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铜箔轻薄化:当周期遇上创新.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行业 研究 Page 1 证券研究报告 深度报告 电气设备新能源 Table_IndustryInfo 锂电行业深度系列 二 : 锂电铜箔专题 超配 (维持评级) 2020 年 12 月 09 日 一年该行业与 上证综指 走势比较 行业专题 锂电铜箔轻薄化 : 当周期遇上创新 锂电铜箔轻薄化趋势明确, 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伴随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动力电池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锂电铜箔也在向高密度、低轮廓、超轻薄化、高抗拉强度、高延伸率等方向发展,应用薄型化铜箔可以 在提升电芯能量密度 同时减少锂电铜箔单位用量,性价比显著。目前行业 应用端以8 m 及以上 锂电铜箔向 6 m 及以下产品切换为主,已形成由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主导、一二线企业逐步跟进、 行业渗透率逐步提升的趋势。 轻薄化铜箔附加值较高 应用难度较大 , 龙头企业有望享受技术红利 锂电铜箔产品定价模式为“现货铜价 +加工费”,不同产品加工费根据市场行情、供需关系、技术要求、竞争关系等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加工费角度来看,双面光6 m 及以下锂电铜箔由于市场供应商较少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其加工费相对较高;对于下游锂电池企业,轻薄化铜箔应用对于涂布工艺及设备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轻薄化铜箔实际应用需要铜箔厂商与动力电池厂商共同推进, 率先实现高端产品量产 应用 以及产能扩张的行业龙头公司有望享受一段时间的技术红利。 行业需求整体向好产能 消化 加速 , 6 m 及以下产品竞争格局良好 据不完全统计 2020 年 中国锂电 铜箔行业 头部厂商 产能 将达到 16 万吨 , 整体仍然呈现产能 富余 趋势 ,但 6 m 及以下产品领域,伴随宁德时代等头部动力电池厂商装机量爆发性增长以及对轻薄化铜箔渗透率提升,其需求预计得到有效支撑,此外 锂电铜箔行业 偏重资产投入,产能扩建 周期较长大概 需要 2 年 , 预计未来 3 年 6 m 及以下产品 供需结构边际改善 。 投资建议:看好 轻薄型锂电铜箔发展前景,推荐技术领先的 龙头 企业 我们认为 伴随锂电铜箔轻薄化趋势加速, 拥有核心 技术 研发能力、产品性能领先、客户结构优异且获得资本助力的 锂电铜箔 公司有望率先在行业竞争中突围, 推荐关注 嘉元科技等 ,首次覆盖均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第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政策不达 预期;第二,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推进进程不达预期;第三, 轻薄型锂电铜箔 渗透率提升不达预期; 第四 , 产品 加工费 下行速度超预期 。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公司 公司 投资 昨收盘 总市值 EPS PE 代码 名称 评级 (元) (百万元) 2020E 2021E 2020E 2021E 688388 嘉元科技 增持 61.70 14253 0.82 1.88 75.2 32.9 资料来源: 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 相关研究报告: 2021 年电力设备新能源投资策略:碳中和大有可为,新能源响遏行云 2020-11-19 电新行业快评 -白宫易主新能源最受益标的分析 2020-11-08 电新行业快评 -美国民主党候选人能源政策解读 2020-11-06 风塔行业快评 -反倾销需要恐慌吗?十四五繁荣的国内市场才是绝对重心 2020-10-26 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点评:广东明确出资力挺海上风电, 15GW 盛宴谁是最大赢家? 2020-09-30 证券分析师:王蔚祺 电话: E-MAIL: wangweiqi2guose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0980520080003 证券分析师:居嘉骁 电话: E-MAIL: jujiaxiaoguose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0980518110001 独立性声明: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其结论不受其它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0.60.81.01.21.41.61.8D/19 F/20 A/20 J/20 A/20 O/20上证综指 电气设备新能源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2 投资摘要 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 锂电铜箔 作为锂电池关键辅材,受益于锂电池行业高速增长, 伴随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动力电池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锂电铜箔也在向高密度、低轮廓、超轻薄化、高抗拉强度、高延伸率等方向发展,应用薄型化铜箔可以在提升电芯能量密度同时减少锂电铜箔单位用量,性价比显著。