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0-湘财证券-2022年药品行业年度策略_源头创新_上游先行_51页_4mb.pdf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源头 创新,上游 先行 相关研究: 1. 顶层设计推动原料药产业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 原料药行业事件点评 2021.11.10 2. 口服小分子新冠药物数据再获突破,疫情有望终结 2021.11.08 行业评级: 增持 近十二个月行业表现 % 1 个月 3 个月 12 个月 相对收益 0.0 -1.1 -3.2 绝对收益 1.7 -2.5 -6.0 注:相对收益与沪深 300 相比 分析师:许雯 证书编号: S0500517110001 Tel: (8621) 50293534 Email: 联系人 : 张德燕 Tel: (8621) 50295326 Email: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路 88号中国人寿金融中心 10楼湘财证券研究所 核心要点: 医改由药品合规转向医疗服务效率管理 ,边际影响趋缓 医改由药品合规转向医疗服务效率管理 ,药品端政策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已基本完成,十四五工作重心转向医疗服务端,在支付端长期承压背景下, 政策控费逻辑主线一脉相承,但边际影响大幅趋缓, 以 结构调整为主,总量影响趋缓。 创新回归临床价值 本源,立足全球为 企业 生存之道 套利催生的创新泡沫化逐步回归临床价值本源创新, 首先 完成资本积累的企业 推进 国际化探索战略 , 中国医药生物产业 正式 开启全面转型升级新周期, 迈向 国际化市场 。 把握底层技术迭代周期 ,投资前沿科技 国内医药生物 产业国际融合 加快 ,投资科技属性 增强 ,前沿科技投资将成为核心投资主线 。当前新一轮 技术革命周期已开启,药物作用机制 由胞外转向胞内,由蛋白转向基因 ,紧握底层技术迭代脉络,投资前沿科技 新一轮黄金投资赛道。 投资建议 2022 年后疫情时代下的医药投资策略 应 回归至产业运行 趋势上 , 当前中国医药产业 正 从 制药 大国 迈向 制药 强国, 终端 商业模式也从需求驱动转向创 造 需求阶段 。 在这个产业运行趋势框架下,我们看好前沿 生物科技 技术迭代 带来的 产业链上游 需求爆发 的投资机会 。 建议 以生物 科技 为核心 脉络 ,挖掘产业链上游设备、 基因耗材、生物酶、高端分析仪器及试剂等 TO B 端细分行业隐形冠军。 产业科技属性提升,创新投资 主线 也与国际接轨 , 呈现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我们认为投资创新赛道永远要走在科技最前沿,紧跟技术迭代周期。当前我们 看好 ADC、双抗及 mRNA 三 大技术平台价值, 建议 关注相关 公司 长期 投资机会。另外我们也看好传统药企转型创新 的投资机会 ,这类公司受制于存量业务 的 集采政策压制,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建议 关注布局前沿赛道 , 产品线 具备潜在 预期差 个股 机会 。 风险提示 创新药 失败 ,一级市场融资降温 ; 上游 原材料 成本涨幅过大 ; 集采及新药谈判价格变动幅度超出预期 ; 疫情受益品种需求及价格大幅回落。 - 1 0 . 0 0 %- 5 . 0 0 %0 .0 0 %5 .0 0 %1 0 . 0 0 %1 5 . 0 0 %2 0 . 0 0 %沪深 300 医药生物 ( 申万 )证券研究报告 2021年 12 月 30 日 湘财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 2022 年 药品 行业 年度策略 1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正文目录 1 看清周期位置:当前医药产业发展处于什么位置? . 4 1.1 政策复盘:医改由药品合规转向医疗服务效率管理 . 4 1.1.1 医药:顶层设计搭建完成药品制造产业升级框架 . 5 1.1.2 医保:追求高性价比地支付逻辑已有充分预期 . 6 1.1.3 医疗:由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 . 9 1.2 疫情复盘:口服药获批,关注产品放量投资主线 . 11 1.3 行情复盘:产业翻天覆地,行情绝处逢生精彩纷呈 . 15 2 药品开启源头创新周期,带动上游需求爆发 . 19 2.1 科学服务产业链:科研领域消费品,长坡利基市场 . 19 2.1.1 试剂及耗材:疫情重塑供应链格局 . 21 2.1.2 高端科学仪器: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 22 2.2 原料药:短期关注成本传导品种,长期关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 26 3 立足全球维度,把握底层技术迭代周期 . 30 3.1 国内医药创新 生态与国际接轨,产业国际化破局在即 . 31 3.2 ADC:智能生物导弹药物厚积薄发,步入收获拐点 . 35 3.3 双抗:下一代抗体药物,竞争格局良好 . 