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微调下的流动性边际改善.pdf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18年 05月 31日 宏观 经济 政策微调下的流动性边际改善 单击此处输入文字。 宏观 专题 潘向东 ( 首席经济学家 ) 刘娟秀 ( 首席宏观分析师 ) 陈韵阳 (联系人) 证书编号: S0280517100001 010-83561312 liujuanxiuxsdzq 证书编号: S0280517070002 13167097302 chenyunyangxsdzq 证书编号: S0280118040020 货币政策重心微调,由防风险到稳增长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2018年 货币政策重心从 防风险 转移到 稳增长 。 为了完成结构性去杠杆,现阶段目标是稳杠杆,同时,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及推动信贷健康发展, 释放 保持信用松紧适度是有必要的信号 , 这 意味着 2018 年货币政策 或将 边际宽松 , 央行未来 可能还会出现 “降准(多次定向降准或全面降准 ) +象征性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逆回购, MLF)”的组合 。 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空间在结构而 非 总量 2018年在“开正门”、“堵偏门”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平台融资受限,非标、 PPP等融资扩张放缓,广义财政收缩。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时隔三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扩大内需,但这不意味着财政政策进一步宽松,在总量收缩的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在结构上发力,包括结构性减税,增加对高端制造业、民生和环保领域重点支持,此外,也要注重规范政府融资,防止地方政府通过 PPP、非标等形式隐性举债的同时,适度增加地方债发行。 金融 监管 不放松 , 监管制度更完善 2018 年初延续 2017年监管政策密集 出台的趋势,但随后政策出台有所放缓 。 4月 27日资管新规正式稿落地,标志着我国资管行业从野蛮生长时期进入规范发展的新时代。 资管新规 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引导资管行业转型。资管新规落地后,后续监管政策可能以政策补丁为主。 未来监管政策进一步完善与加强 的领域 包括 金融产品 管理(产品创新、结构性存款 等 )、公司治理(金融控股平台、融资租赁等准金融机构、互联内网金融 等 )、资本市场制度(独角兽企业回归 A股、上市制度、中介机构监管、监管执法力度 等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调控,以及金融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 加强货币、财政、监管政策协调 为了更好地实现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相协调。 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加, 稳增长重要性提高, 时隔三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扩大内需 。 货币政策边际宽松,财政政策积极不变,金融监管注重服务实体经济。调结构是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根本方式。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定向降准、定向降息、 MLF、 PSL等方式,定向投放流动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在结构上发力,包括结构性减税,增加对高端制造业、民生和环保领域重点支持。 由于 经济金融风险 尚未完全消除,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同时,也要注重防 风险。 防风险需要 坚持稳中求进,防止处臵风险的风险 。 金融监管偏重微观,需要宏观 层面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 配套 支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要管好货币闸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防止引发政府债务风险。 对于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模式,金融监管在稳步推进的同时,也要避免阻碍创新。 风险提示: 货币、财政政策超预期 相关 报 告 宏观报告: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扩内需迫切 4月经济数据点评 2018-5-16 宏观报告: 结构性去杠杆与流动性边际改善 2018-5-13 宏观报告: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8-5-3 宏观报告: 政策微变:从供给侧改革到扩内需,从防风险到推动发展 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 2018-4-24 2018-05-31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目 录 1、 货币政策重心微调,由防风险到稳增长 . 4 1.1、 从去杠杆到稳杠杆再到结构性去杠杆 . 4 1.2、 央行降准臵换 MLF,未来可能继续降准 . 6 1.3、 经 济有下行压力,信用有必要松紧适度 . 8 1.4、 中美贸易不确定性仍存,货币政策边际宽松依然必要 . 10 1.5、 中美利差收窄,掣肘货币政策 . 11 1.6、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12 1.7、 2018年货币 政策特点 . 12 2、 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空间在结构而非总量 . 13 2.1、 扩大内需不代表财政政策进一步放松 . 13 2.2、 结构性减税落实降成本 . 14 2.3、 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 . 15 2.4、 对 2018年 PPP融资不悲观 . 16 2.5、 非标收缩,新发行地方债增加 . 17 3、 金融监管不放松,监管制度更完善 . 19 3.1、 加强金融产品管理 . 20 3.2、 改善公司治理 . 20 3.3、 完善资本市场制度 . 21 3.4、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调控加强 . 21 3.5、 防范金融开放带来的风险 . 22 4、 加强货币、财政、监管政策协调 . 22 图表目录 图 1: 宏观杠杆率趋稳 . 5 图 2: 居民杠杆率上升过快 . 5 图 3: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 . 