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茶生产技术规程DB3302/T 008-2018.pdf
ICS 6 7.1 4 0.1 0X 5 5DB3302浙 江 省 宁 波 市 地 方 标 准DB 3 3 0 2/T 0 0 8 2 0 1 8代 替 D B 3 3 0 2/0 0 8.1 4-2 0 0 5望 海 茶 生 产 技 术 规 程2 0 1 8-0 6-2 1 发 布 2 0 1 8-0 6-2 1 实 施宁 波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 布D B 3 3 0 2/T 0 0 8 2 0 1 8I前 言本 标 准 依 据 G B/T 1.1-2 0 0 9 给 出 的 规 则 起 草。本 标 准 代 替 D B 3 3 0 2/T 0 0 8.1 2 0 0 5 望 海 茶 第 1 部 分 苗 木、D B 3 3 0 2/T 0 0 8.2 2 0 0 5 望 海 茶 第2 部 分 栽 培 技 术、D B 3 3 0 2/T 0 0 8.3 2 0 0 5 望 海 茶 第 3 部 分 鲜 叶 采 摘 与 加 工 技 术、D B 3 3 0 2/T 0 0 8.4 2 0 0 5 望 海 茶 第 4 部 分 商 品 茶。与 原 标 准 相 比,除 编 辑 性 修 改 外,主 要 技 术 内 容 变 化 如 下:删 除 部 分 术 语 和 定 义(见 3,2 0 0 5 版 第 1 部 分:3)规 范 苗 木 要 求,删 除 表“茶 苗 质 量 要 求”(见 5.1,2 0 0 5 版 第 1 部 分:4.2,4.4)修 改 茶 树 苗 木 试 验 方 法、检 验 规 则、标 志 标 签 及 包 装 运 输(见 5.2,2 0 0 5 版 第 1 部 分:5,6,7,8)简 化 建 园 规 划 设 计 要 求(见 6.1,6.5,2 0 0 5 版 第 2 部 分:4.1,4.5)删 除 重 点 推 广 早 生、特 早 生 品 种 的 建 议(见 4.1,2 0 0 5 版 第 2 部 分:5.1)修 改 定 植 密 度、基 肥 和 树 冠 管 理(见 7.2,7.3,8,2 0 0 5 版 第 2 部 分:6.2,6.3,7)。提 出 施 肥 原 则,进 一 步 明 确 肥 料 质 量 要 求,并 删 除 表“有 机 肥 料 污 染 质 允 许 含 量”(见1 0.1,1 0.5,2 0 0 5 版 第 2 部 分:9.4 表 1)。调 整 物 理、生 物 防 治 内 容 及 茶 园 禁 限 止 农 药 使 用 要 求,删 除 表“常 用 生 物 农 药 介 绍”(见1 4.3.2.2,1 4.3.3.3,1 4.3.4.3,2 0 0 5 版 第 2 部 分:1 3.3.2.2,1 3.3.3.3,1 3.3.4.3)。调 整 规 范 性 附 录“望 海 茶 茶 园 可 使 用 的 农 药 品 种 及 其 安 全 标 准”(见 1 4.3.4.2、附 录 A,2 0 0 5 版 第 2 部 分:附 录 B)。调 整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内 容,增 加 附 录“茶 树 主 要 病 虫 害 的 防 治 指 标、防 治 适 期 及 推 荐 使 用 药剂”(见 1 4.4、附 录 B,2 0 0 5 版 第 2 部 分:1 3.4)。调 整 鲜 叶 采 摘 标 准 到 资 料 性 附 录 C,并 增 加“特 上”等 级,明 确 其 感 官 要 求(见 附 录 C:C.2.2,C.2.3,2 0 0 5 版 第 3 部 分 3.1,第 4 部 分 4.2)。合 并 加 工 厂、设 备 及 人 员 要 求(见 1 6,2 0 0 5 版 第 3 部 分:4,5,6)调 整 加 工 技 术 中“足 火”工 艺 为“足 烘”、调 整 杀 青 工 艺 参 数(见 1 7.1,1 7.9,1 7.3,2 0 0 5 版第 3 部 分:7.1,7.7,7.3)调 整 鲜 叶“摊 放 厚 度”技 术 要 求(见 1 7.2.3,2 0 0 5 版 第 3 部 分:7.2.3)调 整 望 海 茶 质 量 要 求 作 为 资 料 性 附 录(见 附 录 C,2 0 0 5 版 第 4 部 分:商 品 茶)。明 确 望 海 茶“三 绿”特 征(见 C 2.1.1,2 0 0 5 版 第 4 部 分 4.1.1)。