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然的市场,理性的选择——港股IPO研究.pdf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1 / 18 证 券 研 究报告 | 新 三 板 策略研究 联讯新三板 港股 IPO 策略报告 【联讯新 三板策略 报告 】 井 然的市 场 , 理性的选择 港股 IPO 研究 2018 年 08 月 29 日 投资要点 分 析 师 :彭 海 执业编号:S0300517030001 电话:010-66235721 邮箱:penghailxsec 研 究 助 理: 王婧 瑶 电话:010-66235693 邮箱:wangjingyaolxsec 中 资 股 占据 港股市场 半壁江山 截止至 2018 年 8 月 14 日,香港市场目前共 有 2288 支股票,其中中资股 1065 只。 截止 至 2018 年 8 月 14 日, 港股 合计 市值 约 61.54 万亿 港币 , 其 中中资股合计市值为 36.93 亿港币,占比 60% 。目前港股市场仍有七十余 家尚等待上市的中资股, 其中包括海底捞、 美团点评、 艺星医疗美容等大众 耳熟能详的企业。 2017 2018 年港股市场发展进入新 阶段 2018 年港股新规的公布 将为符合条件的生物科技企业、双重股权架构企业 等开辟来港上市的绿色通道。这次改革也被视为香港市场 25 年来最重要的 上市 机制 改革 。 港交 所在 上市 制度 上的 改革 , 将有 助于 吸引 更多 新经 济公 司 选择来港上市,也将有助于激活更多资金流入港股市场。 2017 年 H 股全流通试点的启动 :H 股全流通工作的顺利推进将打消无数企 业通过 H 股这一途径赴港的顾虑。今后,不仅 是国企或是传统金融机构, 生物科技类、互联网等新经济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一路径赴港上市。 港股与 A 股市 场 主要 差异 在于 发行 制度 和投 资理 念 中国内地市场 IPO 采用 审核 制, 而香 港采 用注 册制 。 港股市场更为市场化 的注册制使得港股市场具有更宽容、 上市效率更高的优势, 但其弊端则是港 股 的 破 发率 较高 , 多数 公 司的 首 发市 盈率 并 不及 A 股 。2017 年 初至 今 (2018.8.17 ) 上市 的 301 只港股 中已破发 的股 票多 达 194 只, 占比 64.5% 。 而 A 股市场中这一比例仅为 10% 。 香港内地投资者投 资理念不同: 港股市场的投资者一般以投资为主, 投机为 辅, 更注重公司的实质业绩基本面分析和跟踪,偏好市值较大、盈利稳健、 分红 较好 、 流动 性较 好的 公司 , 对股 票估 值更 为专 业和 成熟 。 港股 投资 者 更 加着重于公司的成长性和未来成长价值, 一般以中长线持有为主。 港股 IPO 费用 高昂 ,多 数新 三板 企业 或将 难以 承受 根据 IPO 的标准和费用可以看出,IPO 门槛越高企业需要花费的成本也高, 从无论 A 股还是港股 IPO 的上市费用来看, 与 2017 年新三板年报企业的净 利润相比,净利润足够支付 IPO 费用并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公司在新三板 市场 并不 常见 , 因此 赴港 股上 市对 于大 多数 新三 板企 业而 言是 一项 风险 较高 的选择,建议新三板企业审慎抉择。 风险提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新三板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2 / 18 目 录 一、港股市场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4 (一)港股市场现状:募资规模较为突出,中资股占半壁江山 . 4 1 、港股市场发展逾百年. 4 2 、中资股占据了港股市场的半壁江山. 5 3 、港股市场募资规模在全球名列前茅. 7 (三)未来的港股市场发展方向 . 8 1 、2018 年港股新规:为符合要求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 8 2 、2017 年 H 股全流通试点启动,其顺利推行或将打消企业发行 H 股的顾虑 . 9 二、港股与 A 股市场的主要差异 . 10 (一)发行制度不同,各有利弊 . 10 1 、优势:注册制使得港股具备上市条件宽松的优势. 10 2 、劣势:港股破发率高达 65% ,多数公司首发市盈率不及 A 股.11 (二)投资理念不同:投资者更为理性,看重长期收益 . 12 三、有关港股 IPO 的几个关键问题 . 12 (一)港股上市的具体方式及流程 . 12 (二)港股 IPO 费用高昂 ,多数新三板企业或将难以承受 . 14 四、风险提示 . 