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测报告.pptx
2019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测报告,定义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包含互联网、科技与金融的多种融合方式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的融合既诞生出了多种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也通过这些模式积累数据从而为金融领域的科技运用打下基础。基于此,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包含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是指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的结合,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在狭义的基础上增加了科技与金融业务的结合,本报告讨论的范围是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包含三类参与机构:第一,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科技化业务板块;第二,互联网巨头的金融业务板块或主业为互联网金融的机构,例如蚂蚁金服、腾讯FiT、乐信、宜人贷;第三,金融行业客户占比高的科技企业,如百融云创、第四范式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三类机构的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蚂蚁金服转型为向传统金融机构输出科技服务的科技类机构,再如银行通过开放银行向其他金融机构输出科技服务,等等。互联网金融定义,技术、数据,科技类机构,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技术、数据,互联网化、科技化业务板块,资金,技术、数据、流量,金融应用见长的科技企业,互联网金融,摘要受经济下行压力、结构性问题改革、流动性短缺影响,金融行业业务规模、资产质量下降、监管趋严,宏观现状行业整体细分行业未来趋势,互联网金融领域规范政策密集出台,加速了行业成熟期的到来,规范完成后将利好现存机构过去两年行业进入“寒冬”,宏观经济好转前互金行业增长缓慢,可以关注小微金融等细分领域机会点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增速放缓、行业集中度高,备付金存缴、断直连政策落地,影响支付服务费收入、用户备付金利息收入,流量变现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核心价值,第三方支付获取的流量相比于其他金融流量而言,具备向多类金融业务转化的可能,价值相对较高互联网理财中互联网基金过去两年受政策影响出现规模波动,互联网保险渗透率依然较低,预计未来互联网理财销售将从赚取佣金费差额转为赚取流量变现收益过去两年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监管趋严,使得行业增速放缓、行业集中度提升,目前获客、风控、运营、资金是关键能力,未来各机构的客群差异将逐步加大,客群定位将切分得更加细化小微企业融资领域中,寻找能提升小微企业风控效果、自动获取数据的模式是未来两年行业重点受环境与需求驱动,监管科技、合规科技发展起步,预计将在3-5年后迎来快速增长,宏观环境与行业现状典型细分行业现状典型企业分析行业趋势,1234,2017Q1-2019Q1中国存款类机构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2018.01DR007(%),2019.01,3.1,2.12017.01,宏观现状经济环境使得金融行业业务规模、资产质量下降、监管趋严受经济下行压力、结构性问题改革影响,2017年至2018年年中,流动性趋于短缺。宏观经济大环境对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三大影响:一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经营、个人收入承压,对金融业务规模、资产质量形成一定影响;二是受流动性压力影响,信贷需求端与供给端流动性均承压,信贷业务规模及信贷资产质量出现下滑,坏账率上升;三是受结构性问题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金融行业监管趋严。进入2019年,从流动性变化趋势来看,流动性压力将缩小,与此同时,从“六个稳”工作目标等要求来看,结构性问题改革的力度和节奏将放缓。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对金融行业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影响,2017年至2018年年中,流动性趋于短缺,经济下行压力、动能转换就对经济增长贡献重大的投资而言,房地产在形成“长效机制”进程中,基建在治理两高一剩等要求下,投资整体增速下滑。,结构性问题改革治理影子银行、融资平台、两高一剩、房产泡沫等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构性问题。