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可穿戴医疗设备:将成医疗器械下一个价值挖掘点.pdf

  • 资源ID:98300       资源大小:601.6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可穿戴医疗设备:将成医疗器械下一个价值挖掘点.pdf

请阅读最后 免责声明 和 机构简介 1 / 13 Table_MainInfo 研究报告 元真价值投资 2019-7-16 可穿戴医疗设备:将成医疗器械下一个价值挖掘点 行研 报告 医疗健康 TABLE_SUMARY 报告要点 n 行业概述 : 医疗级可穿戴设备正启航 可穿戴设备和医疗器械之间的结合,符合医疗器械产品便携化(快捷方便)、家庭化(符合快速扩张的家庭需求)和智能化(融合各种终端技术)的趋势,医疗级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正成为医疗器械的“小鲜肉”。 n 驱动力与市场空间:医疗健康服务的价值意义 我们判断可穿戴医疗设备前景广阔,驱动力在于:( 1)其 提供了新的医疗手段( 2)降低了医疗成本( 3)增加健康服务可获得性( 4)可 穿 戴 设 备 成 为 智 慧 医 疗 获 取 信 息 的 重 要 入 口 ;据 我 们 预 测医疗可穿戴设备未来潜在市场规模为 780亿元,当消费场景医疗化,医疗设备消费化,可穿戴式健康医疗 设备成为必需医疗消费品时,可穿戴设备的医疗场景会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机会。 n 产品模型:一款优秀的可穿戴设备的典型特征 本报告以四大维度分析一款优秀产品的典型特征:企业有研发技术水平,产品可以实时数据监测,长时记录存储,体验好,符合长时佩戴、动态监测的场景。 n 商业模式及核心: 2B2C和 2C模式公司各有重心 可穿戴心电设备最终主要面向的是家庭用户,但根据是否由医院端采购,延伸出 2B2C模式和 2C模式。 To B重视专业医疗医院渠道, TO C更加注重提供面向个人用户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n 投资逻辑及难点:懂用户、有商业化能力、重服务的团队易盈利 优秀公司的出现,能帮助医生提高医疗效率,符合医疗需求场景,去落地适用性强、体验好的用户服务平台,增加用户粘性,进一步提升持续使用率和渗透率。 Table_Price Table_Author 投资经理 许越17722631571 yue.xuinitsci 投资经理 林训强 15361892363 xunqiang.lininitsci Table_Base BP投递邮箱 BPinitsci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33349299 公司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大冲商务中心 C座 1503 Table_Doc 请阅读最后 免责声明 和 机构简介 2 / 13 行业 研究 深度报告 目录 一、行业概述:医疗级可穿戴设备正启航 . 3 二、驱动力及市场空间:四大驱动力催生 800亿潜在市场规模 . 4 1、提供新的医疗手段 . 4 2、 大幅降低医疗成本 . 5 3、增加健康服务可获得性 . 6 4、可穿戴设备成为智慧医疗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 . 6 三、产品模型:一款优秀的可穿戴设备的典型特征 . 7 1、产品类型:医疗级及健康级 . 8 2、 监测预警及配套服务 . 8 3、精准度及算法 . 8 4、 佩戴方式和续航时长 . 9 5、 总结 . 9 四 、商业模式及核心: 2B2C和 2C模式公司各有重心 . 9 1、 2B2C模式:医院 -家庭场景 . 10 2、 2C模式 . 10 3、 延伸模式: To 医疗服务机构及第三方机构 . 11 五 、 投资逻辑及难点 . 11 1、 懂用户的产品 . 11 2、 与商业化能力的团队 . 11 3、 服务盈利是好的突破点 . 11 4、 总结:持续使用率和渗透率将提升 . 