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化工·含氟制冷剂及氟化液行业分析框架_57页_1mb.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2年 07月 07日国信化工 含 氟制冷剂及 氟化液 行业分析框架证券分析师: 杨林S0980520120002行业研究 专题报告基础化工 氟化 工投资评级:超配(维持评级)证券分析师: 张玮航S098052201000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投资摘要投资建议: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色资源的优势产业 , 近年来我国氟化工基础及通用产品产量占全球的 55%以上 , 年产值超过 600亿元 , 产业年增速在 15%以上 。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 持续 改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 氟化工产品以其独特的性能 , 在各 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持续 拓展 应用 。 其中 , 三代氟制冷剂方面 , 配额管理将在立法层面落地 ,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 、 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 , 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 , 三代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反转的拐点; 氟化冷却液方面 , 浸没液冷技术的发展驱动数据中心产业进行 “ 液冷时代 ” 革命 , 氟化冷却液性能优异 , 目前仍处于初步培育期 , 市场蓝海前景广阔 。 此外 , 伴随未来几年在 高性能 、 高附加值氟产品 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 , 我国氟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望延续 。 我们看好产业链完整 、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 规模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 巨化股份 、 三美股份 、 东岳集团 、 永和股份 、 昊华科技 及上游萤石资源巨头 金石资源 等公司 。核心 观点:1) 含氟 制冷剂: 2020年以来 , 受 NCP疫情 、 全球经济衰退 、 行业周期下行探底叠加影响 , 氟制冷剂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冲击 。 在此背景下 , 二代 氟 制冷剂 ( R22、 R142b) 、 发泡剂( R141b) 等供给端由于受到配额管理的约束 , 价格 仍然 保持 相对 坚挺 ; 第三代 氟 制冷剂产品 受到由 蒙特利尔议定书 基加利修正案引发的配额争夺预期 影响 , 正处于行业竞争激烈阶段 , 其 价格及价差 则 均已进入底部区间 , 企业经营业绩已探底 。 值得一提的是 , 2021年 Q4, 在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下 , 原材料阶段性供应受阻直接大幅推涨了制冷剂价格 , 制冷剂价差及盈利水平明显修复 。 而后续由于前期供给影响逐步解除 , 行业仍然处于竞争态势 , 目前制冷剂价格及价差已自 2021Q4的高点持续回落 。 待 2022年三代制冷剂激烈的配额抢占窗口期结束后 , 我们看好三代制冷剂市场供需将逐步回归平衡 。 我们对我国市场中存在的第二代 、 第三代制冷剂的格局进行了供需平衡表测算: 2020-2021年 , 我国制冷剂市场的过剩量分别为 18.0、 20.5万吨;测算出 2022-2025年 , 我国制冷剂过剩量分别为 18.7、 11.3、 7.8、 -1.3万吨 。 未来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 、 配额管理将在立法层面落地 、 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 , 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 , 我们看好三代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反转的拐点 , 三代制冷剂龙头厂商将迎来经营业绩的修复及复苏 。2) 氟化冷却液 : 数据中心被列入国家 “ 新型基础设施 ” 的范畴 , 在新基建 、 “ 东数西算 ” 工程等政策东风下 , 发展提速 。 制冷系统对数据中心 PUE权重最大 , 为解决绿色低碳冷却及通风等续关键挑战 、 大规模部署并使用模块化数据中心 , 采用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液体冷却技术以及可持续的自然冷却技术 。 