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至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展望_45页_3mb.pdf
变革 创新 机遇2022年 3月2016年至 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展望:目录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宏观发展趋势 32016-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投资趋势回顾 8 总体趋势 8 医院及诊所 17 院外健康管理 23 数字医疗 27后疫情时代下投资考虑因素 34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投资趋势展望 381前言2报告中所列示数据说明 报告中数据除注明外均基于 清科数据库 、 汤森路透 及普华永道分析提供的信息; 清科数据库 与 汤森路透 仅记录对外公布的交易 , 有些已对外公布的交易有可能无法完成; 部分交易未披露信息或者未披露交易金额 , 一定程度影响我们分析的全面性和趋势 。 特别在某些医院投资方面 , 由于交易信息比较敏感 , 公开信息有限; 报告中提及的交易数量指对外公布交易的数量 , 无论其交易金额是否披露 ; 报告中提及的交易金额仅包含已披露金额的交易 ( 在报告中称为 “ 披露金额 ” ) ; 报告中提及的平均交易规模仅考虑已披露金额的交易; “ 境内 ” 数据指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交易数据; “ 境外 ” 数据指发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台湾地区和其他海外国家和地区的交易数据; 报告图表中金额计量单位均为人民币 , 将外币统一换算成人民币 ( 根据事件发生当天汇率换算 ) 。行业板块说明 医院及诊所:以向人们提供疾病诊断和治疗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以及拥有并运营一个及以上该类机构的医疗集团 。 本文中的医院主要包括综合性医院( 包括全科诊所 ) 和专科医院 ( 包括牙科 、 眼科 、 医美 、 妇幼 、 脑科 、 肿瘤 、 中医等类型的诊所 ) ; 院外健康管理:除医院及诊所之外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 , 主要包括第三方医学检测中心 ( 包括影像 、 基因 、 病理检测等机构 ) 、 体检中心 、 康复机构 、 养老机构 、 月子中心 、医美中心 、 心理咨询等服务机构; 数字医疗: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 , 依托数字科技( 包括互联网 、 大数据 、 人工智能 、 区块链等 ) 为驱动力的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 , 主要包括医药电商 、 在线诊疗 ( 包括互联网医院 、 在线问诊等 ) 、 医疗数据平台 、 医疗 AI( 包括智慧病案 、 辅助诊疗 、 AI影像 、数字疗法等 ) 、 数字化健康管理 ( 包括健康知识科普平台 、 远程健康监测等 ) 服务提供商 。3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宏观发展趋势中国医疗大健康产业链一览药品研发药品生产药品 /医疗器械 /设备流通医用部件研发及供应医疗器械 /设备制造产品服务支付数字化及医智融合本报告研究范围 非本报告研究范围线下医疗大数据平台医疗AI智慧病案AI辅助诊疗AI影像 /病理检测软件数字疗法 院外健康管理机构医院及诊所远程诊疗医药电商数字化健康管理AI制药手术机器人线上场景基本医疗保险政府和企业补助 个人支付商业医疗保险 慈善基金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产业链概览4中国医疗健康市场供需双升 , 推动行业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达到 7.2万亿元 , 稳居全球第二 ,但人均卫生费用支出和医疗资源供给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 医疗卫生事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从供给端看 , 2016年至 2021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由98.3万个增长至 103.3万个 1, 医疗机构数量稳定增长 ,2021年民营医院数量超过 2.3万家 , 占医院总量的 69.4%。尽管民营医院数量占比较高 , 但从床位数来看 , 民营医院床位数仅占不到 30%, 受益于政策支持 , 社会资本办医对医疗资源供给的补充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从需求端看 , 人口结构老龄化 、 慢病人口占比增长 、 居民健康意识水平提升等因素不断推动医疗健康基本需求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习惯转变下 , 消费需求升级和多样化 , 高端医疗健康需求具备增长潜力 。