16 图表目录 图表 1 : 全球几大知名股票交易市场总市值(万亿美元) . 5 图表 2 : 2013 2018 年港股主板上市的股票数量 . 5 图表 3 : H 股、红筹股、中资民营股三者的概念及区别 . 6 图表 4 : 港交所上市的股票分类 . 6 图表 5 : 港股市场各类股票数量分布 . 7 图表 6 : 港股市场各类股票总市值分布 . 7 图表 7 : 待上市中资港股行业分布 . 7 图表 8 : 2010 2018 港股市场募资情况 . 8 图表 9 : 2010 2018 港股市场总募资情况(单位:亿港元) . 8 图表 10 : 为三类公司开辟绿色通道的条件 . 8 图表 11 : 港股主板与 A 股上证主板上市财务要求对比 . 10 图表 12 : 2017.1.1 2018.8.17 期间上市的港股相对于发行价跌幅分布 .11 图表 13 : 港股主板市场 2016 年以后上市的企业首发市盈率分布 . 12 图表 14 : 港股 IPO 主要流程. 13 图表 15 : H 股与红筹股特点对比 . 14 图表 16 : 抽样选取部分 2017 年上市港股 IPO 费用. 14 图表 17 : IPO 常见费用分类及说明 . 14 图表 18 : 抽样选取 4 家 A 股上市公司所需上市费用. 15 新三板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3 / 18 图表 19 : 中曼石油(603619.SH )保荐费用详细划分及占比 . 16 新三板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4 / 18 8 月 6 日 ,君实生物医药科技在香港递交上市申请 ,打响了新三板企业赴港股上市 的第一枪,而成大生物紧随 其步 伐, 也 收到 了证 监会 对其 上市 港 股市 场的 许可 。而 盛世 大联、中国康富、九生堂等多家新三板也纷纷发布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发行 H 股股票并在 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的公告。一旦君实生物 IPO 成功,这或将较大地提振现有新三板企 业的信心,甚至赴港上市有可能成为新 三板市场的下一波潮流。 因此,联讯证券新三板 研究院就港股市场的基本情况、与 A 股市场的具体差别以及上市的具体方式、流程、费 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供企业和投资者参考。 一、港 股市 场的 前 世、今生和 未来 (一) 港股 市场 现状 :募 资规 模较 为突 出, 中资 股占 半壁 江山 1 、 港 股 市场 发展 逾百年 香港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 19 世纪 60 年代,根据股市发展的总 体态势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步萌芽阶段 (1866 年1973 年) 。 1866 年香港非正式交易市场成立, 香港股市的交易历史拉开了序幕。香港经济协会和香港股份商会分别于 1891 年和 1921 年相 继成 立, 并于 1947 年合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 1969 年 1972 年期 间, 远东 、 金 银、九龙三家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与 之前合并形成的香港证券 交易所形成了四 足鼎立 的黄金时代。 第二阶段为迈向国际化与现代化的过渡阶段(1974 年 2000 年) 。1980 年,四家 证券交易所合并组建了香港联合交易所, 香港资本市场的交易日趋规范。 在 历经 了 1974 年石油危机、1986 年美国股灾及香港停市、1997 年香港回归三大重要事件 后,香港 证 券资本市场 抵御风险的能力 开始变强, 并 将香港的经济发展推向历史高峰。 第三阶段为成熟发展阶段 (2000 年至 今) 。21 世纪 以来 , 香港 联交 所、 期交 所与 中 央结算公司开始实施合并, 同时进行的股份制改革促使香港股市进入了成熟发展的阶段。 2010 年以 后 , 港股市场开始了大 步发展的脚步: 2014 年 11 月推出与沪港通, 2016 年 12 月推出深港通。 2018 年 4 月 30 日, 为拓 宽香 港上 市制 度而 新 制订的 上 市规 则 条文 正式 生效 , 将允 许未 能盈 利的 生物 科技 公司 、 同股 不同 权企 业上 市。 这是 继 H 股后, 香港资本市场 25 年来最大的改革, 这一重大改革将让香港成为孕育创新公司的摇篮。 截 止至 2018 年 8 月 24 日,港股市场总市值为 7.09 万亿美元, 低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 高于东证所,与 目前的 A 股市场总市值几乎持平 。 