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2020年投资分析报告.pptx
2019年12月20日,医药生物2020年投资分析报告,摘要,药品集中采购成为突破口,医改进入新周期,创新成为产业趋势,我国医改沿着“医疗”、“医保”、“医药”持续进行着“三医联动”的深入改革。2018年医保局成立后,医保改革成为了三医联动的牵动者,以医保局带量采购和使用为深化医改的突破口,深刻的影响了医药全产业链,推动医改进入新周期,在新周期下,创新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投资主线,创新相关(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外包服务商)领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1)国家顶层设计鼓励创新,审评审批不断优化和提速,医保通过谈判准入等在支付端对高临床价值药品的倾斜使得创新药上市后的放量速度明显加快。国内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一批创新药企业已开始步入收获期,业绩有望持续跑赢行业整体。2)在产业、资本和国内政策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下外包型(CRO、CDMO/CMO等)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海外企业外包、持续转移的产业趋势、国内MAH等代表性政策对创新的持续正向激励,以科创为代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将有力的促进外包型行业发展。,创新医疗器械,黄金时代的周期起点,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4450亿元,行业增速20%,远超全球增速增长。医疗器械细分领域较多,其中包括体外诊断、心血管、影像、骨科等细分,整体国产占比较低,具备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近年来随着国产民企的崛起,部分细分领域产品已经可以满足临床需求,政策、资本、专利、人才的完善,都加速了国产替代进口的进程,一些细分如体外诊断的血球市场,国产已经具备替代进口的能力。在现行医保价格压力下,医疗器械领域有望加速实现进口替代,提升国产品牌市占率水平。建议关注产品力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标的。,医药大消费,潜力大,景气高,相对优势明显,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居民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医疗消费支出预计将持续增长,同时消费者对于更高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也将逐渐增长,有望推动医药消费升级的发生。而在医保持续控费,实施战略购买的情况下,消费的成长性更高,相对优势明显。居民消费粘性持续提升将带来包括医疗服务(体检、口腔、辅助生物等)、眼科、品牌OTC、刚性治疗用药(生长激素、血制品、疫苗等)等的持续高景气度,未来行业发展潜力大。,医药商业与政策周期共振,零售药店终端渠道价值提升,流通机遇与挑战并存,1)零售药店是我国除医院终端外最重要的药品销售终端,在“4+7”带量采购以及医保控费加剧的背景下,工业企业开始谋求与更加市场化的零售药店合作,作为院外市场对接患者的唯一“窗口”,零售药店的渠道价值,尤其是在处方药品种的渠道能力逐步提升;2)医药流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医改深入改革进程中,医药流通企业价格方面预计依旧存在一定压力,但从行业发展来看,流通环节渠道集中度或迎来快速提升,并推动企业从单纯配送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年度组合(排名不分先后): 爱尔眼科、长春高新、大参林、九州通、恒瑞医药、健帆生物、艾德生物、乐普医疗、迈瑞医疗、迈克生物、美年健康 、片仔癀、 泰格医药、万孚生物,益丰药房、 锦欣生殖、药明康德,风险提示:政策推进速度低于预期、研发创新进展低于预期、一致性评价进展低于预期、消费需求推进与潜力挖掘进展低于预期、医保压力导致药品和器械降价、药品和器械短期量升不达预期、黑天鹅导致板块下跌等风险,企业经营质量管理风险。,目录,1. 医改新周期下,创新成为产业发展趋势2. 创新医疗器械:黄金时代的周期起点3. 医药消费潜力大、成长性高,相对优势明显4. 医药商业与政策周期共振,零售药店终端渠道价值提升,流通机遇与挑战并存5. 2019年复盘6. 重点推荐公司介绍及风险提示,4 页30页56页76页85页89页,医改新周期下,创新成为产业发展趋势,1、, 