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_乘风而上_正当其时_21页_1mb.pdf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期货研究报告 | 商品研究 策略 报告 乘风而上 正当其时 2022年 6月 22 日 生猪 2022 年中期 投资策略 生猪期货 走势图 资料来源: Wind,招商期货研究所 相关报告 王真军 020-62996805 F0282372 Z0010289 猪价提前反转,期现持续向上态势。 年初以来猪价持续下跌, 3 月猪价实现本轮下行周期的二次探底。 4 月中旬广东省禁运政策为导火索下猪价超预期提前反弹,集团场主动缩量带动散户抗价情绪 ,猪价出现一波快速拉涨,短短半个月时间猪价从 12.5 元 /公斤水平上涨至 15 元 /公斤。尽管涨价幅度超预期,但供需矛盾的边际性走弱也支撑猪价回升,由于涨幅幅度超预期,市场对下半年养殖利润的预期提高。 年内价格呈现前低后高的结构。 参照往年来看, 2017 年生猪供需相对均衡,年度均价在 15 元 /公斤,养殖成本为 14.28 元 /公斤。根据我们的平衡表推演,今年猪肉总产量预计超过 2017年水平。生猪出栏预计前高后低的出栏节奏,考虑到行业成本中枢整体提升至 16 元 /公斤左右,预计均价在 17 元 /公斤。 下半年供应压力逐渐下降,价 格有望开启趋势性上涨。 春节后需求迅速转弱,在 12 元 /公斤的底部水平震荡近两个月, 1-5 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 -0.9%、 -0.5%、 -1.9%, -0.2%, 0.36%。 5 月能繁母猪存栏不降反增,产能去化受阻影响猪价高位预期。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能繁母猪和仔猪存栏分别在在 21 年 6 月、 10 月见顶,对应 22 年 5 月供应出现边际下降。下半年供应压力逐步下降,我们预计三季度价格回到成本之上,给出小幅盈利水平, 四季度随着供应下降消费回暖达到年内高点,预计突破 20 元 /公斤。 操作建议: 维持逢低做多主策略,注意疫情、政策、冻肉等影响。 风险提示: 国家收储政策,非洲猪瘟以及其他猪疾病爆发,冻肉库存投放节奏等。 微信公众号:招商期货研究所 商品研究 Page 234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一、 行情回顾 年初至今 ,生猪期货行情可大致分为两阶段,整体走势受到现货影响较大。第一阶段春节后需求迅速转淡,现货二次探底, 09 合约 跟随现货达到 16080 的低位 ;第二次阶段为 3 月底至今现货持续反弹, 新周期反转提前到来,盘面跟随现货震荡上行。 图 1:生猪期货合约走势 资料来源: Wind (一) 1 月 -3 月:供需双杀 二次探底 春节前旺季不旺,节前集中出栏。 21 年 10 月 前期抛售大肥导致当期大肥猪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叠加腌腊需求带动下,现货开启一波长达 2 个月的反弹。 本轮反弹 在 21 年12 月前提前 结束,按照以往猪价的季节性来看,春节需求旺季能持续至节前,但 21 年的 冬至腌腊需求提前至 11 月前后 ,地方新冠疫情反复对猪肉消费造成打击。节前生猪存栏惯性增长,节后一致性悲观预期导致部分集团场提前出栏,集中性出栏的问题导致供过于求的矛盾在春节前仍然较大,因此猪价在 11 月底达到高点 ( 18 元 /公斤) 后进入下降空间, 12 月、 1 月 连续两个月下降至春节前最后交易日, 猪价 达到 13.56 元 /公斤 ,较 11 月高点 下降幅度高达 23%。 节后需求转淡,猪价二次探底。 春节 后 以来 猪价受需求低迷的影响继续下跌, 2 月、 3月 生猪均价在 12.43 元 /公斤、 11.94 元 /公斤 ,同比下降幅度高达 67%、 66%, 3 月均价实现本轮下行周期的二次探底,该阶段现货维持底部调整,现货低迷带动产能去化,周期反转预期支撑 09 合约 价格回到盈亏水平附近,维持 16000-18000 区间震荡走势。基差跟随现货持续走弱。 商品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Page 235 图 2: 2018 年以来 本轮周期生猪月度均价表现 (元 /公斤) 资料来源: Wind 图 3: 上半年生猪 期 现 表现 资料来源: Wind (二) 4 月 -至今 :反转提前 期现向上 猪价提前反转,期现持续向上态势。 年初以来猪价在行业现金成本附近运行 长达 4个月 ,4 月 中旬广东省禁运政策为导火索下猪价超预期提前反弹,集团场主动缩量带动散户抗价情绪,猪价出现一波快速拉涨,短短半个月时间猪价从 12.5 元 /公斤水平上涨至 15 元/公斤 。尽管涨价幅度超预期, 但供需矛盾的边际性走弱也支撑猪价回升,由于 21 年 7月 能繁母猪存栏开始下降, 对应 10 个月影响出栏, 5 月前后供应边际从高位开始减弱。