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普惠项目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 低碳出行DB12/T 3043-2024.pdf
ICS 13.020.10 CCS Z 04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 3043 2024 碳普惠项 目减排量 核算技术 规范 低碳 出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rbon inclusive projects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ccounting-Low carbon traveling 2024-06-28 发布 2024-10-01 实施 天津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委员会 发 布 DB12/T 3043 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基 本要 求.1 5 温 室气 体种 类、项目 边 界和计 入期.2 6 核 算方 法.2 7 数 据监 测与 管理.3 附录A(规 范性)出行 活动水 平的 计算 方法.4 附录B(规 范性)需要 监测的 数据 及来 源.6 参考文 献.8 DB12/T 3043 2024 II 目次 前言.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基本 要求.1 5 温室 气体 种类、项目 边界 和计 入期.2 6 核算 方法.2 7 数据 监测 与管 理.3 附录A(规 范性)出 行活 动水平 的计 算方 法.4 附录B(规 范性)需 要监 测的数 据及 来源.6 参考文 献.8 DB12/T 3043 2024 I 前 言 为推进 京津 冀协 同发 展战 略实施,北京 市市 场监 督 管理局、天津 市市 场监 督 管理委 员会、河北 省市场监督 管理 局 共 同组 织制 定本地 方标 准,在京 津冀 区域内 适用,现 予发 布。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天 津市 生态 环境 局提出 并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北京 组)北京 市应 对气 候变化 管理 事务 中心、北 京交通 发展 研究 院。(天津 组)天津 市生 态环 境科学 研究 院、天津 市政 工程设 计研 究总 院有 限公 司。(河北 组)河钢 集团 有限 公司、河北 建设 投资 集团 有限责 任公 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北京 组)胡永 锋、于 凤 菊、李 春梅、周瑜 芳、张 琪、贾 秋淼、孙粉、徐天 金、程 颖、梁 超、孙 大利、马 宁、牟杰 勇、陈操 操、杨 晓燕、王 立波、祁 圻。(天津 组)康 磊、陈瑞、赵湘茹、蔡晓 丹、蒋寅、单大鹏、张宁、邓 春雨、刘俊涛、夏宣、殷 博、陈颖、高雅、孙 韬、左文 泽。(河北 组)田京 雷、李国 涛、郑 世楷、徐 光仪、余 麟飞、梁彦 军、张玲、徐 振科、姜艳 艳。DB12/T 3043 2024 1 碳 普惠项 目减排量 核算技 术规范 低 碳出行 1 范围 本文件 界定 了碳 普惠 项目 减排量 核算 中低 碳出行 的 术语与 定义,规 定了 低碳 出 行碳普 惠项 目的 基 本要求、温室 气体 种类、项 目边界 和计 入期、核 算方 法、数 据监 测与 管理。本文件 适用 于 京 津冀 行政 区域范 围内 低碳 出行 碳普 惠项目 的设 计、建设 和运 行。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本文件 没有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碳普惠 carbon inclusion 碳普惠 是通 过相关 平 台收 集个人、家 庭、社区 或企 业(单 位)的绿 色低 碳行 为活动 信息,按 照 技 术规范核 算碳 减排 量,为绿 色低碳 生产 生活 方式 赋值 的激励 机制,鼓 励 全 社会 参与自 愿减 排活 动。