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治理下一站.pdf
中外对话内部交流刊物是“ 中外对话”网站文章的精华。 我们从网站上精心挑选 了趣味盎然而极富挑战性的深度报道以及展现科技进步的新闻信息, 方便与您的交流。 欲阅读更多精彩的文章, 请您登陆“ 中外对话”网站 ( chinadialogue )。 “ 中外对话”网站以中国前沿环境记者撰写的文章、对国际知名人士的访谈以及对 全球重大问题的深入报道为主要内容, 通过网站, 您可参阅每日全球环境新闻、赏析高 质量的文章和参与“ 零语言障碍”的讨论 ( 双语发布) 。另外, 通过全球双语志愿者的帮助, 您还可以在线与英文读者顺畅进行跨文化交流。 在那里, 您可以提出疑问、挑战专家观点、贡献您的知识和了解他人独到的见解。加入讨论您就走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总 编 伊莎贝尔希尔顿 有关供稿请联系: ideaschinadialogue (English) ideaschinadialogue(中文) 有关在经济上支持中外对话请联系: supportchinadialogue 有关获得与中外对话进行合作项目的信息请联系: lushan.huangchinadialogue 有关咨询中外对话实习或者工作信息请联系: lushan.huangchinadialogue 有关咨询加入中外对话志愿者翻译员请联系: volunteerchinadialogue For editorial submissions, please contact: ideaschinadialogue (English) ideaschinadialogue(中文) For information on how you can support chinadialogue financially, please contact: supportchinadialogue To receive information on chinadialogue partnership programmes, please contact: lushan.huangchinadialogue To enquire about internships or jobs at chinadialogue, please contact: lushan.huangchinadialogue To enquire about joining chinadialogues network of volunteer user-comment translators, please contact: volunteerchinadialogue英国人,国际新闻工作者, BBC 资深主持人,卫报 专栏作家,并曾为全球多家知 名媒体撰稿。她是一位中国问 题专家,同时担任英国皇家国 际关系学会和英国皇家人文学 会会员。2006年,她主持创立 了“中外对话”( . chinadialogue )双语环保 网站。 Isabel Hilton, editor and founder of chinadialogue, is a London-based international journalist, a former BBC senior broadcaster and a columnist for The Guardian. She is an expert in Chinese affairs, a member of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 In 2006, she set up the bilingual website (chinadialogue) focusing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issues. 关于“中外对话” “ 中外对话”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 以伦敦、北京、德里和圣保罗为中心开展 工作。 “ 中外对话” 的主要业务是其独特的完全双语网站, 它通过发表精辟、 原创的中外文章、 评论和分析, 促进世界理解中国崛起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影响, 进而共同寻求公平可行 的全球环境问题解决之道。 “ 中外对话”在很多机构的资助下运作, 其中包括英国环境、食品和农业事物部、壳 牌 ( 中国) 以及许多基金会。 关于“中外对话”内部交流刊物及网站 What is chinadialogue chinadialogue is an independent, not-for-profit organisation based in London, Beijing, Delhi and Sao Paulo. chinadialogues primary vehicle is our website (chinadialogue), a unique bilingual platform which promotes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hinas rise by publishing informed articles, commentaries and analysis by writer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of China. We aim to inform, educate, and contribute to building a global consensus on fair and workable solutions. chinadialogue is now read in 208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in all regions of China. About our journal Produced on a bi-monthly basis, our journal brings you the best articles and reports from chinadialogue. If you want to contribute to the discussion you can visit our website ( chinadialogue) to add your comments and thoughts. Join the debate and be part of the solution. 