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医药_新冠检测历次行情复盘-看当前常态化核酸的空间和未来潜在机会_24页_2mb.pdf
看当前常态化核酸的空间和未来潜在机会 新冠检测历次行情复盘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2022年5月 分析师:杜向阳 执业证号:S1250520030002 电话:021-68416017 邮箱: 联系人:周章庆 电话:021-68416017 邮箱: 核 心 观 点 复盘5次新冠检测试剂的行情:行情持续时间平均68天。行情涨幅平均75.8%,其中第四次的抗原检测试剂行情涨幅最大,为214.2%,其中九安医疗以1146%的区间涨幅领跑。5次行情结束后的回撤平均为-34.1%。从驱动行情的因素看,“疫情形势的边际变化“是最核心的因素,由此带来的检测需求增加是直接因素,而疫情边际变化包括”病毒强势变异毒株的出现、国内疫情反复及严峻程度、防疫策略更新(美、中补充抗原自测等),另外试剂价格变化和基数导致业绩弹性等其余因素则会影响着行情的幅度。趋势看,除非更强的变异毒株、更严格的防疫策略,否则检测试剂行情对疫情变化会逐渐脱敏。 复盘5次新冠核酸检测ICL行业的行情:已结束的4次行情平均持续113天(长于检测试剂行情),行情平均涨幅61.2%,以第一次行情涨幅最大,为118.5%,之后涨幅逐渐减弱。从第五次行情(起于2022年4月25日的常态化核酸预期,目前处于行情中)来看,截止5月10日,ICL板块涨幅已达23.1%。与新冠检测行情和全球疫情形势挂钩不同,核酸检测ICL行情主要和国内疫情反复和防疫策略更新(如应检尽检、全城筛查策略普及、春节返乡需要核酸证明、动态清零、常态化核酸)有关,另外检测服务指导价变化和基数导致业绩弹性等因素则会影响着行情的幅度。本轮国内疫情的严峻程度却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国内坚持动态清零,并越来越多地区选择常态化核酸的背景下,第五轮行情预计和以往较为不同。 常态化核酸至上而下迅速推进,预计带来巨大增量市场。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均要求推进常态化核酸检测,截止5月12日,有7个省级行政区、20个城市响应常态化核酸要求,检测周期27天不等。我们详尽分析了核酸检测产业链上游原料酶、中游PCR仪器和核酸试剂、下游ICL的行业现状和量价变化,通过测算,核酸常态化要求下,补检测能力短板预计能带来400亿元的仪器市场(PCR设备和核酸提取仪)、280亿元的核酸检测试剂市场(含保存和提取试剂,单价为目前最低的广东联盟集采价标准的80%)、680亿元ICL检测市场。 主要标的:关注PCR仪器相关标的:圣湘生物、硕世生物、安图生物、杭州博日(港股待上市);核酸检测试剂相关标的:达安基因、圣湘生物、华大基因、明德生物;ICL检测服务相关标的: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凯普生物、润达医疗。 风险提示:价格再下降超预期、防疫政策变化,放量不及预期。 1 新冠检测历次行情复盘:5次试剂行情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中国大陆和全球(除中国外)新冠确诊新增病例数(7日移动平均) 中国新冠确诊新增(7日移动平均,左轴) 全球新冠确诊新增(7日移动平均,右轴) 1 2 3 4 5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20-01-022020-01-172020-02-112020-02-262020-03-122020-03-272020-04-142020-04-292020-05-192020-06-032020-06-182020-07-072020-07-222020-08-062020-08-212020-09-072020-09-222020-10-152020-10-302020-11-162020-12-012020-12-162020-12-312021-01-182021-02-022021-02-242021-03-112021-03-262021-04-132021-04-282021-05-182021-06-022021-06-182021-07-052021-07-202021-08-042021-08-192021-09-032021-09-222021-10-142021-10-292021-11-152021-11-302021-12-152021-12-302022-01-172022-02-082022-02-232022-03-102022-03-252022-04-132022-04-28新冠核酸和抗原检测试剂指数走势情况 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指数 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指数 2 复盘选择的样本:按流通股本加权平均,新股5日后计入 3 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指数的样本及季度业绩表现 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指数的样本及季度业绩表现 代码 简称 项目 2020Q1 2020Q2 2020Q3 2020Q4 2021Q1 2021Q2 