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题研究:经纬恒润厚积薄发电子系统龙头启航-天风证券-56页_3mb.pdf
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行业报告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汽车零部件强于大市 维持2022年03月28日( 评级)分析师 于特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50003经纬恒润:厚积薄发,电子系统龙头启航行业专题研究投资摘要2观点: 公司是国内汽车电子龙头公司,业务增长迅速,有能力进行国产替代并已经参与海外竞争:公司产品覆盖较大范围的汽车电子部件,已经从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车身电子产品向底盘、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及功能安全等级要求较高、行业发展较快的产品升级,同时公司也在积极研发车身域控制器等下一代汽车电子产品,有望助力公司汽车电子配套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另外,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已经具有相对较大的业务体量,采购成本也拥有一定的优势。 新兴领域辅助驾驶及智能网联配套业务,公司目前在国内供应商中销售规模领先,优势明显,是收入增长的引擎:2020年公司智能驾驶系统出货量达30万套,收入同比增速236.6%,达到4亿元规模,是国内L2级辅助驾驶的龙头供应商,也是为数不多的拥有量产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控制器及控制算法的系统级厂商。公司T-box及网关业务也同样发展迅速,近两年业务收入复合增速86.7%,2020年收入达3.5亿元。我们认为这两个业务板块发展迅速,都将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引擎。 在向域控制器集成的趋势下,公司车身域控制器开发顺利,有望贡献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传统车身电子业务产品包括防夹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座舱感知系统、PEPS、顶灯控制器OHC、电动后背门控制器、前照灯系统控制器、座椅控制器、氛围灯控制器等十余控制器。在新的EEA架构下,车身电子控制器向域集成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公司多个产品上拥有较强的配套能力,能够开发出功能齐全的域控制器,未来有望提升市占率,为公司贡献新的收入增量。oPsNpOoPmOpRwOtNqMmOnMbRdN8OpNrRpNpNkPpPmPeRpNwO7NmNsRwMmPxONZoNnO投资摘要3观点: 公司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拥有较高行业知名度,与配套业务协同发展: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发展多年,其客户包括商飞、上飞、一汽、吉利、蔚来、法雷奥、安波福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利润率高且收入稳定,为公司过去的研发投入提供了长久的支持。该业务可使公司较早的参与到客户新产品的研发进程中,可与公司配套业务协同发展,保持公司的技术与竞争优势。 公司已经前瞻性的布局高级别智能驾驶技术,无人运营类业务有望成为未来的增长点:公司已具备在港口商业化落地的完整MaaS解决方案的能力,提供包括单车智能解决方案、智能车队运营管理解决方案和车-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日照港开启运营,其模式有望复制到多个港口,高级别智能驾驶技术也可能拓展到机场/园区环卫/高速公路等场景,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落地。 公司管理团队稳定,经验丰富,执行力强,具有战略眼光:公司的管理团队稳定,都具有较好的学历背景,基本都为公司自主培养,核心团队在行业内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公司10年前即战略性的对智能网联产品进行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公司后续成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团队执行力强,在业界拥有较高声誉。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已经形成业内领先的产品开发流程及工程师培训体系,属于研发驱动增长型公司,公司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业务增速较快,车身电子业务可稳定快速发展,同时高端装备电子业务拥有较大的潜力及利润率,公司有望成为类似博世的汽车电子平台型企业,看好其中长期发展。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智能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汽车电子行业竞争加剧、缺芯影响产量,供给受限、技术与产品迭代风险、智能驾驶政策风险、特别表决权股份或类似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的风险。目录经纬恒润:近20年技术积累,电子系统龙头公司有望保持快速发展1、行业分析: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及汽车电子行业国内企业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2、主要产品及服务:汽车电子产品品类丰富,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业务具有较大成长性3、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公司优势分析:业务协同,保持客户粘性,打造高效运营组织5、财务分析:重研发投入,业务高速增长4、经纬恒润:近20年技术积累,电子系统龙头公司有望保持快速发展1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6天风汽车团队1.1 国内电子系统龙头公司,近二十年技术积累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iRain Technologies)是一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北京,设有上海、成都、深圳、美国底特律、德国慕尼黑子公司和长春、武汉、重庆、南昌、西安、合肥、南京办事处,并在天津、南通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工厂,形成了完善的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体系。