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在线问卷调查报告.pdf

  • 资源ID:93758       资源大小:660.1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在线问卷调查报告.pdf

撰写:勉丽萍,爱白文化教育中心 基于性倾向 和性别身份 的校园欺凌 在线问卷 调查报告鸣 谢感谢荷兰驻华大使馆对本报告以及相关活动的资金支持。感谢UNESCO中国办公 室、跨性别代表、大学生代表以及中学生代表为问卷设计提供的意见;感谢广州“同 城”的义工为散发在线问卷做出的努力。感谢爱白文化教育中心的江晖以及广州“同 城”的豆豆为收集个案故事付出的努力。感谢爱白文化教育中心翻译小组的Casper, 石桥,曹小川,生姜,张鑫以及Mia对报告英文版提供的翻译支持。概 念 和 定 义 恐同(性恋)和恐跨(性别)恐同(性恋)是指对同性间的性欲望以及性行为存在的非理性的恐惧 1 。而恐跨(性别)是指 对那些性别认同和/或性别行为与其生理性别或社会的性别角色不符的人产生的非理性的恐惧。 校园欺凌 2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又称校园霸凌或校园暴力,指的是一种长时间持续的、并对个人 在心理、身体和言语遭受恶意的攻击,且因为欺凌者与受害者之间的权力或体型等因素不对等, 而不敢或无法有效的反抗。 校园欺凌的欺凌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且他们对受害者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校园欺凌 有的是欺凌者有意识的行为,有的是欺凌者无意识的行为。校园欺凌不仅仅发生在校园内,它也 可以发生在校外,如往返学校的路途中,以及网络上。欺凌者通过网络,以文字或多媒体手段对 他人进行长期地攻击,被称为网络霸凌。 性倾向和性别身份 3性倾向是指一个人在情感、浪漫、与性上对男性及女性有何种型态的耐久吸引。通常,性倾 向被归为三类:异性恋(对异性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同性恋(对同性产生浪漫情感与 性的吸引)、双性恋(对两性均能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此外,亦有无性恋的概念(对两 性均无浪漫情感或性的吸引)。性倾向的多样情况,在人类历史和世界不同国家与文化中都有描 述。研究表明,性倾向形成于童年或青少年早期。没有科学研究足以证明“改变性倾向”的治疗 是安全或有效的;事实上,对于同性恋者或双性恋者,这些治疗通常带来负面影响或心理阴影。性倾向和其他跟性别身份有关的几个概念是相互区分的:“生理性别”(biological sex) 是指男性或女性的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特征;“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是指一个人 将自己视为男性或女性的心理认同;如果一个人的性别认同和其生理性别不符,他们被称为跨性 别;“性别的社会角色”是指社会对男性化行为或女性化行为定义的文化规范。 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指的是一个学生因为TA的性倾向或者性别身份,或者别人对TA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判断,而 长时间、重复地遭受来自同学、老师以及他人的欺凌,对其身心造成伤害。 国际不再恐同日 4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缩写为IDAHO)源于1990 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 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2005年,加拿大大学教授 和社会活动家路易斯乔治·汀(Louis-Georges Tin)先生发起倡议设立国际不再恐同日,每 年5月17日呼吁社会大众对恐同主题的关注。每年,国际不再恐同日都有不同的主题。 1 UNESCO, Review of Homophobic Bullying in Education Institutions, goo.gl/wpmDF , Page 13. 2 维基百科,校园暴力,goo.gl/a7a3k 3 维基百科,性取向,goo.gl/1O54w 4 维基百科,国际不再恐同日, goo.gl/FDDO3背 景 5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以下链接:goo.gl/HM69D 6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以下链接:goo.gl/KQ9ke 7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以下链接:goo.gl/Ga3Sd 8 goo.gl/YJzOH 9 UNESCO,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校园霸凌的回顾报告,2012年,goo.gl/6pPKT , 第12页。 恐同(性恋)和恐跨(性别)可 以导致各种各样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 的欺凌。