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宝剑DB4101/T 8-2019.pdf
ICS 97.220.99 Y 56 DB4101 郑州市地方标准 DB4101/T 82019 嵩山宝剑 Songshan sword 2019-01-16 发布 2019-04-16 实施 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01/T 82019 I 目 次 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13 术语和 定义.14 分类与 结构.25 要求.26 试验方 法.57 标识、包装、运 输与 贮存.6 DB4101/T 8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登封 市 旅游 局提 出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登封 市嵩山宝 剑厂、嵩山 少林 寺武术馆 宝剑 厂、河南省 嵩山宝剑 研发 销售 有限 公司、登 封市 少林 武术 协会、登封 市旅 游局、登封市 工商管 理和 质量 技术 监督 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曹延朝、雷朝 敏、王军 伟、曹巍、曹珍培、梁小慧、李发 宁、尚继辉、常玉婷。DB4101/T 82019 1 嵩 山宝剑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嵩 山宝 剑的 术语和 定义、分类与 结构、要求、试 验方 法、标识、包装、运 输与 贮存。本标准 适用 于以 传统 百炼 钢、碳 钢、不锈 钢、新型 钢为剑 身的 主要 原料,经 锻、锤、锉、磨、铲、刻、雕、铸、挫、镶 等26 道工序 成型,配 上剑 鞘和 装饰、装具 制作 而成 的嵩 山宝剑 系列 剑。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230.1 金属材 料 洛 氏硬度 试验 第1 部分:试 验方法 GB/T 1031 产品几 何技 术规范(GPS)表 面结 构轮 廓法表面 粗糙 度参 数及 其数 值 GB/T 1931 木材含 水率 测定方法 GB/T 4340.1 金属 材料 维氏硬 度试 验 第1部分:试 验方法 GB/T 6461 金 属基 体上 金 属和其 它无 机覆 盖层 经腐 蚀试验 后的 试样 和试 件的 评级 GB 6675.4 玩具安 全 第4 部分:特定 元素 的迁 移 GB/T 10125 人造气 氛腐 蚀试验 盐雾试 验 GB/T 11336 直线度 误差 检测 GB/T 13298 金 属显 微组 织检验 方法 QB/T 2141.2 日用 小刀 锋利度测 试方 法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手工锻 制 采用两 种或 两种 以上 钢材,经 加 热后 手工 反复 锻造 或折叠 锻 造 成型,经 热处 理、粗磨、中磨、细磨、多道手 工研 磨、簪花 等工 序后,配制 剑鞘、装 具和 装饰等 手工 制作 的工 艺。3.2 机械锻 制 采用碳 钢、不锈 钢或 其他 特殊钢 材为 原料,经加 热 后机械 锻 造 成型、热 处理、簪花和 机磨、抛 光后,配制剑 鞘、装具 和装 饰的 制作工 艺。3.3 工艺镇 宅剑 具有雄 厚大 气、古朴 典雅、经久 耐用、刚柔并 济的 特征,主要 用于 镇宅 装饰、旅游纪 念、工艺 装饰,挂在墙 上或 横置 于博 物架 中,古朴典 雅、庄重 大气。3.4 DB4101/T 82019 2 传统收藏 剑 按传统 锻剑 工艺 打造。剑 身纤巧 精致,剑 刃锋 利,剑鞘和 装具 件全 部为 手工 精雕细 琢而 成。近看 精美细致,远观凛 然生 威,可装饰收 藏,传承 后世,也 可把玩、健身。3.5 健身练 习剑 属于新 式剑,用于群 众健 身和专业 人士 演练 用。它 美观大方,比传统 剑轻、窄、薄,更 注重 于整 体比例和重 量的 合理 配备,使练习者 使 用起 来得 心应 手。4 分类与 结构 4.1 分类 4.1.1 按类别 分为:单 剑、双剑。4.1.2 按形制 分为:长 剑、短剑、指挥 剑。4.1.3 按历史 文化 分为:秦 剑、汉剑、唐剑、宋 剑、明清 剑。4.1.4 按用途 分为:工 艺镇 宅剑、传统 收藏 剑、健身 练习 剑、武 术比 赛用 剑和 其他 特殊剑。4.1.5 按制作 工艺 分为:手 工锻 制剑、机械 锻制 剑。4.2 结构 由剑首、剑 柄、剑格、剑身、剑 鞘 和装具 组成,其 结构图 见图1。