删 除 附 录“望 海 茶 标 准 实 物 样 制 作 使 用 方 法”(见 2 0 0 5 版 第 4 部 分:附 录 A)。调 整 卫 生 指 标 和 卫 生、质 量 安 全 指 标 要 求,删 除 表 格“农 药 残 留 限 量”(见 附 录 C 2.4,C 3.5,见2 0 0 5 版 第 4 部 分:4.4、5.5)。调 整 标 志、标 签 和 包 装 的 要 求(见 C 5,C 6.1,见 2 0 0 5 版 第 4 部 分:7,8.1)。增 加 附 录“望 海 茶 栽 培 技 术 模 式 图”、“望 海 茶 加 工 技 术 模 式 图”(见 资 料 性 附 录 D、E)。本 标 准 由 宁 波 市 林 业 局 提 出。本 标 准 由 宁 波 市 林 业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归 口。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宁 海 县 茶 业 协 会、宁 海 县 农 业(茶 叶)产 业 化 办 公 室、宁 海 县 林 特 技 术 推 广 总 站。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姜 燕 华、林 伟 平、陈 洋 珠、韩 震、秦 岭、冯 家 浩、胡 桐。本 标 准 所 代 替 的 版 本 发 布 情 况 为:D B 3 3 0 2/T 0 0 8.1 4 1 9 9 9、D B 3 3 0 2/T 0 0 8.1 4 2 0 0 5。D B 3 3 0 2/T 0 0 8 2 0 1 81望 海 茶 生 产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标 准 规 定 了“望 海 茶”茶 园 苗 木 的 要 求、建 园 规 划、品 种 选 择、新 园 定 植、树 冠 管 理、土 壤 管 理、茶 园 施 肥、茶 园 水 分、冻、热 害 防 治、病、虫、草 害 综 合 防 治、鲜 叶 原 料、加 工 厂、加 工 技 术、质 量 要求 等。本 标 准 适 用 于 宁 波 市 地 区“望 海 茶”的 生 产。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所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G B/T 1 9 1 包 装 储 运 图 示 标 志G B 2 7 6 2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中 污 染 物 限 量G B 2 7 6 3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中 农 药 最 大 残 留 限 量G B 4 8 0 6.8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接 触 用 纸 和 纸 板 材 料 及 制 品G B 5 0 0 9.3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中 水 分 的 测 定G B 5 0 0 9.4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中 灰 分 的 测 定G B 7 7 1 8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预 包 装 食 品 标 签 通 则G B/T 8 3 0 2 茶 取 样G B/T 8 3 0 3 茶 磨 碎 试 样 的 制 备 及 其 干 物 质 含 量 测 定G B/T 8 3 0 5 茶 水 浸 出 物 测 定G B/T 8 3 1 0 茶 粗 纤 维 测 定G B/T 8 3 1 1 茶 粉 末 和 碎 茶 含 量 测 定G B/T 8 3 2 1(所 有 部 分)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G B 1 1 7 6 7 茶 树 种 苗G B/T 1 5 0 6 3 复 混 肥 料(复 合 肥 料)G B/T 1 8 8 7 7 有 机-无 机 复 混 肥 料G H/T 1 0 7 0 茶 叶 包 装 通 则G H/T 1 0 7 7 茶 叶 加 工 技 术 规 程N Y/T 2 2 7 微 生 物 肥 料N Y 5 2 5 有 机 肥 料N