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4-国贸期货-宏观金融资讯周报_25页_1mb.pdf
1 宏观金融 2022.8.15-8.21 2 一、 【宏观】 风险偏好回归,商品震荡回升 观点: 美国通胀压力缓解,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得到修正,风险偏好回归,商品震荡回升 。 逻辑: 本周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商品市场延续震荡回升的走势,美股继续反弹, A 股低位回升。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提示,三季度美国通胀压力有望缓解,且美联储加息处于空窗期,基于流动性收紧的大宗商品宏观交易或暂告段落,商品各自回归供需基本面,还存在需求支撑的大宗商品表现相对偏强、供需趋于双弱的品种或维持下跌趋势。往后看,下周商品市场可能会随着国内经济数据再度回落 (下周将公布国内 7 月经济数据,预计将再次回落 ) 而面临新的扰动,不过,国内经济复苏虽然有波折但趋势不变,在前面大跌的行情中,企业主动去库,部分商品库存处于低位,一旦“ 金九银十”旺季需求超预期释放,不排除出现强力反弹的行情。 二、【 股指 】 流动性保持无忧,但内需疲弱仍为主要矛盾 观 点: 股指 上行驱动 ,更 可能 是 呈现 震荡上行的走势。 策略上,仍以择机布局中长线多单为主 ; 多 IC空 IM 策略 继续持有 。 逻辑: 台海局势带来的恐慌情绪已过,以及国内流动性仍呈现充裕状态,股指下方仍有支撑。不过,考虑到当前国内宏观的核心矛盾仍为内需较弱、地产宽信用效果不佳,经济复苏的节奏较为缓慢,股指上行驱动仍稍显不足,更多地是呈现震荡上行的格局,策略上仍以布局中长线多单为主。 三 、 【 国债 】 社融验证信用见顶,债期维持乐观 观点: 债期方向仍以做多为主,注意入场点位。 逻辑: 社融数据验证了市场信用扩张短期见顶的预期,预期再度转向悲观。一方面是实体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发债的支撑结束,迎来空窗期,上半年的“透支”或导致下半年的数据回落。周内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对我国信贷结构进行专栏分析,随着经济结构变迁,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国信贷结构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也呈现出“制造业筑底企稳、普惠小微稳步提升、基建高位缓落、房地产冲高趋降”的新特征。在新旧动能换挡和融资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信贷增速回落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的力度减弱。 在信贷扩张的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短期 难以退出。在通胀抬升和淡化经济目标,追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发力空间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的转向和流动性的收紧。“宽货币 +紧信用+弱经济”的组合下,债券是最为受益的品种。 风险点 : 疫情超预期发展以及政策力度。 主要关注点: 国内疫情发展、政策力度。 3 目录 【 宏观 】 风险偏好回归,商品震荡回升 -4 【 股指 】 流动性保持无忧,但内需疲弱仍为主要矛盾 -16 【 国债 】 社融验证信用见顶,债期维持乐观 -24 4 风险 偏好回归, 商品 震荡 回升 1、 本周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商品市场延续震荡回升的走势,美股继续反弹, A 股低位回升。 我们 在此前的报告中 提示 , 三季度美国通胀压力有望缓解,且美联储加息处于空窗期,基于流动性收紧的大宗商品宏观交易或 暂告段落 ,商品各自回归供需基本面,还存在需求支撑的大宗商品表现相对偏强、供需趋于双弱的品种或维持下跌趋势。 往后看,下周 商品市场 可能会随着国内经济 数据 再度 回落而面临 新的 扰动, 不过,国内 经济复苏 虽然有波折但 趋势不变 ,在前面大跌的行情中,企业主动去库,部分商品库存处于低位,一旦“金九银十”旺季需求超预期释放,不排除出现强力反弹的行情。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国贸投研小程序 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 2012】 31 号 1) 本周 市场 风险偏好 有所 回升, 商品 市场延续震荡回升的走势, 美股继续反弹, A 股低位回升 。 主因 一是台海局势降温 , 风险偏好回归 ,二是 ,美国 通胀 压力 降温,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再度得到修正 。 