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pdf

  • 资源ID:98667       资源大小:3.72M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pdf

破晓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2©2019.10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概念界定 & 研究范畴来源:定义参考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科技 ( Fintech) 发展规划 ( 2019-2021) 、 金融稳定理事会 ( FSB) , 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金融科技金融科技主要指运用前沿科技成果 ( 如:人工智能 、 区块链 、大数据 、 云计算 、 物联网等 ) 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 、 经营模式 、 业务流程 , 以及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的一类技术 。金融技术在金融业务中所应用的各类技术 。金融技术金融科技概念界定研究范畴:报告重点对金融科技的行业发展 、 落地情况 、 金融机构资金投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也对传统 IT等技术的金融机构资金投入 、 应用及部署情况进行研究 。3报告摘要©2019.10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趋势洞见细分领域落地分析行业整体发展分析回顾历史 , 金融科技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 。 人类金融发展过程中 ,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始终紧密相连 。 尤其进入信息社会以来 , 在摩尔定律作用下 , 信息技术的运算速度及新技术的出现速度不断加快 , 而金融与科技的共生式成长也使得现代金融体系伴随信息技术共同经历着指数级的增长 。本报告第二章对存 、 贷 、 汇三个版块 , 证券 、 基金 、 保险 、 银行理财 、 供应链金融 、 消费金融 、 支付七个金融细分业务的金融科技落地及投入情况进行了梳理 , 由于各细分业务特点不同 , 金融科技在业务中的也有很大差别 。放眼全球 , 中国的金融科技市场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 我国金融基础要薄弱许多 , 但正是我国金融市场尚未成熟这一特点给予了我国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土壤 。聚焦中国 ,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也带动了金融企业与科技企业的融合 。 2018年我国各类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已达2297.3亿元 , 其中投入到大数据 、 人工智能 、 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资金为 675.2亿元 , 占总体投入比重为29.4%。存: 证券 、 基金业科技化程度较低 , 前沿科技的应用以头部企业试水为主 , 受监管合规约束较强; 保险业中 , “ 数字场景搭建 智能化落地 ” 已成为保险科技的主要投资方向 ; 银行理财目前以智能化应用为主 , 智能营销效果显著 , 智能投顾完善空间较大 ;贷: 供应链金融业务中 , 应收账款 +Fintech在多数银行 , 金融科技企业等已有较多落地案例 , 但仍属于初步落地阶段 ,相比之下 , ARIF+Fintech落地稍显落后 , 仅少数核心企业拥有落地案例;消费金融业务中 , 目前在用户数据的串联下 ,头部消费金融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 、 生物识别 、 深度学习等技术已经实现了贷前贷中贷后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汇: 产业互联网背景下 , 前沿科技将助力支付企业在 “ 产业支付 ” 领域进行发力 。整体落地趋势来看: 短期以业务赋能为主 , 长期以模式创新为主 , 且随着金融科技业务渗透的逐渐加深 , 监管难度增加 ,监管科技将逐渐落地 。短期趋势来看: 金融科技对人力的逐渐替代成为明显趋势 , 以智能客服为例 , 预计至 2022年 , 智能客服将替代约73% 80%的金融机构人力;此外 , AI落地难的背景下 , RPA价值逐渐释放 , 着重体现在 “ 催化 ” 金融 AI落地及 RPA自身价值场景的扩展 , 预计至 2022年 , 金融机构对 RPA技术资金投入将达 42.5亿元 。4塘上月: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分析 1柳下池: 细分领域落地分析 2阅秋阁:典型企业案例 3梅花诗:中国金融科技行业趋势洞见 45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科技赋能 现代 金融业的发展历程IT+金融磁条信用卡技术 ATM机POS机CRM系统金融行业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办公业务的电子化与自动化 , 增强数据交互能力并提高服务效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无卡支付互联网信贷互联网个人理财互联网 +金融 新科技 +金融利用互联网平台与移动智能终端汇集海量用户数据 , 打通各参与方信息交互渠道并变革金融服务方式智能网点刷脸支付机器人客服分布式金融基于人工智能 、 大数据 、 云计算等新科技助力金融行业转型 ,削弱信息不对称性并有效控制风险 , 降低交易决策成本 , 充分发掘客户个性化需求与潜在价值金融与科技的共生式成长摩尔定律作用下,现代金融体系正经历指数级增长回顾人类的金融发展史 ,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始终紧密相连 , 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让金属货币取代了实物货币 , 造纸印刷术的成熟让纸币逐渐流通 。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 , 在摩尔定律作用下 , 信息技术的运算速度及新技术的出现速度不断加快 ,而金融与科技的共生式成长也使得现代金融体系伴随信息技术共同经历着指数级的增长 。从 “ IT+金融 ” 到 “ 互联网 +金融 ” 阶段 , 再到现在我们正经历的以人工智能 、 大数据 、 云计算等为代表的 “ 新科技 +金融 ”阶段 , 每个金融阶段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 , 金融科技的创新速率越来越快 , 对于金融从业者及金融监管来说新时代下的金融科技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2019.10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6©2019.10 iResearch Inc. iresearch ©2019.10 iResearch Inc. iresearch中国金融科技的弯道超车中国尚未成熟的金融市场给予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土壤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 我国金融基础要薄弱许多 , 但正是我国金融市场尚未成熟这一特点给予了我国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土壤 。 以中美狭义消费信贷渗透情况对比为例 , 2016年中国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仅为 18.3%, 与同期美国 34.5%的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相比差距巨大 。 但随着 2017年开始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爆发 , 中国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在 2016-2018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从 18.3%到 32.4%的增长 , 大幅缩小了我国与美国普惠金融进程之间的差距 。从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分布情况来看 , 2014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融资规模仅占全球的 3.1%, 但到 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融资规模已占全球的 16.4%, 增速远超欧美等地区 。