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总结:增长稳健疫情不改长期趋势_28页_2mb.pdf
证券研究报告 2022年 5月 8日分析师:郑薇,吴雅春,夏禹,赵雅韵,杨烨辉增长稳健,疫情不改长期趋势医药生物 2021年年报及 2022年一季报总结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投资要点 2021年扣疫后规模以上企业医药行业恢复性增长 , 2022年一季度超预期 。 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去除疫情受益股营收同比增长 13.5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9.67%。 2022年一季度医药行业去除疫情受益股营收同比增长 9.97%;归母净利润去除疫情受益股同比增长 6.10%。 相较于 2020年 , 2021年已经实现恢复性增长 , 2022年 Q1在 2021年 Q1高基数的情况下 , 仍保持较快增长 , 超出预期 。 医药行业已经实现三重底 。 截至 4月底医药行业估值进一步调整 , 目前估值 ( 29X) 、 仓位 ( 医药重仓股持仓宽基 10.8%, 扣除医药基金 7.08%) 和业绩均处于底部区间 , 而根据一致预期 2022年医药行业增速为 39.8%, 配置优势显著 。 医药细分子行业内部增速分化明显 。 从细分行业来看 , 22年 Q1, 营收增速排序为: CMO/CDMO医疗服务 to B医疗器械 医疗服务 to C 生物制品 化学原料药 化学制剂 。 医药子行业内部增速差异显著 , 结构分化明显 。 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和疫情后刚需加速释放 。 我们认为疫情依然是未来医药行业的重要变量 , 然而疫情和相关政策难以预判 , 因此我们认为 1) 业绩确定性有望成为投资主线 。 CDMO行业由于订单驱动的行业特性 , 且受集采政策影响较小 , 有望成为持续高成长的子行业; 2)疫情压制医疗需求 ,疫情后刚需加速释放 。 医疗服务 、 医疗消费 2022年 Q1在承压的基础上 , 部分刚需产品和服务体现出了强劲的业绩韧性 。 我们认为虽然 4月份部分区域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大 , 但是刚需不会消失 , 有望在疫情缓解后得以快速恢复 ;3)医疗新基建是生命安全的最后保障 , 疫情后建设将有望加速 。 新冠疫情使中国更加深刻意识到医疗资源的短板问题 , 十四五规划特别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补短板 。 根据十四五规划对于床位的要求 , 我们测算截至 2025年医疗新基建的增量市场约为万亿级别 , 有望拉带动一系列相关子行业的业绩增长 , 如医疗净化服务 、 医疗设备 、 医疗信息化等行业 。 建议关注公司 ( 排名不分先后 ) : 业绩确定性投资:博腾股份 、 皓元医药 、 和元生物 、 九洲药业 、 凯莱英 、 药石科技 、 药明康德 、 药明生物;医疗刚需释放:艾力斯 、 爱尔眼科 、 人福医药 、 万泰生物 、 智飞生物;医疗新基建:澳华内镜 、 华康医疗 、 迈瑞医疗;其他值得关注个股:君实生物 、 金斯瑞等 。 风险提示: 政策发展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的风险;海外市场的政策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 。2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2021年扣疫后规模以上企业业绩恢复性高增长, 2022年 Q1业绩表现超预期32021年恢复性高增长 , 2022年 Q1延续高增长 。 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 14.28%, 去除疫情受益股同比增长 13.5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4.35%, 去除疫情受益股同比增长 9.67%。 2022年一季度医药行业营收同比增长 15.11%, 去除疫情受益股同比增长 9.9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7.99%, 去除疫情受益股同比增长 6.10%。疫情对医药行业利润影响较大 。 短期疫情对生物医药行业营收影响较小 , 对利润影响较大 。 影响 2021年营收约 0.8%, 影响归母净利润 4.7%;影响 2022年 Q1营收约 5%, 影响 22年 Q1归母净利润 22%。2022Q1业绩超预期 。 2020Q1低基数导致 2021Q1业绩非常亮眼 , 同时叠加国内经济活动恢复带来的增长 , 表观增速达到历年高点 , 全年增速前高后低 。 但由于 2021Q1处于恢复性高增长 , 因此 2022Q1医药行业营收仍能保持较高增速超出预期 。