38 3.4 mRNA:新一代底层技术革命疗法 . 40 4 医药行业整体运行平稳,研发保持高增长 . 43 4.1 研发投入保持高增长,单季度高基数导致业绩放缓 . 43 4.2 创新药 二级 市场表现 . 45 4.3 公募基金及北向资金第三季度持仓变动 . 47 5 投资建议 . 48 6 风险提示 . 49 图表目录 图 1 医疗改革由药品合规转向医疗服务效率管理 . 4 图 2 创新药临床实验申请获批时间下降至 3 个月 . 6 图 3 创新药每年获批数量已与成熟国家接近 . 6 图 4 2017-2020 年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数量(个) . 6 图 5 2010-2020 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收支情况(万亿元) . 7 图 6 2017-至今全国医保基金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控费实施政策 . 7 图 7 2018-至今集采持续扩围,边际影响有所 减弱 . 8 图 8 1998-2020 年中国卫生费用结构( %) . 9 图 9 2010-至今医疗服务机构政策发布节奏 . 9 图 10 DRG/DIP 医保支付方式全面开启 . 10 图 11 南非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人) . 12 图 12 英国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人) . 12 图 13 接种疫苗血清对 Omicron 的中和活性下降 . 12 图 14 中和抗体对 Omicron 大部分失效 . 12 2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图 15 口服小分子新冠药物是疫情终结重要手段 . 13 图 16 2021H1 全球新冠疫苗及药物销售金额(亿美金) . 14 图 17 2005-2020 年达菲销售收入(百万元,瑞士法郎) . 15 图 18 2015-至今医药生物指数伴随政策大幅波动中前行 . 15 图 19 2015-至今医药生物政策免疫为主要投资主线 . 17 图 20 中日医疗产业发展历程及核心政策对比 . 18 图 21 全球科学服务市场规模(亿美元) . 19 图 22 2020 年 全球科学服务龙头公司收入(亿美元) . 19 图 23 2012-2026E 全球医药公司研发投入( $bn) . 19 图 24 1982-2020 年 Phrma 会员企业研发投入 . 19 图 25 全球科学服务主要龙头公司市值(亿美元) . 20 图 26 2006-至今赛默飞市值年化增长 29% . 20 图 27 2015-2024E 中国药物开发支出增速 . 20 图 28 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亿元) . 21 图 29 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分类 . 21 图 30 中国重组蛋白试剂市场竞争格局 . 21 图 31 国内及海外科研服务试剂及耗材相关公司(亿元, %) . 22 图 32 1995-2021.1 中国检测分析仪器进口(亿美元) . 23 图 33 2016-19 年发改委 部分 200 万以上仪器采购 . 23 图 34 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亿美元) . 24 图 35 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细分 . 24 图 36 2014-2018 年中国质谱仪市场规模(亿元) . 25 图 37 国内及海外科研服务仪器及设备相关公司(亿元, %) . 25 图 38 降血压原料药主要上游化工品价格走势 . 26 图 39 抗生素上游原材料上涨幅度 . 26 图 40 2016-2021Q3 天宇股份毛利率变化 . 27 图 41 抗生素主要品种价格走势 . 27 图 42 解热镇痛类原料药价格走势 . 27 图 43 心脑血管类原料药 价格走势 . 28 图 44 维生素类原料药价格走势 . 28 图 45 2021H1 化药原料药板块公司 CDMO 业务收入(亿元) . 28 图 46 原料药相关公司估值及业务拆分(亿元, %) . 29 图 47 全球制药工业史上四次技术革命与二级市场走势关系 . 30 图 48“十四五 ”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总目标 . 31 图 49 2015-2020 年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大幅上升 . 32 图 50 2015-2020 年 Top20 医药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 32 图 512019-2020 年国内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军备竞赛(亿元人民币) . 32 图 52 中国部分创新药领军人物 . 33 图 53 中国医药研发外包龙头公司员工数量(人) . 