图1 嵩山宝 剑结 构图 5 要求 5.1 材质 5.1.1 剑身宜 选择 碳钢、不 锈钢、百炼 钢、新型 钢等 材 料。5.1.2 剑柄、剑鞘 宜选 用鸡 翅木、红花 梨、黑檀、红 酸枝 等实木 材料。5.1.3 装具、配饰 一般 选用 铜、锌合金 等材 料。5.2 规格尺 寸 DB4101/T 82019 3 剑身、剑柄 长度 及剑 身宽 度、厚 度规 格尺 寸见 表1。表1 嵩山宝 剑规 格尺 寸 单位:cm 序号 产品型号 剑身长度(1)剑柄长度(1)剑身后宽(0.5)剑身前宽(0.5)剑身后厚度(0.1)剑身前厚度(0.1)1 A01 77 23 4.3 3.2 0.8 0.4 2 A02 70 21 4 3.0 0.8 0.4 3 A03 77 23 4.3 3.2 0.8 0.4 4 A04 77 23 4 3.0 0.8 0.4 5 A05 77 23 4.5 3.3 0.8 0.5 6 A06 77 23 4.2 3.2 0.8 0.4 7 A07 77 23 4 3.0 0.9 0.5 8 A08 77 23 3.3 2.3 0.6 0.3 9 A09 77 23 4 3.0 0.8 0.4 10 A10 80 25 3.5 2.5 0.7 0.3 11 B01 81 23 3.2 2.3 0.6 0.3 12 B02 77 23 3 2.2 0.6 0.3 13 B03 73 23 3.3 2.3 0.6 0.3 14 B04 70 21 3.0 2.2 0.6 0.3 15 B05 77 23 3.6 2.3 0.6 0.3 16 C01 65 24 3.6 2.6 0.9 0.5 17 C02 63 24 3.8 3.2 0.9 0.5 18 C03 77 23 3.5 2.5 0.8 0.4 19 C04 65 24 3.6 2.6 0.9 0.5 20 C05 62 23 4.2 2.8 0.9 0.5 21 C06 45 16 3.5 2.5 0.8 0.5 22 C07 77 23 3.5 2.5 0.7 0.4 23 C08 73 23 3.3 2.3 0.7 0.4 5.3 外观 5.3.1 剑首、剑柄、剑 格和 金属 装饰件 镀层 表面 应光 滑,整洁,不应 有脱 落、起皮、裂纹。5.3.2 剑身应 表面 光洁,无 缺口,无卷 口。不应 有明 显的 擦伤、裂纹、锈 痕、划痕 和脱层,目 视观 察剑身平 直、不变形、剑边 齐,前 后宽 窄厚 薄匀 称。花纹钢 剑身 允许 有长 度小 于 3 mm 的丝状 裂纹,每 把剑不大 于2 处。5.3.3 剑鞘表 面光 滑平 整,木纹 清晰;雕刻 图案 匀称 合理,形态 自然,字体 规整,漆面无 起层、起 皱,无明显 流漆 痕迹 等。外裹 物应紧 贴内 形物,接 缝吻 合,无 明显 划痕 和破 损现 象。5.3.4 饰件美 观,精细,与 主体 吻合,装配 合理;缝 合线 痕迹不 明显,焊 接处 不应 有堆焊、脱 焊、虚焊、空焊 等 现象。5.3.5 剑脊居 中,左右 偏差 不大 于2 mm。5.4 装配 DB4101/T 82019 4 5.4.1 剑首、剑柄、剑 格与剑身,剑鞘装饰 与剑鞘 应 联接 牢固,不应 松动。5.4.2 剑首与 剑穗 螺栓 的结 合应 可承受 500 N 的拉力,不 产生变 形和 脱落 现象。5.4.3 剑首、剑格、剑 身的中心 应在同 一直 线上,其 偏差 不大 于3 mm。5.5 安全 5.5.1 剑尖应 为圆 角,R3 mm。5.5.2 剑首、剑柄、剑 格、剑身 和金属 装饰 件应 圆滑,无 尖角、无毛 刺。5.5.3 剑柄、剑鞘 表面 涂漆 的有 害物质 限量 应符 合 表2 的 规定。表2 有害物 质限 量 序 号 名 称 指 标(限量mg/kg)1 镉(Cd)75 2 铅(Pb)90 3 铬(Cr)60 4 汞(Hg)60 5.5.4 剑刃不 应锋 利,其根 部中 间厚度 应 为6 mm 9 mm,中部中 间厚 度应 为5 mm 7 mm,尖部 中间 厚度应 为 2 mm 4 mm。5.6 剑身形 位公 差 剑身直 线度 不大 于1 mm;剑刃对 称性 不大 于8.5%。5.7 镀层附 着力 经过表 面处 理过 的宝 剑,按6.6 试验 后,剑身 和金 属 配件不 应有 脱落 和裂 纹。5.8 电镀件 耐腐 蚀性 经过表 面处 理的 剑身 和金 属配件 经中 性盐 雾试 验(NSS)后,应 达到6级以上。5.9 剑身、剑鞘 性能 要求 剑身、剑鞘 性能 要求 应符 合表3 要求。表3 剑身、剑鞘 性能指标 序 号 名 称 指 标 1 剑身表面粗糙度(Ra)0.5 um 2 刃口硬度 HRC 4050 HV 400510 3 开刃剑锋利度 40 N 或10 mm 4 剑身弹性 弯曲后无断裂且恢复原先平直状态,直线度应不大于2 mm 5 剑身、剑柄结合强度 硬剑 4 kN 软剑 3 kN 6 剑鞘含水率 10%注:未开刃剑不作锋利度要求 DB4101/T 82019 5 6 试验方 法 6.1 规格尺 寸 采用精 度不 低于0.5 mm的钢直尺 或游 标卡 尺 等量具。