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欺凌 可以发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包括校园环 境。而在校园环境中发生基于性倾向和性 别身份的欺凌对安全的校园环境产生威 胁,并侵犯了学生普遍接受教育的权利。 消除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 凌已经成为联合国的一项优先事宜。2011 年12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宣 言,称基于性倾向的欺凌是“有悖道德、 有违人权、有损公众的健康”,并敦促各 国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其公民免遭 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暴力和歧视”。 5 联合国秘书长于2012年3月在联合国 人权委员会的发言中,进一步评论了LGBT 社群在人类安全上面临的多重威胁。他指 出,“有一种暴力和歧视,仅仅因为一些 人是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或跨性别 者”,这包括“骇人听闻的暴力袭击,包 括性侵犯”以及“在工作、学校和医院环 境中普遍存在的偏见”。作为回应,他强 调:“我们必须对付暴力,使同性关系去 刑事化,禁止歧视,并加强公众教育。” 62012年,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 给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递交的报告中也呼吁 广泛的反恐同运动,尤其是在教育机构 中,连同其他措施以解决针对男、女同性 恋者、双性恋者以及跨性别者的歧视。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其全 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的框架下,加强 了其在消除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方 面的努力。UNESCO于2011年12月6-9日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组织了全球首次关于校园 欺凌的国际咨询会。中国的一名青年代表参 加了此次会议。会上来自25个国家的参会代 表一致通过了关于恐同欺凌和全民教育的 里约宣言 8 ,呼吁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应对 教育系统内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 欺凌现象。会议结束后,UNESCO发布 了一份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校园霸凌的 全球回顾报告,并即将在此基础上出版一 个关于教育部门应对恐同和欺凌的政策与 实践指南。报告指出:“在亚洲国家,有 关欺凌的数据有限。联合国关于暴力侵害 儿童的全球报告指出欺凌现象在菲律宾、 泰国以及其他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括 中国、韩国和老挝,开始成为问题”。 9 根据爱白文化教育中心在过去13年 的工作经验以及广州“同城”过去6年的 校园工作经验,我们发现,中国大陆大量 的学生因为其性倾向和性别身份,曾经遭 受过不同形式的校园欺凌。这些遭遇对受 害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如学习成绩下降、 辍学、抑郁和自杀。然而,基于性倾向和 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往往不被主流媒体报 道,也不被学校所关注。因此,对受害学生 的支持和关怀往往处于缺失状态。此外, 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也没有针对基于性 倾向和性别身份校园欺凌的资料和调查。基于此,爱白文化教育中心、北京同志 中心、广州“同城”与UNESCO中国办公室 合作,于2012年初启动了一个新项目:消除 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此项目 希望通过在线调查、新闻发布会、针对教师 的工作坊和培训、校园活动以及资料开发来 增加主流媒体、教师、教育机构以及大学生 对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校园欺凌的关注, 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校园欺凌现象。这份报 告主要反映了在线调查这一活动的结果。总 目 标 和 分 目 标 总目标提高公众、主流媒体、研究机构、教育部门以及LGBT机构的意识,使其关注基于性倾向和性 别身份的校园欺凌现象。 分目标在2012年国际不再恐同日来临之际,通过一项面向全国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以及职业中 学学生的在线调查,了解在中国,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现象的基本情况,以及校园 欺凌现象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征求青少年学生的意见,收集为了消除校园欺凌现象,可能 采取的策略。 