12 请阅读最后 免责声明 和 机构简介 3 / 13 行业 研究 深度报告 一、行业概述 : 医疗级可穿戴设备正启航 医疗器械的创投向来是资本关注的重中之重,市场规模大,引用 EvaluateMedTech和兴业证券数据, 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为 4050亿美元,中国达 4425亿元,全球市场增长率保持在 5.60%,而 中 国 市 场 复合增长率高为 23.50%,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充满着机会。 伴随移动终端、物联网、 4G、芯 片 等 新 兴 技 术 的 应 用 以 及 工 艺 设 计 的 推 动 ,智 能 手 表 /手环、 V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成为用户端爆款产品,出现在大街小巷。同时,现在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健康消费级的可穿戴产品开始体现出医疗领域的价值。 国内外的医 疗级的可穿戴设备已经层出不穷,覆盖了病症检测、生命体征监护和健康数据跟踪等各领域,可以说是从头到脚的武装。 表 1:可穿戴医疗设备产品形态 产品 医疗健康领域 厂商案例 应用场景 头戴式睡眠传感器 健康睡眠 飞利浦 SlepSmart 传感器监测脑部活动,发出“白噪声”助力睡眠,监测睡眠数据 助听器 听力受损者使用 丹麦瑞声达 助听器 听力受损者、听障人士等佩戴者增强听力 可穿戴心电监测 心血管疾病的心电远程监护 迈瑞医疗 Mr.Wear 远程监测房颤以及其他难以发现的心律请阅读最后 免责声明 和 机构简介 4 / 13 行业 研究 深度报告 二、驱动力及市场空间:四大驱动力催生 800亿潜在市场规模 之所以判断可穿戴医疗设备前景广阔,驱动力在于其在医疗健康服务中提供的价值意义: 1、提供新的医疗手段 互联网、芯片、 AI算法、可穿戴等技术做为 底层基础,使得可穿戴医疗设备在 数据的采集储存、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医疗服务 三 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拓宽了可获得性和便捷及时性,由此开拓了新的医疗手段。 失常 血压 &心率监测仪 心血管用户血压 /心率监测 华米 AMAZFIT 持续监测心电图和心率、运动强度、体温变化等指标。 贴片 儿童生病场景的体温检测(温度贴) TempTraq 贴在孩子腋下,随时记录孩子的体温变化,并根据需要转发给儿科医生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糖尿病管理 MiniMed 530G人工胰腺系统 监测到血糖升高后,指示胰岛素泵注射相应剂量的胰岛素;当血糖水平达到预设值后,注射将自动停止 疼痛缓解治疗仪 Quel疼痛缓解仪 慢性疼痛管理 Quwel智能护带 缓解纤维组织肌痛、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炎等引发的疼痛,无药物治疗,最快一刻钟见效 智能 腕带 预测癫痫发作 Embrace Watch 检测癫痫发作,当患者身体压力水平过高的时候会发出震动,以便采取紧急措施,阻止癫痫潜在发作的可能 请阅读最后 免责声明 和 机构简介 5 / 13 行业 研究 深度报告 图 1: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医疗服务流程 比如,心血管疾病发病具有隐秘性、突发性,迈瑞医疗 Mr.Wear设备的实时远程监测采集数据、分析,可以诊断用户心率不齐等症状,及时反馈预警或发出急救信号给医生或家人,患者也可以在线问诊、借助平台进行健康管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就不用因为一小点不适而经过繁琐的挂号会诊过程,可穿戴设备的服务平台便能提供了新的医疗服务流程和手段。 2、大幅降低医疗成本 医生根据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分析辅助医疗工作,或者根据设备反馈实现及时上门或远程会诊,用户则节约了时间和医费开支, 大大降低了医患两方的治疗成本,释放了传统医疗资源。 特别是在慢性病的治疗康复上,用户往往需要频繁的复查和长期的治疗,可穿戴在时间和金钱上的巨额成本的减少更多。从数据上看,根据 CDW Healthcare的研究,可穿戴技术在 5年时间里是可以将使医疗成本降低最多 16%。 