33 图 54 2020 年药明康德人员结构情况 . 33 图 55 科创板及香港两地医药创新公司融资情况 . 34 图 56 2015-21 年 全球一级市场医药融资(亿美元) . 34 图 572015-2020 年获得 FDA 各项创新疗法认证的中国创新药数量(个) . 34 图 58 2011-2021 年中国药企 License-out 情况 . 35 3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图 59 2020 年以来 License-out 热门项目 . 35 图 60 1958-2020 年 ADC 药物发展历程 . 35 图 61 上市 ADC 药物品种 2026 年销售规模将达到 164 亿美金(百万美金) . 37 图 62 2015-2020 年 全球双抗主要品种销售金额(百万美金) . 38 图 63 2021 年康方生物产品管线速览 . 40 图 64 RNA 药物作用机理 . 40 图 65 RNA 药物作用机制优势 . 40 图 66 1960-2020 年 mRNA 药物发展历程 . 41 图 67 RNA 药物将成为第三大类药品 . 41 图 68 美国主要 mRNA 药物上市公司走势 . 41 图 69 mRNA 药物潜在市场规模预测 . 42 图 70 Moderna mRNA 疫苗成本拆分( %) . 42 图 71 国内 mRNA 产业链相关公司业务介绍 . 43 图 72 2021 年年初至今两地创新指数走势情况 . 46 图 73 2021 年年初至今主要创新药公司涨跌幅 Top10 . 46 图 74 2021 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医药行业持股市值变动 (亿元,万股) . 48 图 75 2021 年第三季度北向资金医药行业持股市值变动(亿元,万股) . 48 表 1 全球主要国家亟需创新药快速审批通道 . 5 表 2“ 十四五 “ 期间全面医疗保障发展精细化管理主要目标 . 11 表 3 Paxlovid 与 Molnupiravir 数据对比 . 13 表 4 2013-2021 年 国内各部门发布科学仪器领域产业政策 . 23 表 5 2019-2021 年 ADC 赛道 License 交易超过 400 亿美金(单位:亿美金) . 36 表 6 国内布局 ADC 赛道企业项目进展 . 37 表 7 全球双抗药物研发进度 . 39 表 8 2021 年前三季度医药行 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亿元) . 43 表 9 2021 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上市公司 Top80 业绩表现 (亿元) . 44 表 10 2021 年第三季度医药二级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亿元) . 45 表 11 创新药公司产品管线潜在催化剂及里程碑 . 47 4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1 看清周期位置:当前医药产业发展处于什么位置? 从十年维度去复盘全市场涨幅位列 TOP15 的公司,所属行业比例最高的便是医药生物行业,会得出医药行业是黄金投资赛道 。无容置疑,长期维度医药行业体现出了时间玫瑰的行业魅力。但着眼于当前,从 三到五年 维度去复盘位列 TOP15 的公司,又会发现公司的所属二级行业差异性巨大。医药行业看似黄金赛道, 但 在不同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及产业运行趋势下 ,众多二级行业 展现了复杂多变的投资逻辑。因此,把握行业 底层 运行逻辑,找准 产业运行所处位置,是 医药生物 投资 取得优秀业绩 的 核心利器 。 医药生物行业在经 过 了疫情高光时刻, 2022 年后疫情下如何把握医药生物投资 主线 , 我们 认为需 站在产业运行维度,深入分析政策运行周期 ,看清当前位置, 才能找准医药生物投资 脉络 。 1.1 政策复盘: 医改由药品合规转向医疗服务效率管理 医药作为特殊消费品,价格体系不仅仅具备普通商品所具备供求决定价格的关系,更重要的因子 为经济体顶层的施政策略。 世界范围的医疗体制改革均源自于无限的医疗需求与有限资源的矛盾,各个经济体均在经济学、社会学及伦理学之间寻求三角平衡。始于 2009 年的 新医改 同样源于此 ,经过 多年 摸索 , 2015 年 成为新医改系统化改革破冰元年 , 改革 也从过去单一药品降价进化至 由 支付端主导的 医药、医保、医疗联动 地 系统化 改革。 图 1 医疗改革 由 药品合规 转向 医疗服务效率管理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湘财证券研究所 审批 优先审评: 创新药快速通道 加入 IC H : 国际接轨 认可境外临床数据: 加速海外竞品进入 化药注册分类 改革生产 药品生产工艺核对 取消 GAP 认证流通 两票制 营改增1 、 存量:仿制回归自身价值 全国带量采购: 2 次 / 年 慢病口服 高值耗材 胰岛素 注射剂 地方:非医保品类开展集采: 生长激素 口腔种植体系 2 、 增量:创新惠及民生 国家医保谈判: 1 次 / 年,2 年 / 单品种: 119 个新药纳入医保。 