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DB11/T 555-2015.pdf
1 DB 编 号:DB11/T 555 2015 备案号:J 20 _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验标准 Standard for on-site testing of energy efficient civil buildings engineering 2015-01-28发布 2015-04-01实施 北京市 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ICS 备案号: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准 北京市地方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验标准 Standard for on-site testing of energy efficient civil buildings engineering 编 号:DB11/TXXX-XXXX 备案号:JXXXXXX-XXXX 主编单位: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5年 04月 01日 2015 北 京 前 言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本标准是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 2013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质监标发 2013136号)的要求,按照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要求,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由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在广 泛调查 研究,认真总 结实 践经验,并 在广 泛征 求 意见 的 基础上,对 北京市地方标准 民用 建筑 节能现场检验 标准 DB11/T555-2008进行了 修订。本标准的主要技术 内容 是:1总则、2术 语、3基 本 规定、4保温系统粘接 性 能检测、5围护 结 构节能构造钻芯检测、6外窗现场气密、水密 性 能检测、7围护 结 构整体气密 性 能检测、8围护 结 构热 工缺陷检测、9围护 结 构传热系数检测、10供暖系统、空调系统 和通 风系统节能检测、11地 源热泵系统 和 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检测、12照 明系统节能现场检测,附录 A建筑 物 单位 耗热 量,附录 B检测 设备,附录 C常用外墙饰面材料 的 辐射率,附录 D示踪气体 本 底水平及安全 性 资料,附录 A、B为规范 性 附录,附录 C、D为 资料 性 附录。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 内容 是:与原 标准 相比增 加 了 4保温系统粘接 性 能检测、5围护 结 构节能 构造钻芯检测、6外窗现场气密、水密 性 能检测、10.3采 暖供热系统 室 外 管网 热 损失 率、10.4水 流 量、10.5通 风与空调系统风 量、10.6风 口 风 量、10.7风 机 单位 风 量 耗 功 率、11地 源热泵系统 和 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检测、12照 明系统节能现场检测、附录 D示踪气体 本 底水平及安全 性 资料;补充 修订 了 2术 语、7围护 结 构整体气密 性 能检测、8围护 结 构热工缺陷、9围护 结 构传热系数检测、10.2室 内外空气温 度、附录 B检测 设备。将 原 标准 7建筑 物 单位 耗热 量的 内容调整 到 附录 A。本标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共同 负责 管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归口 并 组织实施,由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日 常 管理 和 具 体 技术 内容 的 解释 工 作。