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6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
2009-2016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绩效评价报告评价机构:北京金凯伟业咨询有限公司机构负责人:汪爱武项目负责人:皮丹丹 目 录一、基本情况- 1 -(一)经费背景。- 1 -(二)项目概况。- 3 -(三)绩效目标。- 4 -二、绩效分析- 5 -(一)绩效影响方面- 5 -1.前期准备。- 5 -2.资金管理。- 9 -3.项目管理。- 11 -(二)绩效表现分析。- 11 -1.经济性-预算(成本)控制。- 11 -2.效率性-完成进度及质量。- 12 -3.效果性。- 13 -4.公平性-满意度。- 15 -三、评价结论- 16 -四、主要绩效- 16 -五、主要问题- 20 -六、相关建议- 22 -2009-2016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为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水平,检验预期目标实现程度,考核财政支出效率和效果,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的管理水平,广东省财政厅(以下简称“省财政厅”)根据省级财政到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粤财评20147号)、关于做好2017年省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粤财绩函201718号)、关于确定2017年省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第三方机构名单及组织现场评价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粤财绩函201720号)等文件精神,广东省财政厅委托北京金凯伟业咨询有限公司组成评价组,对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项目(以下简称“汕头大学配套经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经过单位自评、现场评价、综合分析评价的环节,形成本次绩效评价报告。一、基本情况(一)经费背景。汕头大学自1981年成立以来,一直获得李嘉诚基金会资金支持。2008年10月16日,李嘉诚先生和汪洋书记会面时,表示李嘉诚基金会未来8年将捐资20亿港元支持汕头大学改革发展,同时请求广东省政府协助解决汕头大学改革发展的有关问题。2009年6月22日,李嘉诚基金会承诺未来8年将新增捐资20亿港元,重点用于学校创新教育模式和推进国际化进程。2009年11月24日,广东省政府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支持汕头大学改革发展有关问题,形成省政府工作会议纪要(粤府办2009178号),会议决定对李嘉诚基金会2009-2016年捐赠资金配套安排8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2010年7月5日,汕头大学向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提交汕头大学关于上报省财政新增8亿元配套资金各年度预算的函(汕大函201045号),按照省政府工作会议纪要的要求,编制了汕头大学2009-2016年8亿元配套资金年度使用安排计划。初步明确了8亿元配套资金投向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发展、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两方面共12个项目,具体包括基于EIP-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融合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整合思维的商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学习改革与推广、师资队伍建设与国际化服务、医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医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分年度及各项目预算详见附件1。在专项执行过程中,为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2014年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财教201462号)(以下简称“配套资金管理办法”)。(二)项目概况。从1980年筹办成立起至2017年3月,汕头大学累计直接使用李嘉诚基金会捐赠资金42.83亿元人民币。广东省财政厅从2009年开始,根据李嘉诚基金会年度捐赠资金到位情况,按比例安排配套资金,专项用于汕头大学(含汕头大学医学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发展和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截至2017年3月,汕头大学配套经费项目8亿元的到位、支出和结转情况,详见表1。项目总预算、2016年度预算及资金使用情况,详见附件2。表1 汕头大学配套经费到位、支出和结转情况表单位:万元年度资金到位情况实际支出金额(截至2017.3)未支出金额(截至2017.3)到位时间到位金额2009-2010年2011年4月1日13,972.14 13,972.14 0.002011年2011年12月29日11,330.14 11,330.14 0.00 2012年2013年5月22日11,253.71 11,253.71 0.00 2014年2014年9月11日17,488.78 14,301.68 3,187.102015年2015年4月14日5,956.00 5,956.00 0.002016年2016年4月22日10,000.00 4371.555,628.452017年2017年2月6日9,999.23 1344.398,654.84 合计80,000.00 62,529.61 17,470.39(三)绩效目标。到2017年,将汕头大学建设成为以现代大学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本科教育为特色的大学:形成以“整合思维”能力培养为特色,基于学习结果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及相关的科学问题,组建若干创新平台及相应的研究团队;创新国际化、高水平师资的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与学校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团队;以制度创新和资源保障建设为重点,建设制度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高效学术支撑体系,支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依据项目佐证资料,经评价组与汕头大学多次沟通,商定评价期目标和指标如下:表2 汕头大学配套经费项目绩效指标序号绩效目标指标1学科水平入选ESI排名前1%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获得省级科研奖励等情况2队伍建设专任教师获博士学位比例,具有海外教学、学习经历比例,国家级优秀人才,省级优秀人才数量等情况3人才培养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省级教学团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改革项目等数量,汕大学子获得国家和省级以上奖励情况4科研与社会服务省部级科研平台数、科研经费总量、省部级科研奖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发表高水平论文数,获授权发明专利等数量。