大病医保 双通道管理机制:谈判药品纳入零售道3 、医保支付体系 D R G D I P 分级诊疗 改革医疗服务费用价格 临床路径 D IP/ D RG绿色:已落地橙色:正在执行或在试点预计将执行研发 临床 数据 核查 : 肃清源头 MAH : “产研”分离,降低科研转化难度 仿制药一致性 评价: 药品质量门槛大幅 提升 临床实验机构备案制 G C P: 增加临床资源 以 临床价值为导向抗肿瘤药临床研发 指导 : 引导真创新采购服务 5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1.1.1 医药: 顶层设计 搭建完成 药品制造 产业升级 框架 此次新一轮产业变革始于 药品制造 , 2016 年国办发 11 号文关于促进医 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此轮变革纲领性文件,规划了药品研发、审批、生产、流通、使用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医药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实现产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转型。 药品 审批体系与国际接轨: 2015 年国务院 44 号文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至今,已基本建设完成科学、高效的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体系,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持续推进 。 临床 亟需 的创新药已建立完成四大快速审批通道,审批体系不断与国际化接轨。 表 1 全球主要国家 亟需 创新药快速审批通道 快速上市通道 美国 欧盟 日本 中国 1、优先审评: 具有显著提高治疗水平潜力的药物缩短审评时间 Priority review Accelerated assessment 优先审查 优先审评审批 2、加速审评: 临床价值突出的药物可用“替代终点”加速上市,之后补充临床结果 Accelerated approval Conditional approval / 附条件批准上市 3、快速通道: 具有治疗未满足医疗需求的潜力 Fast Track / 快速审查 / 4、突破性治疗: 初步临床证据表明可能明显优于现有治疗方案的创新药物 Breakthrough therapy PRIME / 突破性治疗药物 5、孤儿药 :罕见病 Orphan drug Orphan 罕见病用药 / 6、其他类型 Emergence Use Authorization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 预先审查指 定制度 特别审批 资料来源: PhIRDA,湘财证券研究所 审批 效率大幅提升:审批时间方面,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间由 15 年超过 20 月下降至 3 个月,降幅达到 87%。新药获批数量方面, 2016 年仅有 7 个新药获批, 2020 年新药获批数量上升至 45 个,已接近国际成熟市场每年新药获批数量。 6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图 2 创新药临床实验申请获批时间下降至 3 个月 图 3 创新药每年获批数量已与成熟国家接近 资料来源: PhIRDA,湘财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PhIRDA,湘财证券研究所 一致性评价持续推进: 2020 年 CDE 完成审评的一致性评价申请共 1136件,审评通过 577 件。其中,口服固体制剂 456 件,注射剂 121 件。 图 4 2017-2020 年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数量(个) 资料来源: CDE,湘财证券研究所 1.1.2 医保: 追求 高性价比 地 支付逻辑已有充分预期 支付端承压,追求性价比将是 长期 主旋律: 自 2014 年医保基金 收入端 增速 滑落至中双位增长, 2018 年支出端增速超过收入端增速,人口结构变化对支付端影响加剧显现。 259322832015 2018 2020化药 生物药- 87 %753394245中国 美国 欧盟 日本6.4 倍2016 2020 其他国家和地区( 2020 )1711126057701 0 02 0 03 0 04 0 05 0 06 0 07 0 02 0 1 7 2 0 1 8 2 0 1 9 2 0 2 0 7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图 5 2010-2020 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收支情况 (万亿元) 资料来源: 国家医保局 ,湘财证券研究所 医保基金 支付端节流 措施 : 中期控费方面,以 常态化药品集中采购、医保目录 谈判 逐步实现腾空间、调结构的目标。长期控费方面,创新支付体系持续探索,目前已有 71 个城市纳入试点。 十四五 创新支付体系将重点落地, 2021年国务院 36 号文关于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量化要求,到2025 年目标预计完成 70%。 