2021Q3 2021Q4 2022Q1 688289 圣湘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388% 1902% 1865% 849% 191% -49% -18% 8% 24%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35806% 11609% 7481% 2796% 222% -52% -19% -20% 5% 300676 华大基因 单季度收入增速 36% 368% 239% 126% 98% -37% -43% -2% -9%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43% 1415% 1362% -9929% 275% -63% -69% 108% -37% 002030 达安基因 单季度收入增速 133% 487% 466% 439% 297% -26% 51% 14% 44%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559% 1736% 3760% 7492% 506% -21% 22% 20% 49% 002932 明德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39% 506% 638% 670% 2271% 40% 185% 180% 267%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88% 720% 3353% 3564% 17449% 20% 173% 262% 307% 300463 迈克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28% 17% 30% 34% 106% -5% -3% -17% -14%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36% 55% 77% 105% 315% -7% 3% -30% -36% 300639 凯普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9% 97% 105% 107% 307% 94% 69% 56% 148%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16% 155% 220% 111% 771% 101% 77% 130% 191% 688298 东方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39% 694% 194% 1959% 1926% 478% 274% 28% 112%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263% 2175% 459% 4164% 2601% 360% 274% -1% 74% 688317 之江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795% 947% 201% -58% -4% -15% 23%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1259% 68474% 222% -79% -19% -34% -13% 688399 硕世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276% 440% 672% 551% 327% -26% 97% 4% 78%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671% 1127% 1291% 600% 274% -44% 80% -17% 63% 代码 简称 项目 2020Q1 2020Q2 2020Q3 2020Q4 2021Q1 2021Q2 2021Q3 2021Q4 2022Q1 688298 东方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39% 694% 194% 1959% 1926% 478% 274% 28% 112%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263% 2175% 459% 4164% 2601% 360% 274% -1% 74% 002432 九安医疗 单季度收入增速 99% 332% 198% 107% 7% -67% -61% 301% 6647%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230% 1569% 453% -183% -17% -92% -104% 811% 37527% 002932 明德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39% 506% 638% 670% 2271% 40% 185% 180% 267%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88% 720% 3353% 3564% 17449% 20% 173% 262% 307% 300482 万孚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22% 105% 24% -2% 26% 