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木蠹蛾检疫技术规程DB14/T 1855-2019.pdf
ICS 65.020 B 16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1855 2019 沙棘木蠹 蛾检疫技 术规程 2019-07-08 发布 2019-09-08 实施 山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4/T 1855 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检 疫范 围.1 5 产 地检 疫.1 6 调 运检 疫.2 7 检 验鉴 定.3 8 除 害处 理.3 9 检 疫结 果评 定.3 10 检 疫监 管.4 11 档 案管 理.4 附录A(资 料性 附录)沙棘木 蠹蛾 生物 学特 性及 危害状.5 附录B(资 料性 附录)沙棘木 蠹蛾 寄主 植物 种类 及国内 外分 布.7 附录C(规 范性 附录)产地检 疫调 查表.8 附录D(资 料性 附录)沙棘木 蠹蛾 主要 鉴定 特征.9 DB14/T 1855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山 西省 林业 和草 原局提 出并 监督 实施。本标准 由山 西省 林业 标准 化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山西 省 林业有 害生 物防 治检 疫局、山 西山 和地 理科 技有 限 公司、阳 高县 森林 病虫害防治 检疫 站、陵 川县 林 业行政 稽查 队、山 西桑 干 河省级 自然 保护 区管 理局、山 西省 林业 有害 生物 防 治检疫局 桑干 河分 局、大同 市林业 有害 生物 防治 检疫 站、山 西省 国有 林管 理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高蕊 丽、常 连国、李 建兵、刘 淑丽、周维 民、龚梅、吴 旭东、徐鹏、张 连友、常茂林、梁 丽珺、王 晓俪、高洁、高 晋华、郭 春苗、刘存 芳、周昱、王 日龙、王晓 庭。DB14/T 1855 2019 1 沙 棘木蠹 蛾检疫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沙 棘木 蠹蛾 检疫技 术的 术语 和定 义、检疫范 围、产地 检疫、调 运检疫、检 验鉴 定、除害处理、检 疫结 果评 定、检疫监 管和 档案 管理。本标准 适用 于沙 棘木 蠹蛾 寄主植 物的 产地 检疫 和 调 运检疫。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26420 林 业检 疫性 害虫除 害处 理技 术规 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沙棘木 蠹 蛾Eogystia hippophaecolus(Hua,Chou,Fang et Chen)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 蠹蛾 科Cossidae,是一种 严重危害 沙棘 等植物 的害 虫,其幼 虫钻 蛀寄主的干部 和根 部,常导 致植 株 整株 枯死。沙 棘木 蠹蛾 生物学 特性 及危 害状 参见 附录A。4 检疫范 围 4 年生 以上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植株。沙 棘木蠹 蛾寄 主植 物种 类及 国内外 分布 参见 附录B。5 产地检 疫 5.1 检疫地 点 沙棘种 苗繁 育基 地、沙棘 栽植地 和野 生区、沙 棘苗 木交易 场所。