2)美国 通胀压力 缓解 。 美国 7 月 CPI 同比增速回落至 8.5%,较前值回落 0.6 个百分点,低于市场多数预期,主要原因是能源和商品分项下行。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 CPI 同比上涨 5.9%,环比上涨 0.3%,分别低于市场预估的 6.1%和 0.5%。这表明美国的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往后看,能源价格中长期趋于下跌,但年内空间不会太大,同时,美国劳动力短缺问题将继续支撑服务价格,预计美国通胀继续上行的动能减弱,但年内回落空间也有限。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期美联储 9 月份加息 50 个基点的几率约为 73%,表明随着通胀压力缓解,市场对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再度降 温。 3) 国内 实体融资需求依旧偏弱。 7 月信贷社融规模大幅低于预期和季节性,突出表现为实体(居民和企业)融资需求偏弱,这与 7 月以来的高频数据和 PMI 数据相互印证,表明 7 月经济将再度回落。从根本原因来看,信贷社融的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需求不足、信心不足,尤其是疫情反复暴发、地产再度恶化不断冲击实体经济。当前的核心矛盾是需求不足,这也就意味着货币不会过快转向,未来的政策重点在于持续推进存量政策的落地,促进实体融资需求的改善, 而 宽信用的关键还是地产和基建,紧盯稳地产政策和基建落地情况。 宏观 周度报告 2022 年 8 月 14 日 星期 日 国贸期货 研究院 宏观金融研究 中心 郑建鑫 投资咨询号: Z0013223 从业资格号: F3014717 5 一、 宏观和政策跟踪 1.1 实体融资 需求依旧偏弱 央行 公布的数据显示, 2022 年 7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0.68 万亿,预期 1.15 万亿,去年同期 1.08 万亿;新增社融 0.76 万亿,预期 1.39 万亿,去年同期 1.08 万亿;社融增速 10.7%,前值 10.8%; M2 同比 12%,预期 11.6%,前值 11.4%; M1 同比 6.7%,前值 5.8%。 1)新增信贷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7 月新增信贷仅为 6790 亿元,同比少增 4010 亿,明显低于往年同期的水平,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 1.15 万亿。从结构上来看,居民贷款新增 1217 亿,同比少增 2842 亿,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269 亿,同比少增 354 亿,表明在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下居民消费再度走弱; 中长期贷款新增 1489 亿,环比少增 2681 亿、同比少增 2488 亿,与 7 月份地产销售数据再度走弱相互印证。企业贷款新增 2877 亿元,同比再度转为少增 1457 亿,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3546 亿,同比多减 969 亿;中长期贷款新增 3459 亿,同比再度转为少增 1478 亿,表明企业投资意愿仍然不足,也可能与上月企业贷款需求大幅释放( 6 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 1.45 万亿)。 2) 社融规模大幅不及预期。 7 月新增社融仅为 7561 亿,同比少增 3191 亿,明显低于预期的 1.39 万亿,也低于往年同期的均值。结构上来看,新增信贷仅为 4088 亿,同比少增 4303 亿,是社融下滑 的主要拖累项; 相反,政府债券融资新增 3998 亿,同比多增 2178 亿,是社融的主要拉动项。企业债券融资新增734 亿,同比少增 2357 亿,反映了实体企业融资意愿仍偏弱。 此外, 7 月社融存量增速较上月下行 0.1 个百分点至 10.7%,社融规模明显不及预期但增速却未明显下滑,主要是因为 去年 7 月社融大幅下滑带来的低基数效应。 3) M1、 M2 增速继续抬升。 7 月 M1 增速较上月抬升 0.9 个百分点至 6.7%, M2 增速较上月抬升 0.6 个百分点至 12%,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二是,与 7 月份财政投放加快有关(财政部要求上半年已发完的专项债在 8 月底要用完),这与水泥、沥青等基建相关的数据显著改善相印证。 存款端, 7 月新增存款 447 亿,同比多增 1.17 万亿,其中,财政存款增加 4863 亿,同比少增 1145 亿、连续 5 个月同比少增。 总体上来看, 7 月信贷社融规模大幅低于预期和季节性,突出表现为实体(居民和企业)融资需求偏弱,这与 7 月以来的高频数据和 PMI 数据相互印证,表明 7 月经济将再度回落 。