新三板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5 / 18 图表1 : 全 球 几 大知 名股 票交 易市 场总 市值 (万 亿美 元) 资料来源:Wind 、联讯证券 截止至 2018.8.24 截止至 2018 年 8 月 28 日,港股主板市场共有 1872 只股票,其中 543 只于 2013 年以后上市。近三年来,每年在港股主板上市的股票均为 80 余只,2018 年截止至目前 有 88 只股票上市港股主板, 预 计 2018 年全年上市数量将过百, 甚至达到近几年上市数 量的新高。 图表2 : 2013 2018 年港股主板上市的股票 数量 资料来源: 联讯证券 截止至 2018 年 8 月 29 日 2 、 中 资 股占 据 了港股市场的 半壁江山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越来 越多的中资企业选择走 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 寻求更大 的发展空间,选择香港上市对 于中资企业来说莫过于进 一步接触全球范围内多 元化的投资者的最好机会。 与此 同时 , 中资 股的 上市 也为 港股 市 场带 来一 大批 具有 世界 竞争力的核心资产,对提升香港市场的流动性及投资吸引力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在港 股市 场中 , 中资 股占 据 了半 壁江 山甚 至更 多。 截止 至 2018 年 8 月 14 日, 香港 市场目前共有 2288 支股票, 其中中资股 1065 只。 截止至 2018 年 8 月 14 日,港股合 7.73 7.09 14.08 29.85 6.01 0 5 10 15 20 25 30 35 全部A 股 全部港股 NASDAQ 全部股票 纽交所全部股票 东证所全部股票 88 101 105 80 88 81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新三板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6 / 18 计市值约 61.54 万亿 港 币, 其中 中资 股合 计市 值为 36.93 亿港 币 ,占 比 60% 。 香港市场的中资股主要有三大分类:H 股、红筹股以及 中资民营股 。H 股:是指注 册在内地、香港上市的公司,如建设银 行、中国太保等;红筹股 :是指注册在境外、香 港上 市, 且国 有机 构持 有不 低于 30% 股权以及 50% 营业收入来自内地的公司, 如中国移 动、联想集团;中资民营股是指注册在境外,香港上市,且 50% 营业收入来自内地的民 营企业,如腾讯控股。 图表3 : H 股 、 红 筹股 、中资民营股三者的概 念及区别 H 股 红筹股 中资民营股 概念 注册在内地、 香港上市的公司 注册在境外、 香港上市, 且国 有机构持有不低于 30% 股权 以及 50% 营业收入来自内地 的公司 注册在境外,香港上市,且 50% 营业收入来自内地的民 营企业 区别 注册在内地 注册在境外 国有机构持有不低于 30% 股 权 无“ 国有机构持有不低于 30% 股权 ”的要求 资料来源: 互联网、 联讯证券 图表4 : 港 交 所 上市 的股 票分类 资料来源: 联讯证券 目前 (截止至 2018.8.14 ) , 共有 260 支 H 股 股票 , 总市 值超过 22.64 万亿 港元 , 占 香港市场总市值的 36.8% ; 有 164 支 红筹股 股票 , 总市 值超 过 5.47 万亿 港元 , 占港 股市 值总额的 8.89% ; 共有 641 支中 资民营股 股票 (不含 H 股) , 总市 值超 过 8.81 万亿港元, 占港股市值总额的 14.32% 。 新三板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7 / 18 图表5 : 港 股 市 场各 类股 票数 量分 布 图表6 : 港 股 市 场各 类股 票总 市值 分布 资料来源:Wind 、联讯证券 截止至 2018.8.14 资料来源: Wind 、联讯证券 截止至 2018.8.14 目前港股市场仍有 七十余家尚等待上市的中资股 : 根据 Wind 公布的聆讯信息来看 , 目前 等待 上市的港股共 429 只,其中中资股有 72 只,占比 17% ,其中包括海底捞、美 团点评、 艺星医疗美容 等大 众耳 熟能 详 的企 业。 从行 业分 布来 看 , 非日常生活消费品 、 医疗保健、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企业数量较多。 图表7 : 待 上 市 中资 港股 行业 分布 资料来源:Wind 、 联讯证券 3 、 港 股 市场 募资 规模 在全 球 名列 前茅 从募 资情 况角 度 来看 , 港股 市 场募 资 一向 在 全球 交易 所 中名 列 前茅 。