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热管理行业研究报告.pptx
,行业研究报告新能源热管理行业研究报告不一样的热管理,会成为谁的新蛋糕?,核心观点,1,2,34,投资建议,热管理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蓝海。这是随着新能源整车增长而增长的增量市场,且价值量将近传统热管理的3倍。,电池热管理蕴藏新产品,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水泵和压缩机采用电动化、换热器采用液冷技术路线是新应用趋势。,热管理迎来变革机遇,竞争格局有待分配。传统热管理的国际巨头法雷奥、电装、马勒、翰昂等,积极发力新能源。前瞻布局的国内供应商跃跃欲试。热管理零部件供应商相继推出主打产品,并切入整车供货体系。我们看好新能源热管理行业国内零部件厂商的崛起,有望借助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弯道超车。重点关注:银轮股份、中鼎股份、西泵股份、奥特佳、松芝股份、三花智控等。P 2,P 3,1,国标新增热管理,行业变革已至,国标中的热管理从忽视到重视 由电动车辆分标委组织制定的三份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于1月25日发布,包括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增了对热失控与热扩散重要性的说明以及测试标准。 热失控:电池单体放热连锁反应引起的电池自温升速率急剧变化的过热、起火、爆炸现象。热扩散:电池包或系统内由电池单体热失控引发的其余电池单体接连发生温度上升的现象。 热管理直接影响电动车动力电池安全性、使用寿命、充放电次数等。,P4,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同示意图,特斯拉电池发热自燃,资料来源:XX,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新能源热管理=传统热管理+三电热管理 传统燃油车热管理包括空调系统的热管理和发动机等其它发热设备的冷却,热管理在传统燃油车上的应用已非常成熟。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包括空调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和其它电子设备的热管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还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的冷却。其中,纯电动汽车的空调制热无法利用发动机余热,可以使用PTC加热、热泵空调等方法。,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组成,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组成,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制冷系统,制热系统发动机冷却,传动系统冷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制冷系统,制热系统,电机电控冷却其他设备冷却,电池热管理,电池加热,PHEV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冷却11传动系统冷却,电热冷却纯电动汽车P 5,P6,动力电池热管理结构示意图,新能源汽车电池水冷板,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电池热管理是新能源热管理的关键 由于电池工作中产生的热量累积,会造成各处温度不均匀从而影响电池单体的一致性。从而降低电池充放电循环效率,影响电池的功率和能量发挥。电池热管理可以使电池组发挥最佳的性能和寿命,将电池包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需要考虑电池、电机等的散热以及电池在低温环境加热,还需要考虑与空调、乘员舱等的耦合。混动车还需要考虑排气系统等的辐射热影响。,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P7,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价值量比传统提升近3倍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较传统汽车新增冷却板、电池冷却器、电子水泵、电子膨胀阀、PTC加热器或热泵系统等,核心产品价值量从2230元提升至6410元左右。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是一个随着新能源整车增长而增长的增量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升以及产品性能升级,热管理系统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和价值巨大。预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热管理市场达到128亿。传统热管理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液冷)核心组件及价格对比,新能源汽车渗透加速,热管理行业受益明显 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总数为288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7万辆,占比为2.66%,相比15年1.29%的占比,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增加了1.37百分点。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新能源汽车未来产销量会持续上升。我们预测,到2020年,汽车产销量将会超过3000万辆,而新能源的渗透率将会达到6.67%,到2025年目标渗透率为20%,未来新能源汽车前景广阔,将带动热管理系统行业发生巨变。