Y/T 5 0 1 0 无 公 害 农 产 品 种 植 业 产 地 环 境 条 件N Y/T 5 0 1 8 茶 叶 生 产 技 术 规 程S B/T 1 0 0 3 5 茶 叶 销 售 包 装 通 用 技 术 条 件S B/T 1 0 0 3 7 红 茶、绿 茶、花 茶 运 输 包 装3 术 语 和 定 义D B 3 3 0 2/T 0 0 8 2 0 1 82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立 体 采 摘 茶 园是 指 树 冠 垂 直 方 向 具 有 一 定 的 采 摘 深 度,水 平 方 向 具 有 一 定 幅 度 和 分 枝 密 度,以 同 一 级 分 枝 为 主 要生 产 枝,以 采 摘 春 名 优 茶 原 料 为 主 要 目 标 的 茶 园 模 式。4 品 种 选 择4.1 新 发 展 的 基 地,应 选 择 适 应 性 强,产 量 高、质 量 好、适 制 性 强 的 少 毫 类 无 性 系 良 种,如 乌 牛 早、迎 霜、浙 农 1 1 7、龙 井 系 列、中 茶 1 0 8 等,实 行 早、中、晚 品 种 合 理 搭 配。4.2 对 原 有 的 鸠 坑 有 性 系 品 种,经 过 更 新 改 造 后,也 可 作 为 保 留 品 种。5 茶 树 苗 木5.1 苗 木 要 求5.1.1 苗 木 分 级 以 一 足 龄 苗 高、茎 粗、根 长 为 主 要 依 据,着 叶 数 和 一 级 分 枝 数 为 参 数 指 标。苗 木 分 为二 级,一、二 级 为 合 格 苗,低 于 二 级 标 准 的 苗 木 为 不 合 格 苗,不 得 作 为 生 产 性 商 品 苗 出 圃。5.1.2 苗 木 插 穗 应 来 自 于 良 种 母 本 园。5.1.3 未 经 检 疫 或 检 疫 不 合 格 的 种 苗 禁 止 调 入。5.1.4 苗 木 的 质 量 要 求 应 符 合 G B 1 1 7 6 7 中、级 的 规 定。5.2 试 验 方 法、检 验 规 则、标 志 标 签 与 包 装 运 输按 G B 1 1 7 6 7 规 定 执 行。6 建 园 规 划 设 计 要 求6.1 产 地 环 境 条 件 要 求产 地 环 境 条 件 应 符 合 N Y/T 5 0 1 0 规 定 的 要 求。6.2 道 路 和 水 利 系 统6.2.1 根 据 基 地 的 规 模、地 形 和 地 貌 等 条 件,设 置 合 理 的 道 路 系 统,包 括 主 道、支 道、步 道 和 地 头 道,以 茶 厂 为 中 心,与 各 区、片、块 有 道 路 相 通。6.2.2 建 立 完 善 的 水 利 系 统,做 到 能 蓄 能 排,条 件 好 的 宜 建 立 茶 园 节 水 灌 溉 系 统。6.3 茶 园 生 态 建 设6.3.1 茶 园 应 远 离 城 镇、工 厂、交 通 干 线,附 近 没 有 污 染 源。6.3.2 茶 园 四 周 或 茶 园 内 不 适 合 种 茶 的 空 地 应 植 树 造 林,茶 园 的 上 风 口 应 营 造 防 护 林。主 要 道 路、沟渠 两 边 种 植 行 道 树,梯 坎 边 种 草。6.3.3 对 缺 丛 短 行 严 重,覆 盖 率 低 于 5 0%的 茶 园,通 过 补 植 缺 株,合 理 的 剪、采、养 等 措 施,提 高 茶园 覆 盖 率。6.3.4 为 防 止 由 于 大 面 积 耕 作 带 来 的 病 虫 害 流 行,要 保 持 茶 园 生 物 群 落 的 多 样 性。D B 3 3 0 2/T 0 0 8 2 0 1 836.3.5 茶 园 的 规 划 和 建 设 应 有 利 于 保 护 和 改 善 茶 区 生 态 环 境,维 护 茶 区 生 态 平 衡,发 挥 茶 树 良 种 的 优良 种 性,便 于 茶 园 的 灌 溉 和 机 械 作 业。6.3.6 建 立 完 善 的 农 事 活 动 档 案,记 载 生 产 过 程 中 如 农 药、肥 料 的 施 用 情 况 及 其 它 栽 培 管 理 措 施。6.4 立 地 条 件6.4.1 土 层 深 度 1 0 0 c m 以 上。6.4.2 土 壤 呈 酸 性,P H 值 4.5 6.5 之 间,土 壤 要 求 肥 沃。6.4.3 山 坡 地 或 丘 陵 地,坡 度 要 求 在 2 5 以 下。6.5 开 垦茶 园 开 垦 按 照 N Y/T 5 0 1 8 要 求 执 行。7 定 植7.1 定 植 时 间7.1.1 春 季 定 植:2 月 中 旬 至 3 月 上 旬。