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pdf
2019年跑马圈地时代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 研究报告2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前言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报告起源教育信息化似乎是一个古老而众所周知的术语。抽象来看,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和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并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定义点。具象而言,早期一提到教育信息化我们可能想到的是多媒体教学,现在一提到教育信息化业内人士可能想到的是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等,但是它们具体是指什么我们还是无法宣之于口。因此本文试图从更加具象化(如教育信息化企业的服务场景和 服务 链路等)的角度出发,希望帮助大众理解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包含了哪些内容,对我们教育教学活动有哪些影响,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表现出哪些特征,以及未来教育信息化赛道又将如何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深知,报告有很多不足,但我们仍然希望该报告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对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宏观认知与理解,正式行业宏观现状,共同推动行业发展。现阶段,中国教育信息化 4000亿元的市场中,部分 A股上市企业的教育业务营收占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的比重不足 5%,市场极度分散。面对这样一块大蛋糕,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掀起了一场跨赛道竞争、组团竞争的快速圈地运动,市场加速洗牌期即将到来。报告结构此报告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此报告的框架和主线,具体如下:1、教育信息化市场为什么会发展?2、教育信息化市场天花板有多高?3、教育信息化市场主要玩家和由玩家所构成的服务链路大致是什么样的?4、教育信息化市场有什么特征?5、教育信息化企业未来需要关注哪些变化?3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摘要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呈现出市场体量大、市场高度分散、地域性强的特点,垄断型企业尚未出现意味着市场可供攫取的空间非常大,各领域企业伸出触手开始圈地。4现阶段教育信息化行业处于缓慢平稳增长期,企业间竞争加剧的同时合作也不断深入。新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升级、 C端用户付费市场的拓展等都是刺激行业快速增长的机会点。5教育信息化 2.0时代,教育相关政府 /学校以更开放的姿态对待社会各类业态的进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同时 2.0时代希望将 1.0时代买来的设备用起来,收集并实现各类数据的连通,以 数据为 驱动 来 提升教学效率 和 体验。1教育信息化市场产业链上各服务环节的界限趋于模糊,但上中下游市场特点明显:上游重资产,中游重渠道,下游重效率和体验。3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4300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大约贡献了 70%-80%的份额,国家拨款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SMS24宏观 环境 :坐享天时地利人和之势 1市场空间:四千亿的市场等待被分割 2产业链条:要产品要服务更要有渠道 3市场特征:多方混战,各 显 “神通” 4发展启示:摸索新一轮市场增长点 45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教育 信息化行业研究 的必要性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教育行业 to C市场重点在于满足 C端用户对 “ 效果 ” 的满意度 , 而 to B市场则更加强调帮助企业客户 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 、 降低运营成本 。 作为与 to C截然不同的市场 , 教育信息化行业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逻辑 , 对其开展系统性的研究也极具必要性 。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已经明确成型且处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 , 各类玩家纷纷通过投资 、 并购 、 战略合作等形式整合并最大化输出自身资源 , 进而为学校 、 政府 、 教育机构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 占领更大的市场 。 因此针对教育信息化市场的研究需更加关注企业的服务链路及其周边潜在机会 , 分析业内重点企业的布局和运营思路 , 帮助市场玩家或待进入的企业了解行业重点竞争领域 、 洞悉行业发展动态 , 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从 需求端 看 , 50.7万余所学校 ( 含学前教育 ) 、 2.6亿余在校生 ( 含在园人数 ) 和 1600余万在校老师 , 对信息化的需求庞大且持续 。从 供给端机会 看: 1) 硬件产品会随着技术升级而进行产品迭代; 2) 软件及服务产品随着服务场景的深化 、 数据分析技术优化 、 与 AI技术的深度融合而有更多可供挖掘的个性化的 、 定制化的服务类型; 3) 内容方面 , 新增科目知识体系的合作开发 、 原有科目知识图谱的建立与抽象等都是潜在机会; 4) B端提供服务后 , 潜在的 C端流量入口已经占据 , 对C端付费市场的挖掘仍充满想象空间 。从 B端到 C端研究的转变市场成型且进入发声期市场空间大,潜在机会多6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报告的聚焦点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的信息化是本报告关注的重点本报告研究对象界定注释:图中绿色部分 为 本报告研究对象,即:包括教学活动信息化和办公管理信息化。来源: 艾瑞咨询研究院 自主研究及绘制。