2019-2022Q1扣疫后规模以上企业医药行业季度营收 2019-2022Q1扣疫后规模以上企业医药行业季度归母净利润-10%-5%0%5%10%15%20%25%30%35%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500,000所有营收之和(百万元)去除疫情受益股营收之和(百万元)所有 YOY去除 YOY-40%-20%0%20%40%60%80%1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所有净利润之和(百万元)去除疫情受益股净利润之和(百万元)所有 YOY去除 YOY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注:以 2020Q1末 SW股票为成分,个股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加和,剔除 80亿以下市值、个别财务波动大及疫情受益股(英科、振德、智飞、康泰、东方、九安、华大、蓝帆),修正偶发异常数据(去除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影响)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营收增快较快的公司主要分布在消费医疗耗材、高端原料药、 CMO/CDMO42021年扣疫后规模以上医药企业中消费医疗耗材 、 高端原料药 、 CMO/CDMO企业营收增速较快 。 2021年营收增速在 20%以上的医药生物公司共有 64家 , 从分子行业来看 , 医疗器械有 20家 , 主要是眼科 、 医美 、 心脏细分专科的耗材 , 如爱美客 ( yoy+104%) 、 惠泰医疗( yoy+104%) 、 爱博医疗 ( yoy+59%) ;化学制药共有 14家 , 主要是高端原料药 、 生命科技上游 , 如纳微科技 ( yoy+118%) 、 皓元医药( yoy+53%) 、 凯赛生物 ( yoy+47%) ; CMO/CDMO有 13家 , 如美迪西 ( yoy+75%) 、 泰格医药 ( yoy+63%) 、 百普赛斯 ( yoy+56%) ;生物制品企业有 9家 , 主要是消费医疗上游相关制品 、 疫苗和血制品 , 如万泰生物 ( yoy+144%) 、 智飞生物 ( yoy+102%) 、 华熙生物( yoy+70%) ;中药有 7家;医疗服务公司 1家 。2021年扣疫后规模以上医药生物企业营收增速 20%以上行业分布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注:剔除 40亿以下市值、净利润 5000万以下,个别财务波动大及疫情受益股(如东方、九安、蓝帆等)CMO/CDMO 化学制药 生物制品 医疗服务 医疗器械 中药 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营收增快较快的公司主要分布在消费医疗耗材、高端原料药、 CMO/CDMO52021年和 2022年 Q1均为高增长的板块在消费医疗耗材 、 CMO/CDMO、 消费医疗耗材等领域 , 如爱美客 、 爱博医疗 、 万泰生物 、 纳微科技 、 百诚医药 、 美迪西 、 泰格医药等 。2021年医药生物营收增速前 30名公司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注:剔除 40亿以下市值、净利润 5000万以下,个别财务波动大及疫情受益股(英科、振德、智飞、康泰、东方、九安、华大、蓝帆等)序号 公司 市值(亿 元) 收入(亿 元) 增速 净利润(亿元) 增速 所属行业 主营 序号 公司 市值(亿元) 收入(亿元) 增速 净利润(亿元) 增速 所属行业 主营1 万泰生物 1435 57.50 144% 20.21 199% 生物制品 疫苗 16 爱博医疗 187 4.33 59% 1.71 77% 医疗器械 眼科耗材2 纳微科技 290 4.46 118% 1.88 159% 化学制药 生命科技 上游 17 百普赛斯 108 3.85 56% 1.74 50% CMO/CDMO 细胞治疗3 爱美客 1022 14.48 104% 9.58 118% 医疗器械 医美耗材 18 西藏药业 90 21.39 56% 2.09 -50% 中药 中药 4 华恒生物 101 9.54 96% 1.68 39% 化学制药 原料药 19 上海莱士 388 42.88 55% 12.95 -2% 生物制品 血制品5 键凯科技 105 3.51 88% 1.76 105% 化学制药 原料药 20 东富龙 225 41.92 55% 8.28 79% 医疗器械 制药装备6 派林生物 137 19.72 88% 3.91 110% 生物制品 血液制品 21 九洲药业 379 40.63 53% 6.34 67% CMO/CDMO CDMO7 百诚医药 65 3.74 81% 1.11 94% CMO/CDMO CMO/CDMO 22 皓元医药 103 9.69 53% 1.91 49% 化学制药 小分子原料药8 和元生物 85 2.55 79% 0.54 -43% CMO/CDMO CRO/CDMO 23 海尔生物 