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43/T 2848-2023.pdf
DB43/T 2023 284843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91.100.60Q 25发 布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11 发 布-09 2024-02 实 施-09典型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soil in typical industrial parks contaminated DB43/T 2848 2023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1 3 术 语和 定义 1 4 风 险评 估要 求 2 4.1 典型 工业 园区 重金 属 污染识 别 3 4.2 分级 分类 评估 3 4.3 风险 评估 的适 应性 3 5 风 险评 估技 术流 程 3 6 重 金属 污染 风险 识别 4 6.1 识别 的一 般要 求 4 6.2 环境 调查 与资 料收 集 4 6.3 风险 识别 4 7 暴 露评 估 4 7.1 一般 规定 4 7.2 化学 风险 评估 4 7.3 生物 累积 风险 评价 7 8 效 应评 价 8 8.1 总体 要求 8 8.2 生态 毒理 学风 险评 价 9 8.3 土壤 生态 系统 风险 评 价 10 9 综 合性 生态 风险 表征 11 9.1 总体 规定 11 9.2 综合 生态 风险 指数 11 9.3 综合 生态 风险 评价 12 10 重 金属 风险 管控 13 10.1 异位 管控 技术 13 10.2 原位 管控 技术 13 10.3 风险 评估 制度 控制 14 附录A(资 料性)不同 土地利 用方 式的 土壤 污染 生态受 体、评价 终点 和测 定终点 15 DB43/T 2848 2023 II DB43/T 2848 2023 III 前 言 本文件 按 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 准化 文件 的结 构和起 草规 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湖 南省 工业 和信 息化厅 提出。本文件 由湖 南省 污染 治理 标准化 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文件 主要 起草 单位:湖 南凯迪 工程 科技 有限 公司、航 天凯 天环 保科 技股 份 有限公 司、湖 南省 环境治理行 业协 会、湖南 金业 环 保科技 有限 公司、湖 南钦 杰 环保科 技有 限公 司、湖南 江 山春锦 科技 有限 公司、长沙禹 萧环 保科 技有 限公 司、湖南 易净 环保 科技 有 限公司、长沙 愿君 康环 保 科技有 限公 司、中 南林 业 科技大学。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方 迎 春、胡萧、刘军 武、胡新 将、邵乐、朱健、甘 敏、聂 姣、敖美 玉、谭 佩阳、孙志华、田 坤坤、孙 旗、刘鹏举、周 彪、唐晨 杰、贺海勇、刘 涛、陈琴、张 敏杰、邓楠、李 七星、陈 斌、黄叶红、周 柱、傅晓 华、黄红丽、詹 鹏、唐婷。DB43/T 2848 2023 IV DB43/T 2848 2023 1 典型工业 园区重 金属污染 土壤风 险评估技 术规范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 了典 型工 业园区 重金 属污 染土 壤风 险评估 的要 求、技术 流程、风险 识别、暴 露评 估、效应评价、综 合性 生态 风险 表征 和 重金 属风 险管 控。本文件 适用于 但不 局限于 湖南省 典型工 业园 区镉(Cd)、铅(Pb)、铜(Cu)、锌(Zn)、镍(Ni)、铬(Cr)、汞(Hg)、砷(As)等 重金 属污 染土 壤的 风 险评估。