从根本原因来看,信贷社融的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需求不足、信心不足, 尤其是疫情反复暴发、地产再度恶化不断冲击实体经济。当前的核心矛盾是需求不足,这也就意味着货币不会过快转向,未来的政策重点在于持续推进存量政策的落地,促进实体融资需求的改善,宽信用的关键还是地产和基建,紧盯稳地产政策和基建落地情况。 6 图表 1: 社融增速回落 图表 2: M2 增速继续回升 数据来源: Wind 1.2 国内政策 聚焦 1、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 取消和调整了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设定的 53 个罚款事项,其中,取消29 个罚款事项,调整 24 个罚款事项。决定的实施有利于解决实践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有利于惠企利民,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有利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2、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2022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 应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 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 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此外还提出,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 3、 8 月 9 日, 自然资源部等 7 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用地审批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0.0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2019-05 2019-09 2020-01 2020-05 2020-09 2021-01 2021-05 2021-09 2022-01 2022-05社会融资规模 :当月值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同比-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020-08 2020-10 2020-12 2021-02 2021-04 2021-062021-08 2021-10 2021-12 2022-02 2022-04 2022-06M0:同比 M1:同比 M2:同比 7 通知提出,加强用地空间布局统筹,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指导作用,统筹协调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用地需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等空间管控要求,积极配合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选址选线工作。严格落实节约集约,改进优化用地审批,协同推进项目建设。各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指导督促各地依法依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 1.3 美国 通胀压力缓解 美国劳工部 8 月 10 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 7 月未季调 CPI 同比升 8.5%,预期升 8.7%,前值升 9.1%;未季调核心 CPI 同比升 5.9%,预期升 6.1%,前值升 5.9%。季调后 CPI 环比持平,创 2020 年 5 月以来新低,预期升 0.2%,前值升 1.3%。 1)美国通胀压力缓解。美国 7 月 CPI 同比增速回落至 8.5%,较前值回落 0.6 个百分点,低于市场多数预期,主要原因是能源和商品分项下行。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 CPI 同比上涨 5.9%,环比上涨0.3%,分别低于市场预估的 6.1%和 0.5%。这表明美国的通胀压力有所 缓解,往后看,能源价格中长期趋于下跌,但年内空间不会太大,同时,美国劳动力短缺问题将继续支撑服务价格,预计美国通胀继续上行的动能减弱,但年内回落空间也有限。 2)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再度降温。