10 您可以通过以下链接阅读问卷的内容:goo.gl/E837Y 方 法 论此次在线调查主要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信息。问卷结合了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类 10 。问 卷设计遵循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并在问卷设计后,发送给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职 业中学的学生以及青年LGBT机构,以收集反馈意见。问卷散发渠道包括:各个LGBT机构的官方 网站以及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人人网;各大LGBT相关的邮件组;以及高中生和大学生经常光 顾的QQ群、微群、论坛贴吧等社交网站。问卷调查通过在线的网络调查工具“问卷星”完成。此次在线调查不是一项学术调查,它是通过非正式的调查手段和方式收集关于基于性倾向和 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现象的数据。调查的结果也不是用于学术研究,而是作为倡导的工具,引起 主流媒体、教育机构、研究机构、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对该议题的关注。并倡导其采取有效行 动,消除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现象。此次调查也有其局限性。首先,问卷的散发只限于线上散发,阻碍了不上网的同学或访问互 联网有限的同学参与此次调查;其次,此次问卷调查主要通过LGBT NGO相关的网络进行散发, 散发渠道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更大范围的同学的参与;再次,本次在线调查时间很短, 仅仅为三个星期。没有为不同阶段的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本次调查。我们希望更多的学术研 究机构能以本次调查为基础,对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现象给予更加专业以及全面的 调查,为进一步的倡导工作奠定基础。调 查 结 果 及 分 析 在线调查 1)问卷调查的基本信息2012年4月17日问卷发布至2012年5月6日问卷截止,共421名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以 及职业中学的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其中50.1%为男性、47.3%为女性、1.4%为跨性别,1.2% 性别不明。在421名调查参与者中,78.6%的被调查者认同自己为同性恋或双性恋,12.4%的参 与者认同自己为异性恋,9%的参与者性倾向不明确。 女性:47.30% 男性:50.10% 跨性别:1.40% 不明:1.20% 同性恋或双性恋:78.60% 异性恋:12.40% 不明确:9.00% 2)遭受欺凌的基本情况根据这次调查,77%的参与者曾遭遇到17类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大约44% 的参与者遭遇过同学、老师对其进行言语上的攻击,如起绰号、嘲笑、恶意的玩笑;以及收到来 自他人的所谓“善意”的提醒,如希望其注意自己的行为或者形象。并有22%的参与者遭遇过同 学、老师将其性倾向或者性别身份到处进行恶意传播,并对其摆出恶意的姿势和眼神。5%的参与 者曾经遭到来自同学的敲诈、勒索,威胁其生命和财产安全;并有10%的参与者曾经遭受过来自 同学直接或间接的攻击,如迫使其作出其不想做的动作或者行为,对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 撞绊倒、拉扯头发等。7.6%的参与者甚至遭遇过来自同学和老师的性骚扰,如脱光衣服、碰触隐 私部位、强拍裸照等。而21%的参与者遭遇过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冷暴力,如漠视其存在。 遭遇过欺凌 遭遇过言语 欺凌 遭遇过恶意 传播 遭遇过敲诈 等 遭遇过人身 攻击 遭遇过性 骚扰 遭遇过冷 暴力3)欺凌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校园欺凌对59%的被调查者带来了学业上的负面影响。41%的被调查者与同学间的关系变得 不和谐;23%的被调查者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成绩随之退步;10%的被调查者曾有过逃课和逃学 行为;3%的被调查者被迫辍学。除了学业上的负面影响,校园欺凌还对63%的被调查者的心理和精神上造成负面影响。42% 的被调查者曾有过抑郁;26%的被调查者容易愤怒,并有报复心理;分别有16%和19%的被调 查者长时间处在恐惧状态,并有失眠;5%的被调查者身体上留有不同程度的轻重伤。遭遇欺凌 后,26%的被调查者有过酗酒、自残、自杀以及因情绪压抑和陌生人发生性行为。从性别角度来看,男性和女性在遭受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方面及其产生的负面 后果,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详情请见下图。 