2015 、2016 年香港资本市场募集金额排名全球第一,2017 年 排名全球第三。截止至目前为止 (2018.8.20 ) , 港股 市场 合计 募资 2963.28 亿 港元 , 约为 2017 年总募资的一半。 而 2018 年 首次招股 合计 募资 为 1314.87 亿港 元,已超过 2017 年全年。 1223 260 164 641 1065 本地及外资股 H 股 红筹股 中资民营股(不包含H股) 24.62 22.64 5.47 8.81 36.92 本地及外资股 H 股 红筹股 中资民营股(不包含H股) 20 9 2 7 3 3 6 8 4 1 2 非日常生活消费品 医疗保健 日常消费品 金融 公用事业 原材料 工业 信息技术 房地产 电信业务 能源 新三板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8 / 18 图表8 : 2010 2018 港股市场募资情况 图表9 : 2010 2018 港股市场总募资情况 (单位: 亿 港 元) 资料来源: Wind 、 联讯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联讯证券 对比港股市场与 A 股市场 2017 年初至今上市的股票,港股市场平均首发募资额为 11.51 亿元 人民 币, 而 A 股市场平均募资仅 有 6.48 亿元人民币 。 排除掉融资规模超过 400 亿元的 中国 邮储 银行 和中 国 铁塔 的影 响 ,2017 年以 后上 市港 股 的平 均首 发 募资 规模 为 8.42 亿元人民币,仍高于 A 股平均首发募资规模。 ( 三 ) 未来 的港 股市 场 发展方向 1 、2018 年 港股 新规 :为符合要求的生物科技 公司、同股不同权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港交所于 4 月底公布 了 新修 订的 上 市规 则 , 决定在主板上市规则中增加生物科技 章节 、 不同 投票 权章 节及 第二 上市 章节 。 这次改革 也被视为香港市场 25 年来最重要的上 市机制改革。港交所在上市制度上的改 革,将有助于吸引 更多 内 地或 国际 上的 新经 济公 司选择来港上市 , 而这 些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企业 也将有助于 激活更多资金流入港股市场。 过去十年 , 在香港上市的新经济行业 公司仅占香港总市值的 3 , 而纳斯达克该比 例 则达到 60,纽约交易所达到 47 ,伦敦交易所达 到 14。 因此 , 上市新规也有望 从根本上改变港股市场 金融与地产 占据主导地位的 老化的上市企业生态。 新规 已于 2018 年 4 月 30 日正式生效 ,将 为三类公司开辟来港上市的绿色通道: 1 )允许符合条件的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 2 )允许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公司来港上市; 3 )迎接一些海外公司、中国的公司赴港作第二上市 。 图表10 : 为 三 类 公司 开辟 绿色 通道 的条 件 三类公司 赴 港 上 市的条件 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 在符合以下主要条件的基础上免除其他财务要求: 1 )拥有至少一只核心产品,且已经通过概念阶段; 2 )市值大于 15 亿港元 3 )在当前领域经营时间超过 2 年; 4 )营运资本至少可以覆盖未来 12 个月公司成本的 125% ; 5 )招股前 6 个月已有至少一名资深投资者提供一定数量的投资; 新三板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9 / 18 三类公司 赴 港 上 市的条件 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公司 符合其他常规主板上市要求以及: 1 )属于创新型公司; 2 ) 市值大于 400 亿港元, 或市值大于 100 亿港元且最近 1 个财年盈利不少于 10 亿港元; 3 )特殊投票权股票的投票权不得超过一般股票投票权的 10 倍,且一般投票权股票总投 票权不得少于 10% 以大中华为业务重心的公司在香港第二上市 可保留现行 VIE 结构及不同投票权架构,但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 ) 市值大于 400 亿港元, 或市值大于 100 亿港元且最近 1 个财年盈利不少于 10 亿港元; 2 )2017 年 12 月 15 日之前在合资格交易所上市 资料来源: 港交所、 联讯证券 2 、2017 年 H 股全流通 试点启动,其顺利推 行或 将打消企业 发行 H 股的顾虑 对于 H 股而言,其股权分为两种: 一种是可以在港自由流通的 外资股 ,另一种是经 过批准才能自由流通的内资股 。