本着“价值创新,服务客户”的理念,成立近20年以来,公司已拥有国内外客户千余家。资料来源:公司网站、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2011-2012成立汽车电子产品业务部门,车身控制系统配套一汽解放2003-2005 2006-2008 2009-2010公司成立,承接东风汽车发动机仿真测试设备项目加入AUTOSAR组织,开启整车电子电气全系统仿真业务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量产,与上飞建立联合实验室,完成Pre-IPO轮融资进入高级别智能驾驶业务领域ADAS配套量产荣威RX5车型商飞C919航电系统集成验证平台项目,汽车电子APCU和OHC量产配套国际客户,进入福特、通用等车型。布局智能驾驶业务2013-2015 2019 -20202016-20187天风汽车团队1.2 产品业务及应用领域 公司是综合型的电子系统科技服务商,主营业务围绕电子系统展开专注于为汽车、高端装备、无人运输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和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业务覆盖电子系统研发、生产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各个阶段。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单位(万元) 2021 年1-6 月 2020 年度 2019 年度 2018 年度业务类型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电子产品业务 124,212.26 90.65% 180,014.96 72.80% 121,779.20 66.10% 91,166.07 59.49%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 12,816.38 9.35% 63,385.09 25.63% 61,644.77 33.46% 61,672.73 40.25%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 - - 3,884.52 1.57% 814.87 0.44% 400 0.26%主营业务收入合计 137,028.64 100.00% 247,284.58 100.00% 184,238.84 100.0% 153,238.80 100.00%8天风汽车团队1.3 公司主要客户 2018-2021年6月30日,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2.62%、50.48%、52.56%和57.45%,集中度有所提升,主要原因为一汽集团的收入占比提升。 汽车领域主要客户包括: 一汽、吉利、长城、重汽、上汽、广汽、纳威斯达等国内外整车制造商,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威马等厂商。 英纳法、安通林、博格华纳等国际知名汽车一级供应商。 高端装备领域:中国商飞、中国中车等。 无人运输领域:日照港等。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期间 序号 客户名称 主要销售内容 销售金额(万元) 占比2021年1-6月1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智能驾驶、车身和舒适域智能网联;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 44,409.49 32.23%2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智能驾驶、车身和舒适域;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 11,909.27 8.64%3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电子产品:车身和舒适域、新能源和动力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服务9,379.04 6.81%4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电子产品:智能驾驶、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服务、智能网联、车身和舒适域;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7,857.40 5.70%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智能网联、车身和舒适域智能驾驶;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 5,595.16 4.06%合计 79,150.36 57.45%9天风汽车团队1.4 公司核心团队在行业从业多年,主要为公司自主培养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序号 姓名 职务 工作经历1 吉英存 公司董事长1965年出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1994 年 4 月至1996 年 6 月,任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工程师。1996 年 7 月至 1998 年 3 月,任北京奥索科技公司上海办公室经理。1998 年 4 月至 2016 年 8 月,历任北京九州恒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2003 年 9 月至 2005 年 4 月,任恒润有限总经理。2005 年 4 月至 2020年 9 月,任恒润有限执行董事、总经理。2020 年 10 月至今,任经纬恒润董事长、总经理。2 齐占宁 董事、副总经理1975年出生,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2004 年 7 月至 2020 年 9 月,历任恒润有限技术工程师、部门经理、总监、副总经理。2020 年 10 月至今,任经纬恒润董事、副总经理。3 范成建 董事、副总经理&CTO1975年出生,清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助理研究员。