为 提高 标准质量,请各 单位在 执 行 本标准 过程 中,结合 工 程 实 践,认真总 结 经验,并 将意见 和建 议反馈至: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 丰台区南苑新华路 1号,邮 编:100076,Email:cscec_)。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 参 编单位:北京市建设 工 程 安全 质量监督 总 站 中 国 建筑 一 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设 工 程 质量 第四 检测 所 北京市建设 工 程 质量 第一 检测 所 有限责 任 公司 北京筑 之杰 建筑 工 程 检测 有限责 任 公司 北京 燕化天钲 建筑 工 程 有限责 任 公司 北京市建 平 兴业 建筑 材料检测 有限公司 北京科筑建筑 工 程 质量监 测 有限公司 北京 众鑫云 工 程 质量 检测 有限公司 北京科 远智恒 工 程 检测 有限公司 北京 厦荣 工 程 检测 有限责 任 公司 北京 陆 建 鸿兴 工 程 质量 检测 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设 工 程 质量 第六 检测 所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 起草人 员:段恺 白 建 红 王志勇 王红媛 杨秀云 任静 张金花 王济宁 刘强 刘 瑾 王 朝露 周清 华 裴超 董跃 张静 解 纪育 李长坤 程 洪亮 王 社玲 王 庆 李江宏 李坚 秦波 王 永艳 刘长春 马威 王 栋 刘 春玲 刘 建 军 金 琳 刘 全 友 本标准主要 审 查 人 员:张 元勃 徐选 材 姜 红 夏祖宏 蒋荃 刘 月 莉 李军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 语 2 3基 本 规定 3 4保温系统粘接 性 能检测 4 4.1保温 板 与基 层 粘 结 强度 4 4.2保温 板 与基 层 粘 结 面 积 5 4.3锚栓拉拔试 验 6 5围护 结 构节能构造钻芯检测 7 6外窗现场气密、水密 性 能检测 8 7围护 结 构整体气密 性 能检测 9 7.1一 般 规定 9 7.2气 压法 9 7.3示踪气体 法 9 7.4结 果判 定 10 8围护 结 构热工缺陷检测 11 9围护 结 构传热系数检测 13 9.1一 般 规定 13 9.2热 流 计 法 13 9.3热 箱法 14 9.4结 果判 定 16 10供暖系统、空调系统 和通 风系统节能检测 17 10.1一 般 规定 17 10.2室 内空气温 度 17 10.3采 暖供热系统 室 外 管网 热 损失 率 19 10.4水 流 量 20 10.5通 风与空调系统风 量 21 10.6风 口 风 量 22 10.7风 机 单位 风 量 耗 功 率 22 11地 源热泵系统 和 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检测 24 11.1一 般 规定 24 11.2地 源热泵系统供 冷 量、供热 量 24 11.3太阳能热水系统 得 热 量 24 12照 明系统节能现场检测 26 12.1一 般 规定 26 12.2平 均 照 度 与 照 明 功 率密 度 26 12.3谐波电压 和 谐波电 流 28 12.4功 率 因 数 28 12.5电压偏差 29 附录 A建筑 物 单位 耗热 量 30 附录 B检测 设备 32 附录 C常用外墙饰面材料 的 辐射率 35 附录 D示踪气体 本 底水平及安全 性 资料 36 本标准 用 词 用语 说 明 37 引 用 标准 名 录 38 附:条文说 明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 2 3 Basic requirements 3 4 Insulation material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ing 4 4.1 Bond strength of insulation boards and the grass roots 4 4.2 Bonded area of insulation boards and the grass roots.5 4.3 Anchor bolt pullout test 6 5 Building envelope drill core testing 7 6 Airtightness and