从支付端看 ,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 商业保险的补充地位初显 。 截至 2020年末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 13.6亿人次 , 覆盖率达到 95%以上 ,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近 2.5万亿元;商业健康保险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21年原保费收入规模近 8,500亿元 , 达到基本医保收入的三分之一 。以 “ 三医 ” 联动改革为基石 , 以医改实施方案为依托 ,医疗健康行业逐步走向价值回归2016年 , 健康中国 2030 将居民医疗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 医药 、 医疗 、 医保联动改革 , 由此开展了一系列围绕制度和体系建设的政策制定 , 包括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 支持社会办医 、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 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和医疗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变革 , 对医疗全产业链的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 “ 十四五 ” 开局之年 , 2021年 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的颁布 , 构建了医疗机构区域化发展的新体系 , 也树立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目标 。 随着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 、 关于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 等多项具体实施方案成型并开始落地 , 医疗健康行业发展进入新局面 ,行业发展主题从 “ 规模扩张 ” 向 “ 提质增效 ” 演进 , 这一变革预示着从药品 、 器械耗材到医疗服务都将循序渐进地回归医疗价值本源 。数字驱动下 , 医疗生态边界延展 , 蓝海新机遇持续涌现数字化从底层驱动医疗服务和技术的新一轮变革与创新 ,更高效地满足人群的健康管理和诊疗需求 。 数字化以互联网诊疗媒介为突破口 , 逐步深入渗透至医疗价值链前端的医疗技术 , 全方位重塑医疗健康行业格局 。随着智慧医院建设 、 远程监测及诊疗服务 、 辅助诊疗系统开发 、 人工智能药械研发 、 真实世界数据研究 、 手术机器人等数字医疗产品及服务的落地 , 医疗健康生态的边界将不断延展 , 医药 、 器械和服务的形态多元融合 ,蓝海细分赛道机遇将持续涌现 。注 : 1. 截至到 2021年 11月底数据; 2. 医疗健康市场规模截至 2019年代表卫生费用总支出规模5信息来源:公开信息及普华永道分析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宏观发展趋势APEC、欧盟成员国及一带一路部分成员国医疗健康市场规模一览10,700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成熟期意大利以色列英国法国富余期2,900俄罗斯巴西沙特阿拉伯韩国西班牙新加坡发展期南非中国500300 400 6001000摩洛哥泰国土耳其斯里兰卡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尼起步期印度每万人医师数1005254045502085人均医疗支出(美元)(5万亿 )1.2 1.3 1.3 1.4 1.51.5 1.6 1.71.8 1.9201220119% 9% 10%14%201312%201410% 10%2019201511%201611%2017 201813%202065岁以上人口占比( %) 65岁以上人口(亿人)1.21.620111.520140.838%65%1.320201.21.320151.442% 3.51.91.020121.21.346%2.52.41.1201349%1.320191.353%66%1.32.81.256%2017201660%3.364%2.120182.22.2 2.3 2.62.9 3.13.4民营医院数量占比( %)公立医院数量(万家)民营医院数量(万家)0.6 0.70.8 1.01.1 1.31.82.12.4 2.52015201320122011 2014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基本医保收入(万亿元)2011年 -2020年公立及民营医院机构数量、床位数量及民营医院占比0.1 0.1 0.10.20.20.4 