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5G系列报告之三:5G加速布局,承载网先行推动光通信发展.pdf

  • 资源ID:9950       资源大小:1.85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5G系列报告之三:5G加速布局,承载网先行推动光通信发展.pdf

<p>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5G系列报告之三:5G加速布局,承载网先行推动光通信发展 通信行业专题研究 2018年3月8日 边铁城 &nbsp; &nbsp;行业分析师 蔡靖 &nbsp; &nbsp; 研究助理 袁海宇 &nbsp; &nbsp;研究助理 王佐玉 &nbsp; &nbsp;研究助理 &nbsp;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 9 号院 1 号楼 &nbsp;邮编: 100031 5G加速布局,承载网先行推动光通信发展 2018 年 3 月 8 日 5G 加速部署, 承载网 搭建基础。 随着相关标准的冻结以及 5G 商用日期的确定, 5G 的加速部署预期已经形成,非独立 5G 新空口标准的冻结比原有计划提前了 6 个月,主要是响应某些运营商特别是北美地区希望在 2019 年 即可实现 5G 新空口的大规模试验和部署的呼声。对于 5G 无线侧系统的更新换代,承载网需要提前 1-2 年部署,因此从 2017 年开始,运营商和设备商都在积极制定 5G 承载网的标准,并拿出解决方案。 5G 的极端性能要求将革新承载网架构。 从 4G 到 5G, 互联网巨头的崛起弱化了运营商的地位,使其不得不在努力降低 Capex 的同时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因此到独立组网的阶段, 5G将全面采用 C-RAN 架构 ,并且在 BBU 集中部署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 BBU 分为 CU 和 DU,这样就将承载网分为前传,中传和回传网络 5G 承载网革新推动光通信产业繁荣行业 评级 和 投资策略: 由于 5G 在采用的 C-RAN 降低了成本,因此给承载网在技术方面的更新换代提供了空间,运营商的 Capex 将向光通信设备倾斜。 我们预计 5G 对于光纤光缆的拉动的市场空间在 195 亿 -300 亿左右, 光模块的市场空间在 392 亿元左右,光设备的市场空间在 881 亿元左右。 光通信厂商纷纷加强 5G 布局: 主设备商方面,目前各大设备商均发布了 5G 承载方案。由于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已趋于稳定,我们预计中国厂商在 5G 承载网中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蚕食传统欧洲厂商的市场。光纤光缆方面,从 2016 年底 ,三大运营就开始在发力采购,我们预计 2018 年整体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光模块市场方面,虽然增长很快但是竞争激烈, 高端光芯片的技术还掌握国外芯片厂商手里, 但政策已经对芯片国产化提出了要求,未来具备自研芯片能力的公司将摆脱依赖。 投资策略 及关注公司: 虽然光通信公司关于 5G 的布局要到 2020 年 才能开始受益,但流量爆发 需求带来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已经 开始拉动 相关公司业绩的增长。 未来 5G将接棒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光通信产业将迎来新一波繁荣, 而承载网的提前建设将给上游厂商带来利好,因此我们给予“看好” 评级。 建议重点关注光纤光缆龙头公司亨通光电, 中天科技,通鼎互联,光模块龙头光迅科技,中际旭创以及光通信设备商中兴通讯, 烽火通信。 本期内容提要 :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专题研究 通信行业 上次评级:看好,201 7.12.11 通信行业 相对沪深 300 表现 &nbsp;资料来源: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行业规模及信达覆盖 &nbsp;股票家数(只) &nbsp;94 总市值(亿元) &nbsp;11042 流通市值(亿元) &nbsp;5157 信达覆盖家(只) &nbsp;6 覆盖流通市值(亿元) &nbsp;360 资料来源: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边铁城 &nbsp;行业分析师 &nbsp;执业编号:S1500510120018 &nbsp;联系电话:+86 10 83326721 &nbsp;邮箱:biantiechengcindasc &nbsp;蔡靖 &nbsp;研究助理 &nbsp;联系电话 :+86 10 83326728 &nbsp;邮箱: caijingcindasc &nbsp;袁海宇 &nbsp;研究助理 &nbsp;联系电话:+86 10 83326726 &nbsp;邮箱: yuanhaiyucindasc 王佐玉 &nbsp;研究助理 &nbsp;联系电话:+86 10 83326723 &nbsp;邮箱: wangzuoyucindasc 相关研究 &nbsp;通信行业年度投资策略:5G 主题蓄势待发,光通信云计算持续受益17.12 &nbsp;5G 系列报告之二: 5G 推动 万物互联,物联网终端市场首先启动17.02 5G 系列报告之一: 5G 近在眼前,孕育上游企业投资空间16.11 &nbsp;看好中性看淡-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通信(申万)沪深300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风险因素: 5G 试验进度不达预期,光模块价格下降过快 影响库存和毛利率 ,运营商采购低于预期。 &nbsp;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2 目 录 5G 加速部署,承载网搭建基础 . 3 5G 脚步渐行渐近 . 3 承载网是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架构 . 4 5G 的极端性能要求将革新承载网架构 . 5 5G 需要在重视 Capex 同时提高网络性能 . 5 C-RAN 架构满足 5G 创新需求 . 6 5G 承载网革新推动光通信产业繁荣 . 9 5G 加密基站部署,网络升级革新换代 . 9 5G 拉动光通信设备市场测算 . 10 光纤光缆市场空间估算 . 11 光模块市场空间估算 . 11 光通信厂商纷纷加强 5G 布局 &nbsp;. 14 设备商发布各自的 5G 传输方案 . 14 光纤光缆制造商扩产以应对市场需求 . 15 光模块厂家加强研发向光芯片延伸 . 15 投资策略及关注公司 . 16 风险因素 . 22 表 目 录 表 1:5G 前传的方案及其优缺点 . 8 表 2:5G 前传光模块市场容量预测 . 12 表 3:5G 中传和回传光模块市场容量预测(每 12000 站) &nbsp;. 13 表 4:中国移动关于无源波分设备的集采情况 . 13 表 5:5G 前传光设备的市场容量预测 . 13 表 6:5G 中传和回传光设备市场容量预测(每 12000 站) &nbsp;. 14 表 7:相关公司估值情况 . 21 图 目 录 图 1:ITU 的 5G 进展时间表 . 3 图 2:3GPP 5G 标准的制定进程 . 4 图 3: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网(RAN)结构 . 5 图 4:C -RAN 架构 . 5 图 5:5G 三大应用场景. 6 图 6:中国 IMT-2020 提出的 5G 之花 . 6 图 7:4G 承载网向 5G 的 CU-DU 分离架构演进 . 7 图 8:CU -DU 集中和分布放置 . 7 图 9:分组增强型 OTN+IPRAN 组网方案 &nbsp;. 8 图 10:端到端分组增强型 OTN 方案 &nbsp;. 8 图 11: 5G 超密集组网 . 10 图 12:毫米波在 5G 系统中的应用 . 10 图 13:光通信产业链 . 11 图 14: 5G 承载对光模块和设备的需求 . 12 &nbsp;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3 5G加速部署,承载网搭建基础 5G脚步渐行渐近 第五代移动通信( 5G)明确在 2020 年商用, 目前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制定规范和网络实验当中。 5G 的进程时间表主要由 2 大国际标准组织掌握 : ITU(国际电信联盟)和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其中 ITU 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负责讨论评估各组织方提交电信标准,并最终确定。 3GPP 是最重要的移动通信技术规范机构,根据 ITU 的需求定标准计划。 ITU 确定 2020 年 实现商用。 根据 ITU 的 5G 工作时间表, 在 2015 年之前, 5G 工作主要集中在愿景、未来技术趋势及频谱的研究; 2015 年年中启动 5G 国际标准制定,并开展 5G 技术性能需求和评估方法研究; 2017 年年底启动 5G 候选技术征集;2018 年年底启动 5G 技术评估及标准化;到 2020 年年底, 5G 技术应具备商用能力。 图 1: ITU 的 5G 进展 时间表 &nbsp;资料来源: ITU,人民邮电报,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3GPP 对 5G 的推进也与 ITU 的需求同步 。 3GPP Release 14 有部分涉及 5G 的技术,于 2017 年 6 月冻结, Release 15 将会完成第一版 5G 标准, 将于 2018 年 6 月完成, 2018 年 9 月冻结, Release 16 完成最终符合 ITU 要求的 5G 标准, 2019 年 12 月完成, 2020 年 3 月冻结。 &nbsp;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4 5G 加速提案获得通过。 