图 6 2017-至今全国医保基金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控费实施政策 资料来源: 国家医 保局、国务院等公开资料, 湘财证券研究所 0.560.760.931.101.251.451.641.912.142.44 2.480.470.610.790.951.091.231.381.561.782.09 2.1000.050.10.150.20.250.30.350.40.000.501.001.502.002.503.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医保基金收入 医保基金支出 收入 Y O Y 支出 Y O Y 8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集采持续扩围, 边际影响持续减弱: 药品方面 , 仿制药已经形成一年两采的常态化采购方式,截至到 2021 年 11 月份共完成 218 款仿制药集采, 涉及市场约 2200 亿元,占全国总销售额约 25%。 未来 1-2 年集采趋势:一、从口服推至注射剂,预计未来 1-2 年,注射剂集采将占主导。注射剂药品是当前医院销售额最大剂型,预计市场容量在 5000 亿以上。二、从化药扩张至生物药,今年11 月份开展的第六批集采专门针对胰岛素,平均降幅在 44-56%区间,降价幅度略低于化药。医疗器械方面 , 打破市场非标产品难以集采的预期,首批高值耗材冠脉支架的降幅超过 90%。品类不断在扩大,从支架拓展至关节、 IVD 及种植牙系统。全国集采的降幅力度远远大于地方集采降幅力度。 到 2025 年药品集采品种将超过 500 种,高值耗材超过 5 大类。 图 7 2018-至今集采持续扩围,边际影响有所减弱 资料来源: 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布平台 , 湘财证券研究所 医保基金收入端开源 ,鼓励商业医疗保险创新,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 : 中国医保基金建设以来医保基金覆盖人群达到 13.6 亿人,覆盖率稳定在 95%以上,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占比从 2001 年 60%降低至 2020 年 27.7%, 全民医疗保障制度顶层设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指出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坚持医疗保障需求侧管理和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并重,加快建设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医疗、疾病、康复、照护、生育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逐 步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 9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图 8 1998-2020 年中国卫生费用结构( % ) 资料来源: 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 1.1.3 医疗:由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 医疗机构为医药产业链 产品 终端 使用 场景,其不同阶段的发展模式会直接引发医药产业商业模式的变化 : 回顾改革开放 40 年医疗机构发展历程,与中国经济体制休戚相关。 1992 年之前,医疗机构以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为主 。1992 年之后伴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医疗市场化成为主流,民办医疗机构蓬勃发展 。 2003 年 SARS 疫情引发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反思,公立医院进入黄金十年快速发展期。 2012 年之后,公立医院发展由规模扩张进入精细化管理发展阶段,十四五阶段明确提出公立医院发展进入提质增效阶段, 对增加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优化医疗收入结构、提高效率和节约费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 9 2010-至今医疗服务机构政策发布节奏 资料来源:政府官网,湘财证券研究所 0.01.02.03.04.05.06.07.08.00%10%20%30%40%50%60%70%80%90%100%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卫生费用构成 : 政府卫生支出 年 卫生费用构成 : 社会卫生支出 年卫生费用构成 : 个人卫生支出 年 卫生费用 : 占 G D P 比重 