2004 年 3 月至2006 年 1 月,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助理研究员;2006 年 1 月至 2020 年 9 月,历任恒润有限总监、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2020 年 10 月至今,任经纬恒润董事、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4 张博 董事、副总经理1978年出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工。2002 年 7 月至 2008 年 11 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2008 年 11 月至 2020 年9 月,历任恒润有限系统工程师、部门经理、总监、副总经理,2020 年 10 月至今,任经纬恒润董事、副总经理。5 王舜琰 董事1979年出生,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04 年 3 月至2020 年 9 月,历任恒润有限技术工程师、部门经理、总监、副总经理。2020 年 10 月至今,任经纬恒润董事,负责汽车电子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6 刘洋 副总经理1986年出生,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7月至 2020年6月,历任中信证券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装备制造行业组高级经理、副总裁。2020年7月至2020 年9月,任恒润有限副总经理。2020年10月至今,任经纬恒润副总经理。10天风汽车团队1.5 股东情况及实际控制人 公司自在成立之初到2018年主要依靠内生发展,自2018年起开始外部融资,获得了包括华兴资本、北汽产投、广汽产投、一汽产投、恒旭资本、阳光财险、耀途资本、广发信德、凯联资本等产业及财务机构的认可,合计融资额近10亿元。 董事长吉英存为实际控制人,其所持公司股份8,526,316股设置为A 类股份,每份A类股份拥有的表决权数量为每份B类股份拥有的表决权数量的6倍。在公司上市前,公司实际控制人吉英存直接持有的公司表决权比例为54.36%,合计控制的公司表决权比例为62.24%。资料来源:天眼查、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注:公司股权结构为截至至2021年12月23日11天风汽车团队1.6 招股募投情况 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50亿元,投资项目为:经纬恒润南通汽车电子生产基地项目、经纬恒润天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经纬恒润数字化能力提升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名称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万元) 项目概述经纬恒润南通汽车电子生产基地项目213,098.24除使用部分公司现有生产车间外,还拟新建现代化汽车电子制造生产车间,购置智能驾驶电子产品、智能网联电子产品、车身和舒适域电子产品、底盘控制电子产品、新能源和动力系统电子产品等汽车电子产品生产设备,提升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相关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提升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经纬恒润天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46,534.29 改善公司研发工作的软硬件环境,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促进研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公司人才储备,应对行业挑战。经纬恒润数字化能力提升项目40,748.11在公司原有信息化平台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的需要,对现有平台系统进行建设升级,进而提升公司数字化能力。可实现公司业务数据的集中处理,提升公司信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为公司经营流程的创新提供客观依据,帮助管理层做出更准确的生产经营决策,驱动公司流程创新与业务创新,提高公司未来竞争力补充流动资金 99,619.36 满足公司生产经营扩张的需求行业分析: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及汽车电子行业国内企业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21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13天风汽车团队2.1 汽车电子行业概况 汽车电子行业处于产业链中游,产业链上游行业主要为电子元器件、结构件和印制电路板等行业,下游行业是整车制造业,最终在出行服务和运输服务等行业实现产品应用。 汽车电子元器件主要包括电阻、电感、电容、IC、晶振、磁材料等;结构件主要包括压铸件、注塑件、接插件、密封件等。汽车电子行业主要针对上游的元器件进行整合,并进行模块化功能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针对某一功能或某一模块提供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行业的下游主要为整车制造业。由于汽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大量试验,对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因此汽车电子企业与整车制造企业通常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客户粘性较高。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14天风汽车团队2.1 汽车电子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汽车电子化的程度正逐渐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准,技术升级推动汽车行业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整车性能的提升依赖于不断革新的汽车电子技术。