10% 15% 34% 277%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35% 162% 40% -30% 59% 14% -39% -89% 481% 688068 热景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4% -10% 27% 407% 3099% 4504% 252% 328% 11%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128% -89% 75% 418% 117191% 58986% 660% 563% 1% 688075 安旭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16% 24% 2763%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1% 15% 3148% 688767 博拓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130% 42% 107%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180% 45% 111% 688606 奥泰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744% 326% -17% 194% 67% 628%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1802% 369% -38% 149% -6% 598% 688575 亚辉龙 单季度收入增速 85% 4% 10% 11% 482%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5455% -50% 37% -19% 1258%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新冠检测试剂5次行情复盘:“疫情形势的边际变化“是最核心的因素 以持续一个月的阶段上涨为行情划分,新冠检测试剂指数共有5次行情,疫情为共性因素 4 项目 第一次行情 第二次行情 第三次行情 第四次行情 第五次行情 核酸 抗原 核酸 抗原 核酸 抗原 核酸 抗原 核酸 抗原 行情开始时间 2020年3月24日 2020年3月19日 2020年11月26日 2020年11月26日 2021年3月15日 2021年3月15日 2021年10月18日 2021年11月2日 2022年2月14日 2022年2月14日 行情结束时间 2020年7月13日 2020年7月13日 2021年1月22日 2021年1月22日 2021年4月28日 2021年4月28日 2022年1月14日 2022年1月14日 2022年3月14日 2022年4月14日 指数低点 1133.2 1447.8 2167.5 1683.7 1909.69 1780.22 1648.13 1603.56 1705.51 2992.4 指数高点 3064.9 2745.86 2902.87 2297.97 2401.36 2867.3 2501.2 5038.59 2005.8 4687.06 涨幅 170.5% 89.7% 33.9% 36.5% 25.7% 61.1% 51.8% 214.2% 17.6% 56.6% 行情持续时间 111 116 57 57 44 44 88 73 28 59 期间医药指数表现 54.8% 54.4% 18.8% 18.8% 12.8% 12.8% -0.4% 3.8% 3.7% 0.9% 行情结束后回撤幅度 -29.3% -38.7% -34.2% -22.5% -31.4% -44.1% -31.8% -40.6% 领涨个股 硕世生物(518.2%) 东方生物 (219%) 明德生物(46.6%) 万孚生物(45.8%) 明德生物(61.7%) 热景生物 (444%) 硕世生物(100.3%) 九安医疗(1146%) 明德生物(29.8%) 热景生物 (71%) 催化行情的主要原因 疫情层面,武汉疫情得到控制,海外疫情开始爆发,检测试剂大量出口,4月湖北首次核酸试剂带量采购大降价和武汉复工未终止本轮行情;大盘层面,全球放水,大盘和医药指数期间大涨 抗原试剂未上市使用,部分公司(如万孚、东方)有POCT抗体试剂出口但场景有限,领涨公司如东方生物、明德生物主要依附于核酸试剂逻辑带动 印度德尔塔变异毒株驱动海外疫情抬头,国内外防输入型病例压力增加,12月国内建设基层发热门诊、1月春节返乡需核酸检测证明带动新冠检测需求增加; 2020下半年万孚、东方、热景等企业的抗原检测试剂逐渐拿到CE认证,11月、12月出口量逐渐提升 德尔塔病毒在海外扩散到欧美,激发新一波疫情;国内外防输入压力加大,核酸检测需求热度升高 欧洲因德尔塔疫情加剧,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主流国家认可并鼓励抗原家用自测,相关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体系较好,抗原外贸出口量大增;热景等业绩预告业绩大增加大市场热度 10月中旬国外疫情日新增病例抬头,11月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高传播力引发关注,至1月底全球新增病例再创新高;国内国庆后疫情反弹波及内蒙古、甘肃、宁夏、北京、河北等11个省份,11-12月陕西、浙江、广东疫情加剧,1月天津、河南疫情加剧 欧美因奥密克戎传播疫情加剧,抗原需求提升,其中美国批准九安医疗、东方生物(GE贴牌)抗原自测上市,需求旺盛,量价较好,贡献大增量。 