联系我们 Contact Us中资阿富汗铜矿项目困局待解 可再生能源配额新政可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投资 象牙禁令生效,但中国孤掌难鸣 雅鲁藏布江多边民间外交这样启航 清洁市内空气,城市甩开农村? 机构重组后的气候变化工作能否继续强势? 关于塑料回收,你了解多少? 煤电厂的诱惑:波黑面临艰难抉择 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达成航运减排协议 中国海洋管理面临洗牌 捡垃圾的喇嘛 湄公河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 涸礁而渔:香港海鲜贸易背后的潜规则 中资北极天然气厂需避免生态风险 退潮之后:后补贴时代的渔村 1.5C温控目标:中国专家怎么看? 拉美与中国将继续“资源共舞” 摄影师镜头下的湄公河变迁 走进智利“龙虾岛”的生态文明 中国核电会继续特立独行吗? 守护水泥森林中的鸟语花香 墨西哥海洋峰会:海洋“保卫战”已经打响 “洋垃圾”一令即禁,循环经济却难一蹴而就 收放之间:中国近海渔业的三十年 阿根廷:非法捕捞的下个战场 过度捕捞下的海参危机 海洋问题从陆地开始 Project to exploit Afghanistans giant copper deposit languishes China is planning provincial quotas for clean energy Chinas ivory sales ban shows need for Asia-wide strategy Building trust on the Brahmaputra Indoor air pollution highlights rural-urban divide Chinas new environment ministry unveiled looks at the recycling and sorting of plastic waste in China Chinese banks move into Bosnian power sector Compromise climate deal agreed for shipping Shake-up for Chinas ocean management The litter-collecting monk of Tibet Mekong countries look to bolster cooperation Reef fish could disappear within our lifetimes Arctic gas plant threatens native peoples Reducing coastal fishing, like the tide, has its ups and downs The IPCC leak: What do Chinese experts think? Latin America elections to bring China closer Mekong through photographers eyes: disaster after disaster Sustainable fishing on Lobster Island Is China losing interest in nuclear power? Protecting birds in an urbanised China The battle is on to save our ocean Waste ban forces unlicensed recyclers to clean up act Restoring Chinas coastal fisheries Argentina, the next battleground for illegal fishing Sea cucumber trade threatens several species The oceans troubles have their origins on land 中外对话在线文章 PIECES ONLINE (2018.03 2018.04)目 录 CONTENTS 编辑顾问 委员会 我们的团队 马克埃尔文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亚太历史学名誉教授 马 军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潘家华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城市发展与环境研 究 所所长 经济学教授 彭定康 牛津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校长 英国上议院议员 奥维尔舍尔 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亚瑟罗斯主任 克里斯宾迪克尔 前外交官、学者、环保主义者 王灿发 环境法学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中心“创始人 丹尼尔史宾哲 吉象木业董事会主席 王 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非政府组织研究所所长 大卫金 牛津大学史密斯企业与环境学院院长 伦敦办公室 总编 :伊莎贝尔希尔顿 副总编 :夏洛婷 执行主辑:山姆吉尔 执行编辑:克里斯多夫戴维 营运经理:黄露珊 首席营运官:斯塔普勒 . 塔卢拉 行政助理:萝拉伍德伯里 北京办公室: 运营副主编:马天杰 副主辑 :唐大旻 编辑 :张 春 冯 灏 气候策略专家:武毅秀 姚 喆 行政财务官员:郝会玲 美术编辑:益念良作 杂志协调:刘 琴 第三极项目 项目总监:乔伊迪普格普塔 编辑 :贝丝沃尔克 驻尼泊尔协调员 :拉梅什布尚 南亚编辑:奥梅尔艾哈迈德 中拉对话 执行编辑:罗伯特苏塔 拉美编辑:克里斯蒂娜韦加 印度气候对话 总编 :乔伊迪普格普塔 特约记者:朱希乔德哈里 Climate governance, whats next 4. 2018年,气候谈判有什么特别之处? 白莉莉 姚 喆 7. Whats special about climate negotiations in 2018? Lili Pike Yao Zhe 10.1.5C 温控目标:中国专家怎么看? 冯 灏 13.The IPCC leak: What do Chinese experts think? Feng Hao 16. 机构重组后的气候变化工作能否继续强势? 李 婧 18. Chinas new environment ministry unveiled Li Jing 20. 