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企业库研究及在深圳的应用.pdf
1 能源基金会(美国)赠款项目 绿色企业库研究及在深圳的应用 Research on Building the Green Enterprise Pool and Implementa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Shenzhen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二 二 年 二 月 I 执行摘要 近年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资源紧缺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不断加剧的环境问题,我国将绿色发展列为国家发展重要理念,并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助力我国经济发展转型。 发挥资本支持绿色发展职能 , 重要基础之一在于筛选识别绿色经济行为主体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亦是资源环境的主要消耗者,制定清晰明确、可操作性强的绿色企业评价标准,是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 在此背景下,本项目开展绿色企业评价体系研究,分析提出开展绿色企业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并 结合深圳实际情况,提出适用于深圳的绿色企业评价标准及评价企业绿色化水平的方法思路,并为深圳配套提出建立绿色企业库的实施建议。 一 、主要内容及结论 本报告分为六个章节 ,通过对绿色评价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及对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国内外标准分析,提出了绿色企业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深圳产业特点及绿色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深圳绿色企业评价体系的思路及建议,包括绿色企业筛选的评价方法及进一步评价II 企业绿色化水平方法的思路;并在文中最终章节中为深圳绿色企业库建设实施提出了意见及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本文 认为“绿色企业”是指通过( 1)产品的绿色化;( 2)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3)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绿色化,使得其经济行为或结果逐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或不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或更为积极的对自然资产状况实现改进的经济主体。 已有 绿色评价相关研究,依据主体对象不同分为宏观层面针对经济活动的绿色评价,包括环境核算体系、绿色发展测度指标研究、绿色发展综合指数研究等;以及微观层面的针对企业主体的绿色评价研究,包括以环境管理体系为代表的帮助企业主体评估、管理和持续改善环境绩效的管理指南,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编制的 G4 指标体系为代表的信息披露指南 , 国内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标准 ,第三方机构绿色企业评价标准 以及 ESG相关的信息披露及评级标准 。 纵观国内外相关标准内容 ,评价企业绿色表现 的 核心思路具有一定共性,即识别企业行为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及负面影响,选取指标对其采取的改善措施及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国内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相关指标设计主要依据我国对于企业的环保监管要求制定,第三方机构制定的绿色企业评价标准除合规要求外,还会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产生的环境 绩效 ,或参照国际相关理论,例如III ESG 理论 , 增加在社会 、 公司治理方面企业相关表现的评价 。综合各标准,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绿色水平、企业经营管理绿色化水平、环境绩效表现、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化水平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等几方 面,并采用核准制、综合评分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审核或综合打分。 结合绿色企业定义,及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制定经验,绿色企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可通过识别 、 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关键环节, 利用定性及定量指标对企业在相关关节所开展的措施情况、产生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及度量。具体来说,企业生产环节中,可对原材料、能源与资源投入及使用 , 采用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 产品的销售 、使用及产品回收处理等环节进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环节主要对企业绿色相关的制度体系建设情况、日常办公中的环境改善措施 、环境信息披露等内容进行评价;企 业的环境绩效方面主要考核企业在污染治理、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及生态保护等议题方面对于环境产生的正向影响进行评价。 明确绿色企业评价的思路后 , 本文对深圳的产业特点及绿色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 。 深圳已经认识到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限制 , 多年以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交通及建筑领域绿色发展、推动城市生态保护与低碳转型等多方面手段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结合深圳实际IV 情况,并依据前文研究得出的绿色企业评价逻辑与思路,本文制定了深圳绿色企业评价体系。 深圳绿色企业评价分为两个环节 , 首先是绿色企业的 界定,即企业进入绿色企业库的筛选标准制定( 简称“入库标准” )。入库标准制定原则是 在保证企业的绿色属性前提下,尽量降低标准指标复杂程度,方便绿色评价工作开展,且指标设置不能过于严格,以防出现标准适用范围过小问题,降低绿色企业评价工作的影响范围。因此,指标选择以企业产品及服务的绿色属性及环境“合规”为主线。具体标准要求包括: 第一 , 企业的主营业务 , 即提供的产品及服务至少一项或多项来自于绿色债券项目目录或绿色产业目录或经第三方机构认定的绿色行业 ; 第二 , 企业在环境相关的制度体系建设 、 能耗 、 水耗 、污染物 及 温室气体排 放等方面符合监管要求 ; 第三 , 近一年内无突发环境事件 ,没有受到政府部门环境相关的行政处罚, 且 未被有关部门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 第二个环节是企业的绿色化水平的评价。该项工作是在绿色企业筛选基础上 , 对企业的绿色表现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 分为深绿企业及浅绿企业 。 考核内容包括 : 第一 , 满足企业的入库标准 ; 第二,考核企业环境相关的制度体系及组织架构的建设V 情况;企业日常经营中的环境友好表现;以及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第三 , 企业在污染治理 、 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 、 生态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 , 对环境产生的正向影响 。 结合上述评估内容确定指标体系 , 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依据指标的重要程度对指标进行赋权 , 计算企业综合得分 , 确定企业绿色等级 。 