228 21.26 52% 8.45 122% 医疗器械 生物低温存储9 美迪西 215 11.67 75% 2.82 118%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 24 奕瑞科技 250 11.87 51% 4.84 118% 医疗器械 X射线探测器10 惠泰医疗 116 8.29 73% 2.08 88% 医疗器械 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器械 25 药康生物 87 3.94 50% 1.25 63% CMO/CDMO CMO/CDMO11 华熙生物 89 11.97 70% 2.32 116%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 26 博腾股份 383 31.05 50% 5.24 61% CMO/CDMO CMO/CDMO12 花园生物 70 11.17 69% 4.80 82% 化学制药 原料药 27 兴齐眼药 97 10.28 49% 1.95 121%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 13 九典制药 50 16.28 66% 2.04 148% 化学制药 原料药 28 贵州三力 51 9.39 49% 1.52 62% 中药 中药 14 泰格医药 686 52.14 63% 28.74 64% CMO/CDMO CDMO 29 凯莱英 641 46.39 47% 10.69 48% CMO/CDMO CMO/CDMO15 海欣股份 58 15.11 62% 1.32 11% 化学制药 化学制药 30 楚天科技 88 52.60 47% 5.66 182% 医疗器械 制药装备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营收增快较快的公司主要分布在消费医疗耗材、高端原料药、 CMO/CDMO62021年和 2022年 Q1均为高增长的板块在消费医疗耗材 、 CMO/CDMO、 消费医疗耗材等领域 , 如爱美客 、 爱博医疗 、 万泰生物 、 纳微科技 、 百诚医药 、 美迪西 、 泰格医药等 。2022年 Q1医药生物营收增速前 30名公司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注:剔除 40亿以下市值、净利润 5000万以下,个别财务波动大及疫情受益股(英科、振德、智飞、康泰、东方、九安、华大、蓝帆、易瑞等)序号 公司 市值(亿元) 收入(亿元) 增速 净利润(亿元) 增速 所属行业 主营 序号 公司 市值(亿元) 收入(亿元) 增速 净利润(亿元) 增速 所属行业 主营1 万泰生物 1435 31.71 285% 13.31 360% 生物制品 疫苗 16 华恒生物 101 2.70 64% 0.55 78% 化学制药 原料药2 博腾股份 383 14.43 166% 3.82 334% CMO/CDMO CMO/CDMO 17 迪安诊断 230 46.49 62% 7.54 123% 医疗器械 ICL3 凯莱英 641 20.62 165% 4.99 224% CMO/CDMO CMO/CDMO 18 九典制药 50 4.49 61% 0.56 20% 化学制药 原料药4 花园生物 70 3.87 121% 1.51 65% 化学制药 原料药 19 九洲药业 379 13.74 60% 2.08 120% CMO/CDMO CDMO5 百诚医药 65 0.96 114% 0.20 353% CMO/CDMO CMO/CDMO 20 特宝生物 103 3.45 60% 0.57 68%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 6 纳微科技 290 1.41 112% 0.61 176% 化学制药 生命科技上 游 21 和元生物 85 0.73 57% 0.12 29% CMO/CDMO CRO/CDMO7 泰格医药 686 18.18 102% 5.18 14% CMO/CDMO CDMO 22 爱博医疗 187 1.31 56% 0.59 63% 医疗器械 眼科耗材8 上海莱士 388 16.85 97% 5.48 29% 生物制品 血制品 23 阳光诺和 71 1.48 54% 0.33 63% CMO/CDMO CMO/CDMO9 派林生物 137 5.00 76% 1.06 87% 生物制品 血液制品 24 药康生物 87 1.16 51% 0.30 67% CMO/CDMO CMO/CDMO10 华熙生物 89 3.51 74% 0.71 84%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 25 奕瑞科技 250 3.27 46% 1.01 35% 医疗器械 X射线探测器11 东富龙 225 12.37 73% 2.11 91% 医疗器械 制药装备 26 兴齐眼药 97 3.02 46% 0.74 123%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 12 药明康德 2738 84.74 