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北斗产业深度系列报告之一:民用“标配化”加速推进,新商业模式初露端倪.pdf

  • 资源ID:9448       资源大小:2.90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斗产业深度系列报告之一:民用“标配化”加速推进,新商业模式初露端倪.pdf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数据 (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66 国金军工指数 3708.86 沪深 300 指数 4118.42 上证指数 3329.57 深证成指 10895.56 中小板综指 10859.34 相关报告 1.智能汽车核心受益产业,北斗向消费领域迈出重大步伐 -军工行业点 ., 2018.1.7 司景喆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7080001 (8621)60870938 sijz gjzq 时代 联系人 (8621)60893123 shidai gjzq 卞晨晔 联系人 biancygjzq 赵玥炜 联系人 zhaoyuewei gjzq 北斗产业深度系列报告之一:民用“标配化”加速推进,新商业模式初露端倪 投资建议 行业策略 : 北斗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强国战略的重大要务,未来将得到持续的巨大投入与产业化推动。经过五年的商用培育,北斗关键器件与终端集成大部分实现国产化替代,技术与价格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同时,未来三到五年内,北斗系统将先于其他全球导航系统进入泛高精度应用领域,将出现更多的新兴商业模式。随着北斗“标配化”政策加速落地与大众消费领域应用的兴起,我们预计 2020 年北斗民用市场规模将超 2,000 亿元, 行业高精度与 消费级 车载导航将成为北斗 成长最快 的两大细分领域 。此外,北斗产业已进入整合高峰期,行业格局将持续改善。 推荐 组合 : 建议优先布局在高成长细分领域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 1)在测量测绘、精准农业等高精度行业中市场占有率高、技术积累丰富的优质标的: 合众思壮( 002383.SZ ) 、 中海达( 300177.SZ ) 、 华测导航( 300627.SZ) ; 2)在智能汽车等大众消费领域率先布局的先发优势企业:北斗星通( 002151.SZ) 。 行业观点 迈向全球组网新征程,规模化应用阻碍正在消除 :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北斗系统开启加快布局全球组网, 2020 年将实现全球覆盖 。 同时,随着产业化推动与核心器件国产化替代,阻碍北斗民用大规模商用的因素正在消除。价格上, 北斗 核心 器件与终端 集成 价格正在 下降 , 已达到甚至低于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技术上, 2017 年以来,北斗高精度技术多次实现从“ 0”到“ 1”的跨越式发展, 包括建成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发布 北斗高精度 小型导航芯片等等, 实现了 单点亚米级、增强辅助 厘米级 /毫米级 的 定位能力。 我们判断,当下正是北斗在民用领域形成大规模商用的关键时点。 政策助推“标配化”应用,民用拥抱千亿级市场 : 2016 年以来, 驱动 北斗系统 “标配化”应用 的政策密集出台。北斗导 航在重点领域已实现多点开花,交通运输、农林渔业等行业均形成规模应用。我们预计,“十三五”后期, 更多支持北斗规模化、标配化应用的配套细则 将 加速落地 。同时,北斗开始向大众消费市场大步迈进,相关企业纷纷布局小型亚米级芯片、共享单车智能锁与高精度车联网等领域。根据测算,仅考虑目前已明确布局的民用北斗领域,预计 2020 年北斗民用市场规模将达 2,000 至 2,800 亿元 ,其中, 以精准农业、测绘为代表的行业高精度与受益智能汽车创新发展的车载导航将成为北斗增长最快的两大细分领域。 行业格局持续改善,北斗生态圈效应开始显现 : 未 来北斗将更多地扮演时空位置传感器的角色,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融合 创新 应用,以时空信息为 核心的 新兴产业生态 链将成为北斗 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将创造更多的需求, 在共享单车、智能汽车等领域中已 初现端倪 。 同时,北斗行业进入并购整合高峰期,相关产业公司已开始 “核心技术+多应用领域”并重 的业务布局,在 测绘、精准农业以及核心芯片等细分领域已形成较 明朗的行业格局,产业集中度有望实现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 北斗全球组网不及预期;北斗应用推进慢于预期;来自互联网企业冲击。 2018年 02月 26 日 智能制造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军工 行业研究 买入 ( 维持评级 ) ) 行业深度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研究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厚积薄发,今朝昂首走进全球视野 .4 我国自主导航系统建设刻不容缓 .4 厚积薄发,迈向全球组网新征程 .5 泛高精度时代来临,北斗技术有 望弯道超车 .8 后发制胜,民用北斗 “ 标配化”正快速推开 . 