,P 8,2015-2018年新能源汽车月销量(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5000,15001000,2000,2500,35003000,31.642015年,50.142016年,76.812017年,14.092018年Q1,汽车总销量(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1.29%,1.79%,2.66%,1.96%,0.5%0.0%,1.5%1.0%,2.0%,3.0%2.5%,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Q1,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复合增速约40% 2015年至今,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总计77万辆,同比增长53%。 2018年1-4月,累计销量22万辆,同比增长151%,全年预计可实现108万辆,同比增长40%。 预计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依然会保持40%左右的高增长,2020年销量有望突破200万。,P 9,2015-2018年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万辆),近三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万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300%250%200%150%100%50%0%,400%,200150100500,250,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0.00,160000.00140000.00120000.00100000.0080000.0060000.0040000.0020000.00,180000.0035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15,2016,2017,2018,P 10,2,产品升级中的“冷”与“热”,产品升级核心趋势一:换热器液冷化 新能源电池热管理主要包括风冷、液冷、相变材料等类型。随着政策影响下新能源车型升级以及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电池冷却要求将越来越高,传统的风冷已难以满足要求,我们认为高效率的液冷方式将成为主流冷却方式。 风冷是以低温空气为介质降低电池温度的一种散热方式。该技术利用自然风或风机,配合汽车自带的蒸发器为电池降温,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但存在降温不均匀的问题,在早期的电动乘用车应用广泛,在目前的电动巴士、电动物流车中也被广泛采纳。使用风冷系统国内外典型车型有日产聆风(Nissan Leaf)、丰田普锐斯、起亚Soul EV等。,P 11,不同电池冷却方式对比,板式水液冷冷凝器结构图,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产品升级核心趋势一:换热器液冷化 液冷降温均匀、效率高,液体工质通过水道间接或直接与发热部件接触,吸收热量并带到外部的散热器。目前液体工质主要为水和乙二醇混合溶液(间接接触)、油(直接接触)。直冷是一种特殊的液冷。将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安装在电池系统中,制冷剂(R134a等)在蒸发器中蒸发并快速高效地将电池系统的热量带走。使用液冷系统的国内外典型车型有特斯拉、通用Volt、吉利帝豪EV、宝马i3(直冷)等。 相变材料的研发方向以石蜡复合材料为主。石蜡相变温度与电池最佳工作温度比较接近,并且成本比较低廉,但是石蜡热导率比较低。目前对于动力电池领域,相变材料冷却还处于开发阶段,尚未商业化应用。,P 12,液冷/加热系统原理图,特斯拉Model S液冷管路,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P 13,产品升级核心趋势二:加热器热泵化 引入热泵系统的主要动因是新能源汽车不能使用发动机作为稳定的热源来制热。 目前,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制热功能主要由PTC电加热器完成。当冬季行驶打开基于电加热的空调制热功能时,几乎一半的电量都用于制热,会大大降低电池的电量和行驶里程。用热泵系统制热则大幅提升行驶里程。应用热泵系统的代表车型:奥迪e-tron,荣威Ei5、大众e-Golf 、宝马i3。,热泵制热循环原理图,电装公司热泵系统产品,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P 14,产品升级核心趋势三:冷却泵电动化 汽车冷却水泵按照动力源分为机械水泵和电子水泵。 传统的水泵是由皮带或者链条驱动的,发动机工作水泵就工作,和转速成一定比例。电子水泵就是电子驱动的水泵,当冷启动的时候转速很低,仍可快速升温,并且降低能耗。 电子水泵能够按需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或纯电动汽车发动机及功率电子冷却系统以及涡轮增压进气的冷却提供体积流率。它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车企节能减排领域。,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汽车电子水泵,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P 15,产品升级核心趋势四:压缩机电动化 压缩机主要用于汽车空调系统。汽车空调系统起着制冷、供暖、通风等作用,一般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控制器等组成。 传统汽车压缩机的动力来源于发动机,当发动机熄火后,车内空调系统也会停止运转。而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由于动力类型发生变化,使用的压缩机必须采用涡旋技术,电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复杂,较传统压缩机价格明显。,汽车空调系统,电动压缩机工作原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P 16,3,热管理供应商重构市场份额,全球行业集中度高,巨头展开新能源热管理竞争 在全球热管理市场上,行业集中度较高,电装、翰昂、法雷奥和马勒四家企业占据了市场50%以上的份额。