71% 16.43 10% CMO/CDMO CMO/CDMO 27 键凯科技 105 1.01 44% 0.52 45% 化学制药 原料药13 爱美客 1022 4.31 66% 2.80 64% 医疗器械 医美耗材 28 司太立 114 5.17 42% 0.80 24% 化学制药 特色原料药14 美迪西 215 3.56 66% 0.77 71% CMO/CDMO CMO/CDMO 29 康龙化成 42% 21.03 41% 2.49 1% CMO/CDMO CMO/CDMO15 惠泰医疗 116 2.66 65% 0.67 42% 医疗器械 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器械 30 珍宝岛 127 10.05 38% 1.58 2% 中药 中药 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短期疫情偶发疫情净利,但边际影响逐步减弱7行业毛利率较为稳定 。 2019-2021年医药行业毛利率水平除医疗服务子行业 , 整体保持稳定 , 由于整体毛利率较高 , 个别原材料物料价格波动对于子行业影响不大 。工作方式变化影响行业净利率水平 。 2019-2021年医药行业净利率水平波动较大 , 主要是因为偶发式的疫情和工作方式的变化 , 学术推广从线下到线上 、 差旅频率下降 , 使得净利率水平整体呈现提升的趋势 。 我们判断未来工作方式形成习惯 , 部分线上交流永久性取代线下交流 , 相较疫情前整体费用率下降 。2019-2022Q1医药细分行业季度毛利率 2019-2022Q1医药细分行业季度净利率0%10%20%30%40%50%60%70%化学制药毛利率 生物制品毛利率 医疗服务毛利率医疗器械毛利率 医药商业毛利率 中药毛利率0%5%10%15%20%25%30%化学制药净利率 生物制品净利率 医疗服务净利率医疗器械净利率 医药商业净利率 中药净利率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注:以 2020Q1末 SW股票为成分,个股毛利及归母净利润加和后,除以营收之和,剔除 80亿以下市值、个别财务波动大及疫情受益股(英科、振德、智飞、康泰、东方、九安、华大、蓝帆),修正偶发异常数据(去除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影响)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医药行业业绩回顾,预计 2022年业绩逐步恢复增长8根据一致预期 , 如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 社会秩序逐步恢复 , 从 2022Q1后 , 医药行业进入正常增长趋势 , 收入端有望保持 15%左右增速 , 利润端有望在 2023和 2024年恢复至 20%的增速 。2015-2024E医药行业营收增长趋势 2015-2024E医药行业归母净利增长趋势13.0%17.5%19.7%21.1%16.9%8.9%16.5% 17.6%14.7%16.4%0%5%10%15%20%25%15.0%19.6% 19.9%15.9%8.3%37.6%26.7%39.8%20.4% 21.3%0%5%10%15%20%25%30%35%40%45%数据来源: Wind,收盘价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注:每年的同比以前一年末上市股票为成分,个股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加和后,计算同比,剔除 40亿以下市值、个别财务波动大、无机构预测的股票,修正偶发异常数据(去除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影响); 2022-2024数据来自 Wind一致预期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相较于其他行业,医药指数回调明显9从标的收益的角度看 , 自 2021年 7月 1日 ( 除去 7月 1日之后上市的 ) 医药行业开始调整到 2022年 4月 29日 , 医药指数跌幅 33.82%, 排全行业第 1。20210701以来各行业涨跌幅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15.15%-33.82%-40%-30%-20%-10%0%10%20%30%采掘建筑装饰有色金属公用事业房地产交通运输钢铁农林牧渔化工银行通信上证综指建筑材料商业贸易国防军工电气设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设备轻工制造汽车非银金融传媒家用电器计算机休闲服务电子医药生物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医药个股整体回调幅度较大,分布不均10从涨跌幅分布看 , 保持正收益的医药股共占比 18%;论板块来看 , 主板 、 创业板 、 科创板股票平均跌幅分别为 12%、 24%、 35%, 创业板和科创板跌幅明显 。