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_45页_6mb.pdf
概览标签: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产品、炼化、分馏、裂解、重整、成品油、烯烃、芳烃、乙烯、丙烯、苯、二甲苯、PX、化工新材料、炼化一体化、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恒力石化、绿色发展、数字转型2022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民营炼厂积极入局,行业格局持续优化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名词解释成品油:成品油是指以原油为主要原料的石油炼制产品,包括汽油、柴油和煤油等。基础油:基础油是指组成润滑油、润滑脂成品的基础材料,主要分为矿物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矿物基础油为天然石油进行精制而成,应用广泛;合成基础油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具有热氧化安定性好、耐低温、黏度指数高等优点。烷烃:烷烃是指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和碳氢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芳烃: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是闭链类的一种。分馏:分馏是指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物质的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对某一混合物加热,针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不同沸点进行冷却分离成相对纯净的单一物质过程。馏分:馏分是指不同温度下,石油产品蒸馏出来的组合。温度不同,馏分不同。PX:PX是指对二甲苯,无色透明液体,用于生产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PTA:PTA是指精对苯二甲酸,在常温下为白色粉状晶体,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其主要用途是生产聚酯纤维、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广泛应用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市场概述支柱产业,应用广泛石油化工 是石油化学工业的简称,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化学工业。石油化工产业是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石油石化行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和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 石油产品 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石油化工主要产品 石油化工产品 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 第一步 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 裂解 ,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 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原料(一)石油:资源丰富分布不均中国原油油资源丰富,地理分布不均。按照国际上(油气富集程度)通常的分类标准,我国在世界产油国中属于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据国家自然资源部公布最新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石油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已达 36.19亿吨 。但原油资源地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其中 新疆、甘肃、陕西、黑龙江 四省原油资源最为丰富,合计占比约48%,从地理区位来看,我国已探明的原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渤海湾(含海域)、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 和 东海陆架 八大盆地,可采资源量占全国总原油储量的 80% 以上。通常来讲,原油开采需要经历 地质勘探 、钻井 、测井 、井下作业 、采油 五大阶段。每个环节均对地表、地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原油勘探开采技术向着多测量参数、高测量精度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油田开采技术不断升级,并推动原油采收率提升。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 吐哈油田青海油田玉门油田长庆油田四川油田滇黔桂油田江汉油田大庆油田吉林油田辽河油田渤海油田胜利油田东海油田冀东油田中原油田大港油田资料来源: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行行查研究中心中国主要油田地理分布 油田开采过程增采采油射孔完井固井测井录井钻井物理勘探地质勘探测量地层岩石的物理参数,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下入优质钢管并在井筒与钢管环空充填水泥来加固井壁,保证继续安全钻进,封隔油、气和水层;根据油气层的地质特性和开发开采技术要求,在井底建立油气层与油气井井筒之间的合理连通渠道或连通方式;用专用射孔弹射穿套管及水泥环,在岩体内产生孔道建立地层与井筒之间的连通渠道,实现油气井的正常生产;利用自喷采油法或人工举升,最大限度的将地下原油开采到地面上来;利用水力压裂工艺或油井酸化处理提高油井生产能力和注水井吸水能力勘探人员收集地质资料,运用地质知识查明油气生成和聚集的有利地带和分布规律、缩小物探所要开展工作的区域;在有含油田希望的探区内人工激发地震波,得出地震剖面图、地震波速度和频率并进行深入分析,查明有含油气希望的圈闭、提出钻探井位;利用石油钻井设备从地面开始沿设计轨道钻穿多套地层到达预定目的层,形成油气采出或注入所需流体(水、气、汽)的稳定通道(即油气井),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岩分析等方法,观察收集分析记录随钻过程中固体、液体、气体等返出物信息,评价油气层;勘探开发开采资料来源:杰瑞股份招股书,行行查研究中心南海油田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原料(一)石油:国内对外依存度高受自身资源禀赋限制,中国原油消费量远高于产量。