自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新医改已经推进了十年,在这十年中,我国医改沿着公立医院改制、破除以“药养医”的机制的思路,着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进入到深水区的新医改,在政策设计的总纲上,致力于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看得起病、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让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医改十年三医联动持续前行图:2009年医改以来“三医联动”推进,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健全基层卫生医疗服务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分级诊疗推进,推进多点执业完善分级诊疗,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社会办医,建立完善医疗行业想薪酬制度,加快医生培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医生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药品生产供定价支付等政策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基本药物支付,完善基药供应、安全监管体系巩固基药支付,推动中医与中药的发展巩固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整治流通环节购销问题招标采购改革深化“量价挂钩、分类采购、异地联合采购等”,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开展药品一致性评价药品流通“两票制”带量采购,推进医保制度建设,提高财政补贴标准,扩大报销范围提高城镇居民与新农合医保标准提高三宝的参合率与补助居民医保与新农合补助提升,推进大病医保开展重疾医保报销机制等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医保,继续提高贴补额度至人均320元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部分跨省结算制度试点,推进异地就医结算,大病保险全覆盖改革医保支付方式试探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预付费等带量采购,进一步推进按病种付费,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药品领域改革,医保制度改革,带量采购为突破口,医改三医联动进入新的周期医保局医保改革牵头,带量采购为突破,医改进入新周期 单独的一项医改是不易成功的,只有三医联动的改革,才能推动医改进行,达到医改的目的。沿着“医保、医疗、医药”三条主线对我国医改进程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在医改的进程中,主要切入角度为:医保制度改革、降低药品价格、推动医疗资源的平衡”,打破我国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的局面,利用有限的医保资金,最大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提升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更加健康的医疗卫生制度。 2018年医保局组建后,医保局动作频频,实施带量采购、医保目录准入谈判等,以带量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通过医保改革带动医药、医疗改革,医改进入到了新的周期。,图:三医联动的核心思路,医药,医疗,医保,深化医改提高医院决策权、管办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公立医院改制、分级诊疗、鼓励社会办医、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等【回归公立医院公益性】,医保支付改革加强服务与质量监督建立医保-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三保合一、医保目录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带量采购等(带量采购和使用成为医改突破口)【存量结构调整,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推动流通体制改革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药品监管机制集中采购、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定价机制、一致性评价、两票制、鼓励高端仿制、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辅助用药等【降低不合理药价部分,普惠人民群众】,将药品集采作为重要点突破口,药品集采开展区域扩围, 2019年9月30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扩大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下称“4+7”试点)改革成果,国家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制定了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的实施意见。, 同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全国扩围产生中选结果公布:与扩围地区2018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经过我们测算,与去年“4+7”带量采购中选价相比,平均降幅24%,拟中选企业数量和拟中选价格水平整体符合预期。, 从产业角度看,今年的试点扩围集中采购对医药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促进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一致性评价”作为仿制药参加集中带量采购的入围标准,将会引导企业产品结构升级。