根据赛迪顾问测算 , 到 2025年 ,液冷数据中心 ( 保守 ) 市场规模 1283.2亿元 , 其中浸没市场占 526.1亿元 。 液冷服务器的大时代还处于培育期 , 据 “ 大话 IDC” 测算 , 液冷服务器迈入规模应用的时间是20262027年 。 从性能上看 , 氟化冷却液是目前较适合用于数据中心液冷系统的冷却液 。 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的加速扩张有望同步带动冷却液 ( 尤其是氟化液 ) 的需求 。 目前 ,巨化股份公司已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 自主开发出系列电子氟化液产品 ( 氢氟醚 D系列和全氟聚醚 JHT系列 ) , 正在实施的冷却液项目为 5000吨 /年巨芯冷却液 ( 一期 1000吨 /年 ) ,产品适用于大数据中心换热所需的冷却介质及尖端产业 、 电子流体 , 计划于 2022Q3投运 。 长期来看 , 氟化液液体冷却等 “ 绿色计算 ” 技术的需求 增速与渗透率 有望逐步 提升 。与市场差异之处 :市场普遍认为氟制冷剂行业盈利水平较低 , 实际上目前三代制冷剂仍处于 2020-2022年窗口期的配额抢占阶段 , 行业产能大幅扩张造成了市场价格的疲弱 。 我们认为至暗时刻已过 , 目前三代制冷剂产品价格与价差均处于底部水平 , 部分企业持续面临亏损风险 , 价格进一步下探的空间有限 。 待窗口期结束后市场格局趋于集中 , 行业盈利水平恢复常态 ,各制冷剂巨头企业经营业绩将迎来较大幅度复苏 。 伴随下游需求持续稳步增长而供给端只减不增 ( 受国际公约及环保政策约束 ) , 未来行业格局有望迎来供需错配 , 推动三代制冷剂产品步入高景气周期 。风险提示: 制冷需求不及预期; 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化工安全生产风险等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氟制冷剂:供需平衡表测算1.3氟化冷却液市场前景梳理2浸没式液冷前景广阔2.1目录氟化液浸没式冷却液技术2.2上市公司产能统计、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末页常见氟制冷剂及更新迭代历程1.1第二代及三代制冷剂市场格局1.2含氟制冷剂行业格局梳理1氟化液是理想的冷却液2.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含氟制冷剂行业格局梳理1目录返回目录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常见氟制冷剂及更新迭代历程1.1目录返回目录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空调系统及制冷剂的制冷原理示意 空调制冷是一个能量转移的过程。空调制冷 /制热的原理 是利用一种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低沸点的化学物质,如含氟制冷剂)做为工作介质,在一个工作系统内进行吸热和放热的物理变化,且在一个相对的空间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制热。 含氟制冷剂热力学性能优异。 制冷剂( Refrigerant,亦称作冷媒、雪种等)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可分为氨、氮、含氟、水和碳氢化合物等多种类型, 其中以热力学性能优异的氟制冷剂类最为常见,其约占全球制冷剂总量的 53.1%。资料来源: Electrical Classroom,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空调系统各部件的功能及空调系统制冷原理示意 空调机 4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也叫膨胀阀)。空调制冷的工作过程是: 压缩机将吸入低压端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高压端排出至冷凝器进行散热,形成液态的制冷剂。然后通过干燥过滤器送至膨胀节流阀后成液态的雾状进入蒸发器,经过蒸发器蒸发,变成气态并大量吸收热量,又进入压缩机内。如此反复循环而起到制冷的效果。