2017 年 3 月, 3GPP 的 RAN 工作组第 75 次全体大会通过 5G 加速提案,将分别于 2017 年 12 月完成、 2018 年 3 月冻结非独立( NSA) 5G 新空口标准,比原有计划提前了 6 个月 。而独立 组网( SA)标准仍将于 2018 年 6月完成。此次提速主要是响应某些运营商特别是北美地区加速布局 5G 的呼声,有利于在 2019 年即可在某些地区实现 5G 新空口的大规模试验和部署。 图 2: 3GPP 5G 标准的制定进程 &nbsp;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承载网是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架构 对于每一代通信系统的更新换代,承载网都是基础,需要提前 1-2 年部署,因此 5G 承载应在 2018 年就具备商用部署能力。因此从 2017 年开始,运营商和设备商都在积极制定 5G 承载网的标准,并拿出解决方案。 2017 年 6 月的 ITU-T SG15 会议上,中国移动便联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信通院等多家单位,提交了 5G 传送网需求文稿( C157)等诸多 5G 传输相关文稿,为 5G 传送全球标准研究奠定了基础。而我国 5G 标准组织 IMT-2020 牵头 的 5G 技术研发试验,目前已经完成了关键技术试验和技术方案验证,从 2017 年 9 月开始的 5G 系统验证就需要承载网络的支持。而 华为、中兴、烽火为首的主流厂商早已发布 5G 承载解决方案,并可提供用于小规模外场试点的 5G 承载设备,满足 5G 承载功能性验证。 &nbsp;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5 承载网 是无线接入网实体上的 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其网络架构和相应的技术,用来实现多种业务的承载。传统的无线接入网的基站属于分布式架构,其数据处理分布到每一个基站上,并且在 2G/3G 时代,RRH 和 BBU 是合在一起的,因此,承载网络指的是 BBU 到核心网之间的数据回传网络。 到 4G/5G 之后,无线接入网逐渐向 C-RAN 结构演进。 C-RAN 由中国移动提出,其中 C 既可以指“ 集中式 ”也可以指“ 云 ”。 在新的架构中, BBU 被集中到一个机房中( BBU 池 ), 采取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能耗,实现低成本,高带宽和灵活度的运营。在中国移动的试验中, C-RAN 架构可以使 CAPEX(新建基站)节省 30%,而 OPEX(运营中)节省 53%。因此, C-RAN 被视为 5G 无线接入网的普遍架构。 &nbsp; BBU 集中化管理后,需要部署承载网络将 RRU 与 BBU 池连接起来,即为前传网络,从 BBU 池到核心网之间为回传网络。 图 3: 移动通信无线 接入网( RAN) 结构 &nbsp;资料来源: EEPW,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图 4: C-RAN 架构 &nbsp;资料来源:与非网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5G的极端性能要求将革新承载网架构 5G需要在重视Capex同时提高网络性能 移动通信从 2G 到 3G 和 4G,在无线空口技术方面一直在革新,主要目的是提升频谱效率,拓展频谱资源来满足数据传输速率 快速增长需求。 而 无线接入网方面 的 基础架构 变化 一直不大,主要原因是 业务从语音到数据 也 仅仅是在网络速率上需要提升。 而从 4G 到 5G, 互联网巨头的崛起不仅让下游业务需求变得多样,并且弱化了运营商的地位, 使其不得不在努力降低 Capex的同时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因此网络架构和无线空口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5G 系统将划分三大应用场景,分别为: ( 1)增强型移动宽带 (eMBB);( 2)大规模机器类通信 (mMTC); ( 3)超高可靠与低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6 延迟的通信 (URLLC)。 除了用户的体验速率的 提升 , 流量密度、时延、能效和连接数等也将得到革命性的进化。而 这些指标的改进被中国的 5G 标准化组织 IMT-2020 形象 的归纳为 “5G 之花 ”,其提出的 9 大项 5G 关键需求,其中 8 大项被 ITU 官方采用。花瓣代表了六大性能指标,体现了 5G 满足未来多样化业务与场景需求的能力,花瓣顶点代表了相应指标的最大值。绿叶代表了三个效率指标,是实现 5G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图 5: 5G 三大 应用场景 &nbsp;资料来源: ITU,人民邮电报,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图 6: 中国 IMT-2020 提出 的 5G 之花 &nbsp;资料来源: ITU,人民邮电报,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C-RAN架构满足5G创新需求 由于网络架构变化较大,因此 5G 在初期有一个非独立组网 ( NSA) 的过渡方案,主要以提升热点区域带宽为主要目标,没有独立信令面,依托 4G 基站和核心网工作。 