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研究报告.pdf
2021年 5月空巢 青年研究报告-静 水流深 不将就的 青春2标题 本报告对“空巢青年”定义 Hakins, E.B 于 1978年提出“空巢( Empty Nest )”概念,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空巢特指家庭中所有孩子离开后的家庭状态。 随后空巢概念从“空巢老人”衍生至“空巢青年”,学界尚未对“空巢青年”有明确定义,多用来描述“ 离开父母、到大城市打拼、单身独居的年轻人 ”。 基于 上述定义,从群体 心理及 消费特征出发,从 年龄、学历、 生活城市、生活状态和居住 状态五个 方面出发 ,选取 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学历较高的单身、独居青年开展研究 。年龄 &学历 生活状态 22-35岁 大学本科及以上生活城市 居住状态 租房(不包含群租) 独居 一线城市 新一线城市 已参加工作 未婚 单身3标题 本报告研究说明未来发展社交需求基础生 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2-35岁单身、独居、租房 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 城市,重庆 、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苏州、青岛、沈阳、长沙等九个新一线城市 建构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上,从基础生活、社交需求和未来发展三个层面描绘空巢 青年群体的全方位图景 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自我实现尊重社交安全生理4标题“空巢青年”成为普遍的社会存在“空巢”正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 克里南伯格在 单身社会 一书中 ,提出单身 社会正成为一种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 社会变革,各发达 经济体 都先后 进入这一社会形态 。 在美国,统计数据显示 ,在 1950年代,仅 有 22%成年人单身,不 到 400 万人选择独居;今天,超过 50%的成年人正处于单身, 3100万人选择独居, 独居者成为美国最为典型也最为普遍的家庭形式之一,甚至超越了 核心家庭所占比重。 在中国, 根据 民政部的相关数据, 2018年全国单身人口超过 2.4亿,其中有 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 2021年这一数字会接近 一亿。我国社会正进入人口增长趋缓、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加速的人口转型时期,其中不婚、独居的青年群体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 关注。 2021年 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胡卫 撰写的 关于推动“空巢青年”群体向“筑巢青年”群体转变 的提案冲上了热搜, 引来社会的 热 议。“空巢青年”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5标题 空巢是社会个体化变迁的产物社会趋势背景社会个体化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人们从家庭、亲属关系、性别身份、阶级等传统社会范畴之中脱离出来,并作为个体来选择、维持以及更新自己的社会关系与 网络。中西方国家 都正在 经历走向个体化社会的变迁过程,这一历程 中所带来 的社会环境、家庭观念等变化,正在 催生“空巢青年” 的 增长共性环境影响 商业进步 :商业 分工带来城市生活的便利性 增加、个体 独立生活能力 增加。 女性地位 :女性地位的提升,帮助更多的女性摆脱 束缚她们的传统角色,并获得更多自主选择权。 婚姻观念 :婚姻 从功能共同体转变为选择性亲密 关系。