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20220830-开源证券-广汽集团-601238.SH-公司首次覆盖报告_钜浪混动_蓄势待发_广汽埃安成长可期_22页_3mb.pdf
汽车 /乘用车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 22 广汽集团 ( 601238.SH) 2022年 08 月 30日 投资评级: 买入 ( 首次 ) 日期 2022/8/29 当前股价 (元 ) 14.30 一年最高最低 (元 ) 21.00/10.16 总市值 (亿元 ) 1,496.35 流通市值 (亿元 ) 1,038.64 总股本 (亿股 ) 104.64 流通股本 (亿股 ) 72.63 近 3个月换手率 (%) 41.33 股价走势图 数据 来源: 聚源 “ 钜浪 混动”蓄势待发,广汽埃安成长可期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邓健全(分析师) 赵悦媛(分析师) 证书编号: S0790521040001 证书编号: S0790522070005 “ 钜浪 混动”助力传祺发力混动化 , 广汽埃安产品力表现出色成长可 期 广汽集团 业务覆盖范围较广,合资 +自主双擎驱动携手并进 ,市占率稳步提升。丰田 THS 混动系统 技术成熟, 2021 年在国内 HEV 市场中市占率稳居首位, 广汽 2.0TM 发动机 +THS 混动系统 已应用至传祺第二代 GS8 车型,上市销量表现出色,打响了广汽传祺 全面混动化 的“第一枪”; GEP2.0纯电平台加持,广汽埃安产品力表现出色,销量快速增长;公司动力电池领域技术储备深厚, 弹匣三元锂电池安全性获突破,石墨烯基及硅负极电池技术 已分别 应用至 Aion V及 Aion LX Plus车型 ,满足消费者对超级快充 /长续航的个性化需求。 我们 预计 2022-2024年公司 营收为 1048.97、 1378.21、 1629.66 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 98.96、 123.73、148.81 亿元, EPS 为 0.95、 1.18、 1.42 元 /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15.1、 12.1、10.1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丰田 THS混动系统加持,传祺开启全面混动化 时代 丰田 THS混动系统是全球最为成熟的混动系统之一 , 国内首家搭载 丰田 THS混动 的 自主品牌车型 传祺第二代 GS8已于 2021年 12月 上市 ,第二代 GS8上市 18天订单突破两万辆,上市后销量增长迅速,具备爆款潜质;公司 坚持自主创新 ,由广汽第四代 2.0ATK发动机和 GMC机电耦合系统组合而成 的 GMC2.0 混动系统 正式下线,可覆盖广汽传祺全系车型,兼容混动、插电式混动等多种动力需求 。 广汽埃安车型产品力表现出色, 产能稳步扩张助力销量持续攀升 得益于 GEP 2.0纯电平台的设计 , Aion S Plus在轴距、续航里程、动力性能等多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 Aion Y 在轴距、续航里程等方面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单月销量持续提升。 2021年埃安工厂 产能利用率超 120%,产能因素或对部分车型销量造成一定制约, 2022年初广汽埃安已将产能扩充达到 20万辆 /年,2022年底第二工厂投产后产能将提升至 40 万辆 /年,随着产能瓶颈逐步缓解,埃安销量有望攀升。 风险提示: 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芯片短缺等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 (百万元 ) 62,717 75,110 104,897 137,821 162,966 YOY(%) 5.9 19.8 39.7 31.4 18.2 归母净利润 (百万元 ) 5,966 7,335 9,896 12,373 14,881 YOY(%) -9.8 22.9 34.9 25.0 20.3 毛利率 (%) 6.5 7.9 11.9 13.5 14.8 净利率 (%) 9.6 9.8 9.5 9.1 9.2 ROE(%) 7.0 8.0 9.9 11.2 12.1 EPS(摊薄 /元 ) 0.57 0.70 0.95 1.18 1.42 P/E(倍 ) 25.1 20.4 15.1 12.1 10.1 P/B(倍 ) 1.8 1.7 1.5 1.4 1.2 数据 来源: 聚源 、 开源证券研究所 -48%-32%-16%0%16%2021-08 2021-12 2022-04广汽集团 沪深 300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公司研究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 22 目 录 1、 广汽集团:合资 +自主双擎驱动携手并进,市占率稳步攀升 . 