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天气术语DB52/T 1130-2016.pdf
ICS 07.060 A 47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11302016 贵州天气术语 Weather terms of Guizhou province 2016-09-28发布 2017-03-28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11302016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相关气象要素分级.11 5 天气系统.13 参考文献.16 DB52/T 1130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贵州省气象台、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正静、谭健、宋丹、唐延婧、廖波、夏晓玲、裴兴云。DB52/T 11302016 1 贵州天气术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天气的术语和定义、以气象要素的实用分级指标及天气系统。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各级气象部门业务使用工作,其他相关非气象行业针对天气调查、统计、评估、研究和信息发布应参照执行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201 热带气旋等级 GB/T 20481 气象干旱等级 GB/T 21984 短期天气预报 GB/T 27956 中期天气预报 GB/T 27964 雾的预报等级 GB/T 28591 风力等级 GB/T 28592 降水量等级 GB/T 28594 临近天气预报 QX/T 4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4部分:天气现象观测 DB52/T 652 贵州省凝冻灾害气象等级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基本概念 3.1.1 天气 weather 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时间段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伴随现象的综合状况。3.1.2 云 cloud 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两者混合的可见聚合体;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冰粒和雪晶。3.1.3 DB52/T 11302016 2 云量 cloud amount 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记为010的整数。3.1.4 总云量 total cloud cover 某时刻天空被云遮蔽的总成数。3.1.5 低云 low clouds 云底高度在2500 m以下的云,个别地区可高达3500 m。3.1.6 中云 middle clouds 云底高度在25005000 m之间的云。3.1.7 高云 high clouds 云底高度在5000m以上的云。3.2 天空状况 3.2.1 晴 sunny 天空无云或总云量小于天空1成时的天空状况。3.2.2 少云 partly cloudy 中、低云总云量为13成,或高云云量为45成的天空状况。3.2.3 多云 cloudy 中、低云总云量为47成,或高云云量为610成的天空状况。3.2.4 阴 overcast 天空阴暗,密布云层,或总云量8成以上天空虽有云隙而仍感到阴暗,偶尔从云缝中可见到微弱阳光的天空状况。3.3 气象要素 DB52/T 11302016 3 3.3.1 气温 temperature 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用百叶箱中离地1.5m高度处的温度表量得的度数来表示。注:气温用摄氏度()来表示。3.3.2 降水量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注:降水量用毫米(mm)表示。3.3.3 风 wind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注:风用风向和风速表示。3.3.4 风向 wind direction 风的来向,按照东、南、西、北等方位来划分。3.3.5 风速 wind speed 单位时间内空气移动的水平距离。注:风速用米/秒(m/s)表示。3.3.6 风力 wind force 风的强弱。注:风力用蒲福风级表示(4.3)。3.3.7 能见度 visibility 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清楚目测目标物轮廓的最大直线距离。注:能见度用米(m)表示。3.3.8 相对湿度 relative humidity 空气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DB52/T 11302016 4 注:相对湿度为空气中实际水汽压(e)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E)之比,用百分数(%)表示。3.3.9 最高气温 maximum temperature 某一时段内出现的气温最高数值。3.3.10 最低气温 minimum temperature 某一时段内出现的气温最低数值。3.3.11 平均气温 average temperature 某一时段内各时次观测的气温数值的算术平均值。注:日平均气温为一天内各时刻的气温相加后平均的值,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3.12 气压 atmospheric pressure 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注:气压值为单位面积上从该平面垂直延伸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的重量,单位为帕(帕斯卡)(Pa)。