watertightness performance of exterior windows scene testing.8 7 Whole airtightness of building envelope testing.9 7.1 General requirements.9 7.2Pneumatic process 9 7.3Tracer gas technique.9 7.4 Results benchmark 10 8 Thermal irregularities in envelopes testing.11 9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building envelopes testing.13 9.1 General requirements.13 9.2 Heat flow meter.13 9.3 Heat box method.14 9.4 Results benchmark.16 10 Scene energy-saving testing of heating system.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ventilation system 17 10.1 General requirements 17 10.2 Indoor and outdoor air temperature.17 10.3 Outdoor heating system pipe network thermal loss rate 19 10.4 Water discharge 20 10.5 Air volume of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21 10.6 Air volume of tuyere.22 10.7 Airflow fan unit power consumption.22 11 Scene energy-saving testing of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and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24 11.1 General requirements 24 11.2 Heating exchange system of earth-source heat pumps cooling capacity and heating Capacity.24 11.3Heating capacity of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24 11.4 Results benchmark.25 12 Scene energy-saving testing of lighting system.26 12.1 General requirements 26 12.2 Average illumination and lighting power density 26 12.3 Harmonic coltage and harmonic current 28 12.4 Power factor.28 12.5 Deviation of supply voltage.29 Appendix A Unit heat consumption of buildings 30 Appendix B Testing equipments 32 Appendix C Emissivity of commonly materials Used on external wall 35 Appendix D trace gas background level and safety data 36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37 Normative standards 38 Explanation of proivisions 1 1总则 1.0.1为 规范民用 建筑 节能工 程 现场检验 方 法,制 定 本标准。1.0.2本标准 适 用 于北京地 区新 建、改 建、扩 建和 既 有建筑 节能 改 造 的 民用 建筑 节能工 程 的 现场检验。1.0.3民用 建筑 节能工 程 现场检验 除应符 合本标准 外,尚应符 合 国 家、行 业 和北京市 现行 有关标准的 规定。2 2 术语 2.0.1民用 建筑 civil buildings 非生产 性建筑,指 供 人 们居 住和 进行 公 共 活动 的建筑的 总 称,包括居 住建筑和公 共 建 筑。