国内特定影响 城镇化 进展 :城市间发展 不均衡 ,引发更多的城乡 、城市间的人群流动。 互联网高速 发展 :线上生活的便利推动空巢 生活方式的 形成。6标题 空巢成为大城市单身群体新的生活方式 艾里克 克里南伯格在 单身社会 中提到, 空巢青年不再是一种标签,应该说它是一种生活态度。那些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经济实力较好,对婚姻持中立或保守观点的 30岁以下的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 独居。48.45%40.55%9.62% 1.37%选择独居的原因想有隐私空间一个人生活很方便上班通勤时间短合租的朋友同事搬走 独居是绝大多数 “空巢青年”经过 权衡后所做出 的 主动 选择 , 其中希望有隐私 空间、享受一个人生活是选择独居的主要 原因。空巢逐渐成为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7标题 空巢激发新消费模式,空巢经济成消费新热点随着空巢青年的规模增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衍生出新消费模式空巢经济一人食 一人住一人行一人游一人玩一人动一人学丰田 -单人汽车Co-living新模式龙湖冠 寓、万科泊寓外 卖 /便利店 /超市:一人份食品一人食餐厅推荐单人游胶囊酒店QQ自习 室线 下自习空间迷你 KTV健身舱超级猩猩小课8标题内容生活图景社交需求自我 发展0102039标题空巢青年是当下青年的一部分,也是一个生活阶段佛系青年 14.8%平和,淡然小众青年 12.0%拒绝平庸打卡 青年 12.0%追逐潮流ME花呗青年 11.8%被账单支配社畜青年 11.1%被 KPI追赶斜杠青年 5.6%勇于 跨界拒标签青年 10.5%拒绝被标签吃瓜青年 7.9%6G冲浪围观后浪青年 7.7%被前浪甩开别人眼里的空巢青年 一 人独居,两眼惺忪,三餐外卖,四季淘宝, 五谷不分空巢青年眼里的自己10标题 洞察观点态度 有 理想敢奋斗的青年一代,面对生活, 满意现在、对未来充满期待,房子是障碍,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即使一个人也要活得精致,追求 高品质、健康、自由 的生活状态,在 自由中学会自律消费开启向内生活 ,抓住确实的现在,把普通生活过好。不向消费主义投降, 消费观念回归理性 ,从自我需求出发,适合即好, KOL是“种草”主要 来源 。11标题有理想、敢奋斗是空巢青年的主旋律心中有梦,眼里有光 追求个人发展是空巢青年内心的重要驱动 追求事业发展、城市文化多元和收入水平高是越来越多青年群体选择离开原生家庭、外出打拼的主要原因 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的“空巢” 时期是奋斗 路上必经过程本来没有想来上海,因为觉得气候环境跟我的家乡差距比较大。但是因为拿到了业内最好的公司、我最想从事的工作的 offer,所以没有任何犹豫就来了。来了以后觉得上海这个城市很好,很有生活氛围。0.33 6.82 8.99 15.31 26.46 27.79 48.09 48.25 68.05 其它生活压力小照顾父母曾上过学教育医疗水平高生活环境好薪资水平高城市文化多元就业发展空间大选择到当前城市生活的原因( %)12标题 空巢但不妨碍喜欢现在的自己 近七成的空巢青年对生活现状满意 生活自由、经济独立给空巢青年带来更多的满足感;家人支持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动力满意现在69.72%25.96%4.33%当前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满意一般不满意65.63 45.11 30.07 28.16 25.30 22.91 21.48 生活自由经济独立家人支持生活充实工作成就感高有时间自我提升居住环境好对生活满意的原因( %)13标题 房子是障碍房子不等于生活的全部 面对大城市的高房价,买不起 房 是 空巢青年 对 当下 生活不 满意 的主因,也是对自己、对未来最大的压力来源 租房是空巢青年的常态,在可承受的租金范围内,更关注生活通勤的舒适度 安全问题 也是主要的考虑因素。