需求方面,2021年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 7.1亿吨,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需求缺口呈逐步扩大趋势。供给方面,2021年中国原油产量约 2亿吨 ,随着中国石油企业不断加强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积极释放优质产能,石油产量总体保持稳定。中国石油 对外依存度较高,长期面临着资源约束和供需短缺的矛盾。作为全球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近年来有所提升,2021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升高至 71.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行行查研究中心2012-2021年中国原油产量及表观消费量情况0%10%20%30%40%50%60%70%80%0123456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中国石油进口量(亿吨)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行行查研究中心2012-2021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及对外依存度情况012345678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中国原油产量(亿吨) 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亿吨)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美元/桶)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原料(一)石油:多重因素影响价格石油作为一种对全球影响最大的大宗商品,兼具商品、金融和政治属性。国际原油市场的 供需关系 是影响油价的最基本因素,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长期趋势;此外,剩余产能、原油库存、美元指数、地缘政治、金融危机、自然灾害 等都会对油价产生较大影响。2020年以来,国际原油受新冠疫情扩散、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他主要产油国关于减产办议难以达成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开始下跌,在 15-45美元/桶 之间波动。2020年4月下旬至今,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呈现波动的增长趋势,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陆续发布针对俄罗斯的能源禁令与制裁。当前国际原油最高价格已经趋近2008年金融危机前创造的历史极值,价格波动加剧。02040608010012014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全球布伦特原油价格走势(2021.01-2022.05)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定价的诸多因素中东局势国家石油主义美元走势储量(探明、可采、剩余)接替率石油资源产量、采收率、储量寿命勘探开发成本勘探开发投资替代资源成本能源消费结构库存需求投机地缘政治供给货币因素国际油价美国原油及商业库存经合组织成员国库存其他国家库存全球经济增长美国经济中国需求其他新兴经济体需求美国政治中东局势国家石油主义突发事件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2021.012022.05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资料来源:Wind,行行查研究中心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石油产能:长期以来,中国油气上游流域都处在极度垄断状态,石油产能主要依赖“三桶油”(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中海油)。目前全国已登记的油气资源勘查开发区域中,95%以上由“三桶油”企业控制,民企获得的探矿权占比仅有1%。2021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的原油产量分别为8.99亿桶、4.8亿桶、5.73亿桶;营业收入分别为2.61万亿元、2.74万亿元以及2441亿元。 炼化产能:为推动石化产业绿色、安全、高效发展,国家发改委印发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重点建设包括 上海漕泾、大连长兴岛(西中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福建古雷、广东惠州等在内的七大石化基地。2021年我国炼油净新增产能 2,520万吨,总炼油产能达到 9.1亿吨,已经赶上全球炼油能力第一大国美国。近两年的产业转型升级,使我国对炼油产能的调节能力更强,“减油增化”力度不断加大,设备改造也在提速。0246810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洋石油“三桶油”原油产量(亿桶)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原料(一)石油:“三桶油”格局资料来源:发改委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行行查研究中心2021年“三桶油”原油产能情况资料来源:公司年报,行行查研究中心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福建古雷广东惠州上海漕泾中国七大石化炼化基地布局图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原料(二)天然气:优质清洁能源天然气 主要由气态低分子烃和非烃气体混合组成,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天然气资源可分 常规天然气 与 非常规天然气 ,多蕴藏在地下多孔隙岩层中,包括油田气、气田气、煤层气、泥火山气和生物生成气等。