该阶段盘面紧跟现货变化,由于涨幅幅度超 预期,市场对下半年养殖利润的预期提高,盘面开始修复远月合约预期, 09 合约价格 中枢抬升,一度曾突破 20000 的高点 。 二、 生猪生产形势 (一) 猪肉全球供需形势 作为全球主要的肉类品种,全球猪肉产量增长放缓 。 2010 年以来猪肉产量增速放缓( 2019 年剔除中国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主产国,在 2019 年因非洲猪瘟猪肉产量大幅下滑,影响全球产量在 19、 20 年连续两年累计下滑 14.44%。 USDA 数据显示, 2021年全球猪肉总产量预计为 10773 万吨,其中中国猪肉产量占比 44.09%;预计 2022 年全年产量增加 2.5%至 11051 万吨。 05101520253035402018/1 2018/6 2018/11 2019/4 2019/9 2020/2 2020/7 2020/12 2021/5 2021/10 2022/3月度均价-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22,0002022/1 2022/2 2022/3 2022/4 2022/5 2022/69月合约 最小现货价 基差 (右轴) 商品研究 Page 236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图 4:全球猪肉产量情况(单位:千吨) 资料来源: USDA 全球猪肉产能集中度较高。 根据 USDA 最新预测数据, 2021 年全球猪肉前四大主产国分别为中国( 44%)、欧盟( 22%)、美国( 11%)、巴西( 4%),近十年来四大主产国占据了 80%以上的全球猪肉产量。 图 5:全球猪肉产能分布 资料来源: USDA 全球生猪贸易主要以猪肉为主,猪肉贸易以欧美地区流向亚洲地区为主。 USDA 最新数据显示, 2021 年全球猪肉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为 1163 万吨、 1221 万吨,同比增速为-0.89%、 -2.82%。 2022 年预计全球猪肉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为 1098 万吨、 1168 万吨,同比增速为 -5.53%、 -4.30%。 2021 年前三大进口国为中国、日本和墨西哥,合计占比59%;三大出口国为欧盟、美国和加拿大,合计占比 79%。 图 6:全球猪肉进出口量情况(单位:千吨) 资料来源: USDA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85,00090,00095,000100,000105,000110,000115,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全球猪肉产量 中国占比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中国 欧盟 美国 巴西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全球 :猪肉 :出口量 全球 :猪肉 :进口量 商品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Page 237 图 7: 2022 年前三大猪肉进口国 图 8: 2022 年前三大猪肉出口国 资料来源: USDA 资料来源 : USDA 中国猪肉对外依存度很低,正常年份进口肉仅占全国产能的 2-3%。 中国作为最大的猪肉消费和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净进口国。 2020 年,由于国内出现猪肉短缺,猪肉关税从 12%调整到了 8%。超额进口利润刺激下,猪肉进口量创历史最高,占全国消费总量的 10.65%。 2022 年 1 月 1 日起猪肉进口关税从 8%提高至 12%, 2022 年进口量 /产量预计恢复正常年份水平,仅占国内猪肉产量的 2%-3%,预计在 100-150 万吨。 表 1:中国猪肉供需平衡表(单位:千吨) 期初库存 国内消费量 期末库存 出口量 进口量 产量 总供应量 2017 0.00 55,812.00 0.00 207.00 1,501.00 54,518.00 56,019.00 2018 0.00 55,295.00 0.00 202.00 1,457.00 54,040.00 55,497.00 2019 0.00 44,866.00 0.00 135.00 2,451.00 42,550.00 45,001.00 2020 0.00 41,521.00 0.00 100.00 5,281.00 36,340.00 41,621.00 2021 0.00 51,726.00 0.00 104.00 4,330.00 47,500.00 51,830.00 2022E 0.00 54,400.00 0.00 100.00 3,500.00 51,000.00 54,500.00 资料来源: USDA 图 9:中国进口猪肉依存度低(单位:万吨, %)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中国 , 37.23%日本 , 12.21%墨西哥 , 9.93%其他 , 40.63% 欧盟 27国 , 40.84%美国 , 26.12%加拿大 , 12.11%其他 , 20.93%0.00%2.00%4.00%6.00%8.00%10.00%12.