除夕 夜北漂独居女孩留京过年浴室被困 30小时无人救助、外卖差评遭外卖员上门威胁 等安全问题都 引起了 社会的强烈关注0.55 6.04 6.59 18.13 22.53 26.37 30.22 36.81 40.66 47.80 其他外界评价遇到问题无人帮忙没有朋友工作没有前景年龄焦虑城市归属感低工作强度大物价水平高买不起房对生活困扰的因素( %)3.83 5.32 8.15 11.31 12.65 36.44 45.59 47.92 82.53 租金支付方式小区环境室友或房东户型装修周边配套安全租金通勤距离及方便程度租房关注的因素( %)14标题 房子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 Room-Tour(房间旅行)是在视频网站一些 UP主分享上传具有 Ins风格自住房间展示 vlog,分享了独居青年租房买房、房间收纳、装修布置经验等等,还记录下房子里的生活故事 房子不仅仅是 容身之所,更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方式的不同理解给房间“开箱”成为新风尚吧 台、高脚凳、书架都是从闲鱼淘来的,就是想把房间装扮得温馨舒适,这样才有家的 感觉。15标题 走出“沉湎之心”我们不会毁 于我们热爱的 东西 长短视频、游戏、直播等把时间碎片化,有过沉迷,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走出时间旋涡 卸载或限制自己使用短视频应用,重新开始阅读、学习、与家人或朋友交流,有时间做有意义的 事情短视频的话,也是小红 书,抖 音这种之类的,我之前有下过, 但是发现 太耗时间了,然后 就卸载了 。现在有时候想 看什么类型的视频,就会去小红书上搜 一下 。以前上学时总刷短视频,无聊打发时间,现在工作了,就卸载了,太浪费时间了,它会一直看 、一直看,停不下来。有这些时间做其它事情不好吗?71.21%14.31%14.48%短视频使用行为有节制地看每天刷到停不下来从不看16标题 好好吃饭 +运动健身,塑造健康生活 外卖不再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唯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忙碌的工作外,也会在 下班后或周末选择自己做饭,和生活 “和解” 运动健身是健康生活的新标配,部分空巢青年闲暇跑步、撸铁健身,走出了 “宅”的刻板印象。根据陌陌发布的 2020网民健身报告 , 61%的网民每周运动健身超过 3次,仅有 12%的网民几乎不运动一个人也要精彩“活”我很少叫外卖,一般都自己做。自己做饭比较干净,而且少油少盐。工作日下班一般去跑步,跑步需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回来就不 吃饭洗洗 准备睡 了。30.23%67.31%2.46%使用外卖的频率频繁偶尔从不17标题 萌宠作伴,活得潇潇洒洒陪伴,是最好的治愈 宠物的陪伴让独居生活变得温馨而充实,有 52.7%的 空巢青年正在喂养或未来打算喂养 宠物 近来在网络上出现“云吸宠” ,隔着屏幕也能“治愈心灵” 。根据快手 2020快手宠物生态报告 ,快手宠物短视频的单日最高播放量达 7亿,宠物观众的数量超 1亿很想养自己的宠物,但是因为现在刚工作不久,工作相对较忙,等过段时间工作进入正轨后打算养一只猫咪。现在我也会经常去看朋友家的猫或者在网上看别人养的 猫。我现在出门唯一的担心就是我的猫 怎么办。47.30%39.00%13.70%宠物喂养情况没有喂养正在喂养打算喂养18标题 追求品质和消费节俭并存不向消费主义投降 “买 、买、买”的剁手消费 模式不再是主流,消费 观念回归理性,从自我需求出发,适合即 好 追求 品质与消费节俭并存:追求高品质,注重体验和效率,在自己喜欢、值得花费的商品上舍得消费;而在基本生活品 方面则 理性节俭 外观也不太重要 , 更重要这个东西它是不是有我需要的东西 , 它丑一点没关系 。 然后品牌的话要看 , 如果是一些比较大的 东西 , 比如家电 , 我 可能会买 一些 我觉得 比较可以 的牌子 ; 如果 是比较便宜的东西 , 像几十块的水壶 , 我觉得杂牌也 没关系合适 自己 、 合穿 、 因为 我穿上去好看,这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假的。穿上去最合适你的才是最重要的 。 品质的话,因为你如果买,不要买差的就基本都可以保障,不要买太便宜的,所以 主要还是穿起来合适 你 。