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DB4101/T 6-2019.pdf
ICS 01.040.97 A 20 DB4101 郑州市地方标准 DB4101/T 62019 少林拳 Shaolin boxing 2019-01-16 发布 2019-04-16 实施 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01/T 62019 I 目 次 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术语和 定义.13 主要功 能.14 技术特 点.15 技术风 格.16 分类.27 技术要 求.38 其他要 求.4 DB4101/T 6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登 封市 旅游 局提 出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南 省武 术协 会少 林拳 研究 会、登封市 武术 运动 管理 中心、登封市 嵩山 少林 塔沟武术学 校、登封 市旅 游局、登封 市工 商管 理和 质量 技术监 督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刘海 科、郑 跃峰、王 宗仁、梁 继红、王景 会。DB4101/T 62019 III 引 言 天下功 夫出 少林。少 林拳 是中国 传统 拳种 之一,源 于少林 寺,故以“少 林”为名。少林拳 是中 华武 术中 一颗 璀璨的 明珠,它发 源于 河 南省登 封市 嵩山 少林 寺,并因而 得名,又称 少林武术或 少林 功夫。少 林拳 起源于 北魏 孝文 帝太 和十 九年(公元495 年),距今 已有1500多年的 历史,拳经拳法 备要 云:“拳 法 者,卫身 御侮 之善 术也,其原始 于少 林”,“拳 法之由来 本于 少林,自宋 太祖学于其 中,而名 遂传 天下”。少林拳 是中 国最 早最 优秀的 一项 体育 技击 活动,技战 思想 和文 化内 涵丰富多彩,历史 悠久,影 响深 远。“拳以 寺名,寺 以拳 显”,少林 拳以 禅为 体,以武 为用,以其 刚柔 相济、朴 实无华、攻 防兼 备、重于实战、内 外兼 修、强身 健体、延年 益寿 的特 点而 在国内 外享 有盛 名,为中 华民族 优秀 传统 文化 之一,受到广 泛认 可和 赞扬。为传承 和弘 扬少 林拳 的优 秀文化 传统,特 制定 本标 准。DB4101/T 62019 1 少 林拳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少 林拳 的术 语和定 义、主要 功能、技 术特点、技 术风格、分类 和技术 要求。本标准 适用 于少 林拳 的演 练。2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2.1 少林拳 少林拳 是少 林武 术的 总称,包括 所有 少林 武术 技术。它是 博采 众长,历史悠 久,内容丰 富,形式 多样,体 系完 整,特点 突出,风格 独特,注 重实 战,并具有 禅、武、医、文等 多种传 统文 化特 征的 一种武术流派。3 主要功 能 少林拳 的主要 功能 如下:a)强身健 体;b)防身自 卫;c)政治军 事;d)医疗养 生;e)娱乐观 赏;f)产业经 济;g)文化教 育;h)社会交 往。4 技术特 点 少林拳 的技术 特点如 下:a)内容丰 富,朴实 无华;b)禅拳一 体,神形 兼备;c)结构紧 凑,短小 精悍;d)攻防严 密,招式 多 变;e)注重技 击,立足 实战。5 技术风 格 DB4101/T 62019 2 少林拳 的技 术风格如 下:a)拳行一 线,曲直 有度;b)滚出滚 入,以目 注目;c)横起顺 落,进低 退高;d)轻灵稳 固,刚猛 质扑;e)巧打快 攻,以声 助威。