4 2、 丰田 THS混动系统加持,传祺开启全面混动化时代 . 6 2.1、 第四代丰田 THS 混动系统加持 , 传祺发力混动化战略 . 7 2.2、 坚持自主创新,钜浪混动 GMC2.0 正式下线 . 10 3、 广汽埃安车型产品力表现出色,产能稳步扩张助力销量持续攀升 . 11 3.1、 GEP2.0全铝纯电专属平台,兼顾操控性能与车辆被动安全 . 11 3.2、 Aion S Plus、 Aion Y系列产品力表现出色,销量稳步增长 . 12 3.3、 弹匣三元锂电池安全性获突破,石墨烯基及硅负极电池技术已应用至量产车型 . 15 3.4、 携手科技巨头布局智能化,同华为合作开发纯电 SUV . 17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18 4.1、 关键假设 . 18 4.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19 5、风险提示 . 19 附:财务预测摘要 . 20 图表目录 图 1: 广汽集团整车业务旗下主要有广汽乘用车等并表子公司以及广汽丰田等合营或联营公司 . 4 图 2: “广汽新 能源 ”于 2017 年成立 , “广汽埃安 ”品牌于 2020年独立发展 . 5 图 3: 2012-2022H1年公司汽车销量、市占率稳健提升 . 5 图 4: 2012-2021年公司营收 CAGR为 21.7% . 5 图 5: 2012-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CAGR为 23.1% . 5 图 6: 2012-2022Q1公司费用结构逐渐优化 . 6 图 7: 2014-2022Q1公司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 . 6 图 8: 内燃机能量损耗较多 . 6 图 9: 内燃机的高效工作区间较为狭窄 . 6 图 10: 2021年起国内 HEV汽车销量实现高速增长 . 7 图 11: 2021年丰田系 HEV车型国内市占率高达 61.9% . 7 图 12: 2021年国内主要 HEV车型中,广汽丰田雷凌销量最高,其次为一汽丰田卡罗拉 . 7 图 13: 自 1997 年第一代丰田普锐斯诞生之后,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数量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 8 图 14: 广汽研究院发布 “钜浪混动 ”技术品牌 . 9 图 15: 广汽自主研发的 2.0TM发动机将搭配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系统 THS . 9 图 16: 广汽传祺第二代 GS8双擎上市后,销量实现快速增 长 . 10 图 17: 2.0ATK+GMC混动系统由广汽自主研发 . 11 图 18: 广汽 2.0ATK发动机性能指标优异 . 11 图 19: GEP2.0平台采用的 50:50前后重量配比 . 12 图 20: GEP2.0平台注重车辆被动安全 . 12 图 21: 广汽埃安目前在售车型主要有 五款 . 12 图 22: Aion S系列是广汽埃安销售主力车型之一 . 13 图 23: 外观方面 Aion S Plus延续了 Aion S设计风格 . 13 图 24: 1.9 全景天幕是 Aion S Plus的亮点之一 . 13 图 25: 石墨烯基电池 8分钟可充电 80% . 17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3 / 22 图 26: Aion LX Plus千里版 CLTC续航里程突破 1000km. 17 图 27: 广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18 图 28: 广汽研究院与地平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18 图 29: 广汽集团与科大讯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18 图 30: 广汽集团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18 表 1: 丰田 THS混动系统经历四代升级 . 8 表 2: 丰田第四代 THS混动系统加持,传祺 GS8产品力表现出色 . 10 表 3: Aion S及 Aion S PLUS系列在同级别车型中具备较强竞争力 . 14 表 4: Aion Y系列在同级别车型中具备较强竞争力 . 15 表 5: 广汽埃安动力电池针刺实验标准高于国家强制性标准 . 16 表 6: 实验数据显示磷酸铁锂及三元锂弹匣电池具备较好 的安全性 . 16 表 7: 公司营收拆分及预测(亿元) . 19 表 8: 可比上市公司估值( PE/PEG) . 19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4 / 22 1、 广汽集团: 合资 +自主双擎驱动携手并进 , 市占率 稳步 攀升 广汽集团成立于 2005年 6月 28日,是国内首家实现 A+H股上市的大型国有控股股份制汽车集团。 