表:各类制冷剂沸点及物理性质制冷剂 分子式 沸点 () 应用 毒性 易燃性R12 CF2Cl2 -29.8 已禁用 不可燃R22 CHF2Cl -40.8 空调、冷冻 可用到 2030-2040年 不可燃R134a C2H2F4 -26.5替代 R12 汽车空调、冰箱、运输冷藏无毒 不可燃R407c 替代 R22R410a 替代 R22R404aR125(42%) R142a(52%)R134a(4%)-46.45 中、低温应用中替代 R22及 R502R600a C4H10 -12.1 无毒 易燃易爆R13 CF3Cl -81.5 超低温R23 CHF3 -83.2 超低温R141b CH3CCl2F 32 弱燃R142 C2H3F2Cl -9.25R502 48.8 R22 51.2 R115 -45.6 低、中温R717 NH3 -33.4 低、中温 可燃R718 H2O 100 高温R744 CO2 -78.52资料来源: CNKI,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常见含氟制冷剂及下游制冷应用领域表:各类制冷剂名称、原材料及下游应用领域制冷剂分类 主营产品 上游原料 下游应用第一代制冷剂( CFCs)R11( 一氟三氯甲烷)、 R12( 二氯二氟甲烷) 氢氟酸、四氯化碳 医药中间体第二代制冷剂 /发泡剂( HCFCs)R22(一氯二氟甲烷) 氢氟酸、三氯甲烷 制冷剂、氟化工、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F141b( 一氟二氯乙烷) 氢氟酸、二氯乙烷 聚氨酯泡沫发泡剂、清洗剂F142b( 二氟一氯乙烷) 氢氟酸、一氯乙烷 聚合物发泡剂、 PVDF 、氟橡胶化工第三代制冷剂 /发泡剂( HFCs)R32(二氟甲烷) 氢氟酸、二氯甲烷 制冷剂、冰箱、混合氟制冷剂R134a(四氟乙烷) 氢氟酸、三氯乙烯 汽车空调、商业和工业用制冷系统R143a、 R227ea、 R236fa等(三代制冷剂) 氢氟酸、二氯乙烯等 制冷剂、混配其它制冷剂R410A( 混合制冷剂) R32、 R125 空调,替代 R22R404A( 混合制冷剂) R134a、 R125 空调、中低温冷冻领域R507( 混合制冷剂) R134a、 R125 空调、中低温冷冻领域R125(五氟乙烷) 氢氟酸、 TFE单体 混配工质、空调R245fa(五氟丙烷) 四氯化碳、 VCM氯乙烯 空调、发泡剂第四代制冷剂 /发泡剂R1234yf(四氟丙烯) 氢氟酸、五氯丙烷、三氟丙烯 制冷剂、灭火剂、传热介质、抛光剂R1233zd( 一氯三氟丙烯 (反式 ))氢氟酸、五氯乙烷或五氯丙烷等 聚氨酯硬泡发泡剂资料来源: CNKI,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领域 场景 常用制冷剂工业制冷 工业设备冷却、制冰 氨、二氧化碳、丙烷、 R22、R404a、 R507a等商业制冷 冷库、保鲜柜 氨、二氧化碳、 R22、 R404a、R409a、 R507a、 R410a等冷藏运输 冷链物流 液氮、 R134a、 R404a、 R410a、R507a等医用冷库 超低温血库冰箱、生化实验箱 R32、 R503等家用冰箱 家用制冷 R600a(异丁烷)、 R134a、R407c等房间空调 家用空调、中央空调 R22( 定频)、 R32、 R410a( 变频)、 R407C等汽车空调 汽车车厢内降温 R134a、 R407c等家用电器 热泵、热水器 R32、 R134a、 R410a等中央空调 大型公共场所 R22、 R410a、 R134a、 R407c等资料来源: CNKI,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表:各种制冷领域的制冷剂类型选择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常见含氟制冷剂及下游应用领域占比R22:除用作空调制冷剂外,还主要用于 PTFE的制备 R32:用于替代 R22成为未来几年内的制冷剂主流R125:主要用于混配制冷剂的制备 R134a:是当前汽车制冷剂的主要类型之一四氯乙烯(下游PTFE等)69.61%空调维修市场21.69%房间空调器生产7.10%工商空调器生产1.33%发泡剂0.26% 四氯乙烯(下游PTFE等)空调维修市场房间空调器生产工商空调器生产发泡剂气雾剂资料来源: 卓创资讯,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空调制冷剂70%混配制冷剂30%空调制冷剂混配制冷剂混配制冷剂78%灭火器22% 混配制冷剂灭火器汽车制冷剂44%气雾剂(汽车后市场)26%工商制冷设备12%药用气雾剂9%混配其他制冷剂9%汽车制冷剂气雾剂(汽车后市场)工商制冷设备药用气雾剂混配其他制冷剂资料来源: 卓创资讯,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 卓创资讯,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 卓创资讯,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图:臭氧层破坏对南半球气候的影响部分含氟制冷剂:会造成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9 氟制冷剂由氢氟酸及氯代烃等为原料制备而成 , 是重要的有机氟化工产品 , 主要包括含氟的 ODS( ODS包括 CFCs、 哈龙 、 四氯化碳 、 甲基氯仿 、 HCFC和甲基溴 ) 及其替代品 , 其化学稳定性强 、 热力学性能优异 , 下游 60%以上被应用在冰箱 、 家用空调 、 汽车空调等制冷领域 , 还可在聚氨酯行业中用作塑料发泡剂 、 半导体行业中用作电子清洗剂及精细化工中用作气雾剂等 。 ( 1) 臭氧层破坏方面 , 平流层内 , 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使 CFCs( 化学名称氯氟烃 , 也称氟利昂 , 第一代氟制冷剂 ) 和 Halons分子发生解离 , 释放出高活性的氯和溴的自由基 , 会引发消耗臭氧的反应 。 