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马铃薯容器薯生产技术规程DB13/T 2419-2016.pdf
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2419 2016 脱毒马铃 薯容器薯 生产技术 规程 2016-09-30 发布 2016-12-01 实施 河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3/T 2419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承 德市 质量 技术 监督局 提出。本标准 起草 单位:承 德永 丰种业 集团 有限 公司、承 德市食 品药 品检 验检 测中 心。本标准 起草 人:于永、赵 冉、俞 友、孙雪。DB13/T 2419 2016 1 脱毒马铃 薯容器 薯生产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了 脱毒 马 铃薯 容器薯 生产 的 术 语和 定义、生产 条件、脱 毒苗 培养、容器 薯诱 导、容 器薯的培 养管 理、收获、分 级、包 装、运输 及贮 存。本标准 适用 于 采 用组 织培 养方法 生产 的脱毒 马 铃薯 容器薯。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注日 期的版 本适 用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20464 农作 物种 子标 签通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脱毒苗 应 用 茎尖 组 织培 养技 术获得 的 再生 试 管苗,经 检测确 认 不带 马铃 薯X病毒(PVX)、马铃 薯Y病毒(PVY)、马 铃薯S病 毒(PVS)、马铃 薯卷 叶病 毒(PLRV)等病 毒和 马铃薯 纺锤 块茎类 病毒(PSTVd),不带以 上病 毒的 马铃 薯种 苗。3.2 容器薯 脱毒苗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在培养容器内通过诱导,生产的马铃薯块茎称为容器薯(container potato)。4 生产条 件 4.1 培养室 将可调 温、调湿、调 光的 培养室 消毒 灭菌 处理,无 菌条件 下进 行遮 光密 闭进 行脱毒 苗暗 培养。4.2 生产设 备 容器使 用普 通广 口玻 璃瓶 直径6.5 cm。5 脱毒苗 培养 DB13/T 2419 2016 2 5.1 培养基 MS+KH2PO4 0.14 g/L+B9 5 ml/L+白 糖 30 g/L。5.2 pH 值 pH 值调 节至5.8。5.3 接种 5.3.1 接种方 法 在无菌 条件 下,将脱 毒苗 按单节 剪切,每 节带 一个 生长点,将 剪切 的茎 段接 种于培 养瓶 的培 养 基上,每 个培 养瓶 内接 种15 20株 脱毒 苗。接 种时 叶 芽向上,置于 培养 室培 养2 d3 d,待 叶芽 处长 出新芽,底 部生 根。5.3.2 培养条 件 温度22 2,光 照3000 Ix 左右(光照16 h,黑暗8 h)。培 养 室 温 度 以 白 天23 25,夜间16 20 为 宜,湿度80%左右。5.3.3 培养周 期 根据不 同品 种或 不同 品系,不同 结薯 时期 定培 养时 间。6 容器薯 诱导 6.1 诱导培 养基 MS+6-BA 5 mg/L+ccc 500 mg/L+蔗糖80 mg/L+活性 炭0.2%,PH 5.8。6.2 培养条 件 6.2.1 培养前 期温 度 22 2,湿 度80%,光照3000 Ix(光 16 h,黑暗 8 h)。6.2.2 培养后 期温 度 18 1,湿 度80%,进入 全黑 暗 状态开 始结 薯。7 容器薯 的培 养管 理 容器薯 放入 培养 室时 要有 专人看 管,室内 温湿 度做 好记录,每 天做 好消 毒灭 菌处理 工作,及 时 将污染挑 出并 灭菌。8 收获、分级、包装、运输 及贮藏 8.1 收获 培养60 d 左右(视 品种)脱毒苗 枯萎 适时 收获、清 洗、阴 干。8.2 分级 分级标 准见 表1。DB13/T 2419 2016 3 表1 分级标 准 单位为:g 级别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容器薯 质量 m 3.0 1.0m 3.0 0.4m1.0 m 0.4 8.3 包装 将不同 级别 的容 器薯 用10 cm15 cm 的网 袋包 装。8.4 标签 标签标 注应 符合GB 20464 农作物 种子 标签 通则 规定。8.5 运输 容器薯 运输 时严 禁其 它有 毒有害 物质 混装 混运,不 得与其 他品 系种 薯混 运,装卸时 轻装 轻卸。8.6 贮藏 容器薯 贮藏 在经 过消 毒处 理的消 毒库 内,保 持贮 藏 库室内 通透,温度3 4,相对 湿度80%85%。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