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具有绿色环保、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等优点。各类天然气资源特征对比资料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行行查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玉龙股份公开资料整理,行行查研究中心天然气三大类主要运输方式运输状态 运输方式 运输距离 供气特点PNG(管道天然气) 气态 管道运输 长供气安全性较高,但受管道运输量限制冬季供应存在不确定性LNG(液化天然气)大气压下冷却至约-162C时由气态转变成液态,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LNG的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LNG车、船运输 长液态运输安全性高,分销灵活性好,主要用于调峰CNG(加压天然气)天然气加压(超过3,600磅/平方英寸)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与管道天然气的组分相同CNG车运输 短 压力最高,稳定性较低,单车灵活性好 常规天然气包括气层气、伴生气以及生物气(“沼气”);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开采技术要求更高,主要分致密气、煤层气和页岩气。不同区域、不同气藏所开采的天然气成分构成也会有所差别。管道气、压缩天然气(CNG)及液化天然气(LNG) 是天然气的三种主要运储形式。目前我国 管道气 依然是天然气输运的主力军,而相对灵活廉价的CNG、LNG主要供应于管道气无法到达的地区,解决了分布式和调峰等问题。相较于CNG,LNG在液化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净化(脱除重烃、硫化物等污染源),纯度更高且无腐蚀性,同时其体积更小,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因此LNG更方便储运,亦更加适合作为车船燃料。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原料(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天然气存在较大供需缺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 2,075.8亿立方米 ,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8%;2021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约为3,750亿立方米 ,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9%,国内天然气 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中国管网建设速度有待加快、互联互通程度不够、储气调峰能力严重不足等现状限制了资源调配和供应保障,近年来我国天然气进口量持续走高,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2017-2022年中国天然气净进口量及对外依存度2017-2022年中国天然气供需情况及增速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行行查研究中心0%5%10%15%2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消费量(亿立方米) 产量(亿立方米)消费量YOY 产量YOY0%10%20%30%40%50%05001,0001,5002,0002,50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亿立方米) 对外依存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行行查研究中心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原料(二)天然气:二元定价体系目前中国的天然气定价体系市场化改革进程走了一半,从气价机制来看,目前中国天然气门站价呈现出政府管控与市场化定价的“双轨制”特征,也可称之为“二元定价”体系,即:管道气仍以政策指导定价为主,有浮动空间但不大;LNG则完全市场化定价。资料来源:Wind,行行查研究中心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全国工业天然气价格走势 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LNG价格走势资料来源:Wind,行行查研究中心3.053.103.153.203.253.303.35全国均价(元/立方米)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全国均价(元/吨)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原料(二)天然气:竞争格局稳定2020年中国城燃公司零售气量竞争格局我国前五大燃气公司(除中国燃气,按2020年零售气量排序)分别为 华润燃气、香港中华煤气(3HK)(内地销气业务)、新奥能源、昆仑能源、中国燃气 。在2016-2020年天然气表观消费增速快速增长的同时,五大燃气公司合计销气量份额从2016年的30%提升至2020年的35%,行业格局整体稳定的同时,龙头份额也在稳步提升。我国跨省天然气长输管线主要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下属13家管道公司经营。根据天然气价格改革中的管输费改革措施,上述公司的管输价格均已核定。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开资料整理,行行查研究中心2021年中国天然气开采公司梯队图9%8%6%7%5%65%华润燃气香港中华煤气新奥能源昆路能源中国燃气其他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洋石油山西延长石油 新潮能源 新天然气蓝焰控股 首华燃气 广汇能源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炼化环节(一)炼化流程与工艺(1/2)炼油 是把原油变成汽油、柴油、家庭供热用油、航空燃料、煤油等有用的石油产品以及各种油漆、塑料等日用产品的原料的过程。