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期可选消费投资策略_关注疫后消费复苏行情_24页_806kb.pdf
2022年 中期可选消费投资策略-关注疫后消费复苏行情中泰国际研究部陈怡 (Vivien Chan)2022年 07 月 06 日2报告摘要家用电器 行业:疫 后复苏,下半年经营环境 改善2022上半年行业受到外围因素扰动明显,家电表现弱于大盘地产周期对家电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下半年地产政策有望放松,以及各地出台消费刺激计划可利好行业销售投资建议:海尔智家( 6690 HK,买入,目标价 37.70港元)推荐个股:中教控股( 839 HK,买入、目标价 10.70港元)汽车经销商行业 : 豪华车销售 方兴未艾2022上半年受疫情困扰,但全年中国豪华车销售仍可保持双位数增长下半年在供给端、需求端、政策端经营环境向好,行业景气度回升高等 职业教育行业: 开启估值修复 阶段新学年学额大幅上升,有利于消除先前对行业的担忧。行业最坏时期已经过去。3家用电器上半年行业景气度下滑家电行业与地产周期的关系下半年地产政策有望放松消费提振政策利好家电销售推荐个股4家用电器行业2022年 1-6月,整体家电行业二级市场走势偏弱。申万白色家电行业指数上半年平均同比下跌 25.9%。指数在连续下滑 3个月后,终于在 5月止跌回升,但 6月又环比下跌 1.1%。申万白色家电行业指数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2018-01 2019-01 2020-01 2021-01 2022-01资料来源:万得,中泰国际研究部2022 2021 2020一季度 -24.0% 36.0% 26.7%二季度 -28.0% 27.2% 5.7%三季度 -2.4% 22.0%四季度 -18.7% 32.3%申万白色家电行业指数季度同比增长5家用电器行业促成 今年以来 家电板块深度调整的原因:1) 3月中旬以来,多地疫情再次出现反复,对家电线下消费产生冲击;网上商品发货延迟、多地物流配送不畅,2) 外围局势动荡,大宗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3) 2H21以来 地产周期下行,同时伴随部分地产公司债务风险; 地产开工率不足4)海外需求放缓。海运瓶颈、高通胀等因素导致美国居家类需求下行5)市场预期第二季度空调销售低于预期6房地产周期对家电板块的影响资料来源:新浪财经,中泰国际研究部7房地产周期对家电板块的影响地产周期的影响来自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新房装修对家电的直接影响日趋减弱,仅厨电需求和新房装修有强直接关系。大家电对新房装修的需求的依赖度已经明显降低。地产周期引起的经济周期,间接对家电需求的影响依然不可忽视。 行业主要需求被与房地产行业相关性较少的产品带动。资料来源:万得,中泰国际研究部0% 20% 40% 60% 80% 100%家私家具大型厨房电器空调洗衣机冰箱小家电新建住宅 置换住宅新建住宅和置换住宅对家电品类需求82022年下半年展望地产政策暖风不断,行业修复预期增强,有望拉动大家电消费需求自 2021年 9月央行提出对房地产“两个维护”以来,政策暖风频频,逐渐从早期的“托而不举”步入“实质性改善”:按揭端 按揭利率自 2021.9见顶后持续下行,央行两次下调 5年期 LPR;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 5年期 LPR减 20bp;供给端 2021年第三批土拍及 2022年首批土拍持续优化规则;需求端 各地出台楼市托市及松绑政策,高能级城市路线加入松绑行列;92022年下半年展望资料来源:新浪财经,政府网站,中泰国际研究部102022年下半年展望资料来源:各政府网站,公开资料,中泰国际研究部消费刺激政策有望利好家电更新需求的释放2020年以来政府多次表态刺激农村地区家电消费与更新时间 发布机构 文件 主要内容2021.11 国务院 “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家电更新行动、实施家具家装下乡补贴和新一轮汽车下乡,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2022.03 国务院 关于落实 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 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2022.04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建立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和现代服务企业向农村延伸,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电下乡,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农村各地方促销费政策陆续落地112022年下半年展望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泰国际研究部时间 省份 /城市 活动 主要内容2022.03 郑州 “绿色消费 低碳生活” 交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时,按成交价格的 2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 500元 /台2022.04 武汉 武汉绿色消费季 色消费季。国美电器联合主流品牌,在全武汉市整体投放 2000 万元家电换新、节能补贴券2022.04 北京 2022北京绿色节能消费季 在线上品台发放消费劵,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绿色节能电子商品,京东等 10家企业将参与其中2022.04 广东省 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 提出鼓励汽车消费、推动家电消费、发放消费券、开展有奖发票”活动等 4 个方面举措促消费2022.05 南京 发放消费劵 南京国际消费节在各大线上平台发放助力券,其中包括家电助力劵2022.05 深圳 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包含鼓励汽车消费、扩大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推动家电消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等。