2.0.2房 间 气密 性 air tightness of room 表 征空气 在 自 然状态下 通 过 房 间 缝隙渗透 的性 能。2.0.3换 气 次 数 rate of ventilation 建筑 物 在 自 然状态下 单位 时 间 内 通 过 围护 结 构 结 构 缝隙,渗入 室 内 的 空气 量 与 换 气体 积 的 比 值,用 表 示,单位:l/h。2.0.4热 箱 仪 thermal box 用 于 现场测 量 构 件 传 导 热 阻 的 装置,由计量 热 箱、冷箱 与 控 制 仪 表 组 成,在 被 测 部位的 内 侧模拟 室 内 条 件,外 侧 为 自 然环境或 冷箱,采 用 一 维 传热原 理 检测围护 结 构传热系数 的 仪器。2.0.5匀 质 构造 homogeneous structure 该 构造 具 有 沿 围护 结 构 表 面 垂直 方 向,各 种 材 质 具 有 明 确分 层 平面,各 层 材 质为 同一 材 质,构造 均 匀、充 实,没 有 预 制 孔洞 的 构造。2.0.6室 内 活动 区 域 occupied zone 在 室 内空 间,由 距 地 面 或楼 板 面 100mm和 1800mm,距 内墙内 表 面 300mm,距 外墙内 表 面 或固 定 的 供暖空调 设备 600mm的 所 有 平面 所 围 成 的 区 域。2.0.7单位 风 量 耗 功 率 the fan unit volume power consKmption 通 风空调系统 单位 时 间 内 输送 单位 体 积 风 量 消 耗 的 电 功 率。2.0.8地 源热泵系统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 体、地 下 水 或 地 表 水 为 低 温热源,由 水源热泵 机 组、地 热能 交换 系统、建筑 物 内系统 组 成 的 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 热能 交换 系统 形式 的 不 同,地 源热泵系统 分 为地 埋 管 地源热泵系统、地 下 水 地 源热泵系统 和地 表 水 地 源热泵系统。2.0.9太阳能热水系统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将 太阳能 转换成 热能,用 以 加 热水 的 系统 装置。包括 太阳能 集 热 器、贮 水 箱、水泵、连 接 管 道、支架、控 制 系统 和 必 要 时配 合 使 用 的 辅助 能源。3 3基本规定 3.0.1建筑 节能工 程 进行现场节能检测 时,委 托 方 应 提 供 设计 文 件等 技术 资料。3.0.2节能检测 中 使 用 的 仪器 设备 应 具 备有 效 期 内 的 检定 证书、校 准 证书或 测 试 证书,除 另有 规定外,仪器 设备的性 能 指 标 应符 合本标准 附录 B的有关 规定。3.0.3竣 工验 收时,供暖空调系统 不 具 备 检测 条 件 的 工 程,宜 在 工 程 竣 工 1年 内 完成 相 应 检 测 项目。3.0.4供热系统、空调系统 和通 风系统供热 量(或 供 冷 量)检测 宜 按照 附录 A的 规定进行检测。4 4保温系统粘接性能检测 4.1保温板与基层粘接强度 4.1.1单位 工 程 中 采 用相 同 材料、工 艺 和施 工 做 法 的 墙体,按 扣 除 窗 洞后每 3000m2的 保温墙面面 积划 分 为 一 个 检验 批,不足 3000m2也 为 一 个 检验 批。4.1.2应 在监 理(建设)、检测 机 构、施 工 三 方 人 员的 见 证下 按 检验 批 随 机 抽样,每个 检验批 抽取 5个 检测 位 置,兼顾不 同 朝 向 和 楼 层,在 工 程 中 均 匀分 布。4.1.3应 在 粘接材料 达 到 要求的 龄 期 后,下道 工 序 施 工 前 进行检测。4.1.4应 按 下 列步骤 进行检测:1 根据 保温 板 材 的 粘 结方 法,确 定粘 结 点 位的位 置 和 分 布,选 择砂浆饱满 的位 置 作 为 检测 点,将 样 板 件 外 表 面 污渍 清除 并保 持干燥;2 按 规定比 例 配置 胶 粘 剂,搅拌 均 匀,均 匀 涂布 于标准 块 粘 贴 面上,并 将 标准 块贴 于 保温 板 材表 面,标准 块 与保温 板 的 粘接面 积 宜 大 于标准 块 面 积 的 90%以 上,使 用 U型卡、胶带 等 将 其临 时固定;3 胶 粘 剂 固 化 后,使 用 切割锯 沿 标准 块边缘切割 保温 板 材,断 缝 应 从 试 样 表 面 垂直 切割 至 粘 结砂浆 或 基 层表 面;4 安 装 拉拔 仪,将 拉 力杆 与 标准 块 垂直连 接 固 定,在 支 腿 下 放 置 垫 板,调整 仪器使 拉 力 方 向与 标准 块 垂直;5 按照标准建筑 工 程 饰面 砖 粘 结 强度 检验 标准 JGJ110的 规定 匀 速 加 载,直 至 试 样 破坏,记 录 拉 力 的 峰 值 和 破坏 状态,精 确 至 0.01kN;6 标 记 拉拔 后 试 样 序 号,使 用 钢 直 尺 测 量 试 样 断开 面 每 对 切割边 的中部 长 度(精 确 到 1mm)作为 试 样 断 面 边 长,计 算 该 试 样 的 断 面面 积。