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天气过程强度评估方法DB22/T 2103-2014.pdf
ICS 07.060 A 47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1032014 严寒天气过程强度评估方法 Evaluation method of strength of bitter cold weather process 2014-09-30发布 2014-10-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103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气象台。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袭祝香、马树庆、纪玲玲、蔺豆豆、高晓荻、张梦远、吕忠、兰飞飞。DB22/T 21032014 1 严寒天气过程强度评估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严寒天气过程强度评估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评估项目与指标计算和强度分级。本标准适用于对吉林省严寒天气过程强度的评估。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气象观测站 meteorological observing station 为开展气象观测而设立的观测机构或场所。2.2 日最低气温 daily minimum air temperature 24小时内出现的最低气温值即为日最低气温。2.3 严寒天气 bitter cold weather 连续3天日最低气温达零下30 以下;或1天日最低气温达零下35 以下。2.4 严寒天气过程 bitter cold weather process 评估区域四分之一及以上气象观测站出现严寒天气。2.5 严寒天气过程强度 strength of bitter cold weather process 严寒天气过程的轻重程度。3 严寒天气过程评估项目与指标计算 3.1 评估项目 评估包括下列项目:a)严寒天气持续日数;DB22/T 21032014 2 b)严寒天气覆盖范围;c)严寒天气过程最低气温极值;d)严寒天气过程平均最低气温;e)严寒天气过程强度。3.2 指标计算方法 3.2.1 严寒天气持续日数指标计算)1(101 2 1+=t t X.(1)式中:1X 严寒天气持续日数指标,即严寒天气过程开始至结束的天数;1t 严寒天气的开始日期对应在一年中的天数(如1月3日为一年中的第3天,如果1月3日为严寒天气的开始日期,则1t=3,以此类推);2t 严寒天气的结束日期对应在一年中的天数(算法同1t)。3.2.2 严寒天气覆盖范围指标计算 NnX=102.(2)式中:2X 严寒天气覆盖范围指标,即一次严寒天气过程中出现严寒天气的气象观测站数量;n评估区域内达到严寒天气标准的气象观测站数量;N 评估区域内气象观测站的总数。3.2.3 严寒天气过程最低气温极值指标计算 n j P Xj,2,1,)min(3L=.(3)式中:3X 严寒天气过程最低气温极值指标,即一次严寒天气过程中,评估区域内n个达到严寒天气标准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的最小值;min()取最小值函数;jP 一次严寒天气过程中,达到严寒天气标准的气象观测站中第 j 个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的最小值。3.2.4 严寒天气过程平均最低气温指标计算 DB22/T 21032014 3 n j PnXnjjL,2,1,114=.(4)式中:4X 严寒天气过程平均最低气温指标,即一次严寒天气过程中,评估区域内n个达到严寒天气标准的气象观测站的日最低气温最小值的平均;jP 一次严寒天气过程中,达到严寒天气标准的气象观测站中第 j 个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的最小值。3.2.5 严寒天气过程强度评估指标计算=+=41)-1 11(41i iYH.(5)式中:H 严寒天气过程强度评估指标;iY 当 10 iX,)10/lg(2.0i iX Y=,当 10 iX,0=iY,iX 为严寒天气过程第i项指标。4 强度等级划分 按H 值的大小,将严寒天气过程强度划分为四级,见表1。表1 强度等级 严寒天气过程强度等级 严寒天气程度 严寒天气过程强度评估指标(H)一级 极强 28.1+H H 二级 重度 28.1 85.0+H H H 三级 中度 85.0+H H H 四级 轻度 H H 注:H、的计算按照公式(6)。=miiHmH11,21)(11H Hmimi=.(6)式中:m严寒天气过程总次数;iH 第i次严寒天气过程的强度。DB22/T 21032014 4 5 资料采集 5.1 气象观测站的选取 气象观测站取自国家气象观测站。5.2 H 统计时段 H 统计时段规定为1961年2010年。DB22/T 21032014 5 参 考 文 献 1 陈艳秋,袁子鹏,盛永,戴廷仁.辽宁暴雨事件影响的预评估和灾后速评估J.气象科学,2007,27(6):626-632 2 袁子鹏,贾旭轩.辽宁省地方标准.气象灾害评估 第6部分:暴雪 3 袭祝香.吉林省重大暴雨过程评估方法研究J.气象科技,2008,36(1):78-81 4 袭祝香,孙力,刘实.吉林省单站暴雨特征分析及评估方法J.气象科学,2009,29(2):230-234 5 袭祝香,孙力,刘实.东北地区重大暴雨过程评估方法研究J.灾害学,2009,24(2):61-64 6 王秀荣,王维国,张建忠,等.全国气象服务规范技术手册M.气象出版社,2012:23-25 7 陈亚宁,杨思全.自然灾害的灰色关联灾情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研究进展,1999,18(2):158-162 8 中气候发199639号-气象情报及灾情收集上报规定 9 吉气发201081号-关于印发吉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标准及防御指南的通知 10 吉气发201297号-关于印发吉林省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标准(试行)的通知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