3.2 小微型 客车 passenger car 载客不 超过9人 的小 型及 微 型载客 汽车,包 括私 家小 客车和 出租 汽车。3.3 低碳出行 low carbon travel 步行、骑行 或乘 坐公 共汽(电)车、城市 轨道 交通 以 及采用 小微 型客 车合 乘等 出行方 式从 出发 地 向目的地 移动 的交 通行 为。3.4 注册参 与用户 qualified project user 通过 项 目开 发方 提供 的平 台注册 账户、自 愿参 与低 碳出行 碳普 惠项 目的 个人。3.5 项目 开 发方 qualified project developer 利用大 数据 平台 等技 术手 段对低 碳出 行行 为进 行监 测、收 集和 处理,对 注册 参 与碳普 惠项 目的 用 户给予激 励,并组 织碳 普惠 项目设 计和 开发 的企 事业 单位或 其他 组织。4 基本要求 4.1 唯一 性 项目开 发方 应对 注册 参与 用户的 低碳 出行 信息 进行 分析检 查,不得 重复 记录 和核算 减排 量,不 得 在不同减 排机 制重 复申 报项 目和减 排量,确 保项 目和 减排量 唯一。4.2 准确 性 DB12/T 3043 2024 2 项目开 发方 应详 细记 录注 册参与 用户 的出 行时 间、出行方 式、出行 距离 等数 据,做 到可 监测、可 报告、可 核查,严 格控 制碳 普惠活 动各 环节 数据 质量,确保 数据 准确。4.3 保守 性 碳普惠 项目 减排 量核 算应 采用保 守性 原则,确 保不 高估碳 普惠 项目 减排 量。4.4 安全 性 项目开 发方 开展 碳普 惠活 动的所 有环 节应 合法 合规,采 取科 学、智 能的 管理 和 技术手 段,确 保注 册参与用 户信 息和 数据 安全。5 温室气 体 种 类、项目 边界 和计入 期 5.1 温室 气体 种类 本文件 中的 温室 气体 仅指 二氧化 碳。5.2 项目 边界 项目开 发方 记录 的所 有注 册参与 用户 的低 碳出 行活 动,其 地理 边界 为 京 津冀 行政区 域范 围内。5.3 项目 计入 期 项目计 入期为 可申 请碳普 惠项目 减排量 登记 的时间 期限,从项目 申请 登记的 减排量 产生时 间开 始,单个项目 计 入期 不超 过三 年,计 入期 可更 新。6 核算方法 6.1 基准 线情 景 本文件 规定 的低 碳出 行碳 普惠项 目基 准线 情景 为:居民采 用步 行、骑行、公 共汽(电)车、城市 轨道交通 和小 微型 客车 等多 种方式 的综 合出 行情 景。6.2 基准 线碳 排放 计算 基准线 碳排 放量()的计 算见公 式(1)。=()(1)式中:第y年 基准 线碳 排放 量,单位 为吨 二氧 化碳(tCO2);第i次 出行 基准 线 碳 排 放因子,单位 为吨 二氧 化 碳每人 公里(tCO2/PKM),由主管 部门 另行发布;第i 次出行 基准 线情 景 相 对应 的 活 动水 平,单位为 人公 里(PKM),应按 照附 录A.1 规定的方法计 算。6.3 项目 碳排 放 计 算 项目碳 排放 量()的 计算 见公式(2)。=(,)(2)式中:DB12/T 3043 2024 3 第y年 项目 碳排 放量,单位为 吨二 氧化 碳(tCO2);k方 式低 碳出 行 碳排 放因 子(当k为 合 乘时,应 除以 合 乘人 数),单 位为 吨二 氧化碳每人公 里(tCO2/PKM),由主管 部门 另行 发布;,第y年第i次k方式低碳出行活动水平,单位为人公里(PKM),应按照 附录A.2规定的方法计算;k 低碳 出行 方式。6.4 减排 量核 算 碳减排 量()的 计算 见公 式(3)。=(3)式中:第y年 碳减 排量,单 位 为吨二 氧化 碳(tCO2);第y年 基准 线碳 排放 量,单位 为吨 二氧 化碳(tCO2);第y年 项目 碳排 放量,单位为 吨二 氧化 碳(tCO2)。7 数据监测 与 管理 7.1 项目 运行 需要 监测 的 数据 项目运 行需 要监 测的 数据 主要包 括低 碳出 行方 式、起讫位 置、时 段和 轨迹 信息 等,具 体数 据的 单位和描述 见附 录B。7.2 数据 监测 要求 数据监 测应 符合 相关 行业 标准和 技术 规范 要求,数 据质量 要求 应与 附录B要 求 保持一 致。7.3 数据 管理 与归 档要求 项目开 发方 应建 立数 据、信息等 原始 记录 和台 账管 理制度,确保 数据 的准 确 性和完 整性,妥善 保管监测数 据和 有关 补充 记录 信息。