,2)改善医药行业生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改进药品购销模式,引导医生和患者理性用药,减少企业公关、销售及压款等交易成本,净化医药流通环境。,3)推动行业规模化发展,促进优化重组:试点扩围后,25个药品带量采购将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产能供给和成本控制的要求更高,有利于推进行业优化重组,推动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图:医保局制定集采扩围实施意见,带量采购成为医改突破口,重构行业生态, 11月29日,国家卫健委印发通知明确,从药品、医疗、医保改革和行业监管四个方面提出了15项改革举措。 通知要求:全面深化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构建全国药品公共采购市场和多方联动的采购格局;提升药品质量水平;确保药品稳定供应;提升药品货款支付效率;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药品生产流通市场格局;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等联动改革;大力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医疗机构用药规范管理;推动实施药品医保支付标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基金监管机制;推进医疗服务精细化监管;健全全国药品价格监测体系;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国家从顶层设计将集中采购和使用作为深化医改的突破口,将集中采购放到了非常关键的位置,其重要性前所未有的突出,未来集采将成为常态,深刻的影响医药产业链并重构行业生态,图: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通知将集中采购和使用作为突破口,带量采购成为医改突破口,地方试点集中采购, 武汉试点地方带量采购:12月1日晚,武汉市下发武汉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目录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武汉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质量分层办法(征求意见稿)武汉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质量评分办法(征求意见稿)武汉市 2019 年第一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施细则4份带量采购细则,正式开启市级带量采购。 总体上看,武汉带量采购方案更加明确完善了量价挂钩,量大者要求降幅大,并创新性的提出梯度降价,只有通过降价才能获得量的增加。 我们认为带量采购作为医改的突破口,后续会成为一种常态,除了国家层面负责一致性评价的化药集采、医保准入外,其余品种地方试点集采或成为主流,以实现量价挂钩,在新常态下要求企业有一个比较好的价格策略,而长期来看需要关注企业的产品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的竞争格局将成为重要的议价能力,此外,企业需要用产品管线和产品梯队去对冲单个品种可能的大幅降价的风险,以应对未来新常态下可能出现的药品持续降价压力。,图:武汉探索地方药品带量采购图:武汉探索地方药品带量采购,截至2019年12月13日,共有 194 个品种(289 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涉及 190 家企业 。其中,11 个企业已有超过 10 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长期看仿制药产品梯队建设和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能力:未来药品带量采购将是长期趋势,企业需要用产品管线和产品梯队去对冲单个品种可能的,大幅降价的风险,以应对未来新常态下可能出现的药品持续降价压力。而在生产方面,具备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更具成本优势,且在行业中具备更强的话语权,建议关注标的:中国生物制药、科伦药业、华海药业等,图:289目录中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较多的公司(个),37,29,23,22,20,19,18,13,12,11,11,0,105,2015,3025,35,40,品规数,仿制药行业整合是长期过程,产品梯队和成本管控是关键,2019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医保谈判药品名单,新增药品价格平均下降60.7%。三种丙肝治疗用药降幅平均在85%以上,肿瘤、糖尿病等治疗用药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31个续约药品谈成27个,价格平均下降26.4%。医保局要求各地药品集中采购机构要在2019年12月底前将谈判药品直接挂网;对2019年12月31日前已经开始使用未能成功续约药品的患者,各地可制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过渡期;本次谈判确定97个药品全国统一支付标准,有效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们认为,创新药降价纳入医保后大概率可以实现“以价换量”,而且此次纳入的很多为2018年新上市创新药,由于其价格较高,销量尚小,且疗效确切临床急需,降价有望带来明显的终端需求放量。