11 产业应用叠加国产替代,硬件价格持续改善 . 11 政策助推“标配化”加快落地,民用北斗拥抱千亿市场 .12 集成融合 ,北斗生态圈催生创新应用 .17 “北斗 +”融合趋势确立,时空信息新业态涌现 .17 整合运作高峰已至, 行业格局逐渐明朗 .18 投资建议:布局在高成长细分领域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 .23 投资逻辑 .23 推荐个股 .23 风险提示 .24 图表目录 图表 1: GNSS 在军民各个领域均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4 图表 2:世界各国对 GNSS 系统进行大幅的建设投入 .4 图表 3:北斗系统的建设是我国强国战略要务 .5 图表 4:北斗导航系统从提出设想到至今组网的关 键性事件 .6 图表 5:北斗全球组网已进入卫星密集发射阶段 .6 图表 6:“一带一路”北斗系统从基础建设迈向商用推广 .7 图表 7: 北斗系统已与 GPS、格洛纳斯、伽利略实现合作 .7 图表 8:北斗导航产业链及关键环节建设最新进展 .8 图表 9: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站点分布图 .9 图表 10:合众思壮推出全球星基增强系统“中国精度” .9 图表 11:北斗三号系统的技术突破将使性能大幅跃升 .9 图表 12: 2017 年以来北斗大众高精度技术不断突破 .10 图表 13:未来围绕大众亚米级、更高精度的新应用与新需求将应运而生 .10 图表 14:北斗系统与其他全球导航系统关键指标、建设进度与主要优势对比 10 图表 15: 2013-2016 年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终端出货量 . 11 图表 16:北斗对国内卫星导航产业贡献率快速跃升 . 11 图表 17: 2020 年北斗总产值有望达 2400 亿元 . 11 图表 18:北斗系统基础器件与终端集成均价的敏感性测算 .12 图表 19: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的政策正从顶层设计走向配套落实 .12 图表 20:北斗导航在民用领域的推广应用硕果累累 .14 图表 21:北斗相关公司主要在精准农业与汽车电子进行战略合作 .15 行业深度研究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22:北斗系统主要民用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及增速测算 .16 图表 23:“北斗 +”新产业生态链已开始涌现 .17 图表 24:“北斗 +时空大数据”新商业模式( ofo 小黄车北斗应用模式) .17 图表 25:增值服务有望成为北斗商业模式的重要突破口 .18 图表 26:运营服务是大数据 /优化管理等增值服务的基础 .18 图表 27: 2020 年运营服务总产值比将提升至 50% .18 图表 28: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资本化率持续提升 .19 图表 29: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企业与从业人员数量变化 .19 图表 30:北斗板块主要 A 股 2013-2017 年重要并购数量 .19 图表 31:主要北斗上市公司 2013-2017 并购总量 .19 图表 32:近年来北斗相关上市公司重要并购事件及标的业务统计汇总 .19 图表 33:部分北斗公司已实现产业链全覆盖 .22 行业深度研究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厚积薄发,今朝 昂首 走进 全球 视野 我国 自主 导航系统 建设刻不容缓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三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导航定位和测速; 同时 , 在高精度芯片 /板卡与增强系统加持下,用户能够获取精密的授时与定位服务 。 GNSS 系统不仅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的基础设施, 更是 现代化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于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和经济体都在竞相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独立的 GNSS 是建设强大国防、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导航系统可为全球海、陆、空及近地 空间的各种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 高精度的位置、速度 与 时间信息, 在 海军舰船、空军飞机、陆军坦克、装甲车、炮车 、精密导弹等武器装备上 广泛应用。 同时, GNSS 是天然的 军民融合产业 , 在 位置服务、交通运输、测绘制图、精细农业、精确授时、工程建设 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目前,美国 GPS 在军转民进程中走在前列,个人位置服务( LBS)的全球 市场占有 率高达 95%, 并 培育出天宝等国际导航产业巨头。 