6 分类 6.1 拳术类 小洪拳、大洪 拳、长护心 意门、七星拳、罗汉 拳、小红拳、长锤 拳、三十二 手短打、黑虎 拳、大通背拳、小通 背拳、达摩 五 经拳、柔拳、连环 拳、长 拳、龙 拳、猴 拳、罗 汉十 八手、老红 拳、功 力拳、莲花拳、鸳鸯腿、护身 流星 拳、六合 连拳、虎扑 拳、十趟弹 腿、十二趟 弹腿、五行八 法拳、八仙 拳、少林十三抓、三 皇炮 锤拳、子 母少林 拳、梅花 手、火龙 拳、反 臂拳、流 星腿、二 祖拳、小连 环拳、风 火拳、豹子拳、镇山 拳、破连拳、天罡拳、出山 拳、白猿螳螂拳、十路 埋伏 拳、伏虎拳、一枝梅 拳、罗汉喜 怨拳、鹰 拳、关东 拳、七星 螳螂拳、跌 扑拳、达 摩点 穴拳、侠拳、燕 青拳、夜 叉铁沙 拳、豹子 拳、炮锤、搜风拳、猛虎拳、云阳拳、苌家 拳、太祖 长拳、佛 汗拳、地趟 拳、金刚 拳、伏虎拳、青 龙出 海拳、罗 汉阴风拳、金 石拳、梅 花螳 螂拳、饿虎 拳、鸡拳、地 术拳、四门 拳、迎门 拳、五祖拳、连 环锤、埋 伏拳、蛇拳、虎拳、鹤拳、狗拳、蛤蟆 拳、鸭 拳、擒 敌拳、流星 拳、五 行连 环拳、拦截螳 螂拳、铁 牛盾 拳、八极拳、开山 拳、看家 梅花 拳、地 煞拳、守 院拳、连 手短打、走 马六 合拳 等。6.2 器械类 6.2.1 短器械 单刀、梅花单 刀、老单刀、七星单 刀、一路单 刀、追风刀、太祖卧 龙刀、五虎 断门刀、五虎 群羊 刀、劈四门 刀、三环九 连刀、佛陀刀、白猿 刀、白马分 鬃刀、削马四 蹄刀、连环 刀、二堂 剑、五堂剑、行龙剑、龙 形剑、青龙 剑、达 摩剑、乾坤 剑、白 猿剑、七星剑、龙 泉剑、连环 剑、太乙 剑、火 龙剑、云阳 剑、五法剑、十 形剑、三 十六 剑、疯 魔剑、九 宫剑 等。6.2.2 长器 械 少林枪、十三枪、十八枪、二十 七枪、二十四 名枪、四十 八名 枪、八十 四名 枪、爆花枪、二十一 名枪、花枪、长枪、连环枪、罗王枪、五虎 枪、提门 枪、提篮 枪、六路花 枪、梅花枪、战枪、杨家 枪、少林棍、猿猴 棍、齐眉 棍、单盘龙 棍、阴手 棍、大夜 叉棍、小夜 叉棍、烧 火棍、疯魔 棍、排棍、穿 梭棍、镇山棍、五虎群 羊棍、劈山棍、小梅 花棍、白蛇棍、八仙 棍、旋风 棍、飞龙 棍、达摩棍、流星棍、八宝混元棍、云 阳棍、旗 门棍、齐天 大圣 棍、醉棍、短 棍、十 二路 五虎 群羊 棍、春秋大 刀、朴刀、三 股叉、方便铲、方 天画 戟、梢子 棍等。6.2.3 双器 械 双枪、滚堂 双刀、六 合双 刀、少 林双 刀、双鞭、双 锏、双 锤、双拐、双 钩、双草镰 等。6.2.4 软器 械 九节鞭、绳 索、绳镖、单 鞭、流 星锤、牧 羊鞭 等。DB4101/T 62019 3 6.3 对练类 6.3.1 徒手 对练 踢打六 合拳、咬 手六 合拳、绞手 六合 拳、盖手 六合 拳、扳 手六 合拳、耳 巴六 合拳、对拳、罗 汉对 打、一百零 八对 拳、六合 连环 双打、六合 缠打、二 十四 对拳等。6.3.2 器械 对练 六合枪、六 合棍、对 砍刀、单刀 对双 刀、单刀 对枪、单刀 对棍、双 刀进 枪、单刀进 枪、朴刀 进枪、梢子棍 进枪、拐 子进 枪、大刀进 枪、对刺 剑等。6.3.3 徒手 对器 械 空手入 白刃、空 手夺 枪、空手夺 刀、空手 夺棍 等。6.4 功法类 6.4.1 少林七 十二 绝技 铁臂功、排打功、铁扫 帚功、足射功、腿踢 功、铜砂掌、蛇行 术(蜈 蚣跳)、提千 斤、罗汉功、铁头功、四段 功、铁布衫 功、双锁 功、上罐功、石锁 功、铁珠袋、千斤 闸、鞭劲法、分水 功、玉带功、鹰翼功、跳跃法、霸王 肘、一指金 刚法、拔钉 功、一 指禅功、石桩 功、金钟罩、铁牛功、旋风 掌、卧虎 功、拔山功、合盘 掌、推山掌、踢桩功、鹰爪 功、斩魔 剑、玄空 拳、金砂掌、铁砂掌、飞行功、枪刀 不入 法、五毒追 砂掌、飞檐走 壁法、一线 穿、穿纵 术、金铲 指、揭谛功、梅花桩、捻花功、螳螂 爪、跑板 功、闪战法、金刀 换掌 功、轻身 术、铁膝功、陆地飞 行术、穿窗 功、泅水 术、点石 功、琵琶功、柔骨功、壁虎游墙术、门裆功、翻腾术、布袋 功、蛤蟆 功、千层 纸功、弹子 拳、锁指 功、追风掌 功、软玄 功。6.4.2 硬气功 铁布衫、金 钟罩、铁 沙掌、二指 禅、铁头 功、银枪 刺喉等。6.4.3 养生功 易筋经、八 段锦、小 武功、坐禅 功、童子 功、阴阳 气功等。