0.40.50.70.8201120122013 201720162014 20182015 20192020健康险原保费收入(万亿元)2011年 -2020年 65岁以上人口数量及老龄化程度2011年 -202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入和商业健康险原保费收入供给端需求端支付段6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宏观发展趋势845812%4632424%20162011358201210341316%38771201320417%201419%14%430201522%446149123463 480201726%172201828%498201929%5092020189民营医院床位数(万张)民营医院床位数占比( %)公立医院床位数(万张)信息来源:公开信息及普华永道分析细分赛道投资逻辑分析 医院诊所 “ 差异化 ” 、 院外检测 “ 追前沿 ” 、 院外消费 “ 顺大势 ” , 数字医疗 “ 求创新 ”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细分赛道的投资逻辑主要围绕市场增量 、 企业成长潜力 、 盈利能力及可持续性以及赛道投资时机展开 , 目前 , 国内医疗大健康产业各细分赛道发展成熟度不一 , 按相对成熟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医院及诊所 、 院外健康管理服务和数字医疗 。从板块看 , 医院及诊所行业发展 相对成熟 。 其中 , 专科医院及诊所倍受资本青睐 , 标准化的商业模式评价体系帮助财务投资人从获客渠道 、 技术优势 、 专科特色 、 可复制性及医生资源等方面挖掘潜力机构 , 形成可复制的投资经验 。 此外 , 行业投资中的商业 、 财务及管理风险也不容忽视 , 如过度诊疗 、 虚假宣传 、 医保骗保 、 产权瑕疵等 。 医保支付改革下 , 民营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 , 需要积累技术优势及特色 , 寻求差异化协同发展 。改革落地催生医院与诊所投资逻辑拐点 , 投资主题正从“ 集团化 ” 、 “ 连锁化 ” 的增量价值投资向服务 “ 差异化 ” 的存量价值投资演进 。院外健康管理板块中 , 大多数细分赛道仍处于启蒙发展阶段 。 随居民健康意识提升 , 多样化健康管理需求催生新业态的发展机遇 。 纵观近年投资热门赛道 , 对于相对更具备医疗属性的赛道 , 投资逻辑聚焦 “ 前沿技术 ” ,如基因检测 。 受监管政策影响 , 医美行业整顿 、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 医养结合意见施行将催生同业整合机会 ,投资逻辑在于 “ 顺势而为 ” 。疫情常态化巩固了远程诊疗的市场价值 , 带动新一轮数字医疗板块的增长 。 从投融资角度看 , 在线诊疗活跃度最高 , 企业持续探索并优化盈利模式 , 投资逻辑在于规模化的用户心智占领和习惯培育 。 部分新生赛道依托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快速迭代建立先发优势 , 如医疗大数据平台 、 人工智能辅助诊疗 、 数字疗法等 , 早期融资阶段的投资热情高涨 , 投资人积极布局新兴蓝海领域 , 抢占价值洼地;医药电商平台已形成头部机构主导的市场 ,交易以同业收并购为主 。 总体看 , 投资逻辑以围绕 “ 模式创新 ” 和 “ 医智融合 ” , 新兴领域发展潜力可观 。7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宏观发展趋势细分赛道赛道投资可行性评估普华永道观察1) 行业发展增量空间2) 盈利能力及可持续性3) 投资活跃度4) 赛道投资时机医院及诊所 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 , 民营机构定位公立体系的补充 ,医院和诊所发展空间广阔 医院改制潮收尾 , 上市和纾困 “ 冰火两重天 ” , 整合并购持续;专科连锁热度不减 , 从规模化扩张向降本增效 、 提升质量过渡 ,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差异化路径 市场情绪短期影响赛道投资时机 , 长期看好价值投资院外健康管理服务 院外健康管理增量市场主要受老龄化 、 医疗消费升级 、健康意识和习惯转变的驱动 投资热点聚焦盈利能力较强 、 技术创新导向的第三方检测 ( 基因 、 病理及影像 ) 以及政策和医疗需求升级下的养老 、 康复和辅助生殖等赛道 体检和医美等赛道以规模化扩张和行业整合吸引投资人布局;专科细分及垂直赛道涌现新投资机遇 , 资本抢占细分蓝海领域投资先机数字医疗 疫情驱动下远程诊疗及健康管理需求持续释放 新赛道机遇不断涌现 , 投融资活跃度高 , 早期资本入局正当时 , 而盈利能力上待验证 医院对精细化运营管理要求提高 , 医院信息化基建不断渗透医疗服务机构运营管理及诊疗全流程 , 投资吸引力随行业发展的确定性增加中国医疗大健康各板块投资逻辑积极看好 谨慎求证 保守观察注 1注 : 1.