数据公布后联邦基金期货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 9 月份加息 50 个基点的几率约为 73%,表明随着通胀压力缓解,市场对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再度降温。我们维持美联储 9月加息 50BP, 11 月、 12 月各加息 25BP 的判断。 图表 3: 美国 通胀高位回落 图表 4: 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有所降温 数据来源: Wind 1.4 欧美 财经热点 8 月 7 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 51 票赞成、 50 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由民主党提出的 2022 年削减通胀法案。该项方案被视作是 2021 年拜登政府提出的重建美好未来法案的 “ 缩小版 ” ,支出项目和规-2.000.002.004.006.008.0010.002020-08 2020-10 2020-12 2021-02 2021-04 2021-06 2021-08 2021-10 2021-12 2022-02 2022-04 2022-06美国 :CPI:当月同比 美国 :CPI:环比美国 :核心 CPI:环比 美国 :核心 CPI:当月同比 8 模都遭遇大规模削减。从此次方案的内容来看,一是通过对大公司征收 15%最低企业税、开展处方药医保价格谈判以降低药品价格、加强 IRS 对企业和高收入者的征税执法以及消除 “ 附带权益漏洞 ” 等举措为联邦政府增加约 7400 亿美元财政收入;二是投入约 3700 亿美元用于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包括对清洁电力和储能行业提供税收抵免、对消费者实施家庭能源退税计划等,从而逐步实现到 2030 年减少碳排放约 40%的长期目标 ;三是投入 640 亿美元用于延长平价医疗法案补贴至 2025 年。不过,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该法案对美国 2022年通胀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 2023年通胀或较现行水平上下浮动 0.1%,另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预算模型估计,此次法案通过将在 2024 之前略微增加美国的通胀水平,随后开始降低通胀,但总影响接近于零。 8 月 9 日 ,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以下简称法案)。法案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并要求任何接受美方补贴的公司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芯片。白宫发布声明称,法案将为美国半导体研发、制造 以及劳动力发展提供 527 亿美元。其中 390 亿美元将用于半导体制造业的激励措施, 20 亿美元用于汽车和国防系统使用的传统芯片。此外,在美国建立芯片工厂的企业将获得 25%的减税。拜登表示,该法案为美国整个半导体供应链提供资金,促进芯片产业用于研究和开发的关键投入。要求任何接受美国政府资金的芯片企业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他们研发的技术。这意味着“在美国投资,在美国研发,在美国制造”。 8 月 9 日 , 欧盟各成员国上月达成的削减天然气用量协议正式生效。根据欧盟方面说法,此举意在为可能出现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中断做准备。根据 7 月 26 日达成的这一协议,欧盟成员国同意在 2022 年 8 月 1 日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期间,根据各自选择的措施,将天然气需求在过去 5 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减少 15%。 9 二、 高频数据跟踪 2.1 工业生产 稳中 有升 化工:需求 回暖 , 开工基本平稳 。 需求方面, 下游补库有所改善 ,聚酯产业链多数产品价格 有所回升 ,PTA、涤纶 POY、聚酯切片价格同步 上涨 。生产端, 上 周 PTA 产业链负荷率 稳中 有升 ,其中, PTA 开工率 回升 至 69.07%,聚酯工厂负荷率 小幅回升 至 77.87%,江浙织机负荷率 小幅回升 至 51.67%。 钢铁:生产 继续 回升 ,需求 略有改善 。 利润触底改善 , 复产动机较强, 全国高炉开工率 本周 继续回升3.54 个百分点 至 76.24%。 由于目前钢厂 盈利出现改善,叠加旺季 补库预期 , 钢材产量 低位回升 。本周 钢联数据显示, 钢厂 钢材产量 继续 回升 ,厂库 、社库 延续 去化 ,表需小幅 回升 , 但下游实际需求依旧偏弱 。 