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14848 地 下水 质量 标准 GB/T 21010 土 地利 用现 状分类 GB 36600 土壤 环境 质量 建设用 地土 壤污 染风 险评 估标准(试 行)HJ 25.1 建设 用地 土壤 污 染状况 调查 技术 导则 HJ 25.2 建设 用地 土壤 污 染风 险 评估 和修 复环 境监 测技术 导则 HJ 557 固 体废 物浸 出毒 性浸出 方法 水 平振 荡法 HJ 710.10 生物 多样 性观 测技术 导则 HJ 804 土壤 8 种有 效态 元 素的测 定 二乙 烯三 胺五 乙 酸浸提-电 感耦 合等 离子 体 发射光 谱法 3 术 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典型工 业园 区 typical industrial park 湖南省 区域 主要 以 Cd、Pb、Cu、Zn、Ni、Cr、Hg、Sb 等为 代表 性重 金属 污染 的工业 集中 区。3.2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heavy metals contaminated soil 对目标 土壤 进行 污染 物检 测,任 何一 种重 金属 含量 超过 GB 36600 标准 中第 二 类用地 的筛 选值。3.3 土壤生 态风 险评 估 soi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通过收 集、组织 和分 析环 境数据 来评 估土 壤污 染对 陆地生 态系 统中 土壤 动物、微生 物和 植物 个体、种群、群落 以及 特定 生态 系统的 风险 的过 程。3.4 土壤重 金属 化学 风险 soil heavy metal chemical risk 评估区 样点 土壤 重金 属污 染物总 浓度 及二 乙烯 三胺 五乙酸(DTPA)有效 态浓 度 超过对 照区 的概 率或DB43/T 2848 2023 2 可能性。3.5 土壤重 金属 生物 积累 风险 soil heavy metal bioaccumulation risk 评 估 区 样点 重 金属 污 染土壤 在 生 物测 试 中模 式 生物的 污 染 物组 织 累积 量 超过对 照 区 的概 率 或可 能性。3.6 土壤重 金属 毒理 学风 险 soil heavy metal ecotoxicological risk 评 估 区 样点 重 金属 污 染土壤 在 生 物测 试 中模 式 生物的 生 物 标记 物 响应 与 对照区 相 比 出现 显 著差 异的概率 或可 能性。3.7 土壤重 金属 生态 系统 风险 soil heavy metal ecosystem risk 评 估 区 不同 空 间位 置 基于野 外 实 际生 态 调查 的 生物群 落 水 平以 上 生态 效 应与对 照 区 相比 出 现显 著差异的 概率 或可 能性。3.8 土壤重 金属 有效 态含 量 bioavailabl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 in soil 土壤中 在植 物生 长周 期内 能够被 植物 根系 吸收 的元 素,即 能够 被 DTPA 缓冲 液 浸提出 来的 土壤 重金属浓度。3.9 关注污 染物 contaminant of concern 根据地 块污 染特 征、相关 标准规 范要 求和 地块 利益 相关方 意见,确 定需 要进 行土壤 污染 状况 调查 和土壤污 染风 险评 估的 污染 物。3.10 敏感受 体 sensitive receptor 受地块 污染 物影 响的 潜在 生物类 群中,在 生物 学上 对污染 物反 应最 敏感 的群 体(如 人群 或某 些特 定类群的 生态受 体)、某些 特 定年龄 的群体(如 老年人)或处于 某些特 定发 育阶段 的人群(如 0 6 岁 的儿童)。3.11 浸出风 险污 染土 壤 contaminated soil with leaching risk 按照 HJ 557 规定 方 法 进行 浸 出 试 验而 获 得 的浸 出液 中,有 一种 或 一 种以 上的 污 染 物 的浓 度 超过GB/T 14848 类标 准。3.12 暴露途 径 exposure pathway 指建设 用地 土壤 和地 下水 中污染 物迁 移到 达和 暴露 于人体 的方 式。4 风 险评 估要 求 全面性:典 型工 业园 区重 金属污 染土 壤可 能出 现的 各种风 险进 行全 面的 评估,包括 内部 和外 部环 境的风险,以 及项 目各 个阶 段可能 产生 的风 险。