “公司 +合作社 +农户 ”、 “公司 +村委会 +农户 ”的基地制种模式,全面实现市制种玉米基地机械化,制种玉米品种筛选与良种繁育技术集成应用、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良种产业化与企业创 新能力、公共监管服务与农业综合信息水平显著提高。通过采用 “先试点试验、积累经验后推广应用 ”的建设思路,构建大田玉米制种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快物联网在制种生产中的应用示范,提高玉米种子田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州市一体玉米种联网。同时,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努力形成知名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并加快构建新型种业生产体系、研发体系、加工体系、储备体系和营销体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系,持续改善制种环境秩序,努力将市建设成以 “种业生产现代化、种子产品品牌化、种子交易便捷化、龙头企业 国际化、信息对接无缝化 ”为特征的全国一流制种基地,逐步实现由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变。 3、基本原则 ( 1)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与合作社主体的原则。政府要在种业总体规划与布局、发展政策扶持、资金整合、行业整合、质量监管、市场秩序维护、搭建发展平台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种业龙头企业和制种合作社要在产业转型与升级、贯通种子产业链、市场营销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 2)坚持因地制宜,注重与国家和自治区种业全局规划相衔接的原则。项目实施要贯彻国务院有关种业发展的文件精神,并做好和 全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2019-2019)、全国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2019-2019)、全国农作物种子工程规划( 2019-2019)及地方重大规划的有效衔接,合理确定基地规模、布局、建设内容和资金来源。 ( 3)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强化技术集成创新的原则。以基地建设、种业发展为契机,充分集聚优势科技创新资源,为科技资源充分释放潜力、智力资源充分施展才华、技术红利充分展现提供广阔舞台,特别是在良种繁育、生产技术、农机农艺结合、农技推广、人才培养与专业培训等领域,要更加注重发 挥院校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 ( 4)坚持企业与合作社(基地)双赢的原则。构建理顺企业和合作社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做到优势基地与优势企业有机结合,发挥企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民增收、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作用,实现企业和合作社双赢,促进种子产业良性循环。 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 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我市优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较缺乏的现状,基地建设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基地建设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标准、灌溉制度、灌溉定额的确定及农田防护林建设都要严格服从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划,确保基地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 2019 年,建成 “四化 ”玉米种子制种基地 15 万亩,力争保证全国 5%以上玉米用种需求。企业、合作社与基地合作关系长期相对稳定, 65%的基地面积采用 “企业 +合作社(或制种村) +农户 ”的生产模式,田间管理和收获的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2%以上,玉米种子生产与加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种子加工质量达国标一级。初步实现玉米制种产田 “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 ”。打造州市一体玉米种联网,促进种业信息对接无缝化,引领市乃至自治区农业信息化产业升级。 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 500 亩玉 米新品种种质改良、创新试验示范基地,筛选高产、耐密、多抗,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玉米新品种 3-5 个。配套建设玉米原原种及原种繁育田 1000亩,年生产原原种及原种 300吨,质量达国标一级。集成机械化精播保苗关键技术 2-3项,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2-3 项;密植高产水肥调控技术 2-3项;并形成玉米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所需的亲本保纯、有效隔离标准与生产技术等地方技术标准或规程 4-5项。 通过项目实施,企业玉米种子年销售额达 7亿元,纯利润达到 7000万元;三年累计销售达 21 亿元以上,纯利润 2 亿元以上。企业种 子生产加工能力达到 7 万吨以上。种子质量指标高于国标GB4404.1-2019 的要求;种子包装符合国标 GB7414-87 和农作物种子标签符合 GB20194-2019的要求;种子的贮藏符合国标 GB7415-87 的规定。 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项目实施过程中,修订完善标准化玉米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建立种子质量可追溯体系。大幅增加玉米制种监测信息网络覆盖范围,智能化节水灌溉应用面积达到 3 万亩以上,实现农机作业质量监控与服务系统应用全覆盖。 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年销售收入在 2 亿元以上的现代农作物玉米种业集团 1家、年销售收入亿元 以上的种子生产核心企业 1家。争创玉米种子名牌 2-3个。 通过项目实施,每年培训企业专门人才 10 人次以上,培养企业育种人才 3-5 名;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特派员 100 名;建立玉米机械制种、种植、加工技术培训体系,累计培训农民 3 万人次,市、乡、村技术人员 1000人次。 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三、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实施地点:市各制种玉米生产乡镇、生产经营单位(含农业科技园区) (二)建设内容 1、种子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县乡两级三类执法监测中心(站),监管范围覆盖全市。其中:建设 县级种子执法监测中心 1个,乡镇种子执法监测站 7 个。 2、种子检验检测体系:购置各类仪器设备,完成检测任务,达检测标准。 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3、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工程: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机装备的前提下,基地需要补充部分关键制种农机装备。同时,建成 10 个高标准种业专业合作社。 4、种子加工能力提升工程:主要包括新建自动化果穗烘干线、籽粒加工生产线等。 5、基地信息化管理示范工程:主要是种业执法信息平台和玉米种子市场管理平台。 6、新品种培育创新工程:主要是新品种引进和品种的对比筛选试验示范、 推广,新品种审定及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等。 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三)规模:三年规划期内, 2019 年市杂交玉米制种基地面积发展到 10 万亩, 2019 年发展到 12 万亩, 2019 年基地面积发展到 15万亩。 四、投资概算及筹措 1、投资估算 规划总投资 9151万元,其中:( 1)种子执法监测体系投资 135.6万元。( 2)种子检验检测体系投资 85.4 万元,主要是购置各类仪器设备 90台(套)。( 3)制种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投资 1550 万元,主要包括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成套设备的购置补贴。( 4)种子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