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猪肉净进口量 净进口 /产量 商品研究 Page 238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二) 国内生产形势分析 1. 生猪市场规模化加速中 生猪行业散户产能仍占半壁江山,行业高度分散。 从企业市占率来看, 2021 年生猪行业 CR10 仅为 17.3%,头部企业市占率仅 6.00%。行业集中度极低,参考美国生猪行业CR10 为 56%,国内规模化进程仍有较大空间。 生猪出栏结构由金字塔形向纺锤形转变。 从出栏结构占比来看, 2010-2020 年,年出栏500 头以上规模场占比从 34.70%增至 57.10%。以大型养殖场增幅最为显著,年出栏 1万头以上的大型规模场增加了 11.50 个百分点。从养殖场数量来看,出栏超 500 头以上的规模场仅 18 万户,全国仍有 2000 多万户的 出栏 1-49 头的小型养殖户。 图 10:生猪出栏结构由金字塔形向纺锤形转变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11: 我国前十大生猪养殖公司市占率( 2021 年) 图 12: 美国前十大生猪养殖公司市占率( 2018 年) 资料来源: Wind 资料来源 : WATT (三) 养殖门槛提升,产业集中加速 疫情过后,散户出栏占比明显减少。 18 年 8 月非洲猪瘟爆发,疫情由北往南发展,养殖行业出现了长达半年之久的静默期,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近 30%,达到历史之最。非洲猪瘟不仅造成基础产能的大幅下降,也促进了行业规模化水平。散户出栏占比大幅减少,大型养殖场占比有所提升: 2020 年 1-49 头规模养殖场出栏占比,较 2017牧原6.00%正邦2.22%温氏1.97%双胞胎1.74%新希望1.49%正大1.19%德康 大北农0.64%天邦0.64%杨翔0.60%其他82.69%Smithfield Foods15.00%Seaboard Foods6.00%Pipestone System4.00%Iowa Select Farms4.00%The Maschhoffs3.00%Prestage Carthage System3.00%JBS3.00%Christensen Farms3.00%AMVC2.00%Others54.00% 商品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Page 239 年非瘟前降低 7.10%; 1000 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出栏占比增加,其中 10000 头以上的大型养殖场,较 2017 年非瘟前提升 2.8%。 图 13: 2019Q3 生猪、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近 30% 图 14: 2020 年较 2017 年各类养殖场出栏占比变化 资料来源: Wind 资料来源 : Wind 养殖门槛提升,集团企业优势凸显。 后疫情时代,玉米豆粕作为猪饲料主要原料价格飞涨,饲料费用占养殖成本 60%左右,因此养殖成本增加尤为明显。非瘟 等疫病不断干扰养殖行业,疫苗、防疫、人工等投入较往年增加明显。散户面临的养殖门槛和成本风险越来越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集团场凭借融资资金充裕、生物防控水平、养殖技术等优势,能够实现逆势扩张,同时促进产业规模化进程。 图 15: 养殖成本抬升 图 16: 生猪饲料原料价格变化 资料来源: Wind 资料来源 : Wind 表 2:养殖成本明细 (单位:元) 2021 各项费用占比 2020 各项费用占比 2019 各项费用占比 总成本 2246 2030 1730 饲料费 1287 57.30% 1120 55.17% 1005 49.51% 医疗防疫 费 127 5.70% 116 5.71% 100 4.93% 仔畜 费 419 18.70% 340 16.75% 295 14.53% 人工成本 125 5.50% 148 7.29% 120 5.91% 间接费用 115 5.10% 76 3.74% 46 2.27% 环保成本 40 1.80% 70 3.45% 54 2.66% 水电维护费等 134 6.00% 160 7.88% 110 5.42% 资料来源:广东省畜牧业协会 01,0002,0003,0004,0005,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2017/3 2017/9 2018/3 2018/9 2019/3 2019/9生猪存栏 能繁母猪存栏 (右)-8.00%-6.00%-4.00%-2.00%0.00%2.00%4.00%50000头10000-49999头5000-9999头3000-4999头1000-2999头500-999头100-499头50-99头1-49头05101520253035402015/4 2016/4 2017/4 2018/4 2019/4 2020/4 2021/4外购仔猪成本 自繁自养成本0.001.002.003.004.