建议关注品种纳入相关企业:恒瑞医药(吡咯替尼、19K入围,阿帕替尼降幅12.6%)、康弘药业(康柏西普降幅25%)、微芯生物(西达本胺降幅10.9%)、中国生物制药(雷替曲塞降幅59%,利多卡因贴膏降幅77.7%)、丽珠集团(艾普拉唑降幅39%)、天士力(注射用益气复脉降幅58.9%,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降幅78.7%)、西藏药业(重组人脑利钠肽降幅23.93%)等。,医保谈判、目录持续动态调整纳入更多新获批创新药助力放量图: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2019年医保谈判目录,医保目录持续动态调整,更多新药有望迎来放量,10ml:100mg/瓶250mg/片30mg/片40mg/片40mg/片80mg/片,783866.7160.5200300510,284366.7未公布160.5200300510,63.73%0.00%0.00%0.00%0.00%0.00%,8mg/粒,357,357,0.00%,10mg/粒,423.6,423.6,0.00%,12mg/粒,487,487,0.00%,200mg/粒250mg/粒150mg/粒,219.2260198,219.2260198,0.00%0.00%0.00%,54,罗氏,阿来替尼,口服常释剂型,未公布,200mg/片400mg/片1mg/片5mg/片,16027260.4207,16027260.4207,0.00%0.00%0.00%0.00%,57,拜耳,索拉非尼,口服常释剂型,未公布,58,拜耳,瑞戈非尼,口服常释剂型,40mg/片,196,196,0.00%,12.5mg/粒,155,155,0.00%,25mg/粒37.5mg/粒,263.5359.4,263.5359.4,0.00%0.00%,50mg/粒250mg/片,448131.6,448115,0.00%12.61%,375mg/片,179.5,156.86,12.61%,425mg/片,197.49,172.63,12.59%,1mg/粒5mg/粒,293.02190481045.714286,94.5378,67.75%63.85%,62,恒瑞医药,吡咯替尼,口服常释剂型,未公布,150mg/粒200mg/粒140mg/粒240mg/片,7694.7189112,7694.7189112,0.00%0.00%0.00%0.00%,66,诺华,芦可替尼,口服常释剂型,2.3mg/粒,3229.4,未公布3229.4,0.00%,3mg/粒,3957.9,3957.9,0.00%,4mg/粒,4933,4933,0.00%,2ml:1500IU/支5ml:3750IU/支,1477.72980,1477.72980,0.00%0.00%,69,阿斯利康,奥拉帕利,口服常释剂型,未公布,707172,先声药业微芯生物阿斯利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西达本胺氟维司群,注射剂口服常释剂型注射剂,15mg/3ml/支5mg/片5ml:0.25g/支,6303852306,4903432306,22.22%10.91%0.00%,73,恒瑞医药,硫培非格司亭,注射剂,未公布,74,勃林格殷格翰,重组人干扰素-1b,注射剂,0.3mg/支,590,590,0.00%,757677,辉瑞赛诺菲诺华,托法替布特立氟胺依维莫司,口服常释剂型口服常释剂型口服常释剂型,未公布未公布未公布,78,艾伯维,阿达木单抗,注射剂,40mg/0.4ml预填充式注射笔,,3160,1290,59.18%,79,强生,英夫利西单抗,注射剂,未公布,80,泰德制药,利多卡因,凝胶贴膏,700mg/片,85,19,77.65%,81,阿斯利康,喹硫平,缓释控释剂型,未公布,12.5mg/片25mg/片,4.597.8,2.073.52,54.90%54.87%,83,天普生化医药,尤瑞克林,注射剂,未公布,84,GSK,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乌美溴铵62.5g,维兰特罗25g*30吸,640,219,65.78%,8586,诺华诺华,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奥马珠单抗,吸入粉雾剂用胶囊注射剂,未公布未公布,878889,日本参天艾尔建康弘药业,他氟前列素地塞米松康柏西普,滴眼剂玻璃体内植入剂眼用注射液,2.5ml:37.5g/支0.7mg/支0.2ml/支,198151205550,74.840004160,62.22%73.54%25.05%,9091929394,拜耳诺华诺华赛诺菲武田制药,阿柏西普雷珠单抗地拉罗司司维拉姆碳酸镧,眼内注射溶液注射剂口服常释剂型口服常释剂型咀嚼片,10ml/支,426,未公布未公布未公布未公布未公布106.89,74.91%,15ml/支,580,145.8,74.86%,20ml/支,723,181.72,74.87%,口服常释剂型口服常释剂型口服常释剂型,口服常释剂型,口服常释剂型,肠溶缓释片,注射剂,口服常释剂型,诺华Catalent CTSLLC罗氏,信达制药GSK罗氏勃林格殷格翰阿斯利康,正大天晴,辉瑞诺华、山德士,口服常释剂型,注射剂口服常释剂型口服常释剂型口服常释剂型口服常释剂型,和记黄埔,口服常释剂型,GSK、诺华辉瑞,辉瑞,恒瑞医药,阿帕替尼,口服常释剂型口服常释剂型,培唑帕尼阿昔替尼,口服常释剂型口服常释剂型,恒瑞医药,GSK,Bracco Imaging,钆特醇,注射剂,帕罗西汀,95,信迪利单抗拉帕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奥希替尼,安罗替尼,克唑替尼塞瑞替尼,60,61,636465,67,舒尼替尼,伊沙佐米,培门冬酶,呋喹替尼,尼洛替尼伊布替尼维莫非尼,武田制药,68,82,4647484950,51,5253,5556,59,表:医保谈判化药品种、企业和价格降幅,产品研发,生产,流通/渠道,医疗机构,零售机构,患者,医保,相关政策,行业影响,1.