院外健康管理的盈利性综合考虑各细分赛道的情况,第三方检测服务盈利能力较好,但整体持谨慎态度信息来源:普华永道分析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投资趋势回顾2016-2021年82016-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投资并购交易速览342021年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投资 并购交易速览平均交易额交易轮次交易数量热门领域交易 金额热点地区关键投资方大 型交易注: 1.此处已扣除 2021年披露金额的超大额交易影响,包括 新风医疗私有化( 102.3亿元 )和 Prenetics拟 SPAC上市( 74.2亿元 )信息来源:私募通、汤森路透、公开信息及普华永道分析2021年总体交易活跃度骤增,受大型交易影响,总体披露交易规模突破1,000亿元,披露交易金额较 2020年增长 85%。后疫情下的医疗服务行业供需双升、资本回暖,2021年交易数量达 458笔,较 2020年接近翻倍。医疗服务行业平均披露交易规模连续三年持续增长, 2021年单笔披露交易金额约 2.6亿元 1,较 2020年增长 20%。全年共计 28笔 10亿元以上交易,较 2020年增加17笔,交易金额同比增加 52%至 648亿元 。知名交易包括中国平安收购北大医疗、新风医疗私有化。2021年投资热度呈两极分化态势,资金主要集中在医院及诊所的控股股权收购类交易以及数字医疗的早期股权融资类交易。数字医疗为全年热门领域,在线诊疗、医疗大数据、医疗 AI投融资活跃;眼科、口腔、医美整形医院持续领跑;院外第三方医学检测、康复和养老领域受资本关注。从交易数量看,超过六成的交易由财务投资人主导,占交易总金额约 76%,其单笔投资达 2.5亿元。战略投资人中,具备专业度的综合型医疗集团逐步成为中坚力量。长三角、大湾区和北京市一直以来为交易活跃地区,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浙江省年度披露交易额破百亿,贡献交易近 70%的交易金额和 65%的交易数量。92016-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交易规模与数量(含重大交易)信息来源:私募通、汤森路透、公开信息及普华永道分析2016-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投资总体趋势2016年至 2021年 , 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交易总额累计超过 3,000亿元 , 交易数量超过 1,500笔 。 2021年交易总体呈现以下特征:供需双升 , 资本回暖 , 投资热度骤涨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消费需求升级提振了医疗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 资本助推了医疗机构规模化 , 医疗服务行业供需双升 。 在资本市场制度日益完善 、 市场进入回暖周期的背景下 , 医疗服务行业持续发展带动投资热度骤升 。 中国医疗健康服务年度披露交易规模从 2016年约 488亿元上升至 2021年超 1,000亿元 , 较 2020年规模几乎翻倍 。2021年医疗服务交易活跃度主要受如下两方面影响:1) 国企医院改制进入收官冲刺阶段 , 社会办医规模化扩张和转售; 2) 疫情触发远程诊疗需求 、 医改加速医院信息化 、 医疗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落地拓展赛道空间 。国企医院改制落幕 , 医院并购持续活跃2021年底 , 中央企业所办 1,154个医疗机构深化改革完成率达到 99.6%, 作为收官之年 , 最后一批医院改制于年底前加速完成 。 历时超过十年的改制进程中 , 大型医疗集团跑马圈地 , 产业资本积极布局 , 部分早期涌入的产业资本因自身运营水平不足等原因陷入困境 , 头部医疗集团如华润 、 复星 、 新里程等成为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的中坚力量;在医院资产转售和医疗集团持续扩张之下 , 医院并购持续活跃 。 互联网 、 科技 、 保险等跨界产业资本进入市场寻求商业模式优化 、 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上下游协同效应下的新增长 。后疫情时代 , 数字医疗进入爆发期数字医疗作为新兴热门投资领域 , 自 2020年起高速增长 。 一方面 , 医保支付改革 、 医疗信息化 、 数据安全等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为数字医疗提供了规范化的发展土壤 , 也促进了医院信息化的落地实施;另一方面 , 后疫情时代远程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 患者体验在诊疗场景数字化转型中不断优化 , 形成远程问诊习惯;从技术层面看 , 医疗科技的创新和监管标准的制定共同促进了人工智能 、 大数据 、 5G部署和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场景下的应用 , 也满足了医疗服务提升质量和降本增效的目的 , 数字医疗的投融资交易领域具备丰富的拓展空间 。