4.1.5检测数 据 应 按 下 列步骤 计 算:1 单 个 检测 点 的 拉 伸 粘 结 强度 应 按 下式 计 算:(4.1.5)式 中:试 样 拉 伸 粘 结 强度(MPa),精 确 至 0.01MPa;F破坏荷载(kN);A 粘接面 积(mm2)。2 计 算 所 有 试 件 拉 伸 粘 结 强度 的 算 术 平 均 值,精 确 至 0.01MPa。4.1.6结 果判 定 应符 合 下 列 要求:1 当 有设计要求 时,拉 伸 粘 结 强度 最小 值不 小 于设计 值,判 定 为合 格;2 当无 设计要求,按 以下 规定进行 评 定:EPS板、XPS板 和 硬泡聚氨酯 板 与基 层 墙体 拉 伸 粘 结强度 不 小 于 0.10MPa,酚醛泡沫 板 与基 层 墙体 拉 伸 粘 结 强度 不 小 于 0.08MPa,判 定 为合 格;3 当 检测 结 果 不 合 格 时,应 进行 双倍 抽样 复 试,复 试 结 果 全 部合 格,判 定 合 格,否 则 判 定 310FAs=5 为 不 合 格。4.2保温板与基层粘接面积 4.2.1单位 工 程 中 采 用相 同 材料,工 艺 和施 工 做 法 的 墙体,按 扣 除 窗 洞后每 3000m2的 保温墙 面面 积 划 分 为 一 个 检验 批,不足 3000m2也 为 一 个 检验 批。4.2.2应 在监 理(建设)、检测 机 构、施 工 三 方 人 员的 见 证下 按 检验 批 随 机 抽样,每个 检验批 抽取 3个 检测 位 置,兼顾不 同 朝 向 和 楼 层,在 工 程 中 均 匀分 布。4.2.3 检测 设备 包括 裁纸刀、粘接面 积 检测 板 等,粘接面 积 检测 板 宜透 明 为有 机 玻璃 材 质,尺寸 等 于 或 大 于 工 程 用保温 板 尺寸 的 模 数,一 般 l b宜 为 900mm 600mm或 1200mm 600mm,在 板 的 一 侧 划 分 10mm间 距 的 网 格线,以 10个 格 为 一 组。(图 4.2.3)。图 4.2.3粘接面 积 检测 板 4.2.4宜 在 保温 板 粘 贴 3d后,下道 工 序 施 工 前 进行检测。4.2.5应 按 下 列步骤 进行检测:1 在 外围护 结 构上 选 定检测 位 置,宜 选 择 一 整 块 保温 板,去 除 尺寸大 于 检测 板 尺寸 的 保温 板,露 出 粘接 砂浆;2 将 粘接面 积 检测 板 有 网 格线 的 一 侧 贴 到 墙面,调整 到 破开 面 的中 间 位 置;3 粘接 砂浆填 充 满 整 个 网 格 的 记 录 所 占 的 网 格 数,粘接 砂浆未填满 的 网 格 按 砂浆占 据 网 格 面 积 计 算。4.2.6检测数 据 应 按 下 列步骤 计 算:保温 板 与基 层 粘接面 积应 按 下 列 公 式 计 算:ziAA=(4.2.6-1)(4.2.6-2)式 中:AZ 保温 板 与基 层 粘接面 积(m2),精 确 至 0.01m2;ZAAm=6 Ai 粘接 砂浆 所 占 各 个 网 格 面 积(m2);保温 板 与基 层 粘接面 积 百 分 比;A 检测 板 面 积(m2)。4.2.7结 果判 定 应符 合 下 列 要求:1 当 保温 板 与基 层 粘接面 积 或 保温 板 与基 层 粘接面 积 百 分 比 达 到 设计 值或 标准要求 值时,判 定 合 格;2 当 检测 结 果 不 合 格 时,应 进行 双倍 抽样 复 试,复 试 结 果 全 部合 格,判 定 合 格,否 则 判 定 为 不 合 格。4.3锚栓拉拔试验 4.3.1单位 工 程 中 采 用相 同 材料、工 艺 和施 工 做 法 的 墙体,按 扣 除 窗 洞后每 3000m2的 保温墙 面面 积 划 分 为 一 个 检验 批,不足 3000m2也 为 一 个 检验 批。4.3.2应 在监 理(建设)、检测 机 构、施 工 三 方 人 员的 见 证下 按 检验 批 随 机 抽样,每个 检验批 检测 3组,每 组 抽 5个 锚栓,兼顾不 同 朝 向 和 楼 层,在 工 程 中 均 匀分 布。4.3.3宜 在 锚栓锚 固后,下道 工 序 施 工 前 进行检测。