5 图 4: 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 下滑 . 5 图 5: 政府部门杠杆率( BIS口径) . 6 图 6: 债券到期偿还量 . 6 图 7: 实际杠杆率和潜在杠杆率的缺口收窄 . 6 图 8: 2016年以来 MLF余额不断上升(亿元) . 7 图 9: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走势 . 7 图 10: 央行收缩资产负债表往往与经济下行对应 . 7 图 11: 货币当局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回落 . 7 图 12: 基建、房地产投资回落,制造业投资回升 . 9 图 13: 建安投资转负,土地购臵费保持高位 . 9 图 14: 社会融 资规模存量增速仍高于名义 GDP增速 . 10 图 15: 净出口回落 . 11 图 16: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亿美元) . 11 图 17: 中美利差收窄 . 11 图 18: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上升 . 11 图 19: 美元走 强 . 12 图 20: 中国贸易顺差(亿美元) . 12 2018-05-31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图 21: 宽松的财政政策托底经济,导致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随后对经济拉动力逐渐减弱 . 13 图 22: 2018年财政支出进度加快 . 15 图 23: 财政收入和支出累计同比增速有下滑趋势 . 15 图 24: 2014年和 2018年投资增速均在下滑 . 16 图 25: 用于基建类项目财政支出增速放缓 . 16 图 26: 一季度扶贫等领域财政支出增速较高 . 16 图 27: 各类 PPP落地示范项目投资额占比 . 16 图 28: PPP项目落地率提升 . 17 图 29: 退库项目大部分 未进入执行阶段 . 17 图 30: PPP项目实际投资额(亿元) . 17 图 31: 民营企业参与示范项目占比提升 . 17 图 32: 新增表外融资(委贷、信托和未贴现银承;亿元) . 18 图 33: 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发行量偏少 . 18 图 34: 棚改计 划和实际完成情况(万套) . 18 图 35: PSL新增规模下滑(亿元) . 19 图 36: 棚改 PPP项目投资额下滑(亿元) . 19 图 37: 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规模增长较快(亿元) . 22 表 1: 2018年信用债违约概览(截至 5月 18日) . 8 表 2: 2018年以来主要结构性减税措施 . 14 2018-05-31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近 几年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效显著, 无效供给得到破除,新动能不断成长,产业结构持续调整, 但是 “三去一降一补”仍未完成, 新动能 规模 还 较小, 产业还需进一步 升级 , 因此, 未来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工作 仍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但 这并不意味着 需求管理 不再重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而需求管理可以 迅速稳定经济 ,从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另外 , 没有需求的支撑,供给 也 难以扩张。 金融监管也很重要 。金融监管 可以降低 经济 金融 风险,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以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 2017 年在出口和基建拉动下,中国经济出现了 超预期增长 ,但是 2018 年贸易摩擦、环保、房地产调控、规范政府融资使经济下行压力增加 。同时,经过 2017年的去杠杆,中国宏观杠杆率趋稳,金融系统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得 到有效处臵。那么 在新的 宏观经济环境下, 2018 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金融监管 有何边际变化? 1、 货币政策 重 心 微调 , 由防风险到稳增长 不同于 2014-2015 年的放水, 也不同于 2017 年去杠杆、防风险下 的 中性偏紧,2018 年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下, 或 较 2017 年边际宽松。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货币政策 在 兼顾多个目标 的同时更具灵活性 ,政策重心从 防风险 转移到 稳 增长。 1.1、 从去杠杆到稳杠杆再到结构性去杠杆 2018 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在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中已经不再提去杠杆, 而是 强调宏观上稳杠杆。这一转变的 背景 是经过 2017 年的去杠杆,我国宏观杠杆率趋稳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 BIS 和社科院其中任意一个口径,均指向 2017 年实体经济总杠杆率上升势头得到控制。 根据 BIS 数据, 我国宏观杠杆率依然大于 宏观杠杆率 长期趋势 , 但 缺口已经收窄,表明宏观 杠杆率 上升势头 得到了控制 ,因此现阶段再去追求杠杆率快速 下降的必要性不大, 接下来的 去杠杆进程从总量向结构转变 。 年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这 是对过去“降低企 业杠杆率”的细化。 结构性去杠杆的第一阶段是稳杠杆,然后才是实现杠杆率逐渐下降,所以政策从去杠杆转为稳杠杆,最终实现结构性去杠杆。 目 前去杠杆的重点在于结构,区别对待不同的杠杆。根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内容,结构性去杠杆最重要的两个领域是国企和地方政府 。 国企资产负债率有所降低, 根据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发布的 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 2017年度) , 2017 年国企资产负债率为 65.7%,相比上一年下降了 0.4 个百分点 。 但整体而言,国企 杠杆率 依旧保持在高位 ,国企债务占全部非金融企业部门 的 62%,相比 2016 年增加 3 个百分点 。 2017 年政府总杠杆率从上年的 36.6%下降到 36.2%,其中,地方政府杠杆率由 2016 年的 20.6%下降到 19.9%, BIS 口径的政府杠杆率从2016 年末的 44.5%上升至 2017 年三季度末的 46.3%, 两 个 不同口径的政府杠杆率的背离 存在一些统计方法上的差异 , 但均指向政府杠杆率得到控制。 不过 地方政府隐形 债务风险不可低估,需要 打破“预算软约束”, 避免再度抬头。