90 76 72 8721584 56105111 107 11290981384883225731,155275241979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4022018292016 201739 325120196223952020 2021230173222 268 241458交易数量交易金额(亿元) 医院及诊所交易金额(不含大额交易 ) 数字医疗院外健康管理交易金额(人民币亿元) 爱康国宾私有化( 101.42亿元) 新风天域收购和睦家医院( 89.5亿元) 阿里巴巴收购美年健康股权( 72.7亿元) 京东健康战略融资( 68.7亿元)京东健康 IPO(227.2亿元 )华润收购GenesisCare(86.9亿元)2.3平均单笔交易金额 2(人民币亿元)1.9 1.2 1.8 2.2 2.5 中国平安收购北大医疗(交易金额未单独披露 1) 新风医疗私有化( 102.3亿元 ) Prenetics拟 SPAC上市( 74.2亿元 )注: 1.2022年 1月 30日 , 银保监会正式批复中国平安人寿运用自有资金 482.18亿元收购新方正集团约 66.51%股权 , 此次平安收购旨在深化医疗健康产业战略布局;由于重整交易对价包含医疗 、 金融 、 信息技术 、 教育等板块的股权类 、 债权类及其他类资产 , 未单独披露医疗板块金额 , 因此交易金额未纳入统计; 2.此处平均单笔交易金额扣已除大额交易的影响102016-2021年各板块交易数量与规模2016-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投资板块趋势2016年至 2021年 , 中国医疗健康服务各主要板块并购活动交易关注点鲜明:1. 医院及诊所 交易注重医院及诊所内生价值: 2016年至 2021年 , 医院及诊所并购交易规模稳中有升 。 投资主题自 “ 公立及企业医院改制 ” 逐步过渡至 “ 规模化 ” 、 “ 连锁化 ” 扩张 。 随 2021年改制落幕和医疗体制改革深化 , 更多交易将看重服务差异化 、 专业技术 、 品牌价值和运营能力等医院内生价值 。 公立医院改革和医保控费趋严的背景下 , 社会资本办医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 , 在高端医疗和高质量服务方面存在充足的发展空间 。 而早年社会资本办医潮下 , 大量产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 受限于运营能力和管理经验不足 , 企业自身债务累累 , 纾困类资产出售也持续贯穿了近年医院类交易主题 。 2021年 , 医院及诊所披露交易 138笔 , 交易规模超过 300亿元 , 其中 , 新风医疗集团私有化贡献了百亿交易额 , 二次退市意味着中国医疗服务价值的低估未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理解 , 也预示着医疗服务机构或将更多拥抱中国资本市场 。2. 院外健康管理 第三方检测热度高 , 健康管理需求待挖掘: 2016年至 2021年 , 院外健康管理并购投资总金额累计近 700亿元 , 投资数量超过 300笔 , 并购交易规模在波动中增长 。 由于院外需求较院内诊疗属性更弱 , 各类健康管理需求尚待挖掘 , 居民健康意识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 因此 , 赛道整体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 , 仅部分细分领域出现行业头部企业 , 如体检和第三方医学检测 , 这些赛道带动了行业投融资的波动增长 。 体检赛道经历龙头企业上市及大规模并购整合 ,竞争格局稳定 , 同时 , 跨界资本完成布局 , 爱康国宾退市 、 美年健康定增后 , 控制权收入阿里系麾下 。 随医保控费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的落地 , 公立医院受制于成本管控需求 , 通过第三方检测服务外包实现集约化管理 , 加之疫情影响 , 第三方检测领域吸引大量资本入场 。 2021年院外健康管理披露交易金额 244亿元 , 其中包括基因检测公司 Prenetics拟通过 SPAC上市超 70亿元的超大额交易 , 披露交易共 105笔 , 交易数量较 2020年翻倍 。3. 数字医疗 数字化逐步渗透全医疗价值链 , 成长期及新生蓝海赛道具潜力: 2016年至 2021年 , 数字医疗经历 2017年交易降温 , 以 2020年新冠疫情为转折点 , 中国数字医疗行业的投融资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 , 2021年数字医疗投资额由 2019年的 131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 574亿元 , 交易规模约翻了四倍 。 交易数量和金额双升主要由于以数据为核心驱动的医疗信息化基础建设加速以及基于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医疗数字技术升级 , 赛道进入成长期 , 热度较高的领域包括 AI辅助诊疗 、 AI影像 、 医疗大数据和信息系统 。 