广汽集团前身为成立于 1997年 6 月的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覆盖范围较广,合资 +自主双擎驱动携手并进 。广汽集团坚持合资合作与自主创新共同发展,业务涵盖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汽车商贸服务、汽车金融等,是国内产业链最为完整的汽车集团之一,也是国内汽车行业首家拥有保险、保险经纪、汽车金融、财务、融资租赁等多块非银行业金融牌照的企业集团,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闭环。 目前,广汽集团整车业务旗下主要有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新能源等并表子公司;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等合营或联营企业。 图 1: 广汽集团整车业务旗下主要有广汽乘用车等并表子公司 以及广汽丰田等合营或联营公司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开源证券研究所 广汽埃安新能源独立发展, 加速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 2020年 11 月 20日,广汽集团宣布 “广汽埃安”品牌将独立运营,“广汽埃安”将定位为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 2022年 3月广汽埃安宣布通过 股权激励 +员工持股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5 / 22 图 2: “广汽新能源”于 2017年成立,“广汽埃安”品牌于 2020年独立发展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开源证券研究所 广汽集团汽车 销量稳健增长,市占率不断攀升 , 2012-2021 年 公司 营业收入 /归母净利润 CAGR分别为 21.7%/23.1% 。 2012-2021年,广汽集团汽车销量从 71.2万辆提升至 204.4万辆,国内汽车市场市占率由 3.69%提升至 8.16%,销量、市占率实现稳健增长, 2012-2021年公司汽车销量 CAGR为 14.1%。 图 3: 2012-2022H1年公司汽车销量、市占率稳健提升 数据来源: Wind、公司年报、开源证券研究所 图 4: 2012-2021年公司营收 CAGR为 21.7% 图 5: 2012-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CAGR为 23.1% 数据来源: 公司年报 、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公司年报 、开源证券研究所 0%2%4%6%8%10%12% -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H1广汽本田 广汽丰田 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 其他 市占率(右轴)-30%-20%-10%0%10%20%30%40%50%60%70%8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营业收入(亿元) YOY-60%-40%-20%0%20%40%60%80%100%120%140%160%020406080100120归母净利润(亿元) YOY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6 / 22 费用结构逐渐优化,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 公司降本增效持续推进, 2012-2022Q1年公司费用结构逐渐优化,三费费用率由 18.2%下降至 9.1%,其中管理费用率由 10.5%下降至 4.1%。 2014-2022Q1 公司资产负债率略有下降,由 2014 年的 42.1%下降至2022Q1的 35.5%。 图 6: 2012-2022Q1公司费用结构逐渐优化 图 7: 2014-2022Q1公司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 数据来源: 公司年报 、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公司年报 、开源证券研究所 2、 丰田 THS混动系统加持, 传祺开启全面混动化 时代 混合动力汽车是由两个以上的动力源提供行车动力,当前一般的混合动力汽车采取的是由内燃机车发电机加上一个蓄电池发电机组成动力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按动力系统的结构可划分为 3 种类型,即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SHEV)、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PHEV)、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SPHEV)。 