,金融业务规模、资产质量受影响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经营、个人收入承压,对C端、B端的存贷汇等金融业务规模均形成一定影响,与此同时,企业、个人因收入压力而资质下降,影响其金融资产资质。,信贷业务规模下降,信贷资产质量下滑,受收入压力、流动性趋于短缺的压力影响,企业及个人流动性承压,信贷需求上升,与此同时,信贷供给机构放贷资金规模下降、资金成本上升,信贷业务规模及信贷资产质量出现下滑,坏账率上升。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趋严,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整体要求,以及治理影子银行等结构性问题改革要求的影响,针对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政策落地,监管趋严。,注释:规范政策统计数据仅包含针对全国范围内业务开展、对互联网金融领域产生影响的规范性质的政策,不包含鼓励性质、业务界定、自律公约、征求意见稿等文件,不包含地方监管政策,互联网理财的规范政策中不包含P2P的规范政策;重要程度通过评估政策是否首次提出、政策影响的业务规模大小、政策对行业格局及业务塑造的长期影响等因素进行划分。,监管趋严现状及原因规范政策密集出台,主因宏观防风险目标及互金潜藏风险自2017年,互联网金融各细分领域规范政策密集出台,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数显著高于此前两年。政策密集出台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宏观层面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二是在防风险的落实过程中金融有较突出位置,三是互联金融本身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潜在风险。2015-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主要细分领域规范政策数量及监管背景,2015,2017,2018,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P2P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保险,0,2,11,重要政策数较重要政策数,0,1,2016, 政策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断直连、用户备付金全额存缴, 重申具备资质才能从业,对“T+0赎回”垫资、风险准备金比例等业务经营提出要求 资管、理财新规对互联网化业务产生间接影响 建立“1+3”制度体系、提出“108条“对P2P业务经营进行规范,对存量平台和业务影响大 要求监管机构将P2P平台按照分类进行处置 重申具备资质才能从业,对现金贷、助贷模式等业务经营模式进行规范,对存量业务影响较大 对从业资质及业务经营方式提出详尽要求,规范的同时也认可了合规机构经营,重要政策数较重要政策数重要政策数较重要政策数重要政策数较重要政策数重要政策数较重要政策数,3,3,0,1,1,2,22,1,3,11,0000,0000,11,000000,2,00000,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三大攻坚战,其中之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在防风险中有较突出位置· 2017年11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互联网金融在经营中存在诸多潜在风险· 现金贷存在过度借贷、不当催收、畸高利率等问题· P2P行业存在自融、设立资金池、期限拆分等问题,政策要求,监管趋严的影响及监管趋势、行业趋势监管加速行业成熟期到来,未来规范完成后将利好现存机构2017、2018年规范政策的密集出台加速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成熟期的到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使得资质价值显著提升;第二,重塑了行业产业链;第三,使得行业集中度提升。在行业严监管的环境下,监管趋势将对未来1-2年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预计未来1-2年完成行业规范、验收后,监管将逐步步入适度鼓励阶段,行业因此将进入稳步增长期。在行业稳步增长时期,现存机构将因行业集中度提升而具备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优势,从而享受行业增长的红利;此外,监管将适度放开资质审批以增加行业供给、将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以满足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情况及监管对行业的影响,2017-2018,未来1-2年,· 对行业进行规范的阶段,密集出台各类规范政策经营资质价值提升各细分领域规范文件重申需取得经营资质才可从事相关业务,不具备资质的机构将停业或转型,经营资质价值提升。产业链重塑规范要求使得行业产业链发生变化,例如第三方支付断直连、不具备资质的机构转型为服务商等。