0.33 3.83 40.93 41.10 41.60 60.90 其它花大钱买奢侈品优先考虑品质、有设计感的追新、追潮流品牌即使贵也买购买高性价比的 , 满足需求就好用户消费观念( %)19标题 种草和展厅现象KOL是 “种草”主要来源线上线下相互 补充 传统营销信任感不足,易 被社交媒体内容“种草” ,希望寻求 真实性 评价 “新零售”业态打破了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 ,呈现线上和线下购物相互补充的情况。先 逛店后网购 (展厅现象) 、先网 搜再 至实体店面购物 的“反展厅现象”都成为新的消费方式0.67 7.15 12.15 12.81 30.78 32.11 43.09 其它微信渠道APP广告推荐社群内购朋友推荐链接上电商网站无目的逛KOL种草或直播种草无明确计划时购物场景情况( %)2.50 5.82 21.96 28.29 41.43 大部分线下买线下体验,线上买所有物品线上买哪里便宜哪里买大部分线上买,特殊品类线下买线上和线下购买状况( %)我买衣服一般会先到店里试穿一下,然后在网上买,主要是网上便宜。上抖音看穿 搭和流行元素, 然后去淘宝和得物看看价格。如果逛街时候遇到相似的穿搭就会试穿一下 ,合适就会买。20标题 告别 “穷活”,有“理”才有“财”理财就是理生活 空巢只是人生的一个 阶段,大多数人 今后会 面临结婚、生子、 养老等诸多现实问题,理财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富 积累 ,更是一 种抵抗未来风险、过好未来生活的审慎态度 学会控制自己每月“剁手”,开始尝试有规划的“养鹅”(理财);未雨绸缪,为未来做好更长远的规划会理财 , 朋友推荐 购买 的 , 有 买 一些银行的理财 。 因为 自己也不是很擅长 。 朋友 推荐的 这种 ,第一是 觉得可信度会高 一点 , 第二你也不用花精力去研究它 。会理财 , 我 会在支付宝上买基金 , 然后因为我自己是做证券的 , 所以我就不能买股票了 ,所以就 没有 。54.08%38.94%6.99%对 理财 的 态度已经理财有计划,尚未开始每月月光,不理财21标题内容生活图景社交需求自我发展01020322标题洞察观点亲情远离家乡 ,与 父母 “亲而不近” ,孩子对父母 报喜不报忧 ,父母对孩子在 情感和经济上给予隔空 支持友情平时线上联系、周末线下 联系是与朋友日常相处模式。但 随着 年龄增长、生活状态变化, 朋友圈逐渐缩小爱情向往 爱情 ,即使 面对年龄焦虑 也绝不将就 。婚姻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是互相合适的选择兴趣社交对社交依然渴望, 兴趣社交 、 陌生人社交也不排斥 。 线上 入圈、 线下参与各种主题活动 是不断拓宽交友圈的重要方式23标题与父母“亲而不近”父母,亲近中的疏离刚 来 北京时, 基本隔一天就会和父母联系一次 。他们 也比较担心我适不适应这边的生活。后来就基本一周联系 1-2次,聊一些家常。还有每个季度交房租的时候,他们也会主动联系我,问我需不需要 “ 支援 ” 。 父母在 情感和 经济上的隔空支持是奋斗征程 上最大 的 慰藉 。近七成空巢青年每周与父母至少联系一次,语音、视频是主要载体 报喜不报忧是常态,“都挺好”是绝大多数空巢青年说过的一句谎话跟父母聊天主要聊聊吃的怎么样、睡的怎么样、工作怎么样,一般都是 报喜不报忧。因为 说了不开心的事只会让他们担心,但其实也帮不上忙。5.10%8.44%12.48%33.22%40.77%三周及以上一次不定,有事才会联系两周一次每周一次每周都会,多次父母联系 频率24标题朋友的远与近朋友,生活中的阳光周末一般都跟朋友们约着出来逛街、吃饭、聊天,什么都可以聊,八卦、工作、开心、不开心的事都会有 。 固定联系约出来的朋友大概 5个吧。现在以前的很多同学朋友都结婚有小孩了,很难聚了。 三五好友相伴,便不再孤独。 平时线上联系、周末线下见面是朋友间的相处模式朋友圈越来越小 随着工作和生活状态的改变,社交圈逐渐变 窄,除了工作的社交圈 ,原来的朋友 圈子慢慢 缩小25标题向往爱情和婚姻,但绝不将就随 缘,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是 向往的爱情的样子,希望可以有人相伴进入家庭 生活 对待 婚姻,从功能共同体 向选择性亲密关系转变, 希望亲密关系的建立,但 遇不到 自己喜欢的也绝不 将就。