混动高效的关键,在于峰值动力存储装置 PPS, PPS 即使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也可以填充能量, 也可以 释放能量。 内燃机的高效工作区间 较为 狭窄,往往只局限在中低转速、中高负荷的狭小范围。汽车日常行驶的功率需求远比最佳区间低,而激烈驾驶或爬坡时转速和负荷又都比这个区间高,效率就低了很多。 而 PPS则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 ,发动机最优工作功率高于路况需求功率时,多余功率通过电机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低于路况需求功率时则电池储存的电能驱动电机与发动机共同驱动车辆。 通过 PPS,内 燃机就可以在更多情况下工作在最优或接近最优的区间。 图 8: 内燃机能量损耗较多 图 9: 内燃机的高效工作区间较为狭窄 资料来源:易车 资料来源:易车 -2.0%0.0%2.0%4.0%6.0%8.0%10.0%12.0%管理费用率( %) 销售费用率( %)财务费用率( %)30.0%34.0%38.0%42.0%46.0%50.0%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7 / 22 2.1、 第四代丰田 THS 混动系统加持 , 传祺发力混动化战略 2021年国内 HEV汽车 销量合计约为 58.2万辆,同比 +133.8% ; 2022年 1-7月国内 HEV汽车销量合计约为 45.3万辆,同比 +61.4% 。 受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发布以及国内自主品牌新一代混动系统车型接连推出的影响, 2021年国内普通混动车销量 同比增长 133.8%,混动市场正在加速发展。 分系别来看, 2021年丰田系 THS混动系统市占率高达 61.9% ,本田系 i-MMD混动系统市占率为 24.0% 。 图 10: 2021年 起 国内 HEV汽车销量实现高速增长 图 11: 2021年丰田系 HEV车型国内 市占率高达 61.9% 数据来源: 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Marklines、 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分车型来看, 2021年 多款 丰田系混动车型表现出色 。多款丰田系车型具备较强竞争力,销量水平表现出色,其中广汽丰田的雷凌、凯美瑞、威兰达、汉兰达车型,一汽丰田的卡罗拉 、 亚洲龙 、 RAV4、 皇冠陆放车型销量均突破两万辆 。 凭借成熟的第四代 THS 混动系统 , 丰田系混动车型 在 国内 HEV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 图 12: 2021年国内主要 HEV车型中,广汽丰田雷凌销量最高,其次为一汽丰田卡罗拉 数据来源: Marklines、开源证券研究所 丰田 THS混动系统经历四代升级,是 当前 全球最为成熟的混动系统 之一 。 1997年丰田首次推出 Prius,成为世界首台大规模量产的油电混合汽车。丰田的 THS混合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广汽丰田 , 31.4%一汽丰田 , 30.5%广汽本田 , 5.1%东风本田 , 18.9%东风日产 , 1.3%长城汽车 , 0.5%其他 , 12.0%767953698829764 342162632 27912967368364434303318125893688718711 14410289774827010246282 2707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广汽丰田 广汽本田一汽丰田 东风本田 东风日产 长城汽车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8 / 22 动力系统从初代 Prius 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至第四代 THS-IV。 THS 系统基本上用于丰田所有的混合动力汽车,包括丰田和雷克萨斯的所有混合动力车型都会使用这套系统,譬如 Prius、 CT200h等 。 表 1: 丰田 THS混动系统经历四代升级 时间 事件 THS-I( 1997-2003) 1993年 9月,丰田成立 G21项目,开始研发混合动力车型。 1997年 12月,第一代丰田 Prius混合动力车型在日本上市销售,这是丰田第一款基于 THS混动系统的量产车型。 2000年,丰田将升级版的第一代 Prius推广到北美和欧洲市场 。 THS-( 2003-2009) 2003年,丰田推出了第二代 Prius。 2005年 12月,第二代 Prius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售价为 25.98-27.38万元。 