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达成航运减排协议 凯瑟琳厄尔利 23. Compromise climate deal agreed for shipping Catherine Early26. 中国核电会继续特立独行吗? 冯 灏 28. Is China losing interest in nuclear power? Feng Hao 31. 海洋问题从陆地开始 伊莎贝尔希尔顿 33. The oceans troubles have their origins on land Isabel Hilton 35.收放之间:中国近海渔业的三十年 唐大旻 38.Restoring Chinas coastal fisheries Tang Damin 42. 过度捕捞下的海参危机 迈克尔法宾依 凯特巴克雷 44. Sea cucumber trade threatens several species Michael Fabinyi et al. 47.退潮之后:后补贴时代的渔村 石 毅 50.Reducing coastal fishing, like the tide, has its ups and downs Shi Yi 气候治理下一站 Oceans in focus 海洋与渔业 54.“洋垃圾”一令即禁,循环经济却难一蹴而就 冯 灏 57. Waste ban forces unlicensed recyclers to clean up act Feng Hao 聚焦中国 China in focus73. 煤电厂的诱惑:波黑面临艰难抉择 杰克戴维斯 等 76. Chinese banks move into Bosnian power sector Jack Davies et al. 80. 湄委会CEO:中国的参与对湄公河下游环境至关重要 王 妍 83. Mekong River Commission reaches out to China to avert dam damage Wang Yan 87. 中资旅游项目的海岛难题 罗伯特苏塔 玛丽安爱斯嘉福丽特 90. Chinese tourism investments flow into Antigua and Barbuda despite risks Robert Soutar et al. 94. 中资北极天然气厂需避免生态风险 珍妮约翰逊 98. Arctic gas plant threatens native peoples Jenny Johnson Mark Elvin Emeritus professor of Pacific and Asian history at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Ma Jun Director of Institute of Public & Environmental Affairs Pan Jiahua Executive Director of Institute for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the CASS Graduate School Lord Patten of Barnes Chancellor of Oxford University and Newcastle University and a member of the House of Lords Orville Schell The Arthur Ross Director of the Center on U.S.-China Relations at the Asia Society Crispin Tickell A former diplomat, an academic and an environmentalist Wang Canfa Professor of environmental law in China, the founder of the Centre for Legal Assistance for Pollution Victims Daniel Spitzer Chairman of Plantation Timber Products Group (“PTP”) Wang Ming Deputy Dean of th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at Tsinghua University, director of the NGO Research Institute at Tsinghua University Sir David King Director of the Smith School for Enterprise and the Environ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中国与世界,环境危机大家谈 China and the world discuss the environment London Office Editor: Isabel Hilton Deputy Editor: Charlotte Middlehurst Executive Editor: Sam Geall Managing Editor: Christopher Davy Production Editor: Huang Lushan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Tallulah Staple Office Assistant: Laura Woodbury Beijing Office Managing Editor: Ma Tianjie Senior Editor: Tang Damin Associate Editor: Zhang Chun Feng Hao Climate Communications Strategist: Wu Yixiu Yao Zhe Administrations Officer: Hao Huiling Art Editor: YNLZ Journal Coordinator: Liu Qin Third Pole Project Project Director: Joydeep Gupta UK Editor: Beth Walker Nepal Co-ordinator: Ramesh Bhushal South Asia Editor: Omair Ahmad Dilogo Chino Managing Editor: Robert Soutar Latin America Editor: Cristina Veiga India Climate Dialogue Editor: Joydeep Gupta Special Correspondent: Juhi Chaudhary Editorial Advisory Board 对外投资 Overseas investment Our Team 102. 