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播种器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B22/T 472-2015.pdf
ICS 65.060.01 B 91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4722015 代替DB22/T 4722009手持式播种器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criteria of quality evaluation for hand-hold seeder 2015-04-07发布 2015-05-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472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22/T 4722009 手持式播种器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本标准与DB22/T 472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2 中增加“GB/T 2828.12012”;删除了引用“GB/T 141621993”、“GB/T 94782005”、“JB/T 56731991”、“JB/T 102932001”、“NY/T 5032002”标准;表 1 中“种肥间距(41)”修改为“(51)”;表 1 中“种肥间距合格率96%”修改为“98%”;表 1 中“播种深度合格率:手提式90%”修改为“95%”;表 1 中“播种深度合格率:手推式80%”修改为“90%”;3.2.1 中“主要部件”修改为“主要铸造件”;3.3.1 中“易腐件应进行”修改为“易腐件及金属肥料箱应进行”;将“3.3.2 条”修改为“3.2.5 条”;增加了 3.4.1 条“机具应便于操作”;3.4.1 中“排种数和排肥量调整时应便于操作”修改为“排种数和排肥量调整时应便于调整”;删除了 3.3.3;4.4 条内容修改为“用钢板尺测量种子和化肥的直线距离,准确度为 mm”;4.5 条增加了“机器正常作业后,分 3 次每次找出 100 穴,其中找出不符合要求的穴数。”;4.6 条删除了“当 h 小于3 时,h0.5 为合格的播种深度。”;4.7 条增加“漆膜厚度测试方法”。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开山、周晗宇、刘浩、张天彪。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22/T 4722009;DB22/T 4722015。DB22/T 4722015 1 手持式播种器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播种器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手推式和手提式播种器的质量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6973 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 3 质量要求 3.1 性能指标 播种器应在耕整后的耕地进行播种作业,整地质量和种子应符合人工播种农艺技术要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1 作业性能指标 项 目 指 标 手提式播种器 1.5 种子破损率%手推式播种器 1 穴粒数合格率%95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8.5 种肥间距 cm 51 种肥间距合格率%98 手提式播种器 95 播种深度合格率%手推式播种器 90 3.2 装配及部件 DB22/T 4722015 2 3.2.1 各连接件不应有裂纹和其它降低零件强度的缺陷,主要铸造件不应有气孔、缩孔和夹渣等缺陷。3.2.2 种箱及肥箱的结合处不应出现漏种、漏肥现象。3.2.3 装配后排种、排肥装置应转动灵活、可靠,不应有卡滞现象,润滑部位应注润滑油。3.2.4 排种器口的弹簧弹力应能调整。3.2.5 播种器、排肥器入土工作部件应采用耐磨防腐材料制造。3.3 外观质量 机具易腐件及金属肥料箱应进行防腐处理,需涂漆部件的表面涂漆应平整、均匀、光滑,涂漆厚度不低于35 m。3.4 操作方便性 3.4.1 机具应便于操作。3.4.2 排种数和排肥量应便于调整。3.4.3 易损件应易于更换。4 试验方法 4.1 种子破碎率 用排种器进行排种工作,分3次取排出的种子,每次取200 粒种子,找出破碎的种子,按式(1)进行计算,求3 次平均值。%100200=PG(1)式中:G 种子破碎率,%;P破碎的种子数,单位为粒。4.2 穴粒数合格率 机器正常作业后,分3次每次找出100穴,根据要求找出不符合的穴数,按式(2)进行计算,求3次平均值。%100100100=ZU(2)式中:U 穴粒数合格率,%;Z 不符合穴数,单位为个。4.3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在颗粒状化肥含水率不超过12%,小结晶粉末状化肥含水率不超过2%的条件下,让播种器的排肥装置正常工作,分10 次每次接取10 穴的化肥量用天平进行称重。按GB/T 6973中的规定进行计算。4.4 种肥间距 用钢板尺测量种子和化肥的直线距离,准确度为。4.5 种肥间距合格率 DB22/T 4722015 3 机器正常作业后,分3次每次找出100穴,其中找出不符合要求的穴数。按式(3)进行计算,求3次平均值。%100100=FS(3)式中:S 种肥间距合格率,%;F 不符合间距的穴数,单位为个。4.6 播种深度合格率 以当地农业要求播种深度值为h时,(h1)cm为合格的播种深度。机器正常作业后,分3次每次找出100穴,找出不符合播种深度的穴数,按式(4)进行计算,求3次平均值。%100100100=DH(4)式中:H 播种深度合格率,%;D不符合播种深度的穴数,单位为个。4.7 外观质量 感观检验,用漆膜测厚仪测量漆膜厚度。4.8 操作方便性 感观检验。5 检验规则 5.1 检验项目 检测项目按其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分为A、B二类见表2。表2 检验项目 分 类 序 号 项 目 1 种子破碎率 2 穴粒数合格率 A 3 种肥间距合格率 1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2 播种深度合格率 3 生产率 4 装配及部件 5 外观质量 B 6 操作方便性 DB22/T 4722015 4 5.2 抽样方法 5.2.1 按 GB/T 2828.1 的规定,在企业最近六个月生产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在生产厂家抽样时抽样基数不少于 20 台,在销售单位抽样时可不受此限,样本大小为 2 台。5.2.2 订货单位抽检产品质量时,可按 GB/T 2828.1 的规定进行。合格质量水平和检查批量,由供货和订货方协商确定。5.3 判定规则 采用逐项考核,按类判定,判定规则见表3。表3 判定规则 类别 A B 项目数 3 6 检验水平 S-1 样本字码 A 样本大小 2 AQL 6.5 40 AC Re 0 1 2 3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