近年来汽车电子技术快速发展,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在汽车电子产品种类增多、复杂度提升、更新速度加快以及质量要求趋严的综合背景下,从汽车电子系统的设计开发、汽车电子产品的系统集成,到汽车电子系统的检测与验证,全流程的汽车电子技术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项目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温度 0-40C -40-160C运行时间 2-5 年 15 年以上湿度 低 0%-100%容错率 10% 目标:0%不良率汽车电子产品类型汽车电子与消费电子产品要求差异15天风汽车团队2.2 汽车电子行业规模: 我国2022年市场预计规模接近万亿 当前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体量高速增长期转向结构转型升级期。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支撑,在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的共同作用下,行业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 伴随汽车电子单车成本的增加,其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以乘用车为例,根据赛迪智库数据,乘用车汽车电子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由上世纪70年代的 3% 已增至2015年的40%左右,预计2025 年有望达到 60%。 随着汽车电子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单车汽车电子成本的提升,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迅速攀升。预计2021 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约为20,189 亿元,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预计达8,894 亿元。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乘用车汽车电子在整车中的成本占比 汽车电子市场规模16天风汽车团队2.2 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前装智能驾驶到2025市场规模预计近900亿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2021年装机量数据,我们预测到2025年L1/L2级智能驾驶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可达约60%,而L2+/L3级智能驾驶渗透率将稳步提升,到2025年达到约20%,L1-L3级智能驾驶渗透率到2025年合计可达80%。 除去渗透率提升之外,智能驾驶系统向高阶升级还可带来单车零部件价值量的快速提升,因此虽然L2+/L3级智能驾驶的渗透率相比L1/L2级较低,但两者总市场规模接近,且都保持较快速的增长。 我们测算,前装L1-L3级智能驾驶行业规模有望从2021年的30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合计862亿元,CAGR可达30%,行业处于高速发展中。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公众号、佐思汽研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78.02 115.08 140.78 184.14 260.37 345.15 439.24 25.75 75.80 160.98 239.26 298.44 352.44 422.70 83.9%58.1%40.3%32.0%24.8% 23.6%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我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及增速(亿元)前装L1/L2自动驾驶部件市场规模(亿元)前装L2+/L3级自动驾驶部件市场规模(亿元)市场增速(%)390.12 548.00 638.44795.321071.041352.181638.8425.75 75.80 169.45265.11348.09432.70546.2815.1%21.7% 24.3%30.0%40.0%50.0%60.0%1.00% 3.00%6.46% 10.00%13.00% 16.00%20.00%6.15% 24.69%30.78%40.00%53.00%66.00%80.00%0.0%20.0%40.0%60.0%80.0%100.0%05001000150020002500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我国智能驾驶市场装机量及渗透率ADAS L1/L2装车量(万辆) L2+/L3装车量(万辆)前装L1/L2 ADAS渗透率 前装L2+/L3级自动驾驶渗透率ADAS总渗透率17天风汽车团队2.3 行业发展趋势:智能网联引领汽车电子发展,智能驾驶量价齐升 汽车电子化已经成为在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趋势下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的重要技术措施,推动汽车由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兼有移动办公、移动家居、娱乐休闲、数字消费、公共服务等功能。 在智能驾驶领域,除去渗透率提升之外,辅助驾驶系统的升级还可带来单车零部件价值量的快速提升,由于其配置的传感器价值量显著增多,L2+级ADAS产品单车配套金额可达近万元,是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的又一驱动力。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英飞凌、安波福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智能驾驶不同等级的传感器配置 智能驾驶不同等级的单车价值量18天风汽车团队2.3 行业发展趋势:1VxR高性价比智能驾驶方案出货量遥遥领先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2021年,我国前装ADAS标配新车上险量为807.89万辆,渗透率30.78%,同比增长29.51%,显示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期。L2标配新车上险量为395.62万辆,同比增长77.65%,其中L2+标配新车全年上险量为169.45万辆,我们认为未来L2及L2+的渗透率将有望继续提升。 当前ADAS标准配置主要集中在合资车企车型上,但长城及吉利汽车的配置量已经进入前十。我们认为合资车企车辆平均售价较高,而标准配置ADAS系统需要额外的成本,随着我国自主供应商的配套能力提升以及自主品牌销售单价的增长,未来自主品牌的配载量有望继续增加。 1VxR方案目前是市场主流配置方案,其2021年全年配置量超过550万套。