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传统热管理系统国际四大巨头正在积极谋求新的发展,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以抢占市场份额。,P 17,全球热管理系统四大巨头,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2016年热管理系统国际市场份额占比45%55%,电装、翰昂、法雷奥、马勒,其他,电装:最大的汽车热管理供应商,技术潜力强劲 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提供商,热管理占其营收的30%,是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近几年热管理板块增长稳定,2017年受汇兑损益影响收入下降。 电装在新能源汽车空调和电池热管理系统被应用于多款车型,具备非常强的技术潜力。 电装的热泵产品比电子加热器效率高62%,行驶里程多20% - 30%。,P 18,电装2017年营收拆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30.0%,25.7%,10.0%16.6%,8.3%,6.7%,1.4% 1,热管理系统动力总成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电气化系统电子系统小型电机非汽车行业(工厂自动化 /新业务)其他,1343.8,1409.9,1356.6,8006004002000,1000,14001200,电装热管理板块近几年增长情况(单位:亿日元)1600,2015,2016,2017,法雷奥:特斯拉热管理系统供应商,业务高速增长 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热管理占营收的28%,仅次于车灯业务,是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拥有空调系统、热管理系统、热泵产品等全面的产品组合。 热管理业务近几年高速增长,其中主要驱动力便是新能源汽车(PHEV/EV)热管理系统。 法雷奥是特斯拉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并与众多客户密切合作开发未来几代电动车,展示其在这一领域的先进技术能力。,P 19,法雷奥2016年营收拆分,法雷奥热管理系统营收增长(单位:百万欧元),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20%,24%,28%,28%,舒适驾驶动力总成系统热系统视觉系统,13.20%,14.00%13.80%13.60%13.40%,14.40%14.20%,0,5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45004000,2014,2015,2016,热管理系统营收,同比增长,马勒:收购贝洱、德尔福,积极转型热管理 马勒是全球知名的零部件供应商,2017年全球零部件排名16名。主要从事发动机系统、过滤及发动机外围设备、热系统与后市场四大业务。 2016年,马勒实现123亿欧元销售额,其中热管理系统收入43亿欧元,占比35%。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马勒集团积极向新能源热管理系统转型,开发全面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马勒接连收购贝洱、德尔福,积极转型热管理。,P 20,马勒2010年收购贝洱2015年收购德尔福,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35%,22%,马勒2016年营收拆分15%7%18%,3%,热管理后市场,动力系统及部件利润中心,过滤及发动机周边机电一体化部门,翰昂:汽车空调细分领域巨头 翰昂传统产品线包括空调系统、压缩机、发动机冷却系统及管路。为应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翰昂研发了电动压缩机、热泵空调系统等新产品,拥有电动车和混合动力全系列空调产品。 2016年,翰昂实现销售收入5.7万亿韩元,毛利润0.9万亿韩元,毛利率15.67%。,P 21,2014-2016年翰昂营业收入(单位:万亿韩元),2014-2016年毛利润及毛利率,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5.30,5.755.705.655.605.555.505.455.405.35,2014,2015,2016,16.80%16.60%16.40%16.20%16.00%15.80%15.60%15.40%15.20%15.00%14.80%,0.920.910.900.890.880.870.860.850.840.83,2014,2015,2016,毛利润,毛利率,P 22,4,国内热管理公司挑战国际巨头,公司下游配套客户,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P 23,银轮股份:强势打入吉利PMA平台热交换体系 公司热交换产品同时配套商用车、乘用车和工程机械市场。热交换器产销量已经连续十多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乘用车方面,公司已实现配套福特、吉利、长城、广汽等主流企业。2017年公司先后通过德国大众供应商审核、取得通用公司的全球采购合同。 公司战略布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公司目前已开发出前端模块、电池冷却器、电机冷却器、水冷板、水箱、PTC加热器等产品。,公司主要热交换器产品油冷器EGR冷却器,中冷器冷却模块,公司下游配套客户,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P 24,三花智控:老牌制冷企业,配套特斯拉量产车型 主要产品膨胀阀与贮液器2016年全球市占率分别高达16%和10%,客户覆盖全球一线空调系统商法雷奥与马勒等。公司新能源车热管理产品全面覆盖电子膨胀阀、换热器及电子水泵等,产品种类丰富,具备集成化能力,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公司是特斯拉、戴姆勒、沃尔沃、吉利、比亚迪与蔚来等一线车企一级供应商,客户资源优势显著。配套车型特斯拉Model 3规模量产,未来公司有望配套特斯拉更多车型。