目前行业应用端以 8 m 及以上锂电铜箔向 6 m及以下产品切换为主,已形成由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主导、一二线企业逐步跟进、行业渗透率逐步提升的趋势 。 我们认为伴随锂电铜箔轻薄化趋势加速,拥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产品性能领先、客户结构优异且获得资本助力的锂电铜箔公司有望率先 在行业竞争中突围,推荐关注嘉元科技等 。 核心假设或逻辑 第一,我们认为 动力锂电池行业将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2020 年是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元年, 欧洲市场依靠 “ 碳排放法规 +补贴政策倾斜 +传统整车厂发力 ” 将逐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 重要增长点,而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依靠 “ 政策刺激 +爆款车型推动 ” 也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 第二, 伴随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动力电池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锂电铜箔也在向高密度、低轮廓、超轻薄化、高抗拉强度、高延伸率等方向发展 。 第三,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 和 海外动力电池企业 目前轻薄型锂电铜箔 渗透率较低,伴随 电池要求提升其渗透率将迎来飞跃 。 第四, 锂电铜箔 技术持续快速进步,新产品享受较高技术溢价 。 第五, 轻薄型锂电铜箔供需结构改善预计较为明显 ,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 与市场预期不同之处 市场上认为 锂电铜箔 行业 整体供给过剩行业竞争格局不明朗 ,我们认为 伴随动力电池需求爆发以及轻薄化锂电铜箔渗透率提升 , 锂电铜箔行业将会出现轻薄化产品供需结构明显改善的趋势 。 市场上认为 锂电铜箔 未来面临价格下降、盈利能力下滑的趋势,我们认为行业轻薄化产品 未来仍将维持较快的技术迭代、新产品 将持续享受技术溢价,且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将更加凸显。 股价变化的催化因素 第一, 新能源汽车新车型推出、销量及政策超预期 。 第二, 轻薄型锂电铜箔 渗透率提升超预期 ,产品加工费回升超预期 。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第一,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政策不达预期; 第二, 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推进进程不达预期; 第三, 轻薄型锂电铜箔渗透率提升不达预期 ; 第四 , 产品加工费下行速度超预期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3 内容目录 锂电铜箔:当周期与创新的对撞 . 5 锂电铜箔的角色:负极集流体主材 . 5 轻薄、高性能化趋势明确,更新迭代筑壁垒,技术溢价明显 . 6 行业模式的讨论:重资产 +产品迭代 . 8 受益于动力电池红利, 轻薄化铜箔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 10 需求端:动力电池全球化元年趋势不改,拉动锂电铜箔行业增长 . 10 行业主要企业介绍 . 14 投资建议:推荐电池龙头核心铜箔供应商嘉元科技等 . 15 公司介绍 . 15 公司治理结构 . 16 历史业绩与同业比较 . 17 SWOT 分析 . 20 产能布局与规划 . 21 附表 1:嘉元科技财务预测与估值 . 25 国信证券投资评级 . 26 分析师承诺 . 26 风险提示 . 26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 . 2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4 图 表 目录 图 1: 18650 锂电池结构图 . 5 图 2: 电解铜箔分类情况 . 5 图 3:嘉元科技产品演变情况 . 6 图 4:嘉元科技主营业务产品结构变化 . 6 图 5:嘉元科技不同产品加工费情况(万元 /吨) . 8 图 6:嘉元科 技不同产品毛利率情况( %) . 8 图 7:锂电生箔一体机 . 9 图 8:电解铜板生产工序 . 9 图 9:嘉元科技铜箔成本构成( %) . 9 图 10:超华科技铜箔业务成本构成( %) . 9 图 1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和渗透率(辆, %) . 10 图 12: 2020 年 1-8 月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台、 %) . 11 图 13: 2019 年动力电池装机结构( %) . 11 图 14: 2020H1 动力电池装机结构( %) . 11 图 15: 2014-2020 中国各终端锂离子电池产量及预测( GWh) . 