2月中旬香港、深圳等地疫情抬头,3月中旬开始上海疫情爆发,国内疫情严峻程度前所未有 3月10日国内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国内抗原企业迅速获批,抗原检测迎来投资机会 结束原因 1、6月底国内日新增出现拐点;2、核酸检测公司业绩逐渐进入披露期;3、疫情进展顺利导致担心检测是一过性影响 1、1月底国内和海外疫情日新增拐点;2、新冠疫苗12月中旬逐渐开打但供不应求,预期后续疫情得到控制 疫苗接种率进一步提升,全球疫情新增出现拐点 欧洲市场抗原检测供应量大增,价格逐渐下降 截止1月下旬春节前,国内日新增已出现拐点,清零效果显现 海外日新增出现拐点 抗原检测、混检的价格持续下调 国内抗原检测试剂获批数量和价格下降速度超预期,且海外疫情日新增持续向下 新冠检测试剂指数的5次行情复盘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新冠检测试剂5次行情复盘:“疫情形势的边际变化“是最核心的因素 通过复盘5次新冠检测试剂的行情(核酸和抗原),可以发现: 1. 从行情持续时间看,平均持续68天,除了第一次行情(2020年3月底到2020年7月13日,超过110天)和第四次行情(2021年10月底11月初到2022年1月14日,超过70天)的持续时间超过平均水平,其余均低于2个月。 2. 从行情涨幅看,平均涨幅75.8%,其中第四次的抗原检测试剂行情涨幅最大,为214.2%,其中九安医疗以1146%的区间涨幅领跑;其次涨幅第二大的行情为第一次核酸检测试剂行情,涨幅为170.5%,其中硕世生物以518.2%的区间涨幅领跑。其余行情涨幅为30%60%为主,幅度较弱。从趋势看,核酸检测试剂行情“出道即巅峰”,此后四次分别为33.9%、25.7%、51.8%、17.6%,主要因核酸检测价格下行,相关公司业绩增速高点普遍在2020Q22021Q1之间,之后量增加跌,业绩弹性减弱;而抗原检测从最开始跟随核酸行情,到第二次、第三次行情涨幅逐渐超过核酸,并在第四次行情中大放异彩,主要因抗原检测试剂公司在欧美、中国等市场获得增量以后,在22Q1甚至之后季度中业绩具备向上弹性。 3. 从行情结束后的回撤看,平均为-34.1%。 4. 从行情期间医药板块指数表现看,平均为18%,主要因第一次行情期间全球放水权益资产大涨,剔除第一次的55%,后续四次行情期间医药指数平均为8.9%,仍以上涨为主,体现出新冠检测的行情机会仍要有较为稳健的大盘做支撑,“泥沙俱下”阶段新冠检测行情仍较难形成。 5. 从驱动行情的因素看,“疫情形势的边际变化“是最核心的因素,由此带来的检测需求增加是直接因素,而疫情边际变化包括”病毒强势变异毒株的出现、国内疫情反复及严峻程度、防疫策略更新(美、中补充抗原自测等),另外试剂价格变化和基数导致业绩弹性等其余因素则会影响着行情的幅度。从过去5次行情看,每一次都伴随国内疫情反复(不一定是增量业绩,但会增加热度),除了第五次行情(2022年2月中旬春节后开始的国内奥密克戎传播)主要因国内疫情因素,海外新增病例未抬头新高,而过去14次行情都有海外疫情日新增抬头并创新高的情况,而这些新高原因往往是病毒变异造成的,如第二波印度德尔塔疫情、第三波欧美德尔塔疫情、第四波海外奥密克戎疫情。趋势看,除非更强的变异毒株、更严格的防疫策略,否则检测行情对疫情变化会逐渐脱敏。 6. 从行情结束标志看,一般在国内或国外疫情出现明显拐点前后。 5 新冠检测历次行情复盘:5次核酸检测服务ICL行情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中国大陆和全球(除中国外)新冠确诊新增病例数(7日移动平均) 中国新冠确诊新增(7日移动平均,左轴) 全球新冠确诊新增(7日移动平均,右轴) 1 2 3 4 050010001500200025002020-02-102020-02-252020-03-112020-03-262020-04-132020-04-282020-05-182020-06-022020-06-172020-07-062020-07-212020-08-052020-08-202020-09-042020-09-212020-10-142020-10-292020-11-132020-11-302020-12-152020-12-302021-01-152021-02-012021-02-232021-03-102021-03-252021-04-122021-04-272021-05-172021-06-012021-06-172021-07-022021-07-192021-08-032021-08-182021-09-022021-09-172021-10-132021-10-282021-11-122021-11-292021-12-142021-12-292022-01-142022-02-072022-02-222022-03-092022-03-242022-04-122022-04-27新冠核酸检测ICL指数走势情况 新冠核酸检测ICL指数 5 6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核酸检测ICL 核酸检测ICL 核酸检测ICL 核酸检测ICL 核酸检测ICL 行情开始时间 2020年3月23日 2020年11月18日 2021年3月15日 2021年9月15日 2022年4月25日 