汕头大学提供社会服务效果。5国际交流与合作派出进修学生人次数,吸引国(境)外留学生人数,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承担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等数量二、绩效分析评价组依据对自评材料审核和现场核查的评价结果,按照既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评定汕头大学配套经费项目整体绩效为87.9分。从1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得分情况来看,专项资金在目标设置、完成进度等方面不够到位,在项目管理和绩效表现方面均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绩。评分得分率详见图1:图1 三级指标得分率(一)绩效影响方面(指标分值50分,评价得分44.4分)。1.前期准备。该指标分值20分,评价得分15.9分,各项指标分析如下:(1)论证决策(指标分值7分,评价得分6.6分)。省教育厅2009年9月组织专项调研组赴汕头大学调研改革发展情况,后经省政府工作会议决议立项,项目立项论证充分,资金投向和结构合理,符合公共财政扶持方向。汕头大学根据配套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定期总结李嘉诚基金会捐赠资金到位情况并制订省财政配套资金使用计划,报送省教育厅审核;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确定资金安排计划并报送省政府批准,资金审批决策程序科学、合理。以2016年度资金申请批复程序为例,汕头大学在汕头大学关于2015年申请省财政配套资金的请示(汕大发201522号)文件中向广东省教育厅申请安排2016年省财政配套资金13,869.78万元。广东省财政厅2016年3月25日下达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安排汕头大学李嘉诚基金会捐赠2016年省财政配套资金的通知(粤财教2016103号),安排2016年省财政配套资金1亿元。项目年度申报资金请示中总结了李嘉诚捐资明细和在港开支明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年度配套资金使用计划明细表。但较为欠缺的是,年度申报资金请示中仅列示了资金的到位、支出、计划明细,没有对总目标和各子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也未明确新年度要实现的具体目标,预算安排的依据不够充分。(2)目标设置(指标分值7分,评价得分4分)。由于省财政资金是对李嘉诚基金会捐赠资金的配套,汕头大学综合改革目标需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赠资金和省财政配套资金共同支持才能实现,汕头大学设置单独的省财政配套资金的目标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评价组通过考核汕头大学8年综合改革目标设置情况来评定目标设置完整性和科学性。汕头大学制订的汕头大学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实施纲要(2009年-2017年)(以下简称“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纲要”),设置了汕头大学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及改革措施,与相关会议、文件精神相符,部分目标明确了要实现的指标:如,探索创新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方面,提出“到2015年,80%以上的学术型教师应具有博士学位,4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到2017年,上述指标分别提高到85%和50%以上;打造基于学科交叉的国际化学术研究平台,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方面,提出“到2017年,学校研究项目科研经费达到9000万;再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6项,国家级重点项目(经费100万元以上)12-15项等”。学校各学院及职能部门的三年规划、年度工作重点、年度预算项目申报等材料显示,执行部门将综合改革目标进行了分解,各学院及职能部门明确了年度目标及重点工作任务。总体来说,汕头大学设置了学校综合改革总体目标,也将目标进行了分解落实,但项目总体目标较为宏观,目标分解较为零散、不够系统、清晰,难以提纲挈领地起到统领作用,也难以对各学院各指标实现情况进行考核。专项目标设置的完整性、科学性有待提高。(3)保障措施(指标分值6分,评价得分5.3分)。按照配套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汕头大学负责报送李嘉诚基金会捐赠资金到位情况和省财政配套资金使用计划,负责省配套资金的日常管理和核算,合理有效使用资金。省教育厅牵头审核汕头大学报送的李嘉诚基金会捐赠资金到位情况和省财政配套资金使用计划,会同省财政厅提出资金安排计划并报送省政府批准。项目管理机构较健全,各方职责较明确。汕头大学依据配套资金管理办法及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工作,组建预算委员会对项目年度预算项目进行审核,提交校领导办公会议审批;向省教育厅报送李嘉诚基金会捐赠资金到位情况和配套资金年度使用计划;运用“天财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监管预算及实际支出情况。省教育厅审核汕头大学报送的捐赠资金到位情况和配套资金年度使用计划。汕头大学各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在申请学校及省财政配套资金时,均提交了本单位上年度目标完成情况、本年度目标实施要点和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以及项目上年度预算使用情况及总结,并明确了新一年预算安排及目标。此外,学校每年通过院长或者处长年度述职、考核会议,对各学院年度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有效地保障了项目的整体落实和有序推进。根据现场核查和资料评审情况,评价组认为,汕头大学配套经费项目保障措施总体较好,但项目绩效管理不够及时,未将相关材料及时整理归档,有待进一步改进。2.资金管理。该指标分值17分,评价得分15.5分,各项指标分析如下:(1)资金到位(指标分值4分,评价得分4分)。汕头大学配套经费根据李嘉诚基金会捐赠资金到位情况确定配套额度,2011年至2017年共到位8亿元人民币,资金到位率100%。除2009-2010年度资金于2011年到位,2012年度资金于2013年到位外,其余年度资金均于当年到位。(2)资金支付(指标分值5分,评价得分3.5分)。汕头大学2009-2016年8亿元配套资金年度使用安排计划中明确了12个子项目预算,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汕头大学根据实际需求增加了3个子项目(基于OBE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对各子项目预算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预算详见附件2。从总体资金使用看,截至2017年3月,汕头大学已到位的8亿元配套资金,支出62,529.61万元,尚有17,470.39万元未支出,资金支出率为78.2%,低于序时进度(90.6%)12.4个百分点,资金支付进度较缓慢,使用效率有待提高。