行业集中度提升受上述变化影响,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监管情况行业影响,· 规范、验收后,监管将步入适度鼓励行业发展的阶段,例如2018年末提出鼓励消费信贷创新,以拉动消费增长· 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金融等业务不在规范范畴,但在规范其他业务的过程中受到影响,政策在过去和未来1-2年将对这类业务保持持续鼓励的态势现存机构将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的红利监管步入适度鼓励阶段后,行业将逐步回暖,受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影响,现存机构将具备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优势,在行业增长阶段充分享受增长的红利。监管将适度放开资质审批、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供给受集中度提升影响,监管将适度放开资质审批以增加行业供给,例如暂停两年的消费金融资质再次批设。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将完善金融供给的层次例如鼓励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满足多层次的金融需求。,2214,20601956,2682,经济下行压力与严监管对行业的冲击互金行业的“寒冬”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面临宏观经济下行、流动性趋于短缺的宏观经济压力,以及严监管落地的政策压力,与此同时,行业内部分从业机构存在诸多经营不规范的问题,在这多重因素影响下,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寒冬”。在“寒冬”中,2018年第二至第三季度P2P平台出现“爆雷潮”,三季度新增问题平台数达377个。与此同时,为获取融资维持业务、稳定投资者信心,互金机构纷纷谋求上市,但受行业影响,上市互联网金融机构市值经历大幅波动。,2482,1943 2003 21771356,2411 2554,7383.7,6710.5,5687.7,5314.8,3748.2,3197.4 3000.027171080 1009,2017Q3-2019Q1P2P行业成交量及正常、问题平台数量,2017Q3 2017Q4 2018Q1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个)累计问题平台数量(个)P2P网贷行业成交量(亿元),0.0,50.0,100.0,2017Q1-2019Q1部分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市值,2017.1 2017.7 2018.1宜人贷市值(亿美元)信而富市值(亿美元)乐信市值(亿美元)汇付天下市值(亿港币),2018.7 2019.1拍拍贷市值(亿美元)趣店市值(亿美元)51信用卡市值(亿港币)维信金科市值(亿港币),未来是否可期宏观经济好转前互金行业增长缓慢,关注小微金融等机会点进入2019年,宏观经济、监管环境与行业经营问题均出现好转,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显著减小。具体而言,流动性短缺压力缓解,信贷等业务好转;改革节奏放缓,使得金融行业合规压力缩小;与此同时,经历过一轮行业规范后,行业的不合规经营行为基本得到清理,系统性风险降低,行业回归正常发展态势。但同时,受宏观经济整体增长放缓影响,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增长缓慢,行业在短期内无整体爆发性机会,部分细分领域及机构值得关注,例如中小微企业金融、监管科技、银行科技子公司、金融资质、头部机构等。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机会点,宏观趋势及影响行业经营,宏观经济增速流动性改革进程经营越界信任修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长期趋势较难预判2018Q4后流动性短缺压力缓解,预计未来1-2年将保持该态势2019年宏观结构性问题改革节奏放缓,对互金的监管在完成规范、验收后,逐步步入适度鼓励行业发展的阶段经过政策规范后,不合规经营模式基本得到清理,系统性风险降低P2P爆雷等事件降低公众对互金机构的信任,短期内利好持牌机构、具备品牌壁垒的机构,信任修复需要时间,宏观经济增长情况对金融行业整体影响较大,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影响,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增长缓慢,行业整体在短期内无爆发性机会流动性、监管趋严等问题的影响效应已基本释放,行业经过规范后系统性风险降低,整体进入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同时外部因素暂未构成正面驱动效应,行业增速较慢,关注小微企业融资等细分领域机会点,在上述宏观环境下,金融、互联网金融整体增速放缓,但与此同时部分细分领域出现机会受宏观因素影响,小微企业融资出现困难,近两年政策频频出台鼓励小微企业金融受监管趋严的影响,监管科技概念提出,行业开始启动受信贷质量下降影响,不良资产处置、贷后催收等行业经历了 一轮发展机遇。