绿色企业评价涉及的指标内容复杂 , 为方便政府管理 ,提高金融资源与企业的对接效率 , 本文认为绿色企业评价体系中 , 绿色企业库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方面,绿色企业库的建设与运营应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绿色企业库应依据绿色企业的评价方法,配套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并设置可供政府部门 、 参评企业 、 金融机构 、 第三方机构使用的多个端口 ,整合已有政府部门的数据资源,推动企业绿色评价所需数据的自动抓取,提高绿色企业评价工作的开展效率。第二,重视绿色企业的持续跟踪评价, 将 评价结果后期动态管理工作制度化;第三,配套制定针对绿色企业的激励措施,从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奖励扶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对绿色企业提供优惠措施。 二 、 研究的创新点 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绿色评价标准相关的先进思路与指标设计方法,同时结合 企业 主体特性、VI 深圳经济产业及绿色发展特点提出了与已有研究具有一定差异,更加适用深圳的绿色企业评价方法。 (一)系统提出绿色企业评价的制定思路 针对绿色企业评价体系的系统性研究不多 , 已有研究主要针对企业某一环节的绿色表现 , 或某一类企业主体的绿色表现开展 , 例如环境管理体系 主要为企业提供环境管理的方法指导, GRI 编制的 G4 指标体系是企业进行信息披露的指南 , 国内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以及绿色制造体系较适用于传统的重点污染企业、工业 制造业, ESG 评价研究核心目的在于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 综合考虑了企业环境 、 社会及公司治理多方面内容 。 以 上研究从主体类别 、 主体行为环节方面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 本研究在综合以上研究基础上 , 深入挖掘 、 厘清绿色评价 、 环境评价的原则 、 方法及策略 、 关注的议题以及指标的设计 ,并紧密结合“绿色企业”概念,系统性的提出了针对所有类别企业主体较为适用的“绿色企业”评价内容选择的逻辑依据以及评价指标的制定思路。 (二)评价体系设计可综合考核企业绿色表现 本项目研究对于绿色企业评价贯穿于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行为,识别其中对于环境能够造成影响的 关键环节 ,将其表现通过定性或定量指标进行评价。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指VII 标体系是对企业绿色化水平的综合评判,不仅限于目前已有研究仅侧重于对企业某一环节,或仅围绕主管部门重点监管内容进行指标设定。 (三)指标制定结合深圳产业发展特点及绿色发展现状 本项研究的评价体系设计,除全面性外,同时看重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文中提出的入库标准等评价指标,是在对深圳的产业特点与绿色发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后确定。 三 、 后期工作 本项目为相关系列研究的初步成果,后期将会继续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深圳的绿色企业库建设提供参考。后期工 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开展深圳优势产业行业调研,丰富完善具有深圳特色的绿色产业评价目录。 目前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2015 年版 )及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 2019年版 ),主要是依据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重点工作,从节能、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等领域,梳理各类组织(包括项目、企业、政府VIII 等)现有 的“绿色生产经营行为”,即能够提升环境绩效表现的生产、经营行为,将其列入目录中。深圳以轻工业为主,服务业也是城市支柱产业,已有的两个绿色目录主要适用于传统的节能环保型行业企业,深圳最具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多数不包含在目录中,但该类企业一方面对深圳的经济发展起着绝对作用,另一方面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其自身在推动企业绿色发展以及其产业链条其他主体的绿色发展均做出了努力与行动。因此,下一阶段研究中,项目将对深圳的优势产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行业发展特点,行业企业的环境友好型举措,对已有的绿色产业及项目目录进行具有“深圳特色”的补充与完善 ,形成“深圳目录” 。 第二 , 构建 深圳绿色企业库 , 并对入库企业 开展试评价工作 。 下一步计划依据本文入库标准,建立绿色企业库的企业名单,并 在本文研究基础上,调研走访相关领域专家及主管部门,依据绿色企业评价内容的重要程度以及深圳城市发展的规划与重点,对指标赋权,并开展绿色企业的试评价工作。同步争取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进一步实现绿色企业库信息平台化建设。 IX Executive Summary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onflicts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resource shortage have become important constraint factor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deteriorat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hina has listed green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nation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roposed to build a green financial system to encourage social capital flowing into green industries, contributing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One of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s for capital to play its role in supporting green development lies in the se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green economic actors. Enterprises are important subject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y are also major consumer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t is a practical requir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green financial system to formulate clear and operable green enterprise evaluation standards. In this context, this project aim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ore elements and key processes for establishing a green enterprises pool, especially the formulation of screening criteria and evaluation methodology of eligible green enterprises. At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