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的容重、持水量和含气量的测定方法DB22/T 2421-2015.pdf
ICS 73.040 D 21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24212015 泥炭的容重、持水量和含气量的测定方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volume mass,moisture-holding capacity,and porosity of saturated peat materials 2015-12-15发布 2016-01-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 24212015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和 GB/T 20001.4-2001 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本标准由泥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省质监标准化技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宪民、闫木林、许春明、刘媛媛、王升忠、赵红艳、王忠强、谭亭君。DB22/T 24212015 1 泥炭的容重、持水量和含气量的测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然状态下泥炭的容重、持水量和含气量测定的设备、样品处理、测定步骤、结果计算和精密度。本标准适用于野外条件下对自然状态下泥炭的通气性、持水量和含气量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22/T 2243 泥炭与泥炭基质水分、灰分和有机质测定 3 设备 3.1 分配滴定管,容量 250 mL,刻度 1 mL,容许误差2 mL。3.2 橡皮弹簧夹。3.3 橡胶塞,单孔 6 号。3.4 聚乙烯干燥管,带锯齿状的橡胶管直型接头,长 150 mm,外径 19 mm,内径16 mm。3.5 4 目筛。3.6 电子秤,精度 0.1g。3.7 防水(气密)容器,钢瓶或玻璃瓶等。3.8 虹吸装置瓶,容量 20 L。3.9 测定筛装置,直径 28.7 mm,孔径16目,材料不锈钢。连接到干燥管一端并用烙铁密封。调整管的长度与滴定管刻度相配,然后立起无筛一端使其排水,并用筛网一端插入滴定管。4 样品处理 将代表性样品放置在方形橡胶板、塑料布或油布上,采用四分法减少样品至需要的量,然后放置样品在预先恒重的防潮容器内。操作动作要迅速,以防止水分散失。5 测定步骤 5.1 按 DB22/T 2243 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5.2 称量分配滴定管重量,操作动作要迅速,防止水分散失。将样品搅拌后,放置在 4 目筛上,用手震动筛子直到全部样品筛分完全。取筛下物 250 mL 放入玻璃漏斗中,将玻璃漏斗插入带孔橡皮塞,橡皮塞插入到滴定管上。轻轻敲打橡胶塞 3 次,滴定管内样品高度达到 190 mm250 mm 之间时,取下橡皮塞,称重滴定管和样品重,精确到 1 g。DB22/T 24212015 2 5.3 将滴定管树立在可以排水的水槽中,在滴定管上方放置一个 20 L 的安装虹吸装置瓶的玻璃瓶。用夹子夹紧橡胶管与滴定管上口。打开两个夹子和让水通过样品 24 h,保持水位高于样品。苔藓泥炭样本可能漂浮,但随着泥炭湿润会逐渐沉降下来。经过初步的浸泡,通过调整螺丝进入滴定管水流保持稳定,即进入水流应等于流出水流,保持每秒钟 1 滴。当样品饱和后,关闭两个夹子,让样品沉降在水中 5 min。样品表面应该是尽可能地水平。5.4 提高滴定管,用注满水的 250 mL 分配滴定管置换滴定管上带有虹吸装置瓶的橡胶塞。紧密连接两个滴定管,务必避免空气泄漏。打开两个滴定管出水口夹子,放空滴定管中水分(所产生吸力相当于 38 mm 水柱压力)。检查空气有无泄漏,确保标准吸力作用在样品上。注意务必要去除样品中多余的水。测量湿泥炭的高度应在 190 mm250 mm范围内。称量滴定管和样品的重量、带筛网的塑胶管与湿泥炭的重量,计算样品体积。再次润湿泥炭样品 1 h以上,通过吸力排水,记录体积和重量。重复测量直到测定结果稳定不变。6 结果计算 6.1 泥炭的容重 6.1.1 收到基容重 S1计算见公式(1):wrVWS=1.(1)式中:1S 泥炭的容重,单位为克每毫升(g/mL);rW 收到基测试样品重量,单位为克(g);wV 样品湿容积,单位为毫升(mL)。6.1.2 干基容重 S2计算见公式(2):wdVWS=2.(2)式中:2S 泥炭的容重,单位为克每毫升(g/mL);dW 样品烘干重,单位为克(g);wV 样品湿容积,单位为毫升(mL)。6.1.3 湿基容重 S3计算见公式(3):wwVWS=3.(3)式中:DB22/T 24212015 3 3S 泥炭的容重,单位为克每毫升(g/mL);wW 样品湿重,单位为克(g);wV 样品湿容积,单位为毫升(mL)。6.2 泥炭持水量 6.2.1 质量基 6.2.1.1 收到基持水量 W1计算见公式(4):()r1100WW WWr w=.(4)式中:1W 泥炭的持水量,单位为克(g);rW 收到基测试样品重量,单位为克(g);wW 样品湿重,单位为克(g)。6.2.1.2 干燥基持水量 W2计算见公式(5):()dd wWW WW1002=.(5)式中:2W 泥炭的持水量,单位为克(g);wW 样品湿重,单位为克(g);dW 样品烘干重,单位为克(g)。6.3 泥炭含气量 6.3.1 湿泥炭体积 V 计算见公式(6):()0.1100=wd wVW WV.(6)式中:V 湿泥炭体积,单位为毫升(mL);wW 样品湿重,单位为克(g);dW 样品烘干重,单位为克(g)。DB22/T 24212015 4 6.3.2 干泥炭体积 P 计算见公式(7):4.1100=wdVWP.(7)式中:P干泥炭体积,单位为毫升(mL);dW 样品烘干重,单位为克(g);wV 样品湿容积,单位为毫升(mL)。6.3.3 含气量 A 计算见公式(8):()P V A+=100.(8)式中:A含气量,单位为毫升(mL);V 湿泥炭体积,单位为毫升(mL);P干泥炭体积,单位为毫升(mL)。7 精密度 重复性误差不大于10%,再现性误差不大于15%。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