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19天风汽车团队2.3 行业发展趋势:汽车电子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过渡 现有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以分布式为主,每台汽车承载数十个电子汽车控制单元(ECU)执行决策功能,数量众多的 ECU 导致线束布置复杂、车重增加,整车成本较高,同时软硬件耦合度较深,不利于软件集成开发或自行功能定义。因此,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将向域集中电子电气架构转变,域控制器(DCU)通过集成多个ECU减少车辆线束,有利于降低整车成本和软件开发难度,缩短整车集成验证周期。 由于不同车型平台对模块的空间布置有物理限制,域集中电子电气架构易受车型约束,难以大规模推广使用。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将向车辆集中电子电气架构转变,围绕更大区域内的计算平台来进行搭建,以一个或若干个核心计算平台作为基础,构建完整的软件系统。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恩智浦年报、天风证券研究所20天风汽车团队2.3 行业发展趋势:SOA 带来软件新机遇,软件重要性增加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架构类型或指导思想,从“信号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实现端到端的架构(E2E Architecture)。SOA 架构用抽象层分离软件和硬件,用一套基础的软件平台承载独立的功能,可以实现多功能、多终端的无缝连接。车企可以使用基础软件平台串联传统ECU 功能、独立的智能网联服务、云端服务、智慧交通体系内服务以及其他终端设备,提高功能之间的沟通效率并降低成本。 我们认为在高算力及高性能SoC芯片不断应用的背景下,软件或将在汽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软件定义汽车”将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21天风汽车团队2.3 行业发展趋势: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在特定领域有望提速 目前,国内外企业已经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在特定领域有望加速。 当前,主流乘用车的自动驾驶级别多数处于驾驶辅助阶段,部分先进车型具备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Waymo、Zoox、百度等企业已经基于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开展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试)运营服务。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亿欧智库、天风证券研究所22天风汽车团队2.4 市场格局:汽车电子海外巨头占据主要份额,我国供应商在成长 长期以来,国际大型汽车电子企业如博世、大陆、日本电装、德尔福、伟世通、法雷奥等凭借在技术积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份额中位居领先地位,整体市场格局相对稳定。2019年前六家国外汽车电子一级供应商占据全球汽车电子市场52.1%的份额。 目前我国汽车电子市场基本上被外资零部件巨头所占据,国内的汽车电子企业规模只是在近年来才有所提高。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产业信息网、赛迪智库、天风证券研究所2019年全球汽车电子一级供应商市场格局 2018年中国汽车电子供应商市场格局23天风汽车团队2.4 智能驾驶:我国厂商高速成长,能够看到其客户范围逐渐扩大 我们认为我国近年来智能驾驶供应商的能力有所提升,以经纬恒润、德赛西威为代表,能够看到其业务发展进展较快,获取了较多的项目,但目前绝大多数的智能驾驶供应商还处在一级市场。资料来源: 金融界、盖世汽车智能网联公众号、知行科技官网、36氪、新智驾公众号、摄像头观察公众号、创投智库公众号、高工智能汽车公众号、各公司年报及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公司名称 客户 业务进展经纬恒润一汽集团、中国重汽集团、上汽集团、吉利、春风动力、嬴彻科技、宝能汽车、江铃汽车、江淮汽车、广汽集团、华人运通、长城控股主要采用Mobileye方案,也有TI TDA4方案以及黑芝麻方案。公司产品线齐全,覆盖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全链条,ADAS产品成功实现国产替代,达到国际知名厂商技术水平。智能驾驶业务高速增长,2019-2021H1收入分别为:1.2亿元、4.0亿元和3.47亿元,出货量分别为:10.18万套、30.75万套和29.01万套。德赛西威 上汽通用、长城汽车、上汽乘用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智能驾驶业务销售额2020年保持100%增长,全自动泊车系统、360度高清环视系统和驾驶员监测系统等产品已经批量供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IPU03已经配套小鹏汽车。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的域控制器IPU04已与理想汽车展开战略合作。伯特利 江铃汽车、奇瑞汽车等 从线控制动切入智能驾驶领域,线控制动系统已经开启量产,ADAS系统研发顺利宏景智驾 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理想汽车、江淮汽车等打造了国内首款车规级高算力计算平台,大算力的控制器;全球首发基于地平线J3芯片的高等级L2.5控制器;推出了基于高精地图的点对点NOP导航,是首款燃油车的应用解决方案。采取渐进式发展路线,于2021年量产下线近10万台L2.5自动驾驶系统。MINIEYE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东风汽车、柳汽、特斯拉、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等拥有近100个量产项目,客户包括40多家车企,主力产品与头部新造车势力、一汽、上汽、吉利、比亚迪、奇瑞、东风、柳汽等乘用车和商用车主机厂确定了合作。2021年,智能驾驶设备出货量达40万套知行科技海马汽车、五菱汽车、极氪汽车、吉利汽车、威马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汽车等L2的量产定点项目超过12个,L2+量产定点项目超过4个。