图表 1: GNSS 在 军民各个 领域均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基本应用 经典模式 精度情况 测绘 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绘、不动产测绘、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编制、海洋测绘 高精度 地理信息系统 电力巡检、数字城市、资产管理 高精度 监测 滑坡和地质灾害监测、防汛抗旱预警与检测、地面沉降监测与预警、环境保护监测、大气物理监测、水文监测、形变检测等 高精度 跟踪 卫星监控 /定轨、飞机监控、车辆船舶监控、重点人群监控、野生动植物跟踪监控、货物监控 普通精度 导航 精确制导、进场着陆、航路导航、车船人导航 高精度、普通精度 控制 自动作业与驾驶、无人机飞行控制、汽车自动驾驶 高精度 LBS 信息查询、信息推送与服务 普通精度 授时与时间同步 卫星监控 /定轨、通信网络、电力网络、个人手表与武器时间授时与时间同步 高精度授时 来源: 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市场研究报告, 国金证券研究所 美国、俄罗斯与欧盟等世界大国 与经济体 竞相发展独立自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根据各国政府递交的预算报告与发展计划, GPS、GLONASS 与 Galileo 等系统的建设耗资 均 超百亿美元,年均投入约13 至 15 亿美元 ,由此可见世界大国对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重视。 图表 2: 世界各国对 GNSS 系统进行大幅的建设投入 国家 导航系统 投入预算 美国 GPS 根据 2011 年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算报告,美国国防部 2012-2025 年进行的 GPS 现代化建设将耗资约 220 亿美元 ,平均每年 15 亿多美元,这些资金将用于从 2012 年起 40 颗GPS-3 卫星的开发和购买(包括 16 颗 GPS-3C 卫星)、控制卫星和发送新信号的软件开发,以及成千上万具有 M码信号处理功能的军用接收机的开发和购买 俄罗斯 GLONASS 根据 2012 年 1 月 28 日递交俄罗斯政府申请批准的 GLONASS 系统 2012-2020 年维护、发展及应用计划, 2012-2020 年间俄罗斯政府预计向 GLONASS 系统拨款 3465 亿卢布( 约合 120 亿美元 ),平均每年 13 亿多美元 欧盟 Galileo 据 2011 年 12 月欧洲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预计将向 Galileo 及 “ 欧洲地球静止卫星导航增行业深度研究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强系统 ” ( EGNOS)两个项目额外增加拨款 70 亿欧元(约合 91 亿美元 ),平均每年 13亿美元,用于这两个项目在 2014-2020 年间空间段及地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来源:俄罗斯政府,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欧盟委员会,国金证券研究所 为了 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摆脱对美国 GPS 系统的依赖,中国自主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 需求 更为迫切。 我们认为,北斗建设作为强国战略的重大要务,将有望得到持续巨大 投入与产业应用 推动。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建设北斗导航系统将作为国家16 个重大专项之一, 预计 未来 投入数百亿元 , 争取实现 2020 年北斗信号覆盖全球的目标。 与其他全球导航系统建设的初衷一致,北斗系统最初也起源于国防建设需求,随着军民融合的推进, 未来 将在专业市场、大众市场发挥更大的商业价值。 图表 3: 北斗系统的建设是我国强国战略要务 来源: 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2016 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 国金证券研究所 厚积薄发, 迈向全球组网新征程 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从进行验证至今已发展三十余载 , 2000 年建成北斗一 号系统,成为 继美国、俄国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目前,北斗二 号 系统已投入运营五年,随着 2017 年 11 月一箭双星北斗三代卫星上天,北斗 建设 正式进入全球组网阶段。 1983 年,我国航天专家陈芳允院士正式提出 在国内利用两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 以 实现区域快速导航定位的设想 。 