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畜牧管理局年终工作小结.docx
区畜牧管理局年终工作小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区畜牧管理局年终工作小结 今年以来,畜牧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 ”及十七届 中、 中全会和中央( ) 1 号文件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按照 “敢想、敢试、敢闯 ”的理念,全面加强管理和服务,奋力拼搏,努力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逆境中抢抓发展机遇,突出 “发展、壮大、提升 ”的年度主题,强力加强产业发展引导等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畜牧业向现代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现了畜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牧业经济发展成效十分显著 预计,全年畜牧业产值可达 4.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 33.2%,约占农业总产值的 57.05%,肉产量达到了 2.67 万吨,增长了 34.1%。收入预计达到 3.38亿元,增长 37.5%,肉猪出栏 23.08 万头,增 30.6%,肉牛出栏 1.03 万头,增 33.1%;羊出栏 8.02万只,增 25.3%;禽出栏132.7 万只,增 52.8%;禽蛋产量 524.3吨,增 42.6%。 生猪存栏 20.95 万头,增 10.9%,牛存栏 5.14万头,增 12.1%,羊存栏 17.14 万只,增 20.5%,禽存 栏 68.5 万只,增 13.5%。 区畜牧管理局年终工作小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今年的牧业经济不仅产值产量高增长,出栏增幅大,存栏增速快,而且还实现了五个新的历史性突破:一是生猪存栏和出栏首次双双突破20万头;二是生猪出栏率首次突破 100%,达到了 121.79%;三是肉牛出栏首次突破 1 万头;四是肉鸡出栏首次突破 100 万只;五是产值首次突破 4 亿元。取得以上成绩,主要是有效落实了以下重大措施: (一)产业发展引导成效显著 由于大力开展了畜牧业产业优势和国家扶持政策宣传,开展了对全区工商企业的广泛动员,并全力无障碍无阻力地做好技术服务,增强了企业对发展畜 牧业的信心,动员起了一大批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畜牧产业,形成了全区 “关注畜牧业,重视畜牧业,踊跃发展畜牧业 ”的良好形势,使畜牧业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规模化畜牧企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增长,全区今年建成的规模养殖场就有 161 户,其中当年新增的就达到了 140 户,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可达 2.1 亿元,包括流动资本在内,总投资可达 3.5亿元,投资额比过去 5年的总和还多,这在全市全省县级同比都名列第一,并且投资规模大,起点比较高。单个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在全市名列前茅,新建企业全部按现代标准化设计和建设,出现了一批大中型标 准化养殖企业,总存栏达到了73.82 万头(只),其中:肉猪养殖场 32 个,存栏 2.98 万头;母猪区畜牧管理局年终工作小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养殖场 15 个,存栏 0.25万头;肉牛养殖场 41个,存栏 0.5 万头 ;肉羊养殖场 53 个,存栏 1.89 万只 ;肉禽养殖场 14 个,存栏 53.6 万只 ;蛋禽养殖场 6 个,存栏 14.6 万只。如昆明阳山牧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 多万元建设的大型养猪场,规模和标准都可名列全市第三,这在过去的概念中,是根本做不到的。规模化企业建设完成率是区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的 140%。规模化畜牧企业的发展,对整体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 )强力推进科技进步 1、深入实施科技服务。认真进行 “科技入户 ”和 “科技培训 ”两大科技推广措施的落实。在全区 148个行政村落实了 200 户科技示范户,组织全局 90 名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一对一的上门指导。对已申请的 200余户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实行了从策划、建设到经营的 “一对一,面对面,全方位服务 ”,做到有求必应,周到热情。由于工作到位,使现代标准化养殖模式被广泛采用,养殖企业水平和档次大幅提高。同时强化科技培训,全区举办培训班 85 期,发放各种培训材料 3000 余份,培训人数达到了 5064人次,比计划多出 1064人次。并结合培训,组织技术骨干结合东川的养殖实际,编撰印发了 400册科技入户工作技术守则。 区畜牧管理局年终工作小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2、加快畜禽良种改良步伐。在因民、汤丹新建肉牛冻改点 2 个,全区 12 个冻改站(点)推广肉牛冻精杂交改良 3217 头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107.2%。