从年度资金使用看,支付进度较慢,如,2016年初,汕头大学配套经费结转11,844.15万元,说明以前年度资金支出进度不理想;2016年共支出省财政配套经费14,372.99万元,其中2016年度资金4,371.55万元,往年结转资金8657.05万元,2017年度资金1344.39万元,2016年度资金支出率仅为43.72%(资金支出明细详见附件2)。评价组综合考虑总体和年度资金支出率和支付进度,酌情扣1.5分。(3)支出规范性(指标分值8分,评价得分8分)。配套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经费支出范围包括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学科发展和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与重点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出类别包括人员经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实验室改造和其他费用。经专家组现场查看抽凭评定,该项目预算执行较为规范,支出范围、资金管理、费用标准、支付流程合法、合规,学校运用“天财高校财务管理系统”设专账核算,会计核算规范。3.项目管理。该指标分值13分,评价得分13分,各项指标分析如下:(1)实施程序(指标分值8分,评价得分8分)。汕头大学组建了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机构,制定了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实施纲要,按照批复的年度预算落实各项工作;各子项目每年工作任务及预算经校长办公会审批执行,执行过程中若有调整,均需提交校长办公会议审批。经现场核查和资料评审,项目关于人才引进、采购与招投标、固定资产验收、课题申报、论证、验收等程序均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学校相关的制度、办法执行,实施程序合规。(2)管理情况(指标分值5分,评价得分5分)。汕头大学内部管理制度较规范,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对汕头大学配套经费项目的监管较为有效。主要体现在:学校通过预算委员会审核上年度经费使用情况,审批下年度经费预算;财务部门监控专项资金的使用,并通过财务系统实时反馈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负责人可随时查看项目进度;定期向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汇报专项资金执行情况,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二)绩效表现分析(指标分值50分,评价得分43.5分)。1.经济性-预算(成本)控制。该指标分值5分,评价得分5分。汕头大学配套经费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整体良好,资金支出方向和支出规模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资金安排计划的相关要求。学校对子项目资金预算及使用情况实施全过程管理,每个项目从预算申报、预算委员会审核、校领导会议批准到资金支付,确保项目资金支出控制在预算内。截至2017年3月,汕头大学配套经费8亿元支出约6.25亿元,经济性较好。2.效率性-完成进度及质量。该指标分值10分,评价得分8分。汕头大学配套经费主要用于基于EIP-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融合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整合思维的商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地方发展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导向为基础的行政人才、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学习改革与推广、住宿学院改革与推广、立足国际化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基于OBE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与国际化服务、医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医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学科发展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15个子项目建设,各子项目完成情况详见附件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类项目分别落实工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等主要学科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以“整合思维”能力培养为特色,基于学习结果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推广类项目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及相关的科学问题,组建若干创新平台及相应的研究团队;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创新国际化、高水平师资的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与学校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团队;学科发展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类项目以制度创新和资源保障建设为重点,建设制度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高效学术支撑体系,支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组经过材料分析和现场评价,认为上述工作完成总体质量较好,学校各学院及相关部门均制定了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从总体资金使用来看,截至2017年3月,累计总体执行率为89.3%,项目效率性酌情扣分。 3.效果性。该指标分值30分,评价得分25.5 分,各项指标分析如下:(1)社会经济效益(指标分值25分,评价得分20.5分)。该项目在汕头大学学科水平、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一是通过学科发展平台建设,汕头大学入选ESI排名前1%学科数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8个。二是通过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与国际化服务,汕头大学学术型教师博士占比为76.5% ,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占比45% 。