,关注银行科技子公司,不看好不能转换成业务优势、数据优势的技术,原因在于这类技术除先发优势外,可通过模仿、或高薪聘请技术人员等方式被超越应用技术使得机构具备用户规模、场景布局、品牌效应的机构,这些优势较难被替代独家数据难被替代,与此同时,如果能将技术与数据结合、具备自学习能力,将更具壁垒,对技术的关注需要落实到业务优势、数据优势上,To B金融服务中银行是重要参与者,银行通过成立银行科技子公司的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规避组织风格差异导致的对创新业态的限制,值得关注关注集中度提升后头部机构红利关注监管趋严带来的资质红利,互联网金融行业图谱短期内产业链中资质、资产、流量相对稀缺,利好相应赛道互联网、科技对金融的改造产生出众多模式和细分赛道,每个细分赛道的出现与留存都意味着该赛道掌握着其所在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资质、资金、资产、技术、数据、流量、服务,且部分资源有相互作用关系。不同的外部环境、行业发展决定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稀缺资源,总体上说,2017年技术、流量、资产是相对稀缺的资源,2018年资质、资金相对稀缺,预计未来1-2年,资质、资产、流量将相对稀缺,从而利好掌握这些资源的细分领域。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图谱、细分赛道掌握的产业链合作必备资源,金融智能服务,ToC金融应用ToB金融应用,金融机构服务商,金融大数据、征信技术 数据,系统服务商技术,技术,资质,不良资产处置、管理技术 服务,信息服务技术 数据,金融云服务技术,银行资质资金流量,保险、基金、信托资质资金技术,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互联网 银行卡支付 收单流量 服务资质 数据,技术企业融资资产,证券资质流量证券资质资产,理财超市、智能投顾流量 技术供应链金融资产 数据流量,流量票据资质数据流量,工具、资讯记账、搜索媒体、社区财税管理流量 数据,消费金融、P2P服务数据,50%,19年看点:小微企业融资近两年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分外凸出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在我国以及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与我国小微企业对经济的贡献相比较,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明显不够。央行行长易纲的演讲报告中指出,中国小微企业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比例约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比例约50%,而2017年末中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约37.8%,小微企业的经济贡献与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有较大差距。在该现状下,2017年至2018年中旬宏观流动性趋于短缺、影子银行等融资渠道被治理,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的难题。基于此,2018、2019年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频出,政策通过鼓励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多层次融资体系的构建等方式鼓励小微企业融资,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成为近两年行业看点。,33.2%,33.3%,33.8%,34.8%,36.0%,37.0%,37.5%,31%,2015Q1 2015Q3 2016Q1 2016Q3 2017Q1 2017Q3 2018Q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注释:金融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用社和财务公司。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贷款公司等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的贷款。,政策鼓励,原因,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凸出,经济效益不高,难题长期存在,2017-2018流动性趋于短缺,融资渠道减少2015Q1-2018Q2中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企业贷款余额比例37.8%,政策出台鼓励业务发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60%,多层次融资体系的构建等2017年中国小微企业对经济的贡献情况,小微企业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比例小微企业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比例,阶段二,19年看点:金融机构科技服务商商业银行科技投入高且具备空间,需求特征影响供给端发展互联网巨头转型科技服务商、银行纷纷成立科技子公司,供给端发力使得2019年面向金融机构的科技服务、Fintech技术输出成为行业看点,与此同时,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科技服务需求端具备重视零售业务、加大科技投入的需求空间。