欺凌现象及其负面后果 男性 (227人) 认同自己为同性恋和双 性恋的比例为88% 女性(206人) 认同自己为同性恋和双 性恋的比例为70% 遭遇过同学、老师对其进行言语上的 攻击,如起绰号、嘲笑、恶意的玩笑 61人(29.61%) 130人(57.27%) 收到来自他人的所谓“善意”的提醒 108人(47.58%) 83人(40.3%) 遭受过来自同学直接或间接的攻击,如 迫使其作出其不想做的动作或者行为, 对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 拉扯头发等 28人(12.33%) 14人(6.8%) 遭遇过来自同学和老师的性骚扰,如脱 光衣服、碰触隐私部位、强拍裸照等。 20人(8.81%) 11人(5.34%) 遭遇过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冷暴力,如漠 视其存在 47人(20.7%) 41人(19.9%) 抑郁 106人(46.7%) 73人(35.44%) 有报复心理 67人(29.52%) 45人(21.84%) 自残 16人(7.05%) 26人(12.62%) 酗酒 26人(11.45%) 34人(16.5%) 与陌生人发生性行为 19人(8.37%) 3人(1.46%)4)遭遇欺凌后,受害学生获得的支持遭遇欺凌后,只有33%的被调查者寻求过外界支持。其中,72%选择向关系好的同龄人寻求 支持。83%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针对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提供的支持和关怀还不够。33%至41% 的被调查者指出,目前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缺少相关的渠道申诉所遭受的欺凌;缺少来自他人 的及时的行动制止欺凌者的欺凌行为;缺少对欺凌者相应的惩罚;缺少对受害者提供足够的、免 费的心理健康咨询、以及缺少帮助受害者重新建立与同学和周围人关系的支持性服务。 5)下一步的行动建议在问及如果现在要做三件事情来消除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43%-76%的被调查 者认为应该:1)通过大众媒体宣传和倡导,反对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 (76%)2)改善国家的政策,从政策角度明确禁止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60%)3)在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 (44%)4)在学校成立学生支持小组,专门关注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并对遭受欺凌的 学生提供支持 (43%)。 后 续 跟 进 深入访谈爱白文化教育中心、广州“同城”以及北京同志中心从421名参加在线问卷调查的参与者中 选出了10位典型案例,并与这些学生通过不同渠道进一步联系,深入了解TA们的经历,并成功地 写成了7个案例故事,编辑成册。详情请见附件一。 新闻发布会爱白文化教育中心、北京同志中心和广州“同城”于2012年5月14号在荷兰驻华大使馆组织 了一次新闻发布会,旨在引起主流媒体对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校园欺凌现象的关注。此次发布 会上,UNESCO中国办公室的官员李红艳分享UNESCO为消除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校园欺凌 现象所采取的策略。爱白文化教育中心、北京同志中心和广州“同城”分享了此次在线调查的结 果。此外,三位青年朋友在现场分享了他们的个人故事。此次发布会吸引了十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至2012年5月28日,共有来自13家主流媒体以及 公益媒体报道或转载了14篇与此次活动相关的信息(详情请见附录二)。其他后续活动爱白文化教育中心、北京同志中心和广州“同城”将与UNESCO中国办公室合作,计划在 2012年6月至12月间,组织针对大学、中学老师的研讨会、培训以及针对学生的校园活动,并将 编辑一份卡通手册,介绍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以及如何消除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 的校园欺凌。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 请联系江晖,电话13811724803,电子邮箱:alex.jiangaibai. 行 动 建 议 和 可 能 的 支 持为了消除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现象,需要来自媒体、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学 生团体、心理咨询机构、老师、家长以及LGBT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 · 中国的主流媒体对校园欺凌现象,特别是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现象给予长期的关 注,并通过新闻、深度报道等形式揭露校园欺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如何消除校园欺凌现 象的社会讨论; · 