三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汕头大学被广东省列为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是科研能力逐步提升,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省重点创新平台、研究中心、教学示范中心等50个,2016年新增“病毒学与新发传染病”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近年来,获国家级重点项目(100万以上项目)20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973计划课题5项、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等;汕头大学SCI论文被引用次数在全国高等院校排名中列70-80位左右。五是开展相关社会服务,学校开展海洋生物研究,培植出南澳金贝、龙须菜等国家水产新品种,为粤东渔业创造高产值等;其中,“南澳金贝”已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广泛养殖,近三年累计养殖面积逾10万亩、产值超过3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万个。对照汕头大学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纲要中的部分量化指标,专家组认为,汕头大学在国际化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以及社会服务方面的效益较为显著。而师资队伍的效益与既定目标仍有差距,且由于目标不够全面、部分效益没有确定的目标值对照,社会经济效益酌情扣分。(2)可持续发展(指标分值5分,评价得分5分)。汕头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2001年起,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学校全面启动以国际化为导向的改革工程,在课程、教学、资源管理及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诸多改革经验已得到国家的肯定、支持和推广,被李岚清同志评价为“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2009年起,汕头大学以构建先进本科教育体系为核心,积极探索创新国际化、精细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进程。2012年,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决定三方共建汕头大学,支持汕头大学继续深化改革,建设成一所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汕头大学的办学机制先进、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套稳定、管理制度健全,可持续性较强。2017年7月24日,李嘉诚先生在香港与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会面时,李先生已明确承诺今后8年李嘉诚基金会继续捐资汕头大学20亿港币。因此,该项目的资金、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可持续性较强。4.公平性-满意度。该指标分值5分,评价得分5分。汕头大学配套经费项目的公平性从三方面体现,一是汕头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全国13个省普通文理科及美术类第一志愿率为100%,广东文科录取超一本线21分,最低排位8814,比去年上升444名;广东理科录取超一本线44分,最低排位25519,比去年上升1680名。二是粤东地区对学校认可度也日渐增长,汕头大学2016年录取潮汕籍新生333人,比上年增加21人。三是汕头大学本科生总体就业率连续6年保持在99%以上,保持在省内高校前三,毕业五年学生平均月薪达9254元,超过全国88%的高校,列64位。(数据来源于汕头大学招生办公室。)三、评价结论综合评价小组对自评材料审核和现场核查评价结果,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基本完成,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评定汕头大学配套经费项目绩效得分为 87.9分,绩效等级 “良”(各指标得分情况详见附件2)。四、主要绩效汕头大学配套经费项目的实施,促进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一)以学生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学校研究确定了汕头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体系;2010年,学校进行可适应性学业计划修订,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从2011年开始,学校为全体本科生开设整合思维基础必修课程,并在学校的各类课程中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整合思维能力;2013年,学校实施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全面统筹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校通过建立专业标准、课程档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等形式,建立起自我监督、持续改进、科学发展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自2015年起,学校实行“五个一”本科生培养质量工程;至2017年6月,全校共有7个专业通过国际或国内权威机构的认证;学校形成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实践企业孵化”多层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017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学校在住宿书院制度改革(至诚书院,创立于2008年)成功探索的基础上,成立四所新书院,不断探索和建立符合国情住宿学院制度,受到了众多高校同行的关注和认可。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教育旬刊等超过20家媒体相继做出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超过100所的高校试行实践住宿书院制育人模式,其中80%以上的高校曾到汕大考察过。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被广东省列为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汕头大学本科生总体就业率连续6年保持在99%以上,保持在省内高校前三,毕业五年学生平均月薪达9254元,超过全国88%的高校。(2) 推行全球人才招聘,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全球招聘境外院长6位,提升了办学的国际化水平。2009年,学校启动院长全球招聘工作,并逐步完善全球招聘制度。截至2016年,学校启动全球招聘院长(主任)共计20次。从境外先后引进的院长(主任)有边军辉(医学院院长)、Terry Bodenhorn(文学院院长)、Michael Palmer(法学院院长)、王受之(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源(商学院院长)、毛思慧(英语教学中心主任)、怀效锋(社科部主任)等7位。二是全球招聘专任教师,来自境外的师资不断增加。2009-2016年,学校加大力度开展教师全球招聘工作,国际化师资不断充实。