4.3.4应 按 下 列步骤 进行检测:1 选 定保温 锚栓试 件,将 拉拔 仪支 撑腿 内 侧 保温材料 掏出,至 锚栓周 围 露 出 基 层 墙体表 面;2 安 装 拉拔 仪,连 续 匀 速 加 载 至 设计 荷载 值或 锚栓拔 出,总 加 荷 时 间 为 1min 2min;3 记 录 荷载 值 和 破坏 状态,精 确 至 0.01kN;4.3.5结 果判 定 应符 合 下 列 要求:1 当 试 件 荷载最小 值 符 合设计要求,判 定 合 格。如 无 设计 值,参 照 表 4.3.5进行 判 定;表 4.3.5 锚栓 技术 指 标 项目 性 能 指 标 A类 基 层 墙 体 B类 基 层 墙 体 C类 基 层 墙 体 D类 基 层 墙 体 E类 基 层 墙 体 抗 拉 承 载力 标准 值 kN 0.60 0.50 0.40 0.30 0.30 注:1当 锚栓 不 适 用 于 某类 基 层 墙体 时,可 不做 相 应 的 抗 拉 承 载力 标准 值 检测。2 A类:普 通 混凝 土 基 层 墙体。3 B类:实 心砌 体基 层 墙体,包括 烧 结 普 通 砖、蒸 压 灰 砂砖、蒸 压 粉煤灰 砖 砌 体 以 及 轻骨 料 混凝 土 墙体。4 C类:多 孔 砖 砌 体基 层 墙体,包括 烧 结 多 孔 砖、蒸 压 灰 砂 多 孔 砖 砌 体墙体。5 D类:空 心砌 块 基 层 墙体,包括 普 通 混凝 土 小型 空 心砌 块、轻 集 料 混凝 土 小型 空 心砌 块 墙体。6 E类:蒸 压 加 气 混凝 土 基 层 墙体。2 当 检测 结 果 不 合 格 时,应 进行 双倍 抽样 复 试,复 试 结 果 全 部合 格,判 定 合 格,否 则 判 定 为 不 合 格。7 5 围护结构节能构造钻芯检测 5.0.1按 节能构造 做 法 抽取 试 样,一 个 单位 工 程 外墙 主 体 部位 每种 节能保温 做 法 至 少 取 3个 芯 样。5.0.2应 在监 理(建设)、检测 机 构、施 工 三 方 人 员的 见 证下 按 检验 批 随 机 选 定 取样 部位,取样 部位 宜 均 匀分 布,兼顾不 同 保温构造 做 法,朝 向,楼 层,不宜 在 同一 个 房 间 外墙上 取 2个或 2个以 上芯 样。5.0.3检测 时 间应 在 保温系统全 部 完 工 后。5.0.4应 按 下 列步骤 进行检测:1 对 于 聚 苯 板 等 硬 质 保温 板 材 或 保温 浆 料,在 选 定 的 检测 部位 钻 取 芯 样,钻芯 机一 直 钻 到 基 层 停止,取 出 芯 样,记 录芯 样完 整 程度;对 于 岩 棉、玻璃 棉类 材料,采 用 裁纸刀切割 出 100mm 100mm芯 样;记 录芯 样 的 完 整 程度、保温系统 各 层 的 材 质、厚 度。2 在 芯 样 上 标 注 芯 样 编号,记 录芯 样 位 置,把 钢 直 尺贴 附 在 芯 样 表 面,用数 码 相 机 拍 照 记 录。取 出 的 芯 样 为 不完 整芯 样时,可 在 钻 孔 位 置 的 孔 壁 上 直 接测 量 并 拍摄 附 带 标 尺 的照 片。5.0.5计 算 芯 样 保温 层 的 平 均 厚 度。5.0.6结 果判 定 应符 合 下 列 要求:1 按照 国 家 标准建筑 节能工 程 施 工 质量 验 收 规范 GB50411的 规定进行 判 定;2 当 检测 结 果 不 合 格 时,应 进行 双倍 抽样 复 试,复 试 结 果 全 部合 格,判 定 合 格,否 则 判 定 为 不 合 格。8 6 外窗现场气密、水密性能检测 6.0.1单位 工 程同一 厂 家、同一 品 种、同一 类 型 的 外窗 各 抽 查 1组 3樘(件)。6.0.2应 在 检测 机 构、监 理(建设)、施 工 三 方 人 员的 见 证下随 机 抽样,抽样 应 兼顾不 同 的楼 层、朝 向。6.0.3检测 应 在 外窗全 部 完 工,窗 洞 口 与外窗 之 间 的 间 隙 全 部 封闭 后 进行。6.0.4应 按 下 列步骤 进行检测:1 用 卷 尺 在 外窗 室 内 一 侧 测 量 外窗 的 长、宽、厚 尺寸、开 启 缝 长、最大玻璃尺寸,记 录现场空气温 度、湿 度、大 气 压 力;2 用 胶带从 室 内 一 侧 密 封 外窗 开 启 缝,用 塑 料 薄膜 从 室 内 封 住 外窗 洞 口,塑 料 薄膜 应能 够承受 检测 过程 中施 加 的 压 力 不 会 破坏,安 装 检测 设备;3 按照标准建筑 外窗气密、水密、抗 风 压 性 能现场检测 方 法 JG/T211中 规定进行外窗气密 性 能检测,仅 对外窗 施 加 负 向 压 力;4 按照标准建筑 外窗气密、水密、抗 风 压 性 能现场检测 方 法 JG/T211中 规定进行雨 水 渗 漏 检测,仅 对外窗 施 加 负 向 压 力;5 记 录外窗气密 和 水密检测 值,外窗 洞 口 周 边 墙面 的 渗 水 情况。