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探索中的综合评价体系.pdf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 告 | 行业专题研究 2019 年 06 月 10 日 教育 新高考改革: 探索中的综合评价体系 2019 年 8 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 预计 2022 年全部省份完成改革 。 2010 年出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拉开 新高考 改革序幕, 2014 年 9 月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具体实施意见出台。 14 年、 17 年前两批试点省份开展, 19 年新增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 8 省市 , 从2018 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推迟第三批及原定第四批省份预计将于 2022 年实行新高考 。 评价体系: 考试成绩 +综合 素质 评价 。 北京新高考 改革明确提出 “综合评价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 60%” 。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人文素养、社会实 践将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评价指标 ,体现的是多元化人才 评价体系的 方向,虽然短期难以大范围执行,但素质教育已成为长期评级趋势。新高考改革下,除语数外为原始分外,选择性考试采用等级赋分制 。第三批省份取消细分评价等级,采用大等级按比例赋分。 成绩构成: “ 3+3”转为“ 3+1+2”,本科专业高度挂钩 。 2018 年 8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 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的通知,允许高校指定 1-3 门必考科目。 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3 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 3 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除上海、西藏为 660 分满分,其他省份 满分为 750 分。 第三批新高考选科模式不再延续之前的“ 6 选 3”,将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即“ 3+1+2”。 投资建议 : 利好教育信息化, K12 培训侧重点 有所 调整 。 1)教育信息化: 新高考对走班排课及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信息化是新高考改革下受益确定性最强的赛道。推荐 标准化考点建设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双轮驱动 的佳发教育, 建议关注三爱富、视源股份。 2) K12课外 培训: K12 课外 学科类 培训需求刚性 , 同时在多元评价体系下,素质教育需求应运而生。 重点关注 K12 课外培训龙头新东方 、 好未来和新东方在线 ,建议关注科斯伍德、立思辰 。 风险提示 : 新高考改革进度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增持 ( 维持 ) 行业 走势 作者 分析师 鞠兴海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8030002 邮箱: juxinghaigszq 分析师 邵 璟 璐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8030006 邮箱: shaojinglugszq 研究助理 赵雅楠 邮箱: zyngszq 相关研究 1、教育:重拳出击,就业为本 2019-05-24 2、教育:沉舟侧畔,柳暗花明 2019-05-14 3、教育:职教改革执行力度超预期,我们怎么看?2019-04-07 重点标的 股票 股票 投资 EPS (元) P E 代码 名称 评级 2018A 2019E 2020E 2021E 2018A 2019E 2020E 2021E 300559 佳发教育 买入 0.47 0.73 1.17 1.56 43 27 17 13 300192 科斯伍德 买入 0.12 0.39 0.49 0.58 81 24 19 16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国盛证券研究所 -32%-16%0%16%2018-06 2018-10 2019-02 2019-06沪深 3002019 年 06 月 10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新高考改革:探索中的综合评价体系 . 3 推进历程:预计于 2022 年全部省份完成改革 . 3 成绩构成:语数外 +3 门选择性考试 +学业水平合格考 . 4 选科: “3+3”转为 “3+1+2”,本科专业高度挂钩 . 6 赋分:取消细分评价等级,采用大等级按比例赋分 . 7 影响分析:利好教育信息化, K12 培训侧重点有所调整 . 8 风险提示 . 9 图表目录 图表 1:新高考改革总体目标 . 3 图表 2:新高考改革推进时间表 . 4 图表 3:新高考改革下不同省份考试规则 . 5 图表 4:第三批次省份学业水平合格 考规则要求 . 6 图表 5:前三批次新高考选科安排对比 . 7 图表 6:不同省份新高考改革赋分方式对比 . 8 图表 7:新高考改革中教务和学校遇到的困难 . 9 2019 年 06 月 10 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新高考改革 : 探索中的综合评价体系 推进 历程 :预计于 2022 年全部 省份 完成 改革 2010 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的发布拉开了高考改革的序幕。 2014 年 9 月国务院发布 了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取消文理分科,采用“ 3+3”的选科模式,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 2014 年,以条件比较成熟的 浙江、上海为“先行军”, 作为第一批试点, 首批新高考 考生已于 2017 年参加高考。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紧随其后, 于 2017 年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 2020 年夏季实行新高考 。 四地的高考改革方案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在考试时间和组织形式、选考科目、 赋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的探索。 图表 1: 新高考改革 总体 目标 资料来源: 教育部, 国盛证券研究所 整理绘制 根据各省市最早的改革方案, 2018 年计划 17 个省份实行新高考,但由于沪浙改革问题初现,第三批省份均推迟改革 ,部分 试点省份明确延后 。 2019 年 2 月,教育部网站 发布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 8 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 从2018 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本批次新高考选科模式统一为“ 3+1+2”,“ 1”为物理和历史中任选一门,志愿由“专业 +院校”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截至2019 年 6 月, 高考改革省份 已达 14 个省份, 推迟 第三批 及原定第四批省份 预计将于2022 年实行新高考 。 2019 年 06 月 10 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 新高考改革推进 时间 表 资料来源: 教育部, 国盛证券研究所 整理绘制 成绩构成: 语数外 +3 门选择性考试 +学业水平合格考 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3 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 3 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等级性考试,下同)科目成绩组成, 除上海、西藏为 660 分满分,其他省份 满分为 750 分。 