学校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从2009年起逐年增长,具体如下表: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比例%32.333.335.637.740.443.643.744.8三是柔性引进国际水准的高层次人才,提升科研质量。学校柔性引进一批国际高层次人才,包括国际顶尖学者、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共21人,对促进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培养青年教师起到重要的作用。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小班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2009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三)多方合作共建和开展科研工作,学术水平稳步提升,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学校建成省部级实验室8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省重点创新平台、研究中心、教学示范中心等50个,其中包括2016年新增“病毒学与新发传染病”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近几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的年均增速达35,在科研经费总量增加的同时,学校科研项目的级别与层次也不断提升,国家级项目的数量与比例迅速提高,近年来获国家级重点项目(100万以上项目)20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973计划课题5项,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NSFC-广东联合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有5名教师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汕头大学SCI论文被引用次数在全国高等院校排名中列70-80位左右。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汕头大学在CNS(Cell、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列全国高校第18位,广东高校第2位,论文篇均被引384次,居全国高校第5位。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汕头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居全国综合大学第36位。(四)加强与海外学术交流和合作。汕头大学注重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目前已与15个国家或者地区的58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项目。学校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推动英语教育改革,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为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打下基础;二是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学校开设课程或讲座,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三是在推动学生国际交流的同时,争取吸收海外学生来汕头大学学习,实现国际交流的双向良性互动。汕头大学被增列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五、主要问题(一)资金支付进度较缓慢,使用效率有待提高。截至2017年3月,汕头大学已到位的8亿元配套资金,支出62,529.61万元,尚有17,470.39万元未支出,资金支出率为78.2%,低于序时进度(90.6%)12.4个百分点。2016年支出省财政配套资金共计14,372.99万元,其中2016年度资金支出4,371.55万元,结转资金支出8657.05万元,2017年度资金支出1344.39万元,2016年度资金仅支出43.7%。从总体资金支出进度和2016年度资金支出进度来看,资金支付进度较缓慢,使用效率有待提高。(二)部分效益未达到预期目标、部分效益尚无明确的目标值、难以衡量效益实现程度。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纲要中明确师资队伍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80%以上的学术型教师应具有博士学位,4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到2017年,上述指标分别提高到85%和50%以上”。根据学校提供的自评材料显示,学术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为76.5%,尚未达到80%的目标。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值,较难衡量效益实现程度。 (三)绩效目标设置不够规范,绩效总结分析不够充分。该项目于2009年开始启动,当时财政资金落实绩效管理的要求尚未推广。学校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纲要中部分目标明确了绩效量化指标,但综合来看,该项目绩效目标设置较宏观、指标分解不够系统、清晰,绩效目标设置不够规范。项目执行过程中未贯穿绩效管理意识,没有通过绩效指标约束各执行部门的工作,未将相关材料及时整理归档。年度结束后,汕头大学仅针对资金到位、支出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新年度的资金安排,学校层面未对总目标和各子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六、相关建议(一)明确不同资金来源的支持重点和方向,科学合理地编制财政资金项目绩效目标。2015年,新预算法开始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新预算法的生命线,贯穿预算活动整个过程,并明确将绩效目标作为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编制规定之一。汕头大学配套经费项目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配合李嘉诚基金会捐赠资金而投入的,单独设置配套资金绩效目标和指标有一定难度。若李嘉诚基金会持续捐资支持汕头大学建设,建议汕头大学根据资金特点、要求和支持方向等情况,统筹考虑,尽可能规定不同资金来源的支持重点,如基金会捐赠资金主要投向为人才引进、国际交流等等方向,配套资金主要投向为硬件设备、课题研究等方向。再根据资金投向,设定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对年度目标进行分解,设置产出数量、质量、社会效益、公平性等细化、量化的绩效指标。(二)提前分解落实年度任务,总结阶段性目标实现情况,有针对性的强化短板,提高绩效实现程度。结转资金比例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汕头大学配套经费项目执行进度较慢,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及时、充分。建议汕头大学:一是重视制定实施方案,将宏观目标分解落实为微观的工作,明确各学院、各子项目工作程序、方式方法、执行进度、绩效指标等内容。二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子项目论证评审、设备采购、人才引进等前期工作。