其中,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电子产品按售价的 15%给予补贴2022.05 上海 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 上海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有序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和重振。其中,大力促进消费,实施家电以旧换新计划,对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节能产品等消费按规定予以适当补贴,支持大型商场、电商平台等企业以打折、补贴等方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和电子消费产品促销等活动更新需求成为家电消费主要来源,以旧换新制造市场风口122022年下半年展望02,0004,0006,0008,0002007 2010 2013 2016 2019(万台)冰箱置换需求01,0002,0003,0004,0005,0002007 2010 2013 2016 2019(万台)洗衣机置换需求02,0004,0006,0008,00010,0002007 2010 2013 2016 2019(万台)家用空调置换需求资料来源:万得,中泰国际研究部2009-2011年间的首轮“家电下乡”计划,推动农村地区的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等大家电产品保有量迅速提升。大家电的一般使用年限为 8-10年,因此首轮家电下乡政策推动销售的产品正值更换期。13投资建议地产回暖,刺激消费政策出台的受益个股:海尔智家( 6690 HK) :海外战略布局已形成全球多品类全覆盖的格局,现在进入收成期 。公司以高端品牌战略实现市场份额扩大;以全球协同战略实现成本效应;又以场景品牌战略,配合云系统支持,从卖产品换道到卖场景,颠覆传统家电行业。目标价 37.70港元,买入评级。主要财务数据 ( 人民币百万元 )年结 :12月 31日 2020年实际 2021年实际 2022年预测 2023年预测 2024年预测收入 209,726 227,556 249,058 268,886 286,082增长率 (%) 4.5 8.5 9.4 8.0 6.4净利润 8,877 13,067 15,727 17,984 20,500增长率 (%) 8.2 47.2 20.4 14.4 14.0摊薄后每股盈利 (人民币 ) 1.306 1.390 1.673 1.913 2.181净资产回报率 (%) 15.5 17.8 18.4 18.5 18.7市盈率 (倍 ) 15.6 14.6 12.2 10.6 9.3市净率 (倍 ) 2.8 2.4 2.1 1.8 1.6股息率 (%) 1.8 2.3 3.4 3.9 4.4每股股息 (人民币 ) 0.366 0.460 0.691 0.791 0.901来源:公司资料 、 中泰国际研究部预测14汽车经销商豪华车销量增长动力售后服务 /二手车交易收入提升直销模式对经销商的冲击下半年展望15汽车经销商行业过去 10年豪华车市场以 CAGR16%(中国整体乘用车市场增速为 CAGR4%)的速度增长,预计 2021-2025年豪华车市场增速为 CAGR10%以上2022年豪华车销量预计同比增长 10-12%,主要推动力为:1)消费升级,财富效应扩张,国内中产阶级人数增加;2)升级换代的需求增加:中国乘用车的置换率从 2015年的 20%,增加至2020年的 35%。预计将在 2025年置换率上升至 50%,每年将释放约 200万台新车的需求。成为豪华车市场的提升动力。3)中国豪华车渗透率仍较其他发达国家为低。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50100150200250300350(万台)豪华车销量 渗透率资料来源:万得,中泰国际研究部0%5%10%15%20%25%30%35%40%45%50%德国 英国16售后服务 /二手车收入占比增加售后服务利润占总利润超过 50%。有利于缓冲新车销售带来的利润周期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经销商盈利对新车销售的依赖性减低,有利于市场对经销商的重新估值。2020年,经汽车经销商达成交易的二手车约 1400万辆,自 2014年起,增速为 CAGR15%,但中国二手车 /新车成交比例还远落后于美国汽车经销商行业00.10.20.30.40.50.60.70500100015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中国二手车销量二手车销量 二手车 /新车销量00.511.522.5051015202530354045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美国二手车销量二手车销量 二手车 /新车销量资料来源:万得,中泰国际研究部17经营环境向好,景气度回升:政策 :大部分入门级豪华车受惠于新一轮汽车消费提振政策: 30万元以下以及 2.0升以下汽车受惠于购置税减征措施。二手车限迁政策全面取消,将提振经销商的二手车交易量供给端 :预期芯片供应逐渐步入正规;下半年原材料成本有望放缓;消除供应链不稳定性需求端 :预计下半年疫情受控,豪华车需求依然旺盛,消费复苏速度快于中低端车2022年下半年展望18资料来源:公司资料,中泰国际研究部经销商模式会不会受到新势力车厂直销模式的冲击?- 短期内不会。截止 2022年 3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89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2.90%。新能源车渗透率仍较低。- 传统经销商正在发展与新能源车厂商合作,开辟新业务:中升集团( 881 HK)和永达汽车( 3669 HK)与新势力车厂合作开设线下交付中心、维修中心并提供周边服务(试驾等)。永达更与特斯拉合作,开设事故车的钣喷中心,为售后服务带来新业务。和谐汽车( 3836 HK)正在探索新能源车维修业务。