2018年商业银行科技投入达1123亿元,其中约420亿为Fintech业务应用类投入。从银行Fintech投入需求特征来看,看好具备前沿技术、应用开发速度快、重视信息保护与持续运维等合规要求的科技服务机构。与此同时,基于金融机构偏好开放代码、看重行业标杆的特征,预计未来行业发展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科技服务商将以低价为头部机构服务,以积累标杆案例,第二阶段,头部机构逐步掌握代码、具备自开发能力,科技服务商转为向头部机构提供更前沿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或运维服务,与此同时,基于头部机构案例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1021.7373.8,1277.8506.3,9.9%1123.0419.5,12.2%,20.7%13.8%,2017-2019年中国商业银行科技投入、,Fintech投入金额,2017 2018 2019e银行科技投入(亿元) 银行Fintech投入(亿元)银行科技投入增速(%) 银行Fintech投入增速(%)注释:银行科技投入分为两类,一是IT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含软硬件设施采购、外部开发成本、网络资源成本等,二是Fintech业务应用投入,包含科技与业务经营各环节的结合模式,例如智能营销、智能投顾、互联网消费金融等结合模式。,商业银行Fintech投入需求特征、对供给端的影响,商业银行需求特征,需求特征对供给端的影响,外部采购而非内部研发的条件:缺乏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储备、时间紧迫等,1,供给端技术较为前沿供给端技术能快速应用于业务中,2,重视信息保护、7*24小时维护等金融合规性要求,银行提供的科技服务更能满足这些需求,是金融机构的首选其他能满足客户合规性要求的服务商具备竞争优势,3,金融机构希望科技服务机构能开放代码行业头部机构客户案例是其他机构买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行业、机构未来发展阶段:,阶段一低价为头部机构服务,积累案例,头部机构逐步掌握代码、具备自开发能力,服务商转为新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或运维服务基于头部机构案例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宏观环境与行业现状典型细分行业现状典型企业分析行业趋势,1234,细分行业研究方法概述梳理行业现状,分析企业价值构成第二章将对互联网金融各细分领域进行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即行业发展动态、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评估细分问题进一步探讨。对于业务模式已经成熟及稳定的支付、信贷、理财业务,将通过企业价值评估分析细分行业企业价值。企业价值评估包含对业务现金流来源的分析以及对业务可持续性、风险的分析。互联网金融细分行业研究方法,I. 行业发展动态梳理,II. 企业价值评估,III. 细分问题探讨, 行业规模动态 行业格局变化,业务现金流来源 业务现金流构成 业务现金流规模, 驱动现金流来源的因素,企业价值现金流可持续性及风险 业务竞争关键要素 业务竞争壁垒, 细分行业业务风险,壹钱包,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及竞争现状增速放缓、行业集中度高,人脸支付等新支付技术将成看点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190.5万亿元,同比增速58.4%。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已经养成,第三方移动支付渗透率达到较高水平,市场成倍增长的时代结束。预计人脸支付等新支付技术对原有支付方式的替代将成为今后的行业看点。与此同时,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集中度高,第一梯队的支付宝、财付通分别占据了54.3%和39.2%的市场份额。在断直连、备付金全额存缴相继落地后,头部支付机构凭借APP活跃度、C端用户规模具备了竞争壁垒,中部支付机构凭借商户差异化服务能力、商户规模具备核心竞争能力。,支付宝,财付通,39.2% 54.3%注释:1. 因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实际业务具有多元化、集团化、跨行业的特征,核算数据仅代表艾瑞针对支付交易规模这一业务维度的观点;2. 交易规模统计口径为C端用户在移动端主动发起的C2C、B2C、B2B2C单边交易规模,不包括资金归集等B2B业务;3. 