可靠性:典 型工 业园 区重 金属污 染土 壤风 险评 估结 果是基 于充 分的 数据 和信 息,并 采用 科学 合理 的评估方 法,以保 证评 估结 果的准 确性 和可 靠性。可比性:典 型工 业园 区重 金属污 染土 壤风 险评 估结 果应具 有可 比性,可 以与 同类项 目或 同行 业的 标准进行 对比,以 便进 行综 合分析 和决 策。DB43/T 2848 2023 3 及时性:典 型工 业园 区重 金属污 染土 壤 风 险评 估需 要在项 目的 不同 阶段 进行,及时 识别 和评 估可 能的风险,以 便采 取相 应的 措施进 行风 险管 理和 控制。透明性:典 型工 业园 区重 金属污 染土 壤风 险评 估过 程和结 果应 对相 关方 公开 透明,以便 各方 能够 理解评估 的依 据和 结论,并 对评估 结果 提出 质疑 和建 议。实用性:典 型工 业园 区重 金属污 染土 壤风 险评 估结 果应具 有实 际指 导意 义,对项目 的风 险管 理和 决策提供 有益 的参 考和 建议。4.1 典型 工业 园区 重金 属 污染识 别 典型工 业园 区内 可能 存在 的重金 属包 括但 不限 于 Pb、Cd、Hg、Cr、Ni、Cu、Zn、Sb 等,重金 属的种类和 含量 会直 接影 响园 区内生 态环 境质 量和 生态 系统健 康,因 此,对不 同 园区的 重金 属进 行识 别,可以有针 对性 地制 定环 境管 理和风 险控 制策 略。4.2 分级 分类 评估 土壤重 金属 污染 的分 级分 类通常 按照 国家 相关 标准 进行,可以 分为 以下 几个 级别:无污染:土 壤中 重金 属含 量非常 低,不会 对人 体健 康和环 境造 成潜 在风 险。轻度污 染:土 壤中 的重 金 属含量 超过 了国 家相 关标 准的限 值,但 对人 体健 康 和环境 影响 较小,一般不需要 采取 立即 的治 理措 施。中度污 染:土壤 中的 重金 属 含量超 过了 国家 相关 标准 的限值,可 能对 人体 健康 和 环境造 成潜 在风 险,需要采 取适 当的 治理 措施。重度污 染:土壤 中 的 重金 属含量 大幅 超过 了国 家相 关标准 的限 值,会对 人体 健康和 环境 造成 显著 风险,需 要采 取紧 急的 治理 措施。典型工 业园 区土 壤重 金属 污染风 险评 估的 分级 分类 需进行 以下 技术 过程:4.2.1 采 样:选择 代表 性 的采样 点,采集 土壤 样品。4.2.2 测定:将采 集的 土 壤样品 送至实 验室,进行 重金属 元素含 量的 定量分 析,如 原子吸 收光 谱或质谱分析 等。4.2.3 比较:将测 定得 到 的重金 属元素 含量 与国家 相关标 准进行 比较。标准 会给出 不同重 金属 元素的阈值限 值。4.2.4 判定:根据 比较 结 果,判 断土壤 重金 属污染 程度。若重金 属含 量超过 国家标 准 限值 的部 分,则可判定 为污 染。4.2.5 分级 分类:根据 国 家标准 和污染 程度,将土 壤重金 属污染 进行 分类评 估,确 定无污 染、轻度污染、中 度污 染和 重度 污染 等级别。4.3 风险 评估 的适 应性 通过综 合考 虑不 同评 估方 法的优 劣,并根 据评 估的 目标和 资源 条件 进行 选择,可以 得出 较为 准确 的风险评 估结 果。评 估方 法 可以涵 盖土 壤重 金属 的含 量、生物 体对 重金 属的 吸 收情况,以及 重金 属对 生 物体和生 态系 统的 影响 程度 等方面。综 合考 虑不 同层 次和尺 度上 的生 态系 统响 应,可 以评 估重 金属 对 整 个生态系 统的 风险 和影 响。因此,在选 择适 合的 评估 方法时,需 综合 考虑 不 同 因素,并根 据实 际情 况 做 出决策,以实 现全 面而 准确 的风险 评估。5 风 险评 估技 术流 程 典型工 业园 区重 金属 污染 土壤风 险评 估流 程:启动 风险评 估 危 害识 别 暴露 评价(化 学风 险DB43/T 2848 2023 4 评价、生 物积 累风 险评 价)效 应评 价(生 态毒 理 学风险 评价、生态 系统 风 险评价)风险 表征(综合生态 风险 评价)。6 重 金属 污染 风险 识别 6.1 识别 的一 般要 求 6.1.1 风 险识 别主 要包 括 以下步 骤:资料 收集、污 染识别、生 态受 体确 定。6.1.2 风险 识别的 目标 是 确定是 否存在 土壤 污染。