20210701以来医药股涨跌幅分布 20210701以来各板块医药股平均涨跌幅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010203040506070家数-12.27%-24.18%-34.63%-40%-35%-30%-25%-20%-15%-10%-5%0%主板 创业板 科创板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2022年开年医药行业继续回调,估值风险充分释放112022开年以来医药指数也一路下行 , 截至 2022年 4月 29日 , 上证指数跌幅 16%, 医药指数跌幅 23%, 在 28个子行业中跌幅排在第 9。2022年初至今各行业板块涨跌幅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16.28%-23.25%-40%-35%-30%-25%-20%-15%-10%-5%0%采掘房地产银行建筑装饰交通运输农林牧渔商业贸易上证综指食品饮料钢铁建筑材料休闲服务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家用电器非银金融化工通信医药生物轻工制造汽车传媒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计算机国防军工电子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细分赛道生物制品回调最多,原料药、医药商业、医疗服务回调最小122022年初以来医药生物行业整体表现一般 , 跌幅在全行业中排名第九;子行业中跌幅较少的为原料药 , 跌幅较大的为生物制品 。 由于 2022年一季度疫情的影响 , 导致市场更为悲观 , 行业的负面事件也加剧了市场的悲观预期 。2022年初至今医药子行业涨跌幅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18.56% -19.16%-21.19% -22.31%-23.21%-26.11% -26.98%-30%-25%-20%-15%-10%-5%0%原料药 医药商业 医疗服务 医疗器械 中药 化学制剂 生物制品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回调充分,关注强反弹个股132022年初至今 , 医药行业个股涨幅 TOP30排名如下 。 考虑到流动性问题 , 剔除市值小于 50亿以及上市一年内的股票 , 约有 10%的股票为正收益 。经分析 , 大部分为新冠检测 、 药物等行业相关个股 。 回顾 2022年医药股行情 , 除新冠之外 , 医药行业投资缺乏主线 , 市场通过调整逐步释放医药股的高估值风险 , 目前多个主流赛道优质医药细分龙头估值压力充分释放 , 具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 。2022年初至今医药行业个股涨幅 TOP30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剔除上市一年内以及市值小于 50亿的公司,国联证券研究所序号 代码 名称 年初至今 所属行业 市值(亿元)1 600062.SH 华润双鹤 125% 化学制药 3142 603229.SH 奥翔药业 99% 化学制药 2083 600056.SH 中国医药 79% 医药商业 2264 002432.SZ 九安医疗 63% 医疗器械 3865 002932.SZ 明德生物 52% 医疗器械 1186 688180.SH 君实生物 -U 43% 生物制品 8697 300158.SZ 振东制药 35% 化学制药 1148 603538.SH 美诺华 29% 化学制药 709 002550.SZ 千红制药 28% 化学制药 7910 002603.SZ 以岭药业 27% 中药 41611 002349.SZ 精华制药 23% 中药 11312 000756.SZ 新华制药 23% 化学制药 9213 002317.SZ 众生药业 23% 中药 12114 600557.SH 康缘药业 16% 中药 8215 688068.SH 热景生物 15% 医疗器械 8316 002737.SZ 葵花药业 13% 中药 10917 300639.SZ 凯普生物 12% 医疗器械 9718 000915.SZ 华特达因 12% 化学制药 7819 300482.SZ 万孚生物 11% 医疗器械 19420 688606.SH 奥泰生物 10% 医疗器械 7321 300199.SZ 翰宇药业 9% 化学制药 12622 000999.SZ 华润三九 8% 中药 36123 603392.SH 万泰生物 6% 医疗器械 1,42124 605116.SH 奥锐特 3% 化学制药 9125 300039.SZ 上海凯宝 0% 中药 6526 300233.SZ 金城医药 0% 化学制药 11227 002758.SZ 浙农股份 0% 医药商业 6228 688513.SH 苑东生物 -1% 化学制药 5429 300485.SZ 赛升药业 -2% 生物制品 6230 300244.SZ 迪安诊断 -3% 医疗器械 203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2022Q1医药股持仓比例接近底部区间142022Q1所有基金医药持仓占比约为 13.0%;除去医药基金后 , 非医药基金医药持仓比例约为 7.6%, 持仓比例均低于 201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 。