优先审评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3.加入ICH等,1.集采倒逼企业回归研发,创新是医药永恒主题2.CRO提效率降成本有望迎来更多外包业务,1.仿制药一致性评价2.生产工艺自查3.药品飞检4.药品GMP认证,1.营改增2.两票制3.渠道整合,1.药品取消加成2.分级诊疗3.基药4.药店分类分级,1.集中采购2.医保准入3.DRGs试点4.支付基准改革5.,1.仿制药政策红利结束,但一致性评价仍是基本入场券2.未来要求企业以品种数量取胜,并加大对成本的管控3.CMO/CDMO迎来发展机遇,原料药溢价能力增强,1.“4+7”集采等将缩短流通渠道环节,取消中间利润2.行业集中度提升3.渠道价值下降,或向CSO转型,1.医生处方权得到制衡,为医生价值新体现创造了条件2.逐步引导医院规范治疗,引导有序就医3.药企谋求院外销售,药店价值更为凸显,1、战略购买思路,控费精细化,产业逻辑:医保改革下,各环节开源节流,降低药价、缩短流通、提高药效、鼓励创新、倾斜治疗性药品,未来医药专业化分工趋势会更为明显。,1.消费升级2.健康保健意识提升3.商业保险,带量采购为代表的医保改革将深刻影响以仿制药为代表的医药产业链“4+7”集采等医保改革持续推进,终端药价承压,促进各环节开源节流,分工趋势会更为明显,1.患者药品费用负担减轻,更高临床价值的药品可及性增加,-10%,50%40%30%20%1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医保支出增速,医药工业收入增速,医改新周期: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和投资主线,医疗医保改革为主2006-2012新医改下医保覆盖率迅速提升至95%以上,基药制度、医保持续的扩容带来支持端的持续高增长,各级财政新医改今后三年将投入8500亿,财政,医药黄金十年!受益行业:中药(独家)、医疗服务等,医保控费为主2012-20152012年开启医保总额控制,整体行业增速放缓,在价格-医生医院收入机制没有变化的条件下,医院仍然拥抱利益品种受益品种: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药政改革为主2015-20182015年以“7.22”临床数据核查事件为起点,开启了药品审评审评改革的序幕,优先审批制度、鼓励创新和高端仿制(一致性评价),大幅缩短药品行政审核周期,解决药品审评堰塞湖受益行业:创新药、CRO等,医保改革引领医改周期2018以医保局成立为起点,医保大一统时代开启,通过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改革等倒逼医疗、医药进行改革,推动三医联动持续突破深水区,未来产品力将成为衡量的关键点受益行业:创新药/器械、CRO、大消费,图:医保支出和医药工业收入增速变化,顶层设计鼓励创新,带量采购倒逼企业走创新研发之路,顶层设计鼓励创新和高端仿制,并为研发型企业降税减负带量采购加快了仿制药降价节奏,仿制药盈利能力下降在所难免,会促进企业走创新研发之路。201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向社会全文公布。,意见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意义在于为我国医药产,业未来发展做了顶层设计,其中两大主题会持续贯穿未来医药行业发展:即鼓励创新,同时也鼓励高端仿制,提升中国制药工业的创新和制造水平。此外,2018年9月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发文,在2018-2020年期间,提高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费用化部分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升至75%,资本化部分税前摊销比例由150%提升至175%。此举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并切实为研发型企业降税减负。,表:2015年7月至今,药品药政改革加速推进,顶层设计鼓励创新,药品上市速度有望进一步加快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2月10日发布国家药监局起草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审评时限为200个工作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审评时限为130个工作日,临床急需境外已上市罕见病用药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审评时限为70个工作日,单独申报仿制境内已上市药品原料药的审评时限为200个工作日。药品上市速度未来有望进一步加快缩短创新药企业产品的上市周期。,1,154 1,193,1,002,762,754,660,630,国内创新药企业开始步入收获期,业绩有望持续脱颖而出, 随着国内药政改革的落地,新药审评审批的不断提速,创新药的供给明显增加;而医保支付端的,加持(医保谈判准入等)使得创新药上市后的放量速度较过去明显加快。目前,国内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一批创新药企业已开始步入收获期,业绩有望持续跑赢行业整体。