中国的学术研究机构对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进行学术研究,收集科学的证据,进 一步倡导决策者制定相关的政策,杜绝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相关的校园欺凌现象; · 中国的教育部门能够开展针对初中、高中、职业中学以及大学老师和心理咨询中心的培训,提 高老师和咨询师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时的技能和知识,并允许建立校园关于LGBT青少年的支 持小组、社团组织,以建立校内伙伴支持; · 初中、高中、职业中学以及大学的老师能够为遭受欺凌的同学提供及时的支持,并对施暴者采 取相应的对策; · 心理咨询中心可及时、定期给咨询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遇到基于性取向、性别身份的校园欺 凌个案时,除了提供辅导和支持外,也与性别、LGBT公益团体建立转介合作机制,为校园欺 凌的受害者提供后续长期的社群支持; · 中国LGBT服务团体可以更多地关注校园欺凌现象,遇到个案时主动与校方、教师交涉以妥善 解决,并开展相关社群活动和培训以提高社群对于校园欺凌现象的整体认识; · 学生小组或者学生社团通过校园活动,提高高中生、初中生、大学生以及职业中学的学生对基 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现象的关注,并从身边做起,制止身边的同学对其他同学施 暴,并对遭受欺凌的同学提供同伴支持; · 家长在其孩子遭受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时,及时与学校、老师及相关学生主动沟 通,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 LGBT学生在遭受欺凌的时候,在保证自身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及时与老师、学校、相关 的LGBT机构、警察、律师以及心理咨询师联系,寻求并得到支持。如果条件允许,在校园认 识更多的同类青年伙伴,主动建立小范围的伙伴支持网络、校园小组,以求互助; 爱白文化教育中心是1999年成立的一家非盈利性机构。爱白的使命是通过加强社区联盟、公 众倡导以及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和关怀,倡导使用中文的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 者和跨性别人群(LGBT)享有平等的权利。目前,爱白在北京、成都和上海有联络处,志愿者遍 布中国和海外各地。在爱白文化教育中心的网站上,有13年历史的同志问答栏目: aibai/advice.php,为LGBT个体答疑解惑。此外,爱白文化教育中心有专门 的跨性别支持小组,为跨性别个体提供一对一支持。 联系人:江晖 联系信息:contactaibai ; 跨性别相关的联系人:无机酸 联系信息:acid.chenaibai QQ:352935317 >爱白文化教育中心“同城”2006年在广州成立,是中国内地最早关注青年学生性少数群体生存状态的非营利性 机构。目前,同城的使命是通过本土服务、公众倡导和对全国跨区域的青少年/校园LGBT团体支 持,改善国内青少年同志生活质量,保护青少年同志的权益。 联系人:豆豆 联系信息:bingfeng.friendgmail >广州“同城”同性恋亲友会(英文简称PFLAG China,意为中国男女同性恋者的父母、家人和朋友)成立 于2008年,为中国的LGBT群体和亲友提供支持服务。同性恋亲友会是一个独立的草根组织,不 属于任何组织的分部。官方微博:同性恋亲友会。 联系人:阿强 亲友会热线:4000-820-211,每周一至每周五20:30-22:30 >同性恋亲友会 如果您需要支持,您可以联系:附 件 一 : 遭 遇 校 园 欺 凌 的 个 案 故 事 1)小吴,22岁,刚刚毕业 小吴是一位22岁的青年人,他的生理性 别是女性,但是他自我认同是跨性别。从5岁 开始,他的外在打扮就变得非常中性,是人 们眼中的“假小子”。这让小吴在初中的时 候遭遇了来自同学的很多不公平的对待。 小吴从读初中开始住校,由于他的跨 性别身份,以及同学对跨性别群体和同性恋 群体的不了解,使得他和其他女生之间经常 发生矛盾和摩擦。特别是同寝室里的一位女 生,认为小吴是性心理变态,并界定小吴为 同性恋。这位女生的性格非常强硬,经常在 寝室里联合其他同学排挤小吴,并对其它同 学说小吴是性变态、同性恋。在这样的压力 和不公平地待遇下,小吴和这位女生发生了 比较明显的冲突和矛盾。有一天晚上,这位 女生带着几位女同学将正要出门洗漱的小吴 堵在寝室里,以女生之间不存在隐私的名 义,强迫小吴在几位女同学的面前洗屁股。 小吴刚开始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对方就准备 殴打小吴。在寡不敌众的压力下,小吴害怕 了,随后当着几位女生的面洗了屁股。这位 女生在小吴洗完屁股后得意地说:“看吧, 就算是性变态也得学会当好女生的”。 这次经历对小吴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负 面影响。小吴开始逃课,学习成绩也因此下 降。除此之外,由于长时间处在恐惧状态, 小吴的情绪波动很大,容易愤怒,并且出现 了抑郁症状。 但是小吴并没有寻求学校老师和其他同 学的支持和帮助。