比特币:热闹背后的能源足迹 简麦克贾克 103. Is blockchain energy use sustainable? Jan McGirk 109.走进智利“龙虾岛”的生态文明 伊莎贝尔希尔顿 112 Sustainable fishing on Lobster Island Isabel Hilton New takes on global environment 环境新视野 60. 捡垃圾的喇嘛 冯 灏 63. The litter-collecting monk of Tibet Feng Hao 67. 守护水泥森林中的鸟语花香 罗海伦 70. Protecting birds in an urbanised China Helen Roxburgh2018年,气候谈判有什么特别之处?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会议已在波恩展开,2018年气候谈判中的这些关键时刻和事件值得关注。 白莉莉 姚 喆 假 如 有 一 面 专 为 气 候变 化 议题 设 置的 新 年 倒 数 时 钟 , 那么 指 针 正在快 速 走向 2020 年 。到 那 时,世 界 各 国 需 要 就控 制 温 室 气 体排 放 设 定新 的 目 标 , 即更 新向联 合国提 交 的 国家 自 主 贡 献( NDC ) 。然 而 ,在 新 年 钟 声 敲 响之前还 有很多工作要 做 。 2015 年 气 候 变 化 大 会( COP21 ) 上 通 过 了 巴 黎 协 定 , 这 是 全 球 气 候 行 动 的历 史 性 时 刻 。 巴 黎 协 定 为 应 对 气候 变 化设 定 了 宏 伟 目标 , 明 确 指 出 要将 全 球气温 升 幅限制在 1.5 至 2 之间 。 巴黎协 定 是多年 来国 际气 候谈 判 取 得 的 巨 大 成 就 , 但这 并 不 意 味 着 所 有 的 工 作 都 已 完 成 。与 此 相 反 ,虽 然 在 协 定 框 架 下,各 国 政 府已 提 交 了 国 家 自 主 贡 献, 但 具体 如何 执 行 、 如何 实 现 目 标 等细则仍 需 要 在 今后的 谈 判中明确。 2018 年可谓是 “ 后巴黎 ”时代 的第一个关键年份 , 因为参与联合 国气候谈判的国家必须在两个关键 问题上取得具体进展 : 规则手册和 塔拉诺阿对话 (Talanoa Dialogue)。 规则手册 规则手册将为 巴黎协定 的 实施提供操作性指导 。 如果我们把 巴黎协定 中设定的目标视为目的 地 , 那么规则手册将阐明各国如何 能共同抵达终点 , 以及在过程中各 国政府该做什么、怎么做。 具体来说 , 首先 , 规则手册应提 供一套通用的衡量指标和标准 , 以 便能够横向比较各国的气候承诺 , 即国家自主贡献 ( 目前各国提交国 家自主贡献时并无固定形式 , 各国 往往选用不同指标从而难以相互比 较 , 见下表 1 中的例子 ) ; 第二 , 规 则手册中应包含一套规则以监督各 国的行动 , 确保各国政府言行一致 ; 最后 , 规则手册还应建立起一个盘 点机制 , 即定期评估各国的气候行 动进展并推动更有力措施的出台。 若没有统一的衡量指标和标准,对比不同国家的承诺就非常困难。 数据来源: Climate Action Tracker 表1. 对比中国、欧盟和不丹的气候承诺 气候治理下一站 Climate governance, whats next? 4 chinadialogue 巴黎协定 于 2016 年 11 月正 式生效 , 在随后举行的马拉喀什气 候大会 (COP22 ) 上 , 谈判各国同意 将在 2018 年完成规则手册的编制工 作 。 因为 巴黎协定 协调各国在 2020 年以后的气候行动 , 这些被确 立的规则将从 2020 年起实施。 考虑到有限的工作时间 , 克服 技术挑战和按时完成编制本身已是 一项艰巨的任务 , 更别提各国还需 要在某些争议性问题上通过谈判达 成一致 。 比如 , 目前一个棘手的问题 就是如何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不同的执行能力考虑在内 , 确保手 册既能提供一套共同的 、严格的规 则, 但又拥有一定的灵活性。 让人欣慰的是 , 自马拉喀什气 候大会以来 , 在技术专家开展了多 轮协商之后 , 技术谈判本周在波恩 的非正式谈判会上顺利重启 , 这也 表明目前的挑战不再是各国在今年 能否推出一个规则手册 , 而是要确 保协商确立的规则是强有力的 。 为 此 , 讨论需要从技术层面转向更高 的政治层面 , 各国需要表现出进行 更广泛合作的政治意愿。 塔拉诺阿对话 在 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 , 尽 管各国已依据 巴黎协定 提交了 2025 年或 2030 年的气候目标 , 但易 受气候影响的脆弱国家联合呼吁各 国尽快增强雄心和行动 。 认识到这 一必要性 , 各国同意在 2018 年对各 自行动的总体进展进行评估 , 并利 用评估结果以判断如何在 2020 年 提升国家自主贡献 ( 依据 巴黎协 定 , 各国的内部目标应每五年增加 一次) 。 上述过程最初称为促进性对话 (Facilitative Dialogue ) , 其后在斐济 担任 COP23 主席国时改称为塔拉诺 阿对话 。 在斐济语中 , 塔拉诺阿指的 是讲故事或交谈 。 塔拉诺对话于今 年初正式启动 , 各国政府以及相关 组织 、机构和企业皆可通过公开的 在线平台提交材料。 在 非 正 式 谈 判 会 上 ,塔 拉 诺 阿 对 话为各国政 府和其他利益攸关方 提 供 了一 个 相 互 学 习 和 激 励 的 机 会 ,一 方 面 可以展 示不同国家 和 机 构 在向低 碳 经济 转 型方 面 取 得的 进 展 , 同时 也 可 展 示 不 采 取 气 候 行 动 的 风 险 。大 多 数 国家 在 波 恩会 议 的 开 幕词中 提 到了 塔 拉诺 阿 对 话 , 目 前 已有 130 多 个国家 通 过 网 络 平台提 交了材 料。 正如塔拉诺阿对话的名字所暗 示的 , 目前的进程有高度的包容性 , 并且强调用讲故事的方法 , 但是缺 乏对产出的明确定义 。 参与各国需 要确保目前的讨论是有前瞻性的 、 是针对性解决方案的讨论 , 以保证 这些 “ 对话 ”能够真正有助于提高 气候雄心。 走向2020年 塔拉诺阿对话的作用要到 2020 年才能充分显现 , 届时所有国家都 提交更新后目标 。 