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学生求职指南.pdf
2019 年 大学生就业 景气度 1.41,就业 需求 大于 供给 中介服务 行业 对 应届生最友好, 医药生物 行业持续繁荣 应届生 在 技工 /操作工 、 销售 类 岗位有更多机会 实践经验成 求职法宝 ,“慢就业” 心态 趋势犹存 现实比 理想骨感, 大学生 就业辅导质量有待提升 智联招聘 2019 年大学生求职指南 内容提要: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高达 834 万, 与 2018 年相比增加了 14 万,再创历史新高。目前国内就业景气度承压,求职竞争日趋激烈。 大学生 就业问题不仅 受到国家 层面的高度关注,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门 话题 。 智联招聘 根据春季 招聘旺季的 在线 招聘 大数据 , 结合 88150 名 应届生的调研数据, 立体化的呈现出今年应届生 就业 的景气度、 就业 心态及就业特征。 重要发现 2019 年大学生就业景气度指数为 1.41,较 2018 年的 1.54 小幅下行 就业形势最好的行业依然是中介服务, CIER 指数比去年同期 进一步提 高 至 3.59 技工 /操作工 就业景气度最高 , CIER 指数为 17.60, 呈现 “用工荒”的 局面 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大学生就业景气度 较高,且 高于去年同期 20-99 人 规模的 企业 CIER 指数达到 0.78, 排在首位 大学生就业压力有所增加,求职状态更加积极 “慢就业 ”现象加剧,部分应届生逃避就业挑战 “海投”人数明显下降, 95 后求职目标更加精确 要高薪但更爱学习, 95 后求职最看重职场进步空间 就业心态更开放,创业型公司进入 大学生 视野 offer 获取数同比下降,求职失败主要源于心态迷茫 签约率同比小幅上升,未签约主要因为薪水落差 期望与现实存在偏差,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报告正文 一、 大学生就业形势大数据解读 与社招 群体 不同 ,大学生普遍缺少工作经验, 实操能力 需要培养, 企业对 这一群体的招聘条件会更加严苛 ; 而作为求职者本身, 因 缺少社会阅历和 经验 积累,也导致心态迷茫, 缺少 求职技巧等问题。 中国领先的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 基于 春节后 3 个月 招聘旺季的 全站大数据分析 2018 年 、 2019 年大学生 的就业 景气度,揭示 今年大学生 的 就业特征 。 1、 2019 年 大学生就业 景气度走低 2019 年,大学生就业景气度指数 ( CIER 指数 ) 为 1.41,较 2018 年的 1.54 有 走低趋势 。 相当于每个大学生 面对 1.41 个 招聘 人数需求 , 整体就业选择依然 相对 宽松 。 具体来看, 2019 年 春节后 3 个月 针对大学生的 招聘 需求 人数 同比 2018 年 同期下降了13%, 求职人数 同比 下降 5%。 需求人数 降幅 大于 求职人数是导致 大学生 今年就业景气度下降的原因。 2、 中介服务业景气度最高, 且涨势 喜人 , 医药生物行业 值得关注 上表反应的是 2019 年 大学生 在不同行业的就业景气度情况。就业形势最好的行业依然是中介服务, CIER 指数比去年同期高 3.59, 涨势迅猛 。 从供需两侧来看,这一行业的需求人数同比上升 25%,求职人数下降了 21%,中介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持续释放招聘需求,但不管是应届生还是社招群体,都对这一行业的就业体验认可度不高,投递行为不积极。此外,教育培训、 医药 /生物工程 、 房地产 /建筑 /建材 /工程 、 互联网 /电子商务 等 行业的应届生就业景气度都名列前茅,但 值得 注意 的是, 互联网 /电子商务行业的就业景气度有小幅同比下滑,源于这个行业需求人数同比 下降了 32%, 投递 人数同比下降了 11%。 在就业景气度最差的 十 个行业中,航空 /航天研究与制造、 跨领域经营 、能源 /矿产 /采掘 /冶炼等行业针对应届生的就业景气度较差, 且 十个 行业 的景气度普遍低于去年,仅 办公用品 及设备行业 景气度 有小幅上升 。 ( 1)中介服务行业持续释放需求 近年来,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中介服务行业出于 自身发展也十分 渴求人才 ,由于这一行业 现阶段 招聘门槛不高, 因此对 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接纳程度也比较高 , 今年 该行业的企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 25%。 需求上涨 的 同时 ,在这个行业求职的大学生数量却在减少,2019 届 应届生投递中介服务行业的人数同比减少 21%。 这一 极端的供需关系导致 人才缺口进一步拉开 , CIER 指数较去年进一步提升,从 6.23 提升至 9.82。 智联招聘建议 , 作为招聘方应该考虑如何优化 雇佣关系 来吸引人才的关注,该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职业发展速度快,但也急需从传统的中介思路向顾问式服务转型,为知识型人才提供更多的施展空间。 ( 2) 互联网行业 回归理性,应届生 求职 应避免“扎堆” 互联网行业连续 几个季度就业景气度遇冷,在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方面也不 例外 的 同比 下滑 , CIER 指数从去年的 3.35 降至今年的 2.54, 排名跌至第 5 位。 智联招聘的调研数据显示, 2019 年应届生择业 时,互联网 /电子商务 行业依然是 吸引 最多求职者的行业 。 目前, 互联网行业 依然 被贴上高薪、福利好、 文化 开放的标签, 依然是 求职者 的首选, 尤其 是大学生群体,在选择职业时容易盲目 追热 , 缺少理性 决策 ,更容易出现“ 扎堆 ” 现象 , 因此 高校或 社会机构也应该给这一人群 提供 更全面的就业信息咨询,引导人才合理向 人才紧缺的 实体经济 领域 流动。 ( 3) 外包服务行业 值得关注 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 受益于服务 经济 的带动,同时符合灵活用工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 倾向于 把非核心业务 外包, 从而提高内部团队的工作能效并节约成本。 