随数字技术持续渗透至各个诊疗环节 , 数字医疗的行业版图正不断扩张 , 衍生出新的细分蓝海赛道 , 如智慧病案及病案质控 、 AI病理检测 、 数字疗法等 。 医疗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也将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 。11129901073976112 84729032 519856 87138 1052150100200300医院及诊所 院外健康管理 数字医疗2016年 2018年2017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296191 217337175 141128209 235交易数量10455225 244501817052 89 93 6613142957462202平均单笔交易金额 1(人民币亿元)2.5 2.0 2.0 1.6 1.9 2.3 4.7 1.8 0.2 2.0 1.3 1.9 1.3 1.7 1.4 2.1 3.1 3.2注: 1.此处平均单笔交易金额扣除了大额交易的影响交易金额 交易金额(不含大额交易)11(人民币亿元) (人民币亿元)信息来源:私募通、汤森路透、公开信息及普华永道分析2016-2021年各板块总规模与交易数量,按披露投资人类型(人民币亿元) 12016-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投资机构趋势488320 268572 6181,112401 240010020030040050060043%391201644357%56%44%58%201757%17143%201858%93542%201942%202061%39%2021224 214265230交易金额 战略投资人交易数量交易金额(不含大额交易 ) 财务投资人交易数量交易数量1.3平均单笔交易金额 2(人民币亿元)1.2 1.1 0.3 2.1 2.52.2财务投资人1.8 1.0 3.0 1.2 1.6 战略投资人注: 1.总规模与交易数量不包含未披露投资人类型的交易; 2. 此处平均单笔交易金额扣除了大额交易的影响投资人结构转变 , 财务投资人交易活跃度高2016年至 2021年 , 中国医疗健康服务投资人类型发生结构性转变 , 分为两个阶段 。 2016年至 2018年 , 战略投资人主导市场 , 其投资目的主要包括同业间连锁医疗机构的规模化扩张 ,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跨界布局寻求转型;自 2019年起 , 投资人类型逐步过渡至以财务投资人主导 , 交易数量比例逐渐上升 。 2021年超过六成的交易由财务投资人主导 。医疗健康行业中部分细分赛道由于商业模式逐渐清晰 、规模扩张速度快和盈利情况良好 , 吸引越来越多的财务投资人积极布局并寻求投资回报 , 早期入局的财务投资者聚焦医院及诊所退出和转售机会 , 布局专科医院连锁等机构以获取规模化增长的回报 , 部分财务投资人押注数字医疗蓝海赛道 , 发掘独角兽和超额收益 。战略投资人 向专业的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人集中: 战略投资人以医疗健康投资人为主 , 占比约 60%-80%, 其余为互联网 、 地产 、 保险机构等 , 经济大周期轮转下 , 战略投资人结构持续轮动 , 地产和药企曾收购的医院转而纳入医疗集团囊中 。 2016年至 2018年 , 地产行业遇冷况下 , 地产资本收购医院以寻求跨界布局的新增长 , 2020年至 2021年房地产暴雷潮从中小型企业蔓延至头部上市公司 , 医院资产转售主要由大型医疗集团接手 。 另一方面 , 曾寻求产业链整合而大肆收购医院的药企 , 在医保控费 、 带量采购的政策压力下 , 利润受到挤压 , 经营陷入困境 , 部分药企纷纷剥离旗下医院资产以回笼资金 。财务投资人 押注数字医疗早期企业 , 医院及诊所寻求退出机会: 财务投资人以头部私募基金为主 , 创投企业为辅 。 从投资阶段看 , 一方面财务投资人抓住数字医疗早期机遇占领赛道 , 如启明创投布局医患及用药平台妙手医生;远毅资本自天使轮至 D轮陪跑数坤科技 , 布局急慢病 AI辅助诊疗领域;明势资本持续参与云麦科技自A轮到 C+轮的融资 , 布局数字化健康管理赛道 。 另一方面 , 部分财务投资人在在专科连锁或院外健康管理机构的投资达到期望回报 , 寻求下一梯队私募股权基金出售的机会或通过企业并购和上市成功退出 , 如热门赛道眼科医疗集团朝聚眼科 、 中高端口腔连锁瑞尔集团分别已于港交所上市 。12(人民币亿元) (人民币亿元)信息来源:私募通、汤森路透、公开信息及普华永道分析13交易类型两极分化 , 股权融资和股权转让各有板块侧重从交易类型看 , 主要包括股权融资类和股权转让类交易 , 其中 , 以股权融资类交易居多 , 其交易数量为股权转让交易的 2倍多 , 但从交易的细分类型看 , 股权转让中控股权收购类交易为唯一数量过百的交易类别 。结合板块来看 , 2021年投资热度呈两极分化态势 , 资金主要集中在数字医疗的早期股权融资类交易以及医院及诊所的控股股权收购类交易 。 数字医疗股权融资类披露交易数量占股权融资总体交易数量约 60%, 医院及诊所股权转让类披露交易数量占股权转让总体交易数量的67%。 从交易轮次看 , 早期投融资阶段 ( 种子轮 /天使轮 、 A轮 、 B轮 ) 中 , 数字医疗企业投融资交易数量占比最大 , 占近三分之二 。 