原油在开采后需要经过炼化等加工环节才能够加工成石油供应市场,而石油炼化则是通过高温分馏将石油裂解为汽油、柴油、煤油、石油气、乙烯、沥青等等不同的产品,石油炼化的常用工艺流程为 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氧裂化、溶剂脱沥青、加氧精制和催化重整等具体类型。炼油流程炼油厂可看作一条大型生产线,原油从生产线的一端进入,经过无数程序后在另一端以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形式产出。炼油主要分为3个加工阶段:分离、转换和处理。 分离是指把原油中的各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同时又不改变各个成分化学结构的过程。 转换是指利用热、压力、催化剂或氢气,彻底改变各成分的化学结构。 处理主要是指在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又不改变化学结构的过程。炼油原理简易示意图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网络公开资料整理,行行查研究中心馏分 沸点(oC) 每个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量液化石油气 低于30 1-4汽油 30-210 5-12石脑油 100-200 8-12煤油和燃料油 150-250 11-13柴油、燃料油及瓦斯油 160-400 13-20重质燃料油 315-540 20-45渣油 高于450 高于30炼油原理简易示意图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炼化环节(一)炼化流程与工艺(2/2)炼化工艺 分离工艺:在石油炼化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固液混合物,需要对这些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而对于液体混合物,主要通过分馏的工艺进行加工。分馏 是将原油中不同沸点的各成分相互分离开的过程。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属于 物理变化 。加热后的原油被倒进蒸馏塔,不同成分混合的蒸汽在塔中向上升起,当每种成分上升到塔层温度与其液化温度相等时,就会逐渐冷却并在塔板上凝结成为液体。质量越轻、沸点越低的成分,就会在蒸馏塔越高的塔层上凝结。一些轻质的产品,如液化石油气、石脑油、直链汽油等会在温度最低的地方凝结。中等质量的蒸馏气体,如航空燃料、煤油、燃料油柴油等会在紧接着下面的地方凝结。最重的产品,如燃料油和残留物等,沸点最高将在最下面的地方凝结。大多数的炼油厂会继续把较重质的部分再加工成较轻质的、利润更高的产品。 转换工艺:裂解 是体积膨胀的转换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会把较大的碳氢化合物(如重质瓦斯油)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分子(石脑油),基本上都要改变分子结构。裂解过程需要热量、压力、化学催化剂和氢气,催化剂和氢气二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一起使用,这取决于不同裂解程序的要求。催化重整 是把低辛烷值的石脑油转化为高辛烷值混合物的过程。重整是重组分子而不是裂解分子,因此在此流程中并 不能增产 。因为该流程生产的产品即重整产品芳香烃的含量很高,常用来生产 苯、甲苯 和 乙烯 等芳香烃类石油化学产品。重整流程需要铂基催化剂,要求原料是无硫原料,以防止催化剂被污染。 处理工艺:处理环节中的工艺是生产成品的最后工序。该工序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的性能或清除杂质。加氢处理就是针对炼化的渣油等产物进行处理得工艺。油渣就是石油经蒸馏加工后剩余的残渣,其中的杂质含量相当高,其加工难度要比汽油、柴油的大得多,因此渣油加氢处理就需要更苛刻的反响条件以及更高效的催化剂。炼油过程简易示意图原油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炼化环节(二)炼化产能: 市场供应过剩 炼化产能:我国炼化市场基本饱和。随着国内炼油产能的不断提升,过去几年我国成为汽柴油的净出口国。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2021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国内炼厂产能从2016年1,489.5万桶/天稳步提升至2020年的 1,619.9万桶/天,2020年中国炼厂产能占全球炼厂产能的16.4%。 竞争格局: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按照2021年营收规模划分,大致呈三级梯队格局。由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数据,2020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炼油能力分列全球炼油商第一、第二位。据行行查研究中心分析,2021年 中国石化 与 中国石油 作为石油化工行业营收规模超2万亿的“巨无霸”,以绝对的规模优势位列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第一梯队;中国海油 以及以 恒力石化、万华化学 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营收规模在500-3,000亿元,位列第二梯队;以华锦股份、卫星化学、华鲁恒升等为代表的化工中小企业位列第三梯队,2021年营收规模低于500亿元。0%1%2%3%4%5%6%1,3501,4001,4501,5001,5501,6001,6501,7001,75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中国炼厂产能(万桶/天) YOY2016-2021年中国炼厂产能及增速资料来源:BP,行行查研究中心2021年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竞争格局(按营收规模)万亿规模500-3,000亿元500亿元卫星化学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石油产品六大类石油炼化产品石油产品可分为 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 六大类。