7.1.2 秋 季 定 植:1 0 月 上 旬 至 1 1 月 下 旬。7.2 定 植 密 度7.2.1 双 行 种 植 规 格:大 行 距 1 5 0 c m,小 行 距 3 0 c m-4 0 c m,丛 距 3 3 c m,每 丛 2 株,每 亩 用 苗 数 5 0 0 0 株-5 5 0 0 株。7.2.2 单 行 种 植 规 格:单 行 距 1 2 0 c m,丛 距 3 3 c m 左 右,每 丛 2 株,每 亩 用 苗 数 3 0 0 0 株 左 右。7.3 基 肥茶 行 确 定 后,按 茶 行 开 种 植 沟,种 植 沟 内 施 足 底 肥,以 有 机 肥 和 矿 物 源 肥 料 为 主,施 肥 量 按 照 N Y/T5 0 1 8 中 5.2 施 肥 要 求 执 行。7.4 栽 种7.4.1 按 设 定 的 行 株 距,开 好 移 植 沟 或 定 植 穴。为 保 持 沟(穴)内 土 壤 湿 润,最 好 是 现 开 现 栽。7.4.2 栽 植 茶 苗 时,一 手 扶 直 茶 苗,一 手 将 土 填 入 沟(穴)中,逐 层 填 土,层 层 压 实,将 土 壤 覆 盖 至不 露 须 根 时,用 手 将 茶 苗 轻 轻 向 上 一 提,使 茶 苗 根 系 自 然 舒 展。然 后 再 适 当 加 细 土 压 紧,随 即 浇 足“定根 水”,再 在 茶 苗 根 部 覆 些 松 土。一 般 栽 到 埋 没 根 颈 处 为 适 度。7.4.3 移 栽 定 植 后 有 条 件 的 可 以 及 时 铺 草 覆 盖,防 旱 保 苗。覆 盖 材 料 可 用 茅 草、稻 草、桔 杆 等,每 6 6 7 m2用 量 1 0 0 0 k g。栽 后 定 期 检 查 成 活 情 况,发 现 缺 株,适 时 补 齐。8 树 冠 管 理8.1 立 体 采 摘 茶 园8.1.1 定 型 修 剪新 种 植 茶 园,第 一 次 在 茶 苗 移 栽 定 植 时 进 行;第 二 次 在 栽 后 第 二 年 春 茶 采 摘 结 束 后 进 行;第 三 次 在定 植 后,第 二 年 7 月 上 中 旬 进 行。修 剪 高 度 分 别 为 离 地 1 5 c m、2 5 c m 3 0 c m、3 5 c m 4 0 c m。第 三 年 起 春 茶D B 3 3 0 2/T 0 0 8 2 0 1 84采 摘 结 束 后,每 年 进 行 一 次 树 冠 更 新 修 剪,在 上 年 剪 口 上 5 c m 左 右 处 剪 去 枝 梢。当 剪 口 高 度 超 过 8 0 c m 时,回 剪 到 第 二 次 定 剪 口。8.1.2 续 梢 养 冠除 春 茶 留 鱼 叶 采 外,其 余 各 季 宜 蓄 而 不 采。8.2 平 面 采 摘 茶 园定 型 修 剪:新 种 植 茶 园,第 一 次 在 茶 苗 移 栽 定 植 时 进 行;第 二 次 在 栽 后 第 二 年 春 茶 采 摘 结 束 后 进 行;第 三 次 在 定 植 后 第 二 年 7 月 上 中 旬 进 行。修 剪 高 度 分 别 为 离 地 1 5 c m、2 5 c m 3 0 c m 和 3 5 c m 4 0 c m。8.3 树 冠 更 新8.3.1 轻 修 剪对 象 是 采 摘 夏 秋 茶 的 成 龄 茶 园,每 年 进 行 1 次。宜 在 1 2 月 下 旬 前 或 春 茶 萌 动 前 半 个 月 进 行。用 修 剪机 或 篱 剪 剪 去 树 冠 面 3 c m 5 c m 的 枝 叶。8.3.2 深 修 剪茶 树 形 成“鸡 爪 枝”层 时,春 茶 后 及 时 剪 去 冠 面 1 5 c m 2 0 c m 的 枝 叶。8.3.3 重 修 剪树 势 衰 老、骨 干 枝 仍 较 健 壮 的 茶 园 在 春 茶 提 早 结 束 后(5 月 中 下 旬),离 地 3 5 c m 4 0 c m 处 剪 去 上 部枝 梢。8.3.4 台 刈早 春 或 春 茶 后 用 锋 利 工 具,在 离 地 2 0 c m 处,刈 去 骨 干 枝 衰 老 茶 园 的 衰 老 冠 层。9 土 壤 改 良 与 管 理9.1 土 壤 检 测定 期 检 测 土 壤 肥 力 水 平 和 重 金 属 元 素 含 量,一 般 每 两 年 检 测 一 次,根 据 检 测 结 果,有 针 对 性 的 采 取土 壤 改 良 措 施。9.2 土 壤 改 良9.2.1 深 翻 改 土9.2.1.1 每 年 或 隔 年 一 次,一 般 在 9 月 1 1 月 秋 茶 结 束 后 进 行。9.2.1.2 茶 行 行 间 深 翻 深 度 为 2 0 c m 3 0 c m。