三是项目执行过程中,实时监控各子项执行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每年对项目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监控和总结,与预期目标对照,有明显差距的部分,如师资队伍和科研方面,可在下一年度预算和工作计划中加大力度推进,逐步提高这两方面的绩效实现程度。通过上述措施,确保整体工作稳步推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附件:1. 2009-2016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年度预算2. 2016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预算及支出情况表3. 2009-2016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子项目完成情况一览表4. 2009-2016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绩效评价评分表5. 2009-2016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绩效评价说明 - 40 -附件12009-2016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年度预算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总预算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1基于EIP-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500.00572.50522.50522.50522.50467.50417.50287.50187.502基于信息技术的融合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200.00585.00585.00585.00585.00490.00490.00440.00440.003基于整合思维的商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100.00526.25526.25526.25526.25501.25501.25501.25491.254服务地方发展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800.00266.25266.25266.25266.25191.25181.25181.25181.255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2600.001427.501477.501527.501827.501567.501627.501617.501527.506服务学习改革与推广3000.00377.50377.50377.50377.50372.50372.50372.50372.507住宿学院改革与推广4000.00497.50497.50497.50497.50502.50502.50502.50502.508立足国际化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4500.00625.00625.00625.00625.00505.00505.00495.00495.009服务导向为基础的行政人才8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师资队伍建设与国际化服务30000.003000.003200.003500.003400.003800.004100.004500.004500.0011医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7000.00600.00700.00850.00650.00900.001100.001100.001100.0012医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4500.00585.00585.00585.00585.00540.00540.00540.00540.00合计80000.009162.509462.509962.509962.509937.5010437.5010637.5010437.50附件22016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预算及支出情况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总预算2016年预算2016年支出合计(万元)往年结转开支2016年预算支出2017年预算开支1基于EIP-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650411.07406.04244.56123.5037.982基于信息技术的融合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550221.08320.85193.2597.5930.013基于整合思维的商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050224.68244.15147.0574.2622.844服务地方发展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850146.47103.4962.3331.489.685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100243.76711.86428.76216.5166.586服务学习改革与推广83076.0057.7234.7617.555.407住宿学院改革与推广160061.00459.49276.76139.7542.988医学人才培养模式38000.00968.03583.06294.4390.559服务导向为基础的行政人才71092.000.530.320.160.0510师资队伍建设与国际化服务346006603.226816.134105.452073.13637.5511医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111000.001489.55897.17453.05139.3312医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8000.00288.29173.6487.6826.9713基于OBE的人才培养18001171.46475.97286.69144.7744.5214学科发展平台建设23601868.301039.25625.95316.0997.2115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2002750.73991.65597.28301.6192.75合计8000013869.7814372.998657.054371.551344.39附件32009-2016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汕头大学省财政配套资金子项目完成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内容1基于EIP-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应工学院学生培养,连续几年对实验室进的升级改造、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通过专业建设以及学生培养促使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高等教育专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