目前各国提交的 气候承诺远不能达到温升控制 1.5- 2的要求。 除了规则手册和塔拉诺阿之外 , 未来两年内还有一系列关键事件将 为提升气候雄心奠定基础 。 目前各 国正在波恩进行技术性磋商 , 以确 保规则手册编制工作的顺利推进 , 并推动如 “ 损失和损害 ”等其他棘 手问题的解决 。 今年的气候变化大 会( COP24,即 第 24 次联合国气候 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 ) 将于 12 月在波兰举行 , 这是规则手册编制 和塔拉诺阿对话进程的最后期限。 与此同时 , 各国政界人士和官 员也会在联合国平台之外开展气候 外交 。 今年 6 月 , 各国代表和部长 将在德国匹兹堡举行对话 ; 同样在 6 月 , 欧盟 、中国和加拿大将在布 鲁塞尔牵头召开气候行动部长级会 议 。 最近几年来 , 这些会议为气候合 加拿大、中国和欧盟在去年表示三国间将加强气候合作。图中自左向右分别为加拿大环境与 气候变化部长Catherine McKenna、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欧盟气候与能源专员 Miguel Arias Caete 凯瑟琳麦凯纳/推特 Climate governance, whats next? 气候治理下一站 chinadialogue 5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 比如在去年美 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 巴黎协定 之后 , 加拿大 、欧盟和中国就在气 候行动部长级会议上重申了各自的 气候承诺。 新的国际平台 , 如今年9 月 由加州州长布朗主持的全球气候 行动峰会 (Global Climate Action Summit ) , 将为在气候议题上的各类 参与者 ( 国家政府、 地方政府或民间 行动者 ) 提供聚集一堂的机会 。 这次 峰会将有力回应特朗普撤出 巴黎 协定 的威胁 : 采取气候行动的主 体已不仅仅是国家政府 , 更多的参 与者如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已经行动 起来。 今年 12 月在阿根廷举行的二十 国集团峰会 (G20 ) 同样值得关注 。 尽管峰会的议程远远超出了气候变 化的范畴 , 但 G20 已成为讨论绿色 金融的重要平台 , 尤其是在中国于 2016 年发起并成立了绿色金融工作 组之后 。G20 峰会同样提供了一个 观察其他国家如果看待和适应特朗 普政府气候政策的机会。 这些会议的进展将会影响联合 国谈判的结果 , 并最终决定各国的 气候雄心水平 。 上文中提到的高级 别峰会 , 也将为各国暗示或宣布其 新的气候承诺提供平台 。 随着 2020 年的临近 , 人们将密切观察碳排放 大国是否会为缩小排放差距做进一 步的努力。 白莉莉, 中外对话气候问题专员,北京能源网络 (Beijing Energy Network) 执行董事, 姚 喆,中外对话气候战略传播项目官员 气候治理下一站 Climate governance, whats next? 6 chinadialogueWhats special about climate negotiations in 2018? These are the key moments and milestones to look out for this year Lili Pike Yao Zhe If the climate community had a New Years clock hanging in Times Square, it would currently be counting down to 2020. That is when countries worldwide will set new “resolutions”, or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 in climate-speak, for curtail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ut much work remains before the disco ball drops. The adoption of the Paris Agreement during Conference of Parties (COP) 21 in 2015 marked a historic moment for global climate efforts. The agreement sets ambitious goals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and to the limit global temperature increase to 1.5-2 degrees Celsius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While a great achievement, it is a new beginning Countries are hammering out a rulebook in Bonn to guid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is Agreement vlastas Climate governance, whats next? 气候治理下一站 7 chinadialoguerather than the end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 climate process. The agreement compelled governments to submit their own NDCs but left the details of implementation to future negotiations. This year countries have to roll up their sleeves and hammer out a “rulebook” for climate action. This makes 2018 the first critical year in the post-Paris era, as countries under the UN framework are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