年2010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2014 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 2013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8 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2018 -2020 年 ) 201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017 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 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 2021 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10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医保基金十三五期间落地政策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机构的上游,针对于医疗服务机构的直接政策相对有限,十四五期间落地的支付方式主要针对于医疗服务机构。 我们认为 DRG/DIP 付费模式 的实施后,医疗机构的行为模式会从收益最大化转向成本最小化, 对医药产业将产生深远影响,但不像带量集采 政策短期影响剧烈。 图 10 DRG/DIP 医保支付方式全面开启 资料来源: 中国医疗保险 ,湘财证券研究所 医疗机构行为模式的转变给医药产业链带来的变化分析: 1、从全球经验来看, DRG/DIP 的实施更多的是结构的调整,院内端周转大幅提升,住院费用占比、人均住院次数及时常均有大幅下降,高周转诊疗方式占比提升,以门诊、日间手术等诊疗方式提升,医疗费用支出仍然持续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医药端盈利模式由过去依赖药械转向依靠服务,大幅提升单床周转,药、械及检测端成本项大幅控制,进而引发处方外流、器械国产替代、检测项目外包率提升。 3、专科医院将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基于费用方式的考虑,医药更倾向于高质量患者,对于低附加值患者且追求高质量医疗服务患者会转向专科医院,进而也会带动商业保险的发展。 对比付费设计立足点分组原理医疗机构影响DRG Diagnos i s Re l ate d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侧重以 病例组合 为单位,体现对医疗机构规范“同病同操作”病例诊疗路径的导向作用,发挥医保支付的激励约束作用。从粗到细 ,强调以临床经验为基础,按诊断和治疗方式区隔成不同病例组合,“多病一组”或“多操作一组”,组间差异较大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同病同操作、疾病标识更精准、病例组合权重更趋合理、典型经验多、与临床思路一致DIP Big Data Dia g no si s -I nte rve nti on 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侧重以 病种组合 为单位,根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通过不同病种赋予分值的大小差异,体现对治疗方式和合理成本的导向作用。从细到粗,强调对临床客观真实数据的统计分析,按疾病与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分组,“一病一操作一组”,组内差异较小。本土原创、利于考核监管、医院积极性高、技术障碍少、易退广、可借鉴意义高、更具包容性、更促进医保精细化管理。 11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表 2“十四五“期间全面医疗保障发展精细化管理主要目标 主要指标 2020 年 2025 年 指标属性 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按病种付费的住院费用占全部住院费用的比例( %) 0 70% 预期性 公立医疗机构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药品金额占全部采购药品(不含中药饮片)金额的比例( %) 75% 90% 预期性 公立医疗机构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金额占全部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金额的比例( %) 0 80% 预期性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个) 112 500 预期性 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类) 1 5 预期性 资料来源:政府官网,湘财证券研究所 1.2 疫情复盘: 口服药获批,关注产品放量投资主线 回顾人类历史,疫情的爆发往往被定义 为 一次性 黑天鹅事件, 在大部分投资人的投资框架里也被视为一次性影响因子。 