5.2 调查时 间和 次数 在沙棘 木蠹 蛾成 虫期(5 月末 8 月下 旬)和幼 虫期(1月12 月),根据 其发 生 危害特 点进 行调 查,调查次 数每 年不 少于2次。5.3 调查方 法 DB14/T 1855 2019 2 5.3.1 踏查 5.3.1.1 踏查时 做好 观察、采 集、鉴定工 具和 记录 表格 等准 备工作。5.3.1.2 以自然 界线、道 路为 单位,进行 线路(目 测)踏查。5.3.1.3 观察寄 主是 否 有 枯梢、主 干是否 有蛀 孔等 受害 现象,对可 疑植 株定 株详 查,解 剖主 干和 根部是否有 害虫 钻蛀。5.3.1.4 确认有 疫情 需进 一步 掌握 危害情 况的,应 设标 准地(或样 方)做详 细调 查。5.3.2 引诱调 查 在沙棘 木蠹 蛾成 虫期,采 用沙棘 木蠹 蛾性 引诱 剂诱 捕器或 诱虫 灯引 诱成 虫,每隔七天 检 查引 诱设 备一次,将诱 集的 成虫 取出,记录 诱虫 数量。诱 捕器 和诱虫 灯的 设置 和使 用按 产品使 用说 明操 作。5.3.3 标准地(或 样方)调 查 5.3.3.1 沙棘 种 苗繁 育基 地,设置 样方的 累积 面积 不少 于调 查总面 积 的0.1%5%,每 块样方 面积 为4 m216 m2,采取 系统 抽样 法,抽 取苗 木总 量 的 1/2。5.3.3.2 沙棘栽 植地、野 生区,按 照林分 面积 大小 设置 标准 地,5 hm2以下(含 5 hm2)设 1 块;5 hm2以上每 增 加 5 hm2增设1 块。每块 标准 地面 积 为 0.1 hm2,采取 对角 线取 样法,抽取样 株 10 15 株。5.3.3.3 苗木交 易场 所,按应 检苗 木总量 的 0.5%15%抽查,少 于20 株的 全部 检查。5.3.3.4 抽取的 样株 应逐 株检 查,仔细观 察主 干和 根部 是否 有蛀孔,解 剖其 中是 否有 害虫钻 蛀,并统计调查 总株 数、被害 株数、虫口 密度、有 虫株 率,填入产 地检 疫调 查表。产 地检疫 调查 表见 附 录 C。6 调运检 疫 6.1 抽样方法 6.1.1 本地调 出的 沙棘 植株,检查 堆积 植株 的表层,是否 带有沙 棘木 蠹蛾 虫体 或具 有危害 痕迹。6.1.2 采取分 层 抽 样法 设3 5 个 样点抽 样检 查,按 一批 货 物总件 数(株)的 5%30%抽取,抽 取的 样株应不 少于 10 株,总 样本 少于 10 株 的应 逐一 进行 检 查,产 自 疫 情发 生区 以及 可疑的 植株 需增 大抽 样比例,或 逐株 全部 检查。抽 样中 发 现可 疑症 状的 应直 接抽出 检查。6.2 现场检 疫 6.2.1 对抽取 的样 株,仔细 观察 其干部 和根 部是 否有 沙棘 木蠹蛾 的危 害状。6.2.2 现场不 能作 出准确 鉴 定的,采集 样品 带回 室内 作 进 一步检 验鉴定。6.3 复检 对 外地 调入 的沙 棘植 株实 施复检,按 照6.1和6.2规 定的方法 进 行。7 检验鉴 定 对产地 检疫 和调 运检 疫发 现的可 疑虫 体应 采集 标本,对照沙 棘木 蠹蛾 主要 鉴定 特征并 结合 生物 学特性和危 害状 进行 虫种 鉴定。8 除害处 理 DB14/T 1855 2019 3 8.1 销毁处 理 对检疫 中发 现的 带疫 寄主 植物,全部 进行 烧 毁 处理。8.2 熏蒸处 理 对带疫 的不在生长期的寄主植物 可采用溴甲烷熏蒸方式进 行除害处理,熏蒸办法 按 照GB/T 26420的规定 执行。9 检疫结 果评 定 9.1 经产地 检疫、调 运检 疫,未发现 沙棘 木蠹 蛾的,为 检疫合 格。9.2 对带有 沙棘 木蠹 蛾的 寄主 植物进 行了 除害 处理,害 虫死亡 率达 到100%,为 检 疫合格。9.3 对带有 沙棘 木蠹 蛾的 寄主 植物没 有进 行除 害处 理,为检疫 不合 格。