还有多个固定区域L4自动驾驶项目在落地中纵目科技 一汽、长安、北汽、吉利、理想汽车等已经形成从基础研发到量产应用的全栈技术和配套供货能力,产品覆盖包括ADS/ADAS(域)控制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等核心传感器,业务板块涵盖智能驾驶系统、智慧城市产品及服务以及大功率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产品。24天风汽车团队2.4 市场格局:经纬恒润为唯一进入前十装机量的乘用车ADAS厂商 2020年,我国前视乘用车新车ADAS系统供应商海外零部件巨头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经纬恒润2020年以17.8万辆的装车量位列第8位,是前十名供应商中唯一的本土企业。根据公司招股书,我们认为经纬恒润在2021年出货量仍然较大提升。 但在自主品牌中,经纬恒润以及我国的厂商的市占率大幅增多,我们认为在自主崛起的大趋势下我国厂商有望凭借性价比及服务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佐思汽研、高工智能汽车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25.70%19.90%12.70%8.20%7.70%5.10%4.30%3.60%3.50%2.80%2020 年中国乘用车新车ADAS前视系统格局日本电装 博世 安波福 科世达 松下维宁尔 大陆 经纬恒润 采埃孚 特斯拉27.53%15.40%14.46%12.63%9.91%4.20%15.88%2021年中国前装ADAS供应商市场份额博世 电装 大陆 采埃孚 安波福 veoneer 其它25天风汽车团队2.4 市场格局:经纬恒润2020年在商用车ADAS领域市场份额居首位 2020 年9月1日,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2部分:牵引车辆与挂车等标准中的多项条款正式落地执行,其中规定牵引车辆应具备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和车辆前向碰撞预警系统。根据公司招股书,2020年9月至12月新规实施以来,国内重型牵引车(营运类)搭载ADAS预警产品新车上险量为36.79万辆,其中经纬恒润ADAS产品搭载量为11.2万辆,市场份额占比达30.44%,居市场首位。 根据经纬恒润招股书,2020年其远程通讯控制器(T-Box)产品装配量达到36.9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3.9%,位居全部厂商第10位,本土厂商第5位,而T-box整体装配量已达近千万台。 我们认为,随着自主品牌车型及国产供应商的崛起,以经纬恒润为代表的ADAS系统及智能网联供应商有望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佐思汽研、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天风证券研究所2020 年远程通讯控制器(T-Box)产品装配量情况序号 供应商 搭载量(万辆) 市场份额1 经纬恒润 11.2 30.44%2 东软睿驰 8.98 24.41%3 克诺尔 6.83 18.56%4 威伯科 5.27 14.32%5 佑驾创新 1.87 5.08%6 极目智能 1.35 3.67%7 福瑞泰克 1.17 3.18%8 其他 0.12 0.33%合计 36.79 100%2020年9月至12月重型牵引车ADAS(具备车道偏离预警与车辆前向碰撞系统预警功能)预警产品上险搭载量注:上述数据中,东软睿驰包含东软睿驰上海和东软睿驰沈阳;克诺尔包含大连科诺尔和东科克诺尔;佑驾创新包含湖北佑驾和深圳佑驾主要产品及服务:汽车电子产品品类丰富,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业务具有较大成长性32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27天风汽车团队3.1 公司电子产品种类丰富,主要为汽车电子产品 经纬恒润电子产品业务包括:汽车电子产品、高端装备电子产品和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服务。 公司汽车电子产品提供前装电子配套产品,长期供应国内外知名整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按产品类型分类包括智能驾驶电子产品、智能网联电子产品、车身和舒适域电子产品、底盘控制电子产品、新能源和动力系统电子产品。资料来源:公司官网、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单位(万元) 2021 年 1-6 月 2020 年度 2019 年度 2018 年度业务类型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电子产品业务 124,212.26 90.65% 180,014.96 72.80% 121,779.20 66.10% 91,166.07 59.49%智能驾驶电子产品 34,688.56 25.31% 40,304.12 16.30% 11,973.14 6.50% 6,820.78 4.45%智能网联电子产品 21,818.13 15.92% 35,204.69 14.24% 25,457.05 13.82% 10,104.68 6.59%车身和舒适域电子产品 52,849.99 38.57% 84,774.21 34.28% 66,935.88 36.33% 61,695.12 40.26%底盘控制电子产品 1,662.68 1.21% 4,138.76 1.67% 3,895.16 2.11% 3,190.97 2.08%新能源和动力系统电子产品 2,914.07 2.13% 3,899.10 1.58% 3,386.92 1.84% 4,282.44 2.79%高端装备电子产品 1,373.92 1.00% 3,606.80 1.46% 1,442.31 0.78% 1,360.12 0.89%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服务 8,904.91 6.50% 8,087.30 3.27% 8,688.73 4.72% 3,711.95 2.42%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137,028.64 100.00% 247,284.58 100.00% 184,238.84 100.00% 153,238.8 100.00%经纬恒润的汽车电子产品品类28天风汽车团队3.1.1 智能驾驶电子产品 智能驾驶电子产品业务围绕汽车智能化展开,主要包括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智能驾驶域控制器(ADCU)、车载高性能计算平台(HPC)、毫米波雷达(RADAR)、车载摄像头(CAM)、高精定位模块(LMU)、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控制器(APA)等。 