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6/6 2017/6 2018/6 2019/6 2020/6 2021/6 2022/6现货价 :豆粕 现货价 :玉米 :平均价平均价 :生猪饲料 商品研究 Page 240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三、 产能去化,周期轮回 (一) 猪价呈现周期性波动 生猪养殖行业存在明显的猪周期现象。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轮的猪周期都伴随着重大事件的冲击,比如说 06 年蓝耳病爆发, 14 年环保政策拆迁, 18 年的非洲猪瘟。在外在事件冲击下,猪周期依旧呈现 4 年一次的规律,其本质是利润驱动。 生猪养殖对价格波动的反应造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养殖利润决定了养殖户进入和退出市场,但生猪养殖的产能调整不是即时的,它受其生长周期决定。仔猪的生长周期 6个月,能繁母猪从配种、妊娠分娩到仔猪育肥出栏大约 10 个月,购入后备母猪培育到育肥猪出栏大约 14 个月时间。 图 17: 发散性蛛网模型解释猪周期形成原因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图 18: 生猪繁育周期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生猪价格驱动以供应侧变化为主。 价格波动分为短中长周期,中长周期嵌套小周期(需求季节性变化)进行波动。主要的猪肉供给 =出栏头数 *出栏均重 *出肉率 +次要供应(冻肉)。根据生猪繁育周期来看,通过 10 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存栏 *MSY*出栏均重来预判市场猪肉供给,或是通过 6 个月之前的仔猪存栏水平来推算当期育肥出栏量。另外次要的猪肉供应如进口冻肉、屠企冻肉库存、国储冻肉等也会对短期市场的供应造成一定扰动。 我国从 2006 年至今生猪价格经历了四轮明显的猪周期 。本轮开始于 2018 年 5 月,存栏最低,价格最高,涨幅最大,是本轮超级猪周期主要特点,其导火索为 2018 年 8 月的非洲猪瘟,疫情由北往南发展, 2019 年 9 月以后全国疫情平稳运行 ,当时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达到历史最低的水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9 年 3 季度较 2017 年年 商品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Page 241 末生猪存栏下降 29.20%,能繁母猪存栏下降 32.9%,产 能去化达到历史之最。生猪供不应求带动价格一路上涨至 2019 年年底的 40 元 /kg, 2020 年全年维持在 30-40 元 /kg区间。 图 19:历年猪周期变化 资料来源: Wind 图 20:生猪供给核心逻辑 资料来源: Wind 图 21:非洲猪瘟造成基础产能大幅下降 图 22:非洲猪瘟疫情时间分布特征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资料来源: Wind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2017Q1 2018Q1 2019Q1 2020Q1 2021Q1 2022Q1能繁母猪(万头) 生猪存栏(右轴,万头)051015202530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2018 2019 2020 2021 商品研究 Page 242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二) 周期拐点已现,下半年猪价可期 因非洲猪瘟 2019 年基础产能大幅下降, 2020 年产业内通过三元留种等方式恢复母猪存栏。 2020 年年底母猪存栏基本恢复, 2021 年 1 月达到行业利润的高峰,随后进入下行周期,由于前期补栏高价仔猪,外购育肥先于自繁自养利润 2020 年 2 月初面临亏损,行业利润从 2020 年 6 月开始全面亏损阶段。