图表 7: PTA 产业链负荷 图表 8:钢厂高炉开工率 数据来源: Wind 2.2 地产销售周 环比下降 ,汽车 销售 持续走强 房地产销售 周 环比下降 。 截至 8 月 10 日, 30 个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 周环比 下降 14.62%,按均值计, 8 月环比 下降 13.50%,同比下降 25.13%,一、二、三线城市 8 月同比增幅分别为 -28.00%、 21.94%和29.33%; 土地市场方面,上周, 100 个大中城市成交土地占地面积环比增速为 -26.72%,一、二、三线城市环比增速分别为 -48.83%、 -1.52%和 -34.81%。 其中, 一 线城市土地溢价率最高,为 8.53%,其次为 三 线城市,溢价率为 3.31%, 二 线城市最低为 0.30%。 乘用车 零售、批发 同比增速 持续 改善 。 乘联会数据显示, 8 月 1-7 日,乘用车零售 28.5 万辆,同比增长 21%,环比上周下降 57%,较上月同期增长 3%; 乘用车批发 27.9 万辆,同比增长 18%,环比上周下降 69%,较上月同期下降 2%。 生产端来看, 随着 各地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 ,原料供应逐步恢复,汽车生产 基本平稳 ,8 月 11 日当周半钢胎开工率 微幅 持稳于 64.44%。 图表 9: 30 大中城市地产销售 :周:同比 图表 10: 当周日均销量 :乘用车 0.0020.0040.0060.0080.00100.002022-01-28 2022-02-28 2022-03-31 2022-04-30 2022-05-31 2022-06-30 2022-07-31PTA产业链负荷率 :PTA工厂 PTA产业链负荷率 :聚酯工厂PTA产业链负荷率 :江浙织机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高炉开工率 (247家 ):全国 唐山钢厂 :高炉开工率 10 数据来源: Wind 三、 物价 跟踪 ( 1) 本周食品价格 涨跌互现 。 蔬菜供应有所恢复,加上需求有所下滑,本周蔬菜均价环比继续下跌0.92%, 猪肉价格有所反弹, 本周猪肉均价环比 上涨 0.21%。 ( 2)下半年 CPI 将继续温和抬升。 7 月 CPI 同比继续回升 至 2.7%,主要是受猪周期 重启、蔬菜季节性上涨等因素的推动,不过,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 CPI 同比则由 1.0%回落至 0.8%,表明当前内需依然疲软。往后看,新一轮猪周期重启,猪价在供需基本面驱动下仍将温和上升,同时,考虑到去年基数较低,预计三季度国内 CPI 仍有破 3%的可能。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内需疲软、外需走弱的大背景下,猪价上涨的单一因素不足以推动通胀持续走高。四季度则需关注国际能源价格和农产品价格表现,考虑到我国原油和食用油都较依赖国际贸易,如果“猪”“油”再度共振上涨,不排除国内通胀有进一步走高的可能。 ( 3) PPI 同比增速将 继续回落。 7 月 PPI 同比增速加速回落 至 4.2%,下行幅度超过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受到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大幅回落的影响,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传导至下游,另一方面,国内工业生产存在走弱的迹象,企业主动去库。往后看,欧美加快加息的步伐,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大,大宗商品价格拐点已现,叠加疫情反复扰动下,国内需求回升速度偏慢,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维持主动去库的节奏,预计 PPI 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 图表 11: 食品价格 涨跌互现 图表 12: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 -80.00-60.00-40.00-20.000.0020.0040.0060.002022-04-23 2022-05-23 2022-06-23 2022-07-23商品房成交面积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100-500501001502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厂家批发 厂家零售 厂家批发 :同比 厂家零售 :同比 11 数据来源: Wind 2.503.003.504.004.505.005.5015.0020.0025.0030.0035.002022-04-20 2022-05-20 2022-06-20 2022-07-20平均批发价 :猪肉 平均批发价 :28种重点监测蔬菜40.0090.00140.00190.00240.00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 能源类钢铁类 有色类12 流动性保持无忧,但 内需 疲弱 仍为主要矛盾 台海局势带来的恐慌情绪已过,以及国内流动性仍呈现充裕状态,股指下方仍有支撑。