其中燃料主要包括汽油、柴油和煤油等发动机燃料以及灯用煤油、燃料油等,我国的石油燃料约占石油产品的70%。石油产品主要类别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包括各类汽油、柴油、煤油、及其他燃料油等,其中汽油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燃料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包括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压缩机油等润滑剂常压下的气态原料主要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氢气、乙炔、碳黑;液态原料主要有液化石油气、轻汽油、轻柴油、重柴油化工原料包括石蜡、地蜡、石油脂等。石蜡主要做包装材料、化妆品原料及蜡制品,也可做为化工原料产脂肪酸(肥皂原料)石蜡主要供道路、建筑用沥青用于冶金(钢、铝)、化工(电石)行业做电极石油焦2021年中国各类石油化工产品产出占比23%22%8%7%7%6%6%4%17% 柴油汽油沥青石脑油液化气燃料油煤油石油焦其他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行行查研究中心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石油产品(一)成品油: 国内定价机制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 油品升级:2019年7月1日施行 国六标准。国六标准汽油与国五相比,汽油标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苯含量和芳烃含量:苯含量 从1%下降至0.8%,严于欧盟标准(1%);芳烃含量从40%降至35%,与欧盟标准相等;烯烃含量 则要求从24%,下降到A阶段的18%,再下降到B阶段的15%,最终低于欧盟标准(18%)。国六标准柴油与国五相比,多环芳烃含量从11%下降至7%,严于欧盟标准(8%)。 成品油定价机制: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我国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发改委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并在40美元/桶及130美元/桶设置地板价及天花板价。最高批发价为最高零售价减300元/吨,炼厂最高出厂价为最高零售价减400元/吨。国内成品油价格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原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行行查研究中心中国不同类型油品的定价机制中国成品油定价细则条目 细则第六条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 低于每桶40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5%)计算成品油价格; 高于每桶40美元低于 80 美元(含)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 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 高于每桶130美元(含)时,采取补贴,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第七条 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第九条成品油批发企业对零售企业的汽、柴油最高批发价格,按最高零售价格每吨扣减300元确定。运杂费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成品油批发企业在不超过汽、柴油最高批发价格的前提下与零售企业协商确定具体批发价格。第十条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对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社会批发企业的汽、柴油最高供应价格,按最高零售价格每吨扣减 400元确定。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在不超过汽、柴油最高供应价格的前提下,与社会批发企业协商确定具体价格。油品 定价机制原油 市场调节价成品油汽、柴油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向社会批发企业和铁路、交通等专项用户供应汽、柴油供应价格 政府指导价向国家储备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应汽、柴油供应价格 政府定价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行行查研究中心料成本(约占30%),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主要依赖于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种国际石油类型,采用上述三个地方原油现货价格的加权平均值,即:布伦特:迪拜:米纳斯=4:3:3 。除原油成本价格外,加上 炼油和化工成本利润(约占5%-10%)、政府相关部门收取的税费(约占45%-50%)、贸易商和加油站的成本利润等,最终形成零售国内成品油的基准价格。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石油产品(一)成品油: 产量分化加剧2017-2022年中国成品油细分品类产量及增速我国成品油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成品油需求 3.2亿吨 ,同比增长10.3%;成品油产量 3.6亿吨 ,同比增长7.9%。从成品油细分品种来看,2021年各类成品油产品的产量分化加剧,其中柴油产量1.6亿吨,同比增长 2.7% ;汽油产量1.5亿吨,同比增长 17.4% ;煤油产量0.4亿吨,继续负增长。