注释:中国狭义消费信贷余额渗透率 =中国狭义消费信贷余额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美国狭义消费信贷余额渗透率 =美国狭义消费信贷余额 /美国个人消费支出规模;狭义消费信贷余额是指居民不包含房贷、车贷的消费信贷余额,包括由 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各类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提供的消费信贷余额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美联储、美国经济分析局、艾瑞咨询。 来源:毕马威 The Pulse of Fintech H1 2019 、艾瑞咨询。14.2% 16.0%18.3%27.8% 32.4%34.1% 33.9% 34.5% 35.1% 36.9%2014 2015 2016 2017 20182014-2018年中美狭义消费信贷渗透情况中国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 %) 美国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 %)57.1% 48.9%3.1% 16.4%6.0% 4.0%33.9% 30.7%2014 20182014、 2018年 全球 金融科技投资地域分布情况美国( %) 中国( %)亚洲(除中国)( %) 欧洲( %)中国美国7融合的开始金融企业与科技企业不再泾渭分明中国金融科技市场的参与企业按各自侧重点不同 , 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 , 金融业务开展方 , 这类企业主要指持牌开展金融业务的银行 、 证券 、 保险等金融机构;第二类 , 技术提供方 , 这类企业主要指专注研发人工智能 、 大数据 、 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底层技术的科技研发公司;第三类 ,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方 , 这类企业主要指将前沿科技与金融业务相结合 , 为金融机构提供可落地的业务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也带动了金融企业与科技企业的合作融合 , 目前这三类参与者的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技术提供方正努力补齐金融业务能力的短板 , 为金融机构提供从单一技术到整体业务的科技升级服务;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方一方面在加强前沿科技的研发 , 一方面在申请金融牌照 , 在金融业务与技术两方面发力;而金融业务方正加大前沿科技的研发投入 , 部分头部金融机构已经开展了面向同业的技术输出服务 。©2019.10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技术、数据技术提供方金融业务方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方技术、数据资金业务解决方案 融合合作内容申请牌照 技术研发演变方向加大科技投入 技术落地方案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各参与企业间的融合8金融科技产业图谱©2019.10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注释: 1、 企业图标大小及放置顺序不代表企业排名; 2、 图谱对各赛道代表性企业进行列举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方技术提供方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图谱银行 证券金融业务方 保险 信托基金 支付 征信 消费金融综合解决方案提供方 信贷科技解决方案提供方 保险科技解决方案提供方 证券科技解决方案提供方融资租赁支付科技解决方案提供方 资管科技解决方案提供方 数据平台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区块链 RPA服务器 9©2019.10 iResearch Inc. iresearch ©2019.10 iResearch Inc. iresearch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及结构2018年中国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达 2297.3亿元,支付业务投入占比最高2018年我国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达 2297.3亿元 , 其中投入到以大数据 、 人工智能 、 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资金为675.2亿元 , 占总体投入比重为 29.4%。 从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结构来看 , 支付业务因其受众最广 、 交易最高频的特性投入占比最高 。艾瑞咨询预计 , 到 2022年中国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将达到 4034.7亿元 , 其中前沿科技投入占比将增长到 35.1%。来源: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互联网小贷、第三方支付等企业调研、行业专家访谈、艾瑞咨询数据评估模型。来源: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互联网小贷、第三方支付等企业调研、行业专家访谈、艾瑞咨询数据评估模型。1622.1 1841.6 2111.8 2381.6 2618.5 675.2 834.2 999.4 1194.6 1416.2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2018-2022年中国 金融机构 技术资金投入情况非前沿科技资金投入(亿元) 前沿科技资金投入(亿元)45.0% 45.3% 44.8% 43.9% 42.9%13.4% 13.1% 12.9% 12.9% 12.8%11.7% 11.4% 11.3% 11.2% 11.2%7.9% 7.9% 8.1% 8.5% 9.4%6.8% 7.7% 8.5%9.1% 9.6%2.4%2.3% 2.2% 2.1% 2.0%0.6% 0.6% 0.8% 0.9%1.1%12.3% 11.7% 11.5% 11.3% 10.9%0%20%40%60%80%100%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2018-2022年中 国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结构支付 银行理财 保险 证券 消费金融 供应链金融 基金 其他10到 2021年 , 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 “ 四梁八柱 ” , 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 , 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 协调发展 ,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数字化 、 网络化 、 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 , 使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金融科技的顶层规划央行金融科技顶层规划的出台利好我国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2019.10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强化金融科技合理应用 加强统筹规划 科学运用大数据 合理布局云计算 稳步应用人工智能 加强分布式数据库研发应用 健全网络身份认证体系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重点任务 优化体制机制 加强人才队伍 拓宽金融服务渠道 完善金融产品供给 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提升金融业务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金融网络安全风险管控 做好新技术金融应用风险 加强金融科技联合攻关 推动强化法律法规建设 增强信用服务支撑作用 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建立金融科技监管基本体系 加强监管协调性 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 建立健全创新管理机制发展目标 增强金融惠民服务能力 优化企业信贷融资能力 加大科技赋能支付服务力度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pdf)为本站会员(电脑达人)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