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DB34/T 2091-2014.pdf
ICS 93.040 P 28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0912014 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Technical Condition Evaluation of Rural highway Bridges 文稿版次选择 2014-04-10 发布 2014-05-1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091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主要起草人:胡文友、朱新实、沈训龙、尹宗学、张翼飞、潘向军、奚勇、徐翔、汪波、徐建东、曾保军、刘洪涛、王旭、杨骅、袁斌。DB34/T 20912014 1 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的术语和定义、评定等级划分及工作流程、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梁式桥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拱式桥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桥梁下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和桥梁附属部件技术状况评定。本标准适用于适用于农村公路中乡、村道桥梁的技术状况评定,县道上的桥梁技术状况可参考本标准进行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T H21-201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农村公路 rural highway 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和村道。3.2 危桥 dangerous bridge 处于危险状态,不能满足通行安全的桥梁。3.3 上部结构 superstructure 桥梁支座以上(无铰拱起拱线以上)跨越桥孔部分的总称。3.4 下部结构 substructure 支撑桥梁上部结构并将其荷载传递至地基的桥墩、桥台和基础的总称。3.5 DB34/T 20912014 2 桥面系 bridge deck system 上部结构中直接承受车辆、人群荷载并将其传递到主梁(或主拱、主索)的整个桥面构造系统,包括桥面铺装、桥面板及人行道等。3.6 桥梁部件 bridge component 桥梁结构中同类构件的统称,如梁、桥墩等。3.7 重要部件important component 对桥梁结构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件。3.8 桥梁构件 bridge member 组成桥梁结构的基本单元,如一片梁、一个桥墩等。3.9 评定单元 assessment unit 为满足桥梁评定而划分的基本单位。3.10 评定标度 assessment scale 病害的标度划分、分级。3.11 单一病害 single disease 桥梁部件的某一种具体病害,如桥梁跨中开裂、钢筋锈蚀等。3.12 结构位移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由于基础移动、超载、碰撞、火灾、冲刷等原因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位置的移动或截面的转动。3.13 桥梁基础冲刷、淘空 scour and cavern of bridge foundation 在水流作用下,基础周围埋置物被冲刷、基底被淘空的现象。3.14 钢筋锈蚀 steel corrosion DB34/T 20912014 3 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水、汽作用下发生的氧化反应现象。3.15 裂缝 crack 混凝土构件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表面的开裂现象。3.16 混凝土质量缺陷 defects in concrete 混凝土局部蜂窝、麻面、剥落、掉角等的统称。4 总则 4.1 为填补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的空白,为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针对其特点,制定本标准。4.2 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采用重要部件法,对重要部件及主要病害进行评定。4.3 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的技术资料,应归入桥梁养护技术档案。4.4 本标准未列入的桥梁类型,按现行相关规范评定。4.5 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 评定等级划分及工作流程 5.1 桥梁技术状况等级划分 5.1.1 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时,根据桥梁结构形式,按表 1 将桥梁结构划分成不同部件及多个评定单元。