如受到 污染时,应 明确污 染物种 类和污 染程 度、潜在的生 态受 体等。6.2 环境 调查 与资 料收 集 6.2.1 调查 内容包 括污 染 源调查、重金 属迁 移途径 分析、污染受 体调 查以及 采样监 测,依 照相 关技术标准中 的要 求进 行监 测点 布设及 样品 采集。6.2.2 污 染识 别所 需要 收 集资料 宜符 合 HJ 25.1 规 定的第 一阶 段土 壤污 染状 况调查 的要 求。6.2.3 资 料收 集方 式可 采 用资料 收集、现 场踏 勘和 人员访 谈,必要 时可 进行 现场采 样。6.3 风险 识别 6.3.1 布点 采样方 式及 要 求宜符 合 HJ 25.1 初步 采 样分析 计划的 要求及 HJ 25.2 土 壤监测 点位 布设方法的 要求。6.3.2 监 测的 指标 包括 重 金属的 浓度 数据 及土 壤 pH、有机 质、土壤 质地 等理 化性质 数据。6.3.3 应 根据 调查 数据 及 当地土 壤背 景值 确定 污染 源地块 土壤 污染 物种 类、污染程 度和 范围。7 暴 露评 估 7.1 一般 规定 7.1.1 暴 露评 价包 括土 壤 化学风 险评 价和 生物 累积 风险评 价。7.1.2 当 化学 风险 评价 结 果显示 不存 在风 险时,评 估过程 终止。7.1.3 当 结果 显示 存在 一 定风险 时,继续 下一 阶段 生物累 积风 险评 价。7.1.4 化 学风 险和 生物 累 积风险 评价 采用 风险 积分,见 7.2.4 及 7.3.3。7.2 化学 风险 评估 7.2.1 数 据获 取与 收集 7.2.1.1 宜以 污染 源地 块 边界向 外延 伸 1 km-2 km 作为评 估区 域。7.2.1.2 污染 地块 内布 点 宜符合 HJ 25.1 及 HJ 25.2 的 规定,外 延区 域布 点 宜按照 200 m 200 m 网格布 点。每个 网格 采集 10 m 10 m 混合 土壤 样 品,采 样深 度为 0 cm 20 cm。7.2.1.3 监 测指 标宜包 括 重金属 总量及 有效 态含量,土壤 pH 值、有 机质、土壤质 地、阳 离子 交换量(CEC)等 土壤 理化 性质。土壤重 金属 有效 态含 量测 定宜采 用 HJ 804。7.2.2 对 照点 选择 7.2.2.1 对照 点选 择宜 符 合 HJ 25.2 的 规定。7.2.2.2 土 壤污 染物总 量 及有效 态含量 的参 考值宜 选择对 照点土 壤样 品重金 属污染 物总量 及有 效态浓DB43/T 2848 2023 5 度。7.2.3 化 学风 险指 数 采用相 对风 险指 数法 计算 重金属 污染 化学 风险 指数,见公 式(1)。MiRTRw wNiRTRw wj i RTRNj i RTRj HQ16.216.2 3.1/),(),()(有效态 总量 化学(1)式中:i 6.3 中识别 出的 目标 重金 属污 染物;j 研究 样点;)(/j HQ有效态 总量 化学 重 金 属污 染 物 总 量/有效态含量的化学 风险指 数,样点 j 的总化学风险指数为总 量和 有效 态含 量的 化学风 险指 数的 平均 值;),(j i RTRw 经权 重和j值校正 后的 样点j中污 染物 i 相对累 积指 数;N 样点 中重金 属污 染物 的相 对累 积指数wRTR 在 1.3-2.6 之间 的 总数;M 样点 中重金 属污 染物 的相 对累 积指数wRTR 超过 2.6 的总 数。),(j i RTRw计算见 公式(2)。),(),()(),(),(j i w j i Zi Cj i Cj i RTRw 有效态总量对照有效态总量(2)式中:)(i C有效态总量对照 重 金属 污染 物 i 土壤总 浓度或 有效 性浓 度的 参考 值;),(j i C有效态总量 样点j中重金 属污 染物 i 的实测 土壤 总浓 度和 生物 有效性 浓度;),(j i Z 样点j与对照 之间 重金 属污染 物浓 度 i 的差异 指数,与显 著性 水平 p 有关;),(j i Z 计算见 公式(3)。1 06.006.0 05.005.0 0,),(2.0),(50 5.3,1),(3275.0 pppj i pj i p j i Z(3)式中:),(j i p 样点j与对照 之间 污染 物 i 浓度 差异 的显 著性 水平 p。注:若野外调查及实验室分析时缺少重复,则默认 Z 为 1。