从引入氟氯化碳到认识到氟氯化碳的释放对环境的危害之间相隔了近半个世纪 , 特别是平流层臭氧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全球升温 。 氟代烷烃具备极强的化学稳定性 , 其本身难以在较低的大气层中被分解或降解 , 会停留在大气层长达数十年以上 。 ( 2) 温室效应方面 , 氟化温室气体 ( F-GHGs) 的五种主要类型是氢氟碳化合物 ( HFC) , 全氟化碳 ( PFC) , 六氟化硫 ( SF6) , 三氟化氮 ( NF3) 和其他全氟化温室气体 。 目前主流的氟制冷剂具有较高的臭氧消耗潜能 ( ODP) 和全球变暖潜能 ( GWP) , 严重则会直接造成臭氧层破坏 、 大气污染等问题 , 影响生态环境 。资料来源: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Ozone Depletion: 2018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消耗臭氧层物质(如 CFCs)对大气的破坏作用资料来源:网易汽车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备注:在平流层中 , 氟氯烃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分解反映产生氯原子,可引发消耗臭氧的反应图:臭氧层空洞变化情况资料来源: European Space Agency,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备注:蓝色部分为臭氧层空洞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蒙特利尔议定书:促使全球氟制冷剂升级换代,零 ODP和低 GWP是发展趋势10 蒙特利尔议定书 促使全球氟制冷剂升级换代: 20世纪 30年代初 , 将氟氯烷烃 ( CFCs) 氟代烷用作制冷剂 , 标志着有机氟化工应用的开始; 1945年后 , 冷战中各种各样的防务计划为持续发展氟化学和利用含氟化合物提供了经久不衰的原动力 , 全球范围内以 CFCs为主的制冷剂行业迅猛发展;直至 1974年 ,Molina等学者提出的氯氟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论述 , 以及随后 1985年英国南极调查局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现象等 , 引发了国际广泛关注:研究表明 , 氟代烷烃具备极强的化学稳定性 , 其本身难以在较低的大气层中被分解或降解 , 会停留在大气层长达数十年以上 , 直接造成臭氧层破坏 、 大气污染等问题 , 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 1987年 , 全球有机氟工业做出了重大的重新定位 , 28个国家代表共同决议并制定了国际公约 蒙特利尔议定书 , 该协议书规定各代氟代烃类物质的生产及销售均被逐步限制 、 削减 、 停产 , 促使全球氟致冷剂逐步升级换代 。 蒙特利尔议定书 于 1987年签署 , 议定书于 1989年生效 。 2016年 10月 15日 , 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 , 参加第 28届 蒙特利尔协定 缔约方大会的近 200个国家就导致全球变暖的强效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 ( HFCs) 削减达成一致并签署 基加利修正案 协议 。 蒙特利尔议定书 基加利修正案要求 大部分发达国家从2019年开始削减 HFCs, 发展中国家将在 2024年冻结 HFCs的消费水平 , 一小部分国家将于 2028年冻结 HFCs消费 。 2021年 6月 17日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了中国政府接受 蒙特利尔议定书 基加利修正案 的接受书 。 该修正案 已 于 2021年 9月 15日对中国生效( 暂不适用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臭氧层履约工作 , 扎实开展履约治理行动 , 取得积极成效 。表:全球 HCFCs和 HFCs削减计划资料来源: CNKI, 国 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表:制冷剂分类及特性资料来源:蒙特利尔议定书、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国家 产品 2013 2015 2016 2019E 2020E 2024E 2025E 2030E中国第二代HCFCs实施配额制生产 削减 10%累计削减20%累计削减35%累计削减67.5%淘汰,保留 2.5%的维修量第三代HFCs政策:处置销毁的补贴安排开始减少使用欧盟 第三代 HFCs冻结生产,开始逐步削减开始限制应用,打击需求端累计削减79%美国 第三代 HFCs 开始每年 削减 10%所属产品代 产品名称 主要产品 ODP1 