表1 桥梁部件及评定单元划分 序号 桥型 部件 评定单元划分 上部结构 下部结构 附属结构 1 梁式桥 主梁、一般承重构件、支座 桥墩、桥台、基础 附属部件(桥面铺装、锥坡等)单跨主梁、单跨一般承重构件、单跨支座、单个桥墩、单个桥台、单个墩台基础、全桥附属部件 2 拱式桥 圬工拱桥 主拱圈、拱上建筑 桥墩、桥台、基础 附属部件(桥面铺装、锥坡等)单跨主拱圈、单跨拱上建筑、单个桥墩、单个桥台、单个墩台基础、全桥附属部件 钢筋混凝土拱桥 拱肋(拱片)、一般承重构件 桥墩、桥台、基础 附属部件(桥面铺装、锥坡等)单跨拱肋(拱片)、单跨一般承重构件、单个桥墩、单个桥台、单个墩台基础、全桥附属部件 5.1.2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见表 2。DB34/T 20912014 4 达到 未 达 到 表2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 技术状况评定等级 桥梁技术状况描述 一类 完好、良好状态 二类 较好状态 三类 较差状态 四类 差的状态 五类 危险状态 5.2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工作流程 5.2.1 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采用先对桥梁每个部件的各评定单元进行评定,然后对桥梁各部件进行评定,最后进行桥梁总体技术状况的评定。根据单元评定或总体评定确定桥梁的技术状态。5.2.2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工作流程 6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6.1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6.1.1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桥梁检查评定计划 桥梁内业档案资料准备 确定桥梁类型 准备桥梁病害检查评定表 桥梁现场检查 单元病害单项控制指标 桥梁总体技术状况为四类或五类 桥梁上部结构每个部件评定单元技术状况评定 桥梁下部结构每个部件评定单元技术状况评定 桥梁上部结构每个部件技术状况评定 桥梁下部结构每个部件技术状况评定 桥梁附属部件 技术状况评定 桥梁总体 技术状况评定 数据归档 DB34/T 20912014 5 分为二个阶段,即阶段一、阶段二。6.1.2 阶段一的评定方法 阶段一主要对各分单元进行评定,如对一跨梁、一个桥墩评定。根据每个评定单元某一病害的标度及该病害标度的构件占单元中总构件的比例来计算该病害扣分,然后对该类病害不同标度的扣分值进行累加计算组合值,按式(1)计算。仅有一个构件,比例为 100。每个评定单元单一病害组合值不满足单一病害单项控制指标时,需计算该单元的扣分总值,按式(2)计算。1li ijjDP P.(1)式中:11()mi iik miiD P wGPw.(2)式中:iD P 桥梁部件某一评定单元的 i 类单一病害扣分组合值;kG P 桥梁部件某一评定单元的扣分总值;ijP 桥梁部件某一评定单元的 i 类单一病害 j 类标度的扣分值,该值从 710 章桥梁各部件单一病害的标度及扣分标准表中直接选取;i 代表一个单元内的病害种类序号,最大为种类数。j 代表一个单元的某种(i)病害的某种程度(标度),最大为标度划分数 9。l 桥梁部件评定单元的 i 类单一病害所对应的标度种类,l 的范围从 19 中的任何一个值。k 代表桥梁部件第 k 个评定单元。m 代表一个单元内出现扣分的的单一病害种类数。iW 桥梁部件 i 类单一病害的评定权值,按表4、5、6、7 的规定取值;6.1.3 桥梁重要部件的单元病害扣分标准表 设置了“黄区”和“红区”。部件的单元病害扣分值ijP 进入“黄区”表示桥梁技术状况进入差的状态;部件的单元病害扣分值ijP 进入“红区”表示桥梁技术状况进入危险状态。DB34/T 20912014 6 6.1.4 单元病害单项控制指标评定 如桥梁部件某个评定单元扣分出现下列情况,则直接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等级为“四类”或“五类”。某一评定单元单一病害扣分进入病害扣分标准表“黄区”,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为“四类”。某一评定单元单一病害扣分进入病害扣分标准表“红区”,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为“五类”。当18分iD P(或kG P)40分时,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为“四类”;当iD P(或kG P)40时,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为“五类”。示例1:某桥为310 m圬工拱桥,其中第1跨主拱圈底面存在一条横向裂缝,缝长为整个底面宽,未延伸至侧面,最大缝宽 0.5 mm。该病害符合“主拱圈拱顶及 L/4处附近横向裂缝”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中标度5“拱圈下表面出现裂缝,缝长1/2截面宽(高),缝宽0.3 mm”的规定,且进入黄区,直接评定桥梁技术状况为“四类”。示例2:某桥为113 m空心板梁桥,上部结构由10片预制空心板构成,主要病害为空心板钢筋锈蚀。对照标度表,其中6片空心板标度为4,4片空心板标度为6,再对照病害扣分标准表,按病害空心板的比例进行扣分,标度为4的空心板病害比例为 60,扣分单值为 11.5 分;标度为 6 的空心板病害比例为 40,扣分单值为 14.0 分,两扣分单值均不对应“黄、红”区,但扣分组合值为25.5分,直接评定评定桥梁技术状况为“四类”。