9.2.1.3 深 翻 结 合 施 肥,每 6 6 7 m2施 饼 肥 或 商 品 有 机 肥 2 0 0 k g 4 0 0 k g 或 茶 叶 专 用 复 合 肥 1 0 0 k g。9.2.2 中 耕 除 草9.2.2.1 春 茶 前,2 月 下 旬 至 3 月 上 旬 中 耕,深 度 5 c m 1 0 c m。9.2.2.2 夏 茶 前 中 耕,在 春 茶 采 制 结 束 后 5 月 下 旬 进 行,深 度 1 0 c m 1 5 c m。9.2.2.3 伏 耕 在 7 月 上 旬 至 9 月 上 旬,深 度 1 5 c m 2 0 c m。D B 3 3 0 2/T 0 0 8 2 0 1 859.2.2.4 茶 园 中 耕、深 翻、除 草 除 用 传 统 方 法 外,还 可 用 茶 园 中 耕 施 肥 机 进 行。9.3 茶 园 铺 草9.3.1 在 高 温、干 旱 和 寒 冷 季 节 到 来 前 的 夏 初 和 秋 末,在 茶 树 行 间 铺 草,既 可 抗 旱 抗 寒,又 可 增 进 土壤 肥 力。9.3.2 一 般 可 用 嫩 草、稻 草 或 秸 杆 等,每 6 6 7 m2用 草 量 1 0 0 0 k g 1 5 0 0 k g。覆 盖 材 料 应 未 受 有 害 或 有 毒物 质 的 污 染。9.3.3 没 有 病 虫 害 的 茶 树 修 剪 枝 叶 应 返 回 茶 园,并 用 土 覆 盖。9.4 其 它 方 法9.4.1 土 壤 肥 沃、松 软、杂 草 少、树 冠 覆 盖 率 高 的 茶 园 可 实 行 减 耕 或 免 耕。提 倡 使 用 蚯 蚓 等 生 物 来 改善 土 壤 结 构。9.4.2 幼 龄 或 台 刈 改 造 茶 园,宜 间 作 豆 科 绿 肥,培 肥 土 壤 和 防 止 水 土 流 失。1 0 茶 园 施 肥1 0.1 施 肥 原 则施 肥 应 根 据 土 壤 理 化 性 质、茶 树 长 势、预 计 产 量、制 茶 类 型 和 气 候 等 条 件,确 定 合 理 的 肥 料 种 类、数 量 和 施 肥 时 间,实 施 茶 园 测 土 平 衡 施 肥,基 肥 和 追 肥 配 合 施 用。1 0.2 施 肥 时 期1 0.2.1 春 茶 前 催 芽 肥:2 月 上、中 旬。1 0.2.2 夏 茶 前 追 肥:5 月 中 下 旬。1 0.2.3 秋 茶 前 追 肥:6 月 下 旬 至 9 月 上 旬。1 0.2.4 茶 季 结 束 后 基 肥:结 合 深 耕 进 行,时 间 1 0 月 上 旬 至 1 1 月;高 山 茶 区 提 前 到 9 月 下 旬 至 1 0 月。1 0.3 施 肥 量1 0.3.1 优 化 施 肥,重 施 有 机 肥,早 施 催 芽 肥,补 施 接 力 肥,配 施 叶 面 肥,适 当 增 施 氮 肥,氮、磷、钾比 为 3:1:1。1 0.3.2 基 肥 结 合 深 翻 开 沟 深 施,沟 深 3 0 c m,每 6 6 7 m2施 饼 肥 或 商 品 有 机 肥 2 0 0 k g 4 0 0 k g 或 其 它 肥 力相 当 的 商 品 有 机 肥 和 农 家 肥,配 施 全 年 纯 氮 总 量 的 2 0%,施 后 覆 土。1 0.3.3 催 芽 肥 沟 施 每 6 6 7 m2施 4.6 k g 6.9 k g 纯 氮。1 0.3.4 接 力 肥 4 月 中 旬 沟 施,每 6 6 7 m2施 2.3 k g 3.5 k g 纯 氮。1 0.3.5 必 要 时 可 进 行 根 外 追 肥,根 外 追 肥 推 荐 使 用 茶 树 专 用 叶 面 肥。1 0.4 肥 料 要 求1 0.4.1 宜 多 施 有 机 肥 料,化 学 肥 料 和 有 机 肥 料 应 配 合 使 用,避 免 单 纯 施 用 化 学 肥 料 和 矿 物 源 肥 料。1 0.4.2 茶 园 使 用 的 有 机 肥 料、复 混 肥 料(复 合 肥 料)、有 机-无 机 复 混 肥 料、微 生 物 肥 料 分 别 符 合 N Y5 2 5、G B/T 1 5 0 6 3、G B/T 1 8 8 7 7、N Y 2 2 7 的 规 定;农 家 肥 等 有 机 肥 施 用 前 应 经 无 害 化 处 理。1 1 茶 园 水 分 管 理D B 3 3 0 2/T 0 0 8 2 0 1 861 1.1 一 般 要 求茶 树 生 长 期 要 求 土 壤 相 对 含 水 量 为 7 0%9 0%,空 气 相 对 湿 度 应 大 于 7 0%。1 1.2 土 壤 水 分 诊 断茶 树 喜 水 又 怕 湿,对 土 壤 水 分 高 低 的 反 应 见 表 1。