引进种母牛 1000余头。 在铜都镇建成区级标准化猪人工授精站 1 个;在乌龙等五个乡镇新建猪人工授精网点 7 个;引进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种猪 30 头;建设配套设施 800 平方米,购置标准化猪人工授精设备 8套。全区 20 余个猪人工授精点 ,共完成猪杂交改良 1.14 万窝,比上年增 8.6%。累计生产优质杂交仔猪 9万头。引进种母猪 2019余头。 引进奴比亚黑山羊、龙陵黄山羊和考母细毛羊等优质种羊 700余只,落实肉羊基地项目示范户 67 户。山羊杂交改良 1.18 万只,完成全年计划任务,比上年增 2.5%。 3、加强种草养畜工程力度。进一步推进草食畜禽发展与生态改善同步发展的步伐。购进多花黑麦草、红白三叶、菊苣、紫花苜蓿等优质高产牧草草籽 2506 公斤,定购皇竹草种苗 130 余万株。结合肉牛羊基地建设,在 8个乡镇完成人工牧草种植 5124亩,完成计划的 102.5%,推广青贮饲料 1.34万吨、氨化饲料 0.43 万吨、微贮饲料 35 吨,新建青贮池 1450立方米。 区畜牧管理局年终工作小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三 )动物防疫和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1、加强免疫工作,确保应免尽免。全年累计免疫注射猪瘟、猪肺疫苗 32.62万头,防疫密度占存栏数的 87.4%。 “W”病免疫注射 64.46 万头(只),防疫密度占存栏数的 87.4%,其中:生猪注射 32.59 万头,防疫密度占存栏数的 87.3%;牛注射 7.74 万头,防疫密度占存栏数的84.8%;羊注射 24.14 万只,防疫密度占存栏数的 88.4%。高致病性猪蓝耳苗注射 29.18 万头,防疫密度占存栏数的 78.2%;各种家 禽 H5N1型苗免疫注射 12.04 万只,防疫密度 86.8%;家禽其它疫苗注射 45.59万羽,犬防疫 370条。山羊痘苗等注射 5.91万只。 在全年的免疫注射中,出现牲畜 “W”病免疫反应治疗 1214 头(只),其中:猪反应治疗 931 头,牛 128 头,羊 155 只。共发生反应治疗费用 48843.75 元。全区累计免疫反应死亡牲畜 310头,其中猪 248 头、牛 8 头、羊 54 只。按照云财农 201912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反应死亡应补助 11.52 万元。两费合计需支付 16.41万元。 2、加强疫情监测。除加强正常的疫情检测外, 为了给防疫工作提供科学的直接依据,加强了实验室疫情和抗体监测工作,在春、秋两季防疫工作结束后,都采集血清进行化验室抗体检测。全年共采集血清712 头 (只、羽 )份,其中:春季采集家畜 86 份,合格 67 份,合格率区畜牧管理局年终工作小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77.9%,家禽 200 份,合格率达 100%; “秋防 ”后共采集 426 份,结果待测。 3、认真开展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全年完成佩标任务2.6 万头,其中 :猪 1.54万头,牛 1600头,羊 9013只。 4、强化动物检疫,确保牧业生产安全和肉食安全。新村生猪定点屠宰场全年共检疫检验猪 2.62 万头,检出 不合格 178 头。乡镇检疫检验猪 1.02 万头,检出不合格 113头 ;检疫牛 946头 ,羊 1343 只。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全区共检疫动物产品 2275.39 吨,检出病害动物产品 17.46吨,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 5、加强动物卫生执法监督,从源头上杜绝非法经营。一是对全区兽药、饲料经营户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售假违法行为,净化兽药饲料经营市场。共检查兽药、饲料经营户 25 家,查处经营非法兽药产品门市 2 家,没收不合格饲料 555 公斤,全部做了销毁处理。全年饲料送样监测 15 批次,抽检 45 个样品,检查饲料标签 46个。通 过整治,促进了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二是开展瘦肉精的检测,全年对 16 户存栏 50 头以上的规模饲养场进行生猪养殖 “瘦肉精 ”的检验检测,现场抽检尿液 180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三是组织开展全区动物卫生执法大检查活动 5区畜牧管理局年终工作小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次。全年共检查动物及动物产品市场 11 个、禽交易摊点 21个、禽宰杀点 18个、禽屠宰场(点) 21 个,查养殖场(户) 151个(次),检查各类动物 1.16万头,禽类 6.75万只。四是严格办证,及时处置违法行为。全年审核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 199 份,出具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 证 4 份。办理动物卫生案件 13件。 (四)经营机制创新卓有成效 按照 “组织起来,走规模化、现代化牧业生产 ”的思路,通过引导和加强服务 ,大力发展产业协会和畜牧生产合作社,全年共组建畜牧生产合作社 49 家,使全区的畜牧业生产合作社增至 63 家,入社农户达到了 440 余户。合作社的建立,把分散的资金通过股份形式集中起来,扩大了养殖规模,通过实施 “五统一 ”的技术标准,提高了养殖水平,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效益。