6.1.5 阶段二的评定方法 未满足单元病害单项控制指标的按阶段二进行评定。阶段二主要是在单元评定的基础上,进行累加计算部件所有评定单元的扣分总值,再对部件扣分总值进行累加,最终得到桥梁的技术状况评分值。1)桥梁部件扣分值按式(3)计算。11np kkB G P G Pn.(3)式中:pB GP 桥梁部件所有评定单元扣分总值,其最大扣分值超过表4、表5、表6、表7“部件最大扣分值”的规定时,按部件最大扣分值取值。2)桥梁技术状况评分按式(4)计算。31100r ppD BGP.(4)式中:rD 桥梁技术状况评分;kB G P 桥梁部件 k 所对应的多种病害扣分值;P 桥梁评定部件的顺序,依次为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附属结构。3)根据全桥评分值rD,对照表3 进行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DB34/T 20912014 7 表3 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分类 技术状况评分 技术状况等级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五类 Dr 88,100)60,88)40,60)25,40)0,25)6.2 桥梁部件病害评定权值 6.2.1 梁式桥各部件病害评定权值 iW 宜按表 4的规定取值。表4 梁式桥各部件病害评定权值 部件 病害名称 单一病害评定权值 Wj 部件最大扣分值 上部 结构 主梁 钢筋锈蚀 1.6 48 跨中附近横向开裂 1.6 支点附近斜向开裂 1.6 纵向开裂 1.6 混凝土质量 2.5 结构变形 6.4 一般 承重构件 横隔板(系梁)开裂等 2.5 湿接缝、行车道板底面开裂、破碎等 2.5 支座 支座病害 0.6 下部 结构 墩台 及基础 桥台、重力式桥墩 下沉、倾斜、滑动等 6.4 45 横向开裂 6.4 竖向开裂 6.4 前墙与翼墙开裂 2.5 柱式桥墩 破损、环状开裂 6.4 竖向开裂 6.4 墩、台顶水平开裂 6.4 墩、台钢筋锈蚀 6.4 扩大基础 基础冲刷、脱空 6.4 桩基础 桩柱偏心 6.4 桩柱结合处脱空 6.4 桩基暴露 6.4 混凝土质量 2.5 附属结构 附属部件 附属部件病害 0.8 7 6.2.2 圬工拱桥各部件病害评定权值 iW 宜按表5 的规定取值。6.2.3 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桥、肋拱桥、箱型拱桥)各部件病害评定权值iW宜按表 6 的规定取值。DB34/T 20912014 8 表5 圬工拱桥各部件病害评定权值 部件 病害名称 单一病害评定权值 Wj 部件最大扣分值 上部 结构 主拱圈 拱顶及 L/4 处附近横向开裂 5.0 45 拱脚横向开裂 5.0 结构变形 8.0 纵向开裂 5.0 拱圈砌块风化、开裂、脱落等 5.0 材料外观质量 5.0 拱上 建筑 腹拱开裂、倾斜、坍塌 3.0 立墙开裂、倾斜、坍塌 3.0 侧墙开裂、倾斜、坍塌 3.0 下部 结构 墩台 及 基础 桥台、重力式 桥墩 下沉、倾斜、滑动等 5.0 45 横向开裂 5.0 竖向开裂 5.0 前墙与翼墙开裂 3.0 扩大基础 基础冲刷、脱空 5.0 墩、台砌块风化、开裂、脱落等 5.0 材料外观质量 5.0 附属结构 附属部件 附属部件病害 1.2 10 表6 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桥、肋拱桥、箱型拱桥)各部件病害评定权值 部件 病害名称 单一病害评定权值 Wj 部件最大扣分值 上部 结构 拱肋 拱顶及 L/4 处附近开裂 1.6 50 拱脚开裂 1.6 上部结构钢筋锈蚀 1.6 结构变形 6.4 混凝土质量 2.5 一般 承重 构件 横隔板(系梁)开裂 3.0 拱波(背)纵向开裂 3.0 腹拱开裂、倾斜、坍塌 3.0 立墙(柱)开裂、倾斜、坍塌 3.0 侧墙开裂、倾斜、坍塌 3.0 下部 结构 墩台 及基础 桥台、重力式桥墩 下沉、倾斜、滑动等 4.0 45 横向开裂 4.0 竖向开裂 4.0 前墙与翼墙开裂 2.5 墩、台顶水平开裂 4.0 墩、台钢筋锈蚀 4.0 扩大基础 基础冲刷、脱空 4.0 材料外观质量 4.0 附属结构 附属部件 附属部件病害 0.6 5 DB34/T 20912014 9 6.2.4 钢筋混凝土拱桥(桁架拱桥、刚架拱桥)各部件病害评定权值iW 宜按表 7 的规定取值。表7 钢筋混凝土拱桥(桁架拱桥、刚架拱桥)各部件病害评定权值 部件 病害名称 单一病害评定权值 Wj 部件最大扣分值 上部 结构 拱片 拱顶及 L/4 处开裂 1.6 50 拱脚开裂 1.6 上、下弦杆开裂 1.6 腹杆开裂 1.6 节点开裂 1.6 上部结构钢筋锈蚀 1.6 结构变形 6.4 混凝土质量 2.5 一般 承重构件 横向联结系 2.5 微弯板病害 2.5 下部 结构 墩台 及 基础 桥台、重力式桥墩 下沉、倾斜、滑动等 4.0 45 横向开裂 4.0 竖向开裂 4.0 前墙与翼墙开裂 4.0 墩、台顶水平开裂 4.0 墩、台钢筋锈蚀 4.0 扩大基础 基础冲刷、脱空 4.0 混凝土质量 4.0 附属结构 附属部件 附属部件病害 0.6 5 6.3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计算 6.3.1 梁式桥技术状况评定按附录A的表 A.1进行计算。6.3.2 圬工拱桥技术状况评定按附录A的表 A.2 进行计算。6.3.3 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桥、肋拱桥、箱型拱桥)技术状况评定按附录 A的表 A.3进行计算。6.3.4 钢筋混凝土拱桥(桁架拱桥、刚架拱桥)技术状况评定按附录 A的表 A.4进行计算。