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春霜冻害等级DB34/T 1917-2013.pdf
ICS 07.060 A 47 备案号:38578-2013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9172013 冬小麦春霜冻害等级 Grade of winter wheat spring frost damage 2013-07-29 发布 2013-08-29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1917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和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本标准起草人:马晓群、许莹、李德、王晓东。DB34/T 19172013 1 冬小麦春霜冻害等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春霜冻害的等级划分、气象指标和指标分级。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冬小麦产区各级气象、农业、民政、统计、保险等有关部门对冬小麦春霜冻害的监测、调查、统计、预警和评估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X/T 88-2008 作物霜冻害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QX/T 88-200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冬小麦春霜冻害 wheat spring frost damage 冬小麦晚霜冻害在冬小麦返青到拔节期间发生的霜冻。3.2 春霜冻害临界温度 critical temperature of spring frost damage 冬小麦受春霜冻危害的日最低温度上限值,随冬小麦品种特性和春霜冻害发生时段而不同,单位为摄氏度()。3.3 冬小麦春霜冻害过程process of springfrost injury 冬小麦拔节前 15 天至拔节后 20 天期间,持续一定时间的冻害。当逐时气温等于或低于冬小麦春霜冻害日最低气温指标时,为冬小麦春霜冻害过程的开始,当逐时气温高于冬小麦春霜冻害日最低气温指标时,为冬小麦春霜冻害过程的结束。3.4 过程有害积寒 processofharmful colder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冬小麦春霜冻害过程中,逐时气温与春霜冻害临界温度之差的绝对值累积量,单位为摄氏度()。DB34/T 19172013 2 3.5 受害株率 percentage of crop suffer injury 作物遭受春霜冻害后,单位农田面积受到伤害的植株数量占总植株数量的百分率。单位为百分比()。3.6 冬小麦春霜冻害指标 index of frost injury of winter wheat 表征冬小麦春霜冻害程度的气象指标。3.7 冬小麦春霜冻害等级 grade of frost injury of winter wheat 表征冬小麦春霜冻害程度的气象指标级别。3.8 冬小麦春霜冻害区域指数 index of frost injury of winter wheat for an area 评价某区域冬小麦春霜冻害程度的气象指标。4 等级划分 4.1 轻度春霜冻害 低温导致冬小麦叶片受冻,或有少量幼穗受冻,以后抽出哑铃穗、半截穗等,穗受害株率应不大于50;小麦减产率应不大于 15。4.2 重度春霜冻害 低温导致冬小麦幼穗受冻,包括幼穗水浸状、发粘,不抽穗或抽出哑铃穗、半截穗、白穗,主茎冻死、大分蘖冻死;幼穗受害株率应大于 50;小麦减产率应大于 15。5 等级指标 5.1 日最低气温指标 该指标适用于冬小麦春霜冻害的监测预警,其等级标准见表1。表1 冬小麦春霜冻害日最低气温指标 单位:摄氏度 半冬性品种 春性品种 等级-15-5天-410天 1120天-15-5天-410天 1120天 轻度-5.00.5-3.51.0-1.01.5-5.00.6-3.01.5-0.52.0 重度-5.0-3.5-1.0-5.0-3.0-0.5 注:负值表示拔节前天数,正值表示拔节后天数。DB34/T 19172013 3 5.2 过程有害积寒指标 该指标适用于冬小麦春霜冻害的损失评估。当春霜冻过程持续时间在一日之内时,有害积寒的计算公式见附录 A,当霜冻过程持续时间超过一日时,有害积寒的计算公式见式(1):midiWC a WC a1.(1)式中:WCa 一次冬小麦春霜冻害的过程有害积寒,单位为摄氏度();WCad 冬小麦春霜冻害一日有害积寒,计算方法见附录A,单位为摄氏度();WCadi 冬小麦发生春霜冻害第 i 天的一日有害积寒;m 达到冬小麦春霜冻害最低气温标准的持续天数,m=2,单位为天(d)。冬小麦春霜冻害过程有害积寒等级指标见表 2。表2 冬小麦春霜冻害过程有害积寒指标 单位:摄氏度 半冬性品种 春性品种 等级-15-5天-410天 1120天-15-5天-410天 1120天 轻度 2.07.5 1.54.0 1.02.0 1.56.5 1.03.5 0.51.5 重度 7.5 4.0 2.0 6.5 3.5 1.5 注:负值表示拔节前天数,正值表示拔节后天数。6 区域灾害等级 6.1 区域灾害等级划分方法 评价某一区域春霜冻害的强度,需要综合考虑霜冻发生的强度和范围。可在确定单点春霜冻等级的基础上,根据各点春霜冻不同等级的比例,从总体上评定一个地区的春霜冻害强度。计算公式见式(2):AAaAAa Rsf2211.(2)式中:Rsf 某受害时段冬小麦春霜冻害区域强度指数;A 该区域的总播种面积或该区域总气象站数,单位为公顷(hm2)或个;A1 出现轻度春霜冻害的面积或气象站数,单位为公顷(hm2)或个;A2 出现重度春霜冻害的面积或气象站数,单位为公顷(hm2)或个;a1 轻度春霜冻害的危害系数,a1=0.3;a2 重度春霜冻害的危害系数,a2=0.7。6.2 区域灾害等级指标 冬小麦春霜冻害区域灾害等级指标见表 3。DB34/T 19172013 4 表3 冬小麦春霜冻害区域灾害等级指标 等级 区域评价指数 轻度 0.1Rsf0.35 重度 0.35Rsf DB34/T 19172013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有害积寒的计算方法 理论上,一日内冬小麦春霜冻害的有害积寒由(A.1)式计算:dt t T T WCattC d)(21)(CT t T.(A.1)式中:WCad 冬小麦春霜冻害有害积寒,单位为摄氏度();TC 冬小麦春霜冻害的临界温度,与品种特性和危害发生时段有关(见表1),单位为摄氏度();T(t)瞬时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1、t2 一日中低于春霜冻危害临界温度的起始、终止时刻。实际应用时,可利用气象台站逐时气温观测资料将(A.1)式离散化,一日内的春霜冻害有害积寒由(A.2)式计算:21)(tt ii C dT T WCa.(A.2)式中:Ti 逐时气温,单位摄氏度();其它符号意义同式(A.1)。DB34/T 19172013 6 参 考 文 献 1 大气科学辞典编委会.大气科学辞典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2 程纯枢.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气象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3 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编.中国农业气象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9 4 国家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下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5 李茂松,王道龙,钟秀丽等.冬小麦霜冻害研究现状与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4):7278.6 冯玉香,何维勋,孙忠富等.我国冬小麦霜冻害的气候分析J.作物学报,1999,25(3):335340.7 孙忠富.霜冻灾害与防御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8485,100.8 郑大玮,郑大琼,刘虎城.农业减灾实用技术手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 肖跃成,申秀萍,朱培荣等.小麦受冻害的生育特点及其防救对策J.作物杂志,1999,(4):2324.10 冯玉香,何维勋,饶敏杰等.冬小麦拔节后霜冻害与叶温的关系J.作物学报,2000,26(6):707712.11 张雪芬,陈怀亮,郑友飞等.冬小麦霜冻害遥感监测应用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1):94100.12 宫德吉,陈素华.农业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其在产量预报中的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1999,10(1):6671.13 马晓群,陈晓艺.农作物产量灾害损失评估业务化方法研究J.气象,2005,31(7):7275.14 王建林.现代农业气象业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264271.15 霍治国,王石立.农业和生物气象灾害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3638.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