交易规模核算范围为移动消费(移动电商、移动游戏、移动团购、网约车、移动航旅、二维码扫码)、移动金融(货币基金、P2P、其他口径内移动金融产品)、个人应用(信用卡还款、银行卡间转账、银行卡至虚拟账户转账、虚拟账户间转账)、其他(生活缴费、手机充值、其他口径内交易);4. 艾瑞根据最新掌握的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5. 部分企业处于缄默期,经与企业协商,艾瑞在发布企业交易规模时不对其业务情况进行单独披露。,快钱京东支付 0.7%0.7%联动优势0.8%1.8%,易宝支付 和包支付 银联商务0.6% 0.5% 0.4%,苏宁支付0.2%其他0.8%,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120.3,391.3%,103.5%,381.9%,104.7% 58.4%190.5,38.6%264.1,25.5%331.4,2013-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58.81.2 6.0 12.2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万亿元) 同比增长率(%)注释:1.自2016年第1季度开始计入C端用户主动发起的虚拟账户转账交易规模,历史数据已做相应调整; 2.统计企业中不含银行,仅指规模以上非金融机构支付企业;3.艾瑞根据最新掌握的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修正。,注释:某头部第三方机构流量变现收入为估算结果,根据机构自营增值业务的用户数乘以市场获客成本,仅计算C端流量变现收入。,第三方支付机构企业价值评估备付金存缴、断直连影响企业价值,流量变现成为核心价值,结构,支付手续费毛利润,(无强配比关系)备付金 流量利息 变现毛利润 毛利润,8,*以汇付天下2017年数据核算: 1,> 第三方支付机构营收、经营现金流包含三个来源支付服务费收入、用户备付金利息收入(限2019年以前)、增值服务或导流收费等流量变现收益,现金流,规模构成情况,> 备付金利息收入是重要收益来源,备付金全额存缴后完全损失这部分收益,以上市公司汇付天下为例,2015、2016、2017年支付手续费毛利润与备付金利息毛利润之比分别为8.4、11.6、8.0,2017年备付金利息收入对税前利润的贡献达40%> 支付机构的业务模式不同使得流量变现收益差异较大,以某头部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例,流量变现税前利润与支付业务税前利润的比例超过3:1,支付服务费利润=交易规模 *(支付服务手续费率 - 通道费)- 用户补贴等营销支出 - 其他费用,支付手续费流量变现,> 支付服务手续费率 - 通道费:备付金全额存缴及断直连使得该费率之差有缩小预期,备付金全额存缴使得第三方支付机构向上游银行的议价能力下降,银行有提供通道费的预期;断直连后产业链加入网联、银联,该机构未来有收费预期> 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规模及市占率是重要影响因素;断直连前,交易规模越大对费率的议价能力越强,但断直连将统一费率,影响该优势的效果流量变现价值=流量规模 X 转化率 ( X 留存率 ) X 下游机构流量付费或增值服务流量机会成本> 流量变现价值受流量规模影响较大> 不同业务模式影响流量转化率、下游付费意愿,使得不同业务模式单用户价值显著不同;相同业务模式下用户价值差异来源于客群优劣,可持续性及风险,> C端用户规模是支付机构竞争壁垒,并进而更具支付规模、手续费盈利的可持续性;风险在于新技术对原有方式的替代> 下游业务情况、增值业务的多样性和效益、以及客群质量,影响流量变现的可持续性,风险在于更优流量来源的竞争,注释:蚂蚁金服采用最新私募融资估值,客户数采用此轮融资相近时点公布的用户数;趣店、乐信客户数来自于2019年一季报,市值采用该季报发布后几天平均市值;51信用卡、融360客户数来自于2018年年报,市值采用该年报发布后几天平均市值;招商银行客户数为零售客户数,来自于2018年年报,市值采用该年报发布后几天平均市值,未作零售业务估值的拆分。,单用户价值,=,金融流量业务整体价值流量规模,=,转化率,X,留存率,X,下游机构流量付费或增值服务流量机会成本,趣店、乐信流量为消费金融业务流量,相较而言,蚂蚁金服流量为支付业务流量,具备向理财、消费金融、征信等比支付低频的业务转化的能力,下游业务类型更多,单流量变现价值更高,趣店、乐信消金平台的流量价值显著高于51信用卡、融360贷超属性业务的流量价值,主要因为前者流量向付费能力较强的消费金融业务的转化和留存效果高于后者,当出现其他付费能力较强的金融业务时,将抬高后者的相对价值,业务模式相似的机构通常转化、留存率相似,客户价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客群质量差异,客群质量高将使得下游机构付费意愿更高,或自身下游业务表现更好,银行客群质量显著高于互金机构,第三方支付流量价值探讨支付获取的流量具备向多类金融业务转化的可能,价值较高在备付金全额存缴、支付服务费利差收缩的情况下,第三方支付机构流量变现是盈利、企业价值的重要来源。流量变现业务的价值由流量规模、转化效果等方面决定,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衡量:金融流量业务整体价值=流量规模 X 转化率 ( X 留存率 ) X 下游机构流量付费或增值服务流量机会成本。其中,流量规模大小可以参考第三方支付机构的APP或者触达到的用户数、活跃用户数。