, 恒瑞医药:以龙头恒瑞为例,公司2018年19K、,吡咯替尼、白蛋白紫杉醇等多款重磅创新药或高,端仿制药迎来集中获批上市,超重磅产品PD-1,已于今年获批上市。短期来看,公司创新药业绩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期,从而带动公司整体业绩提速, 2019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6%、28.3%、27.2%。长期来看,公司研发管线储备众多潜力品种,靶点布局全面,研发进度国内领先,长期业绩有望持续稳定增长。,图:恒瑞2016-2019Q3收入(百万)及环比/同比增速(右轴),2,669,2,611,2,985,2,830,3,169,3,175,3,722,3,770,3,857,3,904,4,698,4,959,4,967,5,059,6,919,-10%,30%20%10%0%,50%4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8,0007,000,Q1,Q4,Q1,Q4,Q1,Q4,Q1,Q3,Q2 Q32016,Q2 Q32017,Q2 Q32018,Q22019,营业收入,营收环比,营收同比,图:恒瑞2016-2019Q3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环比、同比增速(右轴)1,3221,220949 960889812684614,40%30%20%10%0%-10%-2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Q1,Q2,Q3,Q4,Q1,Q2,Q3,Q4,Q1,Q2,Q3,Q4,Q1,Q2,Q3,2016,2018,2019,2017归母净利润,归母环比,归母同比,109,62,52,19, 贝达药业:2018年贝达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27%、-35.27%、-30.74%。2019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4.1%、34.4%、42.9%。2019年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的拐点年。, 由于埃克替尼进入国家基药目录,公司加大基层,医院覆盖并持续加强学术推广,埃克替尼2019前,三季度继续放量,销量同比增长33.1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05%。随着公司核心产品埃克替尼增长仍有望持续,后续产品恩莎替尼有望2020年初获批,同时帕妥木单抗、CM082、贝伐单抗类似物等有望陆续获批,贡献新的业绩增量,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向好。,国内创新药企业开始步入收获期,业绩有望持续脱颖而出图:贝达2016-2019Q3收入(百万)及环比/同比增速(右轴),275,244,269,248,230,269,270,258,285,297,346,297,375,387,481,-20%,50%40%30%20%10%0%-10%,0,600500400300200100,Q1,Q2,Q3,Q4,Q1,Q2,Q3,Q4,Q1,Q2,Q3,Q4,Q1,Q2,Q3,2016,2018,2019,2017营业收入,营收环比,营收同比,103,图:贝达2016-2019Q3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环比、同比增速(右轴)111968176666054433624,-100%,300%250%200%150%100%50%0%-50%,0,12010080604020,Q1,Q2,Q3,Q4,Q1,Q2,Q3,Q4,Q1,Q2,Q3,Q4,Q1,Q2,Q3,2016,2018,2019,2017归母净利润,归母环比,归母同比,图:康弘2016-2019Q3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环比、同比增速(右轴), 康弘药业:2018年康弘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70%、7.88%、0.35%。2019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4%、9.0%、11.3%。 公司业绩低增长主要受传统中药和化药板块影响,而公司的生物创新药康柏西普仍保持高增长,2019年H1康柏西普实现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26.8%,实现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62.7%。预计随着扩展适应症的获批及国际化的推进,其高增长有望持续。, 港股创新药:中国生物制药的安罗替尼2018年上市并,纳入医保后以超高速放量,分业务板块合理推测,预计2019年前三季度贡献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石药集团,2019年创新药业务增长强劲,上半年实现收入61.49,亿元,同比增长55.4%,占上半年总收入比重提升至,55.0%,营收结构不断优化。