我们认为当前医药股持仓比例处于多年来底部区间 , 悲观预期充分释放 。2010-2022Q1全市场基金医药持仓比例 2010-2022Q1非医药基金持仓比例数据来源: 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0%5%10%15%20%25%所有基金医药生物持仓占比 平均值0%5%10%15%20%25%非医药基金医药生物持仓占比 平均值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基金配置医药股的意愿有所回升,预期逐步回暖15截至 2022Q1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 , 医药行业规模为 3739亿元 , 与 2021Q4环比下降 6%;医药股占所有重仓持股比例为 10.78%, 上升 0.8个百分点 。 医药市值的下降主要源于股价的下跌 , 基金配置医药股的意愿有所回升 。2021Q4和 2022Q1公募基金重仓股配置变化0%2%4%6%8%10%12%14%16%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21Q4市值(亿元) 2022Q1市值(亿元) 2021Q4占比 2022Q1占比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331,国联证券研究所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医药生物子行业增速分化,行业结构性增长明显16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注:以 2020Q1末 SW股票为成分,个股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加和,剔除 80亿以下市值、个别财务波动大及疫情受益股(英科、振德、智飞、康泰、东方、九安、华大、蓝帆),修正偶发异常数据(去除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影响)21Q1 21Q2 21Q3 21Q4 22Q1医疗服务to B 68% 36% 37% 43% 66%to C 121% 44% -1% 12% 19%医疗器械 56% 13% 16% 5% 25%化学制剂 12% 8% 0% 1% 1%化学原料药 24% 8% 22% 19% 10%CMO/CDMO 72% 36% 41% 46% 112%生物制品 15% 9% 5% 6% 6%2021-2022Q1医药生物子行业营收增速变化21Q1 21Q2 21Q3 21Q4 22Q1医疗服务to B 194% 11% 55% 99% 59%to C 1244% 4% 9% -117% 21%医疗器械 100% 4% 9% -11% 26%化学制剂 6% -6% 0% -57% 3%化学原料药 26% -21% 2% -74% 3%CMO/CDMO 87% 100% 45% 53% 185%生物制品 58% 36% 4% -29% 5%2021-2022Q1医药生物子行业扣非净利润增速变化剔除 21年 Q1因低基数造成的高增长之外,医药生物子行业之间增速差异较大,行业内部结构分化明显。 医疗服务 to B公司中金域医学等公司受益新冠检测,增速较快; CMO/CDMO行业由于医药研发和新冠口服药的影响,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两端均保持高景气度。医疗服务 to C领域的公司由于受疫情影响波动较大,其他细分领域整体增速不高,存在结构性机会。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医药行业业绩回顾, 2022年业绩逐步恢复增长17A:医疗服务:疫情恢复 , 子行业有望持续恢复增长态势营收: 2020Q1受疫情影响明显 , Q2开始明显恢复增长 , Q3由于需求递延带来高速增长 。 由于基数问题 , 2021年业绩趋势呈现前高后低趋势;2021年后疫情有所缓和 、 需求增加 , 2021Q3-2022Q1收入增速逐步提升 。归母净利润: 相比于营收 , 公司营业成本 、 费用属于刚性支出 , 归母净利润波动更大 。 受新冠疫情影响 , 2020Q1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 , 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恢复后 , 2021Q1净利润同比快速增加;随着国内疫情消退 , 疫苗覆盖率提升 , 经济活动恢复 , 医疗服务行业持续恢复增长态势 , 2022Q1依然保持了较高利润增长 。