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耕除草机作业质量DB63/T 1289-2014.pdf
ICS 65.060.20 B 91 备案号:42517-2014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2892014 中耕除草机作业质量 Operating quality for cultivator 2014-06-09发布 2014-07-01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2892014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互助县农机化学校。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庆明、张学林、田文庆、娘本加、赵凤勇、隋萍、胡玉智、邵元昌、王慧珍、聂永珍。DB63/T 12892014 1 中耕除草机作业质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耕除草机作业的术语、技术要求、质量指标和检查方法。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中耕除草机作业质量检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262 农业机械试验条件 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3 术语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中耕 作物生育期间在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主要包括除草、松土、培土三项作业。3.2 伤苗 在作业中被拔掉或根茎部被折断的农作物幼苗。3.3 埋苗 叶片总数一半被土层覆盖的农作物幼苗。3.4 漏耕 地表状况允许中耕机组通过作业,而未能够作业的地面。4 技术要求 4.1 作业地选择 农作物行距、株距及长势高度应适宜中耕除草机作业。DB63/T 12892014 2 4.2 机具选择 中耕除草机主要工作部件有锄铲式和回转式两大类。应据根用途和需要选装不同的工作部件。4.3 使用要求 4.3.1 按作物种类、苗情、杂草和土壤状况确定中耕除草的时间和频次。4.3.2 中耕作业应保证不偏墒、不漏耕、不拖堆、不铲苗、不压苗,地头整齐。4.3.3 按使用要求调整好机具的技术状态。4.4 安全要求 4.4.1 使用机具前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4.4.2 工作部件应在机具行进中下落入土,工作部件完全出土后方可转弯。4.4.3 部件粘土过多或缠草时,要停车清理。4.4.4 禁止不停车排除故障。5 质量指标 在土壤含水率为15%25%,土壤紧实度2.0MPa,农业作物幼苗自然高度150mm条件下,中耕除草机的作业质量应符合表的规定。表1 作业质量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除草率%80 2 伤苗率%5 3 埋苗率%5 4 耕层碎土率%55 5 耕深合格率%80 6 检查方法 6.1 检查用仪器 检查用仪器设备量程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检查用仪器设备量程 序 号 仪器名称 量 程 1 钢板尺 0mm500mm 2 钢卷尺 0mm5000mm 3 天平 0kg1kg 4 台秤 0kg10kg 5 水份测试仪 0g10g 6 土壤紧实度仪 02000kPa 7 游标卡尺 0mm200mm DB63/T 12892014 3 6.2 试验条件的测定 土壤含水率、紧实度、农作物高度等试验条件按GB/T 5262的规定执行。试验地长度应不小于80m,测区长度不小于30m。6.3 除草率的测定 在往返两个行程的测区内随机选定5个测点,每个测点面积不小于1m2,统计除掉杂草根数和未除掉杂草根数。按公式(1)计算除草率:112100%cNMNN.(1)式中:Mc除草率;N1除掉杂草根数,株;N2未除掉杂草根数,株。6.4 伤苗率的测定 在往返两个行程的测区内随机选定5个测点,每个测点长度不小于10m,统计总苗数、伤苗数,按公式(2)计算伤苗率:100%smNSN.(2)式中:Sm伤苗率;Ns伤苗数,株;N总苗数,株。6.5 埋苗率的测定 在往返两个行程的测区内随机选定5个测点,每个测点长度不小于10m,统计总苗数、埋苗数,按公式(3)计算埋苗率:%100 NNMMM.(3)式中:MM 埋苗率;MN 埋苗数,株;N总苗数,株。DB63/T 12892014 4 6.6 耕深合格率检查 沿机组前进方向每隔2m测定1点,每个行程左、右各测定10点,随机选取5行进行测试,检测点的位置应避开地边和地头选取,以耕后地表为基准,地表与耕层底部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耕深。耕深合格率按下式(4)计算:%100 squ.(4)式中:u 耕深合格率;q耕深测点的合格数量,个;s耕深测点的总数量,个。6.7 耕层碎土率检查 在作业后的耕地上测定长为1m、宽为1个作业幅宽内所有中耕铲或中耕刀作业宽度之和的全耕层土块,选取最长边小于4cm的土块称量,并称量长为1m,宽为1个作业幅宽内所有中耕铲或中耕刀作业宽度之和的全耕层土块质量,在已作业后的耕地内随机选取25点进行测量,以最长边小于4cm的土块质量占全耕层土块总质量的百分比作为该点的碎土率,求25点平均值。碎土率按下式(5)、(6)计算:%100 baimmE.(5)式中:iE 随机点的碎土率;am 随机点最长边小于4cm的土块质量,g;bm 随机点长为1m,宽为1个作业幅宽内的全耕层土块的质量,g;%100 NEEi式中:.(6)式中:E碎土率平均值;iE 各随机点的碎土率之和;N 检测点的个数。6.8 培土厚度检查 6.8.1 在作业地块内,随机选 5 点,未耕前在垄沟、垄台作出标记。6.8.2 作业后在原标记处测量培土层的厚度值,取其平均为培土厚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