1989 年, 我 国首次利用通信卫星展开了双星定位演示 验证 试验,证明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技术体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1994 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并提出“三步走”战略规划 。 2000 年,我国成功建成北斗一 号 系统,打破了他国导航系统的垄断格局。 行业深度研究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004 年,北斗二 号 工程项目正式立项。 2007 年,我国迅速发射首颗二代组网卫星,在欧洲伽利略系统之前抢占 PRS 频段 。在随后的五年里,我国完成了 12 颗卫星发射,建成了覆盖亚太地区的北斗导航系统。 2017 年 11 月,随着一箭双星发射的两颗北斗三代卫星顺利入轨,全球组网帷幕正式拉开。此后,北斗三 号 工程将进入加速推动阶段,预计 2020 年底前将完成 35 颗卫星组网,届时北斗导航系统将具备全球无源服务能力。 图表 4:北斗导航系统从提出设想到至今组网的关键性事件 来源: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网 ,国金证券研究所 根据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披露的卫星发射记录,可以看到 北斗建设周期正在快速缩短,除去系统后续 优化 时长,一 号 工程历时 7 年,二号 工程历时 5 年,而三 号 工程 从启动到建设 完成 预计仅需 3 年; 导航 卫星正在 进入 密集 发射期 , 2018 年将成为北斗系统建设元年,预计全年发射18 颗卫星, 2019-2020 年预计共发射 15 颗卫星。 我们认为,北斗全球组网的快速 布局 , 有望加快北斗 商用化的推进 速度 。 图表 5: 北斗全球组网已进入卫星密集发射阶段 来源: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 , 国金证券研究所 为了推动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化发展 , 2013 年以来,国家开始推动北斗导航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应用, 沿着“政策推动 基础建设 商业应用” 快速落地。 国家正大举北斗系统走出去应用,预计 2018 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覆盖。 2016 年 10 月, 国防科工局、发改委颁布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信息,提出在“一带一行业深度研究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路”周边地区与国家应加强基于北斗系统的位置、导航和授时的商业化服务,支持使用北斗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出口,积极发挥我国空间信息技术对沿线地区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支撑作用。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已 走向北斗应用推广阶段。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北斗地基增强等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 开启商用 应用 ,在国土 测绘、精准农业、智慧交通三大领域率先迈开步伐。同时, 我国 政府 寻求深入 合作, 2017 年与阿拉伯签订第一届 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声明 ,促进两国在卫星导航应用领域拓展与解决方案优化上的合作。 图表 6: “一带一路”北斗 系统从基础建设 迈向商用推广 来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网 , 网易新闻中国北斗系统在阿拉伯国家落地获得重要进展 海格率先推进具体项目合作等 , 国金证券研究所 同时 ,北斗系统的全球化征程 已取得初步成果。 2017 年 11 月,中 国卫星导航系统办公室与美国国务院空间和先进技术办公室签署北 斗与 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 , 在 联合国框架 下 实现北斗与 GPS 民用信号兼容 ,意味着普通用户在 不太增加成本或者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就可以同时使用北斗和 GPS 两个卫星导航系统。 此前,北斗系统已与俄罗斯 格洛纳斯 系统实现兼容,与欧洲伽利略频率协调达成一致。 图表 7: 北斗 系统 已与 GPS、格洛纳斯、伽利略 实现合作 时间 关键事件 主要内容 2017.11.29 北斗与美国 GPS 实现民用信号兼容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办公室与美国国务院空间和先进技术办公室签署北斗与 GPS 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 2015.05.08 北斗和俄 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兼容 除了系统之间的兼容和互操作的合作以外,双方政府都同意分别在对方境内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监测站,把监测运控管理资源进行整合,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2015.03.16 北斗与欧 洲伽利略卫星系统 频率协调达成一致 在北斗与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第四次频率磋商会谈上,欧盟代表团接受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提出的频率共用理念。 