其余轮次中 , 数字医疗也占据了半壁江山 。营利性医院资质稀缺 , 以控股权收购交易为主由于非营利性医院较营利性医院存在不能作为上市主体 、 收支结余不能分红等差异 , 同时 , 民办非营利性医院转营利性医院在政策 、 监管和审批方面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因此 , 营利性医院牌照成为市场稀缺资源 , 具备投资价值和投资吸引力 。 各类同业或跨界的上市公司通过控股收购营利性医院布局医疗服务行业 , 从而达到扩张规模 、 优化服务能力 、 打通上下游和转型医疗服务领域等目的 。数字医疗新兴赛道潜力大 , 早期企业受资本关注数字医疗赛道进入高增长阶段 , 新兴细分赛道早期企业受到资本的高度关注 。 2021年 , 各细分赛道对资本的吸引力和医疗数字化的发展阶段存在紧密联系 。 数字医疗A轮的前五大投资赛道以医疗信息系统为首 , 由于信息系统和医疗大数据是开展院内外医疗服务数字化的必要条件 , 医保支付改革加速医院信息化的落地 , 投资吸引力随行业发展的确定性增加 。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披露交易数量,按交易类型及轮次 1信息来源:私募通、汤森路透、公开信息及普华永道分析2016-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投资轮次趋势股权融资 314笔 股权转让 144笔注: 1.交易数量未包含未披露交易轮次的交易5%交易数量占比( %) 11% 19% 13% 6% 5% 0% 3% 6% 24% 7% 0%2021年数字医疗 A轮前五大投资赛道交易数量1612107610医疗信息系统其他AI医疗影像及检测疾病诊疗及管理平台个人健康数据管理数字疗法10%20%26%11%16%16%交易数量 交易数量占比17 24643414 17 2 9 17 10 112231912 138151382130204060801001207112142天使轮 /种子轮战略投资261Pre-B/B/B+5Pre-C/C/C+265124Pre-A/A/A+2Pre-D/E/F+Pre-IPO317IPO4增资 /定向增发控股权收购非控股权收购私有化895927 223医院及诊所 数字医疗院外健康管理信息来源:私募通、汤森路透、公开信息及普华永道分析2016-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新上市企业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之上 , 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得以开展 , 不论是从检测 、 诊断 、 治疗到疾病管理的诊疗全流程 , 还是日常的个人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 数字技术逐步渗透到每一个环节 。 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医疗投资热度和各类疾病诊疗流程的信息化进程高度相关 , 资本也正分阶段布局垂直赛道抢占先机 。新上市企业以数字医疗领域居多 , 尖端技术加持的医疗企业估值相对较高随着资本市场制度逐步完善 , 2019年科创板开放 , 2020年出台创业板注册制政策 , 2021年北交所新规颁布 , 投资退出通道多样化 , 医疗服务企业上市数量稳中有升 ,资本市场供需关系得以平衡 , 医疗服务上市企业稀缺性得以缓释 , 部分高估值企业逐渐走向价值回归 。2021年新上市知名医疗服务企业以数字医疗企业居多 。科技含量较高 、 尖端医疗技术加持下的高估值企业具备吸引力 , 首发时市销率前五大包括:医学信息服务及知识平台医脉通 、 大数据分析决策驱动的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医渡科技 、 基于数字技术的隐形矫正器服务提供商时代天使 、 辅助生殖基因检测服商贝康医疗 、 以及 AI影像第一股鹰瞳科技 。 部分数字医疗企业的高估值与二级市场预期出现分歧 , 如鹰瞳科技上市首日即破发 , 上市 2个月后估值缩水 。 而商业模式清晰的医院及诊所类上市机构 , 如固生堂 , 自上市以来股价涨幅已超过 10%3。注: 1. 此处列示本年已完成上市的知名医疗服务企业; 2.首发募资金额依据公开招股说明书信息计算,汇率使用上市当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的中间价计算; 3. 