不过,考虑到当前国内宏观的核心矛盾仍为内需较弱、地产宽信用效果不佳,经济复苏的节奏较为缓慢,股指上行驱动仍稍显不足,更多地是呈现震荡上行的格局,策略上仍以布局中长线多单为主。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国贸投研小程序 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 2012】 31 号 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保持中性偏松的基调。 央行继续强调“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货币政策总体基调不变,但同时提到了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主要原因在于二季度以来 ,财政政策的大幅发力及内需不足形成资金淤积,市场流动性已达到非常充裕的水平,资金空转风险加大,央行有可能在经济逐步修复的前提下引导过低的资金利率向正常水平回归,需特别关注 8 月 MLF 的到期续作情况。 展望下半年,政策对经济增长目标有所淡化,将侧重于稳就业、防通胀等民生层面。在低基数、猪周期上行的背景下, CPI 或进一步上行,不过,鉴于原油高位已从回落、内需偏弱,预计 CPI 上行高度有限,难 以构成对货币政策的实质性约束,货币政策将维持现有的中性偏宽松的态势,流动性年内无虞。 宽信用效果较差,社融数据大幅不及预期。 7 月新增社融明显低于季节性和市场预期,主要由于疫情反复和地产风险的扰动下,内需大幅走弱。具体来看,政府端,政府债券融资节奏明显前置, 1-7 月已完成全年预计新增额度的 71.9%,后续发力或明显减弱;企业端, 7 月国内疫情局部复发,并呈现扩散态势, 7 月制造业 PMI 再度回落至收缩区间,供需双双弱拖累企业部门融资需求;居民端,部分楼盘持续停工冲击居民购房信心,同时收入预期不佳压制消费意愿, 7 月商品房销售再度走弱拖累居民融资需求。货币供给层面, 7 月 M2 同比增长 12%,这是 2016 年 4 月以来的最高值,表明货币政策边际宽松 和需求乏力的双重影响下,流动性供给较为充裕。 展望未来,信贷扩张的掣肘不在与货币政策供给层面,而在于内需的修复,尤其是疫情走向和地产市场的复苏情况,后续信贷的扩张仍需要政策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需求带来提振。 2022 年 8 月 14 日 星期 日 宏观金融研究 中心 宏观金融 周度 报告 郑雨婷 从业资格号: F3074875 投资咨询号: Z0017779 13 一、 市场概述 1.1 行情回顾 地缘政治风险落地叠加市场流动性充裕 , 本周 股指 大幅反弹 。沪深 300 上涨 0.82%至 4191、上证 50上涨 0.81%至 2797、中证 500 上涨 2.4%至 6421,中证 1000 上涨 1.96%至 7229。行业上,本周综合( 5%)、基础化工( 4.6%)、纺织服饰( 3.8%)、公用事业( 3.5%)、非银金融( 3.3%)领 涨, 仅 农林牧渔( -1.9%)、汽车( -0.5%)、 下 跌。 指数与期货的 周 涨跌幅 股指期货量能变动 IF 合约 IH 合约 IC 合约 IM 合约 成交(手) 388943 213144 377080 163900 变动( %) -22.27 -19.92 -35.30 -29.47 持仓(手) 181531 100486 315261 63252 变动( %) -6.59 4.00 -3.87 5.43 数据来源: 国贸期货研究院 &Wind 行业周 涨跌幅 ( %) 数据来源: 国贸期货研究院 &Wind 1.2 价差走势 1)基差方面,截至周五收盘, 近月合约的贴水幅度为: IM2208 贴水 6.4 点(年化 4.6%), IC2208 贴水 2.4 点(年化 2.0%)。 IF2208 升 水 4.5 点(年化 5.6%); IH2209 升 水 1.1 点(年化 2.1%) 。 本周股指贴水大幅缩减, 下周五近月合约即将到期,尚无明显的期现套利机会 。 沪深300IF2208上证50IH2208中证500IC2208中证1000IM2208涨跌幅( %) 0.82 1.08 0.81 0.92 2.40 2.81 1.96 2.430.00.51.01.52.02.53.05.0 4.6 3.8 3.5 3.3 3.2 3.2 3.0 2.6 2.5 2.0 1.9 1.8 1.8 1.7 1.7 1.7 1.5 1.4 1.2 1.2 0.7 0.4 0.3 0.1 0.0 (0.5)(1.9)-3-2-10123456 14 2)跨品种价差方面。本周 股指的表现为 ICIMIFIH, 其中前半周大盘表现较优,后半周大盘股表现较优。 IM/IC 比值较上周 下跌 0.54%, IM2208 与 IC2208 价差 为 804 点, 较上周缩减 18 点, 多 IC 空 IM策略 可继续持有 。 