而独立组网( SA)标准将于 2018 年 6 月完成。到 独立组网的阶段, 5G 将全面采用 C-RAN 架构 ,此外由于传输速度以及时延性能的提高, C-RAN 在 对 BBU 集中部署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 BBU 分为 CU( Centralized Unit)和 DU( Distributed Unit) ,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管理更加灵活,以满足移动边缘计算的需求,便于软硬件解耦,进一步增强无线网的软件化能力。 据中国移动的 5G C-RAN 无线云网络技术报告 , 5G C-RAN 的架构在业务支持角度,组网场景角度和网络运营维护角度均优于传统的承载网络架构。 CU 涵盖了非实时的无线接入网高层协议栈以及部分核心网功能下沉和边缘应用业务的功能,而 DU 主要处理物理层功能和实时性需求的层 2 功能,考虑节省 RRU 和 DU 之前的传输资源,部分物理层功能也可以上移到 RRU 来实现。 CU 可以集中式的布放, DU 布放取决实际网络环境可以分布式也可以集中式的布放,因此 CU-DU 可以 分离也可以整合在一个 eNB 中。如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7 CU 和 DU 分离部署,承载网增加一层中传网络,如 CU 和 DU 合设的方式,承载网只有前传和回传,可以有效降低时延。 图 7: 4G 承载网向 5G 的 CU-DU 分离架构演进 &nbsp;资料来源:中国电信 5G 时代光传送网技术白皮书,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图 8: CU-DU 集中和分布放置 &nbsp;资料来源:与非网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前传技术:光纤直驱为主。 5G 承载网前传主要的方案有裸纤直驱, 无源波分, WDM/OTN 和以太网技术, 各种解决方案都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我们推断, 虽然 5G 承载方案仍未最终确定,但国内运营商前传采用光纤直驱的比重 将较大, 主要因为国内光纤资源丰富, 并且可以使用微带微缆来增加光纤数量并削减光缆的安装成本。 此外, 由于 C-RAN 架构降低了运营商的总体部署成本,因此在光纤投入方面将减缓资金压力。 &nbsp;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8 表 1: 5G 前传的方案及其优缺点 &nbsp;技术方案 &nbsp;实现 方式 &nbsp;优点 &nbsp;缺点 &nbsp;光纤 直连 点到点直连 &nbsp;时延最低 部署最简单 耗费大量光纤资源 没有网络保护 无源波分 采用 无源和分拨器 复用到一根光纤 节省 光纤资源 光器件时延小 维护简单 无线 设备支持有限 传输距离 受限 没 有网络保护 WDM/OTN 采用 WDM/OTN 实现多个站点多路前传信号的复用和透明传输 节省光纤资源 大带宽低时延 可以利用开销提供延时测量和补偿 有网络保护 &nbsp;设备 成本高 Ethernet(以太网) &nbsp;采用分组技术,利用统计复用特性实现流量汇聚 节省光纤资源 支持点到多点传输 线路带宽利用率高 需要 解决低时延业务的区分识别和快速转发、高精度同步等问题 需 要兼容基于 TDM 技术的 CPRI 信号传输。 资料来源:中兴通讯官网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中传和回传技术:采用 OTN 网络。5G 中传和回传对于承载网在带宽、组网灵活性、网络切片等方面需求基本一致,因此可以采用统一的承载方案。目前业界呼声较高的是分组增强型 OTN 技术。城域 OTN 网络架构与 5G 中传 /回传的承载需求是匹配的,其中骨干层 /汇聚层与 5G 回传网络对应,接入层则与中传对应。其集合了光域和电域处理的优势,能提供巨大的传送容量,具有超低时延、波长一跳直达等优势,通过增强分组处理和路由转发能力,可以满足 5G 承载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网络切片等需求。而且, OTN 经多年发展,技术稳定可靠,并有成熟的体系化标准支撑,可以在已经规模部署的 OTN 现网上实现平滑升级。 图 9: 分组 增强型 OTN+IPRAN 组网 方案 &nbsp;资料来源:中国电信 5G 时代光传送网技术白皮书,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图 10: 端到端分组 增强型 OTN 方案 &nbsp;资料来源:中国电信 5G 时代光传送网技术白皮书,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9 5G承载网革新推动光通信产业繁荣 5G加密基站部署,网络升级革新换代 总体来说,由于 5G 采用的 C-RAN 使得移动处理设备的使用率更加高效,大大减少了设备空间,降低了空调及电源的使用,维护更加方便,因此在成本节约上给承载网在设备方面的更新换代提供了空间,运营商的 Capex 将向 光通信设备倾斜,利好相关公司业绩。 