内 资股 不能 在港 交所 流通 ,只 能 在中 国法 人或 自然 人、 合格国外机构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之间转让。 因此,相对地,产生了“H 股全流通”的 概念。 而自 2005 年 10 月建设银行以 H 股全流通的方式在香港上市外,多年来再无 H 股全流通案例。 一般来讲, 内资股比例常为公司总发行股份五成以上, 有的甚至多达九成。 根据 Wind 的数 据, 截止 至 2018 年 8 月 22 日, 香港市场目前共有 260 家 H 股 , 其总 市值 为 17.56 万亿 元人 民币 , 而流 通市 值仅 为 5.49 万亿 元人 民币 , 占比 仅为 31.3% 。 可见 , 未实 现全 流通的 H 股上市公司已形成一个 庞大 的阵营。 而 H 股不能够全流通有着多个方面的弊病:首先,股权分置模式下, 非流通股股东 可能无视甚至 侵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 第二 ,股 权分 置状 况并 不 利于 上 市公司治理水平 的提高。而实现 H 股全流通以后,一方面,外资机构等可以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参与公 司治理,以提升 H 股公司的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全流通背景下的市场化机制也会倒逼 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第三,在部分 股份不能够流通的情况下 ,定价机制不足够市场 化导致 H 股公司估值的合理性相对较低, 因此, 为了解决这一现状, 2017 年 12 月证监会对外宣布开 展 H 股 “全 流通 ” 试点 , 2018 年 4 月中国结算和深交所 发布 了 H 股 “全 流通 ” 试点 业务 实施 细则 从实操层面 出发就 “H 股 全流通”试点登记存管、交易结算业务给予明确。 具体参与“全流 通”试点流程如下:试点公司在完成相应信息披露后,将参加 H 股 “全流通”试点股份由中国结算跨境转 登记至香港股份登记机构 ,成为可在联交所上市 流通的股份。试点公司应获得持有 H 股“全流通”试点股份的投资者授权,代理投资者 委托中国结算成为相关证券的名义持有 人并办理相关业务。中国 结算作为名义持有人将 该部分证券存管于香港结算,并向投资 者提供名义持有人服务。 试点公司需采取有效方 式将 H 股“全流通”试点股份登记存管和交易结算在内的相关事项安排告知投资者。 此 外,试点初期,先实现投资者减持卖出的功能。H 股“全流通”专用账户只能卖出, 不 得买入。 H 股 全流 通工 作的 顺利 推进 将打 消无 数企 业通 过 H 股 这一 途径 赴港 的顾 虑。 今后, 不仅是国企或是传统金融机构,生物科 技类、互联网等新经济企 业也可以通过这一路径 赴港上市。 目前 , 中信证券、 联想控股 、 威高股份 等已完成 H 股全流通并已开始交易。 新三板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10 / 18 二、港股 与 A 股 市场 的主 要差 异 港股与 A 股市场 在审核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估值、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方面有着较 为明显差异。总而言之,港股市场相对于 A 股市场更为市场化,投资者更为理性。 ( 一 ) 发行 制度 不同 ,各有利弊 发行审核 是股票入市的第一个也是最 重要的门槛, 发行审核 制度 作为上市公司的遴 选制度是整个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最基础的环节之一。 通过 发行审核制度 的激励与约束, 可以明确发行市场主体间的责权关系, 强化竞争机制,对资本有 效配置和保护投资者利 益有重要影响。发行审核制度主要分为 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 注册 制和 行政色彩较为浓厚 的 审核制两种。中国 内 地市 场 IPO 采用审核制, 而香港采用 注册制。 1、优势 :注册制使得港股具 备上市条件宽松的优势 一直以来, 审核制 因高发 行价 、高 市 盈率 、 高超 募的 “三 高 ”现 象,存在权力寻租 的温床等 种种问题而遭到诟病,而相比 较之下,港股 市场所采用 的注册制 则 具备诸多优 势。 a. 上 市 条 件更 加宽 松 从财务要求来看,香港主板上市的 要求 相对于 A 股主板则相对宽松。 相比港股主板 上市条件相对宽松。 