一来是因为小吴并没有实 际的证据,如录像、录音等,能够证明对方 所做的事情;二来是因为那位女生在学校的 势力范围大,人际关系好,如果小吴冒昧地 去找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很可能老师和同学 会认为小吴是在造谣,这会加深身边同学对 小吴的歧视,并可能会遭到其他同学的报复。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吴完成了初中学 业。虽然之前的经历已经过去很久,但是每 每回忆起这件事情,小吴就很气愤。但是由 于在中国,还没有太多的机构和个人针对校 园欺凌的问题付出行动,小吴一直没有站出 来分享自己的经历。今年,通过微博平台, 小吴知道了爱白文化教育中心和广州“同 城”一起组织的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 园欺凌的在线调查,他毫不犹豫地填写了这 份问卷。他相信即使是现在的跨性别孩子, 也难免遭遇诸如此类被歧视被侮辱的情况, 他希望通过他的故事,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 同性恋、双性恋以及跨性别群体(LGBT)在 校园里遭遇欺凌的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并且 有朝一日中国能在法律上保护LGBT个体不再 遭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和欺凌。 2)小伟,20岁,东北某市一所大学的大学生 小伟是一名20岁的大三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同性恋者。在他所在城市的同志圈子中,他很惹 人喜欢,很多人都知道他。同样,在学校中,他也品学兼优,是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可是,一次 偶然的骚扰经历,使他的学生生涯陷入困境。 就在今年的某一天,小伟接到了一个男人的电话。对方称自己声名显赫,希望与小伟成为恋 人。小伟很生气,言辞激烈地拒绝了对方。对方便威胁小伟说要让小伟身败名裂。 第二天,小伟所在学院的辅导员找到小伟,说有人打电话举报小伟与对方未成年的儿子在不 自愿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出于对辅导员的信任,小伟坦白地与辅导员分享了自己的性倾向,并 与辅导员分享了小伟在大学之前以及大学期间所经历的恋爱经历及性关系经历。辅导员将小伟分 享的信息记录成文字,并要求小伟确认后签字。 虽然辅导员与小伟的谈话推翻了小伟强迫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的举报,但是这次谈话却给小 伟带来了开除党籍的处分,并且学校要求通知家长到学校,处分才能生效。学校给小伟处分的原 因是,根据学校的规定“发生非婚性行为,影响恶劣的,给与留校察看处分”。虽然小伟在与辅导员的谈话中强调,他的所有性行为都是节假日期间在校外发生的,也于事无补。辅导员给小伟 的解释是小伟身份特殊,集各种荣誉于一身,发生这种事情在道德上没有良好的引导。辅导员答 应小伟要替小伟保密,但是学校还是硬性规定,必须要家长到场。而小伟还没有向家人出柜。 事情发生后,小伟很绝望。他觉得这个处分对他非常不公平,但是他不敢做任何事情来反 抗。一来,他怕事情闹大,牵连到他的现任男友,所以他想息事宁人;二来小伟觉得“胳膊拧不 过大腿”,他已经失去了党籍,他不想再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他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希望家人能 够说服学校取消处分,但是希望渺茫。 曾经,小伟信心满满,计划考研,继续攻读学业。但是这次经历使小伟对大学失去了信任,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同性性倾向使自己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对待。他说:“如果有一日我有能 耐,必要为同性恋群体争取利益”。 3) 猫猫, Gay,20岁,广东某职业学校 今年20的猫猫,来自广州一所职业学校。 大学新生的他,今年2月因转发含有同志内容的微薄而被舍友发现他的“秘密”。其中2位 舍友的恶劣态度令得原本还算不错的宿舍关系变得十分紧张。时常,当他们在网络上看到与同 志有关的内容,便会当着猫猫的面说“生个叉烧,也比生个同性恋好,拿来败、气死你老 爸。”.这样言语上的恶意攻击和恶意眼神在过去的2个月渐渐成了家常便饭。 某次在课室,一位舍友经过猫猫身边,无故恶意对他的脑后拳脚相加,并在辱骂声中离去。 那刻场景,令他至今都深感恐惧。刚开始的时候,他常常失眠并感到焦虑不已。访谈中,猫猫还 谈到他所在的学校中心理健康课中,老师告诫大家“爱情的基础是双方必须是男女或者是异 性”,并侧面暗示同性之间的情感不是爱情。而教课书中还存有关于“性取向厌恶治疗”的内 容。这些都令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力感。 面对这些,性格内向的猫猫更多是回避、不见面。他越来越不喜欢呆在学校,他有了一种十 分压抑和孤独的感觉,甚至是逃课。现在,他最期待的就是周末,这样他就可以坐车去往返4小时 以外的广州同城青年同志中心玩。刚开始,他只是到中心坐一坐,后来,开始向慢慢熟悉起来的 义工讲述他在学校的遭遇。再后来,他成为了中心的义工,并慢慢有了很多朋友。 现在,猫猫希望更多的学校开设性别、同志议题相关的公选课,国家能够建立相关法规政策 来保护青少年的伙伴,让他们不再向自己一样受人欺负,让更多人了解同志。 4)小多,20岁,广西某市的一名在校大学生 小多是广西的一名大一新生,她也是一名女同性恋者。