GWP 特点及现状第一代 氯氟烃类( CFCs)R11、 R12、 R113、R114、R115、 R500、 R502很高 很高 严重破坏臭氧层,全球 范围内已淘汰并禁产第二代 氢氯氟烃( HCFCs)R22 0.055 1810 长期来看严重破坏臭氧层,发达国家已接近完全淘汰,发展中国家进入减产阶段R123 0.02 77R141b 0.12 725第三代 氢氟烃( HFCs)R134a 0 1430 对臭氧层无影响,而温室效应远高于二氧化碳和第二代制冷剂 ,目前处于淘汰初期R125 0 3500R32 0 675R410a 0 2100第四代氢氟烯烃( HFOs) R1234yf、 R1234ze 0 较低 为不含氟工质制冷剂,环境友好度高,而制冷效果和安全性不及前代,制冷剂本身、相关专利与设备成本高,易燃碳氢天然工质制冷剂( HCs) R600a、 R290 0 较低备注:指标含义: ODP指大气臭氧消耗潜能值, GWP指全球变暖潜能值;指标基准: R11的 ODP值为 1个单位,二氧化碳的 GWP为 1个单位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制冷剂:各代制冷剂淘汰时间表11 CFCs: 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实现了第一代制冷剂 CFCs的全面淘汰 , 完成了 蒙特利尔议定书 中第一阶段所设立的目标 。 HCFCs: 2013年我国正式实施了 ODS用途 HCFCs的生产和消费冻结 , 并对 HCFCs生产和消费实行配额 , HCFCs总配额 43.4万吨 , 其中国内 ODS用途生产配额为 31.6万吨 。 根据 蒙特利尔议定书 的淘汰要求 , 我国需要在 2015年将 HCFCs消减至基线水平的90%, 2020年和 2025年削减基线水平的 35%和 67.5%, 到 2030年实现全面淘汰 。 2015年我国已顺利完成淘汰目标:例如 , 2015年 R22生产配额较 14年削减了 11%, 并在2016-2018年间一直维持着较为稳定的水平 。 此外 , 2020年 , R22生产配额在基准上已累计削减了 35%。表: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二代制冷剂淘汰时间表资料来源: 蒙特利尔议定书 基加利修正案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表: 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三代制冷剂淘汰时间资料来源:蒙特利尔议定书、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时间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2010 削减 75% 基准年2013 冻结在 2009-2010年平均水平2015 削减 90% 削减 10%2020 削减 99.5%,仅留 0.5%供维修 削减 35%2025 削减 67.5%2030 完全淘汰 削减 97.5%,仅留 2.5%供维修2040 完全淘汰年份 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 美国 欧盟2011 可用制冷剂种类受限2015 开始削减2016 削减基数2017 GWP 150制冷剂禁止用于新出厂车型2018 削减至基数 63%2020 每年削减 10% R404a禁止用于商用制冷机2022 削减至基数 45%2024 开始冻结消费与生产 削减至基数 31%2025 R410a禁止用于单元空调制冷机2029 开始削减2030 累计削减 79%2036 削减至基数的 15% 削减至基数的 15%2045 消减至基数的 20%资料来源:蒙特利尔议定书、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表:基加利修正案内容(主要针对第三代制冷剂 HFCs)国家 基准 削减要求发达国家 20112013年的均值 2019年削减 10%, 2036年削减85%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国等) 20202022年, 2024年冻结消费和生产 2029年启动削减进程小部分发展中国家(印度、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和海湾国家) 2028年冻结使用 2032年启动削减进程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制冷剂产业链单耗梳理12 二代 、 三代制冷剂的主要原料为烷烃氯化物 /烯烃氯化物 ( 来自石油工业与氯碱工业 ) 及氢氟酸 ( 原料为萤石与浓硫酸 ) 。 二代制冷剂 、 三代制冷剂对氢氟酸的单耗通常为: 0.5、 0.9吨 /吨 。 四代制冷剂的制备方法众多 。 理论当量上 , 每生产一吨 HFO-1234yf需要消耗 4吨 R22, 氢氟酸单耗为 2 吨 /吨 , 高于第三代制冷剂的 0.80 吨 /吨 。