表 1 土 壤 水 分 对 茶 树 影 响土壤含水量 指 标 茶树表现 症 状过低 7 0%旱害幼 叶萎 蔫,叶片 泛红,出现 焦斑,继 而 枯焦 落叶,成 叶变黄绿,淡红干脆,自上而下枯死。适中 7 0%9 0%正常 生长旺盛。过高 9 0%湿害分 枝少,茶 叶稀,生 长 缓慢,枝 条发 白,叶 色转 黄,树冠矮小多病,逐渐枯死。1 1.3 旱 害 预 防1 1.3.1 成 龄 茶 园 通 过 深 翻 改 土,铺 草 灌 溉、浅 耕、种 植 遮 荫 树 等 办 法 保 持 土 壤 水 分。1 1.3.2 幼 龄 茶 园 应 采 取 浅 锄 保 水、培 土 保 水,追 施 有 机 肥、灌 水、种 植 绿 肥 等 措 施,抗 旱 保 苗。1 1.4 湿 害 预 防低 洼 积 水 茶 园,应 完 善 排 水 沟 系 统。每 隔 5 行 8 行 茶 树 开 一 条 排 水 沟,沟 应 狭 而 深,沟 底 宽 1 0 c m 2 0 c m,沟 深 6 0 c m 8 0 c m,排 水 沟 应 纵 横 连 通,使 积 水 易 于 排 出。1 2 冻 害、倒 春 寒 的 防 御1 2.1 冻 害 的 防 御 措 施1 2.1.1 选 择 抗 寒 性 较 强 的 品 种。1 2.1.2 适 地 适 栽,选 择 良 好 的 地 形 地 势。茶 园 应 设 置 在 朝 南、背 风、向 阳 的 山 坡 上。1 2.1.3 营 造 防 护 林 带。1 2.1.4 每 年 多 施 早 施 有 机 肥、少 施 无 机 肥,改 善 茶 树 的 机 体 和 土 壤 营 养 组 分,发 挥 水、肥、气、热 的综 合 效 应,增 强 抗 寒 力。1 2.1.5 采 取 地 面 覆 草 保 墒 的 办 法,提 高 土 温。1 2.1.6 茶 树 修 剪 时 间 掌 握 在 冬 季 结 束 后 进 行。1 2.2 倒 春 寒 的 防 御 措 施1 2.2.1 选 择 抗 寒 性 较 强 的 品 种。1 2.2.2 深 耕 培 土,进 行 合 理 深 耕,排 除 湿 害,可 促 进 细 根 向 土 壤 下 层 伸 展,提 高 抗 寒 力。1 2.2.3 加 强 肥 水 管 理,早 施 重 施 基 肥,晚 秋 控 制 施 用 化 学 氮 肥,增 施 磷 钾 肥,增 强 树 势,提 高 抗 寒 力。1 2.2.4 冻 害 来 临 之 前,茶 园 培 土 铺 草,提 高 地 表 温 度;也 可 采 用 茶 树 蓬 面 覆 盖,防 止 冻 害。1 2.2.5 在 茶 芽 萌 动 后,应 密 切 注 意 天 气 预 报,在 寒 潮 来 临 前,及 时 采 摘 接 近 标 准 的 芽 叶,减 少 损 失。D B 3 3 0 2/T 0 0 8 2 0 1 871 2.3 冻 后 补 救 措 施1 2.3.1 气 温 回 升 后,及 时 剪 除 受 冻 卷 曲 未 落 或 冻 焦 的 枝 梢 和 枯 枝。1 2.3.2 春 季 萌 芽 后 受“倒 春 寒”冻 害 的 茶 树,及 时 采 去 受 冻 芽,进 行 根 外 追 肥,补 充 树 体 营 养。1 2.3.3 受 冻 茶 树 如 采 用 台 刈 或 重 修 剪,则 需 要 重 新 培 养 树 冠,要 求 与 衰 老 茶 树 改 造 相 同。按 8.3 进 行。1 3 旱、热 害 的 防 御1 3.1 选 用 耐 旱 良 种。1 3.2 有 条 件 的 地 方 在 连 续 晴 天 7 天 后,土 壤 干 燥 时 可 进 行 灌 水。1 3.3 茶 树 新 梢 生 长 明 显 滞 育,叶 片 伸 展 异 常 时,应 视 为 水 分 缺 失,要 进 行 灌 水。1 3.4 遮 荫 培 土,铺 草 覆 盖,插 枝 遮 荫,根 部 培 土,可 降 低 热 辐 射,减 少 水 分 蒸 腾 和 蒸 发。1 3.5 灌 溉 抗 旱,务 必 灌 足 浇 透。1 4 病、虫、草 害 综 合 防 治1 4.1 防 治 要 求保 护 茶 树 的 正 常 发 育,增 强 树 体 的 抵 抗 能 力,促 进 生 态 平 衡,科 学 施 用 农 药,提 高 防 治 效 果,尽 可能 少 用 或 不 用 化 学 合 成 农 药,控 制 环 境 污 染,节 省 工 本。1 4.2 防 治 目 标按 照“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 治”的 总 方 针,从 茶 园 整 个 生 态 系 统 出 发,综 合 运 用 各 种 防 治 措 施,创 造不 利 于 病、虫、草 等 有 害 生 物 孳 生 和 有 利 于 各 种 天 敌 繁 衍 的 环 境 条 件,保 持 茶 园 整 个 生 态 系 统 的 平 衡 和生 物 的 多 样 性,将 有 害 生 物 控 制 在 允 许 的 经 济 阈 值 以 下,将 农 药 残 留 降 低 到 规 定 标 准 的 范 围。