外包服务 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持续释放 工作机会 ,针对应届生而言,外包服务行业 CIER 指数 从去年春季的 1.85 上升至 今年的 1.97。需求人数 增长 11%,求职人数增长4%,呈现出双向繁荣的态势。 当前的 外包服务市场中以 信息 技术为主, 这类 公司承接的项目种类丰富且实操机会多,是应届生 快速 积累经验的 好 平台 ,拥有信息技术 、人力资源、财会等技能的毕业生不妨多关注这个行业的机会。 3、应届生在销售类岗位容易就业 ; 管理类岗位 竞争 存在挑战 上表反应的是应届生在不同 职业 的就业 景气度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 技工 /操作工 , CIER指数为 17.60, 呈现出“用工荒”的 局面 ,这一岗位针对应届生的需求同比上升 37%,投递人数同比上升 7%, 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速度。 除此之外, 销售类岗位在就业景气度前十的职业中比较集中, 如 销售业务、 客服 /售前 /售后 技术支持、销售管理等, 这类 对经验 、 技能 要求 不高的岗位更容易向应届生开放。 值得 关注的是, 社区 /居民 /家政服务 、物流 /仓储这两个 职位就业景气度较去年涨幅较大, 与 技工 /操作工 性质一样,这类 传统观念中偏 “ 蓝领 ” 属性 的岗位 , 在大学生这一知识型人群中普遍不 受 青睐, 但 服务业的发展让这类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攀升,导致应届生在这一领域供不应求的现象加剧。 高校等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指导 , 减轻当前存在的就业岗位歧视 , 应以实现自身价值为导向 。 四、民营 、合资 企业景气度走高, 民营企业成 应届生就业大本营 上图是 2019 年 大学生 在不同企业性质的企业中就业景气度对比。其中,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大学生就业景气度 较高,且 高于去年同期 ,分别为 0.87、 0.83 和 0.56,其中, 民营企业的需求人数同比上升 3%, 投递人数却在下降。 今年 大学生就业景气度明显低于去年的是上市公司, CIER 指数 从 0.78 降为 0.33; 其次 是国企, 国企在需求人数下降 19%的 基础上, 投递人数却 增加了 5%。 五、 小微企业 持续释放 就业活力 上图反应的是应届生在不同企业规模中的就业景气情况。整体来看,小微企业的应届生就业 景 气度较高。其中, 20-99 人 规模的 企业 CIER 指数达到 0.78 排在首位 。 万人以上规模的 超大型企业今年 CIER 指数虽然 不是最低,但 下降幅度较大 ,针对应届生 的 需求人数 同比下降了 37%, 而求职人数却上升了 11%。 从应届生的就业意愿来看,更多的求职者涌入了规模较大的企业, 但 20 人以下 的 微型企业 的应届生求职人数却在腰斩,这类企业对 应届生的 吸引力依然 不足 。 二、 大学生求职认知 及 心态 调研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高达 834 万, 同比 201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 14 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求职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 更激烈的竞争也让大学生的求职心态持续发生变化。 1、 就业难度感知略有上升 根据调研结果, 2019 应届毕业生对就业难度形势的感知较去年更加凸显,认同就业形势有难度的比例为 88.10%, 较去年同期上升 5.30 个百分点 。 具体来看, 39.56%认为“很难,就业形势严峻”, 48.54%认为“有难度,但还可以接受”, 7.41%表示就业难度“一般”,认为就业“一点也不难”的占比仅为 1.54%, 2.95%表示“不清楚”。 2、 “慢就业 1”现象加剧,部分应届生逃避就业挑战 在参与本次调研的 2019 应届毕业生当中, 80.22%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同比 2018 年基本持平; 8.00%的大学生选择慢就业, 较去年同期上升 1.01 个百分点 ; 7.11%的大学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 较去年同期上升 2.13 个百分点 。虽然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求职大军当中,但选择逃避就业压力的毕业生占比也在缓慢上升。 1慢就业是一种新现象,主要是指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 此外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占比为 2.40%, 较去年同期下降 2.38 个百分点 ; 1.05%的大学生选择出国继续学习, 较去年同期下降 1.58 个百分点 。可见高校毕业生们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趋于 谨慎,就业仍是 2019 应届毕业生的首选。 从不同学校类型的数据来看,非双一流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要明显高于双一流院校 2,双一流院校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占比为 75.97%,而非双一流院校的就业占比高达 82.33%,双一流院校拥有更好的 教育资源 ,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去向的选择上也 更加多元, 双一流院校毕业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占比为 8.96%,出国继续学习的占比为 3.49%,创业的占比为2.95%,均高于非双一流院校的数据。 2双一流院校: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 137 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 所( A 类 36 所, B 类 6 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95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