图:制冷剂产业链结构梳理表:各代系氟制冷剂质量分数资料来源: CNKI,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 CNKI,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代系 制冷剂 分子式 氢氟酸单耗 (吨 /吨) 名称 氟元素质量分数第一代R11 CCl3F - 一氟三氯甲烷 13.82%R12 CCl2F2 - 二氟二氯甲烷 31.40%第二代 R22 CHClF2 0.53 一氯二氟甲烷 43.93%第三代R32 CH2F2 0.80 二氟甲烷 73.08%R134a CH2FCF3 0.88 四氟乙烷 74.51%R125 CHF2CF3 0.92 五氟乙烷 79.17%第四代 R1234yf CF3CF=CH2 2.00 四氟丙烯 66.67%一氯二氟甲烷( R 22 )二氟甲烷( R 32 )氢氟酸五氟乙烷( R 125 )四氟乙烷( R 134a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一氯甲烷氯气甲醇盐酸萤石三氯乙烯乙炔四氯化碳 四氯乙烯( 2.35 : 1 )( 0.80 : 1 )( 0.92 : 1 )( 0.53 : 1 )( 1.45 : 1 )( 1.70 : 1 )( 1.53 : 1 )( 1.5 : 1 ) ( 1.95 : 1 )六氟丙烯( HF P )四氟乙烯( T F E )四氟丙烯( R 1234yf )( 0.88 : 1 )( 1.37 : 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我国制冷剂市场:处于二代加速淘汰、三代初步冻结的阶段13 当前我国制冷剂市场正处于三代对二代制冷剂产品的更替期 :二代制冷剂配额大幅削减中 ,三代制冷剂迎来布局窗口期 , 前期我国制冷剂厂商正处于抢占三代制冷剂市场份额的状态 ,目前 配额窗口期即将进入尾声阶段 。 二代制冷剂: 2015年以来 , 随着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大幅削减 , 我国 R22制冷剂生产配额逐步向龙头企业集中 。 2018、 2019、 2020年 , 我国 R22生产配额分别为 27.43、 26.70、 22.48万吨 , 2020年的生产配额较 2019年削减了 4.22万吨 ( 同比 -15.8%) 。 按削减计划进度 , 到 2025年 , 我国 R22生产配额将削减至 10万吨左右 ,到 2030年将基本削减至 0。 三代制冷剂: 布局窗口期则为 2020-2022年 。2024年 , 我国将对氢氟碳化物 ( HFCs) 的生产和消费进行冻结 , 我国三代制冷剂配额有望实现 “ 达峰 ” ;并将于 2029年开始缩减;计划到2045年削减 80%以上 。 英国 、 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已经生效的发达国家 , 已从 2019年开始削减并在未来两年加速削减 HFCs, 以完成 2024年削减 40%的目标 。表:二、三代制冷剂发展情况及淘汰进程示意资料来源: 蒙特利尔议定书 基加利修正案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代系 发展情况 淘汰进度表示意(简化 )第二代制冷剂HCFCs 全球范围内 , 用作制冷剂用途的二代制冷剂正逐步被淘汰 。 我国二代生产配额 正在大幅削减并 逐步向龙头企业集中 , 2020年 R22生产配额削减 4.22万吨 。 2020-2024年 , R22生产配额将维持在22.48万吨左右 , 未削减前的 R22产量将持续为各生产厂商贡献利润 , 在 2025年前 , 国内 R22市场将持续维持每年紧平衡格局 , 每年度的配额将被充分消化 。 我国二代制冷剂的被替代速度不及削减速度 , 萤石供给端收缩造成原料价格高企 、 厂商配额量有限等 , “ 惜售心态 ” 促使厂商挺价 。第 三 代 制冷剂 HFCs 三代制冷剂已经入布局窗口期 ( 2020-2022年 ) 的尾声 。 前期我国制冷剂厂商处于抢占三代制冷剂市场份额的状态 , 目前三代制冷剂份额抢占已进入尾声阶段 。 根据二代制冷剂的经验 , 2020年-2022年内三代制冷剂的销售量平均值将成为未来配额的主要参考指标 。 2024年我国三代制冷剂配额有望实现 “ 达峰 ” , 2029年开始缩减 。 近期 R32、 R134a、 R125三种品种价格均已进入底部区间 , 而配额管理即将在立法层面落地 , 我们看好三者长期盈利仍将向上 。 三代制冷剂 需削减种类: R32、 R125、 R134、 R134a、 R143、R245fa、 R365mfc、 R227ea、 R236cb、 R236ea、 R236fa、 R245ca、R43-10mee、 R143a、 R41、 R152、 R152a、 R161和 R23。 R404A和R410A等 HFC混合物也属于其中 。 在二代制冷剂陆续退出 、 四代制冷剂普及尚需时日 , 而下游需求稳定增长的背景下 , 我们看好三代制冷剂有望在反转后开启未来高景气 。