-10%-5%0%5%1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成品油消费量(万吨) 成品油产量(万吨)消费量YOY 产量YOY2017-2022年中国成品油消费量、产量情况及增速-30%-20%-10%0%10%20%3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柴油产量(万吨) 汽油产量(万吨) 煤油产量(万吨)柴油产量YOY(右轴) 汽油产量YOY(右轴) 煤油产量YOY(右轴)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行行查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行行查研究中心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石油产品(二)润滑油: 重要工业耗材润滑油 是石油化工产业的重要产品,成品润滑油对机械和工业设备的运作不可或缺。润滑油泛指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为 工业消耗性材料 ,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对各类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起到润滑、冷却、散热、密封、抗腐蚀防锈、清洁、应力分散缓冲、动能传递和绝缘等作用。润滑油的下游应用涉及电力电器、汽车、工程机械、金属材料加工等多个行业。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润滑油分类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润滑油的分类根据应用领域不同,润滑油可分为车用润滑油和工业润滑油两大类。 车用润滑油 是各类车辆所使用润滑油的统称,包括车用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车辆减震器油、汽车冷却液等。 工业润滑油 主要用于各类工业机械设备和工程机械的制造及其日常运转、金属制造及加工、工艺添加及其他领域,其应用领域广泛、用途多样、种类繁多、性能各异,被形象地称为“工业机械设备的血液”。应用领域 细分品类车用润滑油 车用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车用减震器油、传动液、冷却液等工业润滑油电力电器设备润滑油 变压器油、电缆油、开关油等工程机械润滑油 工程机械内燃机油、液压油、齿轮油、特种润滑脂等工业机械设备润滑油 工业机械设备内燃机油、压缩机油、液压油、齿轮油、真空泵油、汽轮机油、防锈油、油膜轴承油、导热油、食品机械用油等其他品种润滑油 航空喷气机润滑油、金属成型加工油、金属切削油、热处理工艺油等润滑油产业链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石油产品(三)其他石油产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以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为统计口径,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燃料油产量 4,350.2万吨 ,2016-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11.0% ; 石油焦产量 3,029.5万吨 ,2016-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3.2% ;石脑油产量 4,951.7万吨 ,2016-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8.6% ;液化石油气产量 4,757.0万吨,2016-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6.3% ;石油沥青产量 5,551.7万吨,2016-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11.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行行查研究中心2016-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燃料油等石油产品产量情况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燃料油产量(万吨) 石油焦产量(万吨) 石脑油产量(万吨) 液化石油气产量(万吨) 石油沥青产量(万吨)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石化制品以“三烯三苯”为基础原料石油化工制品 是由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石油、天然气在压力和热量的作用下或是通过与其他原材料发生反应,就变成初级的石油化学制品 烯烃和芳烃,再通过蒸馏和萃取把烯烃和芳香烃分离开。大多数初级石油化学制品会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提炼。“三烯三苯”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原材料,也是 初级石油化学制品 ,其中 三烯是指 乙烯、丙烯、丁二烯 ,三苯是指 苯、甲苯、二甲苯 ;石油化学制品中间物 一般是在初级石油化学制品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更加复杂的衍生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品种丰富、种类繁多,如乙二醇、丙烯酸、乙酸等;石油化学衍生产品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生成,如直接从基础化学制品中生成、通过只含碳和氢的中间产品生成以及通过中间产品把氯、氮和氧化合进最终的衍生品中生成。烯烃和芳香烃制取流程图资料来源:埃克森美孚,行行查研究中心石油化工产品分类资料来源:Wind,公开资料整理,行行查研究中心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石化制品(一)乙烯:最基本的化学原料乙烯 是世界上 应用最广 的碳氢化合物,也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乙烯下游产品较多,PE 是乙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环氧乙烷、乙二醇、PVC、苯乙烯、醋酸乙烯、EVA、三元乙丙也是乙烯的主要下游产品。乙烯生产工艺 主要包括:蒸汽裂解路线 、 煤制烯烃(CTO)、 甲醇制烯烃(MTO)、催化裂解(DCC)、乙烷/丙烷裂解 、乙醇脱水制乙烯等工艺路线。目前 蒸汽裂解是最主要的乙烯生产工艺。乙烯本身几乎没有什么终端用途,但它却是许多工业产品最基本的化学原料,单独作为原料(聚乙烯),或与其他化学品(乙烯基、聚脂等)发生反应之后作为原料。