权重),(j i w 计算过 程宜 根据 研究 样点土 壤生 态阈 值数 据的 频率分 布确 定,并符 合以 下规定:7.2.3.1 基于 研究 样点 土 壤理化 性质,通 过生 态阈 值 经验模 型估 算不 同样 点中 不同重 金属 的生 态阈 值。典型重 金属 EC50 估 算经 验 模型见 表 1。7.2.3.2 将生 态阈 值数 据 进行归 一化 处理,利用 自然 断裂法,按照 频率 分布 确定 权重,平 均分 值25、25 50、50 75、75 等 4 个 区间 分别 赋予权 重 1.3、1.2、1.1 和 1。DB43/T 2848 2023 6 表 1 基于 土壤 理化 性质 的典型 重金 属 EC50 估算 经 验模型 EC50 回归模型 R2 测定终点 供试土壤 EC50(Cr)lgEC50(Cr)=3.457 0.492 lgSOM 0.890 大麦根系生长 砖红壤、黑土、灰漠土、潮土、褐土、荒漠土 EC50(Ni)lgEC50(Ni)=-0.008+0.366pH+0.824 lgOC 0.860 大麦根系生长 砖红壤、红壤、水稻土、紫色土、塿土、潮土、荒漠土、褐土、黑钙土、灰漠土、黑土、棕壤 EC50(Cu)lgEC50(Cu)=0.725+0.227pH+0.964 lgOC 0.830 大麦根系生长 同上 EC50(Zn)lgEC50(Zn)=0.16pH+0.047OC+1.96 0.922 大麦根系生长 同上 EC50(Cd)lgEC50(Cd)=0.078pH+0.208 lgCEC+0.202 lgOC+0.705 0.941 水稻根系生长 砖红壤、水稻土、紫色土、塿土、潮土、黑土、褐土 EC50(Pb)lgEC50(Pb)=0.169pH+0.102OC+0.03CEC+1.415 0.825 大麦根系生长 水稻土、紫色土、塿土、潮土、荒漠土、砖红壤、红壤 注 1:表中经验模型均以 添加 外源重金属盐的生态毒性试验数据为基础构建;注 2:有机碳(OC)为无纲量;有机质(SOM)的单位 为 g/kg;CEC 的单位为 cmol/kg。7.2.4 化 学风 险评 价 基 于 经权 重 校正 后的 重 金属 污 染物 总 量和 有效 态 含量 的 相对 累 积指 数),(j i RTRw,分别计 算 重金属总量 和有 效态 含量 的风 险积分,见 公式(4)。Score(HQ)j=(paramRTRw(i.j)1.31)+(param1.3 R T R w(i.j)2.63)+(param2.6 R T R w(i.j)6.59)+(param6.5 R T R w(i.j)1327)+(paramRTRw(i.j)133)(4)式中:i 6.3 识 别出 的目 标重 金属污 染物;j 研 究样 点;Score(HQ)j 研 究样 点j的风险 积分;paramRTRw(i.j)样点j中处于 某一 风险 等级下 的证 据数 量占 所有 评估证 据数 量的 比例。计算每 个样 点 j 的化学 风险 积分为 重金 属总 量和 有效 态含量 的化 学风 险积 分的 平均值,根据 风险 积分分级 表的 级别 评价 化学 风险。风险 积分 级别 分级 表见 表 2。表 2 风险 积分 级别 分级 表 相对累积指数 RTRw 风险积分 Score(HQ)级别 0RTRw1.3 Score(HQ)100 无风险 1.3RTRw2.6 100 Score(HQ)300 轻微 2.6RTRw6.5 300 Score(HQ)900 中等 6.5RTRw13 900 Score(HQ)2700 严重 RTRw13 2700 Score(HQ)极严重 DB43/T 2848 2023 7 7.3 生物 累积 风险 评价 7.3.1 数 据获 取与 收集 7.3.1.1 宜 参考 7.2 化 学风险 评价结 果,在 7.2.1 所布 置的调 查样点 中,按不同 风险级 别分别 选取土壤样 品供 生物 测试,每 个风险 级别 的供 试样 品原 则上不 少 于3 个,如果 样 品总数 不 足 3 个,则全 部 用于生物 测试,多 于三 个的 可以按 照最 低比 例 30 确 定数量。7.3.1.2 宜选 择敏 感生 物,如蚯 蚓,作为 测试 生物。7.3.2 参 考值 确定 宜以 7.2.2 所 确定 的对 照 点土壤 培养 试验 样本 数据 作为参 考值。7.3.3 生 物累 积风 险指 数 采用相 对风 险指 数法 计算 重金属 污染 的生 物累 积风 险指数,见 公式(5)。