0%20 %40 %60 %80 %10 0%12 0%发展中国家(第 5 条款国家)发达国家(第 2 条款国家)2030 - 2040 年保留 2.5 % 维修量2030 年后停止使用2020 年累计削减 35%2013 年产量冻结2025 年累计削减 6 7 .5 %2015 年累计削减 10%2010 年累计削减 75%2020 年累计削 9 9.5 %2015 年累计削减 90%0%2 0 %4 0 %6 0 %8 0 %1 0 0 %1 2 0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203220332034203520362037203820392040204120422043204420452046发展中国家(第一组) 发达国家(第一组)以 2011 - 2013 为基准年2019 年累计削减 10%2024 年累计削减 40%2029 年累计削减 70%2034 年累计削减 80%2036 年累计削减 85%以 2020 - 2022 为基准年2029 年累计削减 10%2035 年累计削减 30%2040 年累计削减 50%2045 年累计削减 8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第二代制冷剂及三代制冷剂市场格局1.2目录返回目录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主流的第二代制冷剂 R22:削减进度及各厂商配额变化情况15图:第二代制冷剂 R22削减进度及各厂商生产配额变化情况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8.08 8.08 8.08 8.08 8.08 7.86 6.62 6.62 6.62 4.49 4.49 4.49 4.49 5.91 5.75 4.84 4.84 4.84 1.441.44 1.44 1.44 1.44 1.41.18 1.18 1.18 1.251.25 1.25 1.25 1.25 1.221.03 1.03 1.03 0510152025303540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万吨山东东岳 浙江巨化 -衢化氟化学 江苏梅兰 常熟阿科玛 浙江三美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 浙江巨化 -兰溪巨化氟化学 临海利民化工 金华永和氟化工 浙江鹏友化工兴国兴氟化工 自贡鸿鹤化工 中昊晨光化工 其他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和 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 等有关规定,每年我国生态环境部办公厅都将针对厂商核发年度含氢氯氟烃生产配额、针对下游空调及医药化学等企业核发含氢氯氟烃使用配额。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二代制冷剂 R22:生产与使用均受到配额限制16图:国内二代制冷剂使用配额亦受限 (万吨)图:近年来 R22国内生产配额与内用配额受限制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 2020年我国 R22使用配额分布资料来源: 生态环境部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 生态环境部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用作制冷剂用途的 HCFCs的生产 ( 分为总生产配额和国内生产配额 ) 与消费 ( 使用配额 ) 均受配额限制 。 目前各厂家产量超过制冷剂配额的部分主要用作生产下游含氟新材料的配套原料 , 用于原料用途的 R22生产量则不受生产配额限制 。 近两年来 , 我国受分配 R22配额约 5-6万吨 。房间空调器行业使用配额83%工商制冷空调行业使用配额14%挤出聚苯乙烯泡沫行业使用配额3%05101520253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生产配额(万吨) 内用配额(万吨)6.45 7.05 6.37 5.79 5.82 4.75 4.89 3.5204812162024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内用配额未经分配挤出聚苯乙烯泡沫行业使用配额 &药用气雾剂行业使用配额工商制冷空调行业使用配额房间空调器行业使用配额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近年来 R22配额均将充分消化,价格与价差以维稳运行为主 R22上一波景气周期出现于 2010年 -2011年。 2010年,国家开始实行萤石开采和生产总量限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氟化工产业发展加以规范和扶持,并实施“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家电产业政策,叠加全球及全国范围内普遍的高温天气等,直接刺激了空调、冰箱的需求。在供需双重发力的作用下,萤石、氢氟酸、制冷剂、氟化铝等氟化工产业链的主要产品价格全面上涨, R22最高价格达到 28000元 /吨随后震荡回落。自 2011下半年起,在国内氟化工产能持续高速扩张,而下游需求保持低迷的背景下,氟化工市场经历了持续 2年的“寒潮期”。 2015年上半年,受配额削减限制、 2季度传统旺季等利好影响, R22价格维持震荡坚挺走势。