行情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年1月22日 2021年6月30日 2021年11月29日 - 指数低点 823.2 1317.9 1485.1 1360.1 1104.7 指数高点 1798.97 2279.62 2034.12 1581.85 - 涨幅 118.5% 73.0% 37.0% 16.3% 截止5月11日涨幅23.1% 行情持续时间 205 65 107 75 - 期间医药指数表现 49.2% 15.2% 17.2% 1.8% - 行情结束后回撤幅度 -27% -35% -33% -30% - 领涨个股 金域医学(127.6%) 金域医学(96.6%) 金域医学(32.5%) 金域医学(16.7%) 迪安诊断(21.2%)-截止5月10日收盘 催化行情的主要原因 1疫情:武汉疫情得到控制,外方输入有所反复,4月底国家要求各地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含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PCR实验室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实现应检尽检;6月底北京疫情和7月份新疆疫情,导致国内核酸检测需求进一步增加,北京制定核酸筛查方案 大盘方面,全球放水,大盘和医药指数期间大涨 印度德尔塔变异毒株驱动海外疫情抬头,国内外防输入型病例压力增加,12月国内建设基层发热门诊、1月春节返乡需核酸检测证明带动新冠检测需求增加; 德尔塔病毒在海外扩散到欧美,激发新一波疫情;但全球日新增的高点在4月底达到,但国内外防输入压力加大,广东、河北、南京、四川等地疫情激发国内全城筛查模式迅速普及 9月国内疫情反复,10月国庆后疫情反弹波及内蒙古、甘肃、宁夏、北京、河北等11个省份,核酸筛查的量持续增加 3月中旬以来上海疫情严峻,四月底北京疫情反复,国内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后续常态化核酸有望成为趋势 新冠核酸检测下游ICL指数的样本及季度业绩表现 代码 简称 项目 2020Q1 2020Q2 2020Q3 2020Q4 2021Q1 2021Q2 2021Q3 2021Q4 2022Q1 603882 金域医学 单季度收入增速 1% 67% 71% 79% 129% 21% 34% 38% 59%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13% 293% 239% 446% 1023% 3% 23% 20% 58% 300639 凯普生物 单季度收入增速 9% 97% 105% 107% 307% 94% 69% 56% 148%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16% 155% 220% 111% 771% 101% 77% 130% 191% 300244 迪安诊断 单季度收入增速 -16% 36% 35% 42% 87% -1% 18% 18% 62%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91% 182% 284% -2064% 4990% -21% 27% 28% 123% 新冠核酸检测ICL行业5次行情复盘:国内防疫政策为主要驱动因素 新冠核酸检测下游ICL指数的5次行情复盘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7 新冠核酸检测ICL行业5次行情复盘:国内防疫政策为主要驱动因素 通过复盘5次新冠核酸检测ICL行业的行情,可以发现: 1. 从行情持续时间看,已结束的4次行情平均持续113天(长于检测试剂行情),14次分别为205、65、107、75天,均多于2个月。 2. 从行情涨幅看,前4次行情平均涨幅61.2%,以第一次行情涨幅最大,为118.5%,第24次行情涨幅分别为73%、37%、16.3%,每次都以金域医学领涨,但涨幅逐渐减弱,一方面板块与疫情的相关性逐渐脱敏,另一方面也与核酸检测收费限价不断下调降低业绩弹性有关。从第五次行情(起于2022年4月25日的常态化核酸预期,目前处于行情中)来看,截止5月10日,ICL板块涨幅已达23.1%。 3. 从行情结束后的回撤看,平均为-31.2%。 4. 从行情期间医药板块指数表现看,平均为20.9%,剔除第一次行情期间全球放水权益资产大涨,后续3次行情期间医药指数平均为11.4%,体现出核酸检测ICL行情机会仍要有较为稳健的大盘做支撑。 5. 从驱动行情的因素看,与新冠检测行情和全球疫情形势挂钩不同,核酸检测ICL行情主要和国内疫情反复和防疫策略更新(如应检尽检、全城筛查策略普及、春节返乡需要核酸证明、动态清零、常态化核酸)有关,另外检测服务指导价变化和基数导致业绩弹性等因素则会影响着行情的幅度。从过去5次行情看,每一次都伴随国内疫情反复,前四次外防输入的背景下,国内疫情反复基本和全球疫情压力时刻较为同步,随着海外逐渐选择“与疫情共存”,第五次行情特征与前四次有较大差别,海外疫情的背景是日新增数不断走低,而国内这轮疫情的严峻程度却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国内坚持动态清零,并越来越多地区选择常态化核酸的背景下,第五轮行情预计和以往较为不同。 