股指期货升贴水情况(截至 2022 年 8 月 12 日) 中证 1000 期货 合约 合约名称 IM2208 IM2209 IM2212 IM2303 合约升贴水 6.4 58.6 214.6 362.0 年化 升贴水率 4.6% 8.5% 8.6% 8.4% 中证 500 期货合约 合约名称 IC2208 IC2209 IC2212 IC2303 合约升贴水 2.4 34.3 135.1 222.5 年化 升贴水率 2.0% 5.6% 6.1% 5.8% 沪深 300 期货合约 合约名称 IF2208 IF2209 IF2212 IF2303 合约升贴水 -4.5 2.1 24.9 43.8 年化 升贴水率 -5.6% 0.5% 1.7% 1.8% 上证 50 期货合约 合约名称 IH2208 IH2209 IH2212 IH2303 合约升贴水 -1.1 -2.9 -6.3 -11.9 年化 升贴水率 -2.1% -1.1% -0.7% -0.7% 数据来源: 国贸期货研究院 &Wind 二、 资金面与流动性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进行了 100 亿元逆回购操作,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有 100 亿元逆回购和 400 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因此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全口径净回笼 400 亿元 。银行间 流动性保持超充裕状态,资金价格维持在低位, 隔夜利率 、 银行间 7 天期利率 分别在 1.1%、 1.5%左右波动 。 流动性仍处于超宽松的状态 ,6 月财政大幅支出与内需不足形成资金淤积,是 7 月以来市场流动性保持宽松状态的主要原因。 8 月 10 日,央行发布 2022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央行二季度执行报告再度强调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主要原因在于二季度以来 ,财政政策的大幅发力及内需不足形成资金淤积,市场流动性已达到非常充裕的水平,资金利率延续低位运行,资金空转风险加大 ,央行有可能在经 济逐步修复的前提下引导过低的资金利率向正常水平回归,需特别关注 8月 MLF 的到期续作情况。展望下半年, 政策对经济增长目标有所淡化,将侧重于稳就业、防通胀等民生层面。在 低基数、猪周期上行的背景下, CPI 或进一步上行,不过,鉴于原油高位已从回落、内需偏弱,预计 CPI 上行高度有限,难以构成对货币政策的实质性约束,货币政策将维持现有的 中性偏 宽松 的 态势 ,流动性年内无虞 。 15 银行间短端 利率处于 低点 两融余额 增加 132 亿元 数据来源: 国贸期货研究院 &Wind 中美利差 倒挂 9.9bp 北向资金本周累计净 流 入 76.5 亿元 数据来源: 国贸期货研究院 &Wind 三、 基本面分析 3.1 宽信用效果较差,社融数据大幅不及预期 2022 年 8 月 12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 7 月金融数据。 人民币贷款新增 6790 亿元,前值 2.81 万亿元;社融新增 7561 亿元,前值 5.17 万亿元,存量同比增速 10.7%,前值 10.8%; M2 增速 12.0%,前值 11.4%。 7 月新增社融明显低于 季节性和市场预期 , 主要由于疫情反复和地产风险的扰动下,内需大幅走弱 。具体来看, 政府端,政府债券融资节奏明显前置, 1-7 月已完成全年预计新增额度的 71.9%,后续发力或明显减弱 ;企业端, 7 月国内疫情 局部复发,并 呈现扩散态势, 7 月 制造业 PMI 再度 回落至收缩区间, 供 需双双弱拖累企业部门融资需求;居民端,部分楼盘持续停工冲击居民购 房信心, 同时收入预期不佳压制消费意愿, 7 月 商品房销售 再度 走弱拖累 居民融资 需求。 货币供给层面, 7 月 M2 同比增长 12%,这是 2016 年 4月以来的最高值 ,表明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和需求乏力的双重影响下,流动性供给较为充裕。 展望未来,信1.01.52.02.53.03.5DR001 DR0076,5008,50010,50012,50014,50016,50018-3 19-3 20-3 21-3 22-3融资余额-1000100200300-101234509-08 10-08 11-08 12-08 13-08 14-08 15-08 16-08 17-08 18-08 19-08 20-08 21-08中美利差 国债到期收益率 :10年美国 :国债收益率 :10年(150)(100)(50)050100150200深股通 :当日资金净流入 (人民币 )沪股通 :当日资金净流入 (人民币 ) 16 贷扩张 的掣肘不在与货币政策供给层面,而 在于 内需的修复,尤其是 疫情走向和地产市场的复苏情况, 后续信贷的扩张仍需要 政策端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对需求带来提振 。 