宁愿 一个人孤单,也不愿两个人 凑合5.45%10.19%15.99%30.05%38.14%一个人过得挺好,长期无恋爱 /结婚打算现阶段以事业为重,暂时不考虑有压力,希望尽快解决个人的结婚问题渴望爱情 /婚姻,但绝不将就随缘,愿意结婚但不介意单身对婚姻 /爱情的 看法我现在要有合适的立马就能结婚,但是如果没有,那我 40岁结婚也无所谓。我对另一半的收入没有太多的要求,但希望挣得不要比我少,主要就是不用我养他。同时,希望以后两个人可以一起努力经营婚姻,不是所有的家务、育儿都是一个人。26标题对年龄,不被定义做自己年龄焦虑 尽管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但更多人感受到了和年龄捆绑在一起的婚姻焦虑 30岁左右,“ 剩男 /剩女”、“大龄未婚”等各种标签接踵而至,催婚变得 理所应当,虽然有时会动摇、会 纠结,但依然会坚持 自己对婚姻的初心年纪大了 会 有结婚的压力 ,但是也不能着急,还是希望能够比较自然的,然后进入到一个两个人觉得比较合适的一个状态 。 还是想找到一个跟我比较合适的 。父母也催,亲戚朋友见了面也说,自己也曾经怀疑过,是不是我要求太高了。但仔细想想,我还是会坚持找自己喜欢的。不然我觉得我真的过不下去。27标题“无负担”的陌生人社交 多数空巢 青年不排斥陌生人社交 ,八成空巢青年会使用陌生人社交工具进行线 上 社交 此外,他们会基于相同 或相似兴趣、情感、 价值观等选择线上社交 入 圈,获得 存在感、认同感、 归属感6.15%19.86%24.08%24.96%33.39%51.85%65.20%粉丝见面会青年联谊活动沙龙等交流学习活动公益活动玩桌游观看展览 /展会爬山、骑行等户外活动喜欢的线下 社交 基于 兴趣的线下社交活动更容易 被他们接受。户外 爬山、骑行、室内桌游、观展等以兴趣为切入的活动,可有效破解陌生人最初交流的尴尬从线上走向线下81.72%18.28%线上陌生人社交使用情况使用不使用线上社交“入圈”95.04%4.96%加入圈子的情况加入圈子没有加入圈子28标题内容生活图景社交需求自我发展01020329标题洞察观点梦想渴望大城市更多的工作和发展机遇,怀揣梦想,为了家人、为了自己,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 扎根安家、安居乐业工作工作不仅是养家糊口的工具,更承载了个人自我价值实现。虽然累,但觉得值得, 工作满意就是生活满意自我学习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 。 学习渠道从线上到线下,坚持每天学一点;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努力汲取更多的知识;读书成为生活重要 的组成部分30标题更走心的工作观 对于空巢青年而言 , 工作不只是养家糊口 、 赚钱的途径或手段 , 不是被动的拼搏而是主动的奋斗 , 他们勇敢挺进大城市 , “ 主动空巢 ”工作承载了理想和希望 更高的薪水 、 更好 的职业发展契机是他们不断追求的奋斗目标;希望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 扎根安家 、 安居乐业也是部分空巢青年对未来的期许带着目标上路1.41%4.57%14.41%34.80%44.82%其他为了另一半离开现在居住的城市回到父母所在省份 /城市在现居住地扎根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可能离开现居住城市未来的期望31标题一个人生活 ,无需纠结 工作和家庭 平衡工作累 ,但我觉得值得 对于空巢青年而言 , 大多工作是忙碌而充实的 。 由于家人朋友很多不和自己在一个 城市 , 同时没有过多的家庭压力 ,所以他们会 把更多的时间精力 投入到工作中 , 工作 占据了生活的很大 一部分 同时 , 工作 的成就感 , 经济独立 , 生活自由的状态是他们生活满意感的主要来源 。 