3.4 天气现象 3.4.1 雨 rain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滴。注:直径大于0.5 mm,其下降时清楚可辨,落在水面上会激起波纹或水花,落在干地面可留下湿斑。3.4.2 毛毛雨 drizzle 稠密、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注:直径为0.20.5 mm,迎面有潮湿感,落在水面无波纹,落在干地面只是均匀的润湿地面而无湿斑。3.4.3 阵雨 shower 雨时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强度变化很大的雨。3.4.4 雷阵雨 thunder shower 雷暴(3.4.18)并伴有阵雨。DB52/T 11302016 5 3.4.5 冰雹 hail 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3.4.6 冻雨 freezing rain 由过冷却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 的物体碰撞时可产生冻结的降水。3.4.7 雨凇 glaze 过冷却的液态降水(冻雨)碰到地面物体后直接冻结而成的毛玻璃状或透明的坚硬冰层,外表光滑或略有隆突。3.4.8 雾凇 rime 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3.4.9 凝冻 congelation 由过冷却水滴与温度低于0 的地面物体碰撞冻结的现象。注:凝冻是由雨凇、雾凇或两者混合而形成的坚硬冰层。3.4.10 雪 snow 大量白色不透明冰晶或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注:雪是以雪融化后的水来度量,单位为毫米(mm)。3.4.11 积雪 perpetual snow 降落在地面和其他物体上达一定厚度的雪。3.4.12 霜 frost 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在温度低于0 的地面上或近地面物体上的白色松脆冰晶,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3.4.13 雾 fog DB52/T 11302016 6 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冰晶)的可见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常为乳白色或灰白色。注:雾分为轻雾、雾、大雾、浓雾、强浓雾,见4.4。3.4.14 霾 haze 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常为黄色、橙灰色。3.4.15 龙卷 tornado 从积雨云中伸下的猛烈旋转的漏斗状云柱。注:龙卷的尺度很小,中心气压低,造成很大的水平气压梯度,从而导致强烈的风速。一般估计为50150 m/s,最大可达200 m/s.3.4.16 结冰 tornado 露天水面冻结成冰。示例:道路结冰。3.4.17 积冰 ice accretion 各种降水或雾滴与地面或空中冷却物体碰撞后冻结在其表面上的现象。示例:电线积冰。3.4.18 闪电 lightning 大气中发生在云内、云间或云地之间的火花放电现象。3.4.19 雷暴 thunderstorm 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对流性天气。注:雷暴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有时亦可只听见雷声而不见闪电。3.4.20 大风 gale 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2 m/s的风。3.4.21 DB52/T 11302016 7 降水 precipitation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各种固态或液态水粒子。示例:雨、雪、霰、雹。注:衡量降水用降水量来表示。3.4.22 短时强降水 short term heavy rainfall 小时雨量大于30 mm的降水。3.4.23 强对流天气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大气对流活动旺盛、强烈发展的对流性天气。示例:雷暴、短时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注:强对流天气属于灾害性天气。3.5 天气预报时间用语 3.5.1 凌晨 03:0105:00。3.5.2 早晨 05:0108:00。3.5.3 白天 08:0120:00。3.5.4 上午 08:0112:00。3.5.5 中午 12:0114:00。3.5.6 午后 DB52/T 11302016 8 14:0117:00。3.5.7 下午 14:0120:00。3.5.8 傍晚 17:0120:00。3.5.9 晚上 20:0123:00。3.5.10 夜间 当日20:01次日08:00。3.5.11 上半夜 当日20:01次日01:00。3.5.12 下半夜 01:0105:00。注:预报时间采用阳历、北京时,以20时为日界。3.6 天气预报空间用语 3.6.1 个别地区 出现范围小于总范围10且存在不确定性。3.6.2 局部地区 局地 出现范围介于总范围1030%且存在不确定性。3.6.3 DB52/T 11302016 9 部分地区 出现范围介于总范围30%50%。3.6.4 大部分地区 出现范围超过总范围50%。3.7 天气预报辅助用语 3.7.1 零星降水 时间不超过2小时(断断续续)且降水量不超过0.1 mm。示例:零星小雨,零星小雪。3.7.2 分散降水 实况及预报区域中降水分散不集中成片。示例:分散阵雨。3.7.3 短时 天气现象持续时间不到1小时。3.7.4 间 以一种天空状况为主,短时间有另一种天空状况。示例:晴间多云,指以晴为主,短时间出现多云。3.7.5 转 由一种天空状况或天气现象转变为另一种天空状况或天气现象。示例:小雨转多云,指先出现小雨,后转为多云。3.7.6 到 在两种天空状况之间交替变换。示例:晴到多云,指晴和多云两种天空状况交替变换。3.7.7 DB52/T 11302016 10 伴有 一种天气现象出现的同时出现另一种(或以上)天气现象。示例:雷阵雨伴有冰雹,指出现雷阵雨的同时伴随降冰雹。3.8 天气预报时效分类 3.8.1 临近预报 描述现时天气现象和02小时的预报。