1 4.3 防 治 方 法1 4.3.1 农 业 防 治1 4.3.1.1 换 种 改 植 或 发 展 新 茶 园 时,应 选 用 对 当 地 主 要 病 虫 抗 性 较 强 的 品 种。1 4.3.1.2 应 以 农 业 防 治 为 基 础,根 据 病、虫、草 害 发 生、发 展 规 律,因 时、因 地 制 宜,合 理 运 用 采 摘、修 剪、施 肥、耕 作 等 措 施,经 济、安 全、有 效 地 控 制 病 虫 害。1 4.3.1.3 严 格 执 行 国 家 规 定 的 植 物 检 疫 制 度,防 止 检 疫 性 病 虫 蔓 延、传 播。1 4.3.1.4 合 理 修 剪,及 时 清 除 病 虫 为 害 的 枯 枝、落 叶,减 少 病 虫 源;加 强 培 育 管 理,健 壮 树 势;创 造有 利 于 茶 树 生 长,不 利 于 病 虫 发 生 的 环 境 条 件。1 4.3.2 物 理 防 治1 4.3.2.1 采 用 人 工 捕 杀,减 轻 茶 毛 虫、茶 蚕、茶 蓑 蛾 等 害 虫 危 害。1 4.3.2.2 利 用 害 虫 的 趋 光 性,采 用 杀 虫 灯 诱 杀 茶 尺 蠖、黑 毒 蛾、茶 毛 虫 等 鳞 翅 目 成 虫,采 用 色 板、信息 素 诱 捕 器 诱 杀 黑 刺 粉 虱 成 虫 和 假 眼 小 绿 叶 蝉。1 4.3.2.3 采 用 机 械 或 人 工 的 方 法 防 除 杂 草。1 4.3.3 生 物 防 治D B 3 3 0 2/T 0 0 8 2 0 1 881 4.3.3.1 保 护 和 利 用 天 敌,发 挥 生 物 防 治 作 用,用 有 益 的 生 物 消 灭 有 害 生 物,扩 大 以 虫 治 虫、以 菌 治虫 的 应 用 范 围,以 维 持 自 然 界 生 态 平 衡。1 4.3.3.2 加 强 病 虫 预 测 预 报,做 到 及 时、准 确 地 防 治。1 4.3.3.3 宜 使 用 生 物 源 农 药 如 微 生 物 农 药、植 物 源 农 药 和 矿 物 源 农 药。所 使 用 的 生 物 源 农 药 和 矿 物 源农 药 应 通 过 农 业 部 登 记 许 可。1 4.3.4 化 学 防 治1 4.3.4.1 减 少 化 学 农 药 应 用,控 制 环 境 污 染。非 用 药 不 可 的,尽 量 点 治 或 挑 治,减 少 全 面 喷 药,宜采 用 低 容 量 喷 雾。1 4.3.4.2 有 限 制 的 使 用 高 效、低 毒、低 残 留 农 药 品 种,对 天 敌 杀 伤 力 低 的 药 剂,合 理 使 用,交 替 使 用不 同 的 药 剂,防 止 病 虫 的 抗 药 性,注 意 喷 药 质 量,减 少 喷 药 次 数。严 格 按 照 附 录 A 的 要 求 执 行。1 4.3.4.3 严 禁 使 用 国 家 公 告 禁 限 止 高 毒、高 残 留 农 药 和 撤 销 茶 树 上 使 用 登 记 许 可 的 农 药。茶 园 禁 限 止使 用 农 药 按 照 N Y/T 5 0 1 8 执 行。1 4.3.4.4 严 格 按 照 G B/T 8 3 2 1(所 有 部 分)的 要 求 控 制 施 药 量 和 安 全 间 隔 期。1 4.3.4.5 每 年 茶 季 结 束,可 进 行 封 园,以 减 少 翌 年 病 虫 害 的 发 生。1 4.4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茶 树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方 法 见 附 录 B。1 4.5 植 物 检 疫从 国 外 引 种 或 国 内 向 外 地 引 种 时,应 严 格 进 行 植 物 检 疫,不 得 将 当 地 尚 未 发 生 危 害 性 的 病、虫、草随 种 苗 带 入 或 带 出。1 5 鲜 叶 采 摘 与 处 理1 5.1 采 摘 原 则遵 循 采 留 结 合,量 质 兼 顾 和 因 园 制 宜 的 原 则,按 照 标 准,适 时 采 摘,促 使 茶 树 能 够 持 续 健 壮 生 长。1 5.2 开 采 指 标每 平 方 米 内 达 到 1 0 个 1 5 个 茶 芽 符 合 采 摘 标 准 时,即 可 开 采。