来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网 , 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研究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泛高精度时代 来临 , 北斗 技术 有望 弯道超车 随着北斗系统的投入使用与不断改进,我国已形成完整的北斗导航产业链,空间段、地面段与用户段的建设 趋于完善 ,北斗二号性能提升快速。同时,增强系统的建设与规划将形成“天地一张网”,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 从 2012 年底投入商用至今,北斗导航产业链已趋于完善。现阶段,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正在稳定运行,并增加 4 颗备份卫星,其中 2 颗已入轨,定位精度从 10 米提升至 6 米;地面段设施也已基本建成,包括 1个主控站、 3 个注入站和若干监控站;用户段产品正在不断改善与创新,更多兼具软硬件的解决方案与基于北斗的位置服务平台开始显现。此外,我国已建成 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 , 具备对北斗、 GPS、格洛纳斯、伽利略四大系统监测评估能力。 图表 8:北斗导航产业链及关键环节建设最新进展 来源: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千寻位置官网,合众思壮官网, 国金证券研究所 增强系统的建设将促进北斗高精度服务发展。目前,地基增强系统一期 已于 2017 年 6 月建成 ,通过 分布在全国各地 150 个国家框架网基准站和 1200 个区域站 组成全国 “一张网” ,具备动态米级、毫米级与静态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 我国星基增强系统建立也已取得突破,预计于十三五末建成,此前,合众思壮在 2015 年已推出中国首个全球星基增强系统“中国精度”,并正式投入商用。 行业深度研究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9: 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站点分布图 图表 10:合众思壮推出全球星基增强系统“中国精度”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千寻位置打造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和天宫神州载人飞行同列十大新闻 ,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合众思壮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正在加快建设的北斗三号系统,相比于正在服役的北斗二号,在保留 有源定位 与北斗短报文特色服务的同时,将带来更多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卫星信号技术与体制、星载元器件的升级将进一步提升北斗系统的定位与服务精度,泛高精度技术的不断突破有望开拓新应用与新需求。 与北斗二号系统相比,北斗全球组网在两方面改进最为重要,一是卫星信号的技术与体制升级,新增的 民用信号 B1C 和 B2a 与其它全球导航系统兼容;二是星载元器件性能大幅提速,新一代 铷原子钟 能够有效提升后期北斗定位精度,实现 10 米量级向米级跃升 。同时,北斗三号将增加星链路功能,可进行多星间数 据的传 输与测量,减少对地面站的依赖,进一步提高 整个系统的定位 精度 与 服务 可靠性 。 图表 11:北斗三号系统的技术突破将使性能大幅跃升 新技术 /改变 性能提升情况 新型导航卫星平台 相比北斗二号 具有功率密度大、载荷承载比重高、设备产品布局灵活、功能拓展适应能力强等技术特点,兼容天基数 据 的 传 输、新业务载荷的在轨应用, 为北斗三号未来在增加全球搜救、全球位置报告、星基增强等拓展服务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增加频点与 GPS等系统兼容 北斗民用信号 B1C 和 B2a 现在已经完全实现和 GPS 等系统的兼容,有利于北斗全球化应用 Ka 星间链路 实现对运行在境外的卫星进行监测、注入功能,并可实现卫星之间的双向精密测距和通信,从而能够进行多星测量, 自主计算并修正卫星的轨道位置和时钟系统,大大减少对地面站的依赖,提高整个系统的定位和服务精度 新一代 铷原子钟 在产品体积、重量方面大幅降低,频率稳定度提高了 10倍, 达 10-14 量级 定位 ; 精度、测速与授时将比北斗二号的星载铷原子钟提高一个量级,综合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动了北斗系统 定位精度由 10 米量级向米级 跃升 。 来源: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国金证券研究所 随着全球组网的推进,北斗基础硬件亦进入升级换代阶段。 