3.8.2 短时预报 预报时效为212小时的天气状况、温度、风等气象要素的预报。3.8.3 短期预报 预报时效为13天内逐日的天气状况、温度、风等气象要素的预报。3.8.4 中期预报 预报时效为410天的预报。注:中期预报包含天气要素预报、天气趋势、天气过程预报。3.8.5 延伸期预报 预报时效为1130天的预报。注:预报内容同中期预报。3.9 重大天气预报分类 3.9.1 暴雨预报 预计未来24小时或48小时预报辖区内将有较大范围的暴雨发生。3.9.2 持续性暴雨预报 预计未来两天及以上时间段内预报辖区将连续出现暴雨天气。3.9.3 雷雨冰雹预报 DB52/T 11302016 11 预计未来12小时或24小时预报辖区内将有强雷电、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发生。3.9.4 凝冻预报 预计未来24小时或48小时预报辖区内将有凝冻天气发生,并形成道路结冰。3.9.5 降雪预报 预计未来24小时或48小时预报辖区内将有降雪天气发生。3.9.6 强降温预报 冬季:未来24小时内降温幅度5,最低气温5;春秋季:未来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最低气温5。3.9.7 寒潮预报 未来24小时内降温幅度达到10 及以上,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达到12 及以上,同时最低气温降至5 以下。3.9.8 高温预报 某区域内日最高气温将达到或超过35,且持续3天以上。3.9.9 久晴转雨预报 前期出现一周以上晴好天气,预计转为降雨天气的前一天发布久晴转雨预报。3.9.10 久雨转晴预报 前期出现一周以上连续降雨天气,预计转为连续晴好天气(2天以上)的前一天发布久雨转晴预报。4 相关气象要素分级 4.1 降雨量等级 24小时降雨量等级见表1。表1 降雨量等级 DB52/T 11302016 12 降雨等级 24小时降雨量 微量降雨 0.1 小雨 0.19.9 小到中雨 5.016.9 中雨 10.024.9 中到大雨 17.037.9 大雨 25.049.9 大到暴雨 38.074.9 暴雨 50.099.9 大暴雨 100.0199.9 特大暴雨 200.0 4.2 降雪量等级 24小时降雪量等级见表2。表2 降雪量等级 降雪等级 24小时降雪量 微量降雪(零星小雪)0.1 小雪 0.12.4 小到中雪 1.33.7 中雪 2.54.9 中到大雪 3.87.4 大雪 5.09.9 大到暴雪 7.515.0 暴雪 10.019.9 大暴雪 20.029.9 特大暴雪 30.0 4.3 风力等级 风力等级见表3。表3 风力等级 DB52/T 11302016 13 风力等级 名称 风速 0 无风 0.00.2 1 软风 0.31.5 2 轻风 1.63.3 3 微风 3.45.4 4 和风 5.57.9 5 劲风 8.010.7 6 强风 10.813.8 7 疾风 13.917.1 8 大风 17.220.7 9 烈风 20.824.4 10 狂风 24.528.4 11 暴风 28.532.6 12 飓风 32.6 注:本风速是指平地上离地10m处的风速值。4.4 雾的等级 以能见度的距离进行等级划分见表4。表4 雾的等级 等级 水平方向能见度 轻雾 1.010.0 雾 0.50.99 大雾 0.20.49 浓雾 0.050.19 强浓雾 0.05 5 天气系统 5.1 高空槽 在约5500m的高空上,从低压区中延伸出来的、由于风的不连续而出现的狭长区域。5.2 南支槽 冬半年在孟加拉湾北部至青藏高原南侧地区约5500m高空上存在的半永久性槽,是高空槽的一种。5.3 副热带高压 副高 DB52/T 11302016 14 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存在的近似地沿纬圈排列的暖性高压系统。5.4 低涡 出现在中纬度中低层大气中的强度较弱、范围较小的冷性的逆时针旋转的低压涡旋。5.5 切变线 等压(高)面上具有气旋性切变的风矢量变化急剧的不连续线。5.6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5.7 云贵准静止锋 滇黔准静止锋 位于云南与贵州中西部之间呈准静止状态的锋。注:云贵静止锋是当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或冷空气南下势力减弱并受到云贵高原地形的阻挡时,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呈准静止状态而形成。5.8 地面辐合线 地面天气图上(偏)南、(偏)北风矢量交汇的不连续的线状区域,气流呈辐合状态。5.9 热低压 由于近地层空气受热不均匀而形成的气旋。注:热低压属于浅薄而少动的暖性低压,在冬末至春季影响时,受影响地区温度高、湿度低并伴随有偏南大风。5.10 热带气旋 热带海洋大气中形成的中心高温、低压的强烈涡旋。注:热带气旋以中心风力(速)大小划分等级。5.11 台风 中心风力持续在12级至13级(32.7m/s 41.4m/s)的热带气旋。DB52/T 11302016 15 5.12 台风倒槽 台风外区偏南风与偏北风之间的切变和低压区向北凸出的低压槽。DB52/T 11302016 16 参 考 文 献 1 何金海,郭品文,银燕等.大气科学概论.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2 杨德保,尚可政,王式功沙尘暴北京:气象出版,2003 3 周后福,郑媛媛,李耀东.强对流天气的诊断模拟及其预报应用.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4 中国气象局.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2010年4月19日 5 孙照渤,陈海山,谭桂荣等.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6 吴兑,吴晓京,朱小祥.雾和霾。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7 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2005.8 矫梅燕,章国才,曲晓波.现代天气业务.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_ DB52/T 113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