小多在发现自己喜欢女生后,并没有 过多隐瞒自己的性倾向。相反,她在高中时向同学大胆地公开了自己的性倾向。就因为此,她遭 遇了来自同学的各种各样的不公对待。在长期遭受歧视和偏见之后,小多选择沉默。“当时我还很年轻,并不太了解同性恋的本质,但却很乐于出柜。因为我当时觉得同性恋没 有什么不同,也不奇怪,不需要遮遮掩掩”。从高一开始,在同学间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小多很 积极的分享了自己的性倾向。大部分人的反应先是惊异,后是沉默,然后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渐渐地,小多发现,大家对她的态度还是会不同。“前一天还与我要好的女生,在我试 图伸手拉她的时候猛的甩开我,说我又不是同性恋。当时我非常难过”。有极个别的同学从 此不再与小多往来。幸运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大家觉得小多并无不同,而且非常好相处, 最后还是与小多成为了好朋友。但是即使大家对小多不再有恶意,很多朋友还是时不时地提醒小 多。“同性恋是没有结果的,不必认真”,“谈恋爱那么认真干嘛,反正都是女的”。“每次听 到这些我都很痛苦,我觉得这是一种歧视,可是我不知道如何去应对,也不知道该找谁去寻求帮 助”。 高中的经历给小多留下了很多不好的回忆,上大学后小多学会了沉默。“我不想再遭受到 歧视和偏见,太痛苦。我不想承受。现在除非到了非说不可的情况,我一般都会隐瞒自己的性倾 向”。 由于小多的经历,在上大学后,小多开始参与到一些同志组织中,做志愿者工作。“我希望 在校园中能够消除歧视,大家站起来一起消除欺凌”。 5)杉杉,24岁,河南某大学将要入学的研究生 杉杉是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子,也是一名女同性恋者。由于家人在她上学的高中任教, 她在高中的三年中,因为她的性倾向,长期遭受来自家庭的暴力以及学校的欺凌。 “我家一家子都是老师,我从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姥姥姥爷是河南某市一中的老师,因此 我中考的时候没费力就进了这个重点高中。妈妈是河南一所卫校的老师。高一刚开学的时候,我 得了阑尾炎,就到郑州做手术,当时正好碰见妈妈的一个学生在那里实习。就这样,我跟那个女 孩认识了”。 “当时我15岁,她20岁。我们开始交往后,开始频繁的书信来往,内容十分亲密。很不幸, 这些信件,被在高中教书的姥姥拦截,姥姥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我妈。我不得已向家人出柜。我 跟那个女孩子在一起4年。在这期间,我妈几乎一周要打我好几次,而且拿起什么就用什么打我。 我记得有一次, 我妈拿起桌上的台灯向我砸来,我的头破了,后来留下了一小块疤痕”。 “在此期间,我妈也带我去过精神病医院看心理医生。虽然她是卫校的老师,她仍然认为 同性恋是病。那个无良的心理医生在听过我妈的陈述后,要为我开药,还说如果长期服用可以改 变我的性向。我当时大发雷霆,在医院与医生争吵了起来,我妈便匆匆带我离开了医院。我也因 此,避免了所谓的同性恋治疗”。 “除此之外,在学校里,姥姥、姥爷在我的高中德高望重,他们就请传达室拦截了我的所有 信件,我在学校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监视。不仅如此,姥姥为了更便于看管我,就将我的性向以 及与那个女孩的事儿添油加醋地说给了学校很多老师,后来我的事情就搞得全校人尽皆知”。 “之后的两年,我在学校,经常会有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言语十分难听。记得有一次,坐 我后面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故意很大声的跟她同桌说:她太变态了,天天又是打电话、发短信 又是写信的,我以为是男的,结果是个女的,靠,真恶心!她说话的声音很大,周围的同学都 听到了,都笑而不语。他们看我的眼神也让我无法忍受。还有一次,平时我跟他没有任何冲突的 一位同学把我女朋友寄给我的照片撕碎冲厕所”。 “我本来是个很开朗的女生,但经历了这些事情后,我慢慢变得不爱与同学说话,有时候会 逃课。那时候学习不好,老师们也都不喜欢我。很多同学借着老师们不喜欢我,就经常跟老师打 我的小报告,而且很多时候小报告的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比如说我故意勾引同班的女同学。但 老师都会相信,而且还把这些小报告告诉我姥姥”。 “就在高考的前几天,妈妈发现我跟女朋友还在联系,就拿刀逼着我让我去死。我和我妈推 搡之间,刀割到我的左手食指,导致小动脉割破,后来留下了疤痕。也因为这件事情,影响了我 的第一次高考。后来我复读了一年,在复读班里遇到了现在的女朋友。很不幸的是,那个班里有 一位以前的高中同学,他不断告诫我女朋友不要跟我来往,还编了一堆谣言,说我爱去女厕所偷 拍什么的”。 “那段经历把我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的,天天只想着怎么去死。曾经有一次我试图跳楼,后 来被拦下来。再后来每天很郁闷,就拿小刀割手指。那个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背叛我,没有 人愿意帮助我。就连当时我最好的朋友,从小跟我一起长大的朋友,都接受不了我,躲着我”。 “还好,凭着我的坚韧,我度过了高中时光。大学学的是艺术,同学们的思想都比较开放。 我也在班上公开出柜了,同学都能接受我,而且我跟宿舍同学的关系也非常好。现在考上了研究 生,学摄影,九月份开学。