2005年,丰田推出了汉兰达和雷克萨斯 RX 450h两款四驱混合动力车型 。 2006年,丰田推出了凯美瑞混合动力车型 。 THS-( 2009-2015) 2009年 5月,第三代 Prius在日本正式发售, 5月下旬登陆北美市场。 2012年 2月,第三代 Prius在中国上市。 THS-( 2015-至今 ) 2015年 12月,第四代 Prius在日本市场正式发售,之后陆续登陆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 根据丰田中国的数据,截至 2017年 1月底,丰田的混动车型全球累计销 量 超过了 1000万台。 2019年,在国内上市的卡罗拉双擎 E+和雷凌双擎 E+采用 Prime的混动系统 根据丰田中国的数据, 截至 2020年底, 丰田混合动力车型 全球累计 销量突破了 1,500万辆。 资料来源: 丰田第二代混合动力系统 、搜狐汽车、易车、开源证券研究所 自 1997年第一代丰田普锐斯诞生之后,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实现了 较大幅度 的增长 。 THS-I时期 , 搭载 THS混动系统的车型主要集中在第一代 Prius上 ; THS-时期 , THS混动系统顺利导入至汉兰达 、 雷克萨斯 、 凯美瑞等车型 ; THS-时期 , 搭载丰田 THS系统的车型数量进一步增长,亚洲龙、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等多个车型搭载第四代丰田混动 THS系统。 图 13: 自 1997年第一代 丰田 普锐斯诞生之后,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 数量 实现了 较大幅度 的增长 资料来源:爱卡汽车网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9 / 22 2022 年 4 月 26 日,广汽传祺正式发布电气化战略下全新混动技术品牌 钜浪混动。 钜浪混动拥有双混动技术路线,一套是广汽自主研发的 2.0TM 发动机匹配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系统 THS,另一套是完全由广汽自主研发的 2.0ATK发动机匹配GMC机电耦合系统 。 国内首家搭载 丰田 THS混动系统的 自主品牌车型 传祺第二代 GS8于 2021年 12月上 市。 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 广汽传祺明确了 “混动化 +智能化 ”双核驱动的发展战略 ,目标是实现 2025 年全系车型混动化, 2030 年混动销量占比超 60% 。 全新第二代 GS8是广汽传祺“混动化 +智能化”双核战略的 首款 落地车型。 据广汽研究院, 广汽 2.0TM发动机应用了广汽 GCCS燃烧控制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最高功率 140kW,最大扭矩 320N m,在同类型发动机中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燃油经济性方面, 2.0TM 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达到 40.23%。 搭载 该 系统的广汽 B/C平台混动车型,节能优势明显, NEDC工况下百公里油耗 5.5L, 续航里程 超过 1000km,比起燃油版车型,节油率达到 30%以上。 搭载广汽 2.0TM发动机 +第四代 THS混动的传祺 GS8于 2021年 7月 24日首发,于 同年 12月 12日上市 。 图 14: 广汽研究院发布“ 钜浪 混动”技术品牌 图 15: 广汽自主研发的 2.0TM发动机 将搭配 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系统 THS 资料来源:广汽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资料来源:广汽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丰田第四代 THS 混动系统加持,传祺 GS8 产品力表现出色 。产品力方面,我们选取同级别 HEV 车型广汽丰田威兰达、长城拿铁 DHT、星越 L 雷神、皓影作为竞品车型。 车型尺寸和轴距方面, 传祺 GS8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 GS8作为中型SUV 车型,其尺寸与轴距明显超过其他竞争对手,甚至媲美大型 SUV 车型,大气、沉稳也是 GS8 的核心卖点之一 ; 动力系统方面 , GS8是首款搭载全新第四代增强版THS 丰田混合动力系统的中国品牌车型 , 最大输出功率为 148kW( 201Ps)、 最大扭矩 320Nm,同时还匹配 双电机四 驱系统。 整体来看 , 传祺 GS8融合 丰田 THS 系统 , 凭借 性能优异 、 外观特色鲜明 、 空间开阔、 市场定位 清晰等优势 ,有望 将以中大型豪华 SUV新标杆形象,持续引领中国高端 SUV 实现价值突破 。 