乙烯及其制品与应用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乙烯的三种工艺路线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石化制品(一)乙烯:国内产能高速扩张 国内乙烯产能高速扩张。中国乙烯在全球产能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国内乙烯产量 2,825.7万吨 ,乙烯产量同比猛增665.7万吨/年,同比增长30.8% ,乙烯当量自给率大幅提高到 66.2% 。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炼油和乙烯生产国,但大而不强、炼油能力过剩将制约我国炼化行业有效发展。 国内乙烯价格大幅增长。据卓创资讯数据,2021年中国乙烯市场因MTO、CTO及部分乙烯裂解装置停车检修或低负荷运行,叠加物流链条运输受阻,人民币价格整体上移,乙烯均价 7,789.95元/吨,同比增长 26% ;同时,乙烯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3% 到 1,347元/吨,主要得益于乙烯价格上移。0%5%10%15%20%25%30%35%4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乙烯产量(万吨) YOY2017-2022年中国乙烯产量及增速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资料来源:wind,行行查研究中心中国乙烯价格走势(2017.01-2022.04)(美元/吨)资料来源:Wind,行行查研究中心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石化制品(一)乙烯:产能集中度高中国石化 和 中国石油 占国内乙烯产能的绝对领导地位,民企和外资等积极参与。自2015年中国放开地方炼油企业进口原油使用权并下放省级石化项目审批权限,以及外资准入要求放宽,以四大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代表的石化企业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投资,外资石化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和中化集团等国有石化企业在此期间也大规模进行扩张,乙烯 市场参与主体愈加多元化 。根据各相关公司年报数据,2021年中国石化乙烯产量 1,338.0万吨 ,占国内产量的47.4%;中国石油乙烯产量 671.3万吨,占国内产量的23.8%,两家企业合计市占率高达 71.2%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报,行行查研究中心2020年中国乙烯产能超100万吨/年的炼厂公司 产能(万吨/年) 工艺路线中国石化及其合资公司 1253 石脑油裂解、MTO、CTO中国石油 606 石脑油裂解中国海油及其合资公司 215 石脑油裂解恒力石化 150 石脑油裂解浙江石化 140 石脑油裂解延长石油集团 135 DCC/CTO、CTO/ACO国家能源集团 129 石脑油裂解、CTO、MTO万华化学 100 LPG裂解宝来石化 100 石脑油裂解中化泉州 100 石脑油裂解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行行查研究中心47.4%23.8%28.8%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其他2021年中国乙烯生产企业市场占比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从生产工艺看,丙烯生产工艺主要有 催化裂解技术、蒸汽裂解技术、煤制烯烃技术(CTO)、丙烷脱氢(PDH)技术 。其中,国内炼油厂催化裂化(FCC)装置通过调整原料、催化剂、操作条件可达到增产丙烯目的。蒸汽裂解技术的目的是生产乙烯,丙烯是乙烯生产的副产品。CTO工艺需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从煤炭到聚烯烃的产业链一体化格局。PDH是将丙烷经过催化反应脱氢制丙烯,可在高温和相对低压时获得合理丙烯收率,近年 PDH工艺逐步兴起,贡献了全球丙烯增量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石化制品(二)丙烯:塑料生产原材料丙烯是一种 用于塑料生产 的重要化学品,下游产品众多,应用领域广泛,可用于塑料、涂料、医药、电器、 汽车等。丙烯主要用在 聚丙烯(PP)中,约占需求的 60% ,其他比较重要的衍生物是聚丙烯、环氧丙烷、丙烯腈、枯烯和氧化乙醇。2020年以来全球新冠疫情使丁腈胶乳迎来扩产高峰,带动了丙烯腈的需求。资料来源:埃克森美孚,中国煤化工网,行行查研究中心丙烯及其制品与应用资料来源:埃克森美孚,中国煤化工网,行行查研究中心丙烯生产工艺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石化制品(二)丙烯:供需基本平衡随着千万吨级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接续落地,我国石油炼化行业进入规模增长的快车道,丙烯产量随之明显增长,产能逐步扩大。供给方面,2020年我国丙烯产量 3,587万吨 ,同比增长 9.1% ,进口依存度 6.5% ,进口依存度重心整体呈现下移趋势。预计2021年我国丙烯产量将突破4,000万吨。需求方面,作为仅次于乙烯的重要化工基础原料,丙烯下游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丙烯各类深加工产品需求呈现加速态势,表观消费量快速增长 。价格方面,2020年4月疫情形势缓解以来,丙烯价格底部抬升,随着国际油价上涨,丙烯价格中枢同比上移。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2016-2021年中国丙烯表观消费量、产量及对外依存度0%2%4%6%8%10%12%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丙烯表观消费量(万吨) 丙烯产量(万吨) 对外依存度资料来源:卓创资讯,行行查研究中心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元/吨)中国丙烯价格走势(2017.01-2022.04)2022 HangHangCha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石化制品(二)丙烯:产能区域特征明显从进出口贸易情况来看,我国丙烯对外依赖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