生活慢慢好了起来。如果可能,我希望能够加入一些同志机构做些事 情。要想改变现状,我们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捍卫这个群体的尊严和应有的权利”。 6)冰封,男,同性恋,20岁,广州某大学大二学生 冰封,名如其人,不说话的时候有种冷冷的遗世独立的气质。他说起话来的时候很平静,带 着笑。可是他的心里装了很多学生时代的记忆,深深影响了他的成长。 “变态、人妖、娘娘腔、中性人、半男半女,这些词伴随我从小学直到高一。现在想起来一 点感觉也没有了,可是只有处在漫长的无处宣泄的学生时代,才能看到频繁的语言暴力是怎么影 响一个人的成长。” “我性格温柔,与世无争。也因此,从小就受到同学的欺负。小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会叫 我变态,有的人会拿玩具枪射我。我不喜欢他们的粗鲁,也不想跟他们计较。我只想努力学习, 在学习上证明自己优于他们。” “初中的时候,我本以为会有新的开始,实则不是。我那时希望做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 所以并未刻意压抑自己温柔的气质。也有在舞台上展示自己,但是却受到整个年级的耻笑。很多 男生每次见到我就叫我人妖,中性人。我告诉妈妈,妈妈让我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并且告诉了 老师。老师批评了班上的男生,可却不能阻止他们内心对我的轻视。” “我初中高中都做过班长,我很想通过为大家服务来获得同学的认可。可由于我的性格,我 进入不了男生的圈子,也管不住大家。记得高中的时候,我住校,宿舍里6个人有4个人孤立我, 并且辱骂我。有一次晚自习我在班上管纪律没人听,我很生气的喊了一句。后来回宿舍发现桌子 上被人写满了变态、垃圾。还有一次,合唱比赛要音乐课前组织大家训练。我在台上组织没人理 会。后来老师来了,问我们班有多少男生女生,有个男同学就很大声的说:我们班22.5个男 生,22.5个女生。全班人哄笑一堂。我隐隐的哭了一节课,又逃了一节课到操场上放声哭。从 那以后我决意不再努力融入集体,我只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我不再管班级事务,也慢慢觉得一 个人独来独往很舒服。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同学们欺负我。一天清晨,当我在男洗手间上厕所,几 个男生在旁边将小便洒在我的头上,并取笑我娘娘腔。”“我现在已经走出了那些阴影,我希望学校能开设学会尊重他人的课程,能有老师开导学 生、维护性少数群体学生的权益。我也愿意帮助受欺凌的学生。希望他们也能自强,用自己的能 力去改变别人的看法。” 7)普祥,男,19岁,同性恋,云南玉溪某中专学生 普祥在云南一所中专院校读经济管理和会计,现已经快要实习了,但回想起中学期间受到的 欺凌,他仍历历在目,感慨很深。 “中学时期,我一直受到语言的冷暴力和肉体的伤害。他们叫我变态,无限量的嘲讽和讥 笑、欺负我,还要脱我衣服戏虐我。我忍受着,可是这种欺凌是无止境的。有的男生会找我要保 护费,假如我给钱了就不欺负我,可是我不愿给,他们就打我,或者无视我,这种状况持续半年 之久。” “我那时就是想死,我觉得做人真没意思,整日被人欺负。我很想有人能保护我,照顾我, 后来有一次我和学校里一个实习的老师发生了关系。接着我又跟我发小发生了关系。我很害怕别 人知道。后来时间长了,也就淡忘了。” “我现在一心想着要比那些欺负我的人活得有出息。现在已经没有人欺负我了,大家对这些 事情也不怎么在意,可是如果遇到跟我有相似经历的人,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帮助他。” “我希望社会能提供足够的、免费的心理健康咨询,也希望国家有政策禁止校园欺凌,让弱 势群体受到平等对待。如果媒体可以宣传和倡导,反对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就更 好了。”附 件 二 : 媒 体 对 基 于 性 倾 向 和 性 别 身 份 校 园 欺 凌 现 象 的 报 道 至2012年5月28日,共有来自13家主流媒体以及公益媒体报道或转载了14篇与新闻发布会 以及校园欺凌相关的信息。以下是所有媒体报道的列表: 中文报道: 爱白网 2012-05-14 中国校园恐同调查发布 多数学生曾遭欺凌 aibai/infoview.php?id=23217 中新社 2012-05-14 调查显示:大陆校园内因性倾向遭欺凌现象堪忧 欧洲时报转载 2012-05-14 调查显示:大陆校园内因性倾向遭欺凌现象堪忧 china.oushinet/172-546-176848.aspx 南方都市报 2012-05-17 多数同性恋学生曾在学校遭欺凌 gcontent.oeeee/b/bd/bbd2f7ac63dcd641/Blog/78d/e53f78.html 中国发展简报网站 2012-05-16 cdb/ngo_talkview.php?id=3688 公益时报网站 2012-05-17 gongyishibao/News/201205/145061.aspx 南方都市报 2012-05-23 校园同性恋生存现实 gcontent.oeeee/8/3f/83fa5a432ae55c25/Blog/edb/b7d3bc.html 羊城晚报 2012-05-27 倾听三位来自校园的同性恋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在线问卷调查报告.pdf)为本站会员(爱国者)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