8 国内防疫政策的更新:坚持动态清零,越来越多城市选择常态化核酸 常态化核酸的要求以及响应的地区 背景:深圳、广州在本次疫情反复中,通过高密度的常态化核酸检测,迅速控制了疫情,而上海本次疫情严峻并传导到周边省份,也和核酸检测不到位有关,基于这些经验,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推行常态化核酸检测。5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党组会议,要求健全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机制;5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 现状:截止5月12日,有7个省级行政区、20个城市响应常态化核酸要求,检测周期27天不等。 数据来源:各级卫健委,西南证券整理 级别 名称 日期 要求 国家 国家卫健委 5月6日 要求健全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机制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5月9日 要求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 省/直辖市 北京 4月30日 为平稳有序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5月5日起,进入各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均须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特定防疫要求的,组织管理方可缩短核酸检测时间要求。 上海 5月12日 按照“步行15分钟核酸服务圈”标准,已布局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超过9000个 湖北 4月11日 无本土疫情地市所在城区,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出示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有本土疫情地市所在城区,需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山东 5月5日 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需出示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医疗机构就诊需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江西 5月10日 普通人群实行3天1检,高风险暴露人群实行2天1检,重点场所从业人员实行1天1检。 河南 5月12日 构建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实行免费核酸检测,形成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 广东 5月5日 开设4639个核酸采样点,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城市 深圳 4月5日 进入公共场所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需出示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无锡 4月8日 每周核酸检测 福州 4月9日 进入公共场所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需出示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苏州 4月22日 关键地区每日检测,风险地区每两日检测,其他地区每3日检测 南昌 4月25日 乘坐公交、地铁出行,均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杭州 4月28日 每48小时核酸检测 长春 4月28日 每5天核酸检测 芜湖 4月28日 每3天核酸检测 绍兴 4月28日 进入公共场所需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盐城 4月27日 进入公共场所需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武汉 5月3日 进入公共场所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需出示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淮南 5月3日 每周核酸检测 宁波 5月5日 每周核酸检测 大连 5月5日 每周核酸检测 太原 5月7日 进入重点场所,需查验5日内核酸阴性证明。 晋城 5月12日 进入重点场所以及乘坐公交车的人员每5天至少1次核酸检测。 长春 5月11日 长春市城区、开发区已布局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1115个 合肥 5月10日 每5天开展1次常态化免费核酸检测 六安 5月11日 每5天核酸检测 泉州 4月22日 进出各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须凭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类宾馆、民宿、出租房等住宿场所,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办理入住手续。 