12 图 16: 2014-2020 世界各终端锂离子电 池产量及预测( GWh) . 12 图 17: 2013-2020 中国锂电池铜箔细分市场产量分析及预测(万吨) . 12 图 18: 2019-2024 全球锂电池铜箔 细分市场产量分析及预测(万吨) . 12 图 19: 2020-2024 中国锂电池铜箔需求与供给趋势(万吨) . 13 图 20: 2020-2024 中国锂电池铜箔 需求与供给趋势(万吨) . 14 图 21:公司主要产品演变情况 . 16 图 22:公司股权结构图( 2020/9/30) . 16 图 23:嘉元科技铜箔销售量(万吨) . 17 图 24:公司过去三年市场占有率( %) . 17 图 25:嘉元科技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变化情况(百万元) . 18 图 26:嘉元科技盈利能力变化( %) . 18 图 27:公司历史净资产收益率( %) . 18 图 28: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18 图 29:公司与诺德股份销售量比较(万吨) . 18 图 30:公司与主要同行的毛利率比较 . 19 图 31:销售费用率比较( %) . 20 图 32:管理费用率比较( %) . 20 图 33:研发费用率比较( %) . 20 图 34:财务 费用率比较( %) . 20 图 35: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20 图 36:存货周转天数 . 20 表 1:锂电铜箔性能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 6 表 2:各铜箔生产厂商产品及参数对比 . 7 表 3:不同生产工艺特点 . 8 表 4:不同厚度产品生产、性能及应用场景差异 . 10 表 5:中国头部厂商铜箔出货量预测(万吨) . 13 表 6:公司 2019 年细分销售情况 . 16 表 7:公司前十大股东( 2020/9/30) . 17 表 8:公司与主要竞争对手业务比较 . 19 表 9:公司在建产能(截至 2020 年 11 月 23 日) . 21 表 10:公司业务基本假设及业务拆分 . 22 表 11:嘉元科技盈利预测 . 23 表 12: FCFF 法对公司估值的测算(百万元, %) . 23 表 13: FCFF 针对折现率和永续增长率的敏感性分析 . 24 表 14:可比公司估值表 . 2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5 锂电铜箔 : 当 周期与创新的对撞 锂电铜箔 的角色: 负极 集流体 主材 铜 箔 作为锂电池的关键辅材 , 起着 负极活性材料载体与传导体 的作用 。 锂电池除了正极、负极、电解液与隔膜四大材料外,用于存放正负极材料的集流体也是重要辅材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形成较大的电流对外输出 。 铜箔和铝箔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氧化保护膜、质地较软有利于粘结、制造技术较成熟、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 被选择作为锂电集流体的主要材料,其中正极电位较高铜箔的容易发生嵌锂反应因此多采用铝箔,而负极电位低铝箔 已形成锂铝合金因此一般采用铜箔。从工艺上看, 负极活性物质由负极活性物质碳材料、导电剂、 粘合剂均匀混合后,涂覆于铜箔集流体表面,经干燥、辊压、分切等工序,制得负极电极,因此对于负极来说 铜箔的质量对负极制作工艺及电池性能有很大影响 ;从成本占比看,按照铜箔厚度和电池材料不同,锂电池单位耗用铜箔量 700-900 吨 /GWh 测算,铜箔在锂电成本 中 的占比在 5%-8%左右。 图 1: 18650 锂电池结构图 资料来源: 新能源资讯网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整理 和标准电解铜箔相比,锂电铜箔体现在轻薄化 、抗拉强度 以及表面处理 等 。 电解 铜箔一般将铜料经溶解制成硫酸铜溶液,然后在专用电解设备中将硫酸铜液通过直流电 电沉积而制成原箔,再对其进行粗化、固化、耐热层、耐腐蚀层、防氧化层等表面处理,最后经过分切、检测后得到制成成品。 锂电铜箔核心技术主要体现为锂电铜箔厚度、单位 面积质量、抗拉强度、延伸率、粗糙度、抗氧化性等技术指标。 图 2: 电解铜箔分类情况 资料来源: 嘉元科技招股说明书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整理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6 表 1: 锂电铜箔性能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铜箔性能指标 直接影响 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间接影响 厚度 铜箔的厚薄程度 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 抗拉强度及伸长率 铜箔断裂或裂缝 影响负极制作的成品率、可操作性电池容量、内阻和循环寿命等 表面粗造度(轮廓) 负极活性物质在铜箔表面的附着力 影响到电池内阻和循环寿命等电池性能 表面质量 负极活性物质在铜箔表面的附着力 对电池容量、内阻、循环寿命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厚度均匀性 负极涂敷活性物质的质量的波动 对电池容量和一致性产生直接影响 抗氧化性及耐蚀性 铜箔氧化膜的厚度,耐腐蚀性 影响电池内阻、电池容量等 孔隙率 负极活性物质在铜箔表面的附着力 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 资料来源: 嘉元科技招股说明书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整理 轻薄、高性能化 趋势明确, 更新迭代筑壁垒 ,技术溢价明显 锂电铜箔轻薄化大势所趋,目前处于 6 m 及以下 渗透率大幅提升阶段 。 