9.4 对带有 沙棘 木蠹 蛾的 寄主 植物,虽经 除害 处理,但 害虫死 亡率 未达 到100%,为检疫 不合 格。10 检疫监 管 10.1 在疫情 未发 生区,林 业植 物 检疫机 构应 对来 自沙 棘木 蠹蛾发 生区 及其 毗邻 地区 的寄主 植物 实施 检疫,发 现疫 情时 应做 好记 录,保 存抽 检样 品和 标本,实施 除害 处理,并 上报 上级林 业植 物检 疫机 构。10.2 在疫情 已发 生区,林 业植 物检疫 机构 应对 沙棘 木蠹 蛾寄主 植物 的种 苗繁 育地、种植 地和 野生 区 等场所进 行定 期检 疫调 查,对种植、经 营、管理 沙棘 木蠹蛾 寄主 植物 的单 位和 个人应 登记 备案,实 施 检 疫监管,一旦 发现 疫情,及 时进行 除害 处理,开 展疫 情除治。调 出疫 情发 生区 时,必 须进 行严 格检 疫。在疫情 新发 生区,应 立即 实施检 疫封 锁,防止 疫情 传播扩 散;研究 和制 定除 治方案;开 展疫 情普 查 和 疫源调查,掌 握疫 情的 发生 情况和 传入 途径;向 周边 地区通 报疫 情;采取 有效 措施开 展疫 情除 治工 作。11 档案管 理 实施沙 棘木 蠹蛾 检疫 的相 关记录 表格、照 片、检疫 单证 以 及采 集到 的样 品、标本等,应 建立 档案 进行管理,供 检查、查 询。DB14/T 1855 2019 4 A A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沙棘木 蠹蛾 生物 学特 性及 危害状 A.1 沙棘木 蠹蛾 生物 学特 性 在山西,4 年发 生1代,老 熟幼虫 于5 月上 旬离 开寄 主 根部进 入土 中化 蛹。成虫 出现在5 月 末,但数 量较少,7月 中旬 达到 高峰 期,8 月 下旬 进入 末期。初 孵 幼虫6 月上 旬始 见,10 月下 旬开始 越冬。卵多产 在干 部树 皮裂 缝、伤口等 处,极少 数产 在枝 条上。产卵 高度 由于 沙棘 长势不 同而 有所 差异,在辽宁90%以上 的卵 集中 分 布在1.6 m 以下 的主 干上。卵的孵 化率 达90%以 上。卵 期730 d,平 均为16 d。幼 虫 常 常十 几 头至 上 百头聚 集 在 一起 危 害,且 具有转 移 危 害的 习 性,初 孵幼虫 首 先 在韧 皮 部或 木质部与 韧皮部 之间 蛀食危 害,天 气转冷 后(9 月中下 旬),小 幼虫 从树干 转移 到 根茎部 和根部 危害,并一直发育 至老 熟幼 虫。沙棘 木蠹蛾 以幼 虫在 树干 部和 根部越 冬,坡向 不影 响其 越 冬虫态 和越 冬场 所。老熟幼 虫一 般在 树基 部周 围的土 壤中 化蛹,化 蛹深 度为地 下10cm左 右。蛹期26 37 d,平均31 d。成虫羽 化多集 中在下 午16:00 19:00,交配高 峰出 现 在晚21:30左 右。雌 雄性 比 在内蒙 古和辽 宁分别为1:0.85 和0.912:1。雌 虫昼夜 均可产 卵,但 以夜 间居多,一般在 交配 后的第2天晚20:3022:00。雄虫寿命 为2 8 d,雌 虫寿 命为3 8 d。A.2 危害状 5年生 以下 的沙 棘植 株一 般 不被侵 染,8年生 以上 的沙 棘林被 害严 重,主要 受害 部位在 沙棘 的主 干和根部。初孵 幼虫 钻蛀 树干 的韧皮部,造成 树木 表皮 干枯,极少 数钻 蛀木 质部,入冬前 转移 至地 下,钻蛀 根部危害,树 根大 部分 被蛀 空,易 导致 植株 枯梢、整 株枯死。根茎 严重 受害 的 易发生 风倒 现象。严重 被 害的极易 引起日 灼害,表现 为主枝 和小枝 韧皮 部开裂,露出 木质部,进 而开裂 处韧皮 部干缩,开 裂增大,木质部 变为 深褐 色,引起 枝枯。