猪价从 2020 年年初 36 元 /公斤的高价跌至 6 月12 元 /公斤的行业现金成本,养殖利润深度亏损刺激母猪淘汰,行业进入产能去清节奏。 图 23:生猪养殖利润变化(元 /头) 资料来源: Wind 产能去化带动周期反转,猪价有望进入趋势性上涨。 21 年 6 月开始行业内进行淘汰母猪,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 4 月末 ,能繁母猪存栏为 4177 万头 ,距峰值已回落 8.5%。回溯近一年的能繁母猪存栏变化, 21 年 7-10 月环比分别下降了 0.5%、 0.9%、 2.3%、2.5%,猪价探底后迅速拉升影响, 11 月的降幅收窄至 1.2%。 2022 年春节后需求迅速转弱,在 12 元 /公斤的底部水平震荡近两个月, 22 年 1-4 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了0.9%、 0.5%、 1.9%, 0.2%,能繁母猪和仔猪存栏分别在在 21 年 6 月、 10 月见顶,对应 2022 年 5 月前后供应端出现边际下降, 4 月中旬以来猪价开始从底部抬升,上涨幅度超 30%,目前已接近成本水平附近 。随着下半年供应逐月减少, 猪价有望开启趋势性上涨。 图 24: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及环比变化(单位: %)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 -2,000-1,00001,0002,0003,0004,0002017/12 2018/6 2018/12 2019/6 2019/12 2020/6 2020/12 2021/6 2021/12 2022/6养殖利润 :自繁自养生猪 养殖利润 :外购仔猪-10-8-6-4-20246-60-40-2002040602014/3 2015/1 2015/11 2016/9 2017/7 2018/5 2019/3 2020/1 2020/11 2021/9同比 环比 商品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Page 243 四、 生猪供需分析 (一) 存栏持续下降 22 年 生猪存栏开始下降,能繁母猪存栏在 5 月出现首次增加 。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 5 月末全国生猪存栏量为 4.15亿头,较 4月末环比下降 0.2%,较去年年末 4.49亿头下降 7.5%。5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192 万头,为正常保有量 4100 万头的 102.2%,环比上升0.4%,同比下降 4.9%。本轮猪周期生猪产能的峰值是在去年 6 月份,能繁母猪最高达到4564 万头,对应能繁母猪 10 个月后的生猪产能,全国生猪存栏量 4 月份出现首次下降,5 月份则继续回落,生猪价格也由此触底反弹。 21 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增长, 7 月首次出现拐点,意味着本轮猪周期母猪存栏最高点出现在 21 年 6 月,随后开启去产能的节奏。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 7 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连续 10 个月下滑, 4 月 存栏已经累计下滑 8.48%。随着 4 月以来猪价反弹带动 补栏情绪, 5 月 母猪产能环比小幅增加 0.36%,存栏量 达到 4192 万头 。 图 25: 农业农村部能繁母猪存栏及环比(单位:万头, %) 图 26: 国家统计局生猪存栏(单位:万头) 资料来源: Wind 资料来源 : Wind 母猪种群结构已基本恢复至非瘟前水平 。涌益数据显示, 2022 年 1 月以来,三元能繁母猪占比依次为 15%、 13%、 13%、 10%、 10%, 三 元占比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 10%左右的比例, 母猪种群结构性好转意味着母猪种群的繁殖性能提高。 通过样本企业屠宰公母比可以相互验证, 20 年三元母猪大量被留作种猪使用,屠宰场公猪异常高位, 20 年底母猪存栏基本恢复后,三元留种的情况明显减少, 21 年以来全年屠宰公猪比例逐渐回落至 40-50%的正常区间。 