同时,稳杠杆也 体现在居民部门,居民 部门 杠杆率不高,但上升过快, 从 2016 年末的 44.4%快速上升至 2017 年三季度末的 48%。 前两年居民 在房地产市场 加杠杆,房地产市场2018-05-31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 积聚了很大风险, 在调控的同时,需要抑制居民杠杆率,打击挪用消费贷款、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 , 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 未来我国宏观杠杆率在总量上将进一步趋稳,不过结构上可能发生分化。稳杠杆意味着将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防止过快上升或下降,稳杠杆符合当前国内 外形势 。 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带来的不确定性,去杠杆过于激进不利于稳增长和防风险, 2018 年债务到期量大,过于激进的去杠杆可能 导致 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等风险。要实现稳杠杆,可以考虑的途径有:其一,提高债务资金的利用效率;其二,强度和 节奏适度的金融监管;其三,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约束硬化, 通过 债转股等措施推动国企去杠杆,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消化债务。 为了给稳杠杆和调结构创造良好的环境,货币政策在稳健中性的基调上较 2017年或边际宽松。尽管去杠杆不是现阶段货币政策的重心,但宏观杠杆率的走势依然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向和重心。过去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造成中国杠杆率上升过快的原因之一,在结构性去杠杆下,货币政策不会重回全面宽松,但同样,去杠杆的压力较 2017 年已经有所减轻,同时政策重心向经济增长倾斜,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下,可能会适度放松,流动性或将边际改善。 图 1: 宏观杠杆率趋稳 图 2: 居民杠杆率上升过快 资料来源: BIS,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BIS, Wind,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图 3: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 图 4: 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下滑 资料来源: Wind,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BIS, Wind,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0.040.080.0120.0160.0200.0240.0280.02006-092007-032007-092008-032008-092009-032009-092010-032010-092011-032011-092012-032012-092013-032013-092014-032014-092015-032015-092016-032016-092017-032017-09居民部门杠杆率 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 政府部门杠杆率 宏观杠杆率 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06-092007-032007-092008-032008-092009-032009-092010-032010-092011-032011-092012-032012-092013-032013-092014-032014-092015-032015-092016-032016-092017-032017-09居民杠杆率 (%) GDP:当季同比 %(右) 56.0058.0060.0062.0064.0066.0068.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全国国有企业 :资产负债率 :全国合并 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2006-092007-032007-092008-032008-092009-032009-092010-032010-092011-032011-092012-032012-092013-032013-092014-032014-092015-032015-092016-032016-092017-032017-09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 GDP:当季同比 (右) 2018-05-31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6- 证券研究报告 图 5: 政府部门杠杆率( BIS 口径) 图 6: 债券到期偿还量 资料来源: BIS, Wind,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图 7: 实际杠杆率和潜在杠杆率的缺口收窄 资料来源: BIS,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1.2、 央行 降准臵换 MLF, 未来 可能 继续降准 2018 年 4 月 17 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18 年 4 月 25 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1 个百分点。 2016 年二季度之后,为了防范汇率风险, 央行 对降准比较谨慎,而主要是 通过 MLF、逆回购等工具 来对冲外汇占款的减少 , 但是 MLF 无法完全替代降准。 MLF 余额从 2016 年 1 月 末 的 1.28 万亿元扩大至 2017 年 3 月末的 4.92 万亿元, 由于 MLF 拉长了金融产品链,加大了金融机构杠杆,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 ,由于 MLF 有时间期限,而央行续作 MLF 又存在不确定性,这会引起市场对流动性的不稳定预期,加剧市场的波动。 降准增加长期资金供应,有利于稳定流动性,银行资金成本也将有所降低。通过降准臵换 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 4 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20.025.030.035.040.045.050.01996-091997-091998-091999-092000-092001-092002-092003-092004-092005-092006-092007-092008-092009-092010-092011-092012-092013-092014-092015-092016-092017-09政府部门杠杆率 (%) GDP:当季同比 %(右) 050,000100,000150,00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