但从产业角度来看,疫情对产业的影响可能不是一次性事件这么简单,我们从关注公司的历史复盘中可以看到上次的 SARS 疫情事件 催生了 行业医疗器械龙头公司长达十几年的快速增长 ,成为全球有竞争力的公司。 我们认为此次疫情对产业的影响更加深远。 疫情后时代下,如何思考短期、长期的疫情线的投资机会 , 我们对疫情的整体 判断倾向于以口服用药广泛使用,疫情走向流感化趋势。当前我们认为新冠口服用药投资主线 仍然存在投资机会,口服用药市场规模可能会高于预期。但以新冠防护、检测类主线边际增量 相对有限,短期建议规避。长期来看, 我们认为疫情可能给中国医药生物产业带来三个变革主线:一、 mRNA 新技术提早被验证并成功商业化,该技术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二、新一轮全球医疗基建将迎来新的投资机遇。 三、 稳定产业链 的 竞争优势有望 推动产业向全球高附加值端延伸。 疫苗的大范围接种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 Omicron 变异病毒出现后,疫苗的有效性面临挑战 ,以目前发现 Omicron 新增病例最多的两个地区英国、南非数据来看, Omicron 传播速度快于之前病毒,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增病例已经突破前几次变异病毒。港大医学院研究认为 Omicron 本身致病性或较低,但其极高的传播能力或可引致更多重症及死亡,另外 Omicron 有能力逃避疫苗或康复者所产生的免疫力,故此 Omicron 的整体威胁可能非常显著。 12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图 11 南非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人) 图 12 英国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人) 资料来源: 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 ,数据截止到 2021.12.17 资料来源: 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数据截 止 到 2021.12.17 疫苗及中和抗体对 Omicron 有效性大幅下降: Davide Corti 评估了几乎所有上市 COVID-19 疫苗接种两次后(强生为一次)的接种者血清对于Omicron 的中和活性,均出现大幅下降。中和抗体大部分失效,尤其是作用于RBD 与 ACE2 结合的中和抗体活性严重降低,仅有三种中和抗体有效,包括模拟 ACE2 的 GSK 的 S2K146、部分识别 RBM 外 抗原位点的 sarbecovirus,包括 sotrovimab2、 S2X2593 和 S2H974 有效。 图 13 接种 疫苗 血清对 Omicron 的中和活性下降 图 14 中和抗体对 Omicron 大 部分失效 资料来源: bioRxiv,湘财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bioRxiv,湘财证券研究所 口服小分子 药物较疫苗、中和抗体药物具备明显优势,从作用机制来看理论上口服小分子药物 会对所有变异病毒同样有效。其次口服小分子药物的给药途径非常便捷,没有产能瓶颈,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廉。 2020 - 07 - 25 , 13,9442020 - 11 - 03 , 7722021 - 01 - 10 , 21 ,6062021 - 04 - 20 , 7442021 - 07 - 04 , 26,4852021 - 11 - 22 , 6872021 - 12 - 13 , 37,875-5,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 ,00030,00035,00040,000W H O : 南非 : 确诊病例 : 新冠肺炎 : 当日新增 日BetaD eltaOm icro n2020 - 12 - 31 , 81,5192021 - 05 - 20 , 2, 1352021 - 07 - 18 , 53,9692021 - 11 - 08 , 29,8432021 - 12 - 17 , 87,565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W i n d W H O : 英国 : 确诊病例 : 新冠肺炎 : 当日新增 日 13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图 15 口服小分子 新冠药物是疫情终结重要手段 资料来源: Atea Pharmaceuticals,湘财证券研究所 2021 年 12 月 22-23 日辉瑞、默克两款口服新冠小分子药物 相继获得EUA 上市, 用于治疗非住院、具有发展成重症疾病高风险成人 COVID-19 感染患者。 从披露临床数据来看, Paxlovid 的有效性更加突出,均未有死亡事件发生。 但从药物作用机制来看, Molnupiravir 有潜在诱导基因突变风险,而Paxlovid 为 3CL 蛋白抑制剂,不存在基因毒性风险。 