图 27: 母猪种群结构变化(单位: %) 图 28: 样本企业屠宰厂公猪占比(单位: %)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资料来源 : 涌益咨询 -10.00%-5.00%0.00%5.00%10.00%1002,1004,1006,1008,1002019-01 2019-08 2020-03 2020-10 2021-05能繁存栏 环比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2012/3 2014/3 2016/3 2018/3 2020/3 2022/30%20%40%60%80%100%2019年1- 8月10月12月 2月 4月 6月 8月10月12月2021年2月2021年4月2021年6月2021年8月2021年2021年2022年2月2022年4月二元能繁 三元能繁00.20.40.60.8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 2021年 1月 2022年 1月公猪占比 商品研究 Page 244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二) 饲料端验证存栏变化 猪饲料产量回落但仍居历史高位。 根据饲料工业协会数据,四月份猪饲料产量 963 万吨,环比下降 4.7%,同比下降 15.2%。 2022 年 1-4 月,猪饲料产量为 4100 万吨,同比下降 3.2%。 图 29: 猪饲料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饲料工业协会 (三) 出栏体重 出栏提供静态供应,出栏体重影响动态供应。 头均出栏体重决定着单头猪的肉供应量,同时反映当期的出栏结构,也带来了阶段性供需矛盾变化。 养殖端通过体重的调节, 提供了阶段性供应的变化,猪价上涨趋势中养殖户容易形成越涨越惜售的心态,导致阶段性供应减少,而猪肉的消费短期内相对刚性,压栏情绪增加收购难度,从而导致价格上涨幅度往往超过静态供需的预期。 22 年上半年体重 与猪价高度相关。 2020 年由于全年高价,利润趋势下二次育肥和压栏情绪较多,因此行业一致性提高出栏体重, 21 年下半年随着供过于求的认知到位,出栏均重开启趋势性下降。 22 年年初至 2 月中旬, 出栏体重跟随猪价 从年初 126 公斤 /头降至 116 公斤 /头 , 随后猪价开启 12 元 /公斤的低位横盘,体重也稳定在 115 公斤左右, 5月体重滞后一周跟随猪价快速增加。当前市场交易体重继续增加至 124.69 公斤,较上周涨 1.4 公斤,月涨幅 4.18%,同比降低 7.43%。北方压栏情绪导致整体出栏体重增加,整体市场交易均重偏大。随着天气逐步转暖,季节性规律来看大肥需求转淡,但猪价上涨趋势下体重预计难以大幅下降。 下半年关注体重变化对供应的边际性影响。 猪价从年度的角度来看, 22 年猪价难 回 18年非瘟 导致的历史高价,出栏均重同比下滑确定性较高。一季度猪价低迷叠加大肥猪需求差,出栏均重最低维持在 115 公斤水平左右 。按照正常季节性来看,三四季度需求利好大体重猪,下半年体重较上半年增加确定性较高,但幅度会跟随下半年猪价运行有所变化,预计 22 年下半年 均重在 120 公斤 /头水平以上。 疫情指标: 90KG 以下体重占比 。 90KG 以下小体重猪占比反映疫情发展情况, 3 月以来该指标大幅下滑后维持在 10%以下的 安全 水平,说明 全国疫情 发展趋稳运行。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17年 2018年 2019年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商品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Page 245 图 30: 出栏体重与猪价相关性高(单位:元 /头、元 /公斤) 图 31: 全国白条宰后均重(单位:公斤 /头)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资料来源: 海关总署 图 32: 大肥猪价差呈现季节性(单位:元 /斤)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图 33: 出栏体重占比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四) 国家宏观调控 由于生猪现货价不断跌破预期,饲料成本受制于不断上涨的原料价格,猪粮比呈现大幅下跌的趋势 。 2021 年 6 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2018/6 2019/6 2020/6 2021/6 2022/6出栏体重 猪价(右轴)75808590951001月3日1月18日2月1日2月19日3月4日3月15日3月27日4月9日4月22日5月7日5月20日5月31日6月14日7月2日7月17日8月2日8月20日9月4日9月20日10月16日11月1日11月19日12月4日12月20日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1.20-1.00-0.80-0.60-0.40-0.200.000.200.400.600.802021-05 2021-07 2021-09 2021-11 2022-01 2022-03 2022-05175kg与标猪价差 200kg与标猪价差0%5%10%15%20%25%30%2020-01 2020-05 2020-09 2021-01 2021-05 2021-09 2022-01 2022-0590kg以下 150kg以上 商品研究 Page 246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管总局联合发布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 (以下简称预案 )。 