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B51/T 1904-2014.pdf
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9042014 辛夷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2014-11-11发布 2014-12-01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9042014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苗圃地的选择.1 4 圃地准备.1 5 砧木培育.2 6 嫁接育苗.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病虫害防治方法.5 DB51/T 1904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北川县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凌帆、辜云杰、周进、李晓清、庄国庆、吴世磊、陈德朝。DB51/T 19042014 1 辛夷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辛夷(Magnolia liliflora Desr)嫁接育苗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包括苗圃地选择、圃地准备、砧木育苗、穗条选择、嫁接方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规范。本标准适用于辛夷嫁接育苗的相关活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7908-1999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0016-1988 林木种子贮藏 DB51/T 705-2007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苗圃地的选择 苗圃地应在海拔600m1200m之间,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4 圃地准备 4.1 整地 整地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砺杂物。春季翻耕深度应在20cm以上,秋(冬)季翻耕深度应在30cm以上,及时平整和压实。4.2 施底肥 结合整地施底肥,翻耕土壤时加入腐熟的有机肥(厩肥、堆肥或饼肥)300kg/667m2500kg/667m2、复合肥30kg/667m250kg/667m2,翻挖使土肥均匀混合。4.3 土壤消毒 做床前,选用代森锌粉剂、多菌灵粉剂、甲基托布津、硫酸亚铁等农药中的一种或两种按1%的浓度混合使用,对土壤进行消毒。4.4 作床 高床。苗床宽1.0m1.2m,床高15cm20cm,苗床间留步道30cm50cm,长度随地形而定。DB51/T 19042014 2 5 砧木培育 5.1 育苗方式 采取实生育苗。5.2 种子采集 选择30a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成龄树进行采种。8月9月当聚合蓇突果开裂时进行采收。采收的果实经晾晒种子脱出后,用草木灰搓洗除去外种皮,阴干后随即进行播种或沙藏至第二年播种。种子质量及分级符合GB7908-1999的规定,种子贮藏符合GB/T10016-1988林木种子贮藏要求。5.3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950ppm赤霉素溶液浸种15h24h,捞出与细沙按1:3的体积比拌匀,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稍散为宜。将拌好的种子均匀铺在10cm厚湿沙上,加覆7cm厚的湿沙,盖塑料膜压紧周边,7天左右检查一次,上层沙干燥立即喷水。15天后选取露白种子播种。5.4 播种季节 秋季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宜,春季以2月播种为宜。5.5 播种量 播种量按每667m2施7.510为宜。条播为好(撒播出苗后需间苗移栽)行距为25cm30cm。5.6 播种方法 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厢沟入,覆上2cm细土,盖上1.5cm2cm稻草,土壤保持一定湿度。5.7 苗期管理 苗床要保持土壤湿润,以不积水为准。如果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用托布津1000倍液或500倍代森锌液喷洒消毒。疏松表面土层,除去杂草。苗木生长初期,施稀释农家肥8001000/667m2;苗木速生期,每15d施一次农家肥,可少许加入适当要素肥。5.8 砧木选择 砧木须达到I、II级苗木规格。DB51/T 19042014 3 表1 苗木质量分级 综合控制指标、级苗 百分率(%)苗木 种类 苗龄(a)苗高(cm)地径(cm)主根长(cm)根幅(cm)5一级侧根数(条)苗高cm 地径cm 主根cm 根幅cm 5一级侧根数(条)播种苗 1.5 35 1.2 20 15 30 25 0.8 15 10 20 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80 6 嫁接育苗 6.1 母树选择 选择品质优良纯正、现蕾早、产量高、生长健壮,花多,花枝短、无病虫害,18a以上树龄为采穗母树。6.2 穗条选择 选择树冠外围当年生、已木质化的健壮发育枝(最好为树冠阳面)中部、含饱满芽的枝条。枝条的粗细应尽量与砧木相适应。剪取的芽条应立即除去叶片,仅留叶柄。最好随采随接。如一时不能接完,可用蜡封好断口,用塑料薄膜或稍湿净河沙等保湿冷贮备用。6.3 嫁接方法 嫁接以单芽腹接为主,其次是枝腹接和切接。枝条的顶芽段多作枝腹接和切接,中部饱满芽段的芽作单芽腹接。嫁接高度离地30-50左右为宜,嫁接处用塑料带绑扎。6.4 嫁接时间 秋季嫁接以9月10月为宜,春季嫁接以2月中下旬最好。以白天平均气温2226,湿度70%80%为好。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成活率最高。刚下过雨及雨天或气温过高过低,都不宜嫁接。6.5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若气候干燥,及时浇水,芽接后7d15d即可检查是否成活。若未成活,应抓紧补接。次年春季发芽前,在距接芽上方0.5cm1cm处将砧木剪去,并将塑料带解除。及时除去砧木上萌发的芽,一般需3次4次。6.6 苗期管理 DB51/T 19042014 4 除草和松土:除草要除早、除小、除了,松土要逐次加深,全面松到。灌溉和排水:灌溉应适时、适量;圃地有积水应立即排除。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6.7 病虫害管理 病虫害管理间附录A所示。6.8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包括起苗、苗木分级、假植、包装和运输等工序。苗木质量应符合GB 6000-1999规定要求。DB51/T 19042014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 危害部位 防治方法 安全间隔期(d)立枯病 幼苗基部 苗床平整,排水良好;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每亩可用1520千克硫酸亚铁,磨细过筛,均匀撒于畦面;拔除病株,立即烧毁。20 根腐病 幼苗、成年树的根部 发现病株,拔除烧毁,撒生石灰于病穴;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浇根部。30 炭疽病、褐斑病,黑斑病 叶片 预防,喷浓度为O.51.0波尔多液;发病期,应及时清除并烧毁病叶,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0天1次,连续喷23次。30 蝼蛄、地老虎 幼苗嫩茎 可用2.5敌百虫粉拌毒饵诱杀。10 刺蛾、蓑蛾 叶片 发病初期喷80%敌敌畏1000倍液;后期按常规方法防治即可。10 _ DB51/T 190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