2019-2022Q1医疗服务子行业季度营收(百万元) 2019-2022Q1医疗服务子行业季度归母净利润(百万元)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注:以 2020Q1末 SW股票为成分,个股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加和,剔除 80亿以下市值、个别财务波动大及疫情受益股(英科、振德、智飞、康泰、东方、九安、华大、蓝帆),修正偶发异常数据(去除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影响)0%10%20%30%40%50%60%70%80%9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 YOY-100%0%100%200%300%400%5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 YOY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医药行业业绩回顾, 2022年业绩逐步恢复增长18A1:医疗服务 to B行业:业绩显现出高韧性 , 预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按照客户类群不同 , 我们将医疗服务行业分为 to B和 to C两部分 。 to B包括 CXO和 ICL, 具体成分包括金域医学 、 康龙化成 、 美迪西 、 泰格医药 、 药明康德 、 昭衍新药 。营收: to B医疗服务季度间营收变化平稳 , 只有 2020Q1受疫情影响明显 , 后续整体呈现季度间增长趋势 , 2020Q2-2022Q1季度同比增速均高于 35%, 2021Q2-2022Q1同比增速持续提升 , 体现出 to B医疗服务在疫情下的高韧性 。归母净利润: 受到成本 、 费用的影响 , 归母净利润波动更大 、 增速也更快 。 2020Q2的高基数使得 2021Q2季度同比增幅只有 10%, 但其余季度增速均超过 50%, to B医疗服务业绩显现出高度的韧性 。2019-2022Q1医疗服务 to B 行业季度营收(百万元) 2019-2022Q1医疗服务 to B 行业季度归母净利润(百万元)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注:以 2020Q1末 SW股票为成分,个股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加和,剔除 80亿以下市值、个别财务波动大及疫情受益股(英科、振德、智飞、康泰、东方、九安、华大、蓝帆),修正偶发异常数据(去除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影响)0%10%20%30%40%50%60%70%80%05,00010,00015,00020,000to B to B YOY0%50%100%150%200%250%01,0002,0003,0004,0005,000to B to B YOY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医药行业业绩回顾, 2022年业绩逐步恢复增长19A2:医疗服务 to C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 , 随着疫情控制增长逐步回归正轨to C包括爱尔眼科 、 通策医疗和盈康生命三家直面终端消费者客户的医疗服务公司 。营收: to C医疗服务受疫情影响波动明显 。 2020Q1低基数带来 2021Q1高增长 , 2021年全年前高后低 。 虽 2022Q1营收略有恢复 , 但 3月初至今 ,北上广深 、 吉林等地皆有疫情散发 , 仍未完全结束 。 短期来看 , 医疗服务 to C行业仍会受疫情波动困扰 。 长期来看 , 医疗服务需求较为刚性 ,疫情平复后 , 医疗服务 to C行业仍会迎来小幅反弹 。归母净利润: 2021年 Q4散发的疫情使较多地方加强了对医院等场所的管控措施 , 影响 to C医疗服务的开展 , 且企业营业成本 、 费用刚性 , 当期归母净利润承压 。 除 2021Q1因低基数带来高增长 , 其他季度 to C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仍承压 。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 、 小分子特效药的上市 、 疫情的逐步控制 , 社会有望逐步回归正轨 , to C医疗服务利润端也有望持续恢复 。