MiRTRw wNiRTRw wj i RTRNj i RTRj HQ16.216.2 3.1),(),()(生物累积(5)式中:i 6.3 中 识别 出的 目标 重金属 污染 物;j 研 究样 点;)(j HQ生物累积 样点j的重金 属污 染生 物累积 风险 指数;),(j i RTRw 权 重和 Z 值校 正后 的样 点 j 中重 金属 污染 物 i 的相对 生物累 积指 数;N 样 点中 污染 物相 对生 物累积 指数wRTR 在 1.3-2.6 之 间的总 数;M 样 点中 污染 物相 对生 物累积 指数wRTR 超过 2.6 的总 数。),(j i RTRw计算见 公式(6)。),(),(),(),(0j i weight j i Z j i RTR j i RTRw w 生物积累(6)式中:0),(j i RTRw 生物积累大于 0 的样 点j污染物 i 相对生 物累 积指 数;),(j i RTRw 生物积累样点 j 中重金 属污 染物 i 的相对 生物 累积 指数;),(j i Z 样点j与对照 之间 污染 物 i 生物 累积 浓度 的差 异指 数,与 显著 性水 平 p 有关,计算见 公式(3);),(j i w 样点j污染物 i 的权 重。),(j i RTRw生物积累计算见 公式(7)。)()(),(),(i Bi B j i Bx j i RTR对照对照 样品生物积累(7)式中:),(j i B样品 样点j中污染 物 i 的生物 累积浓 度平 均值;),(j i B样品 对 照点 的污 染物 i 生物 累积浓 度平 均值。权 重计 算过 程宜 采用 多标 准决策 分析(MCDA)方法 进行量 化,并符 合以 下规 定:7.3.3.1 根据 指标 的可 靠 性、相 关性 和强 度,进行 定量评 价,评价 标准 见 表3。DB43/T 2848 2023 8 7.3.3.2 综合 每个 指标 的 3 项 定量 评价 分值 取平 均值,归一 化后 进行 频率 分布排 序。7.3.3.3 采用 自然 断裂 法,按照 平均 分值 25、25 50、50 75、75等 4 个区 间分 别赋予权 重1、1.1、1.2 和1.3。表 3 指标 的可 靠性、相 关性和 强度 的定 量评 价标 准 可靠性 相关性 强度 变异系数 分值 数据获取方式 分值 RTR(i,j)分值 Z(i,j)分值 0 15 3 野外调查/基质试验 3 0.6 3 1 3 16 35 2 人工模拟试验 2 0.60.2 2 1 0.5 2 35 1 文献资料 1 0.2 1 0.5 1 根据重金 属污染物 i 经权重和 Z 值校正 后的污染物相对生物累积 指数),(j i RTRw的数据分布计算 风险积分,见 公式(4)。依据风 险积 分级 别进 行风 险评价,见 表 2。8 效应 评价 8.1 总体 要求 8.1.1 效 应评 价包 括生 态 毒理学 风险 评价 和生 态系 统风险 评价。8.1.2 生态 毒理学 风险 指 标包括 个体及 以下 水平的 毒性效 应;生 态系 统风险 指标包 括生物 种群、群落水平以 上针 对生 态系 统结 构、过 程和 功能 的毒 性效 应。8.1.3 当 生态 毒理 学风 险 评价结 果显 示为 中等 风险 水平以 下时,评 估过 程终 止。8.1.4 当 结果 显示 存在 一 定风险 时,继续 进行 生态 系统风 险评 价。8.1.5 评价 过程包 括数 据 获取、胁迫 效应 关系(暴露 响应关 系)分析、权重确 定、风 险指 数计算及风险 分级 评价 等步 骤,风险评 价采 用风 险积 分,见 8.2.5 及 8.3.5。8.2 生态 毒理 学风 险评 价 8.2.1 数 据获 取 8.2.1.1 宜 采用 7.3.1.1 所确定 的土壤 样品 进行生 态毒理 学生物 测试,测试 生物宜 依据 7.3.1.2 所确定的 代表 物种,如 土壤 动物蚯 蚓。8.2.1.2 测试 终点 可参 考 资料性 附录 A。8.2.2 胁 迫 效应 关系 分 析 根据测 试终 点数 据与 土壤 污染浓 度数 据,宜采 用相 关 分析方 法对 指标 与土 壤污 染物浓 度(包括 总量、生物有 效性 浓度 及组 织残 留浓度)及 污染 程度(如,综合 污染 指数)之 间进 行胁迫 效 应关 系分 析,筛选出与 主导 污染 物 浓 度或 综合污 染指 数之 间的 呈显 著关系 的指 标(p 0.05),作为有 效的 证据 纳入 到证据链 中。DB43/T 2848 2023 9 8.2.3 参 考值 确定 宜以 7.2.2 规 定的 对照 点 土壤培 养试 验样 本数 据作 为参考 值。