6.2 外观 6.2.1 对5.3.15.3.4 采用目 测和量具,在 自然 光或 使用 辅助照 明下 进行。6.2.2 对5.3.5 采用 钢 直尺 测 量。6.3 装配 6.3.1 对5.4.1 采用感 官检 验。6.3.2 对5.4.2 应使用 0 N 1000 N 的拉力 机。6.3.3 对5.4.3 应 将组 装完 整的 宝剑垂 直放 在划 有直 线的 平板上,用 钢直 尺测 量与 其直线 的偏 差。6.4 安全 6.4.1 对5.5.1 采用 R 规测 量。6.4.2 对5.5.2 采用感 官检 验。6.4.3 对5.5.3 按 GB 6675.4 进行试验。6.4.4 对5.5.4 用游标 卡尺 测量。6.5 剑身形 位公 差 6.5.1 剑身直 线度 在距剑 尖100 mm 处至 距剑 格下端100 mm范 围内,利 用三坐 标测 量机 对剑 身两 刃分别 均匀 取不 少于10点,通 过三 坐标 测量 机内 置软件,按GB/T 11336中最小二乘 法计 算直 线度 误差 值,取剑身 两刃 的偏 差最大值为 剑身 直线 度。要求 仪器分 辩率 不小 于0.01 mm。6.5.2 剑刃对 称性 在剑身 长度的1/45 mm、1/25 mm、3/45 mm 处,分别 测量两 剑刃 到剑脊 直线距 离,取 最大 值为剑刃 对称 性。6.6 镀层附 着力 将剑身 和装具 的 金属 配件 放入加 热箱内,加 热到(30010),然后 取出入20 25 水中骤冷,观 察镀 层与 基体 发生 分离情 况。6.7 电镀件 耐腐 蚀性 能 按 GB/T 6461和 GB/T 10125要求 进行4 h 试验 后评 级。6.8 剑身、剑鞘 性能 6.8.1 剑身表 面粗 糙度 采用粗 糙度仪,按GB/T 1031的要 求,在剑身两 面各 测3点,每点间 距不 小于20 mm,仪 器测试 方向应垂直 于刀 或剑 身方 向,测量时 应避 开剑 图案 或有 花纹的 部位。DB4101/T 82019 6 6.8.2 剑刃口 硬度 6.8.2.1 可采用 洛氏 或维 氏硬 度,洛氏硬 度试 验方 法 按GB/T 230.1 的规 定,维氏硬 度试验方 法 GB/T 4340.1 的规定。有 争议 时,应使 用维 氏硬 度进 行仲 裁试验。6.8.2.2 在距剑 刃口 10 mm 的位置,剑身 长度 的 1/4、1/2、3/5 处 各测 一点,计 算平 均硬度 值。6.8.3 开刃剑 锋利 度 在剑身 长度 的1/5、1/3、2/3 处各测 一点,剑 侧两刃,按QB/T 2141.2的规定,取算术 平均 值。6.8.4 剑身弹 性(武术 比赛 用剑)6.8.4.1 测量工 具 钢板长1 m,宽0.2 m,厚0.005 m,钢 制圆 柱体 直径 为40 mm,150 mm 钢直 尺。6.8.4.2 测试步 骤 6.8.4.2.1 在钢板 表面 划取 1 m 长的 直线,将剑 身垂 直放 在划 好的直 线上。6.8.4.2.2 距剑身 尖1/3 处放上 钢制 圆柱体,将 剑绕 成与 圆柱45,静 止 1 min 后放 开。测量 剑尖与直线 的偏 移量。6.8.5 剑身与 剑柄 结合 强度 将剑身 一端 固定,另 一端 施加规 定的 力,持续5 min,卸力 后,剑身 与剑 柄无 松动、变形 和脱 落。6.8.6 剑鞘含 水率 按GB/T 1931的规定。7 标识、包装、运 输与 贮存 7.1 标识 7.1.1 标签、标识 应清 晰。防伪 标贴、商标 图案 应牢固,易于识 别。7.1.2 应配置 产品 明示 卡,产品 明示卡 应标 注:生产 企业、产品 执行 标准、产 品工 艺分类、尺 寸、产品主要 用材、产 品装 饰材 料与工 艺、安全 使用 警示 等相应 内容。7.2 包装 7.2.1 包装产 品应 有合 格证、外 包装应 牢固、便 于运 输。7.2.2 包装箱 上应 标明 产品 名称、安全 使用 警示、规 格型 号及数 量、制造 厂名 称、装箱日 期;应 有防潮、防 湿标 志。7.2.3 出口产 品或 特殊 要求 产品,其标 志和 包装 可按 供需 双方的 协议 规定 进行。7.3 运输 7.3.1 运输过 程防 止剧 烈震 动、挤压、雨淋 及化 学物 品侵 蚀。7.3.2 搬运时 严禁 抛掷。7.4 贮存 DB4101/T 82019 7 7.4.1 应置于 干燥 通风 处,周围 无腐蚀 气体,距 地 面20 cm 以上。7.4.2 每3 个月应 进行 防锈 检查。7.4.3 收藏、高档 艺术 类开 刃剑,应做 好客 户资 料备 案,以备公 安部 门查 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