伴随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动力电池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 锂电铜箔也在向高密度、低轮廓、超轻薄化、高抗拉强度、高延伸率等方向发展 ,应用端以 8 m 锂电铜箔向 6 m 切换为例,应用薄型化铜箔可以直接提升电芯 3%-5%能量密度 。 而生产端 以科创板上市公司嘉元科技为例,公司产品从 2001 年的单面毛 35 m到 2018 年的双面光 6 m 极薄铜箔,再到 2019 年的 5 m 和 4.5 m 极薄铜箔,整体上轻薄化趋势非常明确 ,从 2016-2018 年公司营收结构可以看到,双光 6 m锂电铜箔的占比分别为 0/0.01/19.64%,而双光 7-8 m锂电铜箔的占比相对稳定, 8 m 以上锂电铜箔占比逐年下降分别为 30.09/11.64/6.86%,到 2019 年根据公司年报显示 6 m 及以下的产品销售量达到 11133.57 吨,占比达到 64.44%,大于 6 m 的产品销售量则为 6145.11 吨。 图 3: 嘉元科技产品演变情况 图 4: 嘉元科技 主营业务产品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 嘉元科技招股说明书,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资料来源: 嘉元科技招股说明书, WIND,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而从 规模化生产的角度,产品间代际 参数具有一定 提升 。 目前 锂电铜箔 主要的特点是: 1、厚度非常薄,以满足锂离子电池的高体积容量要求;通常厚度多在8-12 m 之间; 2、与负极活性材料层的粘合强度高,表面能均匀地涂敷负极活性材料而不脱落; 3、化学与电化学性能稳定(抗氧化),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4、0 0.0119.6463.66 71.9866.7430.09 11.646.866.25 16.38 6.76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6年 2017年 2018年双光 6um 双光 7-8um 8um以上 标准铜箔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7 电导率高; 5、成本低,从而尽可能的降低锂离子电池成本。 从目前国内各大厂家的产品来看,嘉元科技、诺德股份、超华科技均掌握了 6 m 的量产技术,嘉元科技和诺德股份 6 m 以下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而海外 古河电气、 LS 美创和三井矿业主要集中在极薄铜箔领域,其产品单位面积质量、抗拉强度、延伸率具有一定优势。从同一厂商不同代际产品对比来看,伴随厚度降低产品的单位面积质量、延伸率、粗糙度均有提升,部分产品抗拉强度提升明显 。 表 2: 各铜箔生产厂商产品及参数对比 嘉元科技 规格 厚度( m) 产品类别 单位面积重量(质量)( g/ ) 抗拉强度( MPa) 延伸率( %) 粗糙度:光面 Ra( m) 粗糙度:毛面 Rz( m) 恒温( 140 摄氏度 /15min)有无氧化褪色。 2001-2003 年 35 单面毛 280 295 300 6.0 0.43 4.0 无 18 145 155 280 5.0 0.43 4.0 2005 年 15 双面光 135 145 300 6.0 0.35 3.5 12 105 115 300 3.0 0.35 3.5 10 95 100 300 5.0 0.35 2.5 2006- 2007 年 9 85 90 300 4.0 0.35 2.0 2008 年 8 75-80 330 4.0 0.3 2.0 7 70-75 330 4.0 0.3 2.0 2018 年 6 53-57、 50-55 330、 400 3.5 0.3 2.0 2019 年 5 43-47、 43-47 330、 400 3.0 0.3 2.0 4.5 38-42 300 3.5 0.3 2.0 诺德股份 掌握 6m 极薄铜箔规模化生产 ,研制成功 4m 锂电铜箔并实现终端试用 超华科技 具备 6m 锂电铜箔量产能力 古河电气 6 54 320 7 5 45 360 3 LS 美创 3-5 JX 日矿 9 500 7 550 6 450 三井矿业 1.5-5 资料来源 : 嘉元科技招股说明书,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优质产品享受技术溢价。 锂电铜箔产品定价模式为 “ 现货铜价 +加工费 ” ,不同产品加工费 根据市场行情、供需关系、技术要求、竞争关系等 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加工费角度来看,以嘉元科技为例,双面光 6 m 锂电铜箔由于市场供应商较少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其加工费相对较高, 18-19Q1 的加工费均在 5 万元 /吨以上;而 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更薄的 双光 7-8 m 与双光 8 m 以上锂电铜箔相比加工费反而较低, 18-19Q1 加工费仅为 3.2 万元 /吨 +,从时间维度看,伴随行业产能扩张以及产品工艺成熟,同代产品加工费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其中双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8 光 6 m/双光 7-8 m/双光 8 m/标准铜箔的加工费在 2018-2019Q1 期间分别下降了 2.7%/2.6%/-5.4%/6.0%因此率先实现高端产品量产以及产能扩张的行业龙头公司有望享受一段时间的技术红利。 