8.2.4 生 态毒 理学 风险 指 数 8.2.4.1 采用 相对 风险 指 数法计 算生 态毒 理学 风险 指数,计算 见公 式(8)。MiRTRw wNiRTRw wj i RTRNj i RTRj HQ1111 7.0),(),()(生态毒理学(8)式中:i 生 态毒 理学 风险 证据 链中的 有效 证据;j 研 究样 点;)(j HQ生态毒理学 样点j的生态 毒理 学风 险指数;),(j i RTRw 样点j中 经 过权重、Z 值 和 毒 性指 标抑 制/诱导 阈 值校 正 过的 证据 i 的相对生态毒 性指 数;N 样 点中 证 据 的相 对生 态毒性 指数wRTR 在 0.7-1 之间 的总数;M 样 点中 证据 的相 对生 态毒性 指数 超 过1 的 总数。8.2.4.2),(j i RTRw计算 见公 式(9)。诱导 抑制生态毒理学/),(),(),(),(Thj i w j i Zj i RTR j i RTRw(9)式中:),(j i RTR生态毒理学 样点j证据 i 的相对 生态 毒性指 数;),(j i Z 样点j指标 i 与 对照 生态 毒性 指标 i 的 数据 之间 差异 指数,与 显著性 水平 p 有关,计算 见公 式(3);诱导 抑制/Th 毒 性指 标抑 制/诱 导阈 值,在这 里分 别 设为 0.2 和 0.3,表 明毒 理学指 标响应抑制/诱 导分 别超 过20 和 30 视为 效应 显著;),(j i w 毒 性指 标 权重,生 态毒 理学 风险 指数 的权重 确定 过程 与生 物累 积风险 权重 确定过程 一致,见 7.3.3.3。8.2.4.3),(j i RTR生态毒理学计算 见公 式(10)。)()(),(),(i Ti T j i Tj i RTR对照对照 样品生态毒理学(10)式中:),(j i T样品 研 究样 点 j 生态毒 性指 标 i 的平 均值;)(i T对照 对 照点 生态 毒性 指标 i 的平均 值。8.2.5 生 态毒 理学 风险 评 价 8.2.5.1 根据 测定 指标 i 经 权重校 正后 的相 对毒 性指 数),(j i RTRw的数 据分 布,计 算生 态 毒理学 风险 积分)(EcotoxicHQ Score,见 公式(4)。8.2.5.2 根据 风险 积分 级 别进行 风险 评价,见 表 2。DB43/T 2848 2023 10 8.3 土壤 生态 系统 风险 评 价 8.3.1 数 据获 取 8.3.1.1 宜根 据7.2.1 所 确定的 评估 空间 范围,参 考 GB/T 21010,选 择评 估 区内农 用地(耕地/园地)、林草地 和建设 用地(商服 用地/工 矿仓 储用地/住宅/交通/公 共管 理与公 共服 务 用地/特 殊用 地)等 三大类土地 利用 类型 设置 生态 调查样 地,样地 尽可 能覆 盖 7.2.1 中 的土 壤调 查样 点。8.3.1.2 按照HJ 710.10 的要求。评 估区 范围 内分 布于不 同空 间位 置的 同一 土地利 用类 型总 数不 少 于 3 个。8.3.2 胁 迫 效应 关系 分 析 根据生 态调 查数 据与 土壤 污染浓 度数 据,宜 采用 主 成分分 析、蒙 特卡 洛模 拟、k-Means 聚 类分 析等多元统 计分 析方 法,对指 标与土 壤污 染物 浓度(包 括总量、生 物有 效性 浓度 及组织 残留 浓度)及 污 染 程度(如,综 合污 染指 数)之 间进行 胁迫 效 应关 系分 析,筛 选出 与主 导污 染物 浓度或 综合 污染 指数 之间呈显著 关系 的指 标(p 0.05),作 为有 效的 证据 纳入 到证据 链中。8.3.3 参 考值 确定 宜以对 照点 的生 态调 查数 据作为 参考 值。8.3.4 生 态系 统风 险指 数 8.3.4.1 采用 相对 风险 指 数 法计 算生 态系 统风 险指 数,见 公式(11)。MiRTRw wNiRTRw wj i RTRNj i RTRj HQ1111 7.0),(),()(生态系统(11)式中:i 生 态系 统风 险证 据链 中的有 效证 据;j 研 究样 点;)(j HQ生态系统 样点j的生态 系统 风险 指数;),(j i RTRw 经 过 权重、Z 值和 指 标抑 制/诱 导 阈值 校正过 的 样点j证据 i 的 相对 生 态系统效应 指数;N 样 点中 证据 的相 对生 态系统 效应 指数wRTR 在 0.7-1 之间的 总数;M 样 点中 证据 的相 对生 态系统 效应 指数wRTR 超过 1 的 总数。