1 5.3 采 摘 时 间分 春、秋 两 季 采 摘,春 茶 一 般 3 月 上、中 旬 开 始,秋 茶 一 般 在 9 月 中、下 旬 开 始。1 5.4 采 摘 要 求先 发 先 采,后 发 后 采,采 大 留 小,按 标 准 采 摘。1 5.5 鲜 叶 盛 装、运 输、贮 存1 5.5.1 鲜 叶 宜 用 清 洁、透 气 良 好 的 细 孔 竹 篓、塑 料 篓 盛 放,不 得 用 编 织 袋 或 密 闭 的 塑 料 袋 等 软 包 装 材料,不 得 挤 压,避 免 阳 光 过 度 直 射。1 5.5.2 运 输 工 具 必 须 清 洁 卫 生,避 免 日 晒、雨 淋,并 不 得 与 有 异 味、有 毒 的 物 品 混 装。1 5.5.3 鲜 叶 采 后 4 h 内 要 送 到 加 工 厂,不 能 及 时 运 送 茶 厂 的 鲜 叶,要 注 意 保 质 保 鲜,合 理 贮 存。D B 3 3 0 2/T 0 0 8 2 0 1 891 5.5.4 鲜 叶 盛 装、运 输、贮 存 中,应 轻 放、轻 翻、禁 压,以 减 少 机 械 损 伤。1 6 加 工 厂、设 备、人 员 要 求加 工 厂、设 备 及 人 员 要 求 应 符 合 G H/T 1 0 7 7 规 定。1 7 加 工 技 术1 7.1 工 艺 流 程鲜 叶 摊 放 杀 青 摊 凉 揉 捻 理 条 初 烘 摊 凉 回 潮 足 烘 筛 分 封 装。1 7.2 鲜 叶 摊 放1 7.2.1 鲜 叶 送 到 茶 厂 后,应 及 时 摊 放,并 要 做 到 三 分 开:a)不 同 品 种 的 鲜 叶 要 分 开;b)晴 天 叶 与 雨 水 叶 要 分 开;c)上 午 采 的 鲜 叶 与 下 午 采 的 鲜 叶 要 分 开。1 7.2.2 摊 放 工 具:进 厂 鲜 叶 应 摊 放 在 软 匾 或 竹 垫 上,严 禁 直 接 摊 放 在 地 面 上。1 7.2.3 摊 放 厚 度:a)单 芽 鲜 叶:摊 放 厚 度 不 超 过 3 c m;b)一 芽 一 叶 至 一 芽 二 叶 初 展 鲜 叶:摊 放 厚 度 不 超 过 4 c m;c)一 芽 二 叶 至 一 芽 三 叶 鲜 叶:摊 放 厚 度 不 超 过 8 c m。1 7.2.4 摊 放 时 间:一 般 摊 放 6 h 1 2 h,中 途 每 隔 2 h 轻 翻 一 次,雨 水 叶、露 水 叶 可 用 风 扇 或 鲜 叶 脱 水机 进 行 脱 水,然 后 摊 放。1 7.2.5 摊 青 程 度:叶 质 发 软,芽 叶 舒 展,水 分 散 发,清 香 透 露 即 可 付 制。1 7.3 杀 青1 7.3.1 采 用 多 功 能 名 茶 机 杀 青 或 微 型 滚 筒 杀 青 机。1 7.3.2 锅 温:槽 体 温 度 达 1 5 0 2 0 0。1 7.3.3 投 叶 量:6 C D Y/1 0 型 名 茶 多 用 机 每 槽 投 叶 量 0.1 k g 0.2 k g,3 0 型 滚 筒 杀 青 投 叶 量 每 小 时 3 0 k g。1 7.3.4 时 间:用 多 功 能 机 杀 青 时,开 始 慢 速 炒 1 m i n 2 m i n,待 叶 温 升 高 抛 炒 2 m i n 3 m i n,后 降 低 锅温 理 炒 2 m i n 3 m i n,全 程 5 m i n 8 m i n。1 7.3.5 程 度:叶 色 转 暗 绿,叶 质 柔 软,折 梗 不 断,无 青 气、无 焦 边、无 红 梗 红 叶,茶 香 透 露 为 适 度。1 7.4 摊 凉杀 青 叶 出 锅 后,应 马 上 在 竹 垫 上 均 匀 薄 摊,使 其 尽 快 散 发 热 气、冷 却,以 保 持 绿 色,不 产 生 热 闷 气。历 时 1 0 m i n 1 5 m i n。1 7.5 揉 捻1 7.5.1 揉 捻 可 用 手 工、2 5 型 或 3 0 型 小 型 揉 捻 机。1 7.5.2 手 工 揉 捻,将 两 锅 杀 青 叶 握 于 两 手 掌 中,顺 着 一 个 方 向 揉 搓,手 势 要 轻,然 后 将 茶 团 抖 散,匀摊 于 小 竹 垫 上,用 手 掌 敲 打 做 型,重 复 3 次,待 茶 条 挺 直,有 浓 烈 茶 香 时 即 可,历 时 约 1 0 m i n。D B 3 3 0 2/T 0 0 8 2 0 1 81 01 7.5.3 揉 捻 机 揉 捻,每 次 投 叶 量 为 揉 桶 九 成 满 为 宜,不 加 压,时 间 为 1 m i n 2 m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