5G 的部署主要从两个方面拉动带动光通信产业,首先,宏基站的增加和小基站的大规模部署导致网络节点密集化。其次, 5G对承载网的架构变化带来设备的更新换代需求。 5G 的基站布局也要分为宏基站和小基站,其中宏基站主要解决是大面积广域覆盖, 小基站解决的是宏站覆盖盲区以及热点地区的大流量应用。按照目前的规划, 我国 5G 宏基站主要使用中频段的 3.5GHz,高于 4G 的 2.1-2.6GHz 频段, 理论上传播距离将比 4G 缩短 29%左右。此外 ,由于 5G 需要支持移动宽带 eMBB 业务,大连接物联网业务以及低时延高可靠 uRLLC 业务等多种应用场景, 为保证网络速率和可靠性, 因此基站的覆盖密度将会加大,但 5G 可以采用大规模天线的波束成形技术弥补频段提高带来的信号空间传播损耗增加。 2016 年底, 三大运营商的 4G 宏基站的数量为 263 万个, 我们判断 5G 宏基站将是4G 2016 年 底的 1.5 倍,约 400 万站左右。 而 5G 小基站的地位将随着毫米波的引入而提升。由于毫米波频率较高且容易受环境影响,因此较适合用小基站部署。 5G 应用 小基站超密集组网技术 覆盖 局部热点区域,主要包括:办公室、密集住宅、密集街区、校园、大型集会、体育场、地铁、公寓等。超密集组网站间距在 2050 米左右,这就需要部署至少 10 倍以上现网站点。 &nbsp;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10 图 11: 5G 超密集组网 &nbsp;资料来源:信通院 5G 白皮书,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图 12: 毫米波在 5G 系统中的应用 &nbsp;资料来源: Leiphone,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根据中国联通预计, 5G 的基站数量可能是 4G 的 1.5-2 倍,而 中国电信预计 5G 的基站数是 4G 的 2-3 倍。 综合看来,我们预计 5G 基站总数是 4G 的 2 倍。 5G拉动光通信设备市场测算 5G 拉动的光通信产业链包括光纤光缆,光模块和光通信设备,我们认为光通信设备厂商的业绩弹性相对于光纤光缆公司较大。主要因为: 1. 光纤光缆公司受制于光棒限制而产能扩张较慢; 2. 在 5G 时代, 运营商可以利用此前已经布局好的光纤资源来进行回传; 3. 由于 5G 的性能要求较高,现有的低速率的光模块将全面被替换, OTN 下沉将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nbsp;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11 图 13: 光通信 产业链 &nbsp;资料来源: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光纤光缆市场空间估算 光纤方面, 相对于 4G 的增量主要受益于基站密度的增加, 以及 5G 前传的拉远( 5G 基站塔和 BBUs 之间的距离可达 20 公里,而 4G 只有 1-2 公里) 。简单按照总基站数是 4G 的两倍来计算, 5G 所需的光纤量是 4G 的 4 倍,但考虑到我国 4G 基站密度已经很高,并且许多小基站的回传将使用微波,我们预计 5G 基站 的光纤用量将是 4G 的 2-3 倍 ,为 3-4.5 亿 芯公里。按照运营商集采 65 元 /芯公里的价格来计算,整体市场容量在 195 亿元 -300 亿元之间。 光模块市场空间估算 前传 : 所需 的光模块数量比较明晰,按照每个宏基站对应 3 个 AAU,每个 AAU 需要 2 个光模块, 400 万宏基站对应了 2400万光模块。 其中我们预计无源 WDM 的前传解决方案占整体方案的 15%,因此 15%的光模块的需求是彩光,其余为灰光。 而整体方案中,我们预计有 20%需要用到 50G 的速率,剩余是 25G 的速率。光模块的级别方面,前传的距离为 10km 左右,因此使用 LR 级别的光模块。目前 25G 的 LR 光模块价格大约为 1400 元,50G 的 为 2000 元 左右,按照到 2021 年大规模部署时的价格将降到目前价格的 50%(每年价格下降 20%) ,彩光 模块的价格约为灰光模块价格的 1.5 倍来计算, 前传光模块的市场大约在 200 亿元 左右。 &nbsp; 光通信芯片光器件光网络设备运营商采购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12 表 2: 5G 前传光模块 市场容量预测 &nbsp;前传方案 &nbsp;占比 &nbsp;光模块种类 &nbsp;光模块数量 &nbsp;按照 50G 和 25G 比例 加权的 平均价格 (元 ) &nbsp;市场容量 (元 ) 光纤直连 70% 灰光 &nbsp;16800000 770 12936000000 无源 WDM 15% 彩光 &nbsp;3600000 1155 4158000000 有源 WDM/OTN 15% 灰光 &nbsp;3600000 770 2772000000 合计 &nbsp;100% - 24000000 - 19866000000 &nbsp;资料来源: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中传 和回传 : 我们则根据中国电信的模型来推算。