6.0.5检测数 据 应 按 下 列步骤 计 算:按照 国 家 标准建筑 外 门 窗气密、水密、抗 风 压 性 能 分 级 及检测 方 法 GB/T7106的 规 定,分 别 计 算 三 樘 外窗 单位 开 启 缝 长 空气 渗透 量 平 均 值、单位 面 积 空气 渗透 量 平 均 值 及水密 性 能 分 级 指 标 值。6.0.6结 果判 定 应符 合 下 列 要求:1同一 组 三 樘 外窗气密 性 能及水密 性 能检测 结 果符 合设计 值,判 定 合 格;2 当 检测 结 果 不 合 格 时,对 不 合 格 项目 应 进行 双倍 抽样 复 试,复 试 结 果 全 部合 格,判 定 合格,否 则 判 定 为 不 合 格。9 7 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检测 7.1一般规定 7.1.1 应 按 下 列 方 法 进行 抽样:1 居 住建筑按照单位 工 程 抽 检,抽 检总 户 数 的 5%,且 不 少 于 3户,抽样 应 兼顾不 同 的 楼层、朝 向;2 公 共 建筑按 不 同功 能 区 抽 检,每个 功 能 区 不 少 于 1处;7.1.2 如需 对整 个 建筑 进行 评 价,在建筑 构造 许可 的情况 下,可 以 对 部 分 建筑单 元 或 整 个 建 筑 进行检测。7.1.3气 压法适 用 于 整 套 房 间 进行检测,也 可 对 单 个 房 间 进行检测;示踪气体 法适 用 于 对 单 个 房 间进行检测。7.2气压法 7.2.1检测 环境 应符 合 室 外风 速小 于 3m/s。7.2.2应 按 下 列步骤 进行检测:1 测 量 室 内空气温 度、湿 度、大 气 压 力,待 检 房 间 内 有 效 体 积,将 房 间 内 杂 物 清 理 出 房间;2 检查并 封闭待 检 房 间 墙面 线 缆走 管 外 露 洞 口、门 窗、地 漏、空调 洞 口 等;3 在 待 检 房 间 门 口 安 装 鼓 风 门 检测 仪;4 接 通 电 源,调节风 速 控 制 器,对 室 内 加 压(减 压),当 室 内外 压差 达 到 60Pa并 稳 定 后,停止 加 压(减 压),记 录空气 流 量;5 逐级降 低 室 内 压 力,每 级降 低 5Pa,待稳 定 后 记 录 流 量,直 至 25Pa;6 正 压、负 压 状态 各 检测 一 遍。取 两 次 同 级 压 力 的 平 均 值 作 为 该 级 压 力 空气 流 量。7.2.3检测数 据 应 按 下 列步骤 计 算:1 当 压差 为 50Pa时,房 间 换 气 次 数 应 按 下式 计 算。50LNV=(7.2.3-1)式 中:50 压差 50Pa时 的房 间 换 气 次 数(l/h);L 压差 50Pa时 正 压 和负 压 下 流 量的 平 均 值(m3/h);V 被 测 房 间 换 气体 积(m3)。2 自 然 条 件下 的房 间 换 气 次 数(换 算 系数 为 17)应 按 下式 计 算:5017NN=(7.2.3-2)式 中:自 然 条 件下 的房 间 换 气 次 数(l/h)。7.3 示踪气体法 7.3.1检测 环境 应符 合 室 外风 速小 于 3m/s。10 7.3.2应 按 下 列步骤 进行检测:1 检测 室 内空气温 度、被 测 房 间 的有 效 体 积、室 外空气风 速;2 气体 分 析 仪 测 点 采 用 梅 花 形 布 置,见 图 7.3.4,各 点 在房 间 对 角 线 4等分 点 位 置,高度 不 大 于 1/2层 高;图 7.3.4 室内布点图 3 向 室 内 释 放 示踪气体,采 用风 扇 搅 动 室 内空气 10分 钟 后,使 示踪气体 分 散 均 匀,关 闭风 扇;每分 钟 记 录 一 次 气体 浓 度;获 得 不 少 于 50组 数 据,关 闭 仪器 开 关。7.3.3检测数 据 应 按 以下 步骤 计 算:自 然 条 件下 的房 间 换 气 次 数 应 按 下式 计 算:N=(lnCo-lnCt)/t(7.3.3)式 中:Ct 检测 时 的 示踪气体 浓 度(vpm)Co 检测 初始 时 示踪气体 浓 度(vpm)t 检测 时 间(h)示踪气体 的本 底水平 和 安全 性 资料见附录 D,在计 算 过程 中 应 扣 除 示踪气体 的本 底 浓度。7.4结果判定 7.4.1房 间 气密 性 检测 结 果符 合设计要求,判 定 合 格。7.4.2 当 检测 结 果 不 合 格 时,应 检 修 后,进行 双倍 抽样 复 试,复 试 结 果 全 部合 格,判 定 合 格,否 则 判 定 为 不 合 格。11 8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 8.0.1建筑 物围护 结 构热工缺陷 主要 分 为 外 表 面热工缺陷、内 表 面热工缺陷。