图A.1 沙棘木 蠹蛾 危害 状 DB14/T 1855 2019 5 B B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沙棘木 蠹蛾 寄主 植物 种类 及国内 外分 布 B.1 寄主植 物种 类及 检疫 重要 性 沙棘木 蠹蛾 主要 寄主 植物 为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沙柳 Salix psammophila C.Wang et Ch.Y.Yang、榆Ulmus pumila Linn.、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inn.、苹果Malus pumila Mill.、梨Pyrus sp.、桃Prunus persica Linn、杏Prunus armeniaca Linn.等植物 偶见 寄生。在 这 些寄 主植 物中,沙 棘木 蠹 蛾主 要危 害沙 棘,防治 难 度大,常 导致 寄主 死亡,严重 影响 沙棘 产业发展,且 沙棘 大苗 调运 易传播 沙棘 木蠹 蛾疫 情,经济重 要性 大,因而 沙棘 具有检 疫重 要性。B.2 国内外 分布 国内:山西、内 蒙古、辽宁、陕西、甘肃、宁 夏和 河北。国外:无。DB14/T 1855 2019 6 C C 附 录 C(规范 性附 录)产地检 疫调 查表 C.1 产地检 疫调 查表 见表C.1。表C.1 产地检 疫调 查表 调查地点 数量 来源 被害数量 病虫名称 其他情况 发生特点 标准地调查记录:样株(地)号 植物产品 面积 总数量 被害数量 有虫株率 虫口密度 调查单位:检 疫员:年 月 日 DB14/T 1855 2019 7 D D 附 录 D(资料 性附 录)沙棘木 蠹蛾 主要 鉴定 特征 D.1 成虫 雄虫体 长21 mm 36 mm,平均29 mm;翅 展49 mm 69 mm,平均60 mm。雌虫 体 长30 mm 44 mm,平均35 mm;翅 展61 mm 87 mm,平 均71 mm。触 角线 状,伸至 前翅中 央。前足胫 节内缘 有1净 角器,中足胫 节 末端 有1对 距,而 后足除 末 端有1 对距 外,在 其胫节 中 部还 有1 对 中距,跗节均 为5 节。成虫 前翅R2和R3脉 间有1 横脉,从而 形成1副室,其 位置略 超过 中 室的一 半,R4 和R5 脉有1 短 共柄,小中室 略短 于副室。M1 着生 于中 室的 前角,M2和M3接 近中 室后 角,2 条A脉 游离,中 室闭 合。D.2 卵 椭圆形,长 轴平 均1.35 mm,短轴 平均1.17 mm;外无 覆盖物,卵 壳上 有纵 横脊 纹。卵 初产 时为 白色,逐渐变 为暗 褐色,与 沙棘 树皮的 颜色 基本 一致。未 受精卵 初产 时为 白色,而 后逐渐 干瘪 变为 黑色,不 能孵化。D.3 幼虫 初孵幼 虫体 色为 淡红 色,逐渐变 成红 色,老熟 幼虫 化蛹前 体色 褪去,变 为黄 白色。幼虫 头部 及胸 腹部具原 生刚 毛,5 对 腹足,第14 腹足 趾钩 为双 序全 环状,而第5腹足(又 称臀 足)趾 钩则 为双 序中 带状。整个龄 期内,幼 虫头 壳宽 度为0.38 mm 7.46 mm,体 长、宽 分别 为2.02 mm 69.32 mm 和0.667 mm 15.74 mm。D.4 蛹 深褐色,被 蛹,蛹 长平 均 为38 mm。腹 部背 面具 成排 刺列,每腹 节上有1 2 排 不等,雌蛹从 第1 节至第6节,雄蛹 从第1 节至第7 节,每 节上有2行刺 列,前 行刺列 较粗大,而 后行刺 列则较 细小,第7腹 节背部刺列 的数 目是 快速 区分 雌雄蛹 的重 要特 征,雌蛹 仅具1 行刺 列,而雄 蛹则 具2行刺 列。DB14/T 1855 2019 8 a)成虫 b)幼虫 c)蛹 d)卵 图D.1 沙棘木 蠹蛾 形态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