9 核酸检测产业链:上、中、下游涉及诸多上市公司 上游 价值链占终端10% 中游 价值链占终端40% 下游 检测收费100% 酶与辅酶 采样器、保存管、胶塞、包料等 仪器元件 样本采集与保存试剂厂商 核酸提取试剂厂商 试剂生产商 PCR仪器/ 核酸提取仪 PCR耗材 医院终端 第三方实验室ICL 1、核酸试剂上游原料酶价值链较大,技术壁垒、毛利率相对较高,国产有诺唯赞、菲鹏生物、康为世纪等 2、2021年原料酶市场空间约36亿元 3、引物探针主要依靠进口 1、主要分为采样环节和检测环节,前者包括咽拭子和核酸保存试剂,后者主要包括仪器(PCR仪器和核酸提取仪)和试剂(核酸检测试剂和提取试剂) 2、核酸检测试剂是价值链占比较高的部分,但由于竞争和集采价格逐渐下降 1、由于成本优势,ICL成为新冠核酸检测的重要力量,一方面院内检测外包率提升,另一方面当前的筛查模式基本由ICL承接。 2、目前各地公立医疗机构关于单人检测和混检有比较明显的限价,单人普遍在20-30元左右。 引物探针 高校、科研单位 政府/卫健委(筛查) 高分子塑胶耗材厂商 磁珠 配送成本5%+人工成本7-8% +终端40-50%毛利率 数据来源:西南证券整理 10 上游:核酸检测试剂盒部分原材料仍以进口为主 中国分子检测原料酶市场规模 基于价值占比、技术壁垒、国产替代空间等因素,重点关注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上游。 酶和引物、探针、底物等是分子检测试剂的主要原材料,其中酶是分子检测原料中发挥生物活性的组分,直接影响分子检测试剂包括灵敏度、稳定性、检测时间等多项性能水平,决定了分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分子检测试剂原材料中最核心的组分。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用到的主要是逆转录酶。 空间:2020年全球分子检测原料酶市场为39.7亿美元,国内分子检测原料酶市场为32亿元。 原料酶供应:核酸检测试剂盒部分原材料仍以进口为主(80%),国家鼓励+疫情契机下,国产供应链自主可控趋势正盛。但分子诊断试剂注册后更换原料酶需要再注册,所以一般要在最开始就切入,否则较难替换,龙头公司先发优势比较明显,目前进口企业主要是赛默飞、罗氏、宝生物,国产20%份额中做的比较好的有菲鹏生物、诺唯赞、康为世纪等。 2021年核酸检测试剂盒国内出厂价在5-10元左右,毛利率为60-80%。单位试剂成本在13元左右,其中销量大、成本控制好的企业能接近1元,销量较低的单位成本接近3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西南证券整理 20.8% 20.8% 14.4% 11.9% 11.2% 7.9% 57.0% 57.0% 57.7% 10.4% 11.0% 20.0% 0%20%40%60%80%100%2018 2019 2020国产(如菲鹏、诺唯赞、康为世纪) 其余进口 罗氏诊断 赛默飞世尔 中国分子检测原料酶市场竞争格局 11 中游:在新冠检测需求带动下,PCR路径中游产品市场规模超300亿元 根据Frost&Sullivan,2020年国内分子检测市场规模约286亿元(包括仪器和试剂),预计PCR技术路线约为250亿元,其中仪器为86亿元,试剂为16070亿元(新冠检测带动的核酸检测试剂约占140亿,其余为常规试剂) 采样和保存 核酸提取及纯化 PCR反应 读数判定 仪器 试剂 耗材 样本保存试剂 鼻咽拭子 核酸提取仪 核酸提取试剂 吸头 管架 PCR管 板 封条 基因扩增仪 荧光定量PCR检测仪 核酸检测试剂 新冠核酸PCR检测中游主要涉及的领域 86亿元 PCR设备和核酸提取仪各占一半 2020年 中国市场规模 约200亿元 新冠检测试剂盒约140亿,保存和提取试剂40亿元,其余为常规试剂 11亿元 主要包括吸头、管架、 PCR管、板及封条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西南证券整理 12 中游仪器:受益于常态化核酸背景下检测能力建设 截止4月中旬,全国核酸检测能力为5165万管/日,仍在继续提升当中,上海至五月初已到800万管/日,山东已到748万管/日。 一般一台96管的PCR仪一天满负荷检测能力为1000管,所以每提升1万管的产能,需要10台PCR设备,并增加配套核酸提取仪。 2020年国内PCR诊断仪器(PCR设备+核酸提取仪)市场规模86亿元。主要竞争企业包括进口赛默飞、丹纳赫、罗氏,和国产杭州博日、圣湘生物、硕世生物、安图生物等。 100 500 800 020040060080010003月1日 4月27日 5月12日 上海日检测产能(万管) 313 652.9 747.7 02004006008003月1日 4月15日 5月6日 山东日检测产能(万管) 中国PCR仪器市场规模及增速 2020年中国PCR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上海和山东核酸日检测能力大幅提升 排名 公司 描述 销量 市场份额 2020年 台,2020年 2020年 1 天隆科技 公司F位于1997年在中国成立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仪器以及基因及分子检测体外诊断试剂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及生产。