他们认为 , 与其把时间用在孤独和排解情绪 , 不如干更多的 “ 正事 ”1.23%5.10%9.84%19.68%64.15%其他生活被工作占据工作很清闲,生活时间很多工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偶尔加班但不影响生活工作和生活状态的实际情况14.76%16.00%16.70%19.33%20.56%31.81%42.70%居住环境好有时间自我提升工作成就感高生活充实有家人的支持收入可观,经济独立生活自由,不用迁就 对工作生活满意的原因32标题完善自我的“修行” 为了 获得更强的职业竞争力 , 很多空巢青年闲暇 时除了 休息娱乐都会进行学习 ,大部分会依托广泛的互联网资源进行二次 充电 学习更多出于个人的需要 , 主动式学习是 主导 , 自我完善是主因每天坚持学一点我逛论坛有时候是因为来了个急活,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赶快上贴吧学习一下;或者偶尔会看知乎和大 V专业博客写的一些帖子,了解一些这个行业最近的一些新动态。0.20%14.59%15.11%31.63%44.30%60.10%60.10%其他单纯兴趣爱好受到身边的人学习带动为深造 /跳槽做准备获取并积累社交谈资扩展视野,更新认知提升基础生活 /职业技能自我学习的目的33标题多样化的“修行渠道”,多元化的“修行内容”让学习随时可“触” 依托于高品质 、 专业化内容 , 知识 付费平台和在线教育 网站是 两 大主流学习渠道;短视频和 b站是 “ 碎片化学习 ” 的首选;在提升 专业 技能时 , 专业 类博 客 、社区也受到特定工作群体的欢迎1.77%12.77%29.08%29.67%32.22%41.26%43.42%44.01%其他线下培训自媒体专业类博客 /社区抖音哔哩哔哩考试考证在线教育平台知识付费平台自我学习的渠道 工作技能 、 通识教育 、 语言学习 、 考试考证等是多数人自我学习关注的主要 内容 此外 , 兴趣爱好等学习内容也逐步受到大家的青睐认真汲取有益的知识0.88%3.51%14.41%29.17%33.57%36.03%44.11%50.26%其他不关注学历教育类语言教育类考试考证类通识教育类兴趣爱好类工作技能类自我学习的内容34标题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用书填满独处的时间 日常除了运动健身 、 刷微信 、 刷视频等方式进行休闲外 , 读书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 。 读书不仅仅使人增长知识 , 开拓视野 , 也成为愉快度过独处时间的 “ 良器 ” 读书 的 内容包罗万象 , 从经典著作 、到休闲小说 , 从个人成长到工作技能培养 等 , 书成为必不可少获取 知识的渠道36.91%20.91%13.18% 11.95%7.73% 5.45%2.11% 1.76%小说类个人成长类工作相关书籍历史类生活百科类金融理财类军事类其他阅读内容偏好22.14%24.60%39.72%40.07%42.18%49.56%文艺旅游阅读电子科技相关娱乐相关运动健身闲暇兴趣爱好 top535标题愿意为成长“氪金” 根据极光大数据 知识付费类 app研究报告 , 知识付费 app 用户年龄以 20-35岁青年用户为主 。 空巢青年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知识付费的重要客群 。 对于刚 需的学习内容 , 不介意 “ 为涨知识自掏腰包 ” , 但会在付费的金额和内容品质之间进行权衡我有一阵单位接了个明星修片的工作,为了学习非常专业的人像精修,我曾经在专业的设计网站上买了课程,花了二百多。如果这个课程比三百高,可能我就会选择其他同品质的课程付费购买。青睐免费,但不介意付费36标题总结:空巢 青年是新青年的缩影,甚至代表新青年的趋势空巢青年本质上是新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群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与 其它青年群体有相似的特征。但作为特定的社会现象和独特的社会群体,空巢青年在生活状态、社交和个人发展等方面也呈现不同的个性特征共性他们 有理想、敢奋斗 ,既 独立 又 自由 。对工作, 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爱情, 向往但不 将就个性他们 独 而不 孤 , 聚而能欢,努力保持本心, 自律而不沉湎 ; 他们不排斥线上虚拟社交,但更 渴望真实的线下交往 ;独居带来了更高的 安全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