此外,君实生物和信达生物的PD-1在2018年12月获批后放量迅速,2019H1,分别实现收入3.08亿元和3.316亿元,预计其有望凭借,广阔的市场空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图:康弘2016-2019Q3收入(百万)及环比/同比增速(右轴),40%30%20%10%0%-10%-20%,1,0008006004002000,524Q1,641Q2,666Q3,709Q4,642Q1,727Q2,730Q3,687Q4,700Q1,683Q2,799Q3,735Q4,717Q1,802Q2,891Q3,2016,2018,2019,2017营业收入,营收环比,营收同比,102,76,132,186,152,81,183,229,206,104,196,188,211,129,212,-50%-100%,0%,50%,150%100%,500,100,150,250200,Q1,Q4,Q1,Q4,Q1,Q4,Q1,Q3,Q2 Q32016,Q2 Q32017,Q2 Q32018,Q22019,归母净利润,归母环比,归母同比,国内创新药企业开始步入收获期,业绩有望持续脱颖而出,在众多创新药中,PD-1/L1作为划时代的I-O广谱抗肿瘤明星药物,国内市场空间估计在500亿元。国产第一梯队已陆续迎来获批。君实、信达已于2018年12月获批,恒瑞PD-1卡瑞利珠单抗于2019年5月获批,适应症为“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与信达相同),其已递交肝癌、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三大核心适应症上市申请并纳入CDE优先申评。本次医保谈判仅信达PD-1纳入,价格降幅64%,年费用降至9.67万元,医保严格按照适应症支付;而恒瑞PD-1在考虑赠药的情况下年用药费用为11.88万元 。竞争格局之国产VS进口:预计中短期外企凭借先发优势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中长期随着国产产品陆续获批且国产第,一梯队企业不断收获核心适应症,国产份额十分有望超过进口。,竞争格局之国产VS国产:预计第一梯队企业有望拿下国产绝大部分市场,其中恒瑞有望凭借其在销售、核心适应症、联合用药、临床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拿下该领域国产最大市场份额。明年PD-1有望继续迎来高速放量期,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等国产PD-1领军企业,图:国内PD-1/L1领域目前已形成“4+4”格局,代表性创新明星产品PD-1/L1有望迎来高速放量期表:国内已获批PD-1相关信息汇总,随着过去几年新药审评审批的提速,国内创新药企业的研发成果开始显现,2019年多个重磅创新药或高端仿制药获批上市,2020年预计将迎来更多创新或高端仿制品种,国产新药上市小高峰有望持续。,国产新药将迎来获批小高峰,为未来业绩持续保驾护航,图:2019年获批的创新药或高端仿制药,图:2020年有望获批的创新药及高端仿制药,恒瑞医药通化东宝,卡瑞丽珠单抗甘精胰岛素,复宏汉霖豪森医药百奥泰安科生物海正药业,利妥昔单抗氟马替尼、聚乙二醇洛塞那肽阿达木单抗生长激素(水针)阿达木单抗(预计获批),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瑞马唑仑、氟唑帕利替雷丽珠单抗、泽布替尼,荣昌生物和黄医药豪森医药我武生物三生制药,泰它西普索凡替尼奥美替尼蒿草花粉滴剂曲妥珠单抗,贝达药业,恩沙替尼,信达生物沃森生物智飞生物,阿达木单抗13价肺炎疫苗结核病母牛分枝杆菌疫苗,国内创新药企业多年致力研发的成果已开始显现,部分公司已开始步入收获期,获批的品种不仅数量开始增多,其中亦不乏重磅的明星产品 ,有望为相关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从该角度建议重点关注恒瑞医药、贝达药业、我武生物等。,建议关注恒瑞医药、贝达药业、我武生物等,个股名称恒瑞医药贝达药业我武生物,相关逻辑公司作为国内医药龙头企业,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开始步入收获期,2018年包括19K、吡咯替尼、白蛋白紫杉醇等多款重磅创新药或高端仿制药迎来集中获批上市,超重磅产品PD-1已经获批。短期来看,公司创新药业绩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期,从而带动公司整体业绩提速;长期来看,公司研发管线储备众多潜力品种,靶点布局全面,研发进度国内领先,长期业绩有望持续稳定增长。公司是A股为数不多的纯正创新药标的,核心品种埃克替尼“基药+医保”双目录以价换量效果显现,预计未来仍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研发管线储备丰富,未来将步入收获期。我们判断2019年作为公司业绩的拐点年有望得到确证,不仅核心产品埃克替尼高增长仍有望持续,后续产品恩沙替尼有望即将迎来获批,帕妥木单抗、CM082、贝伐单抗类似物等有望陆续获批,贡献新的业绩增量。目前舌下免疫治疗作为变应原免疫治疗的新方式,得到了世界过敏反应组织的推荐,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明确提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为变应性鼻炎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推荐使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临床医生对于变应原免疫治疗,尤其是舌下免疫治疗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其临床疗效认可度也持续提升。目前国内可供临床使用的舌下含服标准化变应原疫苗仅有粉尘螨滴剂一种,公司蒿草花粉滴剂预计明年上市,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自2012年起,公司“粉尘螨滴剂”在尘螨类脱敏药物市场占有率中排名第一,产品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