7 梁式桥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7.1 主梁 7.1.1 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主梁病害主要包括结构变形、纵向开裂、跨中附近横向开裂、支点附近斜向开裂、钢筋锈蚀、混凝土质量六类,各评定单元不同类病害标度、病害形态及扣分标准见对照表。7.1.2“钢筋锈蚀”标度对照表见表8。DB34/T 20912014 10 表8“钢筋锈蚀”标度对照表 标度 病害形态 1 混凝土表面零星存在锈迹 2 混凝土表面存有锈胀造成的裂缝,有锈迹产生 3 出现钢筋锈蚀,梁体侧面竖向筋、底面横向筋等(箍筋)及上部其他构件钢筋局部外露锈蚀或纵向钢筋(主筋)出现合计总长1/5 跨径钢筋外露、锈蚀、片状剥落现象 4 出现钢筋锈蚀,纵向钢筋(主筋)出现钢筋外露、锈蚀,1/5 跨径合计总长1/2 跨径 5 出现较为严重的钢筋锈蚀现象,纵向钢筋(主筋)出现合计总长1/2 跨径钢筋外露、锈蚀 6 纵向钢筋(主筋)出现钢筋外露、锈蚀,其中部分钢筋有片状剥落现象,截面损失,1/5 跨径合计总长1/2 跨径 7 纵向钢筋(主筋)出现合计总长1/2 跨径钢筋外露、锈蚀,其中部分钢筋有片状剥落现象,截面损失 8 纵向钢筋(主筋)出现合计总长1/2 跨径钢筋外露、锈蚀,其中部分钢筋存在锈断现象 9 纵向钢筋(主筋)出现合计总长1/2 跨径钢筋外露、锈蚀,其中部分钢筋存在锈断现象 7.1.3“跨中附近横向开裂”标度对照表见表 9。表9“跨中附近横向开裂”标度对照表 标度 病害形态 钢筋混凝土梁板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 1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1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2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2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1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2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3 0.1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2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3 条 0.1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5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3 条 4 0.1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2 mm,3 条且1 米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0.1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5 mm,3 条且 1 米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5 0.1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2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0.1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5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6 0.2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4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0.2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8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7 0.2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4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0.2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8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8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4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8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9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4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8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5 条 DB34/T 20912014 11 7.1.4“支点附近斜向开裂”标度对照表见表 10。