据广汽传祺微信公众号, 传祺 GS8自 2021年 12月 12日上市以来, 18 天内订单即突破两万,且过半订单为混动车型,我们认为 第二代GS8具备 畅销 车型潜质,也 打响广汽传祺全面混动化 的“ 第一枪 ”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0 / 22 表 2: 丰田第四代 THS混动系统加持,传祺 GS8产品力表现出色 车型 配置 长 *宽 * 高(mm) 轴距(mm) 混动系统配置 变速箱类型 驱动电机数量(个) NEDC油耗(L/KM) 最大扭矩 (N m) 售价(万元) 传祺 GS8 低配 5015*1950*1780 2920 丰田第四代增强版THS 混合动力系统 E-CVT 单电机 5.3 320 22.88 高配 双电机 5.8 24.68 威兰达 双擎 低配 4665*1855*1650 2690 丰田第四代增强版THS 混合动力系统 E-CVT 单电机 4.6 221 20.58 高配 双电机 5 24.38 长城拿铁DHT 低配 4668*1890*1730 2745 长城 DHT混动 2挡 DHT 单电机 4.9 235 15.98 高配 4.9 17.98 星越 L 雷神 HIX 4770*1895*1689 2845 吉利 GHS2.0 3挡 DHT Pro 双电机 4.3 225 17.37起 皓影 锐混动 低配 4634*1855*1679 2661 本田第三代 i-MMD E-CVT 单电机 4.9 175 20.98 高配 5.2 25.28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广汽传祺官网、开源证券研究所 全新第二代 GS8销量 快速增长 ,双擎版销量占比 已提升至 50% 左右 。据公司披露,传祺 GS8 全系 1-7月累计销量超 3.2万辆,同比增长 378.1%,其中 2022年 6月起双擎版本占比约为 50%。 图 16: 广汽传祺第二代 GS8双擎上市后,销量实现快速增长 数据 来源: Marklines、开源证券研究所 2.2、 坚持自主创新, 钜浪混动 GMC2.0正式下 线 2022 年 7 月 6 日, “ 钜浪 混动 ”的另一套混动系统 GMC2.0 正式量产下线,它由 广汽研究院 2.0ATK 混动专用发动机 +GMC 2.0 机电耦合系统组成,热效率可达42.1% 。未来这套双电机串并联混动系统即将搭载在影酷、影豹两款车型上 。 GMC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构型和设计方案,首创集成式双电机多挡位 DHT,并持续引领国内双电机串并联结构技术发展,打破国际汽车巨头的专利壁垒和技术壁垒。 高度集成双电机及电机控制、传动变速机构、离合器等部件, GMC通过多挡化设计,进一步优化 发动机实际工作点,合理高效地分配动力,可实现纯电动、 增程、混动、燃油直驱等多种能量分配模式,热效利用系数高达 95.5%,让发动机在不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传祺 GS8燃油版销量(辆) 传祺 GS8混动版销量(辆)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1 / 22 同工况下均运行在效率更高效的区间。此外, GMC在国内率先采用变压技术,扩大电机系统的高效工作区域,推动电机和电池小型化,大幅降低油耗。 2.0ATK 发动机应用广汽 GCCS 燃烧控制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大幅提升发动机性能 。 系统通过驱动模式的优化控制,能够有效将来自发动机和电机提供的动力进行耦合,再根据运行工况进行主动分配,保证发动机和电动机高效运行的同时,降低行驶油耗 。 具体而言, 2.0ATK+GMC混动系统具备下列优势: (1) 实现 15.6的超高压缩比,最高热效率达 42.1% , 配合 GMC2.0的 95.5% 超高的发动机热效利用系数, NEDC工况下百公里油耗低至 3.6L, 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可以 媲美 丰田、大众等全球顶尖品牌。 (2) 混动两驱车型 0-50km/h加速需 2.9s; 0-100km/h加速需 7.3s。 (3) 系统兼容性强,可覆盖广汽传祺全系车型,兼容 PHEV、 HEV等需求。 图 17: 2.0ATK+GMC混动系统 由广汽自主研发 图 18: 广汽 2.0ATK发动机性能指标优异 资料来源:广汽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资料来源:广汽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3、 广汽埃安车型产品力表现出色,产能稳步扩张助力销量持续 攀升 3.1、 GEP2.0全铝纯电专属平台 , 兼顾操控性能与车辆被动 安全 广汽集团是国内最早推出电动平台的车企之一。 在第一代 GEP平台下,诞生的第一款车型是 2017 年上市的广汽新能源 GE3, GE3 车型拥有 310km的 NEDC 综合续航,搭载的 47kWh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120Wh/kg,性能出众。 