2019-2022Q1医疗服务 to C 行业季度营收(百万元) 2019-2022Q1医疗服务 to C 行业季度归母净利润(百万元)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注:以 2020Q1末 SW股票为成分,个股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加和,剔除 80亿以下市值、个别财务波动大及疫情受益股(英科、振德、智飞、康泰、东方、九安、华大、蓝帆),修正偶发异常数据(去除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影响)-50%0%50%100%1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to C to C YOY-500%0%500%1000%1500%(500)05001,0001,500to C to C YOY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医药行业业绩回顾, 2022年业绩逐步恢复增长20B:医疗器械:与新冠直接相关 , 预计 2022年将消退波动正常增长营收: 2021年营收增速同比为 19.6%, 在 2020年疫情产品海外大量销售 , 高基数背景下 , 仍有较高增速 。 主要是 2021年国内诊疗活动逐步恢复 , 医疗器械产品推广销售活动 , 较疫情期间有所复苏;同时 , 具备新冠产品海外销售能力的公司 , 在海外疫情波动中 , 实现创收 。2022Q1, 受国内疫情反复刺激 , 新冠相关公司营收增长迅速 , 拉动子行业整体增长 。归母净利润: 2021年 , 归母净利润同比 14.8%, 因营销活动逐步恢复 , 提高成本;相较 2020年疫情期间 , 产品供不应求 , 2021年平均销售价格有所回落 , 毛利率下降 。 另外由于 2021年运费在会计科目中的调整 , 对利润也造成影响 。 2022Q1, 归母净利与营收增速基本同步 。2019-2022Q1医疗器械行业季度营收(百万元) 2019-2022Q1医疗器械行业季度归母净利润(百万元)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注:以 2020Q1末 SW股票为成分,个股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加和,剔除 80亿以下市值、个别财务波动大及疫情受益股(英科、振德、智飞、康泰、东方、九安、华大、蓝帆),修正偶发异常数据(去除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影响)0%10%20%30%40%50%6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 YOY-20%0%20%40%60%80%100%120%02,0004,0006,0008,00010,000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 YOY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医药行业业绩回顾, 2022年业绩逐步恢复增长21C:化学制剂:注射剂出口 、 创新药企相对表现好营收: 2022Q1化学制剂营业收入 802.84亿 , 同比增长 5.86%。 增速来看 , 低基数的创新药企业艾力斯 、 微芯生物增速高;注射剂出口增速快 ,如普利制药 、 健友股份 。净利润: 2022Q1化学制剂行业实现归母净利 107.48亿 , 同比增长 8.37%。 除收入 、 利润端均高速增长的普利制药 、 健友股份外 , 人福医药( 麻药增长 +子公司扭亏 ) 、 科伦药业 ( 原料药涨价 +制剂集采放量 ) 、 健康元 ( 吸入制剂低基数背景下放量 ) 的利润同比增速表现好 。2019-2022Q1化学制剂行业季度营收(百万元) 2019-2022Q1化学制剂行业季度归母净利润(百万元)数据来源: Wind,数据截至 20220501,国联证券研究所注:以 2020Q1末 SW股票为成分,个股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加和,剔除 80亿以下市值、个别财务波动较大个股,修正偶发异常数据(去除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影响)-10%-5%0%5%10%15%2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化学制药 化学制药 YOY-60%-50%-40%-30%-20%-10%0%10%20%30%4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化学制药 化学制药 YOY本报告仅供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医药行业业绩回顾, 2022年业绩逐步恢复增长22D:化学原料药: CXO产业链业绩增速高营收: 化学原料药子行业 2022Q1实现收入 170.34亿 , 同比增长 10%。 其中海普瑞 ( 同比 +51%) 肝素原料药 /制剂增长;美诺华 ( 同比 +48%)CDMO、 制剂业务高增长;皓元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