表10“支点附近斜向开裂”标度对照表 标度 病害形态 钢筋混凝土梁板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 1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1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2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2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1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2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3 0.1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2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2 条 0.1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5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2 条 4 0.1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2 mm,3 条且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0.1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5 mm,3 条且 1 米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5 0.1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2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0.1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5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6 0.2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4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0.2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8 mm,且 1 m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7 0.2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4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0.2 mm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8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8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4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8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9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4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受力裂缝最大缝宽0.08 mm,且 1 m 范围内裂缝数量4 条 7.1.5“钢筋锈蚀、跨中附近横向开裂、支点附近斜向开裂”病害扣分标准表见表 11。表11“钢筋锈蚀、跨中附近横向开裂、支点附近斜向开裂”病害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梁板比例 90,100 80,90)70,80)60,70)50,60)40,50)30,40)20,30)0,20)1 4.0分 3.5分 3.0分 2.5分 2.0分 1.5分 1.0分 0.5分 0.0分 2 8.0分 7.0分 6.0分 5.0分 4.0分 3.0分 2.0分 1.0分 0.0分 3 12.5分 11.0分 9.5分 8.0分 6.5分 5.0分 3.5分 2.0分 0.5分 4 17.5分 15.5分 13.5分 11.5分 9.5分 7.5分 5.5分 3.5分 1.5分 5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10.5分 7.5分 5.0分 3.0分 6 39.0分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10.5分 7.5分 5.0分 7 45.5分 39.0分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10.5分 7.5分 8 52.5分 45.5分 39.0分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10.5分 9 60.0分 52.5分 45.5分 39.0分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DB34/T 20912014 12 7.1.6“纵向开裂”标度对照表见表12。