从 单品毛利率角度看,由于铜箔生产企业向上游采购同样采取“现货铜价 +加工费”模式,铜价波动对毛利影响不大,毛利率相对稳定,同样受工艺以及供需等因素影响, 6 m 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产品,标准铜箔毛利率相对较低。 图 5: 嘉元科技不同产品加工费情况 (万元 /吨 ) 图 6: 嘉元科技 不同产品毛利率情况( %) 资料来源: 嘉元科技招股说明书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资料来源: 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行业模式 的讨论:重 资产 +产品 迭代 锂电铜箔环节属于 偏 重资产投入, 产能扩建需要 2 年 周期 ,资产周转率偏低 。锂电铜箔生产经历了早期延压工艺后进入电解铜箔时代, 工艺和成本有所下降。按照嘉元科技和诺德股份的募投项目 来看,目前锂电铜箔的全投资成本在 7.4亿元 /万吨左右,其中固定资产约为 6.5 亿, 预计能贡献销售收入 7-8 亿元 ,在动力电池各环节生产中属于偏重资产行业。而从投产周期来看,虽然部分设备可通过升级改造实现新产品生产,但新产线投产周期较长,普遍需要 2 年时间,叠加产品升级迭代速度加快,产品结构上已形成短期供需不匹配情况。 表 3: 不同生产工艺特点 时间 公司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 设备费用 项目建设时间 2019 嘉元科技 5000 吨高性能锂电铜箔生产线 3.72 亿 2.94 亿 24 个月 2018 诺德股份 25000 吨锂电铜箔项目 18.12 亿 - 36 个月 2017 超华科技 8000 吨高精度电子铜箔工程(二期 5000 吨) 4.23 亿 24 个月 资料来源 : 公司公告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整理 产能 制约因素包括设备 -环评,以及工艺积累。 在电解铜箔的制作过程中,工艺技术对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工艺技术主要体现在对电解液及添加剂的选型、工艺配方、操作方法、生产设备及生产过程控制有着特殊要求。 1、电解液及添加剂控制技术 , 添加剂的最重要功能是细化晶粒的整平作用,此外有降低电极与溶液间的表面张力、改善电解液对电极的表面湿润性等作用 ,高质量的铜箔 必须严格控制电解液、添加剂中的各种技术条件,例如: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电解液的 PH 值、电解液的洁净度和添加剂的选型、配方,这是一个长期工艺积累的过程,具备先发者优势; 2、生箔设备组合技术 , 高性能铜箔对于生箔设备中阳极板、阴极辊的材质、设备加工精度及一致性有着较高要求。 当前锂电铜箔主要采用辊式阴极、不溶性阳极以连续法生产电解铜箔,生产 工序共三道:前段熔铜系统、中段生箔系统、后段表面处理和产品分切, 以最核心的阴极辊为例,目前国内只有 3 家企业能够成熟量产。 2015 年之前国内大部01234562016 2017 2018 2019Q1锂电铜箔双光 6um 锂电铜箔双光 7-8um 锂电铜箔双光 8um以上 标准铜箔-40-30-20-10010203040502016 2017 2018 2019Q1锂电铜箔双光 6um 锂电铜箔双光 7-8um锂电铜箔双光 8um以上 标准铜箔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9 分铜箔企业主要靠进 口日本设备,其阴极辊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但价格昂贵且交货周期长,从目前来看进口设备交货周期普遍在 18-24 月左右。 3、生产过程控制 ,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电解液中铜、酸浓度处于动态变化,生产过程中需要及时监测电解液中铜、酸浓度并进行实时调整,从而保证控制在最佳浓度范围内。此外,在电解铜箔的后处理工序中,为保障产品质量,需要对进入表面处理工序的原箔进行不 同功能特性处理及全面检测。 此外,电解铜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等污染,伴随国内外环保意识强化,环评周期较长,环节严格复杂。 图 7: 锂电生箔一体机 图 8: 电解铜板生产工序 资料来源: GGII,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资料来源: 嘉元科技招股说明书,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成本结构中直接材料以及制造费用占比较高, 产品结构与 规模效应是决定盈利能力的关键。 铜箔的生产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与制造费用构成,直接材料包括铜线、化学试剂等,制造费用包括电费消耗、固定资产折旧、机物料消耗等。其中直接材料中铜线成本占比普遍超过 95%,会受铜价波动而变化;而制造费用中的 电费消耗根据产品结构不同略有差异,以嘉元科技为例其中生产双光 7-8 m 的标准耗电量为 6636.22 度 /吨,而单面毛、双面毛、双面粗铜箔标准耗电量高于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