其于2018年被一家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科华生物) 收购。 5400 15.6% 2 赛默飞 公司A (纽交所上市) 为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于1956年成立,其提供创新技术、便捷采购和药业服务。 5200 15.0% 3 杭州博日 5000 14.5% 4 公司G 公司G于2003年成立于上海,专门从事应用于生命科学应用的高科技产品 (如实时PCR系统) 的设计、生产及应用。 4500 13.0% 5 公司D 公司D (纽交所上市) 为开发、生产及营销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及临床诊断市场的广泛的创新性产品的全球领导者。公司D于1957年成立。 2200 6.4% 6 罗氏 公司C (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为医疗保健领域的先驱,其致力于为全球数百万名患者提供创新性药品及诊断测试。公司C于1896年成立。 1500 4.3% / 其他国产品牌 9300 26.9% / 其他进口品牌 1500 4.3% 数据来源:灼识咨询,西南证券整理 13 中游试剂:核酸保存和提取试剂为新冠核酸检测重要配套试剂 核酸保存试剂:通常根据生物样本的种类(血液、组织、唾液、粪便)将核酸保存试剂分为游离核酸样本保存、组织样本保存、唾液核酸样本保存、粪便核酸样本保存等。随着中国分子检测行业的发展、 癌症早筛和居家检测的普及、样本保存技术的突破,中国核酸样本保存试剂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且 2020 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加速了中国分子检测行业的市场需求,核酸样本保存试剂市场随之增长,从2016年至2020年,中国核酸样本保存试剂市场从5.5亿元增长至24.7亿元。从格局看,核酸样本保存市场被 Streck、 BD、 Norgen、 罗氏诊断等外资企业垄断,国产主要有康为世纪、阳普医疗。 核酸提取试剂:常见且适用于所有样品类型的核酸纯化方法有四种:速率区带离心法、苯酚-氯仿萃取、离心柱纯化、磁分离法。离心柱法和磁分离法是目前核酸提取纯化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其中离心柱法需要手动操作,多用于科研院所; 磁分离法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多应用于医疗机构。2016 年至 2020 年国内核酸提取纯化试剂市场从 3.4 亿元增长至 16.8 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 49.3%。从格局看,核酸提取试剂主要由外资企业供应,包括凯杰、赛默飞世尔等,而国内企业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内企业逐渐培养出了自主研发的能力,如康为世纪、 硕世生物、圣湘生物、达安基因、之江生物等。 中国核酸保存试剂市场规模 中国核酸提取试剂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西南证券整理 14 中游试剂:国内共获批22款核酸检测试剂盒(PCR法) 数据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西南证券整理,截止2022年5月13日 国内共获批22款核酸检测试剂盒(PCR法) 15 器械名称 注册证编号 注册人名称 批准日期 有效期至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国械注准20223400364 上海思路迪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2022-03-16 2027-03-15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国械注准20223400017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2022-01-10 2027-01-0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国械注准20203400644 卡尤迪生物科技宜兴有限公司 2021-07-14 2026-07-13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国械注准20213400495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21-07-02 2026-07-01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国械注准20203400537 北京纳捷诊断试剂有限公司 2021-06-04 2026-06-03 新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