表12“纵向开裂”标度对照表 标度 病害形态 钢筋混凝土梁板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 1 缝长1/8 跨长 缝长1/8 跨长 2 1/8 跨长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条,缝宽0.5 mm 1/8 跨长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条,缝宽0.2 mm 3 1/8 跨长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条,缝宽0.5 mm 1/8 跨长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条,缝宽0.2 mm 4 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 条,缝宽0.5 mm 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 条,缝宽0.2 mm 5 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 条,缝宽0.5 mm 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 条,缝宽0.2 mm 6 1/8 跨长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条,缝宽0.5 mm 1/8 跨长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条,缝宽0.2 mm 7 1/8 跨长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条,缝宽0.5 mm 1/8 跨长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条,缝宽0.2 mm 8 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 条,缝宽0.5 mm 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 条,缝宽0.2 mm 9 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 条,缝宽0.5 mm 最大缝长1/2 跨长,裂缝数量3 条,缝宽0.2 mm 7.1.7“纵向开裂”病害扣分标准表见表13。表13“纵向开裂”病害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梁板比例 90,100 80,90)70,80)60,70)50,60)40,50)30,40)20,30)0,20)1 0.0分 0.0分 0.0分 0.0分 0.0分 0.0分 0.0分 0.0分 0.0分 2 4.0分 3.5分 3.0分 2.5分 2.0分 1.5分 1.0分 0.5分 0.0分 3 8.0分 7.0分 6.0分 5.0分 4.0分 3.0分 2.0分 1.0分 0.0分 4 12.5分 11.0分 9.5分 8.0分 6.5分 5.0分 3.5分 2.0分 0.5分 5 17.5分 15.5分 13.5分 11.5分 9.5分 7.5分 5.5分 3.5分 1.5分 6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10.5分 7.5分 5.0分 3.0分 7 39.0分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10.5分 7.5分 5.0分 8 45.5分 39.0分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10.5分 7.5分 9 52.5分 45.5分 39.0分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10.5分 DB34/T 20912014 13 7.1.8“混凝土质量”标度对照表见表14。表14“混凝土质量”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状况 扣分值 1 轻微缺陷 1分 2 混凝土表面存在渗水、发黑等污染痕迹 2分 3 个别构件或局部存在麻面、剥落、掉角、蜂窝等情况 3分 4 混凝土大范围或普遍存在麻面、剥落、掉角情况,且局部出现渗水造成的析白、泛碱现象 4分 5 梁体普遍存在麻面、剥落、掉角情况,普遍出现渗水造成的析白、泛碱现象 5分 6 混凝土普遍存在麻面、剥落、掉角情况,混凝土表面胶凝料大量松散、粉化 6分 7 混凝土质量较差、表面松散、粉化,普遍存在蜂窝、松散现象,且出现渗水造成的析白、泛碱等现象 7分 8 混凝土质量很差,整体出现整体存在蜂窝、松散、粉化现象,且出现渗水造成的析白、泛碱及钟乳状物质或部分位置可见钢筋外露 8分 9 梁体强度较低,造成结构变形明显,影响承载力 9分 7.1.9“结构变形”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见表 15。