2019 年 06 月 10 日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3: 新高考改革下不同省份考试规则 省份 选科 总分 计分 考试频次 英语考试 北京 6 选 3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可多次 等级考:仅一次 笔试: 6 月高考 听力: 2 次取高分, 12 月和 3 月 2021 年起增加口语,听说共 50 分 上海 6 选 3 66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70 分 合格考: 1 次、可补考 等级考:仅一次 笔试和听说: 2 次取高分, 1 月和 6 月高考 浙江 7 选 3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 2 次、补考 1 次 等级考:可 2 次 每年 2 次取高分, 1 月和 6 月 一考两用:学考和高考 山东 6 选 3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可多次 等级考:仅一次 笔试: 1 次, 6 月高考 听力: 2 次取高分,高三上学期末 天津 6 选 3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 1 次、可补考 等级考:仅一次 笔试和听力: 2 次取高分 第 1 次 (含听力 ): 2017-2019 级 3 月 第 2 次: 6 月高考 海南 6 选 3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 1 次、补考 1 次 等级考:仅一次 笔试和听力:每年 2 次取高分,高三上学期末和 6 月高考 湖南 3+1+2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 1 次 选择考:仅一次 笔试和听力: 1 次, 6 月高考 河北 3+1+2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 2 次 等级考:仅一次 笔试和听力: 1 次, 6 月高考 辽宁 3+1+2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 1 次、可补考 选择考:仅一次 笔试和听力: 1 次, 6 月高考 江苏 3+1+2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 1 次、可补考 等级考:仅一次 笔试和听力: 1 次, 6 月高考 福建 3+1+2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 1 次、补考 1 次、补考仍不合格,离校后 2年内继续补考 选择考:仅一次 笔试和听力: 1 次, 6 月高考 湖北 3+1+2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 1 次、补考 1 次 等级考:仅一次 笔试和听力: 1 次, 6 月高考 广东 3+1+2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语数外 1 次, 1月、政史地物化生 2 次,1 月和 6 月 选择考:仅一次 听说: 1 次,高三下学期开学后 笔试: 1 次, 6 月高考 重庆 3+1+2 750 语数外 150 分 选科 100 分 合格考: 2 次 等级考:仅一次 笔试和听力: 1 次, 6 月高考 资料来源: 各省教育厅, 国盛证券研究所 整理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合格性考试:各省差别较大。第三批次吸取了先行试点的经验,严格控制高一年级参加合格考的科目,避免功利性地高一主攻小高考、高二高三主攻高考。 选择性考试:各省市基本相同,不同于过去浙江省曾试点可考 4 次,第三批次选择考只有 1 次。 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3 门安排在每年 6 月统一高考时间进行 ,外语由笔试和听力组成,其中广东省 英语考试分听说考试和笔试两次进行,听说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开学后进行,考 1 次 ; 笔试安排在 6 月统一高考期间进2019 年 06 月 10 日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行,考 1 次。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 6 门科目,安排在 6 月统一高考考试科目结束后进行,一年考 1 次。 图表 4: 第三批次省份 学业水平合格考规则要求 省份 合格考时间 高一参加考试要求 考试次数 其他 湖南 集中安排在高二年级进行考试 一年 1 次 河北 每年组织 2 次,分别安排在 5月和 12 月。 首次参加考试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高一考试科目原则上不多于 4 门。 一年 2 次 高三上学期结束前需完成全部合格考。 辽宁 每年组织 2 次,分别安排在上下学期末。 首次参加考试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考试科目不多于 4 门 一年 2 次,可补考 高三上学期结束前须全部合格。 江苏 每年 1 月。 高二上: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选择参加。 高三上: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选择参加。 高一不得参加 一年 1 次,可补考 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福建 安排在高中三个学年进行。 高一参加合格性考试科目原则上不超过 4科 一年 1 次,补考 1 次,补考仍不合格,离校后 2 年内继续补考 湖北 每学年下学期期末。 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下学期期末,由学生选择 3 门科目参加考试。 一年 1 次,可补考 1 次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二上学期期末。 广东 1 月:语数外、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 6 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 语数外:一年 1 次 政史地物化生:一年 2 次 重庆 每学年组织 2 次。 高一下: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高二上: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 高二下: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2门学科在高一下学期末考试。 一年 2 次 资料来源: 各省教育厅, 国盛证券研究所 整理 选科: “ 3+3”转为“ 3+1+2” ,本科专业高度挂钩 2018 年 8 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的通知, 允许高校指定 1-3门必考科目 。 除人文、社科专业一般会将 6个选考科目都列入 “可选科目 ”外 , 不少理工科专业都只有 1-3个 “可选科目 ”。 具体要求如下 : 专业培养与某一选考科目关联度高的 , 应在 “可选科目 ”中明确 1个选考科目 ; 专业培养与多个选考科目关联度高的 , 应在 “可选科目 ”中指定 2个或 3个选考科目 ,2019 年 06 月 10 日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同时要明确选考要求为考生 “均须选考 ”; 专业培养与多个选考科目有一定关联度的 , 应在 “可选科目 ”中指定 2 个或 3 个选考科目 , 同时要明确选考要求为考生 “选考其中 1门即可 ”; 专业培养对学生学科基础要求相对较宽的,可以不提科目要求,考生选择任意 3 门选考科目组合均可报考 。 第三批新高考选科模式不再延续之前的“ 6 选 3”,将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即“ 3+1+2”。 “ 3”为语文、数学、外语,各科满分 150 分,均以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其中,外语含听力考试 30 分,辽宁省 2021、 2022 年高考听力 不计入外语成绩,外语成绩以考生外语笔试成绩的 1.25 倍计入 , 从 2023 年起,听力成绩计入外语成绩 。 “ 1”为物理、历史 2 选 1,以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 “ 2”为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4 选 2,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分。选考科目满分均为 100 分, 高考总分为 750 分。 图表 5: 前三批次 新高考选科安排 对比 资料来源: 教育部,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赋分: 取消细分评价 等级,采用大等级按比例赋分 除语数外为原始分外,选择性考试采用等级赋分制。 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第一批次的上海、浙江以及第二批次的北京、天津、山东 5 个省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 A、 B、 C、 D、 E 共五个等级,并在各等级内进一步设置评价等级( A1 到 A5),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各省不尽相同,从而由考生的原始分得到对应的赋分区间。最后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在赋分区间内分别对应转换到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到考生对应的等级分。海南实行的是标准分制。 第三批次 8 省划定的 A、 B、 C、 D、 E 五个等级比例依次为 15%、 35%、 35%、 13%和2%,等级内不再进行细分,由考生的原始分得到对应的赋分区间后,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不同的等级分。 假设 前 15%考生的 原始分是 82-98,那么按线性关系来,原始分 84 分就对应等级分 88。 2019 年 06 月 10 日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6: 不同省份新高考改革赋分方式对比 资料来源: 教育部, 国盛证券研究所 影响分析: 利好教育信息化, K12 培训侧重点有所调整 新高考改革 是对小初高至大学整体升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对不同赛道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来说: K12 学科培训: K12 课外培训需求依然刚性 , 建议重点关注 K12 课外培训龙头新东方 、 好未来和新东方在线 ,建议关注科斯伍德、立思辰 。 教育信息化: 新高考对走班排课及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当其冲的是排课难度加大,耗时耗力,后续需要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这一问题。一套完整系统的新高考解决方案是刚性需求,这套系统需整合生涯教育、学业规划、选科决策、分层走班教学、导师制管理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子系统为一体。 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 评价结合高校自主招生结果的录取方式是政策最终需要实现的目标,虽然短期难以大范围执行,但素质教育已成为长期评级趋势。 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人文素养、社会实践 将 作为综合素质的 重要评价指标,有望利用艺术、体育、科创类素质教育赛道。 2019 年 06 月 10 日 P.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7: 新高考改革中教务和学校遇到的困难 问题 具体细节 学生选课问题 如何确定选课时间、选课指导?如何进行选课确认和选课统计? 分班难问题 兼顾选课、师资、场地快速分班,如何分层分班?分组走班?大走班、小走班?如何少走班? 排课难问题 课时安排?行政班和走班课程兼顾?行政会议、学科组活动如何调配?一人一课表如何落实?如何快速调整选课变化? 考务安排问题 公共课程和走班课程的考场安排?考生安排和监考安排? 走班管理问题 教学班名单如何?教学班考勤?教师如何获得本班信息? 走班教学评价 如何教学班质量分析、等级分析、合格分析、学科组合分析、学业水平分析? 资料来源: 公众号 芥末堆, 国盛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 新高考改革进度不达预期: 剩余省份推进进度延迟 。 行业竞争加剧: 参培需求及受众若有变化,培训机构竞争程度加强。 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盈利能力下降。 2019 年 06 月 10 日 P.1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免责声明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本公司 ”)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 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 修改。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 ,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 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版权归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所有。未经事先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任何机构或个人如引用、刊发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 “国盛证券研究所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述的任何观点均精准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投资评级说明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评级 说明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 6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中 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 股票评级 买入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5%以上 增持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5%15%之间 持有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5%+5%之间 减持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5%以上 行业评级 增持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以上 中性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10%之间 减持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国盛证券研究所 北京 上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锦什坊街 35 号南楼 邮编: 100033 传真: 010-57671718 邮箱: gsresearchgszq 地址:上海市浦明路 868 号保利 One56 10 层 邮编: 200120 电话: 021-38934111 邮箱: gsresearchgszq 南昌 深圳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 1115 号北京银行大厦 邮编: 330038 传真: 0791-86281485 邮箱: gsresearchgszq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 5033 号平安金融中心 101 层 邮编: 518033 邮箱: gsresearchgs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