8.3.4.2),(j i RTRw计算 见公 式(12)。),(),()(),(),(j i w j i Zi Thj i RTRj i RTRw 生态系统(12)式中:),(j i RTR生态系统 样点j中证据 i 的相 对生 态系统 效应 指数;),(j i Z 样点j与对 照的生 态系 统效 应指 标 i 之间差异 指数,与 显著 性水 平 p 有关,计算见 公式(3);)(/i Th诱导 抑制 指 标抑 制/诱导 阈值,在这 里分 别设 为 0.2 和 0.3,表明 生态 系统 效 应指标响应抑 制/诱导 分别 超过20 和30 视为 效应 显著;),(j i w 效 应 指 标 权 重 确 定 过 程 同 生 物 累 积 风 险 和 生 态 毒 理 学 风 险 评 价,见 7.3.3.3。8.3.4.3),(j i RTR生态系统计算 见公 式(13)。DB43/T 2848 2023 11)()(),(),(i Ei E j i Ej i RTR对照对照 样点生态系统(13)式中:),(j i E样点 样点j生态系 统效 应指 标 i 的平 均值;)(i E对照 对 照点 生态 系统 效应 指标 i。8.3.5 生 态系 统风 险评 价 8.3.5.1 根据 测定 终点 i 经 权重、Z 值和 阈值 校正 后的 相对生 态系 统效 应指 数),(j i RTRw的数据分 布,计算生 态系 统风 险积 分 Score(HQ 生态系 统),见公 式(4)。8.3.5.2 根据 积分 级别 进 行风险 评价,见 表 2。9 综 合性 生态 风险 表征 9.1 总体 规定 9.1.1 当 有效 证据 链达 到 2 条 及以 上时 评估 综合 生态风 险。9.1.2 原则 上对每 一个 调 查样点 分别进 行所 有证据 链的综 合生态 风险 评价,证据链 之间如 出现 样点不一致的 情况,应 选择 具备 完 整证 据链 的样 点进 行综 合生态 风险 指数 计算,使 评估区 范围 内不 同样 点 之 间具有可 比性。9.1.3 为了 区别不 同证 据 链之间 的重要 性,采用每 个样点 的每条 证据 链所包 含的证 据的权 重取 平均值的方法,获 得证 据链 的权 重。9.2 综合 生态 风险 指数 对每一 条证 据链 的风 险指 数进行 归一 化处 理,进 行加 权平均 后计 算综 合生 态风 险指数,见公 式(14)。4141),(),(),()(iiNj i Wj i W j i HQj HQ综合(14)式中:j 研 究样 点;i 证 据链,包 括化 学风 险、生 物累 积风 险 2 条证 据链;)(j HQ综合 第j个样 点的 综合 生态 风险指 数;Nj i HQ),(第j个样 点中 利用 极值 归一化 处理 后的 第 i 条证据 链风险 指数。Nj i HQ),(计算见 公式(15)。)(min()(max()(min(),(),(i HQ i HQi HQ j i HQj i HQN(15)式中:),(j i HQ 第j个样 点中 第 i 条证据 链风险 指数;)(min(i HQ 所 有研 究样 点中 第 i 条证据链 风险 指数 的最 小值;)(max(i HQ 所 有研 究样 点中 第 i 条证据链 风险 指数 的 最 大值;),(j i W 第j个样 点中 第 i 条证据 链的权 重;),(j i W 计算见 公式(16)。DB43/T 2848 2023 12 n j i k W j i Wnk/),(),(1(16)式中:),(j i k W 第 j 个样 点中 第 i 条证据 链中证 据 k 的权重;k 每 条证 据链 中的 证据;n 每 条证 据链 中证 据的 个数。9.3 综合 生态 风险 评价 基于不 同土 地利 用类 型的 综合生 态风 险指 数分 级标 准进行 综合 生态 风险 评价,综合生 态风 险指 数分级标准 见 表4。表 4 综合 生态 风险 指数 划分等 级表 证据链之间标准差(D)综合生态风险指数(HQ 综合)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评估结论 可接受 不可接受 D 0.4 0.00 HQ 综合0.2 5 N,A,R,I 0.25 HQ 综合 0.5 0 A,R,I N,A(存在特殊保护目标)0.50 HQ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