表15“结构变形”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形态 扣分值 1 边梁有横移或外倾现象,梁端挡块挤压开裂或梁横移量5 cm 1分 2 梁体无裂缝但有一定挠曲变形,变形量L/2000,L 等于跨径 2分 3 梁体纵向存在非正常位移,两端支撑处长度稍有不同,但能稳定支撑 3分 4 病害同时达到标度 1、2、3 中两项标准或 5 cm边梁横移或外倾量10 cm 4分 5 病害同时达到标度 1、2、3、4 中三项标准或边梁横移或外倾量10 cm 或有掉梁风险 5分 6 梁体下挠明显,重车通过略感振动 6分 7 梁体纵向存在较为严重的非正常位移,支撑处距支撑边界较近,有掉梁风险 7分 8 梁体下挠明显并伴有裂缝或梁体存在断裂倾向 8分 9 重车作用下桥梁下挠明显、振感强烈或伴有异常声音、不正常位移 9分 7.2 一般承重构件 7.2.1“横隔板(系梁)开裂”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见表 16。表16“横隔板(系梁)开裂”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形态 扣分值 1 裂缝、断开、错位等病害比例20 1分 2 20裂缝、断开、错位等病害比例40 2分 3 40裂缝、断开、错位等病害比例60 3分 4 60裂缝、断开、错位等病害比例80,且断开、错位横隔板(系梁)比例60 4分 DB34/T 20912014 14 5 80裂缝、断开、错位等病害比例,且断开、错位横隔板(系梁)比例60 5分 6 60断开、错位横隔板(系梁)比例70 6分 7 70断开、错位横隔板(系梁)比例80 7分 8 80断开、错位横隔板(系梁)比例90 8分 9 90断开、错位横隔板(系梁)比例 9分 7.2.2“湿接缝、行车道板底面开裂、破碎等”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见表 17。表17“湿接缝、行车道板底面开裂、破碎等”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形态 扣分值 1 病害比例20 1分 2 20病害比例40,且断裂、破碎、空洞的湿接缝(行车道板)比例20 2分 3 40病害比例60,且断裂、破碎、空洞的湿接缝(行车道板)比例20 3分 4 60病害比例80,且断裂、破碎、空洞的湿接缝(行车道板)比例20 4分 5 80病害比例,且断裂、破碎、空洞的湿接缝(行车道板)比例20 5分 6 20断裂、破碎、空洞的湿接缝(行车道板)比例40 6分 7 40断裂、破碎、空洞的湿接缝(行车道板)比例60 7分 8 60断裂、破碎、空洞的湿接缝(行车道板)比例80 8分 9 80断裂、破碎、空洞的湿接缝(行车道板)比例 9分 7.3 支座 7.3.1 支座标度对照表见表18。表18 支座标度对照表 标度 病害形态 1 支座轻微偏位、脱空、安装不规范或支承类型较老,但尚能起到作用 2 橡胶支座老化开裂,存在多层开裂 3 支座存在脱空现象,大部分支座脱空达 1050面积或存在支座偏位,5 cm位移10 cm 4 支座出现较大剪切变形,其内钢板层分层明显、胶层有开裂倾向 5 大部分支座脱空达 50以上面积或支座偏位明显,位移10 cm 6 混凝土支座碎裂 7 支座缺失或上下错位过大,有倾倒脱落危险 8 同一片梁板缺失 2 个(含 2 个)或一半以上(含一半)支座 9 同一梁板内缺失 3 个(含 3 个)以上支座或支座已失去正常功能造成桥面的不平顺 7.3.2 支座病害扣分标准表见表19。表19 支座病害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支座比例 90,100 80,90)70,80)60,70)50,60)40,50)30,40)20,30)0,20)1 0.0分 0.0分 0.0分 0.0分 0.0分 0.0分 0.0分 0.0分 0.0分 DB34/T 20912014 15 2 4.0分 3.5分 3.0分 2.5分 2.0分 1.5分 1.0分 0.5分 0.0分 3 8.0分 7.0分 6.0分 5.0分 4.0分 3.0分 2.0分 1.0分 0.0分 4 12.5分 11.0分 9.5分 8.0分 6.5分 5.0分 3.5分 2.0分 0.5分 5 17.5分 15.5分 13.5分 11.5分 9.5分 7.5分 5.5分 3.5分 1.5分 6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10.5分 7.5分 5.0分 3.0分 7 39.0分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10.5分 7.5分 5.0分 8 45.5分 39.0分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10.5分 7.5分 9 52.5分 45.5分 39.0分 33.0分 27.5分 22.5分 18.0分 14.0分 10.5分 8 拱式桥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8.1 圬工拱 8.1.1 圬工拱病害主要包括主拱圈拱脚横向裂缝、主拱圈结构变形、主拱圈纵向开裂、砌块风化、开裂、脱落等外观、材料外观质量、拱上建筑(腹拱、立墙、侧墙)开裂、倾斜、坍塌五类,各评定单元不同类病害标度、病害形态及扣分标准见对照表。8.1.2“主拱圈拱顶及L/4处附近横向裂缝”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见表 20。表20“主拱圈拱顶及L/4 处附近横向裂缝”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形态 扣分值 1 拱圈下表面出现裂缝,缝长1/2 截面宽,数量少于 3 条 1分 2 拱圈下表面出现裂缝,缝长1/2 截面宽,数量大于 3 条 2分 3 拱圈下表面出现裂缝,缝长1/2 截面宽,缝宽0.3 mm 3分 4 拱圈下表面出现裂缝并向一侧面延伸一定高度,任一面缝长均1/2 截面宽(高)4分 5 拱圈下表面出现裂缝,缝长1/2 截面宽(高),缝宽0.3 mm 5分 6 拱圈下表面出现裂缝并向一侧面延伸一定高度,其中一面或两面缝长1/2 宽(高)且缝宽0.3 mm 6分 7 拱圈下表面出现裂缝并向一侧面延伸一定高度,其中一面或两面缝长1/2 宽(高)且缝宽0.3 mm 7分 8 拱圈下表面出现裂缝,并向两侧面延伸一定高度,两侧面裂缝高度均1/2该面高度或石料压碎 8分 9 拱圈下表面出现裂缝,并向两侧面延伸一定高度,其中一面或两面裂缝高度1/2 该面高度 9分 8.1.3“主拱圈拱脚横向裂缝”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见表 21。