项目设 计和 运行 阶段 产生 的所有 数据、信 息均 应电 子版或 纸质 版存 档,存档 材料至 少保 存至 最 后 一期减排 量登 记后10年,确 保相关 数据 可被 追溯。DB12/T 3043 2024 4 A 附录A(规范 性)出行活 动水平 的 计算 方法 A.1 基准线 情景 活动 水平(人 公里)A.1.1 步行、骑行、公 共汽(电)车、城市 轨道 交通 出行 的 活动 水平 当 低碳 出行 方式 为步 行、骑行、公共 汽(电)车、城 市轨道 交通 时,基准 线情 景 和项目 活动 水 平相等。的计算 见公 式(A.1)。=,(A.1)式中:第i次 出行 基准 线情 景 相对应 的活 动水 平,单位 为人公 里(PKM);k 采取 的低 碳出 行方 式,包括 步行、骑 行、公共 汽(电)车、城 市轨 道交 通;,第y 年第i 次k 方式低碳 出行的活 动水平,单位 为人 公里(PKM)。A.1.2 小微型 客车 合乘 的活 动水 平 当低碳 出行 方式 为小 微型 客车合 乘时,基 准线 情景 的 活动水 平应 基于 保守 性原 则计算 起讫 点之 间 的最短路 径,通过 实际 出行 距离乘 以路 网转 换系 数获 得。的计算 见公 式(A.2)。=,(A.2)式中:第i次 出行 基准 线情 景 相对应 的活 动水 平,单位 为人公 里(PKM);k 采取 的低 碳出 行方 式 为合乘,包 括 拼 车和 顺风 车;路 网转 换系 数,即 城 市路网 条件 下相 同起 讫点 基准线 情景 最短 出行 距离 与k方 式低 碳出 行 距离比值 的平 均值;,第y年第i次k方 式低 碳 出行的 活动 水平,单 位为 人公里(PKM)。A.2 项目活动 水平,A.2.1 步行的 活动 水平,步行 方 式应 通过 相关 平台 记录和 识别,其活 动水 平,通过平 台记 录的 单次 出行 轨迹信息 等 数据,利用相 关轨 迹算 法计算 获得。A.2.2 骑行的 活动 水平,骑行 方 式应 通过 相关 平台 记录和 识别,其 活动 水平,通过平 台记 录的 订单 信息 计算获 得。当 无法获取 订单 信息 时,其活 动水平,通过 平台 记录 的出 行轨迹 信息 等数 据,利用 相关轨 迹算 法计 算 获得。A.2.3 公共汽(电)车、城 市 轨 道交通 出行 的活动 水平,公共汽(电)车、城 市轨 道交通 出行 方式 应通 过相 关平台 记录 和识 别,其 出 行活动 水平,应通过交通 刷卡 或刷 码等 票务 数据计 算获 得。当无 法获 得相关 数据 时,其活 动水 平,应通 过平 台记 录 的出行轨 迹信息 等 数据,利 用相关 轨迹 算法 计算 获得。乘坐公 共汽(电)车 存在 单次刷 卡 和 双次 刷卡 两种 刷卡方 式,计算 出行 活动 水平时 应区 分处 理:DB12/T 3043 2024 5 a)单次刷 卡时,出 行活 动水 平使用 单一 票制 公共 汽(电)车 平均 出行 距离,数 据通过 采样 调 查 获得,调 查方 式符 合行 业惯 例。b)双次刷 卡时:根据票 务数 据信息 中记录 的上 车时间、下车 时间、公共 汽(电)车轨 迹 信息 等,利用相 关轨 迹算 法计 算获 得。A.2.4 小微型 客车 合乘 出行 的活动 水平,小 微 型 客 车 合 乘 的 出 行 方 式 和 出 行 活 动 水 平,应 通 过 能 够 记 录 小 微 型 客 车 合 乘 相 关 订 单 信 息的平台 采集 并识 别获 得。DB12/T 3043 2024 6 B 附录B(规范 性)需要监 测 的 数据 及来 源 表B.1 至B.5 规定 了需 要监 测的数 据及 来源。表B.1 第i 次 低碳 出行 行为 数据/参数名称 i 应用的公式编号 1、2、A.1、A.2 数据描述 第i 次低碳出行行为 数据单位 次 数据来源 提供出行信息记录的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获得 数据用途 计算基准线和项目碳排放 量 表B.2 低 碳出 行方 式 数据/参数名称 k 应用的公式编号 2、A.1、A.2 数据描述 第i 次低碳出行的方式 数据单位 无量纲 数据来源 提供出行信息记录的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获得 数据用途 计算基准线和项目碳排放量 