3、增加健康服务可获得性 2010年我国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老人数量达到亿人,同时不只是老人,整体医疗健康需求增加,而我国医疗资源的 供需是失衡的,比如十年间,中国高血压平均发病率增长了 6倍左右,中国目前的慢性病患者也请阅读最后 免责声明 和 机构简介 6 / 13 行业 研究 深度报告 已经达到了 2.6亿人。但每万人拥有医生、护士数量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自己地域、城乡都有显著差距。 面临供需差,依靠 AI技术和可穿戴手段,将医生诊疗能力下沉,解放医护工作, 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效率,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医疗健康服务 ,毕竟 并非人人都有资金及医疗资源去享有个人医生,但依靠可穿戴设备可以。而且 可穿戴医疗设备能形成大数据,然后针对患者个人数据,可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 4、可穿戴设备成为智慧医疗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 智能可穿戴设备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实时采集大量用户健康数据和行为信息,已然成为未来智慧医疗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 医疗可穿戴创业者、医疗器械研发商、医药企业纷纷进入这一领域,近年,百度、华为、谷歌、苹果等众多科技巨头均加快了在智能可穿戴医疗布局,以抢占硬件入口,并凭借自己在软件、算法、大数据等方面的强项,构建健康医疗数据平台,打造服务价值。 当明白医疗可穿戴设备的价值时,我们来看下其市场规模: 图 2:医疗可穿戴设备的潜在市场规模 据易观数据, 2018年中国医疗健康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为 154.60亿元,增长到了 2015年市场规模的 2倍。 市场规模的量取决于渗透率和消费价格,未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将不仅接受药物治疗,还接受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管理、可穿戴式给药在 内的整体慢性病管理方案。请阅读最后 免责声明 和 机构简介 7 / 13 行业 研究 深度报告 当消费场景医疗化,医疗设备消费化,可穿戴式健康医疗设备成为必需医疗消费品时,可穿戴设备的医疗场景会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机会。 据我们 测算 ,医 疗可穿戴设备未来潜在市场规模为 780亿元(中国未来潜在市场规模如何计算:慢性病患者2.6亿人 *渗透率(最有需求人群比例) 10%*人均消费 3000元 = 780亿元)。 三、产品模型:一款优秀的可穿戴设备的典型特征 市场上的产品层出不穷,这个领域元真价值投资同样做了布局,针对团队看好的心血管慢性疾病管理领域,我们投资了心电监测赛道的 AI医疗公司 Semacare旭宏医疗。 本报告就为大家以市场上产品最为丰富,针对心电、血压、心率等方向的可穿戴设备为模型,分析一款优秀产品的典型特征: 表 2:心电、血压 /心 率监测可穿戴设备典型特征 产品类型 医疗级 消费级 智能终端 手持式、导联贴片式硬件为主 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为主 监测预警 APP,自动分析并预警 APP,自动分析并预警 配套服务 搭建医疗服务平台,协作医生筛查诊断; 为患者提供“心电监护 -远程分析 -预警反馈 -线上咨询”等服务 实时监护 -自动分析 -异常报警 -一键呼救; 自建服务团队提供电话服务 精准度 精准 中等 算法 AI算法 +ECG心电图功能 AI算法 资质认证 CFDA, CE 无 佩戴方式 单导接触 /手持式、单导贴片式和标准导联式(多导) 光学心率式等 体验 产品不一 产品不一 请阅读最后 免责声明 和 机构简介 8 / 13 行业 研究 深度报告 1、产品类型:医疗级及健康级 : 以是否达到医疗价值为标准,产品可以划分为: 医疗级: 以心电监护为场景,分为手持式、导联贴片式硬件(单导联、多导联),产品经过临床试验,获得CFDA 医疗器械注册证,作为医用诊断和治疗参考。 