2017 年以来,北斗导航泛高精度技术已实现从 “ 0” 到 “ 1” 的突破,有望给市场带来革命式发展。目前,千寻位置、展讯通信与华大北斗等企业已推出亚米级定位芯片、高精度手机导航芯片及定位应用,未来将广泛应用于智能 /无人驾驶、 LBS 服务、智慧物流等。 在技术创新驱动下,大众 20 至 60 厘米 定位 精度时代已临门, 未来将有 更多围绕亚米级的新应用与派生需求 应运而生 。 行业深度研究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2: 2017 年 以来 北斗大众高精度 技术不断突破 来源: 新华网 , 千寻位置 , 展讯通信 , 华大北斗等公司官网 ,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13:未来 围绕大众亚米级、更高精度的新应用 与新需求 将 应运而生 来源: 第三届中国 (上海 )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 , 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的研究 , 国金证券研究所 我们认为,相对于其他全球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具有显著的后发优势。 目前,北斗是唯一兼具通导功能的导航系统,能够实现双向通信,为用户提供北斗短报文服务,在远洋渔船监管、重大险情灾害等特殊应用场景中具有绝对优势。在发展进程上,北斗系统后来者居上,率先进入三代组网,到 2020 年将实现 2.5 至 5 米的民用定位精度,超越其他全球导航系统。同时,美国 GPS III将推迟至 2018 年 3 月开始组建, 2025年组建完毕。北斗系统有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保持后发优势,先行进入泛高精度引领的新增市场。 图表 14:北斗系统与其他全球导航系统关键指标、建设进度与主要优势对比 导航系统 开发历程 总卫星数 民用定位精度 主要建设进展 /计划 主要优势 中国 BDS 2000 年发射第一颗卫星, 2012年系统覆盖亚太地区 5 颗静止, 30 颗非静止 二代: 6-10 米 三代: 2.5-5 米 北斗三代将于 2020 年组建完毕,目前千寻位置已开发出民用 0.618 米精度产品 开放性和互动性,可与其他导航系统兼容,提供更精确定位效果;三频卫星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独有的 短报文通信服务 美国 GPS 1979 年发射第一颗卫星, 1994年进入完全运行状态 24 颗,其中 3 颗备用 10 米 计划于 2018 年 3 月开始组建 GPS III, 2025年组建完毕 ,精度将比二代 GPS 提高三倍 用户认可度高,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 95%; GPS III 增加民用 L1C 信号,与其它导航系统兼容 俄国 GLONASS 1982 年发射第一颗卫星, 2009 年覆盖全球范围 24 颗正常工作、 3颗维修、 3 颗备用、 1 颗测试中 10-15 米 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将于2018 年进行更新; 与中国合作建立地面基站,推动两国在高、低维度的合作 打破 GPS 垄断,兼容性消除GPS 的 SA 影响,抗干扰能力强 欧洲 GALILEO 2005 年发射第一颗卫星, 2008年投入运行 30 颗,其中 3 颗备用 4 米 2016 年启用定位服务,2018 年计划发布部分地面增强功能, 2020 年全部卫星入轨 主要为民用提供服务,目前定位精度是全球导航系统中相对最高的 来源: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等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注:不包括利用增强系统与 RTD、 RTK 等高精度产品下可达成的定位精度,仅指卫星系统本身可提供的定位精度) 行业深度研究 - 1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后发制胜, 民用 北斗 “ 标配化 ”正 快速推开 产业应用叠加国产替代,硬件价格 持续 改善 2012 年 12 月 , 北斗系统正式投入 商用 , 五年 以来 实现了快速 推广 与增长。随着 北斗导航的 逐步 产业化与核心部件 的 国产化替代, 北斗基础器件与终端产品的价格正在快速下降。我们认为, 经过五年的培育发展,北斗已具备 大规模 民用的基础条件 。 2013 年至今, 北斗基础器件与终端集成的出货量与社会持有量 高速增长 : 1)基础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 2017 年 12 月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透露 ,国产北斗芯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五年累计销量突破 5000 万片,最低单片价格为 6 元;高精度 OEM 板和接收机天线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 30%和 90%。 2)终端社会持有量实现多个数量级的跃升,由 2013 年的 100 万台提升至 2016 年的 30,000 万台。 