第二代的 GEP平台则开启了“ AION”时代。 2019款 AION S魅 630车型上市后,其搭载了 58.8kWh电池组, NEDC综合续航里程达到了 510km,最大功率 135kW,最大扭矩可达到 300N m。第二代 GEP平台的产品,在续航、性能、智能化程度上都全面得到了提升。 2020-2021年, Aion Y、 Aion V、 Aion S Plus陆续上市,以上车型均是基于 GEP2.0平台打造。 GEP2.0 平台以电池 +电驱动为中心布局,使车的前后轴荷分布更平均,内部结构更加简化。 相较传统车企转型发展新能源车使用“油改电”车型, GEP 2.0 平台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2 / 22 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针对纯电动车的机械结构进行设计优化,能够 最大程度地节省布局空间,使得车辆本身的续航能力更加强大。兼顾操控性能与车辆被动安全。以 Aion LX为例,其前保险杠使用了厚度达 2.89mm的 7系铝合金打造,性能出色。此外,包括后保险杠、框式副车架、车轮架、前后悬架、纵梁和车身连接处等底盘关键部位均大面积使用铝合金,超敏轻量化铝合金底盘悬架大大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能。 图 19: GEP2.0平台 采用的 50:50前后重量配比 图 20: GEP2.0平台注重 车辆被动安全 资料来源:太平洋汽车 网 资料来源:太平洋汽车 网 3.2、 Aion S Plus、 Aion Y系列产品力表现出色,销量稳步增长 广汽埃安目前在售车型主要有五款,分别为 Aion S、 Aion LX、 Aion V、 Aion Y以及 Aion S Plus,覆盖 10-35万元价格区间。 Aion S上市时间为 2019年 4月,是广汽埃安推出的首款紧凑型电动轿车,续航里程最高可达 510km; Aion LX 及 Aion V分别定位为豪华超跑 SUV 和中型 SUV,续航里程最高可达 600km 以上; AionY 和Aion S Plus于 2021年发布,分别定位为紧凑型 SUV和紧凑型轿跑。 图 21: 广汽埃安目前在售车型主要有五款 资料来源:广汽埃安官网、汽车之家、开源证券研究所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3 / 22 广汽埃安销量稳步增长, Aion S系列和 Aion Y是销售主力车型。 2020年 6月以来,广汽埃安车型合计销量稳步增长,由 2020年 6月的 4023 辆增长至 2022年 6月的 24110辆。分车型来看, Aion S和 Aion Y是销售主力车型,其中 Aion S系列2020 年 4 月以来大多数月份单月销量保持在 5000 辆以上, 2022 年 5 月单月销量破万; Aion Y在 2021年 4月上市后月销量稳步提升, 2022年 6月销量破万。 图 22: Aion S系列是广汽埃安销售主力车型 之一 数据来源: Marklines、开源证券研究所 Aion S是广汽埃安的销售主力车型 之一 ,基于 GEP2.0纯电平台打造,售价区间为 13.98-20.58万元。 Aion S Plus是 Aion S的升级版车型, Aion S Plus车型定位及价格上都要略高于 Aion S。 2022款 AionS Plus于 2022年 1月 1日上市,与老款相比,车价 及配置 均有提升。 Aion S Plus外观与 Aion S有较大变化, 整体造型上相较于 Aion S更加前卫、运动 ,风阻系数仅为 0.211,略低于特斯拉 Model 3 的 0.23 及汉 EV 的 0.233。 配置方面, Aion S Plus配备 14.6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并搭载 ADiGO 4.0 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相较于 Aion S 所搭载的 ADiGO 2.5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具有 更强的功能性 。 图 23: 外观方面 Aion S Plus延续了 Aion S设计风格 图 24: 1.9 全景天幕 是 Aion S Plus的亮点之一 资料来源:第一电动网 资料来源:第一电动网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Aion S Aion Y Aion V Aion LX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4 / 22 从产品力的角度出发,我们选取同级别车型比亚迪秦 Plus EV、几何 A、高尔夫纯电、小鹏 P5作为 Aion S系列竞品。 车型尺寸和轴距方面, Aion S plus系列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 得益于GEP 2.0纯电平台 的设计 , Aion S Plus的车型尺寸 在同级别车型中具有明显优势;Aion S及 Aion S Plus轴距均为 2750mm,仅略低于即将上市的小鹏 P5,总体处于领先地位。 