新增社融与社融存量同比走势 货币供给情况 数据来源: 国贸期货研究院 &Wind 3.2 美国通胀数据回落,资本市场反应良好 8 月 10 日,美国劳工部公布 7 月 CPI 数据: CPI 同比增长 8.5%,预期 8.7%,前值 9.1%;季调 CPI 环比增长 0%,预期 0.2%,前值 1.3%。 具体来看, 能源价格增速由上月 41.6%降至 32.9%,拉动 CPI 同比回落0.6 个百分点 , 是本次 CPI 超预期降温的主因。而食品价格增速由 10.4%小幅升至 10.9%,其对 CPI 同比的拉动作用提升 0.06 个百分点。 不过,在原油供给压力和美国劳工供给压力犹存的情况下,预计美国通胀 下行的空闲相对有限,可能仍会在高位反复。 海外通胀水平有望实现触顶,以及美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意味着美联储后续激进加息的概率降低,对于国内权益资产的影响路径主要有以下两条:一是中美利差缩窄的空间减小,外资流出的压力减弱,今日的北向资金大幅流入、与外资联动性强的港股反弹即为印证。二是海外因素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掣肘减弱。因此其对股 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流动性和情绪层面。 美国 CPI 走势 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 数据来源: 国贸期货研究院 &Wind 9101112131415161718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16-0416-1017-0417-1018-0418-1019-0419-1020-0420-1021-0421-1022-04社会融资规模 :当月值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同比-10-50510152020-08 20-10 20-12 21-02 21-04 21-06 21-08 21-1021-12 22-02 22-04 22-06M0:同比 M1:同比 M2:同比0.01.02.03.04.05.06.07.08.09.010.017-0317-0717-1118-0318-0718-1119-0319-0719-1120-0320-0720-1121-0321-0721-1122-0322-07美国 :CPI:当月同比美国 :核心 CPI:当月同比528.00 (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620-0820-1020-1221-0221-0421-0621-0821-1021-1222-0222-0422-06 17 3.3 估值分析 截至 8 月 12 日,沪深 300、上证 50、中证 500、中证 1000 的滚动市盈率 分别为 12.2 倍、 10 倍、20.6、 31.1 倍,处于上市以来的 31.4%( 05 年 4 月至今)、 30.0%( 04 年 1 月至今)、 8.5%( 07 年 1 月至今) 、 14.2%( 14 年 10 月至今) 的分位水平。 四 大指数 PE(倍) 据来源: 国贸期货研究院 &Wind 四、 流动性保持无忧,但内需疲弱仍为主要矛盾 地缘政治风险落地叠加市场流动性充裕,本周股指大幅反弹。沪深 300 上涨 0.82%至 4191、上证 50 上涨 0.81%至 2797、中证 500 上涨 2.4%至 6421,中证 1000 上涨 1.96%至 7229。 增量资金方面, 两融余额增加 132 亿元 , 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 76.5 亿元 。 股指贴水 方面,本周股指贴水 大幅缩减,下周五近月合约即将到期,尚无明显的期现套利机会。 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保持中性偏松的基调。 央行继续强调“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货币政策总体基调不变,但同时提到了 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主要原因在于二季度以来 ,财政政策的大幅发力及内需不足形成资金淤积,市场流动性已达到非常充裕的水平,资金空转风险加大,央行有可能在经济逐步修复的前提下引导过低的资金利率向正常水平回归,需特别关注 8 月 MLF 的到期续作情况。 展望下半年,政策对经济增长目标有所淡化,将侧重于稳就业、防通胀等民生层面。在低基数、猪周期上行的背景下, CPI 或进一步上行,不过,鉴于原油高位已从回落、内需偏弱,预计 CPI 上行高度有限,难 以构成对货币政策的实质性约束,货币政策将维持现有的中性偏宽松的态势,流动性年内无虞。 宽信用效果较差,社融数据大幅不及预期。 7 月新增社融明显低于季节性和市场预期,主要由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