8.0.2民用 建筑 节能检验,宜 首先 进行 建筑 物围护 结 构热工缺陷检测。8.0.3检测 期 间 室 外空气温 度 与 开 始 检测 时 相比,室 外空气温 度 逐 时值 变 化 不 应 大 于 5。室内空气温 度 逐 时值 变 化 不 应超 过 2。8.0.4 当 1h内,室 外风 力 变 化 超 过 2级 或 最大 风 力大 于 5级 时不宜 进行外 表 面热工缺陷检测。8.0.5 外围护 结 构外 表 面热工缺陷检验 开 始 前 至 少 6h内,受 检 的 外围护 结 构 表 面 不 应 受 到 太 阳 直 接 照 射,外围护 结 构内 表 面热工缺陷检验 时 要 避 开 灯光 的 直 射。8.0.6 检测 设备 采 用 红 外热 像 仪。8.0.7应 按 下 列步骤 进行检测:1 检测 前 应 了 解 被 测 建筑的结 构 特 征 和 检测 时 的 气 候 条 件;2 调整 红 外热 像 仪 的发 射率,使 红 外热 像 仪 的 测定 结 果 等 于 参 照 温 度;应 在 不 同 方位 相 等距 离 下 扫描 同一 个被 测 部位,检查 临 近 物体 是 否 对 被 测 的 围护 结 构 表 面造 成 影响,必 要时 可 采 取 遮挡措 施 或 者 关 闭 室 内辐射源;3 应 先 对围护 结 构进行 普 测,然后 对 异 常 部位 进行 详细 检测;4 建筑 围护 结 构 同一 个 部位的 红 外热 像 图 应 拍摄 2张;如 果 所 拍摄 的 红 外热 像 图,整体区 域 过 小,应 单 独 拍摄 1张 以 上 主 体 部位 热 像 图;所 检验 部位 热 像 图,应 用 草 图 说 明 其 所 在位 置,并附上 可 见 光 照 片;红 外热 像 图 上 应 标 明 参 照 温 度 的位 置 和 数 据;5 实 测热 像 图 中 出 现 的 异 常,如 果 不 是 围护 结 构 设计 或 热(冷)源、检测 方 法 等 原 因造 成,则 可 认 为是 缺陷;6 热 像 图 中的 异 常 部位,宜 通 过将 实 测热 像 图 与 被 测 部 分 的 预 期 温 度 分 布 进行比 较 确定。必 要 时 可 采 用内 窥镜、取样等 方 法 进行 确 定。8.0.8检测数 据 应 按 下 列步骤 计 算:1受 检外 表 面 的 热工缺陷 等 级 采 用相对面 积 y评 价,受 检内 表 面 的 热工缺陷 等 级 采 用能耗增 加 比 b评 价。y和 b应 按 下 列 公 式 计 算。=niiniiAA1,11,2y(8.0.8-1)%1000 12 1-=T TT Ty b(8.0.8-2)=niinii iAA TT1,11,1,11)(8.0.8-3)12=niinii iAA TT1,21,2,22)(8.0.8-4)()=mjj imjj i j iiAT AT1,11,1,1,1(8.0.8-5)()=mjj imjj i j iiAT AT1,21,2,2,2(8.0.8-6)mAAmjj ii=1,1,1(8.0.8-7)mAAmjj ii=1,2,2(8.0.8-8)式 中 受 检 表 面缺陷 区 域 面 积 与 主 体 区 域 面 积 的 比 值;受 检内 表 面 由于 热工缺陷 所 带 来 的 能耗增 加 比;T1 受 检 表 面 主 体 区 域(不 包括 缺陷 区 域)的 平 均 温 度();T2 受 检 表 面缺陷 区 域 平 均 温 度();T1,i 第 i幅 热 像 图 主 体 区 域 的 平 均 温 度();T2,i 第 i幅 热 像 图 缺陷 区 域 的 平 均 温 度();T0 环境 温 度()A1,i 第 i幅 热 像 图 主 体 区 域 的 面 积(m2);A2,i 第 i幅 热 像 图 缺陷 区 域 的 面 积,指 与 T1的 温 度 差 大 于 等 于 1 的 点 所 组 成 的 面 积(m2);i 热 像 图 的 幅 数,i=1 n;j 每 一 幅 热 像 图 的 张 数,j=1 m。8.0.9结 果判 定 应符 合 下 列 要求:1 受 检围护 结 构外 表 面缺陷 区 域 与 主 体 区 域 面 积 的 比 值 小 于 20%,且 单 块 缺陷面 积 小于 0.5m2,判 定 为 被 测 区 域 合 格;2 受 检围护 结 构内 表 面 因 缺陷 区 域导 致 的 能耗增 加 比 值 小 于 5%,且 单 块 缺陷面 积 小 于 0.5m2,判 定 为 被 测 区 域 合 格;3 当 检测 结 果 不 合 格 时,应 进行 双倍 抽样 复 试,复 试 结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