表 3 Paxlovid 与 Molnupiravir 数据对比 Paxlovid-辉瑞 Molnupiravir-默克 化学结构 有效性 重症风险降低比例 89% 50%, 最终 数据下降至 30% 重症比例,用药 VS 安慰剂 0.7 VS 8.2% 7.3 VS 14.1% 死亡人数 ,用药 VS 安慰剂 0( 0 VS 7) 0( 0 VS 8) 安全性 不良事件,用药 VS 安慰剂 19% VS 21% 35% VS 40% (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12% VS 11%) 严重不良事件 , 用药 VS 安慰剂 1.7% VS 6.6% / 因不良事件导致停止用药 , 用药 VS 安慰剂 2.1% VS 4.1% 1.3% VS 3.4% 治疗周期 5 天 5 天 病毒变异: 病毒变异 将 持续出现 , De lta 变体已显著 提升了病毒传播能力。疫苗: 疫苗全球接种率不同,同时保护力已被变异病毒突破。目前加强剂的必要性正在进行证据支持。中和抗体: 抗体给医院输液给药方式,便捷性及可及性受到限制。对出现的变异病毒有效性有差异。口服小分子药物: 作用机制主要为针对病毒蛋白酶的病毒复制抑制剂,对变异病毒同样有效。 14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药物机制 核苷类似物 ,有潜在诱导基因突变风险 3CL 抑制剂,没有诱导基因突变 风险 变异病毒 有效 有效 治疗费用 700 美金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湘财证券研究所 目前新冠疫情预防及治疗药物主要为疫苗、中和抗体药物及一款小分子药物,我们统计 2021H1 上市公司产品销售规模(销售规模大于 2 亿美金,因国产疫苗无公开数据,统计数据不包含国产疫苗), 9 款产品销售规模达到290 亿美金。其中疫苗销售规模为 201 亿美金,占比达到 69%, mRNA 疫苗BNT162b2、 Spikevax 销售分别为 127.3 亿美金、 59.3 亿美金。治疗药物方面,中和抗体药物 Regen-COV、 Actemra 及 Bamlanivimab 销售额达到 35亿美金、 17.9 亿美金及 9.6 亿美金,小分子药物瑞德西韦销售额达到 22.9 亿美金。 图 16 2021H1 全球新冠疫苗及药物销售金额(亿美金) 资料来源: 各公司 2021H1 半年报 ,湘财证券研究所 复盘 SarS 疫情小分子明星产品达菲的销售规模, 2005-2021H1 合计销售规模达到 142 亿瑞士法郎,峰值为 27.03 亿瑞士法郎,疫情结束后,产品的生命力一直持续至今。 12 7.3 59.3 35.0 22 .9 17.9 11.4 9.6 4.02.6疫苗 - BN T 162b 2 疫苗 - S p i ke vax中和抗体 - R e g e n - CO V小分子 - 瑞德西韦中和抗体 - A cte mr a/Ro A cte mr a疫苗 - P and e m i c C O V ID - 19 V ac c i n e中和抗体 - Ba mlan i vimab an d e te s e vimab中和抗体 - Olu mi an t疫苗 - S i n g l e - S h o t CO V ID - 19 V ac c i ne 2021H1 全球新冠疫苗及药物销售金额(亿美金) 15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图 17 2005-2020 年达菲销售收入(百万元 ,瑞士法郎 ) 资料来源: 罗氏历年财务报告 ,湘财证券研究所 1.3 行情复盘:产业翻天覆地,行情绝处逢生精彩纷呈 2015 年 作为医药产业新时代元年 , 我们以 2015/7 为起点 复盘 六年多 医药生物二级市场 走势,政策 变动 成为主要影响变量 。 跟随政策推进节点不同,我们将行情 详细 划分为七个不同阶段 ,并筛选出不同阶段剔除次新后涨跌幅前十位的个股,详尽还原当时的投资主线。 图 18 2015-至今医药生物指数伴随政策大幅波动中前行 1145191815905162703768372546626959705794535378 37727232050010001500200025003000达菲(瑞士法郎 , 百万元)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5-07-03 2016-07-03 2017-07-03 2018-07-03 2019-07-03 2020-07-03 2021-07-032015 1 、药监局 722 临床数据核查2 、国务院 44 号文 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2017 1 、 10/8 中办国办鼓励药械创新2 、推出新医保目录2018 1 、 7 /5 我不是药神上映2 、 1 1/15 推出 4+7 带量采购2019/ 1 全国集采2021/ 7 抗肿瘤药临床研究指导意见2020/ 10 高值耗材集采2021/ 11 胰岛素集采201 6 1 、启动一致性评价2 、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法3 、 MAH4 、 国办发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