截止 6 月 21 日, 2022 年 已开启 12 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累计共收储 9.9 万吨。 截止 6 月 17 日, 生猪价格 仍 处于过度下跌二级预警状态。猪粮比价 5.59,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 表 3: 2021 年国家收储冻猪肉情况 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时间及数量 序号 日期 投放数量(吨) 成交数量(万吨) 1 2022/3/3 19400 19400 2 2022/3/4 20600 20600 3 2022/3/10 38000 22000 4 2022/4/2 11800 11800 5 2022/4/3 28200 8460 6 2022/4/14 40000 2700 7 2022/4/22 40000 0 8 2022/4/29 40000 1800 9 2022/5/13 40000 4500 10 2022/5/20 40000 300 11 2022/5/26 5000 5000 12 2022/5/27 35000 2400 13 2022/6/2 40000 900 年度累计 398000 99860 资料来源:华储网 表 4: 2021 年预案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 2009 2012 2015 2021 三级响应 当猪粮比连续四周处于 5.5:1-6:1,增加必要的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 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处于5.5-6:1,适时增加必要的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 当猪粮比低于 5.5:1 或高于8.5:1,及时发布社会预警信息 当猪粮比价低于 6:1 或高于 9:1,发布三级预警,暂不启动临时收储投放计划 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处于8.5: 1-9:1,适时投放一定数量的中央和地方冻猪肉储备 二级响应 当猪粮比连续四周处于 5:1-5.5:1,进一步增加中央政府冻肉储备 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处于 5:1-5.5:1,增加必要的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和活体储备 当猪粮比连续一个月处于4.5:1-5:1,提出中央冻猪肉收储计划 当猪粮比连续 3 周处于 5:1-6:1,或能繁母猪存栏单月同比降幅达 5%,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 3 个月累计降幅在 5-10%时 ,中央和地方视情启动储备收储冻猪肉 要求主销区和沿海大中城市增加地方冻肉储备,还可以适当增加地方政府的活体储备。 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处于9:1-9.5:1,增加投放中央和地方冻猪肉储备 当猪粮比连续一个月处于9:1-9.5:1,提出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计划 当猪粮比价连续 2周处于 10:1-12:1,或 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在 30-40%之间,中央和地方启动投放储备冻猪肉 一级响应 当猪粮比低于 5:1,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冻肉储备规模 当猪粮比价低于 5:1,继续增加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采取财政贴息、种猪临时饲养补贴等政策调控生猪市场 当猪粮比连续一个月低于 4.5:1,提出增加中央冻猪肉收储计划;采取如加强进口管理,鼓励出口等临时性措施 当猪粮比价低于 5: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 10%,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 3 个月累计降幅超过 10%,中央和地方全面启动收储 发放种猪饲养补贴,适当限制猪肉进口鼓励出口。 