流量转化率取决于获取流量的业务与下游业务的协同效果、转化功能设计等。流量留存情况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用户属性。下游机构愿意为流量支出的费用取决于客群质量、流量之间的竞争情况、下游业务的收益情况等。2018-2019年中国典型金融业务公司单客户市值,趣店:注册用户市值(元)乐信:注册用户市值(元)51信用卡:注册用户市值(元)融360:注册用户市值(元),216.9363.775.783.0,蚂蚁金服:活跃用户市值(元)趣店:注册用户市值(元)乐信:注册用户市值(元),216.9363.7,1428.6,6332.4,招商银行:零售客户市值(元)蚂蚁金服:活跃用户市值(元) 1428.651信用卡:注册用户市值(元) 75.7融360:注册用户市值(元) 83.0趣店:注册用户市值(元) 216.9乐信:注册用户市值(元) 363.7,第三方支付盈利可持续性及风险头部机构具备C端规模壁垒,中部机构有B端差异化服务优势头部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支付规模、手续费盈利可持续性上,凭借C端用户规模优势具备竞争优势和壁垒,中部支付机构凭借对B端商户的垂直化、差异化解决方案具备竞争能力,二者共同面对新支付技术对原有支付方式替代的风险。对于第三方支付重要的价值来源流量变现业务而言,下游业务的效益、客群质量等因素决定其可持续性,同时面临着更优质流量来源切入的风险。中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盈利可持续性及风险第三方支付业务盈利可持续性及风险,支付手续费盈利可持续性及风险,流量变现盈利可持续性及风险,可持续性风险,C端用户规模是头部支付机构竞争壁垒之一· 支付应用APP具备社交网络效应,C端用户有一定的用户裂变能力,具备C端用户规模优势的机构将更具竞争优势· 在交易规模增长放缓、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支付机构APP用户活跃度高的当下,获取较大用户规模需要较多营销费用来做用户补贴或需要较长时间,用户规模成为竞争壁垒B端用户规模、垂直化解决方案等服务能力是中部支付机构竞争关键能力新支付技术对原有支付方式的替代风险· 在新技术能够优化原有支付方式时,新技术的替代进程、监管要求等因素可能使得行业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但通常情况下,新技术的布局和用户教育均需要较大规模投入,头部机构更具备优势,下游业务、增值业务越多样,流量变现的可持续性越高· 第三方支付流量能够导流到的下游业务、增值服务越多,抵御单一业务风险的能力越强下游业务、增值业务的效益、可持续性越优,流量变现的可持续性越高· 下游业务、增值业务的经济效益更好时,下游机构流量付费或增值服务流量机会成本更高,更具备可持续性;同时,流量变现的可持续性也受下游业务的可持续性影响客群质量越高、运营效果越好,可持续性越高· 第三方支付流量下游业务通常为金融业务,风险控制是金融业务的重点,客群质量越高将会使得流量变现更可持续出现向下游业务高转化、高客群质量的新流量来源· 当新流量来源能很好替代第三方支付机构流量时,将对流量变现业务形成冲击,可持续性风险,5.1%,互联网理财互联网基金受政策影响出现规模波动互联网、科技对理财业务的三个环节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三类细分模式,一是对销售环节产生影响使得线下销售线上化;二是对业务流程进行科技化改造,例如智能投顾改造投顾环节、保险科技改造保险保单管理、理赔等环节;三是对中后台进行改造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其中,线上理财销售经历较长时间发展,已有一定探索结果,互联网基金、互联网证券因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移动应用市场整体高增长而实现较高渗透,互联网保险因保险销售对代理人依赖较高而渗透率较低。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基金过去两年受政策影响规模波动较大,以余额宝为例,受政策影响余额宝申购份额下降,余额宝调整规则从原有接入一只基金变为接入多支基金,在完成多支基金分流后,规模逐步回升。,注释:根据各基金历史申购份额,估算通过余额宝渠道申购的基金份额。,注释:互联网保险保费渗透率=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保险行业保费收入。,17Q1,17Q2,17Q3,17Q4,18Q1,18Q2,18Q3,18Q4,19Q1,2017Q1-2019Q1余额宝接入基金申购份额,天弘余额宝融通易支付货币A华安日日鑫货币A,长城货币A大成现金增利货币A国泰利是宝货币,银华货币A博时现金收益货币A中欧滚钱包货币A,广发天天利货币E,国投瑞银添利宝货币,诺安天天宝A,景顺长城景益货币A,2017年9月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要求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该基金管理人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对余额宝这样体量基金的成本,产生较大影响,该规定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