- 直销模式较难渗透进低线城市。新势力车厂需要经销商帮助提升销量。只有 3%的特斯拉线下交付店位于低线城市。- 豪华车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粘度较高,可选择豪华品牌的新能车,宝马、保时捷都有生产提供新能源车。汽车经销商行业19高等职业教育2022/23年学额长超预期板块开启估值修复期投资建议20中教控股( 839 HK): 2022/23学年统招本科学额 3.6万,同比增加46%;专升本学额 2.4万人,同比大幅增加 70%。新高教( 2001 HK): 2022/23学年整体本科招生计划(包括专升本)学额增幅为 17%。希望教育( 1765 HK): 2022/23专升本学额同比增加 158%。中汇集团( 382 HK):集团总招生计划同比增加 20.5%;其中普高招生计划同比增加 11.3%;专升本招生计划同比增加 33%高职机构学额超预期落实“稳就业、保就业”的国家政策,延长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和增强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扩大高等和职业教育规模21过去两年高教板块经历了政策对 K12和教培行业的打击的余波影响,导致板块平均估值陷入历史低点。在 2021年高教行业进行改革,建构普职融合的高等教育体系,并设立了职教高考,打通了中职升到本科的升学通道。在新的高教体系内,民办教育承载着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2021年并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职业教育的监管环境逐步稳定。近年部分民办高教的成功转设,和持续获得超出预期的学额计划标志着向市场发放行业发展的正面信息,有利于消除先前的担忧。我们判断行业最坏时期已经过去,板块投资景气度回的升步入估值修复阶段。估值修复为主要催化剂22投资建议中教控股( 839 HK) :旗下拥有国内民办学校 12所,遍布生源发达但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地区;海外学校 2所,整体在校生超过 30万人。办学层次丰富,覆盖中职至硕士学位。近年以内生增长,提升办学质量为主要目标。龙头地位稳固。目标价 10.70港元,买入评级。中教控股 - 主要财务数据 ( 人民币百万元 )年结 : 8月 31日 2020年实际 2021年实际 2022年预测 2023年预测 2024年预测收入 2,678 3,682 4,532 5,218 5,842增长率 (%) 37.0 37.5 23.1 15.1 12.0核心净利润 633 1,444 1,856 2,195 2,518增长率 (%) 6.9 128.0 28.5 18.3 14.7摊薄后每股盈利 (人民币 ) 0.310 0.540 0.772 0.913 1.048净资产回报率 (%) 8.3 14.3 15.2 16.5 16.7市盈率 (倍 ) 22.5 12.9 9.0 7.6 6.7市净率 (倍 ) 1.6 1.4 1.3 1.1 1.0股息率 (%) 3.4 5.0 0.0 3.9 4.5每股股息 (港币 ) 0.273 0.399 0.000 0.315 0.361来源:公司资料 、 中泰国际研究部预测谢谢!23重要声明本报告由中泰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 中泰国际”分发。本研究报告仅供我们的客户使用。本研究报告是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目前已公开的信息,但我们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涉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中泰国际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内容而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客户也不应该依赖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我们会适时地更新我们的研究,但各种规定可能会阻止我们这样做。除了一些定期出版的行业报告之外,绝大多数报告是在分析师认为适当的时候不定期地出版。本公司所提供的报告或资料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任何报告或资料所提供的意见及推荐并无根据个别投资者各自的投资目的、状况及独特需要作出各种证券、金融工具或策略之推荐。投资者必须在有需要时咨询独立专业顾问的意见。中泰国际可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信息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中泰国际或者附属机构的观点。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我们的销售人员、交易员和其它专业人员可能会向我们的客户及我们的自营交易部提供与本研究报告中的观点截然相反的口头或书面市场评论或交易策略。我们的自营交易部和投资业务部可能会做出与本报告的建议或表达的意见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权益披露:( 1)在过去 12个月,中泰国际与本研究报告所述公司并无企业融资业务关系。( 2)分析师及其联系人士并无担任本研究报告所述公司之高级职员,亦无拥有任何所述公司财务权益或持有股份。( 3)中泰国际证券或其集团公司可能持有本报告所评论之公司的任何类别的普通股证券 1%或以上的财务权益。版权所有 中泰国际证券有限公司未经中泰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事先书面同意,本材料的任何部分均不得 (i) 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 (ii) 再次分发。中泰国际研究部香港中环德辅道中 189-195号李宝椿大厦 6楼电话: (852) 3979 2886传真: (852) 3979 2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