注1:对 于 步 行 和骑 行,基于 轨 迹 信息 的 平 均 速度、瞬 时最 大 速 度、出 行 活 动水 平、出行 时 间 等特 征 与 符 合天 津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步行和骑行的特征进行交叉验证;注2:对于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方式,利用交通行业票务系统数据与出行轨迹信息进行交叉验证;注3:对于合乘出行,利用平台记录的合乘用户订单信息与轨迹信息进行交叉验证 表B.3 第y 年 第i 次出 行的起 始位 置、结束 位置、时段 和 轨 迹信 息 数据/参数名称,应用的公式编号/数据描述 第y 年 第i 次出行的起始位置 第y 年第i 次出行的起始时间 第y 年第i 次出行的结束位置 第y 年 第i 次出行的结束时间 第y 年第i 次出行过程中的轨迹信息 数据单位 平面地图二维坐标 时分秒 平面地图二维坐标 时分秒 平面地图二维坐标 数据来源 提供出行信息记录的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获得 提供出行信息记录的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获得 提供出行信息记录的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获得 提供出行信息记录的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获得 提供出行信息记录的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获得 数据 用途 计算基准线和 项目 活动水平 计算基准线和项目活动水平 计算基准线和项目活动水平 计算基准线和项目活动水平 计算基准线和项目活动水平 DB12/T 3043 2024 7 表B.4 低 碳出 行 的 活动 水平 数据/参数名称,应用的公式编号 2、A.1、A.2 数据描述 第y 年第i 次k 方式低碳出行的活 动水平 数据单位 PKM 数据来源 提供出行信息记录的大数据平台监测获得 数据用途 计算基准线和项目碳排放量 注1:对 于 步 行 利用 提 供 路径 规 划 和导 航 的 平 台的 轨 迹 信息 进 行 活动 水 平 确 认;或 者 利用 不 同 的算 法 对 原 始轨 迹信息的活动水平计算结果进行交叉验证 注2:对 于 骑 行 方式,可 以利 用 提 供公 共 自 行 车服 务 的 平台 的 用 户订 单 数 据 与轨 迹 信 息进 行 交 叉验 证;或 者利 用不同的算法对原始轨迹信息的活动水平计算结果进行交叉验证 注3:对于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2 种出行方式,可利用各省市对应出行的票务系统的活动水平数据和出行的轨迹信息进行交叉验证 注4:对于合乘方式,可利用提供合乘服务的平台的用户订单信息与轨迹信息进行交叉验证 表B.5 合 乘人 数、路网 转换系 数 数据/参数名称 应用的公式编号 2 A.2 数据描述 第i 次小微型客车合乘出行的人数 城市路网条件下,相同起讫点基准线情景最短出行距离与k 方式低碳出行距离比值的平均值 数据单位 无量纲 无量纲 数据来源 提供出行信息记录的大数据平台监测获得 按照统计测量方法获得,由主管部门另行发布 数据用途 计算项目碳排放量 计算 项目碳排放量 DB12/T 3043 2024 8 参考文 献 1 GB/T 33760 基于 项 目的温 室气 体减 排量 评估 技术规 范 通用 要求 2 GB/T 4353 载 客汽 车运行 燃料 消耗 量 3 GB/T 32151 温室 气 体碳排 放核 算与 报告 要求 4 GB 50490 城 市轨 道 交通技 术规 范 5 GA 802 道路 交通 管 理机动 车类 型 6 DB11/T 1786-2020 二氧化 碳排 放核 算和 报告 要求道 路运 输业 7 快速 公交 项目(CM-028-V01)8 快速 公交 系统(CM-032-V01)9 高速 客运 铁路 系统(CM-069-V01)10 城市 客运 交通 模式 转换基 准线 碳排 放计 算工 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