健康级: 以血压心率等健康数据监测为主,尚未达到精密复杂的心电图级别,主要是应用于家庭场景,大多没有 CFDA认证,会给予健康指南建议,未能达到医疗级别的参考,但好产品依然有潜在的健康和医用价值。 2、监测预警及配套服务 优秀的产品拥有远程监护后台数据系统,以此用以自主监测数据,利用分析决策预警机制和 AI算法等 自动分析并预警 。 用户看重提前预警和客服服务的配套服务,甚至愿意因此支付溢价,有调研用户反馈价格 2000-3000元,同样是可接受的范围。 3、精准度及算法 智能手环和手表等健康级别产品,大多采用光学心率式、压力振荡法等检测原理,对其产品精准度要求不高,不能达到医疗级别的要求,但可以满足院外场景的远程实时监护。 优秀的医疗级别可穿戴产品对心律失常的诊出率可以媲美动态心电( Holter)甚至优于 Holter,通过长时动检测时长 30S快速检测、短时检测、 24-48小时动态监护 30S快速检测、短时检测、 24-48小时动态监护 电池续航 12-48小时 12-48小时 应用场景 心电监护、血压 生活健康、运动、心率血压等 代表产品 智心贴、泰控心仪、胡桃心贴、掌上心电等 小米手环等 数量 百余家 千余家 价格 2000元 -3000元 600元 -2000元 请阅读最后 免责声明 和 机构简介 9 / 13 行业 研究 深度报告 态佩戴,具有临床意义,捕捉易过性、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症状。一般产品可检测到 10-12种的心律失常,部分产品 如旭宏医疗智心贴可精准对 16种心律失常症状进行诊断。 4、佩戴方式和续航时长 手持 /接触式产品需要用户手持或接触方能测量,场景上看仅能满足短时测量,无法进行长时动态监测,从医学角度来说就没有太多临床意义。 针对老人健康监测,我们调研也是发现用户需求:一是老人本身为了预防、监测突发疾病,及时得到反馈和救治,有购买长时监测产品的需求;二是对于子女,无法时刻陪伴照顾父母,有给老人购买可穿戴设备的需求,而市场上能远程实时监测父母健康状况的智能穿戴设备缺少。 因此,我们看好市场的可穿戴产品能满足用户进行快速心电检测的 需求,同时能设计 24-48小时的 长时动态监测 ,更具备临床意义。 5、总结 产品角度,我们看好企业有研发技术水平,产品可以实时数据监测,长时记录存储,体验好,符合长时佩戴、动态监测的场景。 四、商业模式及核心: 2B2C和 2C模式公司各有重心 可穿戴心电设备最终主要面向的是家庭用户,但根据是否由医院端采购,延伸出 2B2C模式和 2C模式。 请阅读最后 免责声明 和 机构简介 10 / 13 行业 研究 深度报告 图 3: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商业模式展示 1、 2B2C模式:医院 -家庭场景 该类公司主要服务于 B端市场,为医院提供专业级心脏远程监测服务,不直接向患者出售设备,而是通过专业医疗销售渠道进入医院、药房等,按一套硬件 +软件系统收费,由医院购买,再由医疗专业人士推荐,患者购买使用; 医院端,可穿戴设备可监测、筛查和诊断用户病症,医生或护士可以远程监护、开立药物,甚至提出诊疗建议;用户端,用户接受预警、治疗等相关服务。 2、 2C模式 直接面向 To C市场的公司,更加注重提供面向个人用户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如心电心率图数据查看、患者个人健康建议、个人用药提醒、在线问诊等,这些互动便捷易用,可 以产生好的反馈。我们调研时,用户就表示看好并乐意尝试这样的产品,因为是患病人群比较需要的, 但用户对产品的医疗价值性仍会保持谨慎。 为了增加 C端用户的粘性,众多厂商将重心转移至服务上,以产品为基础,搭建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我 们注意到,注重服务价值的公司,会直接配备自己的医护或客服团队。 可穿戴智能手表厂商们往往还有精准定位、跌倒判定、视频通话等增值服务。

注意事项

本文(可穿戴医疗设备:将成医疗器械下一个价值挖掘点.pdf)为本站会员(电脑达人)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