目前,经纬恒润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产品已经配套了上汽荣威RX5车型、一汽红旗H5/H7/H9/HS5/HS7/E-HS3/E-HS9、吉利博越Pro/新缤越/帝豪、一汽解放J6/J7、重汽豪沃T7等车型。2018年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产品销量分别为6.75万套、10.18万套、30.67万套和27.23万套。 公司智能驾驶电子产品2018-2021年6月30日销售收入为:6,820.78万元、11,973.12万元、40,304.12万元和34,688.56万元。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主要产品名称 主要产品图片 功能与用途 业务阶段 部分客户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针对辅助驾驶需求设计,打造专业化、可量产的车规级辅助驾驶计算中心;支持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信息接入,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系统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产品可实现的功能包括:车道偏离预警、交通标识智能识别、智能远光灯控制、前方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居中保持、车道保持辅助、智能巡航辅助、交通拥堵辅助等。配套量产一汽集团、中国重汽、上汽集团、吉利智能驾驶域控制器(ADCU)针对自动驾驶需求设计,为用户打造专业化、可量产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中心;支持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及驾驶员监控等信息接入,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系统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可实现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产品的相关功能,及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包括:驾驶员确认换道、高速驾驶辅助、交通拥堵自动驾驶、高速路自动驾驶等。配套量产 一汽集团29天风汽车团队3.1.1智能驾驶电子产品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主要产品名称 主要产品图片 功能与用途 业务阶段 部分客户车载高性能计算平台(HPC)为高级别智能驾驶车辆的车规级核心计算平台,符合功能安全ASIL-D标准;支持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及驾驶员监控等信息接入,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系统级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可实现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产品的相关功能,及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包括:自动主动换道、高速驾驶辅助、交通拥堵自动驾驶、高速路自动驾驶、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等已定点 嬴彻科技、宝能汽车毫米波雷达(RADAR)用于对目标区域内的障碍物进行检测、参数测量、跟踪以及目标类型识别,可用于支撑智能驾驶系统的前向碰撞预警系统、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系统等功能已定点 江铃汽车、江淮汽车车载摄像头(CAM)整车视觉类智能驾驶功能的感知器件,可用于智能驾驶、座舱舱内监控、智能泊车、电子后视镜等系统,向各种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系统提供所需的图像视觉感知信息配套量产 一汽集团、华人运通高精定位模块(LMU)高精度定位系统,可实现道路级和车道级定位,并支持智能驾驶功能,提供前方道路信息、高精地图更新等服务 配套量产广汽集团、一汽集团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用于对驾驶员的身份识别、疲劳监测、注意力监测以及危险驾驶行为的监测,并可对关键数据进行存储、上传,同时支持智能驾驶功能的实现,提高车辆行驶安全配套量产 华人运通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控制器(APA)功能包括记忆泊车、遥控泊车、自动泊车及一键泊车等,用于实现基于传感器信息输入的泊车路径计算以及车辆执行机构控制等功能已定点 上汽集团30天风汽车团队3.1.2 智能网联电子产品 智能网联电子产品业务围绕汽车网联化技术趋势展开,主要包括远程通讯控制器(T-BOX)和网关(GW)等。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T-BOX产品已配套了一汽解放J6、一汽红旗HS5/HS7、广汽埃安S/V/LX、江铃福特领界等车型。2018年至2021年6月30日,发行人T-BOX产品销量分别为5.63万套、21.18万套、34.24万套和21.11万套。 公司智能网联电子产品2018-2021年6月30日销售收入为:10,104.68万元、25,457.05万元、35,204.69万元和21,818.13万元。资料来源:经纬恒润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主要产品名称 主要产品图片 功能与用途 业务阶段 部分客户远程通讯控制器(T-BOX)为车联网智能终端,为整车提供数据传输、故障监控、远程控制、热点共享、语音、数字钥匙、空中下载等多种连接服务;该产品基于4G/5G/V2X技术,可实现车路协同通信功能,拓展自动泊车等智能驾驶应用配套量产一汽集团、江铃汽车、广汽集团网关(GW)该产品为整车网络的数据交互中心,可将CAN、LIN、以太网等网络数据在不同网络中进行路由,具有优化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提高整车拓扑结构拓展性和信息安全等优势配套量产上汽集团、吉利、奇瑞、广汽集团、小鹏汽车31天风汽车团队3.1.3 车身和舒适域电子产品 车身和舒适域业务围绕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驾乘人员用车体验展开,主要产品包括:防夹控制器(APCU)、乘用车车身控制系统(BCM)、智能座舱感知系统(SCSS)、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PEPS)、车身域控制器(BDCU)、商用车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