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教研 管理教学管理教务管理教学系统:直播、录播、双师、翻转课堂作业 /组卷系统 考试 /测试系统批改 /阅卷系统 教学评价系统考务管理选课排课课程签到教学 活动相关 管理招生系统 入学管理系统家校互动系统 非教学活动相关管理人员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通讯管理系统校园生活管理系统教师管理 学生管理 其他教职工管理教具、实验仪器、体育器材等管理图书管理 多媒体网络及设备管理电子邮件 即 时通讯 传达室电话 /传真订单管理供应商管理 校园一卡通校园活动 /网站群 /校友联络中心校园安全办公管理信息化教学活动信息化云服务器群 云存储 云交换服务器群 云基础应用网络与安全信息资源数据服务 开发互通 运维支撑平台7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管理教育 信息化的主要层级结构科学技术司和电教馆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部门教育信息化教育部司局 机构(内设机构) 直属单位科学技术司财务司发展规划司政策法规司电教馆信息中心科技发展中心经费监管中心教科院下设各省、市、区县相关部门社会各协会,如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等下辖 管理 领导管理政策制定及推动方主要执行方参与并推动方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层级结构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8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主要客户类型体制内学校是主要客户,体制外培训机构对体制内学校教育信息化起补充促进作用来源: 艾瑞咨询研究院 自主研究及绘制。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客户类型各类教育信息化服务商(硬件设备 /软件及服务 /内容服务 / 综合类服务供应商等)本科院校中职院校高职院校普通学校幼儿园相关政府部门语言学习高等教育职业培训K12教育早幼教素质教育体制内学校及政府部门 体制外教育培训机构体制 外教育培训机构离市场近 , 对新兴技术和服务的态度开放性更高 , 其教育信息化脚步快 , 对教育信息化相关服务内容和方式具有引领作用 , 而且能向体制内学校和相关政府部门传递成功经验 、 教学内容 、 先进技术9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主要服务 类型软件 /技术服务和内容服务是目前最为活跃的两种服务类型现阶段教育信息化企业主要有四种服务类型: 1) 硬件 提供 商; 2) 教务管理软件 /技术平台 提供 商; 3) 教学管理软件或教学内容 提供 商; 4) 补充性的课程解决方案 提供商 。 第一种和第二种侧重于教学 、 教务线上 化 , 得益于政策自上而下的 推动 , 市场发展快且相对成熟 , 行业 主流玩家多具有成立时间长 、 具有政府背景或母公司支持的企业 。 第三种和第四中则是将服务场景拓展至教学过程中 , 多为创业公司在不断摸索 , 向学校 ( B端 ) 或学生 /家长 ( C端 ) 收费是其主要业务展开逻辑 。 第三 、 四种模式主要有三个问题:其一 , 服务对象涉及老师 、 学生甚至家长 , 不同用户在需求 、 使用习惯 、 使用目的等方面有所不同 , 但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 , 企业需要考虑开发成本 、 开发周期和差异化竞争等因素;其二 , 受政策影响大 ,企业的业务逻辑可能因为政策不向好而停滞 , 甚至终止;其三 , 如何为 C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收费需要不断摸索和验证 。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企业的主要服务类型面向学校 /政府 /机构售卖硬件设备提供智慧黑板、投影仪、电子白板、电子书包、教育照明等设备提供教师教学及管理、学校和家长沟通相关的软件或技术面向学校 /政府 /机构售卖教务管理软件 /技术平台面向学校 /政府 /机构以 收费 /免费 形式提供教学软件或教学内 容面向学校 /政府 /机构提供 补充性的课程解决方案覆盖教 -学 -练 -测 -评等场景,如组卷、题库、智能阅卷等提供师资培训、教材、课程内容、评价体系等资源服务类型 主要服务内容 主要功能 典型企业 盈利模式希沃、鸿合、北京文香、奥威亚、现代中庆等实现多媒体教学、直播、录播等功能向 学校 /政府 /机构收费向学校 /政府 /机构收费实现家校互动、教学及教务管理线上化科大讯飞、佳发教育、立思辰、天喻信息、全通教育等将学校或者政府作为渠道,向 C端用户收费是主流,但具体实践形式还在摸索和验证以一起作业、爱学习、洋葱数学等创业公司为主,也有科大讯飞、清睿教育等上市企业提供教育教学软件或者教学内容寓乐湾、编程猫等定位于一些新兴的课程领域的企业为主丰富教学内容,补充新兴课程领域的不足10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宏观发展路径国内教育信息化基本完成了基础的办公管理信息化 , 开始向教学活动信息化发力 , 重视新兴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来源 : 艾瑞咨询研究院 自主研究及 绘制。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网络化 数字化 集成化、智慧化信息化建设驱动发展期 信息化应用驱动发展期1978-1999年2000-2010年 2011-2018年 2018年 未来 介绍和翻译国外先进多媒体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 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教学兴起 学校开始重视多媒体教学硬件配置的实施 为多媒体教学积累理论经验 推动教育信息化网络搭建及基础硬件普及,学校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基础教务管理,少部分学校开始多媒体教学 2000年全面实施“校校通” 正式发布实施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 基础网络设施 获得 较大提升,初步形成了基础教育资源库 考试成绩、大学课程选择等多方面教育信息化步入人们视野 多媒体教学已较为普遍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明确指出要坚持“应用驱动”的工作方针 学校开始完善校园网络环境,配备升级新的硬件产品,如交互式电子白板 普及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建立教育资源中心 作业系统、考试系统、选课系统等服务教学活动的系统出现并为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服务 洋葱数学、爱学习等提供教学内容的企业相继出现 直播、翻转课堂、双师等新的教学方式逐步出现并普及 教育 信息化由 建设向应用转变,整体集成化的教育信息化系统开始 雏形 教育 信息化 2.0行动计划 教育云平台 5G AI+教育 VR/AR+教育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全国 教育基础数据 互通 评估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个性化规划学习路径、推荐学习内容、 教学及管理效率提升发展阶段重点事件主要成果教育信息化萌芽阶段 教育 信息化快速发展阶段 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阶段办公管理信息化 教学活动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