随后在需求不及预期、受地下工厂以配额外低价产品冲击市场的背景下, R22价格再次进入下行通道。受供给侧改革推动,氟化工低端产业链产能陆续淘汰、国家开始实施萤石资源税改革,同时我国家用空调和电冰箱消费结构升级与大批量更新等, 2017年初,我国氟化工行业明确了周期反转,氟产业链产品价格从底部区间开始反弹。 2017-2018年间,我国氟化工行业维持高景气,制冷剂产品价格全线上涨, R22价格最高达 24000元 /吨。进入 2019年空调“冷年”,在大环境不景气、制冷剂终端需求疲软等利空因素影响下,萤石盘整、氢氟酸价格震荡走低,制冷剂产品全线震荡走弱。近几年,每至年底,萤石供应有所减少,企业 R22配额余量基本用尽,厂家接单较少,主要按生产前期低价订单为主,市场上存在断货现象, R22价格高位维稳。 2020年以来,受 NCP疫情、经济周期下行、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空调、汽车行业产销量双双下滑,氟化工产业链终端需求减弱。相较于三代制冷剂,受配额管理的 R22产品价格则维持相对坚挺。 R22业绩弹性: R22每上涨 1000元 /吨 , 巨化股份 ( 5.87万吨 ) 、 东岳集团 ( 6.62万吨 ) 、 三美股份 ( 1.18万吨 ) 的业绩分别增厚 4400、 4900、 880万元 。图:第二代制冷剂 R22价格与价差变化情况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17/7 2017/10 2018/1 2018/4 2018/7 2018/10 2019/1 2019/4 2019/7 2019/10 2020/1 2020/4 2020/7 2020/10 2021/1 2021/4 2021/7 2021/10 2022/1 2022/4 2022/7元 /吨元 /吨R22-1.5 三氯甲烷 -0.53 氢氟酸(右轴) 氢氟酸 R22 三氯甲烷(右轴)资料来源:百川盈孚,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高温制冷剂 R142b:也同时受到生产及使用两端的配额管理18HCFC-142b( 二氟一氯乙烷 , 作为二代制冷剂 /发泡剂 ) 作为普遍性使用的高温制冷剂 , 沸点为 -9.3 ( 1atm) , 主要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制冷空调系统 ( 高温空调 ) 、 热泵 、 多种配混冷媒的重要组分 , 以及聚合物 ( 塑料 ) 发泡 、 恒温控制开关及航空推进剂的中间体 , 同时还有用作化工原料 ( 如作为 PVDF的原料 ) 。作为二代制冷剂 /发泡剂 , HCFC-142b产品也受到配额管理 ,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和 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 等有关规定 , 每年我国生态环境部办公厅都将针对厂商核发年度含氢氯氟烃生产配额 、 针对下游空调及医药化学等企业核发含氢氯氟烃使用配额 。 根据我国生态环境部 2022年度含氢氯氟烃生产配额核发表 数据 , 2022年全国 R142b生产配额 、 内用配额分别为 1.39万吨 、 8574吨 , 其中东岳化工 、 三美化工生产配额占全国的 20.12%、18.23%。图 : 第二代制冷剂 R142b削减进度及各厂商生产配额变化情况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6,000 6,000 6,000 6,000 6,000 4,641 3,650 3,650 3,650 4,592 4,592 4,592 4,592 4,592 3,552 2,794 2,794 2,794 4,162 4,162 4,162 4,162 4,162 3,219 2,532 2,532 2,532 2,298 2,298 2,298 2,298 2,298 1,777 1,398 1,398 1,398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928730.00 730.00 730.00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吨华安新材料 东岳化工 三美化工 中化蓝天 三爱富中昊化工 梅兰化工 埃克盛 三爱富万豪 三爱富 三环化工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R142b可用于制备 PVDF19国内一般采用 HCFC-142b脱 HCl的工艺路线制备 VDF, VDF通过聚合生成 PVDF。 不同的专利选择不同的热解温度 、 催化剂及促进剂 , 如 8-21wt%的 CCl4等 。聚偏氟乙烯 ( PVDF) 是半结晶性含氟聚合物 , 它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 , 除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 、 耐高温性 、 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