7 技术要 求 7.1 六合兼 备 手与足 合、肘与 膝合、肩 与胯合,称 为外 三合;心 与意合、意 与气 和、气与 力合,称为 内三 合。7.2 束身秀 敏 动作不 宜张 开,多显 玲珑 紧凑之 势。要求 头顶 竖项,两肩 平沉,含 胸裹 背,立腰气 沉,收腹 敛臀,结构紧 凑,手不 离身,具 有典型 的外 三合 形态。7.3 拳打一 线 演练时 的起、落、进、退 多在一 条线 上往 返运 动。通过身 法、步法、技法 的 有机配 合,凸显 少林 拳机警敏 捷、灵活 多变 的运 动特点。DB4101/T 62019 4 7.4 三节明 理 运动时 身体 各部 位应 遵循 的基本 法则,以 身而 论,有上、中、下 三节 之分。凡做动 作,首先 在中 三节作用 的前 提下,上、下 三节才 能做 到稍 节起、中 节随、根节 追。同 时要 求 起要迅 速、随要 紧跟、追 要催动。7.5 四梢齐 备 以发为 血梢,甲 为筋 稍,舌为肉 梢,牙为 骨梢。使 全身筋 骨、气血、神 力、意志凝 成一 体,形成 最佳表现。7.6 滚出滚 入 手以滚 而出,身 以滚 而动。手以 滚而 出是 指拳、掌 在冲出 与收 回的 过程 中,手臂面 螺旋 出入 的表 现形式。身以滚 而动 是指 身体的运 动要 与上 肢的 出入 一致,要随上 肢的 出击 和回收转 动上 体配 合。有头如猴形、身如 龙形、步 如鸡 形之说。7.7 虚实变 化 在攻防 实战 中突 出虚 实转 化的运 用。有指 西打 东、指 上打下、前 虚后 撞、佯 攻而 实退,视退 而实 进,虚虚实 实、真真 假假、示 之以虚、乘势飞 击等 特点。7.8 八打八 不打 对人体 八个 要害 部位 有八 打八不 打的 要求,对 友要 遵循八 不打 的准 则,以防 伤害身体。对敌 面言,针对要 害,决不 手软。7.9 视之无 形、试似 风火 视之无 形即 意不 露形,形 不破体,力 不出 尖,以 无 形为有 形,以无 法为 有法;试似 风火,强调 少林拳法以 快为 主,以刚 见长。出拳 如放 箭,收拳 似火 烧,拳 如连 珠炮,进 步捷 如风。7.10 六合相 融、依法 行拳 在运动 时要 求人 本体 内外 三合合 一,按照 六合 相融 的要求 进行 练习。7.11 提托聚 沉、以声 助势 气与动 作的 配合,气 与力 的使用 要视 动作 变化 而灵 活运用。心 为主 帅,身为 老营,眼为 侦察,气 力为士卒,手 足为 先锋。7.12 身械合 一、攻防 兼备 身法、步法、手 法与 器械 方法整 体合 一,攻防 兼备,克敌 制胜。8 其他要 求 8.1 准则 8.1.1 德才兼 备,文武 双修,弘 扬正气,服 务社 会。8.1.2 严守诚、信、礼、义、孝、勇的 少林 精神。8.1.3 不持强 凌弱,任 意妄 为,切忌好 勇斗 狠。DB4101/T 62019 5 8.1.4 尊师重 道,有礼 有节,遵 守社会 公德。8.1.5 忌酒戒 色,与时 俱进,维 护少林 声誉。8.2 服饰 8.2.1 立领、短袖(长 袖均 为灯 笼袖,袖口 为紧 口)上衣。男子 的上 衣为 对襟 有七 对直襻,女 子的 上衣为半 开对 襟有 三对 直襻,周身 有1 cm 的边。8.2.2 灯笼裤,松 紧腰,横、立 裆要适 宜。8.2.3 软腰巾 或硬 腰带。8.2.4 各款式 服装 面料、颜 色可 任选,可在 规定 的服 装款 式上增 加各 种图 案并 具有 传统特 色。8.3 场地 8.3.1 单练场 地为 长14 m、宽 8 m,其 周围 至少 有 2 m 宽的安全区。8.3.2 集体项 目的 场地 为长 16 m、宽14 m,其 周围 至少 有1 m 宽的安 全区。8.3.3 场地四 周内 沿应 标明 5 cm 宽白色 边线。8.3.4 场地的 空间 高度 不少 于 8 m。8.3.5 两个场 地邻 近边 缘距 离 6 m 以上。8.3.6 比赛场 地灯 光照 度应 达到1500 Lx 以上。8.4 环境 8.4.1 通风换 气良 好。8.4.2 环境干 净平 整。8.4.3 场所装 配镜 子。8.4.4 颜色运 用合 理。8.4.5 减小噪 声污 染。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