表21“主拱圈拱脚横向裂缝”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形态 扣分值 1 拱圈上表面或侧面出现裂缝,缝长1/2 截面宽(高),数量少于 3 条 1分 2 拱圈上表面或侧面出现裂缝,缝长1/2 截面宽(高),数量大于 3 条 2分 3 拱圈上表面或侧面出现裂缝,缝长1/2 截面宽(高),缝宽0.3 mm 3分 DB34/T 20912014 16 4 拱圈上表面或侧面出现裂缝并向一侧面延伸一定高度,任一面缝长均1/2截面宽(高)4分 5 拱圈上表面或侧面出现裂缝,缝长1/2 截面宽(高),缝宽0.3 mm 5分 6 拱圈上表面或侧面出现裂缝并向一侧面延伸一定高(宽)度,其中一面或两面缝长1/2 高(宽)度且缝宽0.3 mm 6分 7 拱圈上表面或侧面出现裂缝并向一侧面延伸一定高(宽)度,其中一面或两面缝长1/2 宽(高)且缝宽0.3 mm 7分 8 拱圈上表面或侧面出现裂缝,并向两侧面延伸一定高(宽)度,两侧面裂缝高(宽)度均1/2 该面高度或石料压碎 8分 9 拱圈上表面或侧面出现裂缝,并向两侧面延伸一定高(宽)度,其中一面或两面裂缝高(宽)度1/2 该面高度 9分 8.1.4“主拱圈结构变形”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见表 22。表22“主拱圈结构变形”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形态 扣分值 1 拱圈线形略有不顺,无裂缝产生 1分 2 各构件轻微变形或位移,联结处出现挤压或预留缝变大等 2分 3 拱脚出现轻微水平、竖向位移和转角 3分 4 拱圈存在下沉,下挠量L/2000 4分 5 拱圈开裂局部有外倾倾向 5分 6 无铰拱下挠明显,下挠量L/2000,重车通过略感振动或拱脚出现较大水平、竖向位移和转角 6分 7 三铰拱拱顶下沉严重,铰石错位明显或铰石间接近脱离 7分 8 重车作用下桥梁下挠明显、振感强烈或伴有异常声音、不正常位移 8分 9 主拱圈出现四铰,成不稳定 9分 8.1.5“主拱圈纵向开裂”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见表 23。表23“主拱圈纵向开裂”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形态 扣分值 1 缝长1/8 跨长 1分 2 1/8 跨长最大缝长1/4 跨长,数量3 条 2分 3 1/8 跨长最大缝长1/4 跨长,数量3 条 3分 4 1/4 跨长最大缝长1/2 跨长,缝宽0.5 mm 4分 5 1/4 跨长最大缝长1/2 跨长,缝宽0.5 mm 5分 6 1/2 跨长最大缝长3/4 跨长,缝宽0.5 mm 6分 7 1/2 跨长最大缝长3/4 跨长,0.5 mm缝宽0.8 mm 7分 8 裂缝由基础向上发展至拱圈,裂缝缝长1/2 跨长 8分 9 1/2 跨长最大缝长3/4 跨长且缝宽0.8 mm 或缝长3/4 跨长 9分 8.1.6“砌块风化、开裂、脱落等外观”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见表 24。DB34/T 20912014 17 表24“砌块风化、开裂、脱落等外观”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形态 扣分值 1 砌体表面有青苔、杂草产生 1分 2 灰缝松散或出现渗水 2分 3 拱圈外侧及底面石料出现不规则开裂、脱落、松动,开裂、脱落、松动石料总数5 块 3分 4 拱圈外侧及底面石料出现不规则开裂、脱落、松动,5块开裂、脱落、松动石料总数10 块 4分 5 拱圈外侧及底面石料出现不规则开裂、脱落、松动,10块开裂、脱落、松动石料总数15 块 5分 6 拱圈外侧及底面石料出现不规则开裂、脱落、松动,15块开裂、脱落、松动石料总数20 块 6分 7 拱圈外侧及底面石料出现不规则开裂、脱落、松动,20块开裂、脱落、松动石料总数25 块 7分 8 拱圈外侧及底面石料出现不规则开裂、脱落、松动,25块开裂、脱落、松动石料总数30 块 8分 9 拱圈外侧及底面石料出现不规则开裂、脱落、松动,30块开裂、脱落、松动石料总数35 块 9分 8.1.7“材料外观质量”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见表 25。表25“材料外观质量”标度对照及扣分标准表 标度 病害形态 扣分值 1 表面局部少量灰缝松散、脱落 1分 2 表面局部存在渗水、发黑等污染痕迹 2分 3 个别构件或局部存在麻面、剥落、掉角、蜂窝等情况;局部较多灰缝松散、脱落 3分 4 混凝土大范围或普遍存在麻面、剥落、掉角情况;出现渗水造成的析白、泛碱现象;砌体大范围或普遍灰缝松散、脱落,深度较浅 4分 5 梁体大范围或普遍存在蜂窝情况;砌体大范围或普遍灰缝松散、脱落,深度较深,砌体各自形成凸起状 5分 6 混凝土普遍存在蜂窝情况,混凝土表面胶凝料大量松散、粉化;砌体由乱石构成,表面粗糙 6分 7 混凝土质量较差,普遍存在蜂窝、松散现象,且出现渗水造成的析白、泛碱等现象;砌体由乱石构成,砌缝脱落严重 7分 8 在标度7基础上出现渗水造成的析白、泛碱及钟乳状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