假设 12000 个 基站,每 8 个基站接入一个接入环,每 6 个接入环连接到 1个汇聚设备,每 6 个汇聚设备形成一个汇聚环,共有 42 个汇聚环, 4 个核心设备。汇聚层节点距离为 40km 左右,我们判断使用 ER 级别的光模块,而核心层的 200G 和 400G 光模块将使用相干技术。 经过 测算, 目前 每 12000 个 基站 所需 中传 和回传的 光模块市场容量为 5755 万 元 , 400 万 基站的 市场 规模 为 192 亿元 。 加上 前传光模块 的需求 ,整体市场规模在 392 亿元左右 。 &nbsp;图 14: 5G 承载 对光模块和设备 的需求 &nbsp;资料来源: 5G 承载需求及方案探讨 , 张成良 &nbsp;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 ICT 中国 2017 高层 论坛 ) &nbsp;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cindasc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13 表 3: 5G 中传和 回传 光模块 市场容量预测 (每 12000 站) &nbsp;网层设备 &nbsp;数量 &nbsp;上下行 &nbsp;光模块速率 &nbsp;光模块数量 &nbsp;光模块级别 &nbsp;2017 年单价 (元 ) 2021 年单价 (元 ) 市场容量 (元 ) 4 上行 &nbsp;400G 9 相干 &nbsp;140000 70000 2520000 核心设备 4 下行 &nbsp;200G 42 相干 &nbsp;70000 35000 5880000 250 上行 &nbsp;200G 2 相干 &nbsp;70000 35000 17500000 汇聚设备 250 下行 &nbsp;50G 6 ER 13000 6500 9750000 1500 上行 &nbsp;50G 2 ER 13000 6500 19500000 接入设备 1500 下行 &nbsp;10G 16 LR 200 100 2400000 合计 &nbsp;- - - - - - - 57550000 资料来源: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光设备市场空间估算 按照之前的假设, 前传 方案中有 15%使用无源波分, 15%使用有源波分 /OTN 方案。无源波分 的设备价格方面, 按照中国移动集采的价格来估计,目前市场上无源 WDM 设备为 1.5 万元。有源波分 /OTN 设备方面, 目前市场上的 100G OTN 设备每端口大约为 12 万元左右, 25G 的设备并没有相关报价,我们假设 25G 设备是 100G 设备的 0.25 倍。 表 4: 中国 移动关于 无源 波分 设备 的集采情况 &nbsp; 年份 &nbsp;招标名称 &nbsp;招标内容 &nbsp;平均价格 &nbsp;2017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 &nbsp;2017 年 无源波分设备采购 预估投资 11000 万元,采购无源波分设备 9600 套,全部为 10G 及以下设备 &nbsp;1.15 万元 /套 &nbsp;2016 湖南移动 &nbsp;2016 年无源波分 系统设备采购 采购预算 &nbsp;2443 &nbsp;万元,采购设备 1450 套,包括 &nbsp;10G 及以下彩光 / 纯无源波分设备 &nbsp;1.68 万元/ 套 2016 中国移动江苏有限公司 &nbsp; 2016 年彩光设备(无源波 &nbsp;分系统)采购 &nbsp;用于 &nbsp;BBU 和 &nbsp;RRU 之间的 &nbsp;CPRI 传输的彩光设备 &nbsp;90 套 &nbsp;2015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 &nbsp;2015 年 无源波分系统二级集采 &nbsp;无源波分设备 &nbsp;1400 套 3 &nbsp;资料来源: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按照 2021 年单价比目前的价格下降一半计算 , 我们预计前传波分设备的 市场 空间总体在 135 亿元 。 &nbsp;表 5: 5G 前传光设备 的市场容量 预测 &nbsp;前传方案 &nbsp;占比 &nbsp;设备数量 &nbsp;2017 年单价 (元 ) 2021 年单价 (元 ) 市场容量 (元 ) 无源 WDM 15% 600000 15000 7500 4500000000 有源 WDM 15% 600000 30000 15000 9000000000 合计 &nbsp;- - - - 13,500,000,000.00 &nbsp;资料来源: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nbsp;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p>

注意事项

本文(5G系列报告之三:5G加速布局,承载网先行推动光通信发展.pdf)为本站会员(ohywnsy)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