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处于9:1-9.5:1,继续增加投放中央和地方冻猪肉储备 当猪粮比连续一个月高于 9.5:1,提出增加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计划 当猪粮比价高于 12:1,或 36 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超过 40%时,中央和地方加大投放力度 资料来源: 国家发改委 商品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Page 247 图 34:生猪预警监控指标 资料来源: 国家发改委 (五) 冻肉库存 冻肉库存主要来自于海外进口猪肉和国内屠宰企业自建库存,随着猪价不断回落,一旦出现明显反弹,冻肉将积极出库,提供额外的供应。 1)进口冻肉 21 年全年猪价 走弱 对冻肉市场受到严重打击,冻肉进口订货采购到装船运输报关需要2-3 个月时间,采购情绪低迷到冻肉到港存在滞后期,因此下半年开始进口量才开始猛降,年底已恢复正常水平。自 1 月 1 日起猪肉进口关税从 8%提高至 12%,猪价低迷局面下,冻品进口利润不在, 22 年冻肉进口量 恢复 正常水平,预计在 100-150 万吨区间。 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 4 月份猪肉进口量为 13 万吨,环比下降 7.14%,同比降低 67%,1 4 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猪肉及猪杂碎 69 万吨,同比减少 64%。 图 35: 历年猪肉进口量(单位:万吨) 图 36: 国内 猪肉进口 月度 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 海关总署 资料来源: 海关总署 2)屠企冻肉库存 国产屠宰企业自建冻肉的行为在 21 年上半年较为普遍, 国内屠宰企业在猪价下跌期,通过建冻肉库存来赌后市行情。 自 21 年 6 月养殖利润全面亏损后冻肉轮库出清,冻品05101520252009-08 2010-10 2011-12 2013-022014-04 2015-06 2016-08 2017-10 2018-12 2020-022021-04 2022-06全国大中城市 :猪粮比价 猪料比价0100200300400500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010203040502017/4 2018/4 2019/4 2020/4 2021/4 2022/4 商品研究 Page 248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 库容率持续下滑,目前在预计 22 年全年维持在 20%以内的合理水平,按照总库容量 450万吨来计算,预计在 90 万吨左右。 今年以来,屠宰企业冻品库容率呈现下降趋势,在 2 月中旬达到最低点后( 15.98%),维持底部 16-18%区间震荡,基本符合预期。截止 6月 16日, 冻肉库存率库容率 18.02%,现阶段屠宰企业冻肉库存、港口贸易商冻品库存 压力较去年减少明显。 图 37:屠宰企业冻品库容率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六) 养殖利润驱动补栏 1. 养殖成本抬升 饲料费用占养殖成本 60%左右,玉米豆粕作为猪饲料的主要原料自 2020 年以来节节攀升,因此饲料价格飞涨,养殖成本增加尤为明显。并且近年来非瘟等疫病不断干扰养殖行业,疫苗、防疫、人工等投入较往年增加明显。 图 38: 猪饲料原料占比 图 39: 饲料价格(单位:元 /公斤)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资料来源: Wind 2. 猪价下行,养殖利润低迷 生猪价格自年初一路下滑,四月开启趋势性反弹至今,养殖利润扭亏为盈。 截止 6 月 17日数据, 全国出栏均价 16.09 元 /公斤,周环比 2.48%,同比 13.31%;猪肉价(前三等级白条)全国均价 21.22 元 /公斤,周环比 2.96%,同比 13.96%。 行业自繁自养利润 -119 元0%10%20%30%40%50%60%70%80%2014/6 2015/6 2016/6 2017/6 2018/6 2019/6 2020/6 2021/6 2022/6DDGS、氨基酸等 , 10%豆粕 , 24%玉米 , 66%0.001.002.003.004.002016/6 2017/6 2018/6 2019/6 2020/6 2021/6 2022/6平均价 :生猪饲料 商品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