此处涨幅根据固生堂上市日股价与 2022年 1月 31日末股价比较得出14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新上市企业情况2021年中国新上市医疗服务企业一览 1已上市企业 所属板块 拟 /已上市地点 上市时间 细分赛道 首发募资额 2(人民币亿元) PS倍数 2(上市时) PS倍数 2(上市 2月后)医脉通 香港主板 2021-07-15 医疗数据平台医渡科技 香港主板 2021-01-15 医疗数据平台时代天使 香港主板 2021-06-16 医疗 AI康圣环球 香港主板 2021-07-16 第三方医学检测朝聚眼科 香港主板 2021-07-07 专科医院及 诊所连锁贝康医疗 香港主板 2021-02-08 辅助生殖鹰瞳科技 香港主板 2021-11-05 医疗 AI嘉和美康 科创版 2021-12-14 医疗数据平台雍禾医疗 香港主板 2021-12-13 医美连锁固生堂 香港主板 2021-12-10 专科医院及 诊所连锁艾隆科技 科创版 2021-03-29 医疗数据平台兰卫医学 创业板 2021-09-13 第三方医学检测麦迪卫康 香港主板 2021-01-19 在线诊疗医院及诊所 院外健康管理 数字医疗353424181515131412732165344918683882264158224915362072275123456789101112131信息来源:私募通、汤森路透、公开信息及普华永道分析2016-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重大交易注: 1. 2022年 1月 30日,银保监会正式批复中国平安人寿运用自有资金 482.18亿元收购新方正集团约 66.51%股权,此次平安收购旨在深化医疗健康产业战略布局,但由于该笔重整交易未单独披露医疗板块金额,因此交易排名中未纳入该笔交易;2. 新世界集团行政总裁持有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4 3 75 3 4532016 201722018711 1152019222020220217 6 7142016年 -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新上市公司数量及首发募资规模28 21 78 57310 259首发募资规模(人民币亿元)15医院及诊所 院外健康管理 数字医疗123456789102021年中国医疗大健康服务行业重大交易,按披露交易金额排名 1医院及诊所 院外健康管理 数字医疗102.474.235.134.332.830.025.923.922.520.0标的 主要投资机构 投资人类型 标的细分赛道 交易对价(人民币亿元 )新风医疗(和睦家)新风天域集团及其关联投资实体、复星医药、维梧资本、华平投资等私募基金Prenetics Ltd. Artisan Acquisition Corp.2 SPAC医脉通 新加坡政府投资、 启峰资本 、奥博资本、腾讯等 私募基金医渡科技 奥博资本、腾讯投资、东方资产、嘉里控股 等 私募基金医云科技 中国生物制药 企业圆心科技 红杉中国、奥博资本、中信证券、中金资本等 私募基金微医控股 红杉中国、千禧资本等 私募基金时代天使 高瓴投资、金禾创投等 私募基金PharmEasy 上善资本、奥博资本、加拿大养老基金 CDPQ等 私募基金镁信健康 博裕资本 、礼来亚洲基金、中金资本等 私募基金2021年按地区投融资交易数量和金额分布、人均医疗支出和老龄化情况 “北京 、 长三角和大湾区一直是医疗健康服务投资热门区域 , 汇聚了医疗服务的头部资源 , 也是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区 , 潜在的医疗服务需求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医疗基础设施的发展 ,吸引资金流入 , 未来将持续产生大量的投资及并购交易 。除一线城市集群外 , 其他人均医疗支出大省 , 如江西和重庆 , 以及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四川 、 江苏也是医疗服务的潜力发展区域 。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部署区域 , 医疗健康服务业在区域建设进程中也蕴育着大量机会 。2016-2021年医疗健康服务交易数量合计超过 100笔50-100笔之间20-50笔之间1-20笔之间无已披露的交易2016-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热点地区交易数量( 笔 )占比( %)交易金额(人民币亿元)人均医疗支出(人民币元)111107101655228161414131197612江苏北京重庆上海浙江辽宁广东四川湖北江西河北广西福建内蒙古安徽其他233 99606640342210441237619333,5133,0331,6781,9562,0191,9081,7651,6921,4372,3031,5411,5832,1021,8921,5481,754占比( %)29.3%13.9%13.4%12.6%8.1%6.5%3.5%2.0%1.8%1.7%1.6%1.3%1.1%0.8%0.8%1.5%24.1%14.6%16.1%9.8%8.3%5.4%2.4%1.0%1.0%2.9%0.7%1.7%1.5%0.2%2.2%8.0%老龄化程度( %)14%16%9%13%13%16%12%13%16%12%17%15%11%17%13%15%2016年 -2021年 按地区 投融资累计交易数量分布16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海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山西陕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河北安徽台 湾广东澳门 香港广西四川 重庆信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