同时,通过发挥农村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又有一定养殖技术的能人的带动作用,加快了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增强了抗御市场 风险的能力。经营机制的创新,使我们找到了规模化发展新的突破口。 (五)城市建成区畜禽禁养基本完成 城市规划区已在年初全面停止审批新建养殖场,建成区达到搬迁规模区畜牧管理局年终工作小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要求,提出搬迁申请的 13 个规模养殖场中,已有 8 户实现了搬迁。主城区域内散养户除少数特殊情况和个别退出又反复外,已基本实现退养,退养率达到了 99.96%。下步要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散养户彻底退养,规模户环保不达标的,一律禁养。 (六)贯彻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 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全面落实,能繁母猪保险做到了全覆盖。两项共计获得国家补贴资金 300 余万元。今 年参保农户因各种原因发生母猪死亡的养殖户都得到了及时赔补,共获得了 150余万元赔偿金,为降低受灾对生产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先后共向国家和省市申报各种养殖项目 160个,至 10 月底共批准项目 26 个,项目补贴资金为 1500 余万元。 (七)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 按照区委、区政府招商引资有关安排,成立了以书记、局长胡智山为组长的畜牧管理局招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亲情招商、以商招商、政策招商、项目招商的思路,坚持外商内商并重,外资内资并举的方针,加强对外宣传和联络,加强区内企业的动员, 力争做到区内企业留下来,区外企业请进来。今年共与区外国内企业洽谈招商项目 20 个,区畜牧管理局年终工作小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已入驻项目 6 个,有意向再谈的还有 3 个。共引进市外国内资金 2700万元。同时,为防止东川资金被外地招商形成外流,继续加大了对区内工商企业的动员,争取较多企业投资畜牧产业。目前,全区累计新增的 140 户规模养殖户中,有 100 余家是工商企业投资,投资规模近2 亿元,反过来说,就是我们调出了或者留下了 2亿元的东川建设资金。 (八)加强队伍建设,为实现目标提供保障 1、加强队伍思想建设。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队伍思想 建设。为使教育活动真正取得实效,我们结合东川畜牧业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主题,把 “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的总体要求,细化为:科技推广上水平,促进现代牧业大发展;动物防疫深入扎实、管理上档次;服务企业和群众及时有效,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无阻力;招商引资全面出击,不为任务为发展;严格队伍管理,做到行为规范,纪律严明,服务群众有求必应,工作成果社会满意等 5项具体工作。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认真分析查找过去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理清了发展思路,着力消除一切有碍发展的思 想和行动,使全局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廉洁自律、严肃执纪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学习、讨论、撰写体会、民主区畜牧管理局年终工作小结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生活会等形式,全局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观念,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了 “依靠民力,集中民智,汇集民财,服务民众 ”的新群众观。树立了攻坚克难,在危机中寻求发展机遇的思想,为实现今年畜牧业整体经济增长 20%以上,产值登上 4 亿元大关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按 “缺什么补什么 ”的原则所开展的各种形式的自学和全员集中培训,达到 了整体提高的目的。 3、加强行业作风和廉政建设。继续以 “三满意 ”(切实增强执行力,让上级满意;切实加强服务,让群众满意;切实树立良好的个人和部门形象,让社会满意)为中心,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做到目标明确,监督有力,认真落实局站向社会和上级的公开承诺,做到有求必应,有令必行,行则必果。并通过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和实施治庸行动,全面提高了职工的紧迫感和个人危机意识,基本消除了 “懒、散、漫 ”现象,使群众和上级都比较满意,部门作风又向良好的方向迈出了大步伐。 遵照 “教育、制度、监督 ”并重的方针,加强廉政建设。首先是落 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要求要站在维护党的形象,维护政府的权威,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畜牧业经济全面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