电池及续航里程方面, Aion S plus系列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 Aion S Plus 采用三元锂电池配置,在高配车型中,其三元锂电池容量为 69.9kW h,与比亚迪秦 Plus EV、小鹏 P5高配版本相近似,明显高于其他竞品车型; 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方面, Aion S Plus三元锂电池版本续航里程最高可超过 600km,略超比亚迪秦 Plus EV、几何 A、小鹏 P5,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 动力 性能 方面, Aion S plus系列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 Aion S Plus最大扭矩为 350N m,高于几何 A和小鹏 P5的 310N m。 快充时间方面, Aion S Plus高配版所需时间略长于同级别车型。 Aion S Plus高配三元锂版本电池容量为 69.9kW h,快充时间为 0.75h, 充电时间 略长于同电池容量的比亚迪秦 Plus EV 和小鹏 P5的高配版本。 我们认为 Aion S Plus在同级别车型中产品力方面表现出色,在车型尺寸、轴距、续航里程、动力性能等多方面具备竞争优势,或将摆脱市场对 Aion S系列“网约车”的印象,有望凭借外观、内饰、动力性能等多方面优势在 C端市场实现畅销。 表 3: Aion S及 Aion S PLUS系列在同级别车型中具备较强竞争力 车型 配置 长 *宽 *高 (mm) 轴距(mm) 动力电池 类型 电池容量(kW h) 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 (km) 最大扭矩 (N m) 补贴后售价(万 元) 快充时间(小时) Aion S 标准 4768*1880* 1530 2750 三元锂 58.8 460 225 17.98 0.78 Aion S PLUS 低配 4810*1880*1515 2750 三元锂 58.8 510 350 15.38 0.7 高配 三元锂 69.9 602 17.98 0.75 秦 PLUS EV 低配 4765*1837*1515 2718 磷酸铁锂 57 500 180 14.98 0.5 高配 磷酸铁锂 71.7 600 280 16.68 0.5 几何 A 低配 4752*1804*1503 2700 三元锂 53 430 310 11.87 0.5 高配 70 600 18.87 0.63 高尔夫纯电 低配 4259*1799*1479 2631 三元锂 40 270 290 13.37 0.63 高配 40 270 16.88 小鹏 P5 低配 4808*1840*1520 2768 磷酸铁锂 55.9 460 310 16 0.5 高配 三元锂 71.4 600 23 0.63 资料来源:广汽埃安官方网站、汽车之家、开源证券研究所 Aion Y基于 GEP2.0纯电平台打造,于 2021年 4月上市,上市后月销量始终维持在 2000 辆以上。售价区间为 13.98-20.58 万元,定位为紧凑型纯电 SUV。从产品力的角度出发,我们选取同级别车型 小鹏 G3、几何 C、 哪吒 U Pro、 东风本田 M-NV作为 Aion Y系列竞品。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5 / 22 车型尺寸方面, Aion Y车型空间偏紧凑;轴距方面, Aion Y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 。 Aion Y 的车型尺寸 为 4410*1870*1645mm,整体偏紧凑,较其他竞品车型空间较小; Aion Y的轴距为 2750mm,与哪吒 U Pro 较为接近,高于其他竞品车型。 电池及续航里程方面, Aion Y系列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 Aion Y提供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两种配置,在高配车型中,其三元锂电池容量为 76.8kW h,明显高于其他竞品车型; 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方面, Aion Y三元锂电池版本续航里程最高可超过 600km,与哪吒 U Pro 不相上下,明显高于其他竞品车型。 表 4: Aion Y系列在同级别车型中具备较强竞争力 车型 配置 长 *宽 *高 (mm) 轴距 (mm) 动力电池 类型 电池容量(kW h) 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 (km) 最大扭矩 (N m) 补贴后售价(万 元) 快充时间(小时) Aion Y 低配 4410*1870*1645 2750 磷酸铁锂 55.5 410 225 10.96 高配 三元锂 76.8 600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