,公司主要热管理产品电子膨胀阀排水泵,热力膨胀阀微通道换热器,公司下游配套客户,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P 25,中鼎股份:受益于国际化布局,未来潜力无限 2017年,公司收购Tristone,目前形成冷却系统、降噪减振底盘系统、密封系统、空气悬挂及电机系统四大业务。目前公司新能源收入占比接近 10%,是业绩的重要贡献力量。随着电动化趋势越演越烈,公司有望在新能源零部件行业实现飞跃。 公司配套客户既包括上汽、吉利、比亚迪、蔚来等企业,此外公司成为宁德时代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内冷却系统减振类产品的批量供应商,未来增长空间很大。,公司主要热管理产品电池冷却系统胶管总成 发电机冷却出水铝管加热器阀门进水铝管总成 电池模块冷却进水铝管,公司下游配套客户,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P 26,松芝股份:国内最大的中大客车空调制造商 2016年公司生产中大客车空调52506台,在国内市占率约为27.8%,是客车空调领域的领跑者。在保持商用车空调业务优势的同时,公司积极向乘用车热管理聚拢,抓住江淮、长安、东南等自主品牌乘用车客户,并完成对大众、本田的体系认证,开始供货上汽大众。 公司积极开发涡旋式压缩机、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以及电池冷却系统、智能暖风系统等新产品,未来有望成为新能源热管理的系统供应商。,公司主要热管理产品蒸发器/加热器总成暖通空调总成,冷凝器芯体压缩机,公司下游配套客户,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P 27,奥特佳:成一汽大众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供货商 南京奥特佳是全球最大的涡旋式空调压缩机企业。2016年公司合计销售各类汽车空调压缩机共计758万台,在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使用的压缩机必须采用涡旋技术,奥特佳将借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快速发展压缩机业务。目前公司已通过PSA德国大众的供应商资质审核,将分别为一汽大众MQB电动车平台、德国大众MEB电动车平台车型供货,逐渐打开合资品牌的供应空间。,公司主要压缩机产品旋涡式压缩机定排量活塞压缩机,电动压缩机变排量活塞压缩机,公司主要水泵产品,公司下游配套客户,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P 28,西泵股份:积极布局新能源电子模块和热管理 2016年9月设立上海飞龙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电子和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技术研发工作,从而加快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业务布局和拓展。 目前公司电子水泵(含电控开关水泵)已实现对上海通用/北汽新能源等的批量供货,后续有望加大对国内主流合资车企的供货力度。公司涡壳产品已实现对博格华纳、菱重、丰沃等批量供货,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重要增长点。,公司主要热管理产品,公司下游配套客户,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P 29,腾龙股份:保持主业稳步增长,逐步布局新能源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汽车空调管路和热交换系统管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汽车节能环保零部件、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业内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法国标致雪铁龙汽车、神龙汽车、东风本田、广汽本田、沃尔沃、吉利汽车、上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比亚迪等多家国内外主要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国能汽车等国内新兴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企业,及法雷奥、马勒、翰昂、大陆、博世等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P 30,热管理行业国内上市公司的业绩与估值国内热管理行业上市公司可比估值表(单位:百万元),资料来源:XX证券整理,公司名称,营业收入,毛利率 净利率,归母净利润,YoY(2017-2018),PE,2017,2018E,2019E,2017,2017,2017,2018E,2019E,2020E,营业收入 归母净利润,2018E,2019E,银轮股份,4,323,5,241,6,405,26.16,7.94,311,413,522,634,21.23,22.22,18.48 14.58,三花智控,9,581,11,343 13,343,31.23,13.06,1,236,1,517,1,854,2,193,18.39,22.73,24.80 20.29,中鼎股份 11,770 13,758 16,043,28.40,9.80,1,127,1,336,1,580,1,811,16.88,18.51,15.73 13.30,松芝股份,4,172,5,033,5,898,28.25,9.15,366,402,485,-,20.63,9.71,10.57,8.76,奥特佳西泵股份,5,1842,666,6,0173,219,6,8323,830,21.4828.56,7.079.12,367242,487314,547391,593477,16.0620.76,32.7429.83,23.33 20.8013.98 11.2213.98 11.22,腾龙股份,904,1,113,1,432,35.07,15.31,131,157,198,262,23.10,20.36,25.7525.75,20.45,说明:公司业绩预测均为Wind一致预测,P 31,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 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