而香港创业板的上市条件 则更加 较宽 松, 没有 对盈 利和 营收 的要 求, 但是财务标准方面要求近两年经营净现金流总额达到 3000 万港元。 图表11 : 港 股 主 板与 A 股 上证 主板上市财务要求对比 资料来源: 港交所官网、证监会官网、联讯证券 从 管理层和控制权 要求来看 ,港股 的 要求 也更 为宽 容。 港交 所 上市 规则 要 求最 近一个经审核的会计年度内拥有权和控制权维持不变,且管理层在最近 3 个会计年度维 持不变。A 股方面则要求发行人最近 3 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 新三板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11 / 18 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从行业角度来看 ,港股市场对于一些难以登陆 A 股市场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教育 企业以及生物科技企业都抱有宽容并欢迎的姿态 ,甚至在 2018 年的上市新规中批准 未 有盈利或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 b. 审 核 效 率与 过会 率远 远高 于 A 股 香港市场透明简易的审批制度、 披露为本的审批方向, 使得企业上市流程更加高效, 否决率也因其过程的高透明度而相对较低。 港股市场 上市一般包括和香港联交所预沟通、提交 A1 申请、上市委员会聆讯、路 演定价以及发行上市几个阶段。预沟通和提交 A1 申请时间一般需要 6-11 个月完成。 统 计近年来港股 IPO 效率可以发现, 从申报 IPO 材料算起到首发上市日期间平均需要 114 天, 其 发行周期 远远短于 A 股。 过会率方面, 2018 年上 半 年 A 股 IPO 过会率仅为 51.79% , 而港 股市 场 的通过率 极 高, 接近 100% ,2017 年全 年 仅 3 家企业未能成功上市 , 2018 年上半年 (截至 2018 年 6 月 29 日)195 家提请香港上市的企业中,188 家审批通过,7 家被拒,通过率达到了 96.4% 。 2、劣势 :港股破发率高达 65% , 多 数公 司首 发 市 盈率 不及 A 股 伴随着港股上市宽容度较高、估值较高等优势,与之而来的是 破发 率较高的劣势。 我们统计了 2017 年初至今(2018.8.17 )上市的 301 只港 股, 截止 至 2018 年 8 月 17 日, 收盘 价跌 破发 行价 的股 票 多达 194 只, 占 比 64.5% 。 近七成股票目前收盘价相对 于发行价跌幅超过 20% 。 而 A 股市场的破发 率则远远低于港股,2017 年 1 月 1 日至今(2018.8.17 ) 共 510 只股票上市, 2018 年 8 月 17 日收盘价跌破发行价的股票仅有 47 只, 破发 率仅 为 9.2% , 远远低于港股市场 的破发率。 图表12 : 2017.1.1 2018.8.17 期间 上市 的港 股相 对于 发行 价跌 幅分 布 资料来源:Wind 、 联讯证券 收盘价取 2018.8.17 从 首发 市盈率角度来看,2016 年以上在港股主板上市的 231 家企业中,有 117 家 46, 24% 88, 45% 27, 14% 33, 17% 相对于发行价跌幅超50% 相对于发行价跌幅在20%- 50% 之间 相对于发行价跌幅在10%- 20% 之间 相对于发行价跌幅在0-10% 之间 新三板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12 / 18 企业市盈率集中在 10 20 倍之 间, 占比 约为 50% ,73% 的企业首发市盈率低于 20。 而 大多数 A 股的 首发上市市盈率 则 为 23 倍。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港股市场没有 23 倍首发市盈率的限制,但是除少数公司外,大多数公司首发市盈率并不及 A 股市场。 图表13 : 港 股 主 板市 场 2016 年以后上市的企业首发市盈率分布 资料来源:Wind 、 联讯证券 ( 二 ) 投资 理念 不同 :投 资者 更为 理性 ,看 重长 期收 益 1 、 市场 投资 的主 基调 不同 : 港股 市场 的投 资者 一般 以投 资为 主, 投机 为辅 , 较少 出 现暴涨暴跌的情况。而 A 股市场则涨跌幅相对较大,具有明显的投机性。 2 、投资者偏好不同:港股市场投资者相比于 A 股是安徽市场的投资者更注重公司 的实质业绩基本面分析和跟踪,偏好市 值较大、盈利稳健、分红 较好、流动性较好的蓝 筹公司。而 A 股市场投资者则尚未摆脱政策市及消息市的阴影。 3 、 投资 主体 不同 : 港股 市场 中 机构投资者比例高达 七到八成左右 , 而个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