图表 15: 2013-2016 年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终端出货量 指标 2013 2014 2015 2016 国内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亿) 3.48 3.88 4.66 5.3 具有卫星导航定位的智能手机(亿) 3.3 3.7 4.4 5.1 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万) 760 910 1000 800 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万) 185 247 371 550 各类监控终端销量(万) 600 650 800 600 高精度定位接收机和板卡销量(万) 8 15 14 14 北斗终端社会持有量(万) 量级 100 1000 10000 30000 来源: 2016 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 国金证券研究所 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的 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到2020 年,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 4,000 亿元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 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 80%以上 。我们预计, 按北斗导航 60%的产值贡献率计算,2020 年北斗总产值有望达 2,400 亿元, 2016 年至 2020 年 复合增速约为 22%。 图表 16: 北斗 对国内卫星导航产业贡献率快速跃升 图表 17: 2020 年北斗总产值有望达 2400 亿元 来源: 2012-2016 年各年产业白皮书, 国金证券研究所(注:贡献率 =北斗导航总产值 /卫星导航总产值) 来源: 2012-2016 年各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注: 2015、 2016 为测算值,总产值包括北斗整条产业链的产值) 随着北斗产品大规模应用及基础器件国产化替代,我们认为北斗器件及终端价格有望大幅下降。 根据我国各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及国家卫星导航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对北斗产业链产值进行拆分后对基础器件与终端集成进行价格敏感性测算,粗略估计 ,相比 2016 年, 2020 年北斗基础器件均价将下降 6%-44%,终端集成均价将下降 36%-62%。预计未来北斗系统将比 GPS 更具价格优势,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行业深度研究 - 1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8: 北斗 系统 基础器件与终端集成 均价的 敏感性测算 分类 项目 2013 2014 2015 2016 2020E 北斗总产值(亿元) 102 250 570 1010 2400 2400 2400 基础器件 (芯片、板卡、天线) 出货量 数量级 (万 /年) 100 1,000 10,000 30,000 60,000 80,000 100,000 基础器件产值(亿元) 10 20 29 51 96 96 96 占北斗总产值比例 10% 8% 5% 5% 4% 4% 4% 基础器件均价(元) 1,020 200 29 17 16 12 9.6 价格级(元) 1,000 200 30 20 20 10 10 终端集成 出货量 数量级 (万 /年) 5 46 558 1,132 3,000 4,000 5,000 占北斗总产值比例 49% 50% 47% 42% 30% 30% 30% 终端产值(亿元) 50 125 268 424 720 720 720 终端均价(元) 96,628 26,944 4,802 3,747 2,400 1,800 1,440 价格级(元) 100,000 25,000 5,000 4,000 2,500 2,000 1,500 来源: 产业链 产值 拆分比例参考 2016 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 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国金证券研究所 测算 (注: 2013-2016 出货量以终端的数量级(万)为准(包括自供 +外供) , 2020 年 假设基础器件渗透率 60%、 80%、 100%,终端(除去智能手机)按 5%占比测算 ; 2014、 2016 年北斗产值为估计值 : 2014 年北斗产值 =卫星产值 *20%; 2016 年北斗产值 =北斗 核心值 产值 /80%) 政策助推 “标配化” 加快 落地,民用 北斗 拥抱千亿市场 2016 年以来,推动北斗产